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脑转移

脑转移

EGFR靶向耐药后如何用PD1?看看中国真实临床用药!

EGFR靶向耐药后如何用PD1?看看中国真实临床用药!

近期Thoracic Cancer发表的一篇中国临床真实研究,证实了现实生活中EGFR突变的患者依然可以采用免疫治疗,但是通过联合手段疗效更高!一起具体看一下临床数据。

小D
脑转移怎么办?PD-1联合放疗!

脑转移怎么办?PD-1联合放疗!

提高有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小D
癌症患者脑转移存活5年以上,医生总结的经验反思……

癌症患者脑转移存活5年以上,医生总结的经验反思……

这位患者的治疗经验,值得患友借鉴

小D
大医治未病,脑转防未然:一线靶向药物如何选择?

大医治未病,脑转防未然:一线靶向药物如何选择?

让人头“痛”的肺癌脑转移

小D
癌症脑转移也将进入联用时代? 伽玛刀联合PD-1或靶向, 有效率大幅提升!

癌症脑转移也将进入联用时代? 伽玛刀联合PD-1或靶向, 有效率大幅提升!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靶向:脑转移治疗新方向

小D
四招教你对抗肺癌脑转移副作用

四招教你对抗肺癌脑转移副作用

适当、正确的治疗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D
预防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

预防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脑转移

阿来替尼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

小D
前总统卡特的免疫联合放疗方案揭秘

前总统卡特的免疫联合放疗方案揭秘

看看名人的治疗方案。

小D
肿瘤发生脑转移,仍有机会手术诊治

肿瘤发生脑转移,仍有机会手术诊治

脑转瘤发病率约为原发脑瘤4~10倍!

小D
PD-1能入脑吗?柳叶刀发布首个免疫治疗脑转移的II期研究结果,K/O/T/I药攻脑大揭秘!

PD-1能入脑吗?柳叶刀发布首个免疫治疗脑转移的II期研究结果,K/O/T/I药攻脑大揭秘!

在《柳叶刀》发表了PD-1单抗K药治疗有脑转移的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期前瞻性研究结果,这也是首个免疫治疗脑转移的针对性研究。

小D
奥希替尼用于T790M突变阴性的患者,有用吗?

奥希替尼用于T790M突变阴性的患者,有用吗?

不久前,《Lung Cancer》杂志发表了奥希替尼TREM研究的成果,该研究分析了奥希替尼用于EGFR TKI耐药患者的疗效,对比了T790M阴性和阳性患者的临床数据,同时还分析了EGFR突变类型(19del/L858R)和脑转移状态对最终疗效的影响。   研究入组人群特征 TERM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纳入既往接受过1/2代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论T790M阴性或阳性都可以入组,入组的患者均接受80mg奥希替尼治疗,直到产生影像学进展或死亡。前后一共199名患者入组,48例的患者存在脑转移,120例的患者T790M阳性,52例患者T790M阴性,28例未知。所有入组患者中,45%既往接受过其它一线治疗。分为19del和L858R亚组,及脑转移和非脑转移亚组,比较ORR(客观缓解率)、PFS(无进展生存期)和OS(总生存期)数据。   ORR比较 1)总人群及T790M状态:199例入组患者,191例可评估疗效。总体ORR为48,DCR(疾病控制率)为83%。其中T790M阳性的患者ORR达60%,而阴性者也有28%,DCR分别为(91% vs 64%)。T790M对奥希替尼的疗效影响显著,但T790M阴性者也有一定的有效率。     2) 19del与L858R:19del和L858R虽然都是EGFR常见敏感突变,但两者对奥希替尼的敏感度并不一样。两者之间ORR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奥希替尼对19del患者的疗效优于L858患者(61% vs 32%),无论是在T790M阳性组中(70% vs 44%),还是在T790M阴性组中(33% vs 15%)。 3)脑转移与非脑转移:从结果来看,有无脑转移对ORR的似乎无统计学显著影响(55% vs 46%,p = 0.296),无论实在T790M阳性组织(66% vs 58%,p=0.471),还是在T790M阴性组中(33% vs 26%,p=0.718).     根据入组患者各项特征(如性别、吸烟、ECOG状态、病理、19del和L858、疾病分期、是否脑转、初次使用的EGFR-TKI、总治疗线数等)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790M的阴阳性和19del/L858R是影响ORR的主要因素。 PFS比较 1)总人群及T790M状态:所有入组患者中位PFS为8.9个月,其中T790M阳性组PFS为10.8个月,T790M阴性组PFS为5.1个月,两者差异显著(p=0.007)     2) 19del与L858R:和ORR表现类似,19del和L858R患者的中位PFS差异也显著,总体上19del患者的中位PFS为11.3个月,而L858R患者的中位PFS为7.3个月。在T790M阳性组中两者的中位PFS为12.6个月 vs 10.6个月,T790M阴性组中为5.7个月 vs 1.7个月。这一结果提示对于19del的患者使用一/二代EGFR-TKI进展后,哪怕T790M阴性,仍然可以从奥希替尼的治疗中获益,5.7个月的PFS获益仍然可观。   3)脑转移与非脑转移:总体上脑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7.3个月,和无脑转移的患者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9.1个月,p=0.165)。在T790M阳性组中也一样,脑转移与否,PFS都无显著差异(10.6个月 vs 11.4个月);而在T790M阴性组中,脑转移与否对PFS影响很大,没有脑转移的患者,中位PFS为5.6个月,而脑转移的患者中位PFS只有1.6个月。结果提示,使用一/二代EGFR-TKI进展T790M阴性的患者,如果不存在脑转移,仍然可以尝试使用奥希替尼,获得中位5.6个月的PFS延长。     多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PFS的因素主要包括T790M阴阳性、19del/L858R)、既往治疗较长持续时间等。 OS比较 1)总人群及T790M状态:截至文章发表,199例患者中127例死亡,总中位生存期(OS)为17.9个月。T790M阳性组的中位OS为22.5个月,而阴性组为13.4个月,差异显著。     2) […]

小D
无形转移,最为致命:PD-1抗癌最怕哪里转移?90%病友都猜错!

无形转移,最为致命:PD-1抗癌最怕哪里转移?90%病友都猜错!

到底什么部位的转移,是PD-1抑制剂最怕的(疗效最不好的)?

小D
新生案例丨重生手记:被癌症中断的幸福再度回归

新生案例丨重生手记:被癌症中断的幸福再度回归

历经磨难之后,我更懂得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幸福

小D
癌细胞是如何一步步发生转移的?做好万全准备才能战胜肺癌!

癌细胞是如何一步步发生转移的?做好万全准备才能战胜肺癌!

复发转移怎么办?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小D
两次改写抗癌史!这个新型抗癌疗法,即将拿下6种癌症

两次改写抗癌史!这个新型抗癌疗法,即将拿下6种癌症

「高筑墙,广积粮」的新型抗癌疗法,这个黑科技疗法还没打算收手

小D
2019ELCC: 肺癌再爆新数据, 脑转、PD1、EGFR、预测因子等进展不断

2019ELCC: 肺癌再爆新数据, 脑转、PD1、EGFR、预测因子等进展不断

给大家汇总会上几个重磅报道,带大家跟上肺癌最前线

小D
最全汇总:PD-1治疗脑转移,疗效到底如何?

最全汇总:PD-1治疗脑转移,疗效到底如何?

PD-1、CTLA-4、放疗,有机联合,风生水起

小D
这些极度凶险的晚期癌症患者(脑转移)活过了10年!

这些极度凶险的晚期癌症患者(脑转移)活过了10年!

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创造奇迹

小D
三代TKI队伍不止奥西替尼,纳扎替尼疾病控制率93%

三代TKI队伍不止奥西替尼,纳扎替尼疾病控制率93%

晚期EGFR突变NSCLC治疗初治患者,使用纳扎替尼持久有效。

小D
肺癌患者一线直接使用劳拉替尼,生存数据竟翻了2倍!

肺癌患者一线直接使用劳拉替尼,生存数据竟翻了2倍!

期待劳拉替尼尽快上市,造福广大患者

小D
EGFR突变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

EGFR突变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

基因突变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吗?

小D
肺癌脑转移精准治疗,中位生存期竟然翻了好几倍!

肺癌脑转移精准治疗,中位生存期竟然翻了好几倍!

延长了60%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命

小D
七年风雨同舟,亲人守望相助

七年风雨同舟,亲人守望相助

回首老公的7年抗癌之路,险象环生,最要感谢的是我的亲人!

小D
完胜化疗,肺癌脑转移缓解率高达70%!

完胜化疗,肺癌脑转移缓解率高达70%!

穿透血脑屏障,泰瑞莎大显身手。

小D
无进展生存期长达12个月!ALK阳性NSCLC患者注意了

无进展生存期长达12个月!ALK阳性NSCLC患者注意了

用于克唑替尼耐药患者,能穿透血脑屏障,颅内疗效好。

小D
治疗乳腺癌,靶向新药临床结果喜人

治疗乳腺癌,靶向新药临床结果喜人

tucatinib此前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小D
从“死亡宣判”到长期生存: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新进展!

从“死亡宣判”到长期生存: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新进展!

2015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73.3万人,约占所有癌症患者中的17%。 在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也许你并不知道,约60%的肺癌患者一经确诊就已属晚期,不经意间,癌细胞早已全身转移。 更不幸的是,超过10%患者在确诊肺癌时存在脑转移,而ALK+患者初诊脑转移的比例更是高达35%。即使初诊时没有脑转移,约有30%的晚期患者在病程中也会发生脑转移。这一事实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碰上脑转移这个“倒霉鬼”,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不愿见到的。脑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认知能力及行为的改变,步行不稳,视觉障碍,语言困难,头痛,虚弱和癫痫发作等恼人的并发症,无论哪一个,都是患者不可承受之痛。而对医生而言,脑转移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一旦患者出现脑转移,就意味着其预后可能会极为糟糕,因此,脑转移的预防和治疗就成为肺癌全程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今天,我们的文章就要从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说起,更确切的说,是从肺癌的脑转移靶向治疗方案开始。   肺癌脑转移?肺癌细胞到底怎样进入守卫森严的脑部?   事实上,为了保护大脑这个脆弱而重要的器官,我们人类在进化中也做了很多努力:人体在脑毛细血管与脑细胞之间布置了一条严密的防御,我们称之为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血脑屏障主要由血浆与脑脊液组成,它们像护城河一般保卫着脑组织,避免大部分有害物质对大脑的侵袭。 (图片来源网络,血脑屏障结构) 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有了血脑屏障这条严密的护城河,狡猾的癌细胞依然有办法绕过这条防线。无孔不入的癌细胞们通过血液转移,混入血脑屏障并进入大脑,一旦形成气候,就成了一个危及生命的脑部转移病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细胞的侵入同样如此。当肺癌患者确诊脑转移时,通常颅内已经不止一个转移灶了,即便影像中只发现一个脑部病灶,在影像无法观察到的角落,还有其他癌细胞在蠢蠢欲动。怎样选择更有效的初始治疗方案成了最重要的开端。   全新靶向药物创造的肺癌治疗革命   肺癌脑转移到底如何治疗?过去这是所有肿瘤科医生的一个难题。一旦患者出现脑转移往往病情进展很快,而既往针对脑转移的治疗手段又很有限。所幸,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肺癌治疗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在这其中,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了我们消灭癌症最锋利的武器。 过去十年间,肺癌靶向药从无到有,至今发展成为完整的治疗体系,精准覆盖了约60%存在特定突变的肺癌患者,几款“重量级”靶向药的面世更是取得了划时代的飞跃:厄洛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以及即将上市的Alectinib(阿来替尼),让晚期肺癌患者得以长期生存,让肺癌成为慢性病真的成为可能。 如今,肺癌脑转移这个临床诊断已经不再是患者的“死亡判决书”,选对了恰当的治疗方式,也能和其他患者一样通过药物控制肿瘤进展,甚至实现长期生存。 回到关于肺癌脑转移的诊治,如果你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而此时手里恰恰握有一张脑转移的诊断单,你应该如何做呢? (图片来源网络,靶向药物突破血脑屏障)   肺癌脑转移:用药秘诀是锁定基因突变,选用正确的药物   基因突变关键词:EGFR 2002年,肺癌首个靶向药,第一代EGFR抑制剂面世。在这之前,肺癌患者能接受的治疗仅有放化疗,平均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进行临床试验后,人们惊讶的发现对于EGFR突变的晚期患者而言,小小的一片口服药竟能创造超过一年的生存期,并且副作用远远低于放化疗。由此,肺癌靶向治疗的大幕拉开。 随着靶向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2014年第三代EGFR抑制剂横空出世,再次将第一代EGFR抑制剂耐药后产生T790M继发突变的患者生存期延长超过一年。对EGFR突变的患者而言,第一代及第三代EGFR抑制剂真正创造了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可能。 不仅于此,对国内肺癌患者而言,EGFR突变更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在欧美国家仅有10%的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但在中国,EGFR却是最常见的肺癌驱动基因突变类型,高达50%的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 锁定了关键基因,怎么选择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脑转移?   正确药物关键词: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 对脑转移患者而言,选对正确药物也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已上市的一代EGFR抑制剂共有三种: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埃克替尼(凯美纳),三种药物均通过相同的作用靶点来实现对肺癌的控制。然而在临床中,厄洛替尼显示出了更佳的脑转移控制能力。其原因在于靶向药要作用于脑内转移瘤需具备一个特殊条件:一定要先通过血脑屏障的阻挡,成功进入脑内才能作用于相关通路。相比其他靶向药,厄洛替尼具备更好的脂溶性,能一定比例透过血脑屏障,对脑内转移病灶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试验中,厄洛替尼作为二线治疗无症状的肺癌脑转移患者,脑内无进展生存期为10.1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9个月。 第三代EGFR抑制剂目前已上市的药物仅有奥希替尼(泰瑞沙),幸运的是,奥希替尼同样拥有强大的入脑能力,对控制脑转移病灶并不逊色于厄洛替尼。对于第一代EGFR抑制剂治疗后耐药进展,伴有EGFR T790M突变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奥希替尼能带来的无进展生存期为8.5个月,而化疗仅有4.2个月。 在第一代、第三代EGFR抑制剂之后,医学研究者们已经在探索更前沿的第四代EGFR抑制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将可真正实现癌症的慢性病目标。而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除了EGFR突变以外,肺癌患者就没有其他治疗药物了吗?并不如此,ALK融合突变同样是肺癌患者的重要突变之一。   关键词:ALK融合突变 ALK基因原本是人体正常基因的一部分,然而部分患者的ALK基因鬼使神差的与另外一个叫做EML-4的基因交织到了一起,我们称之为ALK基因融合(简称ALK+),ALK基因融合是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更多出现在年轻不抽烟的肺腺癌患者身上。值得注意的是,ALK+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约30%-40% ALK+患者确诊时已经存在脑转移,而在后续的病程中出现脑转移的概率将会更高。ALK+靶向药,能否在颅内保持高度有效性,成为其疗效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点上,即将上市的重磅药物阿来替尼与现有的ALK+常用靶向药克唑替尼相比,体现出了极大差距。 针对ALK+的肺癌患者,目前已有多种靶向药物完成了上市。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对ALK+患者的有效率高达60%-70%,效果非常优异,成为ALK+患者的最佳首选药物。但随着克唑替尼的广泛应用,肺癌脑转移成为了药物最大的短板:超过46%的患者在服用克唑替尼期间出现脑转移病灶,这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克唑替尼在血脑屏障的影响下并不能顺利到达脑内。当患者服用克唑替尼后,虽然药物成分可以穿透血脑屏障,但在血脑屏障中包含的药物外排转运蛋白作用下,成功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成分会被其再次“驱逐出境”,脑部药物浓度无法达到有效剂量,从而使脑内成为癌细胞的“避难所”,更容易发生肺癌脑转移。 ‍ (图片来源网络,血脑屏障中的转运蛋白可以主动把靶向药排出去) 所幸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新一代,更精准、治疗效能更高的ALK+抑制剂。去年曾引发轰动的阿来替尼就是这样的一种药物。近期,罗氏制药更新阿来替尼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初治的ALK+肺癌患者,直接使用阿来替尼单药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达34.8个月,是传统药物克唑替尼的三倍多(10.9个月)。这个数据意味着仅仅凭借阿来替尼一个靶向药,近50% ALK+的晚期肺癌患者就可实现三年的无进展生存。这在肺癌靶向治疗里可谓前所未有的突破。 进一步对比阿来替尼与克唑替尼两者的数据差距,就会发现阿来替尼实现了肺癌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不仅仅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大幅延长,在有效率方面也是完胜:阿来替尼组的总体有效率是82.9%,克唑替尼组的有效率75.5%;阿来替尼组有超过90%的患者肿瘤缩小程度超过50%(克唑替尼组只有64%),有近半数(43.7%)患者肿瘤缩小超过75%(克唑组仅有25.4%)。副作用方面,阿来替尼组的患者发生3-5级副作用的比例是41%,而克唑替尼组的比例是50%。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ALK+患者普遍存在的脑转移风险较高的问题,阿来替尼的表现可谓“惊艳”。临床试验中,针对明确存在脑部病灶的患者,阿来替尼组的中位PFS达到27.7个月,是克唑替尼组的接近4倍(7.4个月)! 更为重要的是,阿来替尼大大降低了脑转移的发生率:在基线时无脑转移的患者中,阿来替尼组治疗1年内出现脑转移的概率只有不足5%(4.6%),相比之下克唑替尼组则有近三分之一(31.5%)的患者在1年内出现脑转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发生脑转移的概率分别为7%和38%。30%的差距体现出阿来替尼对ALK+患者的脑部保护作用。这一结果得益于阿来替尼天生强大的入脑能力,临床前数据显示,阿来替尼的血脑屏障透过率最高超过90%。 ‍ 有效率及缓解程度更高,生存期更长,副作用更小的阿来替尼在临床数据上远远优于传统药物克唑替尼,在对脑转移的治疗与预防中更是显示出非凡效果。相比于已发生的脑转移,预防(或延迟)脑转移的发生对ALK+的患者而言更加重要。阿来替尼的脑保护作用为ALK+患者补足了最后一块短板,使更多患者免于承受脑转移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的困扰。 除了靶向治疗,肺癌脑转移其他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为患者们带来治疗的曙光:不断成熟的质子重离子放疗和高精度、大剂量的立体定向放疗在局部治疗方面已经能对脑部寡转移病灶做出完善的治疗与处理,而最近“风头正劲”的明星药物PD-1抑制剂也正在刮起一场免疫治疗风暴,具备癌症“治愈”潜质。 值得期待的更多癌症治疗新药正在到来!我们坚信,癌症的治愈大门已经打开,更多方案、更多新药能把癌症彻底控制,将癌症变成慢性病!

小D
有效率80%,肺癌新药Ensartinib公布临床数据!

有效率80%,肺癌新药Ensartinib公布临床数据!

得了癌症,运气很重要,ALK+肺癌患者又有新药——Ensartinib,有效率80%   得了癌症,都是不幸的。但相比较而言,有靶向药可以吃的患者,是非常“幸运”的。相比于化疗药物,不少靶向药的效果好,副作用小,每天吃几粒药丸就好,就跟正常人一样,挺好。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如果有EGFR突变,可以用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和AZD9291等药物,效果非常好;如果有C-Met、ROS-1、RET等基因问题,也可以有不错的靶向药,比如克唑替尼和E7080等。 还有一小撮肺癌患者(占肺腺癌的5%)更幸运,他们拥有ALK基因融合(也有叫基因重排),简称ALK+。ALK+的肺癌患很幸运,确诊之后可以不化疗,直接使用靶向药,比如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有效率大概60%,每天吃两颗药就行,副作用也不大。咚咚也有粉丝通过克唑替尼这个“旧药”力挽狂澜,肿瘤奇迹般的消失了,具体参考:绝处逢生!肺癌“旧”药帮我度过了七年 不过,作为7年前获批的“老药”,克唑替尼也有一些不足:入脑能力不行,不少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脑子里长肿瘤可不是闹着玩的,生存期会明显缩短。 为了克服老药克唑替尼的种种不足,很多药厂在研发新一代的ALK抑制剂。比如Alectinib(中文暂定名:艾乐替尼)和Lorlatinib(中文暂定名:劳拉替尼),临床数据显示:ALK+的肺癌患者,确诊之后直接使用Alectinib比克唑替尼好,有效率高达80%-90%,部分患者可以轻松活过8年。 十年积淀,抗癌新药Alectinib将部分肺癌变成慢性病,即将上市 新一代抗癌药——Lorlatinib即将上市,有效率90%!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一个ALK+患者应该关注的抗癌新药——Ensartinib(代号X-396)。今年三月份,权威的医学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布Ensartinib的I/II期临床数据[1]:针对新确诊的ALK+肺癌患者,有效率高达80%;针对老药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有效率也高达69%。   临床设计: 招募97位患者,包括11位ALK正常和86位ALK+,绝大部分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剂量从25mg-250mg不等。60位患者的使用剂量是225mg和250mg,用于评估效果。   临床数据: 在15位未经过系统治疗的患者中,12位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有效率高达80%,还有一位患者肿瘤稳定不进展,疾病控制率8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6.2个月。 在29位只使用过老药克唑替尼的患者中,20位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有效率69%,还有8位患者的肿瘤稳定不进展,疾病控制率96.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 在16位克唑替尼耐药后又使用过至少一种其它二代ALK抑制剂的患者中,4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有效率25%,还有4位患者肿瘤稳定不进展,疾病控制率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9个月。具体临床数据如下: 在14位具有脑转移的患者中,2位患者脑部肿瘤完全消失,7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针对脑部肿瘤有效率64.3%,还有4位患者脑部肿瘤稳定不进展,所以总的脑部肿瘤控制率高达92.9%。具体数据如下:   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是皮疹(56%)、恶心(36%)、瘙痒(28%)、呕吐(26%)和疲劳(22%左右),23%的患者出现过3-4级的副作用,主要是皮疹和瘙痒。副作用总体安全可控,必要时可以调整用药剂量。   我们期待更多像ALK融合一样的靶点被发现,每位肿瘤患者都有这么多的好药可用:一天吃一两次药,就能轻松控制肿瘤。还有,价格最好便宜点! 最后,目前咚咚正在招募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入组国产9291的临床试验,要求患者是一代TKI药物(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或阿法替尼耐药而且具有T790M突变的肺癌患者,药物介绍如下:了不起的国产抗癌药(3):肿瘤控制率91%!,大概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联系咚咚助手小彩微信号dongdongkyzs。   参考文献: [1] Horn, L., et al., Ensartinib (X-396) in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from a First-in-Human Phase I/II, Multicenter Study. Clin Cancer Res, 2018.

小D
对脑转移说不!PD-1联合疗法让17%的患者脑部肿瘤完全消失!

对脑转移说不!PD-1联合疗法让17%的患者脑部肿瘤完全消失!

“双免疫联合疗法再传捷报,针对极度难治的脑转移瘤,有效率46%” 对癌症患者来说,发生脑转移是很不幸的,生存期很短,甚至一度会被医生判为“死刑”。据统计,大约20%-40%的肿瘤患者会出现脑转移,尤其是晚期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患者。 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在脑转移后期,多数患者会发生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视力障碍甚至精神异常等症状,患者痛苦,家人更难受。 目前,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局部放疗(比如咖玛刀),对部分患者的效果也不错。不过,随着这几年免疫治疗的兴起,脑转移患者或许会有新的选择。说起免疫治疗,不得不提的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卡特。这位90岁高龄的老爷爷,不幸罹患黑色素瘤,更不幸的是发生了脑转移,极度危险。幸运的是, 经过手术、PD-1抗体和局部放疗,老爷子的肿瘤已经完全消失了,在离开政坛多年之后再次以“超级响应者”的身份霸屏世界,为肿瘤免疫治疗代言。 最近,肿瘤免疫治疗再传捷报,权威的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发表重磅研究数据:针对活动性脑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使用双免疫联合疗法(PD-1联合CTLA-4抗体)治疗,颅内有效率高达46%,包括17%的患者颅内肿瘤完全消失。 这个临床试验从2014年11月开始招募患者,到2017年4月结束,是一个多中心的二期临床,在澳大利亚的四个医院进行。   临床设计:‍ 一共招募了79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都有活动性脑转移。其中,A组和B组的患者状态较好,没有明显的脑转移症状,也没有进行过脑部放疗,患者随机进入A组或者B组,两组患者的基线状态相似;C组患者病情较重,包括脑部放疗失败、有明显的脑转移症状的患者,甚至包括更凶险的脑膜转移的患者。A组共有36名患者,先使用PD-1抗体Opdivo(1mg/kg)联合CTLA-4抗体Yervoy(3mg/kg)进行治疗,三周一次,进行四次,之后 使用Opdivo单药治疗(3mg/kg,2周一次);B组和C组各有27和16位患者,使用Opdivo单药治疗(3mg/kg,2周一次)。   临床数据: 有效率方面:A组使用双免疫联合治疗的36位患者,有16位患者脑部肿瘤明显缩小,颅内有效率高达46%,包括6位(17%)患者脑部肿瘤完全消失;B组使用单药Opdivo的25位患者中,5位患者脑部肿瘤明显缩小,颅内有效率20%,包括3位患者脑部肿瘤完全消失;C组患者状态较差,有效率只有6%。具体如下图: 各组颅内和颅外有效率统计图 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A组进行联合治疗的患者颅内肿瘤无进展生存期还未达到,6个月生存率78%,而B组单药治疗组患者的颅内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只有2.5个月,6个月生存率68%。 A组&B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 副作用方面:A组患者使用双药联合,而且CTLA-4抗体的剂量是3mg/kg,副作用确实不小,54%的患者发生3-4级严重的副作用;B组和C组患者副作用相对较小,只有16%和13%的患者发生严重的副作用。不过,各组都没有发生由于副作用导致的致死事件。 综合比较A组合B组,可以发现:相比于单药PD-1抗体治疗,PD-1联合CTLA-4抗体的双免疫联合疗法可以更有效率的控制脑部病灶,有效率高达46%,不过,副作用也更大。 所以,脑转移虽然凶险,未必就是界末日。 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仍然有机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卡特通过PD-1联合放疗,脑转移消失了,继续慈善事业;本文中的7位患者通过PD-1抗体联合或者单药治疗,脑转移也消失了;咚咚也有好几位脑转移患者,通过局部放疗或者联合PD-1治疗,脑部一直很稳定,甚至有患者参加了临床试验,免费用上了新药。。 咚友故事: 这是我听过最震撼的抗癌经历!没有之一!(上篇),(下篇) 咚友访谈录 | 小细胞?脑转移?只要选对了药,抗癌也是小“case” 我们要有信心,鼓起勇气,战胜癌魔。   参考文献: [1] Georgina V Long. et al. Combination nivolumab and ipilimumab or nivolumab alone in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 multicenter randomised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2018.

小D
抗脑转移“神药”AZD3759:有效率80%

抗脑转移“神药”AZD3759:有效率80%

  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很容易出现脑转移,尤其是晚期的病人,尤其是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比如EGFR突变的肺癌、HER2扩增的乳腺癌等(当然,分化很差的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肿瘤,也极易出现脑转移)。合并脑转移的晚期实体瘤,尤其是合并脑膜转移的病人,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不足1年,甚至在半年左右。 合并脑转移的病人,治疗方案很少:寡转移主要是靠放疗、手术为主,多发转移就非常纠结了,因为手术肯定没法做了,全脑放疗后遗症比较重,病人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但药物治疗又不甚理想。 绝大多数药物,甚至是绝大多数的靶向药,无法很好地进入脑子,因为脑子和血液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学名”血脑屏障”(上帝造人的时候,安排这层屏障,主要是为了防止血液里的有毒有害物质、致病的微生物进入脑子,脑子是人体的司令部,造一堵牛逼的防护墙,天经地义呀;但是,这一点被万恶的癌细胞巧妙地发现以后,它就老喜欢躲到脑子里去,“百药不侵”)。 靶向药,AZD3759,是一款专门针对携带EGFR突变、合并脑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开发的“大杀器”。最近一年多来,陆陆续续公布过该药物的动物实验以及小规模非正式临床试验数据。近日,《Lancet Respir Med》杂志第一次正式发布了该药物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数据。 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9月,在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台湾的11家医院一共招募了67名志愿者,接受了该药物治疗。其中,29名患者入组的是剂量探索队列(也就是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药物,摸索最合适的剂量),另外38名患者入组的是剂量拓展队列(最佳剂量已经在前面的摸索期敲定了,目的是初步验证疗效)。截止到2016年12月12号,依然有23名患者疾病稳定,一直在接受AZD3759的治疗。 在剂量探索阶段,500mg每天2次组有两位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皮疹和粘膜炎)。因此,研究者判断200mg或者300mg每天2次,是更合适的剂量。200或300mg每天2次,最主要的副作用是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一般都可‍以控制和处理;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0%,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以下是从50mg到500mg,各个剂量组副作用发生的具体情况(都是英文,供学有余力的病友慢慢研究;看不懂的病友不要紧,结论就是专家们最后拍板:200mg,每天2次,是最合适的!) 疗效如何呢?29名入组剂量探索组的患者,对各类已经上市的靶向药,甚至AZD9291都已经耐药,而且接受的AZD3759的剂量是不同的,因此疗效略打折扣。21名脑部转移灶可评价的病友,52%的患者脑部转移灶缩小,其中28%的病友缩小超过30%;2位病友疗效维持时间超过11个月。22名颅外转移灶可评估的病友,36%的患者颅外转移灶有所缩小,没有患者颅外病灶缩小超过30%——从这组数据,我们初步得出一个结论,AZD3759就是控制脑转移特别牛逼,其他靶向药都钻不太进脑子里去,因此派它上,超过一半的病人都能让脑转移缩小;但是,AZD3759似乎对控制颅外的病人,优势不明显,其他靶向药已经耐药的病人,再派它上,疗效一般。 再来看看剂量拓展队‍列的战况。有18名患者携带EGFR突变、合并脑转移,从来没有吃过其他靶向药,直接吃AZD3759:脑转移的有效率为83%,疾病控制率为89%,其中1人是完全消失;颅外的有效率72%,控制率为94%——有效率70%-80%,控制率90%左右,这大概有点第三代靶向药的水平,只是对脑转移的控制率更牛逼。 此外,有18名患者入组时,合并脑膜转移(脑转移中最难治、生存期最短的一类),之前已经接受过其他靶向药治疗。18名病友中,有4人脑部病灶可评价,1人肿瘤缩小超过30%。对所有合并脑膜转移的病友,进行MRI直接评价脑膜转移的严重程度,4名患者客观有效,14名患者疾病稳定。 目前该药物正在张罗三期临床试验,期待早日上市。 参考文献: [1]Yang Z, Guo Q, Wang Y, et al. AZD3759, a BBB-penetrating EGFR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EGFR mutant NSCLC with CNS metastases. Sci Transl Med. 2016 Dec 7;8(368):368ra172. [2]Tan CS, Cho BC, Soo RA. Next-generati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