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公公结肠癌晚期日常点滴,想让更多人了解癌症及治疗过程

东东 2020年09月21日

患者是我公公,54岁,19年9月份因体重突然下降,浑身无力,便秘等症状,原本以为是血糖升高,所以住进当地县城医院降血糖,这里讲一下,公公30多岁就患有糖尿病,每天靠吃药维持血糖,在控制血糖上面公公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平时不太注意饮食,也不注意锻炼身体。


第二天我们下班回家,婆婆脸色很不好,说检查了肠子上可能有不好的东西,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我说还没有确诊,等再做其他检查再看看结果,后来就是一系列检查,肠镜之类的。


一查出来就是结肠癌肝转移,后来又去了私立医院做了PET CT,确诊是肝转移了,我们一家都蒙了,说好的是去降血糖,怎么就是结肠癌肝转移了,公公也被这个检查结果吓到了,并且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我怎么这么倒霉,得了这个毛病”。


国庆过后,公公顺利手术了,从下午4点到夜里11点,手术7个小时,在上海一共待了10天左右出院回家。


公公现在已经是骨转移了,前面的事由于时间问题,我就不详细讲了,简单说下,公公上海手术回来后差不多20多天的时候进行第一次化疗,用的进口的药,一次能报销80%左右。一次化疗费用在4000左右,不包含车旅吃饭的费用。第五个疗程后,公公有一次抱宝宝,说是闪着腰了,腰有点疼,我们就买了点贴药回来给他贴,没过多久,在小区楼下活动区,骑自行车,又加重了疼痛,我们说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不需要,就是闪着腰了,在家休息就好,因为腰疼,被迫停止了化疗。其实公公心里很担心自己骨转移,不愿意相信,所以不想去医院面对。


4月10日,公公要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了腰,婆婆打电话过来说,骨转移了,我们当时的心情已经无法形容了,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为什么会骨转移,不是说检查都好好的吗,术后三个月检查,肿瘤指标都正常啊,更何况还在化疗期间。。。


2020年4月13号,上午婆婆去办了住院手续,中午我和老公回家把公公送进了医院,也就是这天我才知道了公公病情的严重性。说实话我们真的很自责,对公公的病情一直是从公公口中的得知的,从来没有看过报告病理之类的,以为公公做了手术,再配合化疗至少前3年时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是我们疏忽了。


那天下午医生把片子调出来给我看了,骨折是病理性骨折,是癌细胞扩散到骨头上引起的骨折,然后看了去上海医院的病理,其实去年公公在9月份查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很晚的那种,我们一直以为公公是指转移肝,而且只是一处,而病理上公公12处淋巴都转移了,医生在跟我们讲解的时候,我和老公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喉咙里发不出任何声音,医生不停的叹息太晚了太晚了。。。还这么年轻。。。


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另外想减轻痛苦。

公公对生的欲望太强了,在去医院的路上,坐在轮椅上的公公说我这个腰再有一个月应该会好了。。。


4月14号,公公做了全身检查,盆骨也已经密密麻麻的扩散了,公公的左腿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完全抬不起来,婆婆告诉我公公在做检查之前还一直在说,我应该不是骨转移。。


晚上我们去看望公公,精神挺好,晚上还一直和我们说应该不是骨转移,要不然这个腰会一直疼,公公说自己躺着不疼,就是不能站。其实公公多少怀疑自己骨转移了,只是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一度在自我安慰。


4.17号,省中医院的专家过来了,婆婆起了个大早去挂号排队,专家看了病理等一系列资料,说情况比较严重,已经是晚期了,四期,因为年纪轻还能稍微延长点时间,考虑吃点靶向药,但是不一定有用,另外就是吃止疼药,因为疼起来可能是真的很疼。另外公公依旧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4.18号,公公每天挂一瓶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水,另外配了点中药,每天晚上会发烧,38.5,吃了退烧药第二天又正常,出汗多。这两天腿又比之前疼了一点,止疼药加了剂量,一次吃两颗。


这两天我没有带宝宝过去医院,因为疫情期间,公公说在视频里看看孩子就行了,不要带孩子过来。说实话公公确实很爱宝宝。每次看到宝宝,无论多疼,嘴角都不自觉的上扬,都表现出一副自己已经病好了的样子。希望宝宝也是公公的精神支柱。


4.19号,带宝宝去看公公,精神状态不错,还逗宝宝玩。胃口也好了些。发烧不是好现象,可能是癌细胞在扩散,或者是身体什么部位感染了。


医生说这个药吃了也可能就延长2个月的时间,吃不吃我们自己权衡,我们家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都不高,真的有时在生命和金钱之间,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4月26日,公公出院了,每天在医院挂一瓶抗癌的水,医生说挂不挂对他来说意义都不大,所以婆婆决定回家休养吃药,现在在吃抗癌的中药,靶向药依然在找人去北京那边购买,公公胃口不好,舌苔厚,吃什么都是苦的,我们每天变着花样做饭,实在不行就去饭店买,只要他吃。


前两天公公搬到了另一个病房,病房有一个病友也是骨转移了,两个人一起交流,公公应该知道了,虽然嘴里没有明说,我们也没有明确告诉他,公公最近心情明显低落了很多,脾气变得特别暴躁,不耐烦。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事实发现这只是我们的误判

5月8号,最近公公状态还是维持原来的样子,前几天听说自己现在吃的止疼药有副作用,想换一个止疼药,婆婆后来去医院开了另一种止疼药,说是好一点的,吃了可以延长点不疼的时间,但是这个药吃了有反应,呕吐,不能吃饭,一吃就吐,公公为此大发脾气,怪婆婆的药买的不好了,人生病的时候总归心情是不好的。


家里亲戚帮忙找了一位专家,专家重新给了一个治疗。

会诊回来我们和当地医院的医生再一次进行沟通,医生说手术之前只是肝转移,并没有骨转移,之后的5个化疗期间都没有遏制住癌细胞的扩散,再加一个疗程也未必有什么作用,医生让我们自己决定。


公公从卧床后就一直排斥化疗,他说自己已经很匮乏了,不能再化疗,这次我们同样也征求了公公意见,全家一致协商决定放弃化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另外补充营养,提高生活质量,不想再折腾。


再补充一下,公公卧床两个月,腿部肌肉萎缩,期间发生一次意外,婆婆外出买饭,公公自己下床上厕所,现在腿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一下床直接摔倒在地,到是把我们吓得不轻。因为之前公公都是能下床自己慢慢挪到厕所的。


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去陪伴,尽量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在这里写文章一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癌症及治疗的过程,二是自己压力大,没有诉说的地方,即便家里天塌下来了,第二天依旧要迎着笑脸上班。。。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dongdong

点击查看全文
6条评论
  • 花开青年

    进展这么快?

    2023-08-30

  • 吴绍步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两个字

    2020-09-21

  • @_@_918

    🤝成年人的世界,哪里有容易二字

    2020-09-21

推荐商城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必须努力生活扛起这个家!

老公确诊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 相识那年,我19,老公23,我大一,老公研一。 我们相识于最好的年华,我们是彼此的初恋,我们说好要好好过一辈子,生儿育女,孝敬父母。 可惜天妒英才。在确诊后老公对我说的第一句
lxf123

3年了,从全面转移到肿瘤近乎消失,也许是奇迹

三年了,真的不容易。肺腺癌晚期,右肺,胸膜转,淋巴转,纵膈转,锁骨转到去年的多发脑转,脑膜转,癫痫抽风,面瘫。道路崎岖坎坷,到全身没有了病灶,查不到一个瘤子,我经历了什么?要是永远这样就好了。刚确诊时,用进口培美顺铂化疗六次。第一次化疗时,
🌹铿锵玫瑰🌹

治疗历程分享:打破生存期魔咒,免疫治疗已两年余

雁老师确诊恶性腹膜间皮瘤满2年了。很想写点什么却感无从下笔。一幕幕的场景幻灯片式的浮现又消失,命运就是最残酷的导演。 间皮瘤非上皮型预后极差,传统治疗2年的生存期仅8%,雁一确诊就是IV期远端转移,多发高恶性病灶,倘若不是超适应症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提前恢复免疫联合,神奇还在延续

既然无法实施化疗增敏方案,为充分利用乐伐起效迅速及一过性肿瘤血管正常化功效,将考虑提前恢复免疫联合。 非常怀念长达1年多的免疫治疗,更坚定了回归免疫的决心。 输完白紫100mg第三次,联合乐伐37天,雁老师一切安好。打了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K药19针后被迫终止,继续挑战免疫治疗

第19针K药联合贝伐,免疫治疗历时1年3个月。因突发免疫性肝炎延期2周,挂水保肝治疗后已无大碍。肿标平稳,体感无异。 去年5月发生过二级免疫性肝炎,此次卷土重来,Alt高至近6倍归类三级,但因借鉴去年经验,常规挂水保肝能迅速控制,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当前应用于临床的4大联合方案

免疫单药的有效率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大致徘徊在20%上下。虽然不少单药应用进入指南,但更多的病友既非PD-L1高表达,也非MSI-H或dMMR,TMB大于20的也不多见。临床实践上如何增效免疫治疗,获益最大化,联合方案就成为主流,确实不同程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500天无症状带瘤生存,我想她一直幸福下去

第17针K药,联合贝伐。体感一如既往,无任何症状。敏感肿标继续下降接近正常值,贝伐作为免疫增敏剂,确实相当的给力,尤其对于腹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 想起之前所说的打地鼠游戏,地鼠们安静呆着吧,冒头一定给你打回去……。 癌症晚期似乎需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治疗进程中应该重点监测的指标

说说在肿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进程中,应该重点监测的指标。 患者每次治疗前都需要抽血化验,医生却很难做到各项指标的解读,哪些可能是和疗效密切相关呢?    (1)肿瘤标志物。之前说说已详细阐述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K药控制11个月后耐药,联合贝伐继续挑战

第十三针k药,单k第7针。母亲状态一如既往的好,体征指标一切正常。糟心的是,9月底才做的增强CT显示稳定并缩减,不争气的肿标却连续2周期升高(不太像一过性),似乎感觉到了癌魔的蠢蠢欲动......。 原打算即刻开始贝伐的再挑战,罗
《雁归来》

经验分享:癌症晚期患者应遵循“好药早用,好药先用”原则

很多病友理解有误区,认为治疗应循序渐进,把“好药”当救命稻草;生怕后续无药可用,总想着留后手,看似理性合理,实则可能犯了大忌。 道理其实简单,癌症不是感冒打喷嚏,能给你足够时间慢慢治疗。越到末期,癌细胞越疯狂生长,呈压倒之势,“好
《雁归来》

经验分享:​肿瘤标志物的意义和作用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令许多病友十分纠结又绕不开的重要指标,尝试来说说它的意义和作用。 1、肿标TM的概念是指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后者机体的反应往往会被忽略了)。成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抗癌一周年,感恩你我的坚持

K药第11针,单药K第5针。母亲迎来单K 4针后的影像大考,自觉满意,继续戴着SD的帽子享受着CR无恙的生活。  前6针联合贝伐,确认起效后第7针改K单药,现在看结果是好的。但当时作决定也冒了一定风险,做了较充分的思考:
《雁归来》

经验分享:如何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肿瘤治疗正迎来突变时期,大批的新药高歌猛进,确实在数据上也成碾压之势。由于信息的发达及交流的便捷,患者和家属不再是盲人摸象,医患关系随之出现很多新变化。见到越来越多病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 1、国内医疗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关于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

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肿瘤治疗跨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期,病理免疫组化是诊断的金标准,而基因检测就是精准治疗的基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得靶向治疗的良机,同样免疫治疗预测疗效因子中TMB和MSI也来源
《雁归来》

经验分享:高龄患者如何应用免疫治疗?

不自量力统计了一些高龄患者病友的免疫治疗数据,再次分享,但愿能带来一些启发同时做个小结。  高龄患者新陈代谢缓慢,病情进展也可能不如年轻患者迅速,在治疗上应平衡考虑药物效力和毒性,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雁归来》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