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靶向药
靶向药

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指导靶向药的选择和进行个性化治疗必不可缺的步骤,基因检测时一定要包含这9种基因靶点:EGFR、ALK、RET、ROS1、MET、ERBB2、KRAS、BRAF、PI3KCA等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靶向药。

奥拉帕尼说明书适应症临床说明

奥拉帕尼说明书适应症临床说明

名称:Lynparza=olaparib=奥拉帕尼 厂商:阿斯利康 机理:BRCA1/2抑制剂 适应症:之前至少接受过3线化疗的有胚系BRCA1/2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临床:在铂类治疗后复发的BRCA突变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奥拉帕尼治疗可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4.1月延长至11.2月。 免责声明:所发布的有关商品的功效、用途和用法等信息,未经本平台核实。受众若要了解确切情况,请向该商品的生产商、经销商、原始信息发布者或医疗专业人士咨询。

叮咚
减量不减效:打造“中国特色”抗癌方案

减量不减效:打造“中国特色”抗癌方案

  不少病友都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不少肿瘤里,国外指南推荐的用药剂量,都比国内真正通行的剂量要大。部分在欧美就医的病友反应,国外化疗给的比较狠,副作用有点扛不住。 的确,国外的指南是根据欧美人种的平均体重、体能状态、抗压能力来设计,临床疗效和副作用大小也是在以欧美人种为主导的人群中的临床试验来测定的。而中国人是否一定能扛得住那么狠的方案,有时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比如,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晚期胰腺癌。根据欧美的众多临床试验,三药联合方案,是目前有效率最高(30%左右)、生存期最长(9-11个月左右)的方案,也就是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 NCCN指南,一直推荐该方案作为体能状态良好的、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的副作用是比较大的。根据一项发表在NEJM杂志上的大型三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该方案较为严重的3-4级副作用的发生率如下:中性粒细胞减少(45.7%)、乏力(23.6%)、呕吐(14.5%)、腹泻(12.7%)、感觉神经障碍(9%)。也正因此,该方案在国内并不流行;部分接受该方案治疗的病友,普遍反映副作用扛不住,被迫需要减量。 近期,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梁廷波教授就开展了一项改良的FOLFIRINOX方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改良版的核心就是,减低剂量:奥沙利铂减低15%,伊立替康减低25%,把氟尿嘧啶一开始的附加量去掉——经过改良以后,具体的做法是:先输奥沙利铂68mg/m2,2小时;然后输入亚叶酸钙400mg/m2,2小时(于此同时,输伊立替康134mg/m2,1.5小时);最后输5-Fu,2400 mg/m2,连着输46个小时。 他们入组了62例不可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平均年龄是62岁,体能评分0-1分,79%的患者有肝转移,11.3%的患者已经接受过其他方案化疗,87.1%的患者入组是CA19-9是升高的。 61位患者接受了改良版的FOLFIRI‍NOX方案治疗,有效率为32.5%,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3个月——基本可以媲美原方案的疗效。 副作用方面,3-4级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如下:中性粒细胞减少(29%)、血小板减少(4.8%)、贫血(4.8%‍)、肝酶升高(14.5%)。由于预防性使用三联止吐方案,未发生1例3-4级的呕吐。同时,未发生3-4级的感觉神经障碍、乏力和腹泻——相比于原方案,副作用大幅度下降。 未来,这个改良版FOLFIRINOX用于胰腺癌的临床试验,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进一步优化和改良,打造最适合中国人的抗癌方案。   参考文献: [1]Modified-FOLFIRINOX in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 in Chinese population. Cancer Lett. 2017 Oct 10;406:22-26. [2]FOLFIRINOX versus gemcitabine for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N Engl J Med. 2011 May 12;364(19):1817-25.

小D
Lurbinectedin:海洋的瑰宝,广谱的抗癌明星

Lurbinectedin:海洋的瑰宝,广谱的抗癌明星

  有不少抗癌药,其实都是从大自然已有的物质中提取或者得到启发后改良而来的。比如治疗血液肿瘤的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就和长春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鞘素,是从一种被称为Trididemnum solidum(膜海鞘,盛产于加勒比海)的海洋动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经过改造以后,该化合物的衍生物可以用作抗病毒药物和抗癌药。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今天要讲的Lurbinectedin(PM01183),这个药物长下面这个样子: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这个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可以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以及BRCA突变的乳腺癌,疗效显著,堪称抗癌明星。   小细胞肺癌:联合阿霉素,有效率67%,完全缓解率10%   Lurbinectedin联合阿霉素治疗小细胞肺癌,已经做过两个小型临床试验了。 一期临床试验中,一共入组了27名患者,其中12名患‍者为对铂类化疗敏感的病人,15名患者为对铂类耐药的患者。结果显示,2名患者完全缓解、13名患者部分缓解,总的有效率为58%。对铂类敏感的患者,有效率为91.7%;对铂类耐药的患者,有效率为33.3%。 另外一项纳入21名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Lurbinectedin联合阿霉素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为67%,其中10%的患者完全缓解,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4.7个月。 ‍ 目前,该治疗方案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难治卵巢癌:控制率70.6%   一项2期临床试验入组了51名铂类化疗耐药或者压根对铂类化疗毫无反应的难治性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新药Lurbinectedin治疗。 结果显示:1名患者肿瘤完全缓解、10名患者肿瘤部分缓解、25名患者肿瘤稳定——总体疾病控制率为70.6%,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6个月。   BRCA乳腺癌:有效率61%   54名携带胚系BR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药治疗。 结果显‍示:23名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率为61%;31名BRCA1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有效率为26%。 不过BRCA1突变的病友,有2人完全缓解;而BRCA2突变的病友,有效的病人均为部分缓解。此外,‍BRCA1突变的病友,疗效平均维持了10.2个月;而BRCA2突变的病人,疗效平均维持了6.4个月。   子宫内膜癌:最好联合多西他赛   97名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4人接受新药联合多西他赛治疗,11人接受新药联合紫杉醇治疗,52人接受新药单药治疗。 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为12.5%,控制率为50%;联合紫杉醇有效率为27%,控制率为45‍%;联合多西他赛有效率为28%,控制率为85%。 Lurbinectedin的主要副作用是: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   参考文献: [1]Antitumor activity of lurbinectedin (PM01183) and doxorubicin in relapsed small-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from a phase I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Volume […]

小D
癌王也有靶向药?Nimotuzumab疗效显著

癌王也有靶向药?Nimotuzumab疗效显著

  胰腺癌是万癌之王,绝大多数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局部晚期甚至晚期;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时间大约只有6-8个月,至今没有太好的、已经上市的治疗方案。 插播一段闲话。经常有病友对这些恶性度极高的晚期肿瘤的中位生存时间如此之短,表示不理解或者不相信,理由是身边或者微信群里就遇到过不少病友活的远远比这个数字长。 这里统一解释一下,主要的原因是一种选择偏倚:因为能在微信、QQ或者论坛里活跃的病友或者病友家属,都是相对活的更长而且经济条件更好的病友。 活的非常短的病友,奔波辗转几个医院几位专家,还没来得及理清楚头绪和心情,病人已经急转直下,不太可能活跃于各大病友社区;此外,中国地大物博,还有很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病友,得了恶性度很高的晚期癌症,压根得不到最佳治疗,这类人群也有更大的概率,压根不会出现在网络社群里。 因此,大家在各类顶尖医院的病房或者各大线上病友组织里遇到的病友,似乎都是生存得比这个中位数/平均数更久一些的病友。 当然,胰腺癌也不是完全都没有新药,还是有一些比较有前景的候选人的。比如咚咚肿瘤科已经介绍过多个: 介绍3个新靶向药:不只治胰腺癌控制率92%:新型抗癌药Napabucasin挑战多种难治肿瘤! 胰腺癌新药PEGPH20:生存时间延长77% 今天,笔者再带来一个好消息:晚期胰腺癌,相比于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靶向药Nimotuzumab,疗效大增。 这是一个IIb期临床试验,入组的是未接受任何治疗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吉西他滨化疗,一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EGFR抗体Nimotuzumab治疗。 一共入组了192名患者,其中186名疗效可评价。 入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如下:70%以上都是全身转移的、70%左右是KRAS突变的、50%以上患者EGFR表达是阴性的(这个试验要探索的是EGFR单抗是不是能改善疗效,结果入组的病人一半以上是EGFR阴性的,这一点十分有趣)。 疗效方面,靶向药的加入,将中位生存期从6.0个月延长到了8.6个月;1年生存率从19%提高到了34%——生存率的提高,对于EGFR表达阳性以及KRAS基因野生型的病友更好。 ‍EGFR表达阳性的病友中,EGFR单抗的加入,可以将1年生存率从8.3%提高到36.4%,提高4倍;KRAS野生型的病友,EGFR单抗的加入,可以将年生存率从15.8%提高到53.8%,接近4倍——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对于KRAS野生型且EGFR表达阳性晚期胰腺癌,使用EGFR单抗联合化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可以大幅度提高生存率。 当然,上述实验只是一个IIb期临床试验。未来对人群进行一定的筛选(比如仅入组EGFR阳性、或者仅入组KRAS野生型)、并扩大规模做多中心的三期临床试验,将进一步验证EGFR单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nimotuzumab is an active first-line regimen in KRAS wildtype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b study.  

小D
口腔癌: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儿~

口腔癌: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儿~

口腔癌包括哪些? 口腔癌主要包括舌癌、颊癌、牙龈癌、腭癌、唇癌、上下颌骨癌、口底癌等。涉及到人体面颊、舌、唇、腭、口底和上下颌骨等重要器官,且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口腔癌肿常会造成病人面部畸形,进食、言语等功能障碍,直至威胁生命。 口腔癌与哪些因素有关? 多数专家认为,口腔癌是多种病因与多种发病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是导致口腔癌的罪魁祸首;其次,紫外线与电离辐射也是产生口腔癌的元凶;另外,不注意口腔卫生,为口腔内滋生和繁殖细菌或霉菌创造了条件,极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发展;而锐利的牙嵴、残根以及不良修复体(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喜吃烫食物等长期异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可诱发癌变;此外,机体免疫状态,精神及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引致肿瘤的相关因素。 如何早期发现口腔癌? 一是口腔黏膜颜色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尤其是口腔黏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红斑。 二是嘴唇或口腔内肿块,口腔癌肿早期,仅表现为局部的小肿块,常常没有特别不适。 三是溃疡不愈。口腔溃疡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的形式,四周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常摩擦感,溃破后疼痛明显,随着肿瘤进一步侵犯神经及周围组织,可引发耳部、咽喉痛或牙痛。 四是颈部肿块。这也是口腔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口腔癌多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但癌细胞已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因此,颈部淋巴结如突然肿大,需检查口腔。 最后是功能障碍。肿瘤可能侵犯张闭口肌肉和下颌关节,导致开闭口运动受限。 如何预防口腔癌? 防患于未然对于口腔癌的防治主要为病因学预防,预防口腔癌的主要措施是: 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光照,防止引发唇癌。 避免吸烟与喝酒。 戴假牙的病人及时修复不适的义齿,发现假牙下组织有疼痛、发炎,要及时就医。 平衡饮食,粗细搭配,合理营养,不喝、吃过烫的水与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组织。 及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拔除残根、残冠(不能修复的牙),配戴良好的假牙,不刺激组织。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经常刷牙。 为什么戒除烟酒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 除了肺癌以外,烟草也是口腔、口咽癌的公认致癌因子,也是喉咽癌的可能致癌因素。烟草中的致癌症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苯芘,在整个上消化呼吸道中都可能致癌。嗜烟的人不仅易患口腔癌,而且在癌肿被治愈后继续吸烟,则发生第二原发癌的机会也大大增加。酒精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使致癌物进入口腔、口咽黏膜,可损害肝脏,从而影响肝的化学解毒作用和生物转化作用;同时,大量饮酒者常出现细胞免疫的高度抑制。有资料显示,有烟、酒嗜好者,口腔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喝酒者的15.5倍。因此戒除烟酒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

叮咚
mTOR抑制剂联合化疗:控制率94%

mTOR抑制剂联合化疗:控制率94%

  mTOR抑制剂,已经上市了好几个,最主要的就是:依维莫司、替西罗莫司,主要用于肾癌和乳腺癌。 然而,从原理上讲,这类药物应该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因此,最近就有科学家尝试用替西罗莫司联合小剂量化疗,用于治疗复发转移的头颈部鳞癌,结果不错:治疗有效率42%,疾病控制率94%。 ‍ 复发转移的头颈部鳞癌,一般首选的治疗方案是爱必妥联合含铂的化疗,大规模数据统计显示,这个方案的有效率大约是36%左右,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5.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约为10.1个月。这个方案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大的,3-4级较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超过80%。因此,急需研发新型的、更好的治疗方案。 这一次科学家相中的治疗方案是:mTOR抑制剂联合小剂量化疗,具体为——每3周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的第1和第8天,患者接受化疗紫杉醇80mg/m2+卡铂 AUC=1.5,同时加上替西罗莫司静脉注射25mg。 ‍ 一共入组了39名患者,最终36名患者接受了上述治疗。27名男性患者,9名女性患者;口腔癌、口咽癌和喉癌为主;肺部转移、肝部转移以及骨转移最常见。24名患者未接受过系统治疗,11名患者已经一线治疗失败,1名患者已经二线治疗失败。 治疗的疗效方面:有效率为41.7%,疾病控制率为94%。HPV阳性与否似乎不影响疗效——4名明确HPV阳性的患者,3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3名明确HPV阴性的患者,2名部分缓解,1名疾病稳定。 生存期方面: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5.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8个月,似乎比历史数据(5.6个月,10.1个月)稍微好一些。 深入的基因突变检测发现:携带PI3KCA基因E545K突变、TSC1/2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率更高、疗效持续时间更长。 当然,上述数据只是二期临床试验的小规模数据,目前三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让我们静候佳音。 参考文献: [1]A Phase II Study of Temsirolimus Added to Low-Dose Weekly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nd/or Metastatic (R/M)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Ann Oncol. 2017 Oct 1;28(10):2533-2538 [2]Vermorken, J.B., et al.,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plus cetuximab in […]

小D
感冒药能让90%的这类癌完全缓解!

感冒药能让90%的这类癌完全缓解!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NSAID),比如芬必得、泰诺、阿司匹林、西乐葆、布诺芬等是非常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常用于头痛脑热、以及风湿性疾病,也是我们常说的“感冒药”。 突然,科学家们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似乎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抗癌。比如关于阿司匹林用于防治结直肠癌,咚咚肿瘤科已经做过多次的介绍和详细的解释,详见:最强抗癌“神药”:阿司匹林 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个更劲爆的消息:有一种特殊的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似乎可以被这些简单的“感冒药”控制的很好。 美国纽约的MARK A. HOFFMAN教授汇总了10例晚期全身转移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在手术、化疗以及激素治疗无效后,接受了非甾体类药物的治疗,这些药物包括:西乐葆、布诺芬、萘普生等。 其中9名患者实现了疾病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另外1位患者肿瘤稳定。肿瘤完全缓解的病友中,疗效维持时间最长的病友达已到了4年。 以下是其中一位比较典型的病友的用药前后的CT图像,有图有真相: 为什么“感冒药”能抗癌呢? 最主要的理由在于,很多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对抗身体里的非感染性炎症,减少促癌因素。此外,西乐葆等药物是COX-2抑制剂,可以阻断免疫抑制细胞的生成,激活正向的、积极的抗癌免疫细胞的功能。因此,一直以来,学术界就有很多专家从理论上分析,西乐葆等药物,和阿司匹林一样,或许可以抗癌。 但是,这个规律也不是所有‍病友都适。事实上,已经开展了四五个著名的大型的三期临床试验,发现在目前已有的标准疗法基础上,加上西乐葆,并没有提高疗效。 CALGB 30801研究入组了312名局部晚期、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标准化疗联合西乐葆或者联合安慰剂治疗,结果发现加上西乐葆,并没有提高生存期。甚至专门分析那些COX-2高表达的病人,西乐葆也没有提高有效率和生存期。 一项前列腺癌的研究入组了1245名患者,一组接受西乐葆联合标准的内分泌治疗,另一组接受标准的内分泌治疗。联合西乐葆没有提高生存期。 另一项纳入了561名晚期肺癌的三期临床试验,甚至入组的全部都是COX-2阳性的病人,依然是失败的。加上西乐葆并没有提高有效率或者延长生存期。 因此,广大病友还是要谨慎看待上述的小规模数据。或许,的确是存在极少数病友可以从西乐葆等“感冒药”中获得好处,但是目前医学界还不清楚,到底是符合什么样特点的人可以获得好处。 参考文献: [1]Complete remission of ALK-negative plasma cell granuloma (inflammatory myofbroblastic tumor) of the lung induced by celecoxib: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COLOGY LETTERS 5: 1672-1676, 2013 [2]Phase III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Trial […]

小D
肿瘤常用英文及缩写简介

肿瘤常用英文及缩写简介

文章来源:与癌共舞订阅号 文章作者:与爱共舞   作为与癌共舞论坛的草根肿瘤患者以及家属,我们也常常需要看一些诊断报告、查找资料或者看看最新的医学期刊杂志的药物及临床试验的结果。而这些前沿的资料,有相当一部分是英文的,或者是带有英文缩写的数据,为了方便看懂以上资料,特整理些肿瘤常用的中英文对照翻译。因为本人非英语和医学专业,难免有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 第一部分:常用肿瘤中英文对照 1、Ca:癌症:cancer的简写即恶性肿瘤; 2、chemotherapy: 化学治疗; 3、Mx:远处转移存在与否不能确定; 4、M0:远处转移不存在; 5、M1:远处转移存在; 6、MST(Median Survival Time):中位生存期; 7、MR:好转; 8、NSCLC(Non-small-cell carcinoma ):非小细胞肺癌; 9、SCLC(Small CellLung Cancer,SCLC):小细胞肺癌; 10、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状细胞癌; 11、SCC:鳞状细胞癌抗原; 12、G, Grad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13、–G1,即高分化,细胞分化程度较好。一般来说,G1的肿瘤细胞分裂速度较慢; 14、–G2,即中分化,细胞分化程度居中; 15、–G3,即低分化,细胞分化程度较差。肿瘤细胞分裂速度较快; 16、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17、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8、WBRT(Whole Brain RadiationTherapy): 脑放疗; 第二部分: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缩写: 1、Qol(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 2、RFS(Recurrence free survival):无复发生存期; 3、CR(Complete remission):完全缓解; 4、PR(Partial remission):部分缓解; 5、SD(stable disease):病情稳定; […]

叮咚
非“痛”寻常∣TA可绝非空穴来“风”

非“痛”寻常∣TA可绝非空穴来“风”

  国庆刚过,本着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原则, 想必大家肚子上的米其林也一定有所升级。 不过变胖也就罢了,吃出病来才真·糟心。 那些年一起喝过的酒,撸过的串儿, 最后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都变成了——痛风! 这可绝对不是抓马,正值世界镇痛日, 默小编来说说痛风那些事~   有一种痛叫做 关节不可承受之痛 每个夜晚都让你蓝瘦香菇 啊~多么痛的领悟~   定义:血中尿酸含量过高(高尿酸血症)而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的痛性关节炎疾病 不想得痛风? 省“吃”和减“重”! 虽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但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病因:血液里本身存在少量尿酸,而机体还可将食物中的嘌呤转化为尿酸。当肾脏不能足够清除尿液中的尿酸时,血中尿酸便会异常增高导致痛风。此外,某些癌症、血液疾病和慢性肾脏病也会引发痛风。 可万一不幸中招 痛风发作怎么破? 忍得了一时,忍不了一世 及时治疗“药药”切克闹 转眼正是贴秋膘的季节 默小编在这里奉劝各位读者 食用海鲜和酒类一定要适度 毕竟胡吃海喝一时爽,到时痛风无处藏  

叮咚
老靶向药脉冲式使用:脑转移控制率超80%

老靶向药脉冲式使用:脑转移控制率超80%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很大的脑转移概率: 有25%的患者确诊的时候就已经合并了脑转移; 超过1/3的病人会在服用第一代靶向药的过程中出现脑转移,从而判断为耐药,无奈只能升级靶向药或者更换为化疗; 而在整个疾病进程中,只有不到40%的病人不会出现脑转移。 合并脑转移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的治疗包括:放疗(尤其是以伽马刀等为主的立体定向放疗)、靶向药(第三代靶向药AZD9291、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贝伐单抗等)、化疗(培美曲塞)等。 在所有的EGFR靶向药中,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有特罗凯、AZD9291以及AZD3759,其中AZD9291是已经上市的药物里穿透脑子最强大的EGFR抑制剂,而AZD3759尚未上市,初步临床试验提示,其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甚至强于AZD9291。 但是,有部分病友就说了,AZD9291一个月5万多,用不起;AZD3759没上市,拿不到;病人有出血史,贝伐不敢用;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能用的么?是不是只能用特罗凯! 是,也不是——因为,特罗凯也有不同的用法呀。最近脑洞很大的外国人,就开发了一种“奇葩”的脉冲式给药方式。 一般而言,特罗凯是150mg每天一次,就这个剂量,还有一部分病友无法耐受皮疹或者腹泻而被迫减量的。 但!是!每天150mg特罗凯口服,大约只有3%左右的药物能进入脑部,太少了,完全不足以控制脑转移。 ‍怎么办?!试一试脉冲式给药!每周7天,前两天每天吃1200mg(常规剂量的8倍),后续的5天每天吃50mg(常规剂量的1/3);如此循环往复。 疗效和安全性如何呢?美国排名第二的癌症医院,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Kathryn C. Arbour教授入组了19名患者,试了试。 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平均年龄61岁,13人是L858R突变,6人是19缺失突变,有6人已经打过化疗无效。 接受了这种脑洞大开的脉冲式特罗凯治疗后:全身病灶的有效率是74%,脑转移的有效率是75%,而控制率超过8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9.7个月。 ‍ 我知道,大家还非常关心副作用的问题,常规剂量8倍,连用2天,这会不会扛不住?不过令人高兴的是,副作用似乎是可以耐受的。没有出现4-5级严重的副作用,19个人里只有如下几个3级的副作用:2个皮疹、1个腹泻、1个ALT升高、2个胆红素升高、1个头晕。基本都是可控的、常见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Twice Weekly Pulse and Daily Continuous-Dose Erlotinib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Mutant Lung Cancers and Brain Metastases. Cancer 2017; DOI: 10.1002/cncr.30990

小D
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观点

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观点

一、胸腔积液的诊疗介绍 ………………. P2 二、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P3 三、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现状及进展 ……………. P6 四、遏制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新招 ………….. P8 一、胸腔积液的诊疗介绍 胸腔积液: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出现过度的液体称胸腔积液。 分类: 性质分类 漏出液、渗出液、脓胸、血胸、乳糜胸。 病因分类 肺梗死、血管瘤破裂、胸导管破裂受阻、食管疼;全身性:低蛋白血症、肝肾病综合征;其它疾患:腹膜透析、粘液性水肿、放射反应;创伤性:胸部手术后、胸部外伤。 今天我们主要从呼吸相关的胸腔积液进行讨论 胸水的发生机制 健康人的胸膜腔壁层与脏层胸膜之间存在着一个潜在的腔隙,其中含有少量润滑液,大约30~50ml。过去认为每天有数升胸腔积液循环于胸腔。近年研究证实,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产生100~200ml胸液。 胸腔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 胸内淋巴系统引流障碍:壁层胸膜小孔被堵塞,纵膈淋巴结受压或淋巴管栓塞,以上两者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伴结核中毒症状;肺癌转移:多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其它症状不典型;感染性积液:常伴有胸痛及发热;漏出性积液:常伴有胸痛及发热;漏出性积液:心力衰竭症状、低蛋白的表现 也可根据积液的性质和量的不同而不同,积液<300 ml,可无症状;中等量或大量时呼吸困难明显,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消失,积液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纵隔移向健侧;大量积液时纵隔脏器受压,心脏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胸水的常规检查 包括胸水外观、胸水的PH、胸水细胞 胸水生化 蛋白质、类脂、葡萄糖、酶、淀粉酶、腺苷脱氨酶(ADA) 免疫学检查 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时,T淋巴细胞增高;尤以结核性胸膜炎为显著可高达90%,且以T4(CD+4)为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T细胞功能受抑,其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较外周血淋巴细胞为低,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内局部免疫功能呈抑制状态。 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有关的检查 胸水游离DANA进行EGFR/KRAS/BRAF/PI3K等基因突变检查;胸水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LK的D5F3检查;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FISH)进行ALK/ROSI/C-MET融合突变的检查。 胸膜活检 经皮胸膜活检对鉴别有无肿瘤及判定胸膜肉芽肿性病变有一定帮助;拟诊结核病时,活检标本除作病理检查外,尚可作结核菌培养;脓胸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做胸膜活检,必要时可经胸腔镜进行活检。 若胸膜病变范围较广,使葡萄糖及酸性代谢产物难以透过胸膜,可使葡萄糖含量较低,提示肿瘤可能广泛浸润, 目前诊断金标准是B超,B超的胸水定位。但在B超在拿不准的情况下,进行CT检查。 已经诊断明确后就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 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仅作诊断性穿刺;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阻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直到胸液完全吸收。或置管持续引流。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可减少机体的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毒性症状,加速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等后遗症;但亦有一定不良反应或导致结核播散,故应慎重掌握适应症。 脓胸 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性炎症,同时伴有外观浑浊,具有脓样特征的胸腔渗出液;细菌是脓胸的最常见病原体;大多数细菌性脓胸与细菌性胸膜炎未能有效控制有关;少数脓胸可由结核菌或真菌、放线菌、奴卡菌所致。 恶性胸腔积液 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中老年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胸液)应慎重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向胸膜活纵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胸腔积液;肿瘤累及胸膜,使其表面通透性增加,或淋巴引流受阻,或伴有阻塞性肺炎累及胸膜,均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偶因胸导管受阻,形成乳糜胸。 肺癌胸腔积液 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硝卡芒芥、博来霉素等在内的抗肿瘤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减缓胸液的产生,并可以引起胸膜粘连。 二、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几乎所有类型的恶性肿瘤发展至晚期均会出现恶性胸腔积液(MPE)。近期,我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公布,其由施焕中教授发起,经过我国20多位著名专家多次修改,历时半年多才最终定稿。该共识汇聚了文献精华和专家经验,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诊断: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 确定MPE诊断的“金标准”仍是在胸水细胞沉淀中找到恶性细胞,或在胸膜活检组织中观察到恶性肿瘤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可作为诊断MPE的重要线索。大部分MPE患者有临床症状,但约25%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经体检或胸部X线检查偶然发现。 影像学检查 大多MPE患者胸部X线检查均能观察到中等量至大量胸水,一般为500-2000ml,约10%患者表现为大量胸水,约15%患者胸水<500 ml。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有助于发现少量MPE,判断是否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对潜在肺实质病变进行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MPE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可能有助于评估肿瘤侵袭纵隔或胸壁范围。初步研究显示,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CT扫描对MPE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但有待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叮咚
熬夜更容易得癌症,这是真的……

熬夜更容易得癌症,这是真的……

问问家里的年轻人:最近一周睡眠怎么样?有没有熬夜? 得到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是:有。 甚至有些上年纪的人也没能完全逃离「熬夜」的魔爪。 然而,熬夜,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损害。 人体内有一个无形的「时钟」,约 24 小时一个循环,会根据环境的明暗来调节入睡和醒来的时间。 现在,不熬夜的理由,又多了一个:最新研究表明,熬夜扰乱了「生物钟」还会增加患癌风险。   熬夜扰乱生物钟 患癌风险增加 科学家将老鼠分为两组,一组老鼠接受正常的光照,另一组老鼠接受更多的明亮光线,比喻熬夜带来的生物钟紊乱。 结果发现:多接受明亮光线(扰乱生物钟的)的小鼠肿瘤生长更快,且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更高! 这是因为生物钟紊乱,导致两个肿瘤抑制基因受损,进而刺激肿瘤生长。   这事儿 是基因说了算   肿瘤的发生,由一对「孪生兄弟」控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顾名思义,就是可能激起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 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是「好东西」,可以抑制肿瘤产生。 其实,人体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人体内正常的基因,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是,当人体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原癌基因就有可能被激活,抑癌基因也有可能丢失,癌细胞也就产生了。 刚刚提到的最新研究,就是熬夜这个不良习惯导致抑癌基因的功能变弱了,从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   千万别让家人再熬夜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在老鼠上的研究是否适合人体。 其实之前就有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已经证明生物钟紊乱会增加患癌风险。 比如加拿大就有一项研究表明: 夜班工作达 30 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两倍。 其实,熬夜还会产生一系列其他的健康问题,比如有研究就表明,经常上夜班容易「伤心」。 波士顿科学家用 30 年来研究 19 万例既往身体健康的护士,最终发现长时间轮值夜班的护士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睡眠时间较短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 熬夜还会引起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头痛、失眠、皮肤受损、容易抑郁等等,还可能降低免疫力,导致更容易患其他疾病。   有办法消除熬夜伤害吗? 经常熬夜,之后补一觉能补回来吗? 要非常残忍地说……真的不能。 如果经常熬夜,总靠白天补觉,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如果体内激素分泌出现紊乱,就可能会引起失眠和前面提到的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那还要不要补觉了?要! 补觉肯定会比完全不补好。补觉时,睡眠效率比正常睡眠还要高。 如果偶尔一晚上没睡觉,引起的记忆力、认知功能的下降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白天的休息得到恢复。 对于医生、护士等经常需要上夜班的人来说,也有几个建议可供参考: 尽量减少轮班改变的次数。 尽量按照顺时针的时间顺序倒。 注意调节光照。 对生物钟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光照,不论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差别都不大。 所以,上夜班时要保证有足够强的光照。等到了白天可以考虑使用黑色墨镜、眼罩等工具,来模拟亮暗循环颠倒的环境。 […]

叮咚
血管正常化:让疗效倍增的抗癌理论

血管正常化:让疗效倍增的抗癌理论

  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已经上市了很多了:大分子的单抗,有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等;小分子的抑制剂更多,有卡博替尼、乐伐替尼、瑞戈非尼、索拉非尼、帕唑帕尼、舒尼替尼、阿昔替尼、阿帕替尼等…… 这些药物设计的初衷,是让供应肿瘤的血管被阻断,从而在微观层面上“饿死”癌细胞。有些病友寄希望通过调整饮食甚至辟谷绝食等手段,从宏观层面上,饿死肿瘤,则是大错特错,肿瘤没饿死,病人自己先饿成了恶液质,危在旦夕。 然而,最近,一项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小剂量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使用后的一小段时间里,可以让血管正常化。 血管正常化(vascular normalization),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Rakesh K. Jain教授提出,并一步步证实的。原来,相比于供应正常组织(比如脑子、肺、肝脏、心脏等)的血管,供应肿瘤的血管是明显异常的,从血管的外形、血管的直径、血管的分叉以及血管的功能,各个方面都是明显不一样的,是一个奇葩的“丑八怪”。 见上图,左边是正常组织的血管,规律整齐;右边是肿瘤的血管,横七竖八、东倒西歪。 Rakesh K. Jain教授团队发现,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后,尤其是小剂量使用的时候,可以让肿瘤血管在最初的几天里,一点点恢复正常;用药时间长了,或者剂量大了,才会导致肿瘤血管被完全阻断。 血管恢复正常,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多着呢: 血管恢复正常了,药物更容易进入到肿瘤里,没有血管了,药也进不去呀; 血管恢复正常了,抗癌的免疫细胞更容易爬进去,更好地发挥抗癌作用; 血管正常化了,氧气更容易进去,这样放疗的效果也会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抗血管生成的药物一般都要和化疗药一起用;同时,PD-1抗体等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也更好。 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ASTRO)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绿化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陈明教授,发布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成果: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小剂量抗血管生成药物持续用药5天后,再安排同步放化疗,疗效似乎更好! 从2012年11月到2015年6月,共有73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入组。所有患者接受顺铂+依托泊苷化疗,联合60-66Gy的放疗,同时在每个放化疗开始前5天,持续泵注小剂量抗血管生成药物。 67名患者可以评估疗效,大多数都是鳞癌患者,有效率为76.1%(历史数据大约是60%-70%),中位总生存期‍为34.7个月,3年生存率为47.7%(历史数据均在40%以下)。 这项研究让国际同行非常感兴趣,被评选为本年度ASTRO最佳研究(Best of ASTRO)之一。目前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上小剂量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比加上安慰剂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在策划和安排中。 小剂量抗血管生成药物,短期内使用一段时间,让肿瘤血管恢复正常,然后加上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似乎是未来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向。 参考文献: [1]Normaliz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Treat Cancer: Bench to Bedside to Biomarkers. J Clin Oncol 31:2205-2218 [2]ASTRO2017.

小D
低头看下你的指甲,有没有这条黑线!小心癌症找上门!

低头看下你的指甲,有没有这条黑线!小心癌症找上门!

我们一位圈友不久前发现自己的指甲上有一条黑线,并且在不断长宽,指甲边缘也开始变黑,通过检查确诊为甲母痣。 医生表示当线条宽度大于3毫米以上,患者年龄大于12岁时,我们要注意甲母痣是否会转化成恶性黑色素瘤! 难道指甲上小小的黑线就会转化成肿瘤?这是怎么回事! “黑色素瘤通常伴随着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改变,虽然发病率低,但是恶性情况较高,容易发生转移,死亡率也较高! 指甲上的哪些变化会发展为黑色素瘤? 1、棕色转变为黑色; 2、黑色范围扩大; 3、通常在大拇指和大脚趾上最为常见; 4、是否向旁边甲沟、皮肤位置扩散; 这些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恶变或者恶变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指甲上的这种变化也是疾病的前兆! 双手呈鼓槌状,医学上称为杵状指,这类人一般代谢不够,导致末端肥大,一般来说肺部疾病、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比较多见。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指甲变大、变厚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如何判断自己的手指是否是杵状指? 将双手大拇指或中指竖起对其,对着光,如果正常手指就会看到明显的菱形,如果是杵状指,双手指甲根部位的菱形就会消失。 这类变化要提高警惕 我们要从自我检查做起,除了指甲上的黑线我们还要多关注身上的痣和斑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以及个头比较大的痣更要提高警惕,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就医!

叮咚
四款为中国人订制的靶向药:疗效喜人!

四款为中国人订制的靶向药:疗效喜人!

  9月底,在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之前,中国顶尖的肿瘤学家先聚集在厦门开了一个学术年会,发布和讨论了众多抗癌的新药和新进展。 会上有4个靶向药,特别亮眼。咚咚肿瘤科一网打尽,给大家讲解一下。 乐伐替尼:亚洲人群,新的肝癌首选靶向药 乐伐替尼挑战多吉美保持了十多年的晚期肝癌首选靶向药的霸主地位,在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中,已经证明提高了有效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乐伐替尼(E7080):再传抗癌新战绩)。这一次,秦叔逵教授专门把亚洲人群的数据仔细重新分析了一遍。 288例病例,乐伐替尼PK多吉美,治疗晚期、未接受其他全身治疗的初治的肝癌患者。 有效率:21.5% vs 8.3%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9.2个月 vs 3.6个月 总生存期:15.0个月 vs 5.0个月 副作用:基本相当 这数据,就说明了一切——这是第一次,肝癌中有靶向药做出了总生存期延长的数据,还延长了近5个月;大写的服气! 达克替尼:一个姗姗来迟的第二代EGFR抑制剂 EGFR突变晚期肺癌,已有“太多”靶向药了。第一代:易瑞沙、特罗凯、凯美钠;第二代:阿法替尼;第三代:奥希替尼……这些都是已经上市的,还有至少十几个等待上市的。 这一次,达克替尼又出来抢风头了。452名未接受其他治疗的晚期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一组接受达克替尼,一组接受易瑞沙。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4.7个月 VS 9.2个月,延长了5.5个月! 这个数据本身非常好,证实了第二代靶向药的确是优于第一代靶向药;但是,现在第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AZD9291都出来很久了,而且9291直接用于初治的EGFR突变的晚期肺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是18.9个月。 第一代药:9-11个月;第二代药:14-16个月;第三代药:18-20个月——首选哪一个,问问袋子里的铜板吧。 安罗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新标准 截止到目前,国内尚无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方案。也就是第一套方案、第二套方案都失败以后,第三套方案到底用什么,还用不用,目前学术界是有极大的争议,指南是没有推荐药物的。 这一次,安罗替尼给出了一个答案。 437例至少2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接受安罗替尼或者安慰剂治疗。 有效率:9.2% vs 0.7%(这很有趣,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也不是100%无效的,存在千分之一左右的病人,即使不治疗,肿瘤也会明显缩小,或许是佛祖显灵了吧)。 疾病控制率:81% vs 37%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5.4个月 vs 1.4个月 总生存期: 9.6个月 vs 6.3个月 安全性也不错。 这个答卷,应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有理由相信,近期内安罗替尼就有可能会上市;而且安罗替尼是国产的,由正大天晴公司研发和生产。 呋喹替尼:为肠癌三线治疗,增添中国面孔 肠癌的一线、二线治疗,一般是由爱必妥或贝伐联合化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者氟尿嘧啶+伊立替康)构成的。三线治疗可选的有瑞戈非尼、TAS-102等。瑞戈非尼今年年初刚刚在国内上市,目前国产的呋喹替尼也跃跃欲试,希望分一杯羹。 416例患者,三期临床试验。 有效率:4.7% vs 0% 控制率:62.2% vs 12.3%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3.7个月 […]

小D
【营养】秋分过了,肿瘤患者如何“保身价”?

【营养】秋分过了,肿瘤患者如何“保身价”?

经历了秋分节气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逐日下降,秋天来临之际,肿瘤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保身价”呢? 注重饮食 按照食物多样化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主食粗细搭配;蔬菜每天400g左右,选择2-3种不同颜色的蔬菜不仅可以让餐桌变得色彩缤纷,也能因此摄入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节日期间的餐桌上少不了鸡鸭鱼虾蛋及各类海鲜,这些优质的蛋白质有利于增加免疫力,维持机体肌肉含量,肿瘤患者可以酌量摄取,每天的总量控制在200g左右,但是要注意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和动物内脏及皮,尽量选用禽类、鱼类。秋日干燥,平时要多饮用开水、淡茶、豆浆等。秋季饮食宜以清润滋阴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补充体内水分。适当多吃些瘦肉、鱼虾、鸡、禽蛋等清补食品,科学搭配。 控制起居 秋季气象变化大,早期温差悬殊,因此需控制生活起居,加强锻炼,注意早睡早起,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衣着方面要多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适当锻炼 秋天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节,肿瘤患者应根据各自体质情况、兴趣和爱好等,进行少许轻体力活动,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主,提高患者对秋季气温的适应性和自身抵抗力。 即将迎来国庆长假和中秋佳节,我们已经做好和家人齐聚一堂,聚餐宴请的准备,那么肿瘤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呢? 食物烹调方式 节日的餐桌总免不了油炸、烧烤食物。但是肿瘤患者的饮食还是宜以炖、煮、蒸为主,少用油炸、烧烤等方式。很多地方会用卤的方式做菜,这样会导致含盐量较高,同样不宜多吃。除了每天每人吃盐最好不超过6克外,烹调时还要注意‘隐性盐’的存在,味精、酱油、酱料、调味包中也含有盐。 合理挑选 饮料酒精能增加许多肿瘤发生和复发风险,所以肿瘤患者尽量不要饮酒。挑选饮料时不建议喝含糖量高的饮品,也不建议喝纯果汁。纯果汁往往需要较多的水果榨取,能量和糖份容易超标,可采用蔬菜和水果混合榨取的办法,注意蔬菜与水果的配比最好是3∶1以上。日常也可以喝点淡茶或柠檬水,茶中富含茶多酚,饭后饮用既可以去腻化食又有利于保护牙齿。 科学安排 餐次节日期间要规律作息,定时定餐,不暴饮暴食。保证一天至少进食三餐,两餐之间可以适当增加零食,如水果、坚果、酸奶等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因人而异 由于肿瘤患者疾病的性质、部位、病期及治疗方法不同,饮食也应因人、因时、因病而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可以多进食细软、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但长时间如此则要防止能量和蛋白质不足。化疗期间的患者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多补充水分,帮助体内毒素排出、防止白细胞降低。放疗患者如出现吞咽困难、进食障碍、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防止体重丢失。 科学忌口 “盲目忌口,偏信偏食”是肿瘤病人的一个常见营养误区。秋天正是食蟹的好时节,肿瘤患者对蟹大可不必惧怕,食用安全卫生、充分烹煮过的蟹对于肿瘤患者是有利无害的,同样也是优质蛋白的很好来源,所以肿瘤患者可以适当食蟹解解馋。实际上,完全素食不利于肿瘤病人,荤素搭配才是最佳选择。 推荐菜谱 主食   百合南瓜粥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南瓜也是秋天的食物,味甘,一起煮粥可以中和百合的苦味,也有解毒消肿的功效。 做法:大米200g 南瓜150g 百合100g 1、洗净切块备用。百合去根洗净掰成小瓣备用。大米淘洗干净 2、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大米,用旺火烧煮至沸 3、火煮约30分钟至大米近熟,再放入南瓜块续煮至熟嫩 4、浮沫,放入百合瓣,转中火煮约5分钟至汤汁黏稠 5、适量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汤水 玉竹沙参老鸭汤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的功效。对于秋冬肺燥干咳,心烦口渴有良好的功效。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做法: 1、老鸭1只,北沙参60克,玉竹60克,生姜2片 2、北沙参、玉竹洗净,老鸭洗净,斩件 3、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煲2小时,适当调味即可食用 加餐 银耳炖雪梨 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 做法: 1、 雪梨1个,银耳3朵 2、 将银耳洗净、泡发、去蒂备用。梨洗净,切块备用 3、 将梨,银耳放入锅中,加入冰糖炖煮即可食用

叮咚
达芬奇机器人逆袭,圆宫颈癌患者母亲梦

达芬奇机器人逆袭,圆宫颈癌患者母亲梦

宫颈癌,每个女性都避之唯恐不及,但不幸的是,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患上宫颈癌,而且年轻女性的比重日益增加。面对这些未婚、已婚未育、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患者,拿什么拯救她们,保住她们当妈妈的权利?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主任表示:随着微创技术的日渐成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引进,宫颈癌患者想要生儿育女不再是梦! 宫颈癌,还能保留生育功能吗? ➤年轻妇女诱发宫颈癌的概率增长明显 你知道宫颈吗?它下端连着阴道,上端连着子宫,宫颈癌就发生在这里,然后静待时机向其他地方扩散。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密不可分。HPV感染非常普遍,约80%的女性都会感染这类病毒,但大多数女性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把HPV清除,如果不能清除,就可能引发宫颈癌。这也是为什么宫颈癌如此高发的原因,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免疫系统可以完全消灭HPV。 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增的宫颈癌患者,我国基本占1/3,是妥妥的宫颈癌大国。20~70岁之间的妇女都有可能患宫颈癌,不幸的是,近年来年轻妇女诱发宫颈癌的概率增长明显,甚至有十六七岁的姑娘患上宫颈癌。 ➤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需满足三个条件 面对日益增多的育龄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处理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这需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 一要看患者的生育意愿。如果患者具有强烈的生育要求,愿意冒一定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 二要看疾病的分期。疾病的分期是根据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等情况综合判断的,一般来说,肿块小于4cm,淋巴结阴性,宫旁无浸润,切缘距癌灶5mm以上的患者可以考虑保留生育。 三要看肿瘤的性质。宫颈鳞癌、腺癌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但一些特殊的类型,如宫颈黏液腺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属于罕见类型,复发、转移非常快,一般不建议保留生育。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的患者才适合做保留生育的手术。 宫颈癌,怎么保生育?   1宫颈癌保育手术切除病灶保留子宫体 手术是宫颈癌首选的治疗方式。宫颈癌患者保生育能力就是保留子宫体(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子宫分两部分,包括宫体和下端的宫颈。宫颈癌的病人病灶就长在宫颈上。保留生育的宫颈癌手术一方面要求切除足够范围的病灶及其周边组织(切下的部分经阴道取出),另一方面要留下正常的子宫体。 子宫维持在盆腔这个位置,需要有一系列韧带拽着它,像吊床一样悬吊在盆腔内。手术切除宫颈的病变部分和一部分的韧带,但还有一部分韧带保留不变,同时保留子宫宫旁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子宫下端和阴道壁重新缝合起来。这样一来,术后子宫仍然悬吊在盆腔内,相对固定着,而不是晃来晃去。 2、术后要注意避孕 宫颈癌患者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后,一般是可以自然生育的,但建议避孕1-2年左右。这段时间主要是供子宫下端修复。手术切掉了一大块宫颈,子宫下端的口子几乎敞开了。术中会用聚丙烯吊带,把子宫下端绑紧,这相当于人工造一段宫颈。这个伤口要修复一段时间,太早怀孕,可能“宫颈”机能不全,易流产。 对于术后做化疗的患者,避孕时间不因化疗而延长,同样避孕两年即可。 3、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患者更要注意复查 宫颈癌患者手术保留子宫之后,并非万事大吉,这些患者需要比切除子宫的患者更加频繁地进行复查。术后前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每次都要查HPV,做一个TCT涂片。这都是跟宫颈癌致病密切相关的指标。如果持续1—2年,HPV都是高危阳性、不能转阴,TCT显示异常,就需要再次治疗。 达芬奇机器人为宫颈癌保育手术加码 过去,宫颈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开腹,现在,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主流,但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在宫颈癌手术中崭露头角,为复杂手术的成功增加砝码。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手术。它由外科医生控制台、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组成,可以说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 但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运用有着明显的优势: 1) 精细度、稳定性高。机器人操作手臂的灵活度极高,在腹腔镜手术中达不到的地方,机器手可以灵活穿行,同时拥有超过人手的精确度及稳定性,可以过滤人手的不自主颤动,从而减少损伤几率,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2)成像功能强,手术视野清晰。机器人的三维成像技术克服了腹腔镜技术平面成像带来的手术视野不够清晰的问题。而且,机械臂控制的摄像头比普通腹腔镜人工操控的摄像头更加稳定。 3) 具有人工智能,可模拟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术前三维重建,可以进行模拟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通过软件预先设定手术区域,可以预防误伤。 4)出血少,并发症少。机器人手术不仅术中出血少,术后贫血者少,而且术后并发症较腹腔镜手术显著降低,尤其是宫颈癌根治术在术中不可避免会破坏支撑膀胱和尿管神经的问题,机器人手术能很好地解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5)减轻医生负担,降低人力体力、注意力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宫颈癌手术时间长,腹腔镜宫颈癌手术需要医生有较好的体力和高度的注意力完成手术,而机器人手术中,医生完全可以坐着完成手术,不易疲劳。 专家观点 面对宫颈癌,早期可进行手术治疗,中晚期或有手术禁忌这可行放射治疗,一些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化学治疗则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颈癌治愈后一般恢复都比较好。在原位癌发现后治愈效果最佳,五年生存率可达100%,中期患者五年生存率约70~80%,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30~50%。所以宫颈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是相当好的。

叮咚
卵巢癌到底应该怎么治:病友震撼总结

卵巢癌到底应该怎么治:病友震撼总结

  各位病友同学大家好,我是患者家属——小白兔也有悲伤,相信很多卵巢癌家属都认识我。 但需要再次要申明的是,我从来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培,唯一的医学背景是家里有个学医的老婆,因此难免存在用辞不够严谨、叙述不够客观等问题,希望大家猛烈抨击,共同提高。 以前咚咚的文章多为医生采写,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从患者的角度来全面、系统的讲一讲卵巢癌的全过程诊治,展现独属于患者家属的风采。   卵巢癌患者的基础性科普   鉴于妇科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知识水平是各类癌种中最低的(对,你没看错,不是之一,而是最低),“偏方”“发物”“麦苗汁”是妇科病友们孜孜以求的“老三样”,因此,我觉得有必要首先对各种稀奇古怪、脑洞大开的治疗方式集中科普。   1:偏方 我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曾经接触到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偏方和食疗,据不完全统计,有麦苗汁、核桃皮、灵芝、孢子粉、杨桃根、虫草、艾灸针灸拔罐、水果蔬菜泥、碱性食物、蝎子蜈蚣、无极限等各类保健品……等等你想得到的或者想不到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果逐一列举,我能跟您促膝长谈一整宿。 作为一名癌症患者家属,我对大家的恐惧与希翼有足够的了解,谁不梦想着通过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手段,“另辟蹊径”“出其不意”地战胜癌症呢?特别是“谁谁谁吃了什么治好癌症了”这种别人家的“成功案例”,让人听了就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据我长期观察,以上这些“剑走偏锋”的治疗手段,从来没有一例是对癌症有效的(基数大于1000例)。 换个角度想一想,有些自愈的癌症患者(确实存在一些自愈的情况),他们天天都吃大馒头,难道就能说大馒头治癌症吗?希望大家赶快警醒,不要再沉溺于这些梦想中了,如果以上这些东西真的能治癌症,那么每年耗费千万乃至数亿研制癌症药物的厂商,岂不都是大傻瓜? 尤其是卵巢癌患者中非常流行的小麦苗汁和艾灸,治不病了,反而有些肠胃不好的喝小麦苗汁喝的上吐下泻;有些人照着网上的视频或者书本就给患者胡乱针灸艾灸,结果导致复发或者病情加速进展的(卵巢癌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也可参考演员徐婷的案例:徐婷之死:一场伪科学的谋杀案)。因此,希望大家吸取经验教训,摒弃这些歪门邪道。   2:中药 实事求是地讲,极少数中医确实能让极少数癌症患者受益。 我家附近就有一个村医,单靠中药真的能让少数被医院“宣布死刑”的各类晚期癌症患者实现长期生存,其中就包括我同事的妻子,她身患卵巢癌、3次复发、严重腹水,居然单靠那位村医的中药(患者拿回家熬制的传统中草药)就带瘤生存了3年,除乏力外,迄今未见临床症状。经我个人数学模型统计,该村医对各类癌症患者总的有效率高达1/10,长期有效率高达1/20,堪称国医圣手,远超北京广安门、上海群力。 但是,从广大病友们的总体实践上来讲,中医的有效率并不高于1%,而与之对应的是,80%的卵巢癌患者对化疗敏感,1%对比80%,相信人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另外,目前的中医良莠不齐,多数情况下吃了中药后病治不了,却先吃成肝肾损伤,耽误正规治疗,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非吃中药不可,可以在治疗结束后尝试,但一定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如果有肝肾损伤,要果断停服。 再多句嘴,如果中药的月开销大于3000元,其中必有猫腻。   3:吃饭 民以食为天,我们总是绕不过癌症患者的食谱话题。 有一些患者受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流言影响,成天研究一些“发物”,比如羊肉是发物、牛肉是发物、鸡蛋是发物、牛奶是发物,甚至吃个鸡鸭也要分个公母,说有什么激素的问题,会刺激癌细胞生长,简直是太荒唐。 癌症患者特别是治疗期间的患者,一定要有充足的营养,只有吃得饱,身体才好,才能扛得住手术和化疗的折腾。至于说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遵守健康饮食的原则就可以。当然,治疗期间吃什么是要听医嘱的,手术后开口大啖,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导致便秘或肠梗阻,也很麻烦。   4:总结 最后,让我们给上述这一段落做一个总结,癌症的治疗应该遵循以下次序: ①西医→②中医→③气功→④食疗→⑤保健品→⑥巫医→⑦跳大神。 切记,千万不要搞乱了顺序。   医院诊治的常见问题   尽管所有的医生都愿意自己的病人获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一直都在努力付诸于实践,但偶尔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医院。 下面我从危害程度逐一阐述。为了避免争论或纠纷,本节以2017版卵巢癌NCCN指南为参考标准(NCCN指南是癌症治疗的最高准则),如有疑虑,请问责那21家世界级癌症中心及其专家组。   1:腹腔镜手术 卵巢癌与其他癌种不同的是,一方面,即便是晚期患者也应该至少接受一次手术,即便是复发也支持多次手术;另一方面,卵巢癌手术比较复杂,打个形象的比喻,许多患者的病灶就如同在盆腹腔内洒了一把沙子,即便是开腹手术,想要追求无肉眼残留(R0)也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腹腔镜。 另外,腹腔镜手术做淋巴清扫,技术难度高,手术难度大,很多医院在给患者做腹腔镜手术的往往不清扫淋巴,这样就不是完整的分期手术;另外,腹腔镜视野比较窄,再加上手术操作不便,可能会造成术中瘤体破裂,分期由1A期变成1C期。最可怕的是,个别医生为了腹腔镜而腹腔镜,盲目扩大适应范围,乃至给一些病灶广泛种植的晚期患者做腹腔镜手术,给患者预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现象在四川、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高发。   2:新辅助化疗 受美国治疗策略影响和医院床位紧张等因素,一些有美国留学背景的妇科专家不喜欢做新辅助化疗,哪怕是四期患者也是直接手术,导致肿瘤难以完全减负,往往导致患者的生存期缩短。 我们要看到,医学在进步,指南在更新,如今新辅助化疗的地位越来越高,即便是美国,采取新辅助化疗的卵巢癌患者比例也在迅速攀升。无论是NCCN指南还是各种回顾性研究数据,均明确指出:新辅助化疗与否不影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是减瘤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此,如果术前评估难以达到满意的减瘤术,采取新辅助化疗是必要的措施。此现象在上海和部分省医院高发。   3:淋巴清扫 NCCN指南明确指出,应对卵巢癌患者进行系统的淋巴清扫,乃至最好达到肾血管水平。但是一些医生并不喜欢给卵巢癌患者做系统的淋巴清扫。地市级三甲医院受手术水平限制,只能做淋巴切除,做不了淋巴清扫,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某些省医院乃至少数业内专家,认为自己能够凭借经验,在术中判断淋巴是否转移,对淋巴结进行选择性切除,这一点是违背指南的行为,毕竟肉眼代替不了病理,一些术中看起来、摸起来正常的淋巴结,是无法排除转移的可能。此现象在上海、河南、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高发。   4:“自创”TC方案 什么是TC方案?是紫杉醇+卡铂。 TC方案在卵巢癌中是“江湖霸主”的地位,是数十年来、经过无数大数据反复验证过的最经典的方案,无论是有效率,还是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都是其他化疗方案所难以逾越的(最多持平,难以超越)。当然,TP方案(紫杉醇+顺铂)也不错,GOG158等研究显示,TC和TP疗效无差异,但由于患者多难以耐受顺铂的副作用,因此TP只得将江湖地位拱手让出。 但是在当下,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轰轰烈烈地拉开了“自创”TC方案的序幕,把卡铂换成洛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把传统紫杉醇换成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紫杉醇,却仍宣称是“TC方案”。有些是医生一厢情愿地认为三代铂“效果优于”二代铂,另外白蛋白、脂质体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有效率可能高一些、副作用可能小一些,但长期获益情况并未明确,也并未纳入指南一线方案。据我所知,像北京协和、北大人民这些卵巢癌诊治处国内领先水平的医院,是严格遵循指南原则,绝不会给初诊患者使用“自创TC方案”。在此我提醒广大病友,对于初诊的卵巢癌患者来说,除少数罕见病理外,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显示,有任何其他的化疗方案优于紫杉醇+卡铂(TC方案耐药了则另当别论)。另外,TC方案在卵巢癌中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案之一。   5:过度治疗 过度治疗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化疗打多了:自2016年起,NCCN指南已将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程数由原来的6-8疗程改为6疗程。相比较6个疗程,8个周期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但当前多数省市医院仍坚持为晚期患者打8个周期的化疗。 […]

小D
“被遗忘”的抗癌新进展:控制率73%

“被遗忘”的抗癌新进展:控制率73%

  一年一度的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虽然已经落幕2周了,但是依然有不少精彩的研究值得回味。今年的ESMO发布了近两千项最新进展,国内媒体大多聚焦于那十几项最核心、最耀眼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一些有趣的小研究,同样充满智慧。   ATR抑制剂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控制率73%   ATR是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重要分子。在正常细胞中,细胞分裂不常见,因此DNA损伤被传代下去的风险小;而且正常细胞拥有众多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并不需要依赖于ATR。而部分癌细胞,由于马不停蹄地细胞分裂,而且自身存在其他修复机制的缺陷,因此如果阻断ATR信号分子,就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 ATR抑制剂,M6620,是一个全新的靶向药。一项I期临床研究中,入组了35名其他治疗失败的BRCA基因野生型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M6620联合顺铂治疗,具体的剂量安排是:顺铂75mg/m2(3周一次),M6620 140mg/m2(三周两次)。 结果显示:有效率为38.9%,疾病控制率为72.2%;副作用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低钾血症、乏力以及肾功能损害。   乐伐替尼治疗晚期甲状腺癌:服药中断时间超过10%,影响疗效   不少口服的靶向药,理论上都是要每天连续服药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副作用无法耐受,比如忘记了(别笑,经常有病友忘了吃药的),经常发生服药中断的事情。一般而言,短期的中断不影响疗效。但是,如果中断时间长了,或许就不太好了。 一项对比乐伐替尼和安慰剂治疗晚期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三期临床试验,对其中接受乐伐替尼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261名患者分成两组:A组中断服药的总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的10%,A组有134人;B组中断时间超过了10%,B组有127人。 A组和B组在年龄、种族、体能评分等方面差别不大。两组平均中断服药时间分别为19天和61天。A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尚未达到(比B组要长),而B组为12.8个月;A组的有效率为76%,B组为53%。导致乐伐替尼停药的主要原因是副作用,比如腹泻、高血压、蛋白尿以及食欲下降等。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LY3039478治疗软组织肉瘤:初显疗效   LY3039478是一个靶向Notch信号通路的、新型靶向药,剂量安排是50mg,每周3次,以4周为一个疗程。 入组了63名软组织肉瘤及胃肠间质肿瘤患者,其中有29名为平滑肌肉瘤、9名脂肪肉瘤、7名多形性肉瘤、6名血管肉瘤、5名横纹肌肉瘤、10名胃肠间质瘤;64%的患者Notch蛋白阳性。软组织肉瘤里,5名患者客观有效、20名患者疾病稳定;3个月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在平滑肌肉瘤中位42%、在胃肠间质瘤中位39%,在其他肉瘤中为15%。 副作用主要是: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呼吸困难以及低磷血症。

小D
肺癌患者福音:200份耐药基因免费送,领完即止!

肺癌患者福音:200份耐药基因免费送,领完即止!

  还记得咚咚肿瘤科这两位患者的故事吗? 了不起的国产抗癌药,两个月肿瘤缩小一半! 了不起的国产抗癌药(2):两个月,肺部肿瘤消失,脑部肿瘤缩小! 老K和小A,他们通过靶向药物成功了逆转病情,他们共同的关键词是:T790M突变。 T790M突变的检测是今天的主题。在这之前,我们准备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和大家分享: 咚咚肿瘤科招募临床招募部在两个月坚(hou)持(yan)不(wu)懈(chi)的沟通与努力下,要送给大家一份中秋礼物:   非小细胞肺癌 T790M 耐药检测 x 200份 检测通过血液进行,患者仅需提供10ml的血液即可完成检测   作为中秋礼物,200份T790M基因的检测当然是完全免费的! 完!全!免!费!   只要你是咚咚肿瘤科用户,只要你符合一些基本条件(例如病理诊断单等),都可以通过咚咚肿瘤科免费参与这项T790M基因的检测的活动(详细条件见文章末尾)。 对于这份礼物,我们只有一句话提示: 所有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都可以尝试T790M基因的检测。这可能是通往病情缓解的最佳道路。   “炙手可热”的T790M突变 在小A的故事里,我们提到过:对肺癌患者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罹患肺癌并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但针对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这份突破有两个关键词:PD-1和T790M。 关于PD-1抑制剂的科普与追踪一直是咚咚肿瘤科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我们要与大家聊一聊T790M突变检测的那些事儿。 在中国,约50%的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所有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中,90%以上是这两种:L858R突变(21外显子突变)和19外显子缺失。这两种基因突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1突变”与“19突变”。 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一代EGFR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有非常好的效果。然而虽然疗效显著,但大多数患者都会在服用药物1年左右出现耐药性。 出现耐药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肿瘤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突变,导致一代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不再有效。 大多数咚友都明白肺癌中基因检测的重要性,但面对耐药,一些咚友选择了“盲试”其他靶向药——我们不推荐这样的做法,它可能耽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也可能导致患者承担额外的药物副作用。 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对策:耐药基因检测。 耐药基因检测建立在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与无创的方式(抽血进行血液检测)完成特定基因的检测。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时,不必再担心价格昂贵、有创检查承受痛苦了。 那么,耐药基因的检测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对正在服用EGFR一代靶向药的患者而言,它的意义在于揪出“T790M突变”这个破坏分子。在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中,约50%-65%的患者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突变,导致药物失效:T790M。 耐药基因检测是针对一代EGFR靶向药耐药患者进行的。通过耐药基因检测,我们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所有耐药患者中,到底哪些患者是由T790M突变导致的。 对于这部分患者,药厂开发了新一代的EGFR靶向药,攻击T790M这个突变。 这个药物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AZD9291,也就是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奥希替尼(泰瑞沙)。当然了,除了泰瑞沙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针对T790M的靶向药物。如正在临床试验的国产靶向药:AST2818。文章开头提到的老K与小A,都是在检测出T790M突变以后,参与AST2818临床试验,使得病情大大缓解。 看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T790M被称为“炙手可热”的原因了吗? 它代表了肺癌治疗最新的进展与希望:对于一代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通过耐药基因检测,确定存在T790M突变后,服用针对T790M的全新EGFR抑制剂能再次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耐药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前文中我们提到,仅有50%的耐药患者会携带T790M突变,对于另外50%的耐药患者而言,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效果不佳,需要选择其他治疗方案。 所有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都可以尝试T790M基因的检测。这可能是通往病情缓解的最佳道路。 这句话,现在你一定理解了。   200份T790M突变检测免费送 大家最期待的内容来了!咚咚肿瘤科赠送的T790M突变的检测到底有什么套路呢? 没有任何套路,这项临床项目是通过目前最顶级测序平台进行,最终检测结果我们也保证其不会被用于除临床项目以外的其他用途。   1:项目检测平台 ThermoFisher Scientific的QuantStudio™ 3D数字PCR平台。 数字PCR是一种新的DNA检测和绝对定量方法,其采用高密度芯片技术,样本均匀分配至20,000个单独的纳米硅基反应孔进行独立的PCR反应,最后通过对每个纳米孔荧光信号的有或无实现核酸绝对定量,可精确定量血液中的低频EGFR突变。   2:项目检测内容 […]

小D
拒绝传统治疗?替代医学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拒绝传统治疗?替代医学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文章,比如诊断为癌症后就去旅游,然后周游世界一圈回来病就好了。或者什么山的庙宇里的和尚和道士有什么药,可以调理除病。 当然这些还不是替代医学,那么替代医学究竟是包含什么?使用替代医学而不是传统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手术治疗,究竟是否对患者的治疗有影响,今天就给大家分享的文章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是最近刚刚发布的,2004年至2013年期间,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中记录的四种比较常见的四种癌症,分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肠癌。通过比较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患者生存获益情况。这里有两个概念。   传统医学:如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激素治疗等。   替代医学:非医疗人员所使用的未经证实的癌症治疗手段,如保健食品、食疗、针灸等等。 在该项研究中,有280名患者使用替代医学治疗,这些患者没有经过传统的治疗手段,这些患者往往更年轻、女性患者较多、有相对较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另外研究的对照组是560名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 如上图所示,黑色曲线表明患者单独使用了替代医学治疗,而虚线表示患者使用了传统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替代医学的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较差。如果是可通过传统的治疗手段治疗,但是患者却选择了替代医学,则往往有较差的生存时间。 乳腺癌患者如果只使用替代医学将增加5倍的死亡风险,结直肠癌和肺癌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4倍和2倍。但是对于前列腺癌患者,使用替代医学似乎没有影响其生存状况,这可能是前列腺癌进展较慢,而且本研究的随访时间也不是很长(随访时间66个月)。 本篇研究的结论是,单独使用替代医学,而不借助传统的治疗手段,患者将会具有非常高的病情进展和死亡风险。因此提醒患者和家属,一定注重传统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具有明确询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措施,如基因突变对应的靶向治疗、DNA错配修复缺陷对应的免疫治疗等等。 抗癌这条路确实非常难,但却存不得丝毫的侥幸。

叮咚
肝癌:距离肝炎、肝硬化有多远

肝癌:距离肝炎、肝硬化有多远

肝炎主要是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而引起的肝细胞坏死与肝脏纤维化; 肝癌的发生主要与慢性肝病(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以及长期嗜酒、肝血吸虫病等多方因素有关。 肝炎有一个发展的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主要是由于很多患者在肝炎初期,不重视,不治疗,抱着“转氨酶、黄疸正常的肝炎患者不需要治疗”,“大三阳需要治疗,小三阳或表抗阳性不需要检查与治疗”等错误的观念,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从而导致肝硬化、肝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因此不管你是得了哪种类型的肝炎,都要在发现病情的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积极的治疗。肝炎、肝硬化可以转化为肝癌,不过这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几率,不是所有的肝炎、肝硬化就一定能够走向肝癌。在我国肝硬化比较常见,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由于肝硬化早期经过积极防治,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但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肝癌危及生命,因此肝炎、肝硬化的早期防治非常重要,肝炎-肝硬化-肝癌绝非是乙肝患者的必然宿命。 肝硬化和肝癌之间有何关联,又有什么区别?肝硬化为何会转变为肝癌?几率有多少? 关联:肝硬化和肝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的肝癌病人,每个病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肝硬化,也就是说肝癌的病人,9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一般来说肝炎经过10年的时间变成肝硬化,再经过10年-15年,有一部分人变成肝癌。区别:所谓肝硬化就是指由各种引起肝脏损坏的致病因素作用于肝脏,引起发生弥漫性损害,导致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肝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即过度纤维化,导致残存再生的肝细胞被过度增生的纤维组织分隔包绕成为再生结节,最终形成即肝硬化形成。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严重阶段的标志,其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失代偿期则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黄疸、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等。肝癌的主要是慢性肝病(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以及长期嗜酒、肝吸虫等多方因素有关。肝硬化、肝癌晚期都可触及到肿大、质地坚硬的肝脏。肝硬化时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都可看到肝表面凹凸不平、肝边缘角变钝等,但肝癌时影像学检查结果还可见到大小不等的肿块,在增强CT上呈现快进快出的典型特征,并且往往伴有甲胎蛋白升高。据统计已发生肝硬化的患者中10%-15%有可能发展为肝癌,也就是说有85%-90%的肝硬化患者不会发生癌变。 在这段过程中,是否有逆转的可能及方式? 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首先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首先要抗病毒治疗;若是脂肪性肝病就需要注意适量运动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纤维化就需要严格控制在健康饮酒的标准内;药物引起的肝纤维化应该及时停药;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纤维化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总之,肝硬化只要得到及时诊治,绝大多数是可以发生逆转的。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氧化应激直接有关,有几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如蓝莓、苹果、咖啡、绿茶、茅台酒(健康饮酒的标准内)等对肝纤维化有较好的辅助食疗作用,肝纤维化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食用。当然还要经常补充一些优质的动植物蛋白质如鱼类、鸡蛋、瘦肉、香菇等,可以为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这样肝纤维化就可以得到更好的逆转。 大部分肝癌伴随肝硬化,也有小部分例外,这部分肝癌是如何发生的呢? 肝炎直接演变成肝癌的理由是乙肝病毒中的HBx基因激活多种癌基因或原癌基因;乙肝病毒的前C基因或C基因发生了突变或缺失;在乙肝病毒的持续慢性炎症刺激下P53、P16基因发生了突变或缺失;以上三种因素或导致肝细胞直接发生癌变,因此乙肝病毒有直接致肝细胞癌变的作用,从而解释了少数肝癌病人未经过肝硬化的过程而直接由肝炎发展为癌变的事实。   乙肝携带者、乙肝患者及肝硬化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烟: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不宜饮酒: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 4、忌滥用激素、抗生素: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肾多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5、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对于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 6、忌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与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7、忌生活不规律:“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8、忌恼怒、悲观、焦虑负面情绪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 9、少吃剩饭剩菜与发霉食物,剩饭剩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换成亚硝胺;发霉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以上均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 要求乙肝患者每6个月左右去医院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检查乙肝二对半、肝功能、HBV病毒DNA定量、甲胎蛋白、肝脏彩超等。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肝组织。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抗病毒治疗,千万不要随便停药。

叮咚
用“内镜”将食管肿瘤“剥”下来......

用“内镜”将食管肿瘤“剥”下来……

食管癌是我国极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最大的难点之一是难以早期发现,由于早期症状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患者往往在前来就诊时已发展到晚期,也因为无法进行外科根除手术,患者预后情况不甚理想。临床上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 能“看到”并“摘除”食管癌的“利器” 内镜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通过常规的内镜检查,医生能够在病变很早期的阶段、甚至癌前病变的阶段发现病灶,这部分患者通过后续合适治疗手段的干预,可极大地提高生存率。 传统食管癌的根治方式通常为食管切除术,但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且术后易出现反酸等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令人望而生畏。而对于部分适合人群来说,内镜下治疗在达到同样的根治和生存效果的同时,有着创伤小、并发症率低、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的特点。 内镜下食管癌“剥离”,次日便可进食 目前,内镜下治疗技术主要有内镜下切除、内镜下粘膜消融、内镜下支架置入和扩张。内镜下切除术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在专用的内镜下切除食管壁表面的病变而达到治疗效果。由于切除的只是病变的局部组织,而非整条食管,因此创伤较小,术后第二天即可进食,患者往往只感觉轻度的疼痛,待数日后创面愈合,即可恢复到与术前相同的状态了。 食管是一根空心管道,其管壁结构类似于夹心饼干,最内层称为粘膜层,中间的夹心是粘膜下层,最外层是肌层和外膜。当病变局限在最表面,即粘膜层时,则尚为早期食管癌。这部分患者通过内镜下治疗能够达到根治效果。 除了直接切除病灶以外,还可使用消融技术,如冷冻消融术、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射频消融术以及光动力治疗等。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热量、冷冻或光学等物理能量将病变的粘膜组织损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当然,这些操作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不必对于术中的疼痛和不适有太多的担心。 内镜技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面能“看到”食管表面的镜子了,新的技术层出不清,如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超声内镜等已经普及临床。内镜下的病灶,可以放大百倍至千倍使得医生对于良恶性的辨别更加准确,同时更精准地划出病变与正常组织的边界,减少“误切”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超声内镜下,还可以“透过表象看本质”,直接显示出肿瘤侵犯的深浅程度,“无创”下便可进行肿瘤的分期。当然,最终离不开病理诊断这一“金标准”,活检病灶的取样同样也可在内镜下进行。 对于病情进展到晚期、由于肿瘤长入管腔内造成阻塞而导致进食困难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支架置入和扩张等手段,即利用工具将阻塞的食管通道重新撑开而使得患者重新进口进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在此我们也提醒40岁以上,嗜烟酒喜烫食的人群,如果发现进食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哪怕症状轻微,都要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排查。

叮咚
新型靶向药BLU-554:抗癌控制率68%

新型靶向药BLU-554:抗癌控制率68%

‍   FGFR信号通路激活在肝癌、肺鳞癌、胆管癌等众多实体瘤中非常常见,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靶向药能阻断该信号通路,成功治疗该类晚期癌症患者。 BLU-554,是一个尚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型靶向药,作用靶点是FGFR4(配体是FGF 19),目标人群是那些FGF 19扩增或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病友。 在上周的国际肝癌大会上,公布了BLU-554,治疗FGF 19高表达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FGF 19高表达的肝癌,大约占所有肝癌患者的30%。 截止到目前,批准用于晚期肝癌的靶向药,多吉美和瑞戈非尼,有效率都徘徊在15%以下。 本次入组了77名FGF 19高表达的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肝癌患者,80%的患者已经接受过至少一种抗血管生成类的靶向药治疗(多吉美、瑞戈非尼、乐伐替尼等),23%的患者已经接受过PD-1抗体等免疫治疗,91%的患者已经接受过多种形式的全身治疗。 接受BLU-554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是16%,其中包括一名患者肿瘤完全缓解,有49%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疾病控制率为68%。 ‍ 副作用方面: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恶心呕吐、肝酶升高、乏力等,绝大多数患者为1-2级的。最常见的较为严重的3-4级副作用主要是:贫血、腹泻以及肝酶(ALT或AST)升高。 目前,该公司正打算扩大规模、招募更多未经任何治疗的FGF 19 阳性的晚期肝癌入组,或将展现更高的有效率和更长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K. Hoeflich, M. Hagel, C. Miduturu, et al. First Selective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FGFR4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with an Activated FGFR4 Signaling Pathway. [2]http://www.onclive.com/conference-coverage/ilca-2017/blu554-associated-with-improved-response-in-hcc

小D
海扶刀:聚焦能量“战癌王”

海扶刀:聚焦能量“战癌王”

说到胰腺癌,多少人“闻之变色”——无可争议的“癌中之王”,恶性程度很高,5年生存率不足5%,平均生存期仅为6个月。手术难度大,复发率高,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也决定了对放化疗敏感度极低,也没有合适的靶点来“迎合”靶向治疗。在这些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外,我们另辟蹊径地发现,海扶刀在与“王”的“决斗”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海扶刀”又称“超声聚焦刀”,是“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的译称。就像太阳光可通过凸透镜聚焦一样,超声波也可以聚焦,并可以安全地穿透身体。海扶刀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这些特性,将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到体内,在“焦点区”(肿瘤位置)形成65℃~100℃瞬间高温;同时发挥超声波的固有特性–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等,导致肿瘤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可逐渐被吸收或变成瘢痕。在此过程中,无需切开皮肤或者穿刺到患者体内,对靶区外的组织损伤也较小,是一项“无创手术”。 “海扶”为何能“烧死”癌细胞   点面结合,精准打击 首先,胰腺深藏于体内,也因此造成了手术的难度之大,以及放疗的困难,而超声在“穿越”身体时并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所以,它可以毫无压力地“直达病灶”。 其次,大多数胰腺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通过周围血流带走的“热量损失”较少,有利于热累积,这对于海扶的威力,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都知道,胰腺癌另一个恐怖之处,是可以让人“痛不欲生”,海扶刀在治疗胰腺的同时,超声束能热封闭其后方的腹腔神经丛,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有图有真相之   一个胰腺肿瘤的在HIFU治疗中的“前世今生” (a) HIFU治疗前胰腺尾部肿瘤超声呈低回声表现; (b) 术中超声实时图像显示:HIFU治疗后肿瘤内部出现团块状强回声变化; (c). 术前增强CT显示胰腺尾部恶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 (d). HIFU术后1月增强CT显示胰尾病灶的体积无明显改变 (e). 术前PET-CT显示胰尾病灶SUVmax 为7.5g/mL (f). HIFU术后3个月PET-CT检查显示胰尾病灶SUVmax明显降低(全部影像均来自同一个病例)。 注释:专业术语SUVmax、Recist评价标准我们不做过多解释了,请大家看 最右图,PET-CT上面,亮黄色的是胰腺肿瘤,海扶刀过之处,肿瘤中心已经被削去…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削去的肿瘤哟。 需要注意的是:海扶刀为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无放射性损伤,对肿瘤大小无选择性,对所有靶细胞敏感,最大可达数十厘米,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偶有吸收性低热等。海扶刀可以多次治疗,若3个月内接受放疗的患者,海扶刀治疗则需谨慎。 消灭肿瘤,为何要选这把“刀” 无创治疗:大大地减少住院天数,显著缩短机体恢复所需时间; 提高免疫:被烧死的肿瘤被机体代谢吸收,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实时治疗: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治疗,有效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适形治疗:根据肿瘤形状实时调整超声波位置,实现精准打击; 绿色治疗:保留患者原本的器官和组织,不影响后续综合治疗。 术前术后的准备和护理 为减少肠道气体干扰对胰腺肿瘤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显像的影响,海扶术前应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主要包括:海扶治疗前2-3天以半流质、流质饮食为主,海扶治疗前1天进食流质食物,下午起开始禁食,只饮水,并口服导泻药物。手术前晚24:00至术前,禁食禁饮,并尽量减少讲话及吞咽气体。如有脱水症状,及时予以静脉补液。 胰腺肿瘤海扶治疗术后至次日清晨,可恢复少量饮水,待次日血尿淀粉酶结果正常后,可从米粥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海扶刀并不仅仅用于胰腺癌的治疗,目前在我国,海扶刀主要治疗适应症还包括部分肝癌、胃癌、腹膜后肿瘤、子宫肌瘤、前列腺癌、骨肉瘤和其它腹盆腔无法手术的肿瘤,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叮咚
[病理知识] 教你看懂T淋巴细胞

[病理知识] 教你看懂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的解读 T淋巴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简称T细胞。它负责细胞免疫功能,参与抗肿瘤、抗细胞内感染微生物、移植排斥、迟发型超敏反应;对部分体液免疫发挥辅助功能。它在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位置,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了解不同情况下体内免疫功能状态,辅助临床疾病的诊断,探索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程、预后,监测、指导临床治疗。    T淋巴细胞分群 T淋巴细胞的种类相当多样,按照细胞表面识别分子可以分为CD8+和CD4+两大亚群。目前主要做以下项目的检测:总T淋巴细胞(CD3+)、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的比值: 【正常参考值】免疫荧光法、桥联酶免疫检测法、SPA花环法: CD3+细胞阳性率71.5%±6.2%; CD4+细胞阳性率45.7%±5.3%; CD8+细胞阳性率27.9%±5.0%; CD4/cD8比值为1.66±0.33。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生物学技术,用于对悬浮于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选。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对流过光学或电子检测器的一个个细胞进行连续的多种参数分析。) CD3+细胞阳性率61%一85%: CD4+细胞阳性率28%~58%: CD8+细胞阳性率19%一48%: CD4/CD8比值为0.9–2.0。 【临床意义】 正常机体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机体就可导致免疫紊乱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在各种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都有异常改变。因此,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疾病的机制、指导临床治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作为临床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1、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病现已普遍认为在自身免疫病中,CD8+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低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有时也CD4+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增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这种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8+细胞百分率下降,常伴有CD4+细胞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升高。其他自身免疫病象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多发性硬化症活动期,自身溶血性贫血,类风湿症,重症肌无力,急性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排斥反应时患者都具有类似的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的特征。 CD4+/CD8+比值减小是免疫缺陷病的重要指征。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就存在着CD4+细胞数显著减少的现象,因而常常出现CD4+/CD8+比值倒置。在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体内T抑制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有异常增高的现象。 2、人类T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感染现已证明,很多感染性疾病者和免疫抑制有关,CD4+/CD8+比值的倒置被认为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征。在水痘、猩红热、麻疹患者中就发现有CD 3+、CD4+细胞数减少,CD8+细胞数增多,CD4+/CD8+比值降低。在急性期和复发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也有CD4+/CD8+比值降低的现象,它是由CD8+细胞数增高引起的。此外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疱疹感染,以及血吸虫病患者都有类似的CD4+/CD8+比值下降的报道。 3、T细胞亚群和肿瘤发生许多研究都证实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异常。其特征是患者体内CD3+细胞、CD4+细胞明显减少,而CD8+细胞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显著降低。在实体瘤患者像消化道癌症、肝癌、乳腺癌等患者中都有CD3+、CD4+细胞数降低,CD8+细胞数增多,CD4+/CD8+比值明显降低的现象。在血液性肿瘤患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就更为复杂。 上述结果说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对识别和杀伤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形成了肿瘤的生长、转移。通过检测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了解机体的免疫动态,可指导临床上使用免疫调节剂及其他药物治疗肿瘤患者,以调节其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4、T淋巴细胞亚群与造血随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现已发现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障碍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有关。如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粒细胞减少症中,患者体内外周血CD4+细胞数减少,CD8+细胞数增多,CD4+/CD8+比值明显下降。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CD3+、CD4+细胞百分比都有明显的下降,相应地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在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对造血的影响时,发现患者体内激活的Ts细胞能抑制体外GM-CFUC的生长。 由此可推测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增生的Ts细胞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骨髓重建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也存在着数量上的不平衡,它可能是骨髓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的CD4+细胞百分比减少,CD8+细胞百分比增高,CD4+/CD8+比值下降。这可能是骨髓异常增生的继发表现,也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发因素。

叮咚
乐伐替尼(E7080):再传抗癌新战绩

乐伐替尼(E7080):再传抗癌新战绩

  乐伐替尼(小名E7080),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分子靶向药,作用靶点是VEGFR2/VEGFR3、PDGFR、FGFR,由卫材公司研发和生产。这个药物,大概长如下的样子: 目前,乐伐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甲状腺癌和肾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胶质瘤、子宫内膜癌等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此外,乐伐替尼,在肿瘤病友中,最受期待的是肝癌。咚咚肿瘤科已经发布了不少相关的科普文章: 抗癌传奇丨8个月,肝脏巨大肿块奇迹般消失! PD-1联合E7080用于多种肿瘤,控制率逼近100%! 一个屡创奇迹的抗癌新药-E7080 日前,在世界肝癌大会上,卫材公司公布了更新以后的乐伐替尼挑战多吉美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 这项国际多中心的三期临床试验,一共入组了954名未经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478名患者接受乐伐替尼治疗,476名患者接受多吉美治疗。 结果显示:乐伐替尼相比于多吉美,明显提高了有效率(24.1% vs 9.2%)、无疾病进展生存期(7.4个月 VS 3.7个月)、以及疗效持续时间(5.7个月 vs 3.7个月)。由于后续的交叉,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3.6个月和12.3个月。 副作用方面:乐伐替尼和多吉美基本相当。乐伐替尼,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42%)、腹泻(39%)、食欲下降(34%)、体重下降(31%)、乏力(30%)。     此外,在刚刚闭幕的欧洲肿瘤学大会上,乐伐替尼二线治疗胆道系统肿瘤(胆囊癌、胆管癌)也有一个小规模的二期临床试验数据。 入组了26名不可切除的、对含有吉西他滨的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胆道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15名男性。6名肝内肝胆癌、8名肝外胆管癌、10名胆囊癌、2名为胆道来源的壶腹癌。 结果显示:有效率是12%,疾病控制率是85%。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3.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4个月。 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食欲下降、血小板下降和乏力。20名患者需要减量、2名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副作用而提前结束了治疗。   参考文献: [1]Cheng A-L, Finn RS, Qin S, et al. Phase III trial of lenvatinib (LEN) vs sorafenib (SOR)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p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HCC). […]

小D
超声内镜:及早捕捉癌中之王的“蛛丝马迹”

超声内镜:及早捕捉癌中之王的“蛛丝马迹”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机会。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四至第五位。据估算,2010年我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为68 182例,其中男性40 394例,女性27 788例。胰腺癌发病率为5.19/10万(男性6.00/10万,女性4.33/10万),城市地区胰腺癌发病率(4.40/10万)高于农村地区(3.36/10万);东部地区 (4.39/10万) 高于中部(3.63/10 万) 和西部地区 (3.60/10 万)。据估算,胰腺癌发病率在44岁之前均处于较低水平,自45岁以后快速上升,且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当胰腺恶性肿瘤直径超过2 cm时,多数已发生局部侵袭或血行转移,此时手术切除并不能“根除”肿瘤;同时,胰腺癌细胞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故除早期手术切除以外,目前仍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极为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体表超声、CT 和MRI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但是,直径不到2 cm的胰腺肿瘤,却可能成为“漏网之鱼”——因为胰腺的位置特殊,“深藏”在腹膜后。而超声内镜,则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部,近距离探查胰腺病变。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检查技术可在胃或十二指肠内以最近的距离对胰腺进行探查,避免了胃肠道内的气体对超声探查的干扰,可提供胰腺实质的高分辨率超声影像,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胰腺肿瘤最灵敏的方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造影增强谐波成像技术及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EUS-FNA)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超声内镜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宾得(Pantax)纵轴超声内镜(A和B)和超声主机、内镜主机(C) 不少患者在就诊时常问道:我要看的胰腺上的毛病,为什么让我做“胃镜”呢?其实,这个“胃镜”并不一般,它在普通的内镜头端加了一个微型超声探头,可以在胃肠道内做“B超”,这个探头可以离病灶更近。对于消化道、肝胆胰、腹膜后和纵隔的疾病都能仔细检查。 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次报道应用超声与普通内镜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超声内镜的出现使内镜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 超声内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特别是纵轴超声内镜,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与穿刺、肝胆系统及壶腹部肿瘤的诊断、消化道的黏膜下病变的鉴别诊断以及腹膜后及纵隔占位的鉴别诊断与穿刺等。 胰腺癌是如何发生的   胰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易感性提高有关。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约5%~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如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那么其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并会随着一级亲属患病人数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建议这部分人群要对这位“癌中之王”多加重视,遵照医嘱定期做好体检工作。 还有研究表明,烟草等外源性致癌物可以造成体内胰腺组织DNA损伤,促进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导致胰腺癌发生。 烟草 胰腺癌发病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在诱发胰腺癌的诸多危险因素中,吸烟是目前唯一公认的危险因素,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胰腺癌发病风险为前者的2.5~3.6倍,并且与吸烟量有关;饮酒在胰腺癌发病中的直接作用尚存在争议,但过量饮酒可以诱发慢性胰腺炎而致癌;大量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导致的过度肥胖可能增加胰腺癌发病的危险,体重指数可能与胰腺癌发病呈正相关。 疾病因素 慢性胰腺炎 研究认为由酒精、胆石症和遗传因素等病因引起的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一项调查研究中,21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有9例最终患上胰腺癌。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患上胰腺癌的概率增加了20倍。 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约60%~81%的胰腺癌患者表现为糖耐量降低或发生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及晚发性糖尿病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联系,但糖尿病能否成为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尚存在争议。 胆囊炎其他疾病 胰腺癌发病还与胆囊炎、幽门杆菌感染、免疫缺陷、胆囊切除、胃切除及阑尾切除等疾病和治疗史有关,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胰腺癌发病风险比一般人群高14倍。 胰腺癌“三大症状” 腹痛 腹痛是胰腺癌的常见或首发症状,典型的胰腺癌腹痛为:疼痛位于中上腹深处,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夜间或仰卧位以及脊柱伸展时疼痛加剧,腹痛剧烈者常伴有持续性腰背部剧痛。 黄疸 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症状,约90%的胰头癌患者会出现黄疸,约半数患者以黄疸为首发症状。 体重减轻 短期内体重减轻虽非胰腺癌的特异性表现,但其发生概率甚至略高于腹痛和黄疸。如发生不明原因的消瘦,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消化道症状 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是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和腹胀,晚期可有脂肪泻。 总之,腹痛、黄疸和体重减轻是胰腺癌最常见的3大主要症状。但早期胰腺癌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往往出现这些症状时,已是疾病晚期。 “火眼金睛”识别早期胰腺癌   直径2 cm以下、无论是否已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胰外浸润,均被定义为小胰腺癌。而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体表超声、CT和MRI等,对“小胰腺癌”漏诊率最高可达30%。超声内镜凭借其近距离、个体化探查胰腺的优势,特别是纵轴超声内镜,具备高清、精细放大功能,可检出直径不超过5 mm的胰腺异常回声,因而可极大提高胰腺小肿瘤的诊断率。 “小胰腺癌”在超声内镜下长什么样?小胰腺癌在超声内镜声像图上多呈低回声改变,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规则或呈“蟹爪样”改变。曾有研究表明,对怀疑胰腺小肿瘤的患者进行增强CT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发现超声内镜诊断胰腺小肿瘤的灵敏度达94.4%,而增强CT的检出率仅有50%。 对于呈等回声表现或者边界不清的小胰腺癌,其发现和鉴别诊断则更加困难。纵轴超声内镜谐波增强造影成像利用超声造影剂的血池显像原理,根据肿瘤与胰腺实质内血管分布的不同,在注入造影剂后,观察可疑病灶与周围胰腺实质增强模式与增强程度的不同,从而确定病变的定位与性质。胰腺癌属于乏血供肿瘤,增强程度通常远弱于周边胰腺实质。因此,纵轴超声内镜谐波增强造影成像可以有效地鉴别胰腺癌与胰腺其他病变,从而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获取癌细胞的“导航系统” 晚期胰腺癌因侵犯周围血管、组织或器官,或出现远处转移而丧失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以联合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局部晚期及转移性胰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胰腺癌的细胞学性质,则是放化疗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只有获取肿瘤组织活检的病理学结果才能进行放化疗,超声内镜,则是获取肿瘤组织病理学活检的“导航”之一。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活检是在纵轴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将穿刺细针或切割针通过内镜活检钳道穿刺入目标组织,以获取目标的细胞和组织用于病理学诊断。 不同于体表超声引导下和CT引导下的穿刺,在超声内镜下,探头与病灶的距离拉得更近。不仅可以穿刺体表超声不能显示的病灶,而且穿刺针穿过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大大减少了对周边器官的损伤,并发症也相应减少。此外,由于EUS较高的超声频率,其分辨率明显优于体表超声,拥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就可以对直径小于5 mm的病变进行穿刺,这是目前其他影像技术引导下经皮穿刺难以做到的。此外,纵轴超声内镜还可以对胰腺癌肝转移灶、周边转移淋巴结进行穿刺,从而提高穿刺的总体阳性率。 什么情况下需要超声内镜 经腹部超声、CT、MRI或PET-CT等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或者可疑胰腺病变者,需进行胰腺的超声内镜。 虽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胰腺明显占位者,但提示胰腺有异常,如胰管扩张、胰腺饱满、密度异常等,需进一步进行超声内镜明确病灶; 肿瘤标志物CA199、CA50、CA242或CA72-4指标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或者动态观察持续增高者,需进一步进行超声内镜诊断; 糖尿病患者出现腹痛、腰背痛、消瘦、黄疸等症状,可进行超声内镜对胰腺进行排查。 另外,一级亲属患胰腺癌者、慢性胰腺炎病史者、有20年以上烟龄者、不明原因消瘦者等,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检查。 排除超声内镜检查的禁忌症(妊娠、严重心肺疾病、血管炎、造影剂过敏,以及其他原因不能耐受超声内镜检查者)。

叮咚
嗜烟酒、喜烫食,小心不要“惹上”食管癌

嗜烟酒、喜烫食,小心不要“惹上”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从全球来看,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发病人数已超过全球食管癌发病总人数的一半。但与西方人群的发病性质不一样,我国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大多是食管中段或中下段的食管鳞癌,而西方国家大多是胃食管交接的食管腺癌。 我国食管癌发病特点:以贫困地区为主 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主要在河南、河北、山西、四川等省,以及大别山区的鄂皖交界地区、江苏省的苏北地区、闽粤交界地区和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并且即使是高发区正常人群,他们的上皮细胞重度增生者亦较为常见。总的来说,贫困地区食管癌发病率较富裕地区要高; 男性的食管癌发病率高于女性,有家族史的人群也是高发人群。同时,食管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但近几年来年轻化趋势也不可小觑。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 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和临床研究,食管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后,经历一个长期慢性刺激的过程而产生的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量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发生的“罪魁祸首”,还有不少食管癌患者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而患上食管癌:喜欢吃过烫食物、高淀粉食物、很少或不吃蔬菜和水果,并且进食过快。其他还有环境因素和基因遗传因素,这类因素也决定了食管癌的地理特征和家族性特征。 食管癌早期不易发觉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1、吃下大块固体食物梗阻感。一般在第一口进食时出现,以后即消失,几天到几个月出现一次,容易被忽视。 2、吞咽时食管内异物感:少数患者在吞咽时自觉食管内有异物感。进食时有吐不出、咽不下的不适感。 3、进食后或不进食时出现轻度胸骨后疼痛感,时有时无,进食热食时更易出现。 4、少数患者还会出现上腹部不适的症状。 食管癌的中期症状 1、吞咽困难或疼痛:大多患者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前来就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吞咽困难会越来越严重。晚期患者还会出现持续性胸骨后或背部疼痛,此时极可能表示肿瘤已经外侵 2、进食时出现梗阻:这是由于食管癌的浸润和炎症反射性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所致。 3、出血:少数食管癌患者也会因呕血或黑便而来医院就诊。由于食管肿瘤可浸润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动脉。 4、声音嘶哑:食管肿瘤直接侵犯或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后压迫喉返神经引起。 食管癌晚期的全身症状 1、体重下降和发热:因梗阻而进食减少,营养情况日趋低下,消瘦、脱水常相继出现。肿瘤扩散时也会出现体重下降,发热等情况。 2、致死性大出血:肿瘤浸润穿透食管侵犯纵隔、气管、支气管、肺门、心包、大血管等,引起纵隔炎、脓肿、肺炎、肺脓肿、气管支气管瘘、致死性大出血等。 3、全身广泛转移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瘤肺转移时,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腹腔淋巴结转移时,出现腹痛,食欲下降等,肝转移时,出现右上腹痛、食欲下降、黄疸、腹水、大出血、昏迷等。 4、恶液质、脱水、衰竭:表现为极度消瘦和衰竭,常伴有水电介质紊乱。 在此我们提醒有家族史的人群以及烟酒不离身的人群,在40岁以后要对以上提出的早期症状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苗头,及时到有资质的正规医院进行诊断,万一患上食管癌,早发现早治疗都能取得不错的预后效果。   食管癌诊断有哪些方式   (1) X线钡餐检查:优点是简便,准确性高,患者痛苦少,不但可观察食管病灶部位,长度,梗阻程度,溃疡大小与深度,有无穿孔和瘘管形成,而且可观察食管黏膜和食管动力学改变。 (2)胸部CT增强扫描:不仅能看到病灶的部位、长度,还能看到食管壁的厚度、肿瘤外侵、同邻近脏器的关系、颈部或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肺部转移情况。 (3)食管腔内超声(EUS):对病灶的T分期准确性高,准确率约为70%~80%。 (4)食管镜检查和活检:食管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比较可靠的方法。它可以在直视下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和部位,同时还可在病变部位活检或刷片检查。 (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它能发现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尤其对远处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有更高的敏感性。这一检查在欧美国家已被视为常规。 (6)腹部增强CT/B超:发现或排除腹部转移灶。 (7)ECT:如有怀疑骨转移,应该进行ECT检查。 (8)食管拉网:如果食管镜等无法取到病理时,食管拉网是取得细胞学诊断的另一方法。 (9)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这些检查是为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以手术为主的食管癌治疗   和大部分恶性肿瘤一样,食管癌的治疗也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及中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应采用手术、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晚期患者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放化疗辅以中医治疗。在此我们着重谈一谈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对于没有远处转移和肿瘤外侵的食管癌患者来说,根治性手术仍是治疗的必经之路。如今我国大约有80%的食管癌患者都具备手术条件。根治性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切除食管大部分,同时还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但以下患者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经检查证实食管病变广泛并累及邻近器官,如气管、肺、纵隔、主动脉等;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或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关键。但常规开胸手术损伤大、术后恢复慢,还容易产生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少病痛。此时微创手术应运而生,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的优点,目前食管癌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微创开胸食管癌手术、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等。这些微创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相比,不用撑开肋骨、不切断胸壁肌肉,极大地保持了胸壁的完整性,既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又有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通气功能,进而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微创手术对于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效果与传统手术并无差异,不用担心会影响长期疗效。因此,食管癌患者应考虑采用微创食管癌手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已有科室开展了“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食管癌”、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和“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使原本高风险、高损伤的开胸手术得以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使更多的肿瘤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同时疗效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叮咚
你最该远离的「致癌物」有哪些?

你最该远离的「致癌物」有哪些?

每隔一阵子,总能从朋友圈或是网上看到各种关于“致癌”的信息,其中尤以食物居多: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火腿为一类致癌物! 红肉致癌,吃白肉更健康! 明火烧烤下的“串” 竟是致癌大户 …… 对此,有网友表示:吃这些,是慢性自杀;不吃这些,你还是直接杀了我吧…… 了解关于「致癌物」的2个真相 1、「致癌物」都是不安全的吗? 每当看到有关「致癌物」的文章,总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恐慌,但微医君要友情提醒一下:别慌,先看看里面是否写明了致癌物所属的类别。 成立于1965年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一直在进行确定致癌物的工作,目前IARC将各类致癌物基于证据的强度分成了4类(5个等级)。 1类致癌物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 2A类致癌物致癌的可能性较高,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但是人类证据有限。 2B类致癌物致癌的可能性较低,不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群研究的证据都还比较有限。 3类致癌物根据现有的证据,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 4类致癌物很可能对人不致癌。 了解了这个分类以后,大家就明白了,只有1类和2A类致癌物才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且尽可能避免。 对于2B类致癌物,可适当注意,但不必过于紧张(手机辐射就属于此类)。至于3类和4类致癌物,则基本可以放心(如咖啡因、食用色素、胆固醇、糖精等)。   2、接触「致癌物」一定会得癌症吗? 烟草和酒精,无疑是1类致癌物,但微医君敢打赌,一定有人会说“我认识XXX又抽烟又喝酒的,没得癌症啊”。所以,致癌物和癌症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 简单点来说,致癌物进入人体,经过代谢激活会对基因造成损伤。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你激活了,他可能就没激活,这是基因的多态性造成的。 即便基因受到损伤了,人体内的细胞修复系统也会开始运作,有些人细胞修复能力比较强,没事儿;可有些人细胞修复能力比较弱,这就可能受到影响了。我们很难确保自己就是那个运气好的、基因强大的人,所以你确定要去赌一把自己的运气? 确实,接触致癌物并不一定会得癌症,但一定会增加患癌风险。也许,你看到了几个抽了一辈子烟,喝了一辈子酒,却没得肺癌、肝癌的人,但你没看到医院肿瘤科、呼吸科、消化科更多的慢阻肺、肺癌、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 生活中常见的「致癌物」有哪些?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每年都会更新致癌物的信息,光1类致癌物就有一百多种。为了方便大家查看,微医君这里主要整理了大家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且被诟病较多的1类和2A类致癌物(以食物居多),希望大家以后再看到有关食物致癌的传言时,可以更理智地看待。 最后的一点小建议~ 尽管老生常谈,但预防癌症最常见的方法依然是:远离1类和2A类致癌物,适度锻炼控制体重,均衡饮食。

叮咚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