当前位置: 首页淋巴瘤

淋巴瘤

FDA连发6条黑框警告:「天价抗癌药」治癌还是致癌?

FDA连发6条黑框警告:「天价抗癌药」治癌还是致癌?

1月19日,FDA正式要求目前美国已上市的6种CAR-T细胞治疗产品,全部要在说明书上添加新的“黑框警告”信息,提示存在继发T细胞恶性肿瘤的重大风险。   其实在去年7月,FDA就已经注意到CAR-T治疗后继发T细胞肿瘤的风险,在去年11月底正式开启调查。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已经统计到22例在CAR-T治疗后发生T细胞恶性肿瘤的案例[1]。   这些案例涉及目前已上市的6种CAR-T疗法中的5种,大多发生在CAR-T治疗后2年以内。   更关键的是,目前已完成肿瘤基因测序的3个病例全部在肿瘤中检测到了CAR基因,提示CAR-T产品很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展,甚至就是CAR-T细胞恶变形成的肿瘤。   美国已上市的6种CAR-T均被发布黑框警告   CAR-T为什么会癌变?   CAR-T与其它抗癌疗法不同,它是一个“活的抗癌药”。在进入人体后,CAR-T细胞依然会不断增殖,长期存在于患者体内。首批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中,98%在11年后依然能在体内检测到CAR-T细胞。   这些在人体中长期存在的CAR-T细胞,一方面提供了持久的抗癌能力,让肿瘤难以复发;但在另一方面,进入人体后的CAR-T其实也脱离了医生的掌控,会不会恶变可以说全凭CAR-T自己的“良心”。   而目前已上市的CAR-T疗法,全部采用病毒转导的方法构建,通过病毒将识别癌细胞的CAR基因转入T细胞内。CAR基因最终会整合进T细胞的基因组中,但整合到基因组中的什么位置是完全随机的。   在201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就报道了一例及其特殊的CAR-T治疗案例[2],这位患者CAR-T细胞中CAR的整合位置正好破坏了TET2基因,大幅增加了CAR-T的增殖能力,并表现出了远超其他患者CAR-T的抗癌能力,很快就让这位患者完全缓解。   CAR的插入破坏了TET2基因   后续一项更大规模的分析显示,CAR-T细胞中CAR的整合位点和CAR-T的疗效相关,整合位点能促进T细胞增殖的CAR-T疗效更好[3]。但这样的整合位点也有可能增加CAR-T癌变的风险,造成CAR-T后继发的T细胞肿瘤。   CAR-T癌变风险有多高?   从整体上来看,CAR-T治疗后发生继发性T细胞肿瘤的风险还是很低的。目前美国大约已经有2.7万人接受过CAR-T治疗,只报告了22例治疗后的T细胞肿瘤。   而且,除了目前3例经基因检测在癌细胞中发现CAR的病例外,其余19例不一定和CAR-T治疗相关,因为癌症患者本就有较高的发生第二原发癌的风险。   据统计,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T细胞淋巴瘤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7倍[4],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0倍以上[5]。而且患者原先接受的放化疗也会增加其它细胞癌变的风险。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第二原发癌的风险(包括实体瘤和血液里)   作为百万价位的天价抗癌药,CAR-T疗法目前主要还是用于无药可医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引起继发性T细胞肿瘤的微小风险,CAR-T依然是利大于弊的。而且目前已经有科学家在开发更加安全的CAR-T疗法。   比如意大利一组科学家就在他们开发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CAR-T中加入了能被药物控制的“自杀基因”,万一副作用过强或者CAR-T发生了癌变,都可以使用药物启动CAR-T中的自杀基因,杀死患者体内的CAR-T[6]。   将来,随着类似的“可控CAR-T”占据主流,CAR-T治疗带来的继发T细胞肿瘤风险或将不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 Verdun N, Marks P. Secondary Cancers after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J]. […]

半夏
破而后立!全新CAR-T疗法出炉,各类血液癌症均有效,准备进入临床

破而后立!全新CAR-T疗法出炉,各类血液癌症均有效,准备进入临床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癌症的治疗也越来越精细,突变的基因不同、阳性的抗原不同,那都是不同的癌症,要接受不同的治疗。   而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几乎所有血液肿瘤的CAR-T疗法,无论是B细胞肿瘤、T细胞肿瘤还是髓系肿瘤都可以治[1]。在小鼠中,这一CAR-T疗法仅需3周就可以根除白血病细胞。 CAR-T疗法已经是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了。针对不同的血液肿瘤,现在也已经有了许多种靶向不同靶点的已上市或在研CAR-T疗法,比如: ● 治疗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CD19 CAR-T; ●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 CAR-T; ● 治疗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CD7 CAR-T; ● 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CD33 CAR-T; …… 基本上,针对每一类血液肿瘤,都要开发一类相应的CAR-T疗法。但其实,几乎所有的血液肿瘤都有一个共同的靶点——CD45。理论上,靶向CD45的CAR-T可以治疗几乎所有血液肿瘤。 但问题在于,除了各种血液肿瘤细胞,很多正常的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也会表达CD45,就连CAR-T自身也有CD45分子表达。简单的靶向CD45,一方面可能对患者造血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还存在CAR-T自相残杀的问题。 如何靶向CD45杀死癌细胞,又不影响患者自身的造血组织?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但其实解法早就有了。最为经典的白血病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就是先用大剂量化疗彻底摧毁患者的造血系统,再通过骨髓移植重建。 靶向CD45的疗法同样可以采取这样推倒重建的策略。 使用经CD45表位编辑的CAR-T和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肿瘤 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让摧毁-重建的过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先是对CAR-T细胞做了表位编辑,让CAR-T细胞自己的CD45分子不能被针对原版CD45的CAR识别,相当于给CAR-T发了个“良民证”。 而后,科学家们又对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做了同样的表位编辑,再将携带改版CD45的CAR-T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植回患者体内。这样,患者体内所有的癌细胞携带的都是原版CD45,会被CAR-T清除,而携带改版CD45的造血干细胞能完整的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 在小鼠模型中,经过表位编辑的CD45 CAR-T仅需3周就能清除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并使小鼠对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在体外试验中,CD45 CAR-T也能成功靶向恶性的B细胞、T细胞和髓系细胞。 CD45 CAR-T可以治疗小鼠AML,而CD19 CAR-T不行 同时,在植入了CD45 CAR-T的小鼠体内,经过CD45编辑的人类造血干细胞也能正常定植,并发挥正常的造血功能,产生带有改版CD45的B细胞、T细胞和髓系细胞,这些新产生的改版CD45血细胞的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更多的临床前研究,为接下来的临床研究做准备。 在这一通用CAR-T疗法进入临床前,血液肿瘤患者还是只能使用传统的针对特点靶点的CAR-T。咚咚现在正好有一批淋巴瘤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们联系:   参考文献: [1]. Wellhausen N, O’Connell R P, Lesch S, et al. Epitope base editing CD45 in hematopoietic cells enables universal blood cancer immune therapy[J]. […]

小D
患癌之后抑郁、焦虑影响患者生存期,这里有7个办法!

患癌之后抑郁、焦虑影响患者生存期,这里有7个办法!

6月1日,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布在《柳叶刀血液学》,结论是:淋巴瘤患者如果在24个月出现了抑郁症、焦虑症,则可能让病情更加容易恶化。这将会影响病人的生存率。 对于癌症这种疾病,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座大山。癌症病人和家属往往都具有心理压力。我们甚至认为这个研究的统计数据都低估了。 16%的患者患有抑郁症、焦虑症 这个研究只统计了67岁以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具体是在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患者,通过账单索赔来识别在确诊淋巴瘤之前具有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然后通过相应的分析来研究存在这些精神疾病的患者生存数据。 在13244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有2094名患者患有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是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占比达到了15.8%。如果患有这些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概率是27%,而没有患精神疾病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概率是37.4%,相差还是非常大。 与没有精神健康障碍的患者相比,仅仅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生存率最差,其次是同时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这个有点奇怪,为什么只患有抑郁症的病人生存数据反而是最差。可能的原因目前难以推测,也许涉及到人体内比较复杂的免疫调控。 抑郁和焦虑后怎么办? 上面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癌症患者,可能也不能代表咱们国家的癌症患者情况,但目前的情况估计比这好不了多少,尤其是经济压力和收入困难的大环境,癌症治疗的经济压力就让患者抑郁和焦虑。 我们既然也知道焦虑和抑郁影响人体免疫系统,我们需要作出改变。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议患者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他们可以提供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帮助患者应对抑郁和焦虑。癌度APP也有一些相关的视频、音频课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加入癌症患者或癌症康复者的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情感支持和实用的建议。这种交流可以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感。比如一些病友群等等。 进行规律的身体活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提高心理健康和缓解抑郁症状。癌度之前有文章介绍锻炼对免疫的帮助。另外从事自己喜欢的爱好和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绘画、写作等,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增加快乐感和降低焦虑情绪。 学习和练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和正念练习。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减轻焦虑、提高情绪稳定性和促进身心放松。 保持与亲友的联系和交流,寻找理解和支持。有人倾听和关心可以减轻心理负担。作为家属或朋友,也可以不要经常说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道理,其实只需要做到倾听和理解,就能给到患者很多支持。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可以尝试为自己做美食犒劳自己。 做好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精力和提升情绪。 当然如果您有更好的办法缓解抑郁和焦虑,欢迎在本文下面留言,分享给其他病友,我们大家一起面对和抗争这些负面情绪,获得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Thomas M Kuczmarski et al,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and survival among older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the US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The Lancet Haematology (2023).

玉米
大跌眼镜!化疗时间不同患者死亡率相差7倍:下午可能是化疗的「黄金时间」

大跌眼镜!化疗时间不同患者死亡率相差7倍:下午可能是化疗的「黄金时间」

化疗是上午做还是下午做?恐怕很多患者朋友都觉得上午下午区别不大,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做。然而,上午还是下午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有的时候就能让死亡率相差7倍。   不久前,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发现,在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下午化疗的效果远远好于上午化疗,不但死亡风险降低86%,疾病进展风险降低64%,病毒感染、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更少[1]。   研究人员认为,在其它癌症的化疗中很可能也存在类似规律。     在癌症治疗中,很多疗法的效果都会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比如: ●  使用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时,早上服药的效果更好。早上和晚上服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3年和1.13年,MGMT甲基化患者中早晚服药的差异更大[2]。 ●  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早上给药更易发生中心粒细胞减少[3]。 ●  接受PD-1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20%以上剂次在下午4点半后注射会让死亡风险翻倍[4]。 ●  接受PD-1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早上给药的疗效是下午的近4倍[5]。 不过在血液学肿瘤中,昼夜节律对治疗影响的研究还较少。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就对一种血液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了研究。 DLBCL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利妥昔单抗+化疗的R-CHOP方案是大多数DLBCL患者的唯一治疗选择,大约能治愈60%的初治患者,而复发或难治性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这使得DLBCL特别适合用来研究化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研究人员共设置了两个研究队列:包含210名患者的生存队列和包含129名患者的不良事件队列。研究中各组患者构成相似,所有患者的ECOG评分都为0~1分,大约一半患者患有III~IV期疾病。 生存队列中位随访了40.7个月,大多数患者在完成化疗时都得到了完全缓解,整体的中位总生存期8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尚未达到,可以说疗效很好。 不过在女性患者中,在上午接受化疗的患者和在下午接受化疗的患者,疗效差距很大。   上午治疗的患者中,有33.3%在随访期间病情进展,19.6%死亡;而下午化疗的患者中只有13.9%在治疗期间进展,2.8%死亡。     上午治疗的女性患者剂量减少更多,生存期更差 而在不良事件队列中,上午化疗的女性不良反应出现的更多,20.8%发生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6.7%发生过病毒感染;而下午化疗的女性患者中这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只有9.8%和2.4%。这也导致上午化疗的女性患者会更多的推迟或减少药物剂量,可能影响了疗效。 不过在男性中,上午化疗和下午化疗的差异并不显著。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男女两性男女两性造血系统的昼夜节律不同。女性的造血系统大约在每天早上达到活跃的高峰,正好和上午化疗的时间重合,可能是上午化疗副作用更大的原因。而男性的造血系统昼夜波动较为平缓,受化疗时间的影响也较小。 研究人员计划接下来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并探究在其他癌症的化疗中是否有类似现象。或许在将来,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睡眠模式,制定个性化的抗癌时间计划,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Kim D W, Byun J M, Lee J O, et al. Chemotherapy delivery time affects treatment outcome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diffuse […]

小D
患上新冠,肿瘤却消失了:新增4个病例实证,谁是下一个幸运儿

患上新冠,肿瘤却消失了:新增4个病例实证,谁是下一个幸运儿

最近,新冠疫情又开始大肆蔓延,不少朋友纷纷中招。对于本身就患有基础病,自身免疫力较弱的癌症患者来说,感染新冠的风险那就更高了,后果也普遍更为严重。   但正所谓福祸相依,在3年的疫情中,也有一些癌症患者在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后,原本的肿瘤却奇迹消失了。 案例1 淋巴瘤确诊后感染新冠 康复后淋巴瘤也获得缓解 这位患者是一位61岁男性,因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体重减轻到医院就诊,经活检和PET/CT检查确诊为EBV阳性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1]。然而,就在他刚刚确诊还没有开始治疗时,他感染了新冠肺炎,不得不推迟抗癌治疗,先住院治疗新冠。 在接受了11天的最佳支持性护理后,这位患者出院回家休养,没有接受任何抗癌治疗。但在4个月后,他全身可触及的淋巴结肿大都开始缩小,PET/CT也证实淋巴结肿大广泛消退,代谢摄取减少,血液中EBV病毒的核算拷贝数大幅降低。 种种迹象都表明,他的淋巴瘤在感染新冠后获得了缓解。 患者全身肿瘤消退 案例2 因新冠推迟手术 新冠好了后手术也 这位患者是一位40岁男性,还患有艾滋病[2]。在就诊前4周,他右侧胸部出现了2cm的锁骨下肿块,疼痛难忍,活检诊断为纤维结缔组织瘤,计划手术切除。 在手术前几天,患者突然发烧,新冠核酸检测阳性,不得不推迟手术,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甲泼尼龙对症治疗。1个月后,患者报告肿瘤自发缩小,医生触诊和CT检查也发现,原有的肿块消失了。 感染新冠后,患者胸部肿瘤消失 案例3 新冠让难治性淋巴瘤暂时缓解 这位患者是一位20岁男性,患有EBV阳性的NK/T细胞淋巴瘤[3]。而且,他的肿瘤已经对K药、利妥昔单抗、L-天冬酰胺酶、SMILE方案、DDGP方案和CHOP方案等多种治疗方案耐药,十分难治。 在感染新冠后,这位患者出现的症状也较为严重,肝脾肿大可触及,CT上双肺毛玻璃样浑浊,血液检查显示高度贫血和溶血,10天的对症治疗也只是让他的贫血状况和血小板计数恢复稳定。 但与此同时,患者的肿瘤却出现了明显的缓解。在第11天,患者的克隆NK细胞群占比从70%下降到了4.2%,血浆EBV-DNA拷贝数从229876拷贝/mL降低到了495拷贝/mL,脾肿大情况也有所缓解。 遗憾的是,患者在第34天新冠核酸转阴后,淋巴瘤很快复发,并再次出现了溶血性贫血、发热、脾肿大和NK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血浆EBV-DNA也从500拷贝/mL上升到超过72250拷贝/mL。 患者的EBV-DNA拷贝数在感染新冠后快速下降,新冠治好后又再次升高     案例4 新冠治好了肿瘤,却要了命 这位患者是一个66岁女性,2019年秋确诊为Sézary综合征(一种侵袭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以及2型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和终末期肾病[4]。她曾经接受过体外光分离疗法和贝沙罗汀治疗,但都没有坚持下去。后来,Sézary综合征导致的瘙痒让她难以入睡,Sézary计数(反映Sézary综合征严重程度)也攀升到11132。 2020年4月,她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症状很轻,只有一些呼吸急促,没有发烧,无需用药就可康复。2个月后,她的Sézary计数下降到了6494,相比3月份下降了42%。 同年7月,患者再次感染新冠,并因重症新冠入院。与此同时,她的淋巴细胞计数和Sézary计数都大幅下降,达到了她患病以来的最低值。9月她复诊时,她的Sézary计数已经降至936,相比峰值下降了92%。 不过11月时,这位患者再次因重症新冠肺炎入院。住院期间,她出现了肺性脑病、低血压,并在一次心脏骤停后死亡。 患者两次感染新冠,两次肿瘤缓解 总体来看,感染新冠后肿瘤意外消失的情况,大多发生在血液学肿瘤之中。其实,病毒感染导致血液肿瘤缓解的情况并不罕见,流感、水痘、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也都有导致白血病或淋巴瘤缓解的记录。这些事件也促进了溶瘤病毒疗法的发展。 但是,相比于其它候选的溶瘤病毒,新冠病毒基因组不稳定易突变、可在正常细胞中复制等特征使得它难以成为一个理想的溶瘤病毒。虽能在一些患者中导致肿瘤缓解,但也有可能造成治好了肿瘤要了命的情况发生。 各位癌友面对疫情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治疗。不要将治好癌症的希望寄托在新冠病毒上。 长按识别二维码填写 新冠疫情究竟对癌患家庭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现咚咚发起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健康状况的调研,希望您能抽出2分钟填写这个问卷,发出属于我们癌患群体的声音。 后续我们会将调研结果以报告形式发布,感谢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Challenor S, Tucker D. 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J]. British journal of […]

小D
患癌30年,战胜3种恶性肿瘤,这位「勇敢妈妈」创造奇迹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患癌30年,战胜3种恶性肿瘤,这位「勇敢妈妈」创造奇迹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30年,360个月,10800多个朝夕」 这是咚友will_670的妈妈和3种癌症抗争所经历过的日子。 30年很长,长得仿佛和癌症的斗争没有尽头,妈妈的半辈子都陷在这场漫长的战役中;30年又很短,癌症仿佛就像一个老朋友,陪你一眨眼就度过了半生。 咚友will_670的妈妈,真正做到了我们时常念叨的“与癌共舞”,她也就像这样,和癌症达成了和解,活出了人生后半程的奇迹。 1 三种癌症来袭 坚定乐观是人生最强大的解药 得了癌症是种什么体验? 在咚咚肿瘤科,最高赞的回答是:患癌就好像是作为普通人的你,忽然在向上的生活中突然遭受到了命运的一次重击。无论是悲伤沮丧还是歇斯底里,最终的结果只有面对。 但真正能坦然面对,把其只作平常的,可能只有will_670的妈妈这样乐观开朗,和癌症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江湖”了。 1992年,妈妈33岁,当时是一名国营百货公司售货员,工作相对轻松,也有着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偶然有次下班回家,擤鼻涕发现有鼻涕中带血,但并没有特别在意。转眼过了几天,这样的症状并没有消退,反而愈加严重。   某次洗澡时,妈妈发现自己的颈部有一个黄豆大小的肿块!随后,妈妈去了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疑似头颈部恶性肿瘤。   但由于那个年代当地的医疗力量及确诊手段十分有限,医学影像检查都无法完善,医生建议转到省会的肿瘤医院检查及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及穿刺后病理明确确诊鼻咽癌并数枚淋巴结转移。   突如其来的结果,让全家都陷入了悲伤情绪中。唯独妈妈没有被打垮,反而积极接受治疗。医生确定以放疗为主的治疗方式,在经过40余次的放疗后,妈妈实现了病灶完全消失的治疗效果,医学评价为完全缓解,这是妈妈创造的第一个奇迹! 之后的若干年,保持着三个月、半年、一年的随访复查,每次都挺好,未出现任何复发迹象,但当时的放疗手段造成的副作用,随着生存期的延长,逐渐显现,单侧照射野内的器官均不同程度出现状况,鼻窦炎是最早出现的,听力逐年下降,食管出现狭窄,吞咽功能有一定受限。 一转眼,20年过去了。 2012年11月,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曾经被打垮的癌症再次卷土重来:will_670的妈妈被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合并骨转移。这是一种侵袭性相对较强的癌种,且病情分期统一属于晚期! 但此时的will_670妈妈面对再度袭来的癌症时,已有了丰富的抗癌经验。这一次,血液科医生制定了化疗+靶向的治疗方案。经过八个周期的R-CHOP方案治疗,最终PET_CT评价,病灶完全消失,医学评价为完全缓解。这是妈妈创造的第二个奇迹。 此后依然持续进行三个月、半年、一年的定期复查,结果都令人高兴,几乎未再出现复发迹象。 遭遇两种不同的原发癌症已经足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而就在4年后,will_670的妈妈遭遇了第3种原发癌症! 2016年4月,妈妈在定期随访中发现颈部病灶,连医生都笃定是妈妈罹患的淋巴瘤出现了复发。但经过活检病理后,病理结果提示为梭形细胞肿瘤,间叶组织来源,这并不是四年前来袭的淋巴瘤!这就意味着第三种原发癌症袭来了。 经参与多次病理会诊,最终确诊为软组织肉瘤(放疗后诱发的横纹肌肉瘤)。 但这一次的治疗,并不像前两次治疗那般顺利。2016年7月,妈妈经历了第一次手术,但并没有持续缓解多久,病情就出现了复发。 2017年8月,医生决定再次进行手术,切除复发病灶,术后建议进行再次放化疗,但由于此前已经受了多次放化疗的打击,身体情况已无法再承受进一步治疗,但这一次病灶消停的挺久,但仍然没有彻底根治。术后三年,病情再一次的复发了。 2020年4月,妈妈接受了第三次手术。在2016-2020年期间,除进行了三次手术外,未再使用任何治疗方式。由于病灶在三次手术后一直反反复复,而妈妈的身体状态已经不再适合手术了。我们只能选择另辟蹊径,采取更好的治疗方式。 此时,距离鼻咽癌患病时间已经长达28年之久,放疗的副作用不可避免的愈加严重,除了最严重诱发了肉瘤以外,食管也发生了狭窄,经常性的出现反复误吸、呛咳,导致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吞咽功能萎缩,听力完全丧失,右侧视力逐渐下降,脑部出现萎缩等等,血管硬化,静脉点滴很难穿刺到可用的血管等等。这也算作治疗后长生存期的代价。 2020年12月,我们采用妈妈的手术病理组织进行了癌症相关全基因检测,发现妈妈存在有包括BRCA1/2、NF1等176个基因突变(这些众多的突变可能也是妈妈遭遇三种原发癌症的元凶),报告上非常明确的指出具有免疫治疗指征:MSI-H、TMB-H!这两个指标都代表着妈妈接受免疫治疗可能将会有非常优异的治疗效果。 基因结果出炉的第一时间,will_670就给妈妈用上了重磅免疫治疗药物PD-1免疫抑制剂——K药。 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累计使用K药八个周期后,我们就发现K药出现了明显耐药性,与我们常说的“假性进展”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好在基因检测的结果给了我们另一个方向:BRCA1/2基因突变。随后开始服用PRAP抑制剂(帕米帕利)单药维持治疗,但是肿瘤始终处在缓慢进展的过程中。 软组织肉瘤持续治疗6年的时间,这是妈妈创造的第三个奇迹! will_670妈妈三十年遭遇3种原发癌症的传奇经历,其中种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很难用苍白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但在咚友will_670的采访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妈妈天生乐观坚强的性格。 2 “与癌共舞”三十年 到底有哪些秘诀 will_670妈妈的经历,恐怕对癌症患者而言都是极其罕见的经历了。到底有什么秘诀,让这位老太太扛过了三种可能致命的癌症?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了老太太的这几个特质: 01 坚强乐观,遵循医嘱 will_670妈妈与肿瘤相伴半生,再加上本身就是开朗乐观的性格,已不再恐惧与彷徨,更多的是乐观面对,不盲从,相信医学,到正规的公立医院找专业医生,听从专业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 will_670妈妈好多次都和她提到,经历了这么多,鼻咽癌放疗后可以完全缓解,淋巴瘤化疗后也可以完全缓解,罹患的肉瘤虽然没那么幸运,但是对抗了六年,也已经很知足了,觉得内心也不害怕了,见招拆招,过好每一天比较重要。 02 积极生活,勤于复查,营养饮食 will_670妈妈的治疗配合度很高,并且愿意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后的常规随访检查,比如淋巴瘤结疗后,每一至三个月的随访检查;一年后每半年一次的随访检查,都能按期进行,这样做能便于及早的发现问题。在化疗治疗过程中,按照医生制定的化疗周期,每21天一周期进行,有问题都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医患合作很愉快。 在治疗中,营养的辅助也非常重要,虽然也没有刻意补充营养保健品等,但基本的维生素,蛋白质都是吃得很足够,她也认为有足够的体力和营养才能耐受下一阶段的治疗强度。除了西医治疗,还会辅助中医中药的治疗,提高免疫力。 03 患者和家属保持信心同样重要! 癌症的治疗和后期的康复和家属真的是密不可分。will_670妈妈的家人,也就是咚友will_670虽然在刚开始遭遇妈妈的确诊的时候也有过无比恐惧及难过的状态,但到陪妈妈一起抗癌的时候,展现的更多还是自信与坚强,遇到问题不慌张,积极寻求医生帮助,对于病人更多的给与关爱,给予心理上的疏导,让她更有自信的参与治疗。 当然了,多看一些积极的治疗案例也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抗癌三十年,打退三种恶性癌症,运气、坚持、乐观与勇气缺一不可,当然更重要的也是不断进步的医学和抗癌药物,为我们带来了更强有力的武器。 愿天下无癌!  

小D
“癌症是绝症?我已治愈12年!”

“癌症是绝症?我已治愈12年!”

一款价值120万的抗癌神药——CAR-T细胞治疗,风靡了朋友圈。很多淋巴瘤患者和家属都将它当成救命稻草,但它是不是淋巴瘤唯一的治愈方式? 并不是!放化疗,也能治愈淋巴瘤! 今天我想讲的,是一个关于爱与癌症治疗的终极浪漫真实故事! 在门诊部,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跑到上楼,对一位长相娴静的中年女人说“怎么找不到你人?手机没信号了吗?幸好门诊部一共才4层,走一走就找到你了。”话语中没有责怪,只有牵挂、担心。 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明亮的、温柔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妻子患恶性淋巴瘤,已经抗癌成功12年!只要没有太忙的事,即便是复查,先生一定都陪着妻子前来。在后续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妻子是怎样在亲人的陪伴、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一步步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来。这位中年女子有怎样的抗癌经历?她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是否有启发? (稿件征得刘女士同意发布,希望每位患者 都能像她一般治愈,获得最后的涅槃重生!) 01 技师摇了摇头,她猜出是癌! 2010年,刘女士42岁,正处于女人最风华正茂的年龄。先生事业有成又顾家,孩子也乖巧听话。一切都顺风顺水,但看似平静的海平面下,潜伏着暗礁。 旧历年后,刘女士感到腰部酸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寝食难安。自觉不是普通的腰肌劳损,在经历疼痛难忍的五天之后,刘女士就近到一所二级公立医院做CT检查。做完CT后,刘女士随口问了影像技师一句“我这是什么情况?”技师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摇了摇头。 刘女士心里咯噔一下,预感情况不妙。隔了一天,她在先生陪同下拿报告,发现上面赫然写着“疑似淋巴瘤”。刘女士觉得天旋地转,自己还年轻,怎么会得了癌呢?影像医生建议再做个增强CT以便确诊,但她和先生觉得既有症状又有初步影像报告,必须转肿瘤专科医院再做进一步检查。 02 一波三折,找到给她信念的医生! 先生起了个大早,凌晨四点半点迎着上海初升的太阳,赶到上海某知名肿瘤医院门口排队,终于挂到特需门诊。等到早上11点时,才看到了老专家。老专家看了下CT片子,说了句“我知道了”,再无二话。 刘女士出了诊室,心情低落,跟先生说“我们回家吧,我不想治了”。刘女士本想着大专家会给出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但现在只有一句话,她心里实在没底,只想到了最坏的情况。 先生看出刘女士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他没说什么,给妻子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他虽不是医疗从业人士,但明白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不容小觑。第二天,先生默默挂了肿瘤医院张小建教授的号,因为前一晚他在网上做了大量功课,在APP“好大夫”上看到张小建教授不仅医术高明,还常常安慰鼓励患者。 在张教授办公室,她们拿出了一叠影像资料和病历,张教授认真地一页一页研究,最后说了一句话:“放心,恶性肿瘤IV期的都有治好的,你这是III期。”短短的一句话,刘女士听完瞬间觉得吃了定心丸。 临床诊断淋巴癌,全身多发肿大淋巴结 最大的肿块截面大小约4.7X4.3cm 做完病理活检和全身PET/CT后,发现全身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的肿块截面大小约4.7X4.3cm,比鸡蛋还大一些。因肿瘤侵犯较广泛,不宜手术,张教授精心为她量身定制了放化疗方案。 刚做了2次化疗,影像检查就发现最大的肿瘤缩小了一半,刘女士觉得受到莫大的鼓舞。 张小建教授对刘女士说:“恶性淋巴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你的情况属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经过化疗以后,病变某一个地方的巨大肿瘤缩小了,但尚有一定的残留,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进一步的治疗,可能会复发、进展。所以制定的是化疗+肿瘤区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六个月的疗程完毕后,虽治疗有点小反应,但生活完成正常,张小建教授评估疗效达完全缓解。刘女士可以出院了。先生、母亲和自己的姐妹,都一起来接刘女士回家。淳朴的先生说:“之前你工作太忙了,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以后我养着你……你把工作辞了吧?” 03 为什么能癌症治愈12年? 出院后,刘女士将工作辞了,立马收拾了行李,飞往北京旅行。对于她来说,治愈淋巴瘤仅是一个暂时的胜利,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一次蜕变重生,疾病提醒她以后要好好爱自己,改变不良的作息习惯,关注健康! 每年,刘女士都来张教授这复查! 今年刘女士的各项检查均正常 时隔12年,这一次刘女士的复查,各项检查均正常,无淋巴结异常情况。有一次参加一个癌症俱乐部的聚会,刘女士遇见一位治愈20多年的淋巴瘤患者,对方也是在43岁时患了淋巴瘤,经放化疗后,生龙活虎地站在各位患友面前。 刘女士感叹生命的奇迹,想跟大家分享她抗癌成功的经验: 1)信心是治愈的希望。有些患友,检查出癌症后,就精神衰弱,很快就离开人世。而乐观抱着信念的人,更容易战胜癌症。 2)相信专业医生。我这10多年一直跟着张小建教授,他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复查。因为只有你的主治医生,才最了解你的病况。 3)运动锻炼不可少。我每晚跳广场舞,舞动人生,做一切让你感觉到充实和愉悦的事,因为适当运动也是抗癌神药。 4)家人的陪伴,能让你安心。抗癌需要家庭成员作为坚强的后盾。我的母亲、先生、姐妹、儿子,都给了我很多关爱和温暖。 5)中西医可以结合。癌症治疗,主要是靠西医,比如放化疗杀死癌细胞。但中间有些辅助性治疗,可以相信祖国医学。治愈后,也一直通过中药调理,增强免疫力。 刘女士在知天命的年龄回头看看见过的医生,牵手一起走过的爱人,相信一切都是命运馈赠的礼物!正能量无限,爱永不贫瘠。 有一种重生,叫癌症治愈;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有一种敬重,叫医者担当。

半夏
淋巴瘤和实体瘤,傻傻分不清楚?

淋巴瘤和实体瘤,傻傻分不清楚?

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57万例,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23.7%。   今日,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淋巴瘤的科普漫画,快来下拉阅读吧!

半夏
CAR-T治疗进军血液肿瘤一线方案!疗效惊艳完全缓解率达78%!

CAR-T治疗进军血液肿瘤一线方案!疗效惊艳完全缓解率达78%!

2010年时,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Doug Olson成为首批使用CAR-T疗法的患者之一。当时他身上的癌细胞已经产生耐药性,常见的化疗方案全都无效。但在接受CAR-T治疗后,他体内的癌细胞消失了,截止目前已经持续缓解10余年,还完成过6次半程马拉松[1]。 由此开始,CAR-T成为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种常用疗法,但一直局限于复发或难治性的肿瘤,尚未涉足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线治疗。在一线治疗中,CAR-T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近日,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SattvaS. Neelapu发表论文公布了CAR-T疗法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一线治疗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37位可评估患者中完全缓解率78%,客观缓解率89%,中位随访15.9个月后依然后73%的患者保持缓解状态[2]。 完全缓解率78%,客观缓解率89% LBCL大约占全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0%,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常见亚型[3]。LBCL患者中,大约有60%对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有持久的反应,但高危型的患者疗效较差,自体干细胞移植、高剂量巩固化疗等手段也难以改善高危型患者的预后[4]。 此前的研究中,axi-cel在复发或难治性的LBCL患者中获得了54%的完全缓解率和82%的客观缓解率。中位随访15.4个月后,42%的患者持续缓解,40%的患者持续完全缓解[3]。axi-cel也因此被FDA批准用于接受过两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LBCL患者的治疗[4]。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还注意到,在试验前接受过的治疗轮次越少的患者,axi-cel的疗效越好[5]。这使得他们考虑将axi-cel用到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之中。 CAR-T治疗流程 此次研究一共招募了42名一线治疗中的高危LBCL患者。他们中位年龄61岁,95%的肿瘤处于III期或IV期,在参与试验前都至少接受了两个疗程的全身化疗。试验中,40位患者的CAR-T制备成功并输入患者体内,37人被纳入疗效评估。 这37位患者中,29人在治疗后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78%,首次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是治疗后30天。此外,还有4人部分缓解,总的客观缓解率高达89%。在中位随访15.9个月,数据截止时,37位患者中32人仍存活,其中25人保持完全缓解,2人保持客观缓解。 研究人员估计,这些患者的1年缓解持续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将达到81%、75%和73%,1年总生存率估计为91%。 37位患者的DOR、FPS、EFS和OS曲线 安全性上,所有患者都出现过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100%)、头痛(7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55%)。85%的患者出现过3级或以上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53%)、白细胞减少(43%)和贫血(30%)。 整个试验中,共有6名接受axi-cel治疗的患者死亡,但都不是因为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死亡。其中4人死于肿瘤的进展,1人死于新冠肺炎,1人死于感染性休克。 论文作者Neelapu表示:“目前还需要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认这些结果。让我非常兴奋的是,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将CAR-T疗法转变为高危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https://www.pennmedicine.org/news/news-releases/2022/february/study-of-penn-patients-with-decade-long-leukemia-remissions-after-car-t-cell-therapy [2]. Neelapu S S,Dickinson M, Munoz J, et al.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s first-line therapy inhigh-risk large B-cell lymphoma: the phase 2 ZUMA-12 trial[J]. Nature Medicine,2022: 1-8. [3]. Campo E, HarrisN L, Jaffe E S,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

小D
【白茶有约】第6期 长达30余年的抗癌史,奇迹在咚咚

【白茶有约】第6期 长达30余年的抗癌史,奇迹在咚咚

来自生命的力量,来自心灵的觉醒。 【白茶有约】——力量觉醒 interview 她笑得像个童真的小女孩。      第6期     长达30余年的抗癌史,奇迹在咚咚 Impression 她   你们应该没想到吧,一个癌症晚期带瘤生存的病人,还能自己买菜,做饭,到处逛,还晒朋友圈。她就是咚友will_670的老妈子。这个老妈子,一脸仁爱慈祥,动作柔缓而坚定,看不出上天给她磨难的痕迹,也许这就是她所说的:向死而生。 我们本期的主人公是咚友“will_670”的妈妈。“别人家得一种肿瘤,就治疗得死去活来的,我母亲得了三种,打退一种就再来一种,跟在打怪一样,鼻咽癌已经治愈三十年了,弥漫大B淋巴瘤骨转移结疗十年,软组织肉瘤五年,病史简直精彩到可以出传记了。说真的,妈妈这个心态真的很重要,要不然真活不了那么久。”咚友will_670在咚咚说说中对妈妈的病史记录。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精彩的传记。   我们聊一聊 基础信息    Info 女 60岁+  鼻咽Ca IV期并淋巴结转移   化疗   放疗 弥漫大B淋巴瘤IV期并骨转移  CR 横纹肌肉瘤   免疫治疗    副作用  基因检测 MSI-H,TMB-H Q 白茶:前一段时间看到您发妈妈的视频,妈妈目前病情状况和身体状态怎么样? will_670:目前病情处于进展阶段,免疫治疗PD-1在去年应用后,已耐药。当前体力状况还可以,自己能买菜做饭,早晨做做操,白天看电视看书,午间做一下家务。 Q 白茶:一个人先后抵抗三种肿瘤,半辈子与癌共舞,却能表现得如此出色,真的太了不起了!妈妈是怎样的人呢?她是如何看待疾病的吗? will_670: 我母亲属于性格较为开朗,生活中较为乐观的人,遇事也比较想得开。   我母亲在1992年7月确诊鼻咽癌IV期,2012年11月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IV期并骨转移,2016年6月确诊软组织肉瘤(放疗后诱发的横纹肌肉瘤)。   她本人与肿瘤相伴半生,已不再恐惧与彷徨,更多的是乐观面对,不盲从,相信医学,到正规的公立医院找专业医生,听从专业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   她好多次都和我提到,经历了这么多,鼻咽癌放疗后可以CR,淋巴瘤化疗后也可以CR,这次肉瘤虽然没那么幸运,但是对抗了五六年,也已经很知足了,觉得内心也不害怕了,见招拆招,过好每一天比较重要。 Q 白茶:她自己是如何去和疾病作斗争的?治疗配合程度如何? will_670:我母亲治疗配合度算比较好的,并且会遵医嘱进行治疗后的常规随访检查,比如淋巴瘤结疗后,每三个月随访检查1次,一年后每半年1次随访检查,都能按期进行,这样做能便于及早的发现问题。在化疗治疗过程中,按照医生制定的化疗周期,每21天一周期进行,有问题都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医患合作很愉快。 在治疗中,营养的辅助也非常重要,倒没有说刻意去补充营养保健品等,但基本的维生素,蛋白质都是吃得很足够,她也认为有足够的体力和营养才能耐受下一阶段的治疗强度。除了西医治疗,还会辅助中医中药的治疗,提高免疫力。 Q 白茶: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治疗的过程吗? will_670:母亲在1992年7月确诊鼻咽癌IV期并淋巴结转移,经过40余次放疗后CR,后定期随访至今; 2012年11月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IV期并骨转移,经过化疗+靶向的治疗方案,方案为R-CHOP,八个周期,期间应用唑来膦酸抗骨破坏治疗,后CR; 2016年4月因定期随访中发现颈部病灶,怀疑淋巴瘤复发,进行活检病理,病理结果提示为梭形细胞肿瘤,非淋巴瘤,后经多次病理会诊,确诊为软组织肉瘤(放疗后诱发的横纹肌肉瘤)。 经过2016年7月手术,后复发,2017年8月再次手术,再次复发,2020年4月第三次手术,期间除三次手术外,未在使用任何治疗方式,由于病灶反复复发,且不再适合手术,于2020年12月进行华大基因的肿瘤基因检测,发现有BRCA1/2等基因突变,及较明确的免疫治疗指征(MSI-H、TMB-H),开始应用帕博丽珠单抗单药100mg,累计使用八个周期后耐药,目前进行PRAP抑制剂(帕米帕利)单药维持治疗。 Q 白茶:请您介绍一下妈妈免疫治疗治疗效果如何?期间遇到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处理的? […]

半夏
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显著改善中国卵巢癌患者PFS;CAR-T疗法axi-cel一线治疗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有效安全 | 肿瘤情报

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显著改善中国卵巢癌患者PFS;CAR-T疗法axi-cel一线治疗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有效安全 | 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1. Nat Med:axi-cel作为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有效且安全 2. 前沿: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中国卵巢癌患者Ⅲ期临床数据公布 3. 新药:针对神经母细胞瘤,国产CAR-T产品获FDA孤儿药资格 4. 新药:创新ADC治疗难治性卵巢癌达到Ⅲ期主要临床终点,计划本月递交上市申请 01 Nat Med:Axicabtagene ciloleucel作为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有效且安全 目前,高危大B细胞淋巴瘤(LBCL)对于标准一线系统治疗中预后欠佳。近日,一项Ⅱ期、多中心、单臂研究ZUMA-12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这项研究旨在评估一种自体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能否作为高危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一种选择。 研究发表截图 主要研究终点是完全缓解率(CRR)。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事件生存期(EFS)、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安全性评估、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以及CAR-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血液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40名患者,达到疗效可评估患者(n=37)的主要终点,CRR为78%(95%CI:62%-90%),ORR为89%(95%CI:75%-97%)。截至2021年5月1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5.9个月),73%的患者仍处于客观缓解状态;中位DoR、EFS和PFS均未达到。3级及以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系统事件分别为3例(8%)和9例(23%)。无治疗相关的5级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出现强劲的CAR-T细胞扩增,达到峰值的中位时间为8天。 研究表明,axi-cel用于高危LBCL一线治疗有着不错的有效率,安全性可控。 02 前沿: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中国卵巢癌患者Ⅲ期临床数据公布 3月21日,再鼎医药宣布其已在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上报告了尼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PRIME的数据。 PRIME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双盲的Ⅲ期临床研究,在384名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对尼拉帕利进行了评估,这些患者对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随机分配至尼拉帕利组或安慰剂组接受维持治疗。该研究评估了尼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终点为通过盲法独立中心评价的PFS。PRIME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尼拉帕利组患者的中位PFS为24.8个月,高于安慰剂组的8.3个月。 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卵巢癌患者,无论生物标记物状态如何,在接受含铂化疗产生应答后,尼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可使PFS在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安全性可耐受。 03 新药:针对神经母细胞瘤,国产CAR-T产品获FDA孤儿药资格 3月20日,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宣布,其开发的靶向B7-H3的CAR-T细胞注射液(TAA06注射液)已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FDA官网截图 TAA06注射液是一款靶向B7-H3的CAR-T细胞注射液。B7-H3是B7家族的一个跨膜蛋白,在包括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中经常过度表达,而且其过度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这使B7-H3成为了一个受到关注的抗癌靶点。在临床前研究中,TAA06已取得良好的药效学和安全性数据。 04 新药:创新ADC治疗难治性卵巢癌达到Ⅲ期主要临床终点,计划本月递交上市申请 3月21日,ImmunoGen公布了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抗体偶联药物(ADCs)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下称“mirvetuximab”)的一项关键性Ⅲ期临床研究的全部结果。 该Ⅲ期临床研究入组了106例肿瘤表达高水平FRα的含铂药物耐药卵巢癌患者,患者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线,并且都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研究达到其主要终点,经研究者评估确认的ORR为32.4%(95%CI:23.6%-42.2%),包括5例CR,与既往治疗线数及既往是否接受过PARP抑制剂治疗无关。在关键次要终点方面,截至2022年3月3日,研究者评估的中位DoR为6.9个月(95%CI:5.6-8.1)。此外,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为4.3个月(95%CI:3.7-5.1)。安全性方面,mirvetuximab耐受性良好,与既往研究中观察到的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 该研究表明,在对含铂疗法耐药的经治晚期卵巢癌患者中,mirvetuximab单药治疗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抗肿瘤活性、与先前临床研究一致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根据目前获得的结果,该公司计划在本月向美国FDA递交该药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 参考文献: [1] Neelapu, S.S., et al.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high-risk large B-cell lymphoma: the phase […]

半夏
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疗效可观,特瑞普利单抗在尿路上皮癌取得积极进展丨肿瘤情报

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疗效可观,特瑞普利单抗在尿路上皮癌取得积极进展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JAMA Oncol: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疗效可观 JAMA Oncol: ATM、CHEK2或PALB2基因突变的女性应从30-35岁开始乳腺癌筛查 新药: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尿路上皮细胞癌取得积极进展 新药:一款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的CAR-T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01 JAMA Oncol: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疗效可观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以改善多种癌症患者的生存,但在转移性鼻咽癌(NP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数据有限。近日,国内学者在JAMA Oncology上发布了一项探究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转移性NP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对于在含卡培他滨的诱导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转移性NPC患者,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是一项有前景的替代治疗方式,并且安全性可控。   这项随机III 期临床试验于2015年5月16日至2020年1月9日在中山大学肿瘤中心进行,纳入了 104 名经过4 至 6 个周期紫杉醇、顺铂和卡培他滨诱导化疗后疾病得到控制的新诊断的转移性NPC患者。纳入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每三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的第1- 14天每日两次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联合最佳支持治疗)或最佳支持治疗(BSC)组。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反应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OS)以及安全性。 纳入的104名患者中,52名被分配至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52名被分配至BSC组。纳入患者中80.8%为男性,中位年龄为47岁(38-54岁)。经过中位随访33.8个月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有 23 例进展或死亡事件(44.2%),BSC 组有 37 例进展或死亡事件(71.2%)。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的中位PFS显著高于BSC组(35.9个月 vs 8.2个月,HR=0.44,95%CI:0.26-0.74,p=0.002)。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具有更高的ORR(25% vs 11.5%)以及更持久的DoR(40.0个月 vs 13.2个月)。维持治疗期间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贫血(12%)、手足综合征(10%)、恶心呕吐(6%)、疲劳(4%)、以及粘膜炎(4%)。 02 JAMA Oncol: ATM、CHEK2或PALB2基因突变的女性应从30-35岁开始乳腺癌筛查 对具有ATM、CHEK2或PALB2基因突变的女性,推荐通过乳腺钼靶和MRI进行乳腺癌筛查,但少有研究探索具体的筛查方案并进行评估。近日,一项关于对具有 ATM、CHEK2 或 PALB2 基因突变的女性在不同起始年龄使用乳腺钼靶和MRI进行乳腺癌筛查的研究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研究显示:从 30-35 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MRI 筛查,40 岁后每年各进行一次MRI 和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的死亡率可降低50% 以上;在30岁开始MRI 筛查的基础上,40 岁之前进行乳腺钼靶筛查在乳腺癌死亡率上并不能带来额外的获益。   该研究利用比较建模分析的方法,通过癌症干预和监测建模网络(CISNET)已建立的2 个乳腺癌微观模拟模型来评估不同的筛查策略。研究纳入了癌症风险估计(CARRIERS)联盟的 […]

半夏
两大CAR-T疗法 “登顶”NEJM,然而一家欢喜一家愁丨肿瘤情报

两大CAR-T疗法 “登顶”NEJM,然而一家欢喜一家愁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NEJM:CD19 CAR-T二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可观 NEJM:另一CD19 CAR-T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受阻,或不优于标准治疗 药讯:第七批国采信息填报涉及多种抗肿瘤药物 新药:奥拉帕利加阿比特龙联合治疗前列腺癌取得积极进展 新药:又一KRAS G12C抑制剂新药申请获FDA受理 01 NEJM:CD19 CAR-T二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可观 已接受过一线化学免疫治疗的早期复发或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预后较差。近日,一项探究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一种自体抗 CD19 CAR-T疗法)二线治疗LBCL的研究在NEJM发表。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Axi-cel 治疗在无事件生存(EFS)和病情缓解情况方面有显著改善,且高级别毒性的发生情况与预期一致。 官网截图   在这项国际性III期试验中,一线化学免疫治疗后 12 个月内发生复发或难治的LBCL患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 axi-cel或标准治疗(应用研究者选择的、治疗计划确定的疗法进行二或三个周期化学免疫治疗,并对有应答的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主要终点是盲法中心评价的EF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缓解率和总生存期(OS),研究者还对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共有180名患者接受axi-cel治疗(axi-cel组),179名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标准治疗组)。针对主要终点EFS的分析显示,axi-cel治疗优于标准治疗。在中位随访24.9个月时,axi-cel组的中位EFS为8.3个月,标准治疗组为2.0个月,24个月EFS率分别为41%和16%(进展或死亡HR 0.40;95%CI,0.31-0.51;P<0.001)。Axi-cel组的缓解率为83%,标准治疗组为50%(分别在65%和32%的患者中完全缓解)。中期分析显示,axi-cel 组预估的两年OS率为 61%,标准治疗组为52%。axi-cel组3级或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1%,标准治疗组为83%。 在接受 axi-cel 的患者中,3级或更高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6%,3级或更高的神经系统事件发生率为21%。没有发生与CRS或神经系统事件相关的死亡。 02 NEJM:另一CD19 CAR-T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受阻,或不优于标准治疗 在一线治疗后无缓解或12个月内进展的侵袭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差。Tisagenlecleucel是一种抗CD19 CAR-T疗法,被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近日,一项比较二线Tisagenlecleucel治疗与标准治疗对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的研究发表于NEJM。研究表明,Tisagenlecleucel并不优于标准的挽救性治疗。研究者指出,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哪些患者可能从每种方法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官网截图   这项国际性III期试验招募了一线治疗后12个月内难治或进展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患者随机分配至Tisagenlecucel+选择性桥接治疗(Tisagenlecucel组)或挽救性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标准治疗组)。主要终点为EFS,定义为在第 12 周评估或死亡时或之后,从随机化分组到疾病稳定或进展的时间。如果在第12周评估时或之后发生了明确的事件,则允许交叉接受Tisagenlecucel。其他终点包括治疗反应和安全性。 本次试验共招募了322名患者。在基线时,Tisagenlecleucel组的高级别淋巴瘤患者百分比高于标准治疗组(24.1% vs 16.9%),国际预后指数评分(范围0-5,评分较高表示预后较差)为2或更高(65.4%对57.5%)患者的百分比也是如此。Tisagenlecleucel组共有95.7%的患者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标准治疗组中32.5%的患者接受了自体HSCT。从白细胞清除术到Tisagenlecleucel输注的中位时间为52天。 Tisagenlecleucel组25.9%的患者在第6周有淋巴瘤进展,而标准治疗组为13.8%。两组的中位EFS均为3.0个月(进展或死亡HR 1.07;95%CI,0.82-1.40;P=0.61)。Tisagenlecleucel组和标准治疗组中分别有46.3%和42.5%的患者出现缓解,分别有10名和13名患者死于不良事件。 03 药讯:第七批国采信息填报涉及多种抗肿瘤药物 根据上海阳光药品采购平台于2月17日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将于2月18日开始本次上市药品资料填报,共涉及58个品种208个品规,其中囊括了多种抗肿瘤药物,包括阿法替尼、厄洛替尼、仑伐替尼和舒尼替尼等等。 04 新药:奥拉帕利加阿比特龙联合治疗前列腺癌取得积极进展 近日,奥拉帕利联合阿比特龙在一线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III期试验PROpel中展现可观效果。与阿比特龙单药相比,联合用药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34%。 奥拉帕利于2018年8月在我国首次获批,目前已在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疾病领域获批多个适应证。 […]

半夏
一名淋巴瘤患者的冬奥会“夺金之路”!

一名淋巴瘤患者的冬奥会“夺金之路”!

2022年2月7日,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决赛落下帷幕,中国选手苏翊鸣斩获了一枚银牌,成为冬奥会该项目首位站上领奖台的中国选手。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为苏翊鸣连续两轮完成转体1800的高难度动作,却最终仅以88.70分摘银而感到遗憾。为此,一条#为什么他不是第一#的话题冲上热搜。 微博话题 赛后,中国小将苏翊鸣接受采访时回应:“在我第三轮的比赛中,我确实没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动作,在起跳时出了问题,所以在第二和第三个跳台之间换了一个脚位,没有实现计划。” 而苏翊鸣的教练佐藤康弘也表示:“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项目,想得高分必须在每个环节做到完美,这一跳可能小鸣在道具区有一些小失误,导致丢了一点分,这是比赛的一部分,我们对裁判的判决不会抱怨,我很骄傲小鸣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对于此次能够取得银牌,并与自己的偶像一同站上领奖台,苏翊鸣表示非常开心,“Max Parrot(冠军)和Mark McMorris(季军)都是国际上‘大神’级别的滑手,也是我的偶像,我从小就是看着他们的视频、模仿着他们的动作长大的。能够和他们一起站上领奖台,我感到十分荣幸!” 苏翊鸣与偶像拥抱   赢了苏翊鸣的奥运冠军是谁?   此次金牌获得者是加拿大选手Max Parrot。关于Max Parrot,他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单板滑雪运动员,挪威极限运动会(X-Games)历史上获得 Big Air 奖牌最多的运动员,2018年奥运会奖牌得主,也是2021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得主。 而在twitter上,他对自己的第一个介绍却是——癌症幸存者。 Max Parrot的twitter介绍 1994年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的Max Parrot,自16岁开始他的单板职业生涯,靠无数个跳台和翻转动作赢得了许多奖牌和掌声。 在韩国平昌举行的 2018 年冬季奥运会男子大型空中滑雪板比赛中Max Parrot 跳跃 但正是在2018 年平昌冬奥会银牌后,他的人生也经历了一次“大翻转”。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Max Parrot被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 纪录片《MAX — Life as a Gold Medal 》 他开始畏惧死亡,但更多的是对自己单板滑雪生涯的未来而感到焦虑。因为疾病,他或许将错过整个赛季。 “那段时间真的很艰难,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笼子里的狮子,因为我无法做我最喜欢的事情,那就是单板滑雪。”Max Parrot在一次回忆提到,“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不得不把滑雪板放在壁橱里。” 2019 年 1 月,在诊断后的一个月,他开始了为期 6 个月的化疗——12 次治疗,每两周一次。与此同时,他也通过记录自己与癌症的斗争,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和勇气。 纪录片《MAX — Life as a Gold […]

半夏
「永不失效」的抗癌药:CAR-T细胞可在人体存活超10年

「永不失效」的抗癌药:CAR-T细胞可在人体存活超10年

CAR-T细胞,是一款有故事的抗癌药。 最早进入临床试验的第一代CAR-T技术,是在2003年,中间遭遇了很多挫折,甚至是残酷的流血牺牲。 最早接受CAR-T治疗的儿童白血病患儿是Emily Whitehead,时间是在2012年,这个了不起的小姑娘目前已经无瘤健康生活了近10年,成了CAR-T技术最红的代言人。 第一款CAR-T细胞,2017年在美国上市,售价47.3万美元。 2021年,中国上市了第一款CAR-T细胞,售价是120万人民币,其惊人的高价连同被媒体渲染的“一针癌细胞全消失”这样惊人的疗效,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被誉为“CAR-T技术的鼻祖”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arl June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了另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导入人工合成的CAR结构的T细胞,可以在无瘤生存10年以上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依然被检测到,而且这些T细胞依然保持着随时可以上战场抗癌的活跃状态。 换一句话说:十多年前一次性输入患者体内的CAR-T细胞,虽然其亚型和功能状态一直在“与时俱进”,但是作为一款抗癌药,它们一直活跃在患者身体里,时时刻刻监视着全身各处“蠢蠢欲动”的癌细胞,只要癌细胞一出现,就会面临这些久经考验的抗癌斗士精准而沉痛一击。 正是由于身体里一直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功能活跃的CAR-T细胞,这些幸运的白血病患者,得以实现长达10年以上甚至是终生的无瘤健康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讲,CAR-T细胞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款真正意义上,有一定可能性“永不失效”的抗癌药。 下图展示了CAR-T细胞在一次性输入后,随着时间推移在外周血所有T细胞中的比例变化(b和c来自两个不同的患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过了5年甚至10年,CAR-T细胞依然占有0.1%-1%左右的比例,换算成绝对数,每毫升外周血中就有数千个功能活跃能抗癌的CAR-T细胞。 不过,并不是所有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都有效,一般而言整体的有效率在60%-90%之间,其中能让全身癌细胞完全消失的概率在50%-80%之间。 此外,也并不是所有一开始有效的患者,都能持久地维持疗效。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而言,尤其是对年轻的、体力体能条件比较好的白血病患者,接受CAR-T治疗肿瘤完全消失后,最好还要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进一步巩固,这样就有较高的概率实现治愈。 2021年5月,《JCO》杂志上公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50名B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31人(62%)实现完全缓解,其中28人实现分子生物学意义上的癌细胞完全消失——这其中的21人最终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其中的61.9%的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也就是干细胞移植后5年都未出现肿瘤复发。 当然,也有不少病友关心:如果不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单纯只接受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持久性如何? 2021年2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过一组淋巴瘤患者的数据:24个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11个人实现癌细胞完全缓解,另外有3个病人是部分缓解,这14个客观有效的病人,有8个病人(60%)疗效维持超过了5年。 对于滤泡细胞淋巴瘤,CAR-T的疗效也类似,14个病人接受治疗,10个病人癌细胞完全缓解,1个部分缓解,超过60%的患者疗效维持时间超过5年,也就是说,对于CAR-T治疗后实现完全缓解的淋巴瘤患者,单纯的CAR-T治疗也能让其中60%以上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其根本原因,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在这些幸运儿体内,当初一次性输入的CAR-T细胞,持久存活,时刻保护。 CAR-T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癌的疗效,令人振奋,不过用于治疗肺癌,乳腺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等实体瘤依然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最重要的障碍就是缺乏一个类似于CD19和BCMA这样好的靶点,以及需要克服实体瘤肿块内部错综复杂的免疫抑制机制。 不过,也有些许曙光:去年9月,在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公布的靶向Claudin18.2的CAR-T细胞,治疗晚期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实现了48.6%的客观有效率,其中18例接受了治疗剂量(2.5×10⁸个CAR-T细胞)的晚期胃癌患者(这些患者中有8人曾经接受过PD-1抗体治疗无效),客观有效率高达61.1%,也就是说其中11个病人肿块明显缩小。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款靶向Claudin18.2的CAR-T细胞,在胃癌,肠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开展临床试验。   此外,靶向间皮素等其他明星靶点的CAR-T,在恶性间皮瘤,胰腺癌,胆道系统癌症等实体瘤中,也已经出现个别客观有效、代谢活性完全消失的成功案例。 期待这些技术能进一步优化,早日成功上市,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 参考文献 [1]. Decade-longleukaemia remissions with persistence of CD4 + CAR T cells.Nature.2022 Feb 2. doi: 10.1038/s41586-021-04390-6 [2]. Long-TermFollow-Up of CD19-CAR T-Cell Therapy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B-ALL.JClin Oncol. […]

小D
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广谱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

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广谱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

近日,一款广谱抗肿瘤药物——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多恩达),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   截图来源:NMPA官网 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 淋巴瘤,又称为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异质性较大的恶性肿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常见亚型。在中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而且大多数外周T细胞淋巴瘤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   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55岁,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患病后,患者多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半数伴有B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38℃),连续3天以上,而且不是感染引起的;夜间盗汗(可浸透衣物);体重减轻,确诊前半年内体重下降10%。   外周T细胞淋巴瘤还可连累皮肤及皮下组织、肝脾、消化道、甲状腺及骨髓等,导致相关组织或器官受到伤害。   此外,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较差,《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30%。   图片来源:123RF 广谱抗肿瘤药物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是米托蒽醌的脂质体制剂。   米托蒽醌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该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脂质体剂型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组织分布、药效及毒性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此次在中国获批上市,主要基于一项关键性、单臂、多中心的2期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单药在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有望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缓解时间、更长的生存期;而且,该药物良好的安全性,也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看,在抗肿瘤效果方面:   在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1.7%,完全缓解率(CR)为23.1%,≥3个月的持续缓解时间(DoR)比率为84.4%,最长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9.45个月。 生存期方面,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最长总生存期为26.4月(54例仍在总生存期随访中),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5%,9个月的总生存率为68.2%。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药对免疫母细胞淋巴瘤(AITL)亚型和结外鼻型T细胞淋巴瘤(NKTCL)亚型患者显示出了优异的抗肿瘤效果,这两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4.0%和42.9%。 在安全性方面: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 在心脏毒性、化疗药物的非血液学毒性方面,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对于脂质体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粘膜炎以及手足综合征,在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的随访过程中也没有发生。   图片来源:123RF   除了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外,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小细胞肺癌、肝癌、乳腺癌、泌尿上皮癌等实体瘤,以及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的研究,也正在探索中。   我们期待,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获批上市,能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期望该药物的其它研究也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结果,早日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et al.,(2022).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 中华肿瘤杂志,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10516.00382. [2] 中国国家药监局1月11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待领取信息. Retrieved Jan 12,2022, from 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20111154458197.html [3] […]

半夏
淋巴瘤患者如何选择靶向药,这一篇总结全了!

淋巴瘤患者如何选择靶向药,这一篇总结全了!

人体有一群“健康卫士”叫做淋巴细胞,他们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中,当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了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作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之一,病理分型复杂,每种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案及预后。 但是幸运的是淋巴瘤已经成为极少数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淋巴瘤病理学、影像学研究及目前大量各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迅速,在新的背景下,会刷新我们对淋巴瘤的传统认知。 01 淋巴瘤靶向与免疫药物有哪些?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那么,本文就带您了解目前上市的淋巴瘤靶向药物。   02 蛋白酶体(proteasome)抑制剂 在细胞内,每时每刻都会合成大量新的蛋白质,也有大量旧的蛋白质会被降解。 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工作,蛋白质水平的动态稳定至关重要。 在细胞内,大部分蛋白是由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的——细胞如果觉得一个蛋白已经失去了作用,就会给它打上泛素的“标签”。 这就好像是快递单一样,把蛋白送往蛋白酶体这个“垃圾处理厂”。在那里,蛋白质会被降解成多肽,供细胞重复利用。 硼替佐米   2003年,美国FDA批准硼替佐米为第一款进入临床的静脉注射用蛋白酶体(proteasome)抑制剂。可延缓、停止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被套细胞淋巴瘤恶化的情况,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含硼原子的药物。   03 BTK抑制剂 布鲁顿酪氨酸蛋白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通路重要信号分子,在B淋巴细胞的各个发育阶段表达。 BTK参与调控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在恶性B细胞的生存及扩散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临床研究治疗B细胞类肿瘤及B细胞类免疫疾病的研究热点。   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布鲁顿型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属于第一代BTK抑制剂。 由强生和Pharmacyclics合作开发,于2013年11月获FDA批准上市, 先后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Waldenstöm的巨球蛋白血症(WM)。 泽布替尼 泽布替尼是第一个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并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批的抗癌新药。 复发难治性的套细胞淋巴瘤。这些用标准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使用泽布替尼后的总缓解率高达84%,其中多数都是完全缓解,也就是肿瘤细胞彻底消失了。   阿卡拉布替尼(Acalabrutinib) Acalabrutinib是一种高度选择性、不可逆的、第二代BTK抑制剂,能更有选择性地阻断BTK通路,同时不破坏其它对血小板和免疫功能重要的分子通路,从而避免或者降低和癌症疗法相关副作用的产生。 2017 年 10 月31日,Acalabrutinib获 FDA 批准上市,适应症为套细胞淋巴瘤(二线),目前该药物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已处于III期临床。 04 HDAC抑制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是一类蛋白酶,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罗米地辛(Romidespsin)  罗米地辛(Romidepsin)由德国Gloucester Pharmaceuticals研制的,环四肽类的HDAC抑制剂,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被FDA批准用于已接受过至少一次系统治疗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 罗米地辛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多个临床试验显示罗米地辛(Istodax)治疗复发/难治T细胞淋巴瘤(TCLs)的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贝利司他(Belinostat) Belinostat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羟肟酸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于2014年7月3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Spectrum公司和TopoTarget公司(后并入Onxeo公司)联合研发生产,由Spectrum在美国上市销售。 西达本胺(Chidamide)   西达本胺(Chidamide,商品名爱谱沙/epidaza)是由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国际上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口服抑制剂。 […]

半夏
ASH前瞻:从2021 ASH看XPO1靶点

ASH前瞻:从2021 ASH看XPO1靶点

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今年,第63届ASH年会将于12月11日~14日在线下及线上召开。目前,ASH已在官网公布了部分摘要。其中,德琪医药的ATG-010联合Gemox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和NK细胞淋巴瘤(NKTL)的ORR达52.9%(9/17),CR达35.3%(6/17)。ATG-010(塞利尼索)是一款XPO1抑制剂,是首个也是唯一一款获FDA批准的核输出抑制剂(SINE)。塞利尼索国内权益归属德琪医药,2021年1月,德琪医药向NMPA递交了塞利尼索治疗r/r MM的新药上市申请,并于2月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1 XPO1靶点 细胞的正常功能依赖于细胞内特定功能蛋白的正确定位,蛋白的核内外转运在维持细胞稳定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蛋白的核输出依赖于核输出蛋白(Exportin,XPO),人体内拥有七种核输出蛋白,其中最关键的为XPO1,又称为染色体区域稳定蛋白1(CRM1)。XPO1负责超过220种蛋白及部分RNA的出核转运,其介导的核输出依赖于Ran-GTPase,小分子蛋白可通过被动运输穿越核膜,而大分子蛋白则需要依赖XPO1的主动运输。XPO1的蛋白均具有富含亮氨酸的核输出信号序列,XPO1在核内识别具有这一特殊序列的蛋白,与Ran-GTP三者结合形成三聚体复合物,经核孔复合物转运至胞浆,在胞浆Ran-GTPase作用下。Ran-GTP水解为Ran-GDP,使XPO1对核输出信号序列的亲和性减弱,释放蛋白至胞浆,XPO1和Ran-GDP再返回核内完成下一次循环。绝大多数蛋白为肿瘤抑制蛋白,以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如P53、P73、FOXO1、BRCA1等。在生理条件下,在没有DNA损伤或其他致癌应激时,这些蛋白的核输出避免了自身的过度激活。但在肿瘤细胞中,XPO1往往处于过表达状态,过度的核输出促进了肿瘤的发生,细胞固有的包括细胞凋亡等进程被抑制,随后促进肿瘤形成、细胞存活、药物抵抗、肿瘤进展。因此,通过抑制XP01的出核转运过程,XPO1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潜力靶点。 图:XPO1介导的核输出示意图 2 塞利尼索 早期,临床上常使用包括来普霉素B、anguinomycins等抗生素抑制核输出,但由于治疗潜力有限且毒性严重,后来渐渐被小分子输出蛋白抑制剂取代。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通过与XPO1的NES结合口袋中的Cys528共价结合,诱导癌细胞死亡,同时最小化XPO1结合口袋中的相互作用位点数量,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安全性。塞利尼索(Selinexor)由Karyopharm Therapeutics研发,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XPO1抑制剂,目前已获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塞利尼索通过抑制核输出蛋白XPO1,促使肿瘤抑制蛋白和其他生长调节蛋白的核内储留,并下调细胞浆内多种致癌蛋白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正常细胞由于含有完整的基因组,XPO1的抑制作用可较快恢复,因此可继续发挥功能或存活。2019年7月,塞利尼索获FDA加速批准,联合地塞米松,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4种疗法且对至少2种蛋白酶体抑制剂(PI)、至少2种免疫抑制剂(ImiD)、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临床试验显示,塞利尼索与地塞米松的组合疗法实现25.3%的总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达3.8个月。 2020年6月,塞利尼索获批三线治疗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试验结果显示,ORR达29.6%,CR达13%,达到CR或PR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有所改善,达29.7个月。安全性方面,常见的TRAE包括血小板减少、恶心和疲劳等。2018年,德琪医药与Karyopharm Therapeutics启动战略合作,德琪医药获得塞利尼索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开发及商业化权利。2021年1月,德琪医药向NMPA递交了塞利尼索治疗r/r MM的新药上市申请,并于2月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3 其他XPO1抑制剂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五种XPO1抑制剂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适应症已由血液肿瘤拓展至实体瘤(前列腺癌(PC)和结直肠癌(CRC))及非肿瘤适应症(流感病毒感染、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1)Karyopharm Therapeutics是全球XPO1抑制剂的龙头企业,除了成功研发塞利尼索外,研发管线还包括Eltanexor、Verdinexor等。Eltanexor(KPT-8602,ATG-016):Eltanexor是一款二代SINE化合物。与塞利尼索相比,Eltanexor治疗窗口更宽,并且难以穿越血脑屏障,在临床中有望增加给药的频次,提升药物的暴露量。目前,Eltanexor正处于Ⅰ/Ⅱ期临床,探索Eltanexor在多发性骨髓瘤、结直肠癌、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表现。Verdinexor(KPT-335,ATG-527)是一款新型SINE化合物,可有效抑制犬肿瘤细胞系出核蛋白XPO1,也可降低病毒的复制水平,目前处于临床Ⅰ期。2017年5月,Karyopharm与Anivive Lifesciences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在全球范围内独家研究、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动物癌症的Verdinexor。德琪医药引入Verdinexor计划开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CAEBV感染的抗炎和抗病毒适应症。(2)BIIB-100是渤健研发的一款XPO1抑制剂,适应症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目前处于临床Ⅰ期。ALS又称渐冻人症,属于罕见病,霍金先生即患有ALS。ALS产生的原因在于运动神经元的损害,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3)SL-801是Stemline Therapeutics研发的一款可逆的口服XPO1抑制剂,具有CRM1降解和抗肿瘤活性。其与XPO1结合的可逆性有望降低药物副作用,并提升治疗指数。SL-801目前处于临床Ⅰ期,适应症为实体瘤。   4 小结 XPO-1作为核输出蛋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但与各种肿瘤,包括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关系密切。塞利尼索2019年获批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并于2020年新增DLBCL适应症,为晚期MM和DLBCL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德琪医药深度布局核输出赛道,于2021年1月向NMPA递交塞利尼索的上市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资格,有望于2022年初率先推出国内首个XPO1抑制剂,抢滩登陆。  

半夏
细胞治疗技术快速更迭,CAR-T还有优势吗?

细胞治疗技术快速更迭,CAR-T还有优势吗?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对于血液性恶性肿瘤而言,时下最流行的治疗方法莫过于CAR-T疗法。2021年,国内首款CAR-T产品上市,标价120万人民币,虽然已比国外便宜很多,但其高昂的价格仍然引来热议。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7款CAR-T产品上市,其中国内2款,分别来自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虽然CAR-T疗法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人生畏,但其突破性的治疗效果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吸引国内外众多企业投入其中。   今年,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于12月11日至14日在美国以线下结合线上的形式举行。根据公开信息,多家企业将在ASH年会上公布其细胞治疗产品最新研究结果,本文将对部分项目做简要介绍。   资料来源:ASH   二线治疗淋巴瘤,吉利德、BMS抢得先机   目前,各公司都在努力将CAR-T疗法推向更早期的肿瘤治疗。其中,吉利德的 Yescarta 和百时美施贵宝的 Breyanzi进展最快。根据已公布的 III 期研究摘要,Breyanzi和Yescarta在两项关键试验中均达到了无事件生存期 (EFS) 的主要终点,详细信息将在下个月的ASH年会发布。   此前,百时美施贵宝曾报道,TRANSFORM 已达到其 EFS 的主要终点,以及完全缓解 率(CR) 和无进展生存期 (PFS) 的次要目标。Yescarta用于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ZUMA-7试验顶线结果显示出与LBCL患者目前的标准护理(SOC)相比的优越性。   另值得注意的是,Breyanzi 今年2月才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接受过两种或以上系统治疗的复发/难治性LBCL成人患者,且其独特之处在于CAR-T疗法中CD8阳性和CD4阳性T细胞的比例得到控制,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细胞疗法的毒副作用;Breyanzi(lisocabtagene maraleucel)在3期临床试验中主要终点与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显著改善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完全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不过,诺华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今年8月,诺华宣布CD19 CAR-T疗法Kymriah二线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3期临床BELINDA未达到主要终点EFS。   然而,今年诺华公司将公布另两款CAR-T的早期临床结果,这两款CAR-T分别为靶向CD19的YTB323 和 靶向BCMA的PHE885。   多款国产CAR-T即将亮相ASH年会   强生/传奇生物将在2021年ASH年会上展示CARTITUDE系列研究(靶向BCMA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更新数据。2018年,该产品在中美获得IND许可,并在一年后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今年11月,美国食FDA将cilta-cel处方药使用者费用法案(PDUFA)日期由 2021年11月29日延迟至2022年2月28日。如果cilta-cel最终能够获得FDA批准,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靶向BCMA的CAR-T细胞疗法。   此外,传奇生物还将首次分享新型三特异性单域抗体(VHH) CAR-T(LCAR-AIO)的临床前体内数据。LCAR-AIO 靶向CD19、CD20和CD22三种抗原,具有开发用于治疗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和既往接受过CD19 CAR-T治疗患者的潜力。   除了cilta-cel,科济生物的BCMA CAR-T和亘喜生物的CD19/CD7双靶向CAR-T也将亮相今年的ASH年会。   科济药业将在今年 […]

半夏
作为淋巴瘤、乳腺癌生存者和白血病患者家属:癌症让我明白了4件事

作为淋巴瘤、乳腺癌生存者和白血病患者家属:癌症让我明白了4件事

Jane是一名淋巴瘤和乳腺癌生存者;她的丈夫Eli Root患有白血病。作为一名癌症生存者和癌症患者家属,在与癌症抗争的斗争中,她明白了4件事。今天,我们一起听她分享自己的故事。 图片来源:123RF 在过去的16年里,癌症曾三次扰乱我的生活。   第一次是在2005年,我已故的丈夫Eli Root被确诊为白血病。第二次是在2008年夏天,我被确诊为淋巴瘤。第三次是2017年1月,当时我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这些终生难忘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也教会了我一些有用的东西。有4件事,我想和大家分享。 1.不要忘记年度体检 我已故的丈夫Eli Root是一名肿瘤学家,他从业已经超过35年。除了他自己,他对每名患者、每个人的照顾都堪称模范。但我不得不求他在2005年做一次体检。当时,距离他上一次体检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   尽管Eli Root说他感觉自己身体状况很好。但我仍然很担心,因为我们的几个男性朋友被诊断出前列腺癌,而他们之前也都看起来非常健康。   直到Eli Root的血液检查报告出来,我们才得知他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一种血液癌症。如果不是那次体检,他的癌症将会在更晚的时候被发现,也会严重得多,我能陪伴他的时间也会更短。   建议大家,最好是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到一定年龄后,还应进行癌症的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等,尤其是有癌症危险因素的人。   图片来源:123RF 2.注意身体出现的异常变化 我两次患癌,都是在Eli Root去世之后确诊的。Eli Root生前曾多次对我说过“肿块可能是癌症的征兆”。我两次因发现身体有肿块,去往医院进行了专业检查。   第一个肿块在我的腹股沟,检查确认是淋巴结肿大,这是淋巴瘤的症状。第二个肿块在我的右侧乳房,尽管超声检查确认这不是肿瘤,但在右侧乳房的其它位置发现了1期乳腺癌。   幸运的是,这两种癌症都是在相当早的时候被发现的,这意味着它们更容易治疗。几轮“R-CHOP”化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使我的淋巴瘤缓解。乳房肿块切除术、化疗、放射治疗和激素治疗,使我的乳腺癌获得完全缓解。直到今天,我的体内也没有发现这两种癌症的残留。   除了注意身体出现的肿块外,对于一些可能是癌症导致的异常症状,如体重突然减轻、疲劳、疼痛、皮肤变化、疮、排便习惯或膀胱功能变化、口腔内的白色斑块或舌头上的白色斑点等,也应及时关注,找出原因,早发现、早治疗。毕竟,癌症越早被发现,通常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   图片来源:123RF 3.珍惜生命的每一个时刻 在Eli Root治疗白血病的2年时间里,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庆祝了45周年结婚纪念日;在意大利的一所烹饪学校享受了一个星期;并与我们的子女一起度过了他的71岁生日。   我将永远珍藏Eli Root71岁生日那个晚上的记忆。因为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度过,我们准备了Eli Root最喜欢的饭菜,回忆了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   那天晚上的记忆,是那么美好,又更加让人心酸。因为他第二天,他就住进了医院,三周后死亡。   对于患有癌症的人来讲,时间是宝贵的!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让彼此不留遗憾。   图片来源:123RF 4.血液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将挽救更多生命 白血病及其治疗对患者是残酷的。在Eli Root治疗的过程中,他大概输血几十次。   亲朋好友定期献血,为他捐献数百毫升。他所在的医院和我工作的银行,也都举行了献血活动。对此,我们一家人感到幸运,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

半夏
​JCO公布K药和化疗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丨肿瘤情报

​JCO公布K药和化疗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丨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JCO:帕博利珠单抗 vs 化疗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CLIN CANCER RES:特瑞普利单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疗效和生物标志物分析 Front Oncol:西达本胺治疗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真实世界的疗效 新药:乐普生物PD-1第2项适应证纳入优先审评,二线治疗MSI-H/dMMR晚期实体瘤 01 JCO:帕博利珠单抗 vs 化疗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Ⅲ期KEYNOTE-181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疗法相比化疗作为二线疗法可延长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10分的晚期食管癌(EC)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日前,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报告了该研究中CPS ≥10分的鳞状细胞癌 (SCC)患者的预定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分析结果。   研究发表截图 HRQoL分析共纳入了387位SCC患者。在基线和第9周,两个治疗组的三份问卷的依从性和完成率相似。在此期间,在治疗组之间未观察到总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从基线到第9周,两个治疗组的患者都表现出稳定的功能和QLQ-C30及QLQ-OES18的症状评分。 两个治疗组间的疼痛(HR=1.22,95%CI:0.79~1.89)、反流(HR=2.38,95%CI:1.33~4.25)和吞咽困难(HR=1.53,95% CI:1.02~2.31) 恶化时间的分量表结果也相似。 此次分析表明,CPS≥10分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化疗维持治疗的HRQoL无明显差异。 02 CLIN CANCER RES:特瑞普利单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疗效和生物标志物分析 免疫治疗为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提供了二线治疗选择,但预测缓解的生物标志物仍有待探索。日前,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特瑞普利单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mUC患者中的安全性、疗效和相关生物标志物。   研究发表截图 该研究中,mUC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3 mg/kg,每2周1次。独立审查委员会根据RECIST v1.1每8周评估一次临床反应,评估了肿瘤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其他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显示:在意向治疗人群中(n= 151),85%的患者经历了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20%的患者经历了3级及以上的TRAE。客观缓解率(ORR)为26%,疾病控制率(DCR)为4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分别为19.7个月(95%CI:13.9~NE)、2.3个月(95%CI:1.8~3.6)和14.4个月(95%CI:9.3~23.1)。 PD-L1+组患者ORR优于PD-L1-组患者ORR(42% vs 17%,p=0.002);TMB高组患者ORR优于TMB低组患者(48% vs 22%,p=0.014)。TMB高组患者还比TMB低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PFS(12.9个月 vs 1.8个月,p<0.001)及OS(未到达到 vs 10.0个月,p=0.018)。 该研究表明,特瑞普利单抗在mUC的二线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安全性可控。PD-L1表达和TMB是研究中的两个独立生物标志物。 03 Front Oncol:西达本胺治疗中国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真实世界的疗效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异质性强的侵袭性成熟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预后不良。PTCL占西方国家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5%,占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 […]

半夏
淋巴结肿大一定是淋巴瘤吗?该如何辨别?|来自MD安德森

淋巴结肿大一定是淋巴瘤吗?该如何辨别?|来自MD安德森

我们全身上下分布着很多的淋巴,并且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这是因为淋巴结是过滤人体内杂质和细菌的组织。 通常情况下淋巴结捕获到病毒、有害细菌和受损细胞后,淋巴细胞开始起免疫吞噬的作用,淋巴结也会代偿反应性的增生和肿大。 淋巴结肿大一定是淋巴瘤吗? 很多人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后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淋巴瘤,其实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就是得癌了,慢性感染、炎症等也会引起淋巴结的肿大。 一般情况下,患者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现淋巴结肿大: (1)患者没有任何病症,自己在照镜子或用手触摸时发现淋巴结肿大,或者在体检时发现淋巴结有肿块 (2)患者通过核磁共振、CT扫描或B超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淋巴结肿大,例如检查乳房肿块 大部分淋巴结肿大都是良性病变,不过也不能排除恶变的可能性,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确诊。 肿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出现在身体哪些部位? 淋巴瘤最常发病的首先就是在淋巴结,因此,淋巴结肿大或者淋巴结局部肿块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症状。大部分会出现在颈部。因为口腔和咽喉是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因此防御机制比较强,一旦受到病原体侵扰,淋巴结就会出现肿大。 除此以外,患者也可以在身体其它部位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尤其是靠近皮肤表面的位置,比如腹股沟区(腿与躯干的交汇处)和腋窝。 实际上,淋巴瘤在乳房CT检查中很容易被发现,因为CT检查的视野覆盖到了腋窝,所以可以看到腋窝淋巴结肿大。 极少数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如何判断淋巴结肿大的性质 任何人出现淋巴结肿大,都应该去医院做检查确定性质。但是也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区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01 淋巴结大小 淋巴结的大小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细胞数量在发生变化。当细胞数量增加时,淋巴结就会变大;当细胞数量减少时,淋巴结就会收缩回正常状态。正常的淋巴结大小一般在1.5厘米以下。如果淋巴结肿大超过1.5厘米或者持续增长,就需要做检查。 02 患者年龄 年轻人淋巴结肿大大多都是因为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是一个青少年出现淋巴结肿大,可能是链球菌性咽喉炎或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老年人出现淋巴结肿大,患癌症的可能性就更大。 但是通常会先排除恶性的可能,因为即使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会因为淋巴瘤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03 触感是否有韧性 良性的淋巴结肿大摸起来比较软,而淋巴瘤导致的淋巴结节肿大更硬一点,摸起来有点像橡皮一样的韧性。 04 是否疼痛 如果是炎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会出现红肿热痛,若是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早期只是单纯肿大,没有疼痛的感觉。 淋巴瘤其他常见症状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还表现为皮肤发痒、发炎或皮疹。淋巴瘤进展后,会出现体重减轻、发烧、盗汗以及疲劳等症状。有少数人还会在饮酒以后出现肌肉疼痛。 写在最后 淋巴结肿大通常意味着免疫系统在抵御入侵的病毒、细菌等,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在两周后继续变大或者不能自行消退,那就需要去医院检查  

半夏
免疫治疗面面观之淋巴瘤

免疫治疗面面观之淋巴瘤

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8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5年发病率约为6.89/10万,死亡率位于第10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亚型占比最多,其次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 按照2016版WHO淋巴瘤病理分类,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淋巴瘤亚型及占比 1 淋巴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 在免疫治疗应用前,化疗一直占据一线治疗的位置。 对于全身状况好的患者采用较强的化疗方案:如含有长春新碱,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方案,副反应多使用激素处理。 对于衰弱或老年的患者多采用小剂量化疗联合单抗治疗,因此疗效打了折扣。 1 cHL(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1. 大多数cHL患者经标准一线治疗(ABVD和/或BEACOPP联合放疗)可以治愈,但仍有10-15%的早期患者和15-30%的晚期患者会发展为复发难治性性cHL(R/R cHL)。 2. 对于R/R cHL(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推荐以二线挽救化疗ICE、IGEV等方案(客观缓解率ORR 80-93%,完全缓解率CR率 60-74%)±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ASCT治疗后可行CD30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2.9m);ASCT治疗失败后,可以选择Brentuximab vedotin治疗(ORR为75%,CR率为34%,mPFS为5.6m),后线暂无标准治疗方案。 2 NHL 利妥昔单抗可谓是跨时代的药物,为淋巴瘤和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生存提供很大改善,但仍面临肾脏毒性和再度复发后无药可用的难题。   B细胞淋巴瘤标准一线治疗主要是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于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而言: 1. DLBCL主要以GDP、DHAP、ICE等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治疗(ORR 45-65%),但会出现骨髓抑制、肾衰竭等毒副反应。Brentuximab vedotin 临床研究显示其 ORR为44%、CR率为17%、中位持续响应时间为16.6m。CAR-T也是一种治疗选择,不过存在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风险,且费用高昂。 2. 滤泡性淋巴瘤(folhcula lymphoma,FL)和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缺乏标准治疗方案; 3. 传统的挽救化疗在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中疗效有限。靶向药物的有效率亦有待提升,硼替佐米单药ORR为33%,来那度胺单药ORR为28%,伊布替尼ORR为68 %,CR率为21%,这些药物目前价格都比较昂贵。 2 淋巴瘤的免疫治疗 3 […]

半夏
2021CSCO报道: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现状说明了这样的问题

2021CSCO报道: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现状说明了这样的问题

金秋九月,我国肿瘤学领域学术盛宴——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于2021年9月25~29日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年会主题为“聚焦创新研究,引领原创未来”。 一如既往,本届CSCO会议展示了许多关于淋巴瘤诊疗的新进展,其中有一项是对B-HOLISTIC研究东亚亚组最终结果的展示[1]。我们从中选取了医生关注的内容,以餮读者。 一起看看东亚的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和临床结果[1] B-HOLISTIC研究评估了来自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亚太地区国家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复发/难治cHL(RRHL)患者的治疗模式和结果。研究者纳入了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断为ⅡB-Ⅳ期cHL或RRHL的成人患者,并收集患者数据直至其死亡或末次随访。主要终点是RRH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缓解率和不良事件(AEs)。 在亚组中,共4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被纳入其中。包括中国台湾138例、韩国128例、中国大陆100例、新加坡44例、中国香港16例。cHL组纳入402例,RRHL组纳入98例(74例初始诊断为cHL的患者在研究期间疾病进展为RRHL)。cHL组和RRHL组患者在诊断时的中位年龄(范围)分别为33岁(18-90岁)和32岁(18-92岁)。 1.治疗模式 所有cHL患者均接受了一线化疗:371例(92.3%)患者接受了ABVD方案(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碱和达卡巴嗪)。 在84例有初始挽救化疗的患者中,23例(27.4%)患者接受了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龙、阿糖胞苷和顺铂方案。 在72例适合移植的患者中,54例(75.0%)患者进行了干细胞移植。 2.临床结果 cHL组和RRHL组的5年PFS率分别为69.5%和35.3%(表1) 5年OS率分别为84.7%和35.3%(表1) 表1 cHL和RRHL患者的临床结果 *74例初始诊断为cHL的患者在研究期间疾病进展为RRHL †cHL患者接受单纯化疗或联合放疗的一线治疗后;RRHL患者接受首次挽救治疗后;ORR=CR+PR ‡诊断为RRHL后 研究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从总体上看,东亚地区cHL和RRHL治疗模式与欧洲指南的推荐总体一致[1]。在ESMO指南推荐中,cHL患者的一线治疗通常包括放化疗联合模式或单纯化疗(晚期);大多数RRHL患者的治疗选择为大剂量化疗(HDCT)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2]。 我们再来看看这项研究的整体数据和其他亚组数据:2020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的B-HOLISTIC研究总体人群(涵盖东亚、拉丁美洲、中东、南非、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数据显示,cHL和RRHL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65%和33.9%[3];2021年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上公布的B-HOLISTIC研究中国亚组数据显示,cHL和RRHL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55.1%和29.8%[4]。 此外,该亚组分析中cHL患者的PFS率与在欧洲和北美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相当,但略低[1]。 看的出来,cHL和RRHL在治疗上还有较大未满足的需求。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的维布妥昔单抗(BV)、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的使用有望改善这一现状。 2020年,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上市,目前它在国内有四个获批的适应证,包括:CD30阳性复发或难治性的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cHL成人患者,以及CD30阳性的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和蕈样真菌病(MF)成人患者。 在BV关键性研究(SG035-0003研究[5]和C25007研究[6])中,BV显示出了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后复发或难治性CD30阳性HL患者,以及非干细胞移植候选的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1版)》已推荐BV单药或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用于复发难治CD30阳性的HL患者,这也为肿瘤医生的实践添加了更多自信。 参考文献: [1]Real-world treatment pattern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odgkin lymphoma in east asia:final results from a b-holistic subgroup.CSCO 2021 [2]Eichenauer DA,et al.Hodgkin lymphoma: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

半夏
14种高发癌症的防治方法,一定要知道!

14种高发癌症的防治方法,一定要知道!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到来,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为提高大家警惕及预防癌症发生……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扩展至14个,包括了详细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那么,哪些人群是14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什么样的方法去检查呢? 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1. 吸烟≥20年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 被动吸烟者; 3.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肺癌筛查建议: 1.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胴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3.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肺癌预防建议:  1. 不吸烟或戒烟; 2. 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 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暧、接触油烟等; 4. 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肠癌 大肠癌高危人群:  1.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大肠癌筛查建议:  1.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

半夏
两大新疗法攻克惰性、侵袭性淋巴瘤,胜利在望!丨第18个世界淋巴瘤日

两大新疗法攻克惰性、侵袭性淋巴瘤,胜利在望!丨第18个世界淋巴瘤日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淋巴瘤联盟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确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今天,是第18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主题是:未来可期,不再等待。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在该治疗领域的飞速进展和巨大成功,淋巴瘤已经成为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小编整理了近期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上的两项长期随访研究结果,分别在两大类淋巴瘤(惰性、侵袭性)患者中进行,一起来看最新的长期预后数据吧! LR治疗惰性淋巴瘤初治/经治患者 ——ORR 82%,初治患者随访63个月OS尚未达到、经治患者OS 140个月 惰性淋巴瘤是一组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以B细胞NHL(B-NHL)为主,包括I-II级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区淋巴瘤(MZ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等多种常见亚型以及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毛细胞白血病(HCL)等少见亚型。 T细胞NHL(T/NK-NHL)相对少见,主要包括两种主要类型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蕈样霉菌病(MF)和塞扎里综合征(SS)。 虽然名字听上去比较温柔,惰性=低度恶性,患者生存确实更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惰性淋巴瘤很好治疗。相反,由于发展缓慢,肿瘤细胞对放化疗通常并不敏感,无法完全消灭,残存的肿瘤细胞就容易导致复发或进展。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相继问世,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惰性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由过去以单纯放化疗为基础的治疗,发展到以抗CD20单抗(例如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时代。 美国FDA已经批准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的LR(也称R2)方案用于两种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亚型:FL和MZL,主要基于的是两项多中心临床试验——AUGMENT研究和MAGNIFY研究,在复发或难治性FL和MZL患者中进行。 AUGMENT研究(随机、双盲,N=358) 与利妥昔单抗+安慰剂相比,LR方案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分别为39.4和14.1个月,HR=0.46(0.34-0.62),p<0.0001。 两组总缓解率(ORR)分别为77.5%和53.3%。 FL亚组:两组ORR分别为80%和55% MZL亚组:两组ORR分别为65%和44% MAGNIFY研究(单臂、开放,N=232) 患者接受LR方案治疗。 FL亚组:ORR为59%;中位随访7.9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 MZL亚组: ORR为51%;中位随访11.5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 可见,LR方案两种惰性淋巴瘤FL和MZL经治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长期预后尚未明确。 为此,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的一群学者开展了两项2期、开放标签研究,在60例惰性淋巴瘤初治或经治患者中进行,采用LR方案治疗。主要终点是ORR,并进行了多种因素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 初治或经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3和100个月,两组ORR均为82%。截至分析日期初治患者亚组OS尚未达到,经治患者亚组OS 140个月。 这项对LR方案治疗的惰性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相关性分析表明,LR方案对惰性淋巴瘤初治或经治患者有效且毒性可控。该方案产生持续的缓解,即便是在此前曾接受过大量治疗的患者中也是如此,有些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甚至超过10年。 CAR-T治疗侵袭性淋巴瘤经治患者 ——随访40.3个月ORR 53.0%、CR 39%、PR 14% 不同于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的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 主要包括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Ⅲ级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等。 2017年,美国FDA批准全球首款CAR-T产品,即诺华的Tisa-cel(全称Tisagenlecleucel,商品名:Kymriah,研发代号:CTL019),由此开启CAR-T元年。 Tisa-cel目前获批的适应症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DLBCL,后者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获批主要基于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JULIET研究。 截至分析时这项研究共纳入160例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的r/r DLBCL患者,其中106例接受了Tisa-cel单剂静脉输注,68例疗效可评估。 结果显示,Tisa-cel三线治疗DLBCL,ORR为50%。 2021年9月10日,JULIET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杂志。 2015年7月29日至2017年11月2日,10个国家、27个中心共招募了。167例患者。截至2020年2月20日,115例患者接受了Tisa-cel输注,纳入全分析集。 中位随访40.3个月,ORR为53.0%,完全缓解率(CR)和部分缓解率(PR)分别为39%和13%。 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贫血、血细胞计数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低磷血症等。最常见的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则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全血细胞减少症、肺炎等。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对JULIET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Tisa-cel在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了持久的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对于化疗免疫治疗难治或二线治疗后复发的DLBCL患者,Tisa-cel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在风险收益方面具有优势。 # 结语 淋巴瘤是治疗新药最多、总疗效最好、最有希望被治愈的肿瘤之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中国淋巴瘤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仅为38.3%,远低于欧美国家的60-80%。 这背后存在的诸多原因中,个人能做的,主要是提高疾病认识度。为此,我们曾推出系列文章——千面肿瘤”的另一面:可防、可控、可治愈!以帮助读者认识这种复杂的肿瘤。 淋巴瘤患者从发病到就诊平均需要7.7个月,早期发现淋巴瘤这个潜伏者将显著提高生存。在身体的警示信号中,浅表淋巴结触摸自查、识别恶性淋巴结肿大,是一种特别简单易行、便于个人操作的淋巴瘤早期发现方法。 在世界淋巴瘤宣传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也再次呼吁,要重视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警惕淋巴瘤可能,正确自查、规范诊疗。 […]

半夏
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位新发患者,这个“善于伪装”的恶性肿瘤你了解过吗?

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位新发患者,这个“善于伪装”的恶性肿瘤你了解过吗?

每年的9月15日,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识别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是一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疾病。 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发病率约为 6.68/10 万人,也就是说大概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位淋巴瘤新发患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发病率年轻化和城市化的趋势也日益加重。今天,是第18个世界淋巴瘤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淋巴瘤——这个“善于伪装”的恶性肿瘤。 容易“盯上”年轻人的恶性肿瘤 淋巴瘤是近10年全球发病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其发病率年增长达5%~7%,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淋巴瘤每年新增发病约10万,在血液肿瘤领域超过了白血病,占肿瘤的第八位。 淋巴瘤发病年龄呈现两个高峰:一是8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可能与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医疗水平提高有关;二是年轻患者多,可能与工作生活压力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年轻人的淋巴瘤可以期望治愈,老年人淋巴瘤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按照“WHO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目前已知淋巴瘤有80种左右的分类,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10%)和非霍奇金淋巴瘤(90%)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虽然较为少见,但相对其他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为年轻。患者平均年龄仅为32岁,是青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初期症状隐匿,非常值得警惕。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引起重视 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青壮年时期的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在适应外界变化的过程容易恶变。另外,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等,也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感冒等‘小毛病’非常类似,其中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如:经常发热、盗汗、骨痛、体重下降、咳嗽、流鼻血、乏力和颈部、锁骨窝、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等。 淋巴瘤是治愈率相对很高的恶性肿瘤,哪怕是最晚的四期治愈率也很高,而且即便是复发了,还是有一定的治愈率。因此淋巴瘤不是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确诊淋巴瘤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淋巴细胞、淋巴组织全身分布的特性,决定了淋巴瘤是一类全身性疾病。起病时往往多部位,除了毛发、指甲、角膜外,全身有淋巴组织和淋巴结的部位都有可能受到侵犯,包括血液和骨髓。因此,在淋巴瘤诊断明确后,还应对全身病灶的部位、数量、大小等进行全面评估,目的有两个: 对疾病进行分期:同种类型的淋巴瘤,如果分期不同,治疗原则、疗程和预后往往也有较大差别; 留存起病初期的基础数据,便于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决定是继续原方案治疗还是调整剂量或更换更有效的方案。 PET/CT作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发现异常的淋巴结病灶,有利于全面评估疾病分期和治疗效果。NCCN建议PET/CT可用于淋巴瘤的初始分期和治疗结束后的残余病灶评价。 PET/CT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病灶的大小,还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代谢活性,尤其对于淋巴瘤,常规CT及B超有时候难以判断稍大的淋巴结是正常淋巴结、淋巴结增生、还是淋巴瘤侵犯,此时PET/CT就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选择行PET/CT检查。 友情提醒 预防先于治疗!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合理膳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淋巴瘤的预防有着积极作用。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则可以帮助上班族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早期淋巴瘤绝大多数可以通过规范的体检发现,大多数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就是身体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完全可以通过正规的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发现。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淋巴瘤 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1,41(3) : 161-169. [2]罗颖婉, 佟红艳. 霍奇金淋巴瘤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35(2):89-95. [3]林宁晶, 朱军. 2019年度恶性淋巴瘤主要进展——遵循循证医学证据,持续推进淋巴瘤规范化诊疗[J]. 循证医学 2020,20(2): 65-71. [4]李亚明,赵晋华主编;王全师,吴华副主编. 淋巴瘤PET/CT影像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05.  

半夏
网传“天价抗癌药120万?一针癌细胞全部消失?”标题党你们可省省吧

网传“天价抗癌药120万?一针癌细胞全部消失?”标题党你们可省省吧

最近几天,咚咚肿瘤科的问诊平台格外热闹。原因在于癌症又一次在大家的朋友圈中被“攻克”了。 相信最近不少读者都看到过这样的文章:《120万一针治愈癌症!患者癌细胞完全清零出院!》。文章一经传播,无数不明真相的媒体们纷纷开始激动起来:什么?癌症竟然治愈了,不行我的标题党得赶紧跟上,收割一波流量!种种耸人听闻的文章就这样开始刷屏了。什么“癌症彻底治愈”、“人类终于攻克癌症”,甚至一些没有下限的公众号开始鼓吹贫富差距问题,直接声称”穷人只能等死,用钱买命的时代到来”…… 种种没有下限的标题,看的我们是瞠目结舌。标题党们,你们可真的省省吧。 辟谣开始之前,我们先说结论 01 这类文章中的药物叫做CAR-T疗法,全称叫做“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2012年左右就已经出现的一种癌症免疫治疗技术,近期刚刚在中国上市; 02 CAR-T疗法确实是种非常好的癌症药物,但距离攻克癌症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仅仅只对部分血液肿瘤患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具有不错的疗效,但同样谈不上治愈。此外,我们熟知的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CAR-T技术目前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03 网传CAR-T治疗120万一针,是由于它不是流水线生产的药物,而是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定制”免疫细胞,一次治疗后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近期CAR-T治疗也纳入了国家医保谈判初审目录,有望在未来纳入医保,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CAR-T治疗到底是什么治疗技术。首先,我们要从美国一个叫做Emily的女孩说起:   “9年抗癌成功!” 这位小姑娘应该是近些年来美国最有名的一位癌症康复者了。每年她都会举着抗癌成功的牌子,在社交媒体中发布自己的照片,就在前不久,她迎来了无癌生存9年的纪念日。Emily受到的关注与她曾战胜了可怕的病魔有关,更因为她应该是第一位接受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患者,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CAR-T疗法是一项完全不同于传统治疗的新型癌症治疗手段。2012年起,CAR-T细胞免疫治疗如同一匹黑马,闯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关注着CAR-T治疗的各类临床数据,也始终在进行着相关科普报道。 2017年8月,首个CAR-T免疫疗法在美国上市,如今又是四年过去,从2012至2021年我们等待了整整了9年时间,终于迎来CAR-T疗法在国内的上市: ● 6月2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显示,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益基利仑赛注射液(又称阿基仑赛)获批上市,这意味着中国迎来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 ● 9月3日,药明巨诺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同样在国内获批上市,为国内的CAR-T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 CAR-T作为一款划时代的药物,究竟具有怎样的疗效,又是如何被标题党们谣传为“治愈”癌症的药物呢?   01 CAR-T战车,横扫部分血液肿瘤 CAR-T疗法,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应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CAR-T治疗,简单来说就是以下几步: 第一步 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细胞(T细胞); 第二步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这个普通的T细胞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特种部队”,随身携带着GPS导航,随时准备找到癌细胞,并发动攻击的强力战士; 第三步 制造出这些“特种部队”以后,药厂们需要把它们进行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一般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 第四步 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输回病人体内。 当然,对于复杂的CAR-T治疗来说,这只是非常简单的说法,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非常复杂的临床操作要进行。所有的这些步骤,都显示出它的一个显著特点: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即使是同一靶点,因基因设计和工艺不同有可能造成质控检项和标准的不同,不能照搬。不能流水线式制作生产,就代表着CAR-T治疗天生就带着昂贵的标签属性。 CAR-T治疗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由癌症免疫治疗的传奇人物Carl June带领团队创造了这项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技术。Carl老爷子本来是做艾滋病临床研究的,但因为妻子被诊断出卵巢癌并于2001年去世,老爷子就把研究的重点转到了癌症。 Carl June教授 2010年,5岁的Emily被确诊为白血病,治疗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2012年小姑娘被医生宣布进入疾病末期,已经时日无多了。 不放弃的Emily家人们辗转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找到了CAR-T技术的领导者Carl老爷子。有感于小姑娘的坚强,Carl同意了Emily参加CAR-T治疗的临床实验。如今,Emily摆脱了病魔的困扰,健康成长到了现在。 当然,CAR-T技术同样有着局限,Emily的例子并不是患者们面临的常态。就以首个上市的CAR-T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为例:它获批的适应症为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DLBCL。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上文提到过的血液癌症(淋巴瘤)。这类癌症在CAR-T上市以前就有着不错的疗效,CAR-T的上市,只是帮助这类癌症患者有了更好的治疗方式。 而在疗效上,2020年12月公布的阿基仑赛注射液最新临床结果显示:在101例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51.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8个月,4年OS率(生存率)为44%。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使用CAR-T疗法的患者都能彻底实现癌症治愈的目标,以阿基仑赛为例,用药四年后,生存率为44%。当然,对于一款癌症药物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艳的数据了,只是对比朋友圈中盛传的“完全治愈癌症”,CAR-T治疗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 02 价格虽昂贵,但CAR-T治疗有望纳入国家医保,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在网上盛传的谣言中,另一项吸引人注意力的就是CAR-T治疗的昂贵价格:120万元/针。   120万元/袋的“天价抗癌药”,到底贵不贵,又到底值不值?事实上,关于CAR-T治疗昂贵的治疗费用问题,并不仅仅只有我们遇到,早在2017年全球首款CAR-T治疗在美上市后,关于CAR-T治疗昂贵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目前共批准了诺华的Kymriah,吉利德凯特的Yescarta和Tecartus,百时美施贵宝的Breyanzi和Abecma5款CAR-T疗法,这些产品定价在37.3万美元和47.5万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为240.8万元至306.6万元之间)。 […]

小D
​中国迎来第二款CAR-T产品!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中国迎来第二款CAR-T产品!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自2017年以来,全球已有多款CAR-T细胞疗法获批上市。 前不久,中国迎来了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近日,又一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relma-cel,商品名:倍诺达),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 截图来源:NMPA官网 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获批上市,意味着中国迎来了第二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国首款1类生物制品的CAR-T细胞疗法产品。 什么是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一组异质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后者更为多见。   而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淋巴瘤中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并且属于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据统计,约40%的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面临复发或对标准治疗无应答的局面,他们目前迫切需要其他创新疗法的出现。   而CAR-T细胞疗法的到来,将有望改变这些患者的治疗模式。   图片来源:123RF CAR-T细胞疗法有何特别之处? CAR-T细胞疗法,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T细胞,也称T淋巴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类免疫细胞,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守卫者。通常,T细胞能识别并杀灭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以及人体内的肿瘤细胞等。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细胞刚刚形成,就会被T细胞发现和快速消灭。   不过,肿瘤细胞很狡猾,有时会“躲过”T细胞的追杀;再加上,T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有限,当超出限度后,肿瘤细胞就不能被及时清除等因素影响。   而CAR-T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将患者T细胞进行改造,使其表达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靶点的受体——嵌合抗原受体(CAR),随后再输回患者体内发挥高效抗肿瘤作用。如果说,之前的T细胞只是杀死肿瘤细胞的“普通战士”,那经改造后的T细胞,就相当于“超级战士”了。   目前,CAR-T疗法在多种血液癌症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   图片来源:123RF 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改善患者生存期 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是一款抗CD19的CAR-T产品。CD19是B细胞表面表达的特异性抗原。由B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突变导致的疾病,以及大多肿瘤细胞,都存在CD19表达。   公开资料显示,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T细胞表达的嵌合抗原受体,与CD19的胞外域结合之后,可有触发效应功能,清除肿瘤细胞。   在一项名为RELIANCE的2期关键性研究中,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验证。   在RELIANCE研究中,59例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中位年龄为56岁。   截止2020年6月17日,在58例可评估有效性的患者中,最佳客观缓解率为75.9%,最佳完全缓解率为51.7%。中位随访时间8.9个月,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OS),生存数据仍在积累中,6个月时,缓解持续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0.0%、54.2%和90.8%。   在安全性方面,在5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28位患者(47.5%)出现了不同等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12位患者出现了神经毒性,其中仅有3位患者(5.1%)出现严重(均为3级)神经毒性。除1例患者在CAR-T细胞回输后第8天死亡(因脓毒症导致的死亡)时的4级CRS仍然未得到缓解,其他所有患者的CRS和神经毒性症状均得到解决并消失。   RELIANCE的研究人员曾指出,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接受既往重度治疗且风险较高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安全性可能会更好。   图片来源:123RF   除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用于治疗多种其它血液适应症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包括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二线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等。   我们期待,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能为更多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带来生存获益。  

半夏
惊喜!完全缓解!国内首个接受CAR-T疗法的晚期淋巴瘤患者顺利出院!

惊喜!完全缓解!国内首个接受CAR-T疗法的晚期淋巴瘤患者顺利出院!

著名《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在《情深深雨濛濛》里扮演方瑜的演员李钰、以《滚蛋吧!肿瘤君》感动了众多网友的漫画家熊顿……这些年,不少名人都因为淋巴瘤离开了人世。 别名“最会伪装的疾病”,淋巴瘤成为夺命杀手 据统计,全世界每9分钟就有1个淋巴瘤新发病例。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病人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万,淋巴瘤的威胁正在迅速显现。它已跻身我国恶性肿瘤前十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该病初起时症状很隐匿,被形容为“最会伪装的疾病”。 在洲际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远高于霍奇金氏病,大约为9:1,由于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一般谈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高发年龄为45~60岁。 其中,罗京患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简称DLBCL)。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侵袭性淋巴瘤,恶性度高,本病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近些年来,淋巴瘤的研究和治疗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其中以细胞免疫疗法中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的表现尤为突出。它的出现代表了个性化癌症治疗的重大进步,特别是给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完全缓解!国内首个接受CAR-T疗法的晚期淋巴瘤患者顺利出院! 虽然都是罹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是同病不同命,患有恶性淋巴瘤的陈先生就是一位幸运儿。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8月31日,国内首例使用CAR-T细胞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达到完全缓解,顺利出院。 陈先生罹患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10年10月份病发后,曾经接受过多次化疗,但都差强人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淋巴瘤。采用免疫化疗后,60%左右的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但仍旧有40%的患者会复发。 今年6月份,陈先生抱着尝试的态度,接受了CAR-T细胞疗法后,身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他欣喜地告诉记者,自己的身体状况比以前要好,出院后跟正常人无异。 “活的药物”CAR-T疗法,让她完全缓解,展望没有癌症的未来 作为一种“活的”药物,CAR-T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该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T细胞,并在体外利用嵌合抗原受体(CAR)进行修饰,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最后再将改造后的T细胞扩增、回输至患者体内。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国内知名血液科主任介绍道:CAR-T能够非常特意地去识别淋巴瘤,肿瘤细胞上带有的抗原,接上之后就直接发动攻击,不需要第二信号再刺激,而产生一种抗肿瘤作用,直接把它杀灭,所以它的特点一个是精准,第二个是强大。适用的范围现在还是一般的免疫化学治疗无效的复发或者是难治的弥漫大B淋巴瘤。 CAR-T疗法FDA获批5款,国内CAR-T疗法迎头赶上! 分享完上述关于CAR-T疗法治疗的新闻报道后,我们言归正传来聊下CAR-T疗法。目前,全球已有5款CAR-T细胞疗法在美国获FDA批准上市。 虽然我国CAR-T技术起步较晚,但国内市场规模大。根据 Clinicaltrials.gov 网站上的数据,中国成为2017年9月注册CAR-T试验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5月27日小编查询,全球总共有1301个CAR-T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国注册的CAR-T试验的数量已达到478个! 就在6月22日,我国CAR-T领域的空白终于被打破!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最新公示,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复星凯特”)靶向 CD19 的 CAR-T 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又称阿基仑赛,FKC876)正式获批上市。 这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疗法,全球第6款获批上市的CAR-T疗法。相信紧随其后,中国将迎来CAR-T细胞疗法井喷时代。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