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咚咚肿瘤科,肿瘤科普资讯门户网站,发布通俗易懂的肿瘤治疗科普文章,为肿瘤患者、医生、科研人员无缝衔接国内外 最新抗癌医药信息。
「魔法子弹」首次突破肺癌!ADC药物Dato-DXd开启肺癌患者ADC治疗时代

「魔法子弹」首次突破肺癌!ADC药物Dato-DXd开启肺癌患者ADC治疗时代

肺癌治疗,我们终于迎来了ADC药物III期临床的首次突破!   10月20日-24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作为全球最顶尖学术会议之一,不少重磅药物的临床数据都会在此期间公布。今年的ESMO会议一改往届的颓势,带来了不少全新的抗癌药物和与其相关的重磅临床数据。 其中,作为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全新抗癌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毫无疑问延续了其「势如破竹」的态势。10月23日,来自第一三共&AZ的ADC药物——Dato-DXd针对肺癌治疗的首个III期研究TROPION-Lung01中期数据公布: 相比多西他赛,Dato-DXd展现出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改善(4.4个月 vs 3.7个月),TROPION-Lung01也成为了首个ADC药物在后线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比多西他赛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亚组分析显示:针对非鳞癌患者,Dato-DXd取得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5.6个月 vs 3.7个月);无论是否存在可靶向的基因突变,患者都能从中实现无进展生存期的提升,且有可靶向突变的患者获益更佳!   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TROPION-Lung01研究的阳性成果意味肺癌治疗迈入ADC治疗时代!这对患者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在肺癌患者的「治愈」拼图上,Dato-DXd添上了重要的一块,为肺癌后线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治疗方案!   Dato-DXd究竟有多值得大家了解,还要从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前世今生说起。   Dato-DXd延续家族「优效基因」,开辟肺癌患者全新治疗路线 首先,Dato-DXd最值得我们称道的,是它作为抗体偶联药物,已经成为癌友们继PD-1抑制剂后最为成功的全新抗癌药物之一。新药带来新气象,它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癌种中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很多癌友都好奇Dato-DXd是如何实现精准杀灭癌细胞的。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枚精准的「生物导弹」,可以精准锁定癌细胞,并通过细胞毒药物实现肿瘤的定点爆破。它有两个核心的功能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抗体,另一个部分是治疗药物DXd,二者通过特殊的连接物结合到一起。其中抗体部分负责精准地找到癌细胞,而治疗药物DXd负责对癌细胞进行一击必杀,兼具了抗体药物的靶向性和治疗药物的强大杀伤力。 而Dato-DXd之所以在ESMO大会的临床数据公布后获得不少关注,其核心还是在于它开辟了肺癌治疗的全新路线,同时兼具了覆盖人群广、药物疗效优、用药安全可控三个特性。 详解Dato-DXd,三项优势独占鳌头   如何理解这样全面提升的临床数据?我们先从TROP-2靶点的特点与TROPION-Lung01研究的临床设计开始解析: 首先,Dato-DXd的靶点——TROP-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这种蛋白在成年人正常组织里表达很少,但在肺癌、乳腺癌等上皮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且与肿瘤侵袭性行为有关。有数据显示,TROP-2分别在高达64%的腺癌和75%的鳞癌中高表达,因此,Trop-2靶点又有个别称叫做「万能靶点」,具备不小的治疗潜力。 TROP-2表达广泛,就意味着它可能惠及的肺癌患者范围更为广泛。在本次TROPION-Lung01研究的临床设计中,其入组患者标准为:经标准治疗后复发/进展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囊括了有或无可靶向基因组改变的患者。这样的入组标准几乎囊括了绝大多数的经治肺癌患者。 根据临床设计方案,本次研究共纳入了604名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Dato-DXd或多西他赛治疗。在这些患者中: ● 病理类型为非鳞癌的,在Dato-DXd治疗组和多西他赛治疗组的患者占比分别78%和77%; ● 存在可靶向突变的患者比例,在两个治疗组别均为17%; ● Dato-DXd组和多西他赛组分别有44%/43%的患者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 ● 患者中位年龄64(22-88)岁。 而此次临床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出Dato-DXd对非小细胞患者的广泛有效性,并未让我们失望!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方面,Dato-DXd相比多西他赛有着不小的提升(4.4个月 vs 3.7个月),非鳞癌患者更具优势(5.6个月 vs 3.7个月)。   客观缓解率方面,Dato-DXd组较多西他赛组展现出了翻倍的提升(26.4% vs 12.8%)。其中Dato-DXd组有4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而多西他赛组并没有患者实现完全缓解。在非鳞癌亚组中,患者对Dato-DXd的应答率更高,客观缓解率达到了31.2%。 在中位持续缓解时间方面,Dato-DXd和多西他赛的中位疾病缓解时间分别为7.1个月 vs 5.6个月。   TROPION-Lung01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治疗的全新篇章! 在过去的十年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可谓「百花齐放」,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靶向药物」是其第一选择;而阴性患者则可选择「免疫+化疗」联合方案,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疗效数据。 但来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后线治疗,尤其是对于非鳞状的肺癌患者来说,我们的进展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状肺癌患者,一线治疗耐药后最常采用的二线方案是多西他赛(及联合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也有一些临床研究探索了免疫治疗(及相关药物联用)的方案。但其临床数据均不够理想。 针对非鳞癌,驱动基因阴性的二线治疗患者: 而驱动基因阳性的非鳞状肺癌患者后线治疗手段则更加有限,在免疫联合化疗方案中仅信迪利单抗+化疗+贝伐珠单抗获批适应证,但只观察到无进展生存期的获益。 基于此,Dato-DXd的临床试验TROPION-Lung01研究展现出的优异数据就显得弥足珍贵。作为首个TROP2靶点且在肺癌领域取得III期临床研究阳性成果的ADC药物,肺癌二线治疗一条全新、光明的道路自此开启。 最后,也是不少患者们关注的重点,就是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在患者们的传统认知中,癌症治疗基本上与「副作用惊人」划上了等号。无论是放化疗的胃肠道毒性、血液毒性等不良反应,又或是免疫治疗“开盲盒”一般各种意料之外的不良反应,都给大家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而抗体偶联药物最具优势的便是其精准性。得益于Dato-DXd作为ADC类药物更精准高效的作用机制,这颗「魔法子弹」可以凭借TROP-2这个靶点相对精准的击中癌细胞。 在TROPION-Lung01研究中,Dato-DXd的不良反应安全可控,相比而言并未发现它存在新的安全性信号。临床中Dato-DXd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腔炎(49.2%,多数为1/2级)和恶心(37%),而大于3级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在Dato-DXd组和多西他赛组分别为3.4%和1.4%。 与多西他赛相比,因大于3级的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导致减量或停药的患者比例在Dato-DXd组中更低。对癌症患友们来说,可控的不良反应需要关注,但并不值得为此过于担心,甚至影响抗癌的治疗。 充满希望,更多ADC药物未来可期! 兼具了一款抗癌药物覆盖人群广、药物疗效优、用药安全可控的三个特点,Dato-DXd正在改变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我们期待它可以为肺癌患者们带来的更多希望,同时也为乳腺癌、胃癌、子宫内膜癌等其它癌种带来更多希望。 […]

小D
房子买得好,患癌风险降不少,这是真的吗?

房子买得好,患癌风险降不少,这是真的吗?

最近,房地产市场似乎有些回暖的迹象,有些人可能正在考虑给自己换个新房,改善下居住环境。而在选购新房时,除了交通便利性、采光条件等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步行适宜度,它直接关系着你的健康问题。   步行适宜度指的就是一个社区是否适合步行出门。步行适宜度高的社区,不但肥胖率较低,一些癌症的发病率也会下降。 最近一项针对纽约市14274名女性的研究就发现,较高的社区步行适宜度与绝经后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13种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减少相关[1]。步行适宜度最高的25%社区中,这些癌症的发病率比步行适宜度最低的25%社区低了26%。 纽约步行适宜度高的社区和步行适宜度低的社区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也是预防癌症的一大秘籍。但运动并不只有主动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被动的锻炼。而被动锻炼的量,跟我们的居住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出门买菜,如果商场离家500米,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走路去买;如果商场离家2公里,可能会骑个自行车;如果商场离家10公里,那基本就要开车去了,买菜路上的被动锻炼也就没了。 根据社区的这些周边环境,科学家们提出了“步行适宜度”的概念。通常来说,人口密度较高,步行范围内有大量目的地(包括商店、公园、图书馆、银行、公交站、地铁站等),街道连接良好的社区,步行适宜度较高,人们出行时步行或骑车的比例也会更高。 2016年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显示,步行适宜度较高的社区肥胖率通常较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明显低于步行适宜度差的社区[2]。肥胖和糖尿病都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那社区的步行适宜度是否也会影响癌症的发生率呢? 伦敦为鼓励居民步行推出的步行地图   本次研究纳入了14274名在纽约居住的女性,利用其住宅地址的地理编码评估每一位参与者居住地的步行适宜度,持续追踪近30年。数据截止时,18%的参与者患上了肥胖相关癌症,最常见的是绝经后乳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 整体来说,社区步行适宜度最高的25%女性相比最低的25%女性,患上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要低26%。平均社区步行适宜度每增加一个标准差,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就会降低12%,其中: ● 绝经后乳腺癌风险降低11%; ● 卵巢癌风险降低18%; ● 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13%; ● 多发性骨髓瘤风险降低32%。 步行适宜度与多种肥胖相关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图中数据进一步考虑了步行适宜度随时间的变化) 而且研究还发现,社区步行适宜度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参与者中更加明显。这可能是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参与者,即使住在步行适宜度高的社区中,也会更多的开车出门。 研究人员表示,希望他们的研究可以影响到建筑环境方面的政策,让城市规划变得更加合理,尽量提高每一个社区的步行适宜度。而对我们来说,也可以在挑选自己未来小窝的时候,考虑一下将来步行出门是否方便。     参考文献: [1]. India-Aldana S, Rundle A, Quinn J, et al. Long-term Exposure to Walkable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Reduces the Risk of Obesity-related Cancer in Women[C]//ISEE Conference Abstracts. 2022, 2022(1). [2]. Creatore M I, […]

小D
警惕!肿瘤相关性肺血管病,这7种类型一定要注意...

警惕!肿瘤相关性肺血管病,这7种类型一定要注意…

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包含肿瘤自身导致的肺血管损害,也包括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肺血管病变,二者均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 主要分为以下7种类型: 1. 肿瘤相关性肺血栓栓塞症 2. 肺肿瘤微栓塞; 3. 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 4. 肺动脉内转移瘤栓塞 5. 原发性肺动脉肿瘤栓塞  6. 纵隔肿瘤或肺内肿瘤对肺动脉压迫浸润 7. 肿瘤放疗或化疗所引起的 肺动脉高压  患者在原发病基础上,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咳嗽、咯血和体循环淤血等症状。少数肿瘤相关肺血管病发生率低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将严重影响疾病转归。 1. 肿瘤相关性肺血栓栓塞症   肿瘤相关性 PE 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肺血管病。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存在凝血机制异常,一些肿瘤化疗药物和其他治疗措施也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因此肿瘤患者容易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 PE,发病率为4.0%~20.0%,为非肿瘤患者的 4.0~6.5 倍,肿瘤患者化疗及手术治疗后,其 VTE 风险将分别增加 6.5 倍和 3~5 倍,VTE 位居肿瘤患者死因的第 2 位。PE 可作为肿瘤的首发症状,约 2.2% ~12.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确诊前 2 年发生 VTE。因此,在 VTE/PE 的病因诊断及长期随访中需注意筛查肿瘤。   —推荐阅读— 肿瘤的第二大死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诊断、治疗 2. 肺小血管肿瘤栓塞 肺小血管肿瘤栓塞是指肿瘤栓子栓塞微小肺血管,主要包括 PTE 和 PTTM,这两个疾病临床上罕见,PTE/PTTM 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不能发现栓塞征象。 PTE 是指肿瘤细胞团块栓塞肺小血管,不伴明显的肺血管重构,但少数患者亦可出现肺动脉高压,一般不伴有肺内转移瘤。PTE […]

玉米
全球全人群晚期胃癌最长生存纪录刷新了!

全球全人群晚期胃癌最长生存纪录刷新了!

中国是一个胃癌大国,全球近一半的胃癌患者都在中国。但同时,全球最好的胃癌治疗方案可能也来自中国。   NEW 在今年的ESMO大会上,RATIONALE-305研究最终分析结果重磅发布,中国原研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HER2阳性局晚/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癌,在全人群中实现了15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OS),在PD-L1阳性亚洲人群中更是达到19.3个月。 这一结果刷新了目前全球全人群晚期胃癌的生存数据,也是目前所有全球大型Ⅲ期临床研究中,HER2阴性人群里最为亮眼的OS数据[1]。 现场照片 胃癌难攻,众多创新药物接连受阻   作为胃癌发病大国,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是全球胃癌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而且胃癌发病隐匿,超70%患者确诊就是晚期,错失手术机会,整体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有6%[2]。 但要开发胃癌新药,障碍也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胃癌的异质性。全球各地的胃癌,在致病因素、好发部位、分子分型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常用的化疗方案也各不相同[3],这些都给胃癌新药的研发增添了很多困难。 不过近些年来,胃癌的治疗也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比如曲妥珠单抗、DS-8201等靶向药和ADC药物,在HER2+胃癌中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不过在胃癌中,HER2+患者终究是少数。 而占大多数的HER2-晚期胃癌患者,多年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不少被人们寄予厚望的药物纷纷遭遇滑铁卢。就连免疫治疗,在胃癌中也先后遭遇了KEYNOTE-062、ATTRACTION-04两次失利,一直到CheckMate-649才初获成功,过程十分曲折。 面对如此困境,替雷利珠单抗的RATIONALE-305研究充分考虑了当前的临床痛点,预先设置入组地域、腹膜转移、PD-L1表达及化疗方案四项分层因素,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及维持治疗模式,非常符合临床实际,在全世界均具有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国原研PD-1抑制剂异军突起,刷新胃癌治疗三大纪录 RATIONALE-305研究纳入了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997例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治疗或仅使用化疗。 而在被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腹膜转移的比例高达44%。对胃癌来说,有腹膜转移几乎等于无药可治,RATIONALE-305研究无疑为这群以往疗效非常差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早在今年年初的ASCO GI大会上,RATIONALE-305研究就公布了其中PD-L1阳性人群的研究结果,中位OS达17.2个月,死亡风险相比对照组降低26%。特别是在亚洲患者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创下了19.3个月的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生存记录。 基于上述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在今年2月批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用于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线治疗。 而在本次ESMO大会上,RATIONALE-305终于公布了备受瞩目的全人群研究结果,亮眼的数据再次刷新三个纪录:   记录1 刷新晚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新纪录,PD-L1阴性、腹膜转移、肝转移患者同样获益   全人群结果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中位OS达到1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0%。该结果刷新了目前全球全人群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数据,也是目前所有全球大型Ⅲ期临床研究中HER2阴性人群里最为亮眼的OS数据。   根据预设的亚组分析,无论患者PD-L1表达高低,有没有腹膜转移,有没有远处转移(肝转移),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都能给患者带来一致的获益,这在同类研究中也是首次体现,真正做到了全人群广覆盖,用实力让所有的HER2-晚期胃癌患者都能受益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   记录2 最久缓解,更长高质量生存时间   全人群结果中,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患者中位DoR(疾病缓解时间)可达8.6个月,近30%全球全人群缓解超过2年,而在PD-L1阳性人群中,缓解超过2年的患者比例更是达到近40%!   这意味着能有更多患者获得长期的高质量生存,延缓疾病进展,推迟胃癌患者进入二线治疗的时间。   记录3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RATIONALE-305研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3级以上TARE发生率为53.8%,在目前所有胃癌晚期一线治疗的III期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让更多患者免受治疗副作用之苦。   表1.RATIONALE-305研究ESMO摘要数据 国际认证,普惠愿景,替雷利珠单抗为患者带来更优的选择 作为首个成功出海欧盟的中国原研PD-1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在多个癌种治疗中不断刷新数据纪录,包括近期以王者之姿在肺癌领域率先夯实全人群获益“大满贯”,并保持着目前在中国最多适应症获批以及最多医保适应症的战绩。 本次胃癌全人群数据再次验证替雷利珠单抗的国际品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众多胃癌患者来说,RATIONALE-305研究也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选择,不管PD-L1表达高低,有没有肝转移,所有患者均能获益。 这也践行了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的愿景——百济神州要给中国人做最好的抗癌药,同时也要作为中国人给全世界做最好的抗癌药。     参考文献: [1]. Rui-Hua Xu, et al.Tislelizumab (TIS) Plus […]

小D
乳腺癌患者必备的20条干货知识,简单实用!

乳腺癌患者必备的20条干货知识,简单实用!

每年10月18日为防乳癌宣传日,每年十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今年10月20日)为粉红丝带关爱日,由此,每年十月被大家称为“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今天,这篇文章帮乳腺癌患者总结了20条乳腺癌相关的干货知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康复等,简单实用,希望乳腺癌患者能有所有收获。   01 什么能做? 1、乳腺癌患者常会因能不能吃发物而困扰,其实大可不必!目前,没有吃海鲜、牛羊肉引起乳腺癌转移和复发的例子。相反,海鲜、牛羊肉能为身体提供大量蛋白质,应适当摄入。   2、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喝豆浆是安全的,其中的大豆异黄酮不会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大豆是天然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很好的肉类替代品,放心喝!   3、“咖啡致癌”这个说法仍然在流传,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发文明确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性。乳腺癌患者如果没有睡眠问题,也没有出现心慌、气虚等,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不用太过担心。 4、放化疗期间记得多喝水!放疗患者建议每天饮水不少于2500ml,有利于代谢物尽快排出体外;化疗患者建议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在加快体内化疗毒性药物的排出的同时,还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乳腺癌患者要定期自查脖子、锁骨、腋窝、乳房等部位,如果发现体表下出现结节、凸起,触摸感觉有“砂粒样”或者腋窝或锁骨上窝“饱满”感,不论是否疼痛,都应该及时就诊,检查是否有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 6、乳腺癌患复查不可忽视!完成初始治疗后,在没有发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下,每3–6个月复查1次,3年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1次。接受保乳术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1次乳腺检查;原位癌患者无需频繁复查,一般治疗后前5年每年2次,之后每年1次。   7、性生活不会导致乳腺癌复发。相反,和谐正常的性生活可以稳固婚姻,还能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甚至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复发[1]。但要注意行房时,不要过于激动、剧烈,更不能多欲,特别是要做好避孕!   02 什么不能做? 8、西柚(也叫葡萄柚)、塞维利亚橙子、杨桃等含有呋喃香豆素,它会影响靶向药和内分泌药物的代谢,药物长期蓄积在体内,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服用靶向药和内分泌药物时不要吃以上水果。   9、素食主义、生酮饮食均无证据证明能防止肿瘤复发。可以明确的是,长期素食的患者易出现蛋白摄入不足的情况,生酮饮食会导致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使患者身体更差。再次强调:患者应饮食均衡、营养搭配。 10、建议乳腺癌患者戒掉添加糖,如可乐、甜品、糖果等。我们平时吃的天然食物中,如蔬菜、水果、谷物中都含有糖分,已经足够人体的正常运转所需,无需额外摄入添加糖。   11、压力会让癌症扩散的速度增加6倍[2],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极其不利。患者应该与家人、朋友、医生多沟通,将自己的压力说出来,共同解决;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打太极、练瑜伽等活动来疏解压力。   12、喝酒不仅不能杀死癌细胞,还能加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一项关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显示,饮酒的肿瘤患者临床进展快,生存时间短;另外也有实验室研究发现,饮酒可以促进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及转移[3]。   13、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可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如动物内脏、肥肉、血制品等应少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各类膳食摄入的平衡,不要为健康埋下隐患。 14、乳腺癌患者禁止食用蜂王浆、蜂胶,因为会含有动物性雌激素,但蜂蜜是可以食用的。   15、含有双酚A、氯酚、二苯甲酮、对羟基苯甲酸酯这4类内分泌干扰物混合物的化妆品,对乳腺癌患者有影响,患者在选择化妆品时应注意查看其成分,避免这4种物质。另外,一些含有紫河车、雪蛤等成分的护肤品也不建议乳腺癌患者使用。   16、服药期间禁止自行增量或减量。突然增量或减量会导致血药浓度产生波动,影响药效不说,还有可能影响耐药性,甚至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03 以下情况需注意 17、化疗药物不会直接破坏毛囊,所以化疗导致的脱发是可逆的,停止化疗后,头发一般会重新长出来。最常引起脱发的化疗药物有: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 18、中药可以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但不推荐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例如,化疗患者可以用中药减少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手术后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调节免疫力。服用中药应告知主诊医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19、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推荐,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每周至少2次。   20、很多乳腺癌患者为了方便避孕想安装曼月乐环(避孕环),曼月乐环是孕激素制剂,对于乳腺癌患者是有风险的。因为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很多都与孕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不建议患者使用。  

玉米
早中期肺癌能否根治?这个数据你必须了解!

早中期肺癌能否根治?这个数据你必须了解!

长时间以来,【能手术】一直在抗癌圈里是相当正向的词,毕竟【能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能治】甚至是【能根治】,相反越晚期的肿瘤,肿瘤浸润的范围越大,手术的意义就越有限。   对于我们本文的主角——早中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后就是控制术后的复发,这两者对于患者的长期生存尤为重要,换句话说,早中期的肺癌能否根治,这两点很关键:拥有手术机会、控制术后复发。 手术不是切了这么简单!   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当我们说起早中期的肺癌手术时,它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而变成了一整个管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这个手术前中后的治疗方案及模式的选择就叫做围术期。   有朋友要问,手术就手术呗,为啥越弄越复杂了呢?   大家可以想想,虽然都是早中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但并不是每位患者都符合手术适应症,而那些肿瘤越大、转移的淋巴结越多、转移的范围越广泛的患友们,手术切干净的难度就越大,复发的风险越高,这时候即使勉强能手术,成不成功就难说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应运而生,一个是术前提前治疗、一个是术后继续治疗。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让肿瘤缩小甚至接近于消失,这样再去手术,手术成功的几率会相对增加,而术后的辅助治疗,是在手术切除后,继续使用全身治疗来清除潜在残余的肿瘤病灶,降低复发可能。   新辅助+辅助治疗的理论从提出到实践,治疗方案和药物在不断精进。传统的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在临床实践中仅能提升5年生存率约5%,疗效达到瓶颈,生存改善不能尽如人意,而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瓶颈——CheckMate-816研究和IMpower-010研究的成功,让肺癌正式开启了新辅助和辅助的免疫治疗时代,而后更多免疫药物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的研究,让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的治疗模式积累了越来越多重要证据的支持。   而在众多取得突破的免疫药物中,有一个中国原研药物的表现格外耀眼,让整个学界都不禁注目! 拿数据说话!全面刷新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历史纪录! 在本周2023 ESMO大会的摘要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替雷利珠单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结果重磅公布,pCR率(病理完全缓解率)、MPR率(主要病理缓解率)、手术率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RATIONALE-315研究终点MPR(主要病理缓解)和EFS(无事件生存期)也迎来了全面报阳,有望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愈机会。   首先我们来看看pCR率,RATIONALE-315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pCR率高达41%(对照组为6%)。这一数据相比较目前全球同类研究的20%左右,大幅提升了整整两倍,临床获益实现质的飞跃!   表1.NSCLC围术期领域Ⅲ期临床研究一览——pCR率 (图源:参考文献[6])   那什么是pCR?这个数据代表了什么?   pCR英文翻译过来是病理完全缓解,是外科医生最关注和看重的围术期疗效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药物对肿瘤的深度缓解能力,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患者治愈的几率,被视为免疫激活金标准。   同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MPR率也高达56%(对照组为15%),全面刷新了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缩瘤新高度。   表2.NSCLC围术期领域Ⅲ期临床研究一览——MPR率 (图源:参考文献[6]) 另外,RATIONALE-315研究的手术率达到84.1%(对照组为76.2%),也是同类研究中的佼佼者,意味着更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手术机会。   很多朋友又要问了,虽然疗效很好,但是不是安全呢?   我们从RATIONALE-315研究本次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体现了出色的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与传统的单纯化疗是相当的,所以在确保卓越疗效的同时,还兼顾了用药安全。   在我们印象中,欧美进口的抗癌药总是“更厉害”,而替雷利珠单抗作为首个成功“出海”欧盟的中国原研创新PD-1单抗(2023年9月替雷利珠单抗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再次用实打实的数据展现了国际品质的强悍实力!   以患者为中心,科学严谨兼具人性化 如果我们仔细看RATIONALE-315这个临床研究,在研究设计上采用了“新辅助+辅助”的全程管理模式,共纳入了453例可切除的II期或IIIA期的中国NSCLC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的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接受安慰剂作为辅助治疗。 这是首个针对中国II/III期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治疗成功的III期研究,同时也是成功验证免疫治疗针对肺癌围术期中国人群的最大规模III期研究。   RATIONALE-315研究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前瞻性地采用了3-4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不仅保证了术前有效缩瘤降期,也充分满足了临床中灵活选择最佳手术时机的需求。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创新性地采用了替雷利珠单抗400mg Q6W(每6周使用一次)8周期方案,相较于免疫治疗常规的200mg Q3W(每3周使用一次),400mg Q6W方案每次用药的间隔延长,在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既减少了每次患者入院治疗的麻烦,也降低了家属需要陪护的时间和成本。   […]

小D
每天一瓶酒,大脑老2岁!权威研究发现:喝酒容易把脑子「喝没了」,适度饮酒也不行

每天一瓶酒,大脑老2岁!权威研究发现:喝酒容易把脑子「喝没了」,适度饮酒也不行

人们常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然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项研究指出,即使是小酌,也会伤脑[1]。 这一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36678名健康中老年的脑部核磁共振影像,发现平均每天饮酒2酒精单位(相当于1瓶啤酒),就相当于大脑衰老两年。 酒这个东西,自古就是各种节日庆典上必不可少的饮品。传说中商纣王曾造酒池肉林,极尽奢华。而现实中,在我国河南信阳出土的夔纹提梁卣中,也提取出了来自商代的古酒,名副其实的三千年陈酿。 不过对健康来说,酒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伤肝、致癌、增加心血管风险,还会影响认知功能。所谓红酒软化血管,无非是一场营销骗局。而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丽故事,其实也是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依赖。 夔纹提梁卣和其中提取到的3000年陈酿 当然,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加强,以前那种酗酒、灌酒的情况已经少了很多,但每逢聚餐聚会也难免要跟朋友小酌几杯,饮酒助兴。很多健康专家也在强调适度饮酒,但这个适度饮酒的度是多少呢?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项研究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一研究一共纳入了英国生物银行中36678名健康中老年的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了他们的饮酒情况。分析结果显示: 平均每日饮酒0~1个酒精单位(10mL纯酒精,相当于半瓶啤酒)对脑体积影响不大; 平均每日饮酒1~2个酒精单位,大脑的灰质和白质体积分别减少0.127和0.074个标准差,相当于50岁时额外衰老了2年; 平均每日饮酒2~3个酒精单位,灰质和白质体积分别减少0.223和1.28个标准差,相当于50岁时额外衰老了3年半; 平均每日饮酒4个酒精单位以上,50岁时大脑会额外衰老10.2年。 饮酒与大脑灰质(左)和白质(右)体积减小相关 也就是说,即使是通常认为的适度饮酒(平均每天1~3个酒精单位),也会造成明显的大脑萎缩和衰老,喝的越多,衰老就越快。不过好消息是,平均每天1酒精单位以内的饮酒量看起来不会对大脑产生明显危害。 但这还只是认知功能这一方面。而对癌症来说,饮酒没有安全阈值。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每天少于10g酒精的轻度饮酒,一年也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4.13万例癌症的发生[2]。 这酒,最好还是别喝了。   参考文献: [1]. Daviet R, Aydogan G, Jagannathan 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gray and white matter volumes in the UK Biobank[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1175. [2]. Rumgay H, Shield K, Charvat H, et […]

小D
奇迹!36岁,不幸已罹患12种肿瘤,屡屡被治愈!

奇迹!36岁,不幸已罹患12种肿瘤,屡屡被治愈!

癌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衰老性疾病,即随着年龄增加患癌风险不断增大,但是很多癌症患者却因为基因缺陷导致他们本身就是“易患癌体质”,而这类人群患癌风险会大大增加。 你可能不会想到的是:有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人在短短几十年里陆续患上十几种肿瘤。 近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为我们剖析了易患癌体质背后的奥秘。1名女性在36岁时就已经罹患12种癌症,其中有5种还是恶性肿瘤!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且时至今日该女性处于无癌状态,背后有何奥秘? –01– 从未出现的基因突变,导致癌症高发 研究中报道的该女性生于1986年,该女性的父母均健康且非近亲结婚。该女性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发育和精神运动均较为迟缓,而更加让人心惊的是她此后的患癌史: 2岁时,该女性诊断患有III期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2001年,发现患有内生性软骨瘤;同样在2001年,在无HPV感染的情况下被诊断IB期宫颈透明细胞癌; 2006年,诊断出左侧腮腺多形性腺瘤; 2006年~2010年,确诊乳腺脂肪瘤、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和毛母质瘤,并切除了几个发育异常的痣; 2010年,确诊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2012年,确诊黏膜内腺癌,2年以后切除了直肠腺癌。 36岁前,该女性一共确诊了12次肿瘤,其中有5次是恶性肿瘤。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研究人员对该女性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罪魁祸首:MAD1L1双等位基因突变——这是人类从未发现过的基因突变。 研究发现该女性存在MAD1L1双等位基因突变导致功能缺失. 该女性基因组中携带了2个名为 MAD1L1 的基因突变拷贝,分别来源于她的父母。 在正常的细胞分裂中,MAD1L1基因编码的MAD1蛋白可以保证细胞的DNA在分裂后可以顺利一分为二进入到子细胞中,从而保证细胞正常运作。当在小鼠中进行实验时,实验小鼠在携带MAD1L1 基因突变拷贝时直接就会在母鼠子宫内死亡。尽管这位女性活到了成年,但是不幸的是:她获得了“易患癌体质”。 然而,该女性尽管5次罹患恶性肿瘤,但是每次接受治疗后都实现了治愈,而在2014年最后一个肿瘤摘除后,该名女性至今再也没有长出新的肿瘤。 一次两次治愈恶性肿瘤或许可以归功于幸运,如此多次逃脱癌症魔爪,到底是什么在背后保护她呢? –02– 罹患12种肿瘤,为何屡屡被治愈? 为了了解该女性为何可以屡次被治愈,研究人员对该女性、她的父母以及另外两位健康供体的多达33604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由于该女性染色体MAD1L1基因突变导致的染色体数量异常会诱发人体的防御性免疫反应,多种免疫细胞会在全身各处诱发炎症反应,同时提升包括特定亚群T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使得她自身的免疫反应要更强,从而在接受放化疗和手术后患者预后更好。 MAD1L1双等位基因突变外周血细胞转录组分析,患者的多种免疫细胞和对照组相比均发生了改变.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MAD1L1双等位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肿瘤易感性,但是与此同时突变也使得患者的防御性免疫能力上调,使得免疫系统可以对肿瘤发展产生非比寻常的抑制作用。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研究背后的机制,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升免疫疗法治疗效果,从而帮助其他癌症患者更好地抗癌。 –03– 这些肿瘤会遗传! 我们知道,MAD1L1双等位基因突变导致报道中的女性在36岁时就已罹患12种癌症,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肿瘤易感性。 其实,大多数肿瘤是由于体细胞突变引起,肿瘤的发生属于散发性;同时约有5%-10%的肿瘤由胚系基因突变导致的,属于遗传性肿瘤。 遗传性肿瘤常呈现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肿瘤,因此称之为家族遗传性肿瘤。家族遗传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散发性肿瘤相比,家族遗传性肿瘤常有家族多个成员发病、发病年龄早、发病率高等特点,个人或家族成员罹患其他相关肿瘤风险也可能升高。因此家族遗传性肿瘤的预防干预、早诊和治疗策略不同于散发性肿瘤。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 457 万例,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约 5%~10%。家族遗传性肿瘤由特定的致病基因突变所导致,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治遗传性肿瘤最有效的方式。 1. 乳腺癌 迄今研究证实,约 10 多个易感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乳腺癌遗传易感相关。目前认为 BRCA1、BRCA2、TP53 和 PALB2 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基因的突变,增加至少 5 倍以上的乳腺癌风险。(推荐阅读:家族遗传性肿瘤—乳腺癌) […]

玉米
ESMO 摘要泄露揭示了百时美施贵宝 、百济神州、强生、Mirati 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法的前景

ESMO 摘要泄露揭示了百时美施贵宝 、百济神州、强生、Mirati 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法的前景

图为:肺部肿瘤的插图/iStock,  Mohammed Haneefa Nizamudeen 在违反禁运之后,即将举行的 2023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的组织者于周二公布了会议期间提交的所有最新摘要。 该决定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一些最受期待的试验和有希望的治疗方法的结果提供了一个早期预览。百时美施贵宝将提供 Opdivo(nivolumab)的数据,而强生公司将提供其头对头 MARIPOSA 试验的数据,该试验将其 Rybrevant(amivantamab)与阿斯利康的 Tagrisso(osimertinib)进行比较。 BioSpace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概述,但其各自的完整发现和分析将在 10 月 20 日至 24 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 2023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MO) 大会上公布。 BMS 大力推荐来自 CheckMate 研究的 Opdivo 数据 泄密事件包括BMS CheckMate 临床开发项目的两项备受瞩目的 III 期研究。在CheckMate-77T中,与安慰剂相比,在手术前使用 Opdivo 联合化疗进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在术后使用 Opdivo 进行辅助治疗,使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42%。 Opdivo 治疗还取得了显着更好的病理完全缓解和主要病理缓解,这是 CheckMate -77T 的次要终点。该研究将继续评估总生存期(OS),这是另一个关键的次要疗效指标。Opdivo 在后期研究中的安全性与之前研究中确定的一致。 在名为CheckMate-816的第二项 BMS 研究的探索性分析中,三个周期的新辅助 Opdivo 联合化疗实现了 72% 的三年无事件生存率,而单独接受化疗的对照者的三年无事件生存率为 47%。 PD-1 阻滞剂还显示出“有希望的”OS 益处,三年后死亡风险降低了 […]

玉米
医生患癌后治愈率能达到 80%,究其原因竟是......

医生患癌后治愈率能达到 80%,究其原因竟是……

初患癌症时,人们会怯生生地问医生:“癌症能治愈吗?”   癌症稳定时,人们又会将信将疑地问医生:“我的癌症真的治愈了?”   医生和患者一样,正在给这个问题寻找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至少在目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对”或“不对”。 你说的“治愈”和医生口中的“临床治愈”真是一回事吗?     在癌症治疗领域,使用“治愈“这两个字是非常谨慎的。患者会笼统地用”治愈“来表述,而医生往往会用专业术语“临床治愈”。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是指疾病虽然没有彻底治愈,但是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不会继续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了生存质量。比如,糖尿病患者虽然无法治愈,但是能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防止一些糖尿病并发症,这就算是临床治愈了。   对于癌症来说,癌症在手术治疗后3年内是转移和复发的高峰时期,过了这3年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率都会下降,在5年后这概率还会进一步下降。所以医生在衡量癌症的治疗效果时,会用“五年生存率”这个词。另外,在癌症治疗后能够生存5年以上,并且没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我们就认为该癌症患者是临床治愈。 晚期癌症可以治愈吗?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2013年,在52岁生日来临前,对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瘤(也就是晚期)。但是经过规范化疗和靶向治疗,2015年6月30日称“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直到现在,李开复已经度过了5年生存期,乐观地称“癌症在我心里不再是一个万恶不赦、去之而后快的敌人,而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与郎永淳的妻子一样度过治疗后的“5年期限”,获得了新生。   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至少有13种恶性肿瘤在早期经过手术治疗、传统放化疗等正规治疗可以治愈,还有10种左右的恶性肿瘤经治疗后可以延长生存期以及无瘤生存期。新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治愈希望。 临床治愈的4个指标是什么?   当医生告知你,“你的癌症已经临床治愈了”,那么医生是通过哪些指标来判断的?     化验结果显示正常 一般来说,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化验身体的各种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等。如果这些化验数据正常,则血液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如果各项指标长期保持在参考范围内的话,则也可以初步认为患者的身体状况基本稳定。   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合格,特别是在治疗前超出参考范围,治疗后恢复的,则提示患者的治疗有效。多年观察如果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则就能初步认为癌症正在痊愈。     影像学检查稳定或正常 B超、X线摄片、CT、磁共振、PET–CT、ECT等检查是捕获肿瘤蛛丝马迹的火眼金睛。影像学的检查“未见异常”或没有发现新的病灶,以前出现的结节稳定,没有增多或变大,可视为“没有复发或转移”。     没有相关症状及体征 恶性肿瘤的复发率是相当高的,主要是因为身体中的癌细胞没有彻底清除, 出血、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这些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可能是肿瘤复发的征兆。如果没发现这些情况,可能你的癌症已经“治愈”。     五年不复发 医学界发现,当患者的癌症在五年之内不复发的话,大部分就不会再出现癌症的转移。换句话,就是将“暂时没有病变”或“长期没有病变”换一个审核办法,用5年来判断是否治愈,这一办法应该是目前为止最为科学的了。 为什么医生患癌后,治愈率能达到 80%?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癌症就代表着绝望与死亡。但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2011年介绍:“肿瘤科医生患癌后,80%都得到了治愈(5年无进展生存)”。   而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随访至2010年年底的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全部癌症5年生存率为30.9%。   为什么医生患癌后,治愈率能达到 80%,而普通患者只有30.9%?此刻,知识、认知、心态,才是你的救命稻草。   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1/3是被吓死的,有1/3因治疗中副作用严重导致病情恶化,还有1/3因治疗无效而死。而肿瘤科医生,因有肿瘤学的专业系统知识加持,不会被吓死;当药物产生副作用时,曾是医生的患者,很清楚自己的状况,以及寻找缓解副作用的途径;至于治疗方法,肿瘤科医生并不相信偏方,也不会讳疾忌医,且坚持规范化的治疗。所有普通患者的“雷区”,肿瘤科医生都可以安全避开。   更重要的是,肿瘤科医生因掌握更全面的癌症防治知识,他们还有“癌症不一定要消灭”的心理准备。他们对肿瘤的治疗目标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用各种手段把它控制住,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是的,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癌症其实也是一种慢性病!既然,癌症与高血压、糖尿病一般,是一种慢性病,我们为什么要恐惧?心理上放松了,情绪平稳,免疫力正常,才能更有力量与癌魔作斗争。 写在最后 随着医学的进步,患者综合治疗后达到长期无病生存已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新药研发和审批的速度也在加快,后续将会有更多“神奇疗法”,多活一天就多一份治愈的希望。   与肿瘤君作战要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在战略上,坚信癌症可防可治;在战术上,做好长期战、持久战的准备。在医生帮助下,制定好科学、灵活的作战策略,家属和亲友也要提供广泛的支持。 […]

玉米
助力癌症免疫治疗!专为患者「定制」的益生菌登场,咚咚每人送五条!

助力癌症免疫治疗!专为患者「定制」的益生菌登场,咚咚每人送五条!

「太长不看版」 专为癌症患者定制的「乐愈达倍敏益生菌」与「乐愈达优护益生菌」,咚咚益生菌「双十一」大促活动抢跑开始! 只需添加文末客服,即可获赠价值100元的「乐愈达倍敏益生菌」或「乐愈达优护益生菌」5天益生菌体验包!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同时,益生菌「双十一」大促活动也同步开启,此时囤货价格更优! 欢迎添加客服微信,免费获取益生菌赠品哦,限量200份赶快领取。       对癌症患者们而言,「免疫治疗」的鼎鼎大名如雷贯耳。作为划时代的抗癌疗法,它为患者们带来了远超预期的疗效!但与此同时,它却有着一个不小的限制,让患者们都深恶痛绝:   PD-1抑制剂的有效性不尽如人意。仅有15%-20%的幸运儿能在它治疗下产生效果。而一旦起效,就有不小的概率能实现「临床治愈」的终极目标!   谁不想成为那个癌症病情治愈的幸运儿?为了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不少患者们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不惜选择危险的治疗方案,甚至有的患友因此上当受骗,掉进一些不法之徒们推荐的「抗癌陷阱」。   有没有一种又简便,又能助力「免疫治疗」更好抗癌的方式呢?有的,且得来全不费功夫:益生菌,可能是免疫治疗最有效的「燃油剂」之一,与免疫治疗起效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相关性!   小小益生菌,究竟是怎么改变人体免疫的?   和大家分享一个冷门的小知识:人体的传统意义上的免疫力,有70%都来自于肠道!准确的说,来自于我们的肠道菌群。这些“小家伙”作为我们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参与了肠道的消化功能、有益代谢物生成,还是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参与者。   而免疫治疗在这两年最大的发现与进展,也恰恰和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相关。2017年开始,全球各大顶级癌症研究团队们纷纷将研究重心转向益生菌,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免疫治疗的疗效,与益生菌的关系密切相关!   2018年,三篇益生菌与免疫治疗相关研究登顶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关于益生菌与免疫治疗的密切关系,在上一篇科普中我们说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年度重磅产品登场!为抗癌免疫「加把油」的宝藏单品,真心建议你吃够它!   这里我们补充一个临床数据:2022年2月28日,全球首个益生菌与免疫治疗结合的I期临床研究在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中发表。受试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口服益生菌的补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2.5个月骤增至12.7个月,增长了近400%!   当然,益生菌的种类浩瀚如海,也不是任何一种益生菌都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强相关的。我们总结了各类研究论文的核心内容: ● 只有在临床试验中被证明与免疫治疗疗效正相关的,才是「有用」的益生菌。 ● 在疗效正相关的菌种基础上,服用的益生菌种类越丰富,免疫治疗可能的正相关性越强。   按照这些标准,基本就能挑到癌症患者更适合的益生菌产品了。当然,要以这个标准找到适合癌症患者的益生菌产品并不容易。   专为肿瘤患者定制的益生菌,「乐愈达」来了   因此,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两款专门为癌症患者研发的益生菌产品:「乐愈达倍敏益生菌」与「乐愈达优护益生菌」,可以帮助癌症患者们的免疫治疗「加把油」,也可以更加倍护癌症患者们受放疗影响脆弱的肠胃。   这一次,咱们咚咚严选的益生菌「双十一」大促提前抢跑!只需添加客服微信,即可获赠价值100元的「乐愈达倍敏益生菌」或「乐愈达优护益生菌」5天益生菌体验包!数量200份,赠完即止!欢迎添加客服微信,免费获取益生菌赠品哦。   当然,如果心急的小伙伴也可以拉到文末直接购买,我们的「双十一」团购价已经上线!此时囤货价格更优!   专为癌症患者定制,超300篇临床文献保驾护航   癌症治疗,最重要的就是以「临床数据」说话。同样的,专为癌症患者定制的益生菌也不能含糊。   为免疫治疗期间的癌症患者定制的「倍敏益生菌」,经过层层科学与研发把关,含有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短双歧杆菌等12类益生菌。每一种益生菌种,我们详尽研究了自2017年以来超过300篇临床文献,真正让每一个菌种都具备免疫治疗相关的临床支撑。   同时,12种益生菌的菌种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市面上其他的一些益生菌类型产品,在多样性上直接拉满。例如,某药用益生菌仅有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3个菌种;而大部分酸奶仅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两个菌种。     优护益生菌同样如此,具备动物双歧杆菌、植物乳植杆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酪杆菌、唾液链球菌、副干酪乳酪杆菌、瑞士乳杆菌等8个益生菌种,超280篇临床研究论证,带给患者们更契合的益生菌产品。     […]

小D
免疫治疗耐药怎么办?药不能停,超8成患者仍获益!

免疫治疗耐药怎么办?药不能停,超8成患者仍获益!

免疫治疗自诞生以来,就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有效率低。以最早应用免疫治疗的黑色素瘤为例,临床试验中的客观缓解率普遍在42%~45%左右,真实世界中大约17.2%~51.6%,疾病控制率也很难超过70%[1]。   然而,那些“治疗无效”肿瘤进展的患者,免疫治疗是真的无效吗?要知道肿瘤缓解、稳定和进展的标准都是根据以前化疗时代的经验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否在免疫治疗中适用呢? 最近,有人分析了K药多项临床试验中,在肿瘤进展后选择继续治疗的患者的数据[2]。 总体来说进展后继续免疫治疗依然有效,最佳疗效优于停药患者。依癌种不同,继续用药的患者有8.9%~24.4%的肿瘤能较进展时缩小30%以上,只有不到20%的患者会出现原有病灶的继续生长。 肿瘤进展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有病灶增大,二是出现新的病灶。但无论哪种,对癌症患者来说都是个坏消息,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对原先的治疗方案耐药,需要停药更换新的治疗方案。 不过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与化疗和靶向治疗完全不同,并非药物去之间杀伤癌细胞。在免疫治疗中可以观察到肿瘤先稳定或进展,而后又开始缩小乃至实现缓解的现象,甚至新病灶的生长可以同时伴随整体肿瘤负荷的减轻[3]。免疫治疗中的肿瘤进展是否也意味着肿瘤耐药,需要停药更换方案? 研究设计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大多允许患者在进展后继续用药。 最近,K药的生产商默克公司就联合多家医院,对K药的KEYNOTE系列临床研究中,在肿瘤进展后继续用药的799名患者进行了分析,涉及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6个不同癌种。 总体来说,继续免疫治疗的各癌种患者中,有8.9%~24.4%不等出现了目标病灶有临床意义的缩小(≥30%),0.9%~9.8%实现客观缓解,只有8.8%~18.4%的患者出现目标病灶有临床意义的增长(≥20%)。大多数的肿瘤进展都是出现新病灶造成的。 换句话说,在免疫治疗后肿瘤进展的患者中,有8成以上可以从继续免疫治疗中获益! 根据进展后的总体最佳缓解状况瀑布图,研究人员将这些患者分成了三大类,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01 瀑布图左侧是继续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受益于更换治疗方案; 02 瀑布图中间是继续治疗可以控制部分病灶的患者,可能受益于维持免疫治疗,并联合应用其它新疗法; 03 瀑布图右侧是继续治疗效果很好的患者,可能适合继续单独使用免疫治疗。 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找出在肿瘤进展后,判断患者属于以上哪一类的标志物,进而确定哪些患者能从继续治疗中获益。 另外,这一结果也意味着,针对免疫耐药患者的联合治疗临床试验中,出现的疗效并不一定来自于联合应用的新药,也有可能来自免疫治疗的持续使用。对这些临床试验结果的解读或许也要更加慎重。   参考文献: [1]. Routy B, Lenehan J G, Miller Jr W H,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plus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advanced melanoma: a phase I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3: 1-12. [2]. Topp B […]

小D
给免疫细胞「降降压」!经典降压药竟然还能增强免疫治疗效果,这类疑难肿瘤也有效!

给免疫细胞「降降压」!经典降压药竟然还能增强免疫治疗效果,这类疑难肿瘤也有效!

人压力大了容易抑郁,免疫细胞压力大了容易衰竭。要想获得最佳的免疫治疗效果,就得想方设法给免疫细胞“降压”。 最近有研究发现,一类经典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等)或许可以防止免疫细胞衰竭,增强免疫治疗效果[1]。 在黑色素瘤小鼠中,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免疫治检查点抑制剂(ICB)可以增强T细胞活性,使肿瘤缩小。而对于原本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胰腺癌小鼠,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还能让肿瘤重新对免疫治疗敏感,与ICB联合应用依然能使肿瘤缩小。 经典降压普萘洛尔,目前已逐渐退出临床一线 免疫细胞的衰竭一直是肿瘤免疫治疗中一个重要的难题。衰竭的免疫细胞就像是辆开坏了的车,不管再怎么用PD-1等免疫治疗药物给它松刹车踩油门,也不可能再跑起来。怎么避免免疫治疗中的免疫衰竭,就成了提升免疫治疗效果的一个关键问题。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Susan M. Kaech团队在研究免疫衰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肿瘤中衰竭的免疫细胞并非均匀分布在肿瘤之中,而是围绕在肿瘤中的交感神经纤维周围,并且高表达接受交感神经信号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交感神经是我们人体中一套重要的植物神经网络,它的兴奋代表着人体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会让心率加速、血压升高、支气管舒张,为运动做好准备,同时消化食物等一些战斗时无用的功能也会受到抑制,其中也包括免疫系统。肿瘤中免疫细胞的衰竭是否是交感神经造成的? 交感神经控制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副交感神经控制身体进入“休息和消化”状态 研究人员首先在黑色素瘤小鼠中尝试了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与ICB(PD-1+CTLA-4)联合使用的效果。相比单独使用ICB,联合应用阿替洛尔时,肿瘤中CD8+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明显更多。但由于黑色素瘤本身就对免疫治疗敏感,肿瘤的缩小程度并没有与单独使用ICB拉开显著差距。 阿替洛尔和ICB联合应用(红色)相比单独使用ICB(绿色),未能进一步显著缩小肿瘤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换用了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胰腺癌小鼠进行试验。考虑到交感神经还可以通过β2受体影响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等其它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抑制作用[2],研究人员还将试验中的β受体阻滞剂换成了非选择性的普萘洛尔。 这次的试验产生了显著的差距,单独使用ICB、阿替洛尔+ICB、ICI118551(高选择性的β2受体阻滞剂)+ICB都不能缩小肿瘤,而普萘洛尔+ICB的组合让小鼠的胰腺癌显著缩小,同时肿瘤中的T细胞激活-衰竭标志物PD-1和TIM-3表达明显增加。 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胰腺癌小鼠中,普萘洛尔联合ICB使肿瘤缩小 与Kaech等人的结果类似,不久前哥本哈根大学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普萘洛尔可以提高小鼠中纤维肉瘤和结肠癌的免疫治疗效果[3]。而此前一项小型回顾性研究也发现,人类非小细胞肺癌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免疫治疗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4]。 或许在将来,β受体阻滞剂这类经典廉价的降压药,真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 Globig A M, Zhao S, Roginsky J, et al. The β1-adrenergic receptor links sympathetic nerves to T cell exhaustion[J]. Nature, 2023: 1-10. 2. Devi S, Alexandre Y O, Loi J K, et al. Adrenergic regulation of the vasculature […]

小D
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疗法治疗肝癌适应症签署海外授权

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疗法治疗肝癌适应症签署海外授权

10月17日,恒瑞医药宣布,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与Rivoceranib(国内上市产品名称为阿帕替尼,商品名:艾坦®)联合用于治疗肝细胞癌(“联合疗法”)在除大中华区和韩国以外全球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Elevar Therapeutics公司。 根据协议条款,基于卡瑞利珠单抗在美国、日本和约定的欧洲国家分别首次获批上市及实际年净销售额情况,Elevar Therapeutics将在达到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向恒瑞支付累计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并在超过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额外付款,另有实际年净销售额20.5%的销售提成。   Elevar Therapeutics, Inc. 是一家快速成长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及提升治疗体验和结果。Elevar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在爱尔兰和韩国设有办事处。该公司拥有Rivoceranib(国内上市产品名称为阿帕替尼)在中国与韩国之外的开发权利,并于2018年开始与恒瑞合作推进Rivoceranib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双艾”组合)已于今年初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这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PD-1抑制剂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合,为广大肝癌患者带去了治疗新希望。今年7月,“双艾”组合肝癌一线治疗适应症美国申报上市获FDA受理。   本次合作将有力推动“双艾”组合肝癌适应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有望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卡瑞利珠单抗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于2019年5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目前已在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以及淋巴瘤五大瘤种中获批了9个适应症,为获批适应症和覆盖瘤种数量领先的国产PD-1产品。   阿帕替尼是恒瑞医药开发的一款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14年10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目前有3个适应症获批,分别为单药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性治疗后失败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   根据GLOBOCAN 2020公布数据,肝癌为全球第6位高发肿瘤,死亡率高居第3[1]。为广大肝癌患者提供全新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临床未满足的迫切需求。2021年4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在产品注册及商业化方面享受美国政策支持。   今年7月,“双艾”组合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CARES-310研究)主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主刊,结果表明,“双艾”组合一线治疗晚期肝癌中位总生存期达22.1个月[2],是目前已公布数据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关键研究中位总生存期最长的治疗方案[3]。   作为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医药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目前,公司已有瑞维鲁胺、卡瑞利珠单抗等13款自研创新药、2款引进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7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玉米
放疗的八大误区,您信了几条?

放疗的八大误区,您信了几条?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剑客”之一,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人们对它总有一些误解。今天,本文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下您常听到的八大放疗误区。 误区一 手术才能治愈,放疗只是姑息 目前,对于早期肿瘤治疗来说,手术依旧是根治的首选。但是,在肿瘤周围有大血管、重要器官时,手术可能也很难切除干净。   而现在的放疗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了周围的射线照射,比如伽马刀,射波刀等,特别是质子、重离子治疗,更是通过射线本身的特性,实现了更优化的剂量分布,成为新一代放疗的代表。相比手术,放疗对于周围器官的影响较少,在无法手术切除肿瘤时也有机会获得彻底的治疗。   另外,选择手术切除还是放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身体状况、伴随疾病和治疗意愿等具体情况,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适合通过手术方式来治疗,比如,喉癌、下咽癌、鼻咽癌等常见的头颈部癌症,手术常常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在头颈部实施手术,在很小的手术区域内有密集的血管和神经等,很可能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而放疗能够更好地保存器官和相应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小细胞肺癌等不推荐手术,首选化疗和放疗结合;非小细胞肺癌本来是首选手术切除,近年也有了新的进展。 延伸阅读… 美国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于2015年5月,《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临床T1~2a (<4 cm )、N0M0,可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ABR)与手术相比,预估的3年总生存(OS)率SABR组高于手术组(95%对79%,P=0.037),3年无复发生存率类似(86%对80%,P=0.54),不良事件方面,SABR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小于手术组(10%对44%,SABR组无患者死亡,手术组死亡1例)。在肿瘤的远处转移率及局部转移率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别。据此,研究提示,SABR或可作为可手术的Ⅰ期患者的临床选择。   除了《Cancer》发布的这项研究,张教授团队后来还在《胸部肿瘤学杂志》(J Thorac Oncol,JTO)发表了另一项关于SABR的研究。该研究纳入59例局部复发或单个转移(<3 cm,适用SABR治疗)的NSCLC患者,使用SABR(50 Gy,4f)治疗,中位随访58.3个月。结果发现,19例(32%)患者在针对复发行SABR后再次复发。预估的5年局部复发率、区域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2%、10.3%、22.4%;预估的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46.2%及41.1%;3年及5年OS率分别为63.5%及56.5%。3例(5%)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的毒性事件,未观察到4~5级毒性事件发生。   前瞻性研究证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肺癌疗效与手术相当,副作用小于手术。不可手术的和可手术的早期肺癌,SBRT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可以和手术相媲美,甚至有资料显示,SBRT后病人的纵膈淋巴结转移率也低于手术患者(原因目前解释为SBRT后激活了机体免疫反应);SBRT后病人的生活质量高于手术组。 误区二 手术后要做放疗,手术前不行 经常遇到患者问放疗到底是手术前进行,还是手术后进行。这不是简单的有个原则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综合考虑病情。   放疗应该什么时候做?这跟治疗的目的密切相关,同样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身体基础等具体情况。比如肿瘤侵犯了大血管,就需要先放疗,使肿瘤跟血管分离,然后再做根治性手术。再比如像直肠癌,因为保肛手术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有时肿瘤距离肛门很近,或者周围病变范围大,直接手术很难保住肛门,这时术前做同步放化疗是国际惯例,肿瘤缩小后,能显著提高保肛率,手术范围和创伤都要小很多。   对于具体的某个病人各种治疗的先后顺序和协同步骤,需要有经验的多学科专家充分讨论,取得共识,这就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多年前首倡的MDT(多学科会诊)模式,经过各国医生的实践,已经证明适合肿瘤的疾病特点,对于各学科的协调,避免患者(包括专科医生)因为不了解其他专科优势而走弯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美中嘉和在医疗实践中也非常强调病人到诊后的多学科会诊制度。 误区三 化疗放疗同时进行,患者哪能受得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治疗方案的选择一定是建立在安全且有效的前提下的,对于放疗与化疗能否同时进行,这需要依据具体的病情而定,比如一些早期淋巴瘤的患者,单纯做放疗,效果就很好,就可以不加化疗。比如直肠癌、肺癌、胃癌等,单纯放疗敏感性不是很高,我们就需要同步应用化疗或靶向药物,同步放化疗能使局部疗效提高,那我们就需要一起做。   其次,大家之所以对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有顾虑,是考虑到了两种治疗方式的毒副作用。其实,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并不只是将一个放疗方案和一个化疗方案简单相加,需要综合考虑,这也是我们强调MDT的原因之一。在同步进行放化疗时,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放疗的照射范围和照射剂量、化疗药物的剂量和强度都做出调整,努力将放化疗同步进行的“副作用”降低。 误区四 做放疗的都是恶性肿瘤,还都是晚期了 患者确诊后,一般第一选择是手术,觉得“切除了的肿瘤可以被治好,但如果选择放疗,就意味着没有治愈机会了”。   其实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放射治疗可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其疗效可以将放疗分成三类:   根治性治疗: 通过单纯放疗可以完全根治的肿瘤,比如鼻咽癌、部分头颈部肿瘤,早期的前列腺癌、肺癌、淋巴瘤等,放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比如乳腺癌、肝癌等,常常在手术后需要放射治疗。我们通过放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的风险,叫做辅助治疗。还有比如直肠癌的术前放疗,我们叫做新辅助放疗。 姑息治疗: 对于晚期或出现转移的患者,比如出现脑转移的患者,首选就是放疗或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对于骨转移等情况,放疗可以缓解约80%疼痛的症状,还有一些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等,放疗都可以精确打击,控制病情,能够达到解除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放疗的适应症比手术更广。 误区五 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实在受不了再放疗 常常能见到病人做过很多疗程的化疗才来咨询放疗,这时骨髓抑制明显,血象很低,或者营养不良严重,已经错失了放疗最佳时机,非常可惜。   其实,放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肿瘤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肿瘤患者中有70%左右在不同时期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而且,有很多的早期恶性肿瘤(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等)通过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治愈率,所以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以往认为放疗只是局部治疗,现在发现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会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帮助免疫系统更好的识别肿瘤,然后加强了对其他部位肿瘤的免疫效果,间接起到了全身治疗的作用。例如,放疗与免疫联合治疗。 误区六 放疗设备越贵的越好, 各种放疗方法中越贵的越好 放疗过程中,患者从定位到治疗都是在机器上进行,接受的射线也要从机器中发出,医生是通过电脑控制射线的剂量和范围,治疗中没有医生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不像手术一样对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那么高。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机器最先进,治疗效果就一定最好呢?   其实不然,最适合的放疗机器才是最好的。比如,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我们需要通过常规的放疗或者电子线就可以了,先进的调强放疗有些地方剂量上不去,反而不合适。后装治疗是很经典的设备,现在很多医院都没有了,收费也不高,但是对于宫颈癌等治疗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放疗需要选什么设备,一定要专业医生指导才可以。   所以,放疗设备的先进性很重要,对于具体的病人,还是要选择更适合,也能够实现的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七 放疗疗效主要靠机器,跟医疗团队没关系 放疗的实现确实很依赖放疗设备,所以对于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检测就非常重要。在医院中有多个岗位来保证设备精密运行,包括放疗科室的技术人员,物理师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按照设备质量控制要求做各种检查,厂家定期维护,医院的设备科也要定期检测。   […]

玉米
癌症「电场治疗」再现优异数据,肺癌患者大幅获益!联合免疫疗效优异,死亡率最高降低83%!

癌症「电场治疗」再现优异数据,肺癌患者大幅获益!联合免疫疗效优异,死亡率最高降低83%!

如果问最“玄学”的抗癌方法是哪种,电场治疗一定榜上有名。只要穿上了电场治疗设备,无论吃饭睡觉都在抗癌。   近日,肺癌电场治疗的III期临床LUNAR研究结果正式公布[1]。相比于现行标准疗法(免疫治疗或化疗),电场联合标准治疗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从9.9个月延长到了13.2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6%。   刚刚结束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还公布了LUNAR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PD-L1中高表达的患者使用电场治疗的获益更加明显。   电场治疗干扰癌细胞分裂   癌症的电场治疗看起来十分玄学,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人体中的蛋白质、DNA等很多分子都有极性,会受到电场的影响。100~300kHz的交变电场就可以干扰微管蛋白的功能,让癌细胞分裂时出现异常。 如今,电场治疗已经成为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肺癌治疗领域,电场治疗的进展却有些曲折。 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电场治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产生了明显获益[3],然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却让这一结果没法作数。免疫治疗时代,电场治疗还能否为肺癌患者提供助力? LUNAR一共招募了276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患者,中位年龄64岁,男性占64%。其中139人随机分配接受当前的标准治疗(多西紫杉醇化疗,或使用K药、O药或T药免疫治疗),137人接受电场治疗联合标准治疗。 LUNAR研究中,一位患者正在贴治疗电极 数据截止时,电场联合标准治疗组患者有92人死亡,中位生存期13.2个月,1年生存率53%;而标准治疗组109人死亡,中位生存期9.9个月,1年生存率42%。相比标准治疗,电场治疗的加入让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6%。 在标准治疗为化疗的患者亚组中,电场治疗将患者中位生存期从8.7个月提升至11.1个月,1年生存率从38%提高到46%,死亡风险降低了19%。 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上)和接受化疗的患者(下)都能从电场治疗中获益   而在标准治疗为免疫治疗的患者亚组中,电场治疗将患者中位生存期从10.8个月提升至18.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7%,但不同PD-L1表达的患者获益差距明显:   ● TPS<1%的PD-L1低表达患者中,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vs 9.1个月,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 ● TPS 1%~49%的PD-L1中表达患者中,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vs 9.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5%; ● TPS>50%的PD-L1高表达患者中,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为未达到vs 30.0个月,死亡风险降低83%。   在免疫治疗中加入电场治疗,同样能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是PD-L1中高表达的患者。 安全性方面,电场治疗的副作用很小,研究中出现的大多数严重不良反应都是与标准治疗而非电场治疗相关。与电场治疗相关的主要是1~2级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如皮炎、瘙痒、皮疹和皮肤溃疡等,这些可能与电极材料对皮肤的刺激有关。 除了胶质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胸膜间皮瘤之外,电场治疗胰腺癌、肝细胞癌、胃腺癌、卵巢癌等其它癌种的多项研究也在进行之中。电场治疗将来或许还能成为真正的泛癌种疗法。   参考文献: [1]. Leal T, Kotecha R, Ramlau R, et al. Tumor Treating Fields therapy with standard systemic therapy versus standard systemic therapy alone in […]

小D
免疫治疗的奠基者,「无冕之王」陈列平再战免疫治疗!NC318能否续写神话,力挽狂澜?

免疫治疗的奠基者,「无冕之王」陈列平再战免疫治疗!NC318能否续写神话,力挽狂澜?

陈列平教授,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如雷贯耳。由他发现的B7-H1(即PD-L1)分子表达奠定了后续癌症免疫治疗的基础。详情见:无冕之王陈列平:他为癌症治疗带来的,远比一座诺贝尔奖杯更重要 而这一次,这位免疫治疗的顶尖学者正在「再战免疫」! 这一次,他带来的全新免疫治疗药物NC318,有望解决PD-1治疗存在的有效率和耐药性等问题。陈教授能否如同过去一样力挽狂澜,继续引领免疫治疗发展的方向? 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交给时间来解答。 但就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中,由他作为创始人之一的NextCure公司公布了NC318最新的二阶段临床试验数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我们来科普一下这款免疫治疗药物的「身世」。 接棒PD-1的全新免疫治疗药物,继续探索癌症“治愈”之路 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就是PD-1/PD-L1免疫药物,它开启了全新的肿瘤治疗模式,“治愈”肿瘤不再是梦。而每每提到PD-1/PD-L1就不得不提到陈列平教授,是他缔造了肿瘤治疗的新局面。 但陈教授并不满足于此,2019年,陈列平教授团队发现了与PD-1/PD-L1互补的抗癌新靶点Siglec-15,并高效的开发出了Siglec-15抗体NC318,对于那些PD-1治疗无效的肿瘤,NC318可能就是它们的克星!详情参考:重磅: 陈列平带来全新免疫药物NC318, 接棒PD-1, 继续探索癌症“治愈”之路 NC318是靶向Siglec-15蛋白的一种单克隆抗体,而Siglec-15则是继PD-1之后,陈列平教授发现的又一重要的免疫“刹车”蛋白。 这种蛋白与PD-L1类似,能够伪装癌细胞,抑制T细胞的抗癌功能,从而抑制人体对癌症细胞的免疫反应。NC318与siglec-15结合后,可恢复T细胞的抗癌功能从而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   数据惊艳!NC318的初次亮相吸引所有目光 在2019年度的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上,NC318公布了其I期临床数据,赚足了眼球。 截止到2019年9月28日,一共有49名患者在接受NC318治疗,包括肺癌、肝癌、黑色素瘤、卵巢癌等15种癌症类型,使用的剂量为从8mg-1600mg/kg。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半的患者之前接受过至少3种疗法的系统治疗,在临床上属于难治的癌症患者,其中包括31位患者(63%)接受过以PD-1为主的免疫治疗,具体如下图: 在这49位患者中,包括13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且这13位患者都是之前经历过免疫治疗无效或者耐药的患者。经过NC318治疗,在可评估的10位患者中,一位患者肿瘤完全消失,一位患者肿瘤显著缩小达到部分缓解,3位患者在16周内肿瘤稳定不进展,具体如下图: 基于此项数据,NC318的I期临床数据表明:NC318单抗可能会成为免疫治疗中的下一个PD-1抑制剂。同时研究也证实了在肺癌患者中,Siglec-15与PD-L1的表达基本不同步,两个分子同步表达比例只有3.2%。 这就意味着PD-1抑制剂可能与Siglec-15单抗NC318能在免疫治疗中相互补充,即便PD-1治疗无效,仍有Siglec-15单抗NC318可能起效。 基于此,NextCure(公司名)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启动2期临床试验。在2期试验中,NextCure计划招募约100名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头颈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二阶段临床数据公布,NC318能否继续乘风破浪,还需时间验证 2023年9月,世界肺癌大会(WCLC)如期在新加坡举行。WCLC是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肿瘤学会议,每届都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7000多名专业人士参会,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前沿诊疗进展。这是一个全球顶尖的肺癌学术会议。 在大会上,NextCure公司公布了NC318二期临床试验的数据。在这个临床中,患者被分为两组:   ● 其中一组接受NC318单独治疗(800mg每周,1a组) ● 另一组接受NC318联合帕博利珠单抗(K药)进行治疗(NC318 400mg每2周,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3周,1b组)   治疗总体持续70周。这个临床的主要终点为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安全性和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临床规模并不算大,本次公布的数据共有27例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其中1a组有9例患者接受了治疗,1b组有18例患者接受治疗。 在1a组的7例可评估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PR),2例患者确认疾病稳定(SD),4例患者为疾病进展(PD); 在1b组治疗的18例可评估患者中,包括2例PR、9例PD和6例SD,ORR为11%。 在中位随访的17个月时间内,1b组患者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1.7个月和6.1个月。也就是说,在这个临床中,28%的患者(5/18)获得了持久的临床效益,重点在于所有获益患者的PD-L1均表达为阴性!这可能印证着NC318与PD-1抑制剂的互补功效。同时,在这临床研究中,无论是PD-L1阳性或是阴性的患者都存在病情的缓解。 临床数据不错,但受限于研究人群较少,我们还无法得到更多更详实的数据。NC318到底能走多远,时间会告诉我们,咚咚也将持续报道这个充满希望的免疫药物究竟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小D
懒人也能运动防癌!快走4分钟,风险少两成

懒人也能运动防癌!快走4分钟,风险少两成

最简单的运动防癌攻略来了!   最近悉尼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十分省时的锻炼方式——剧烈间歇性体力活动(VILPA)[1]。不用专门抽时间锻炼,每次不到1分钟,无论是走路时突然快走几步,还是回家上楼爬个楼梯,都可以算作VILPA。 根据对22398名参与者中位6.7年的随访,平均每天3.4分钟的VILPA就可以让癌症风险明显下降。参与者的中位VILPA水平(每天4.5分钟)则与癌症风险降低20%,运动相关癌症风险降低31%相关。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有益健康。这个道理几乎所有人都懂,但能做到的却不多,原因很简单:工作太累,没有时间。 不过,没有时间锻炼不等于日常生活中没有体力活动。而对于没时间专门去锻炼的人来说,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尤其是较为剧烈的VILPA,也能产生一定的锻炼效果。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利用可穿戴设备,探究了VILPA的防癌效果。 研究一共纳入了22398名平时不运动的成年人,中位年龄62岁。中位6.7年的随访期间,一共发生了2356例新发癌症,其中包括1084例运动相关癌症。 这22398名不运动的成年人中,93.8%都记录到了VILPA,大多十分短暂。92.3%的VILPA不足1分钟,97.3%不足2分钟。整体来说,参与者们的日均VILPA中位只有4.5分钟,最多的也不过每天16分钟VILPA。 不过,这么短时间的VILPA,防癌效果却很明显。相比于没有VILPA的参与者,3.4分钟的日均VILPA就可以让癌症风险显著降低17%,而中位水平的日均4.5分钟VILPA则和癌症风险显著降低20%,运动相关癌症风险显著降低31%相关。 平均每天4.5分钟VILPA与癌症风险降低20%相关 在论文配发的评论中,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Yvonne Wengström博士写道:“大多数人都能从体育活动中收益,关键是让锻炼成为一种习惯。此外,开始永远不会太晚,即使是短暂零星的体力活动,也能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并降低癌症风险。任何体育活动都比没有好。” 参考文献: [1]. Stamatakis E, Ahmadi M N, Friedenreich C M, et al. Vigorous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Incidence Among Nonexercising Adults: The UK Biobank Accelerometry Study[J]. JAMA oncology, 2023, 9(9): 1255-1259.  

小D
国庆8天假,上千人意外离世:面对癌症,只有思考过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国庆8天假,上千人意外离世:面对癌症,只有思考过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这个「史上最长」的中秋国庆假,你是如何度过的?   有的小伙伴选择加入旅游大军,在全国各大旅游景点中“痛并快乐着”。也有小伙伴选择在家美美的享受了8天的休闲时光。 对于癌症患者们来说,或许这个假期又会有些特殊。如果处在病情进展期,或许8天的假期没有太多意义,他们依然在抗癌的治疗阶段,在医院或是家中继续与病情抗争;而若是病情处在稳定期,相信患友们也会珍惜这段难得的时光,与家人一起安逸度过。 但同样是这个假期,却也有着不同的意外在发生: 10月3日,山西省忻州市兴坪村停产的一家庭玉米加工作坊发生一起有害气体中毒事件,造成7人遇难; 10月3日,泰国曼谷市中心著名的暹罗百丽宫购物中心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含一名中国的年轻妈妈; 10月4日,湖南省一婚车与环卫车相撞,造成婚车上包括新郎新娘在内的6人死亡; 10月4日,一位4岁的女童在上海浦东海边走失,根据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可能被卷入海浪中,至今仍下落不明;   而在国外,则有更多的意外事件在发生: 10月7日,发生在阿富汗西北部的地震造成超过2000人死亡,另有近万人受伤,逾千所房屋被毁。 10月8日,巴以突发新一轮武装冲突,造成了双方近三千人死伤;   看到这些不断发生的新闻,不禁让我们感慨: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会先来? 这是个永远无解的答案。但意外也分长短,在美国医生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一书中,他将罹患癌症,称为一次「最长的告别」。这场告别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两年,对于那些治愈的幸运儿来说,也可能是剩下的余生。 2015年,中国人口预期癌症新发病例总数为429.2万人,预期癌症死亡总数为281.4万人,平均每分钟就有8个人被确诊为癌症,5个人因癌症而离世。 患癌的意外总在最不经意间发生,对于这400余万陷入癌症泥潭的旅人们来说,想必没有人是做好准备的。一张薄薄的诊断书,就能顷刻间把他们从原有生活的美好轨迹中,打入绝望的黑暗世界里。 从脑子一片空白,到不可置信,到歇斯底里,再到悲哀绝望……这是癌症患者确诊后心理状态四部曲,而茫然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确诊癌症,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所有患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癌症第一课:学会直面死亡,才能真正和疾病达成和解。   真幸运,还好只是癌症而已   当癌症患者张锋复盘自己整个抗癌经历时,最庆幸的就是自己的“粗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勇气。 “心态是我战胜癌症最大的武器。”2016年,33岁的张锋在一次单位体检中被查出罹患肺腺癌,Ⅳ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晚期。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医生一看片子脸色就变了,让我叫家属来见他。”对于初次确诊时的情景,张锋描述的眉飞色舞。“我一看就知道坏了,但真没想到能有这么糟糕。我告诉医生:没有关系,家里都是我做主,你把实际病情告诉我,我可以做决定的。” 于是,张锋就这样在他生日一周后,听到了这个他人生最糟糕的坏消息。 “最开始还是心怀侥幸的,我一直安慰自己可以做手术,彻底治愈癌症。但几番问诊下来才知道我失去手术机会了,说实话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崩溃的,但我很快调整过来了。” 确诊晚期肺癌的张锋,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全基因检测没有找到恰当的靶向药,张锋靠化疗就撑了两年。2018年6月,他开始了免疫治疗的方案,PD-1抑制剂迅速控制住了他快速进展的肿瘤病情。 如今,张锋已经带瘤生存6年多了。“你越不把它当回事,它就越不是个事。病了这么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一点。”现在的张锋是“与癌共舞”最坚定的簇拥者。 “病了这么些年,什么样的患者我没见过?最可怕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病人自己的心病。从确诊到人没了,时间短的基本全是被自己给吓的。癌症,不过就是个凶一点的慢性病嘛。” 和张锋聊到最后,张锋找了一篇新闻报道展示给我们:“吴一龙你知道吧?最牛的肺癌医生(之一),他说2022年有一半的癌症人群可以临床治愈。现在我已经超过这个数了,吴教授说的一半人里,就有我的一个。”(详情参考:肺癌大咖·吴一龙: 中国癌症治疗进入“快车道”, 2022年近半癌症人群将可临床治愈) 告别张锋,我想他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抗癌第一课:真庆幸,还好只是癌症而已。 癌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只不过是一场看似凶猛的慢性病罢了。学会正视癌症,学会面对死亡,就是你走向治愈的第一步。   坦然面对,向死而生别被“江湖骗术”蒙蔽双眼   生死面前无小事,当被一张诊断书猝不及防打倒时,死亡这个终极哲学问题就这样摆到了你眼前。 越是如此,越要保持冷静,你必须选择科学客观的治疗方法。   因为,难治的疾病,往往成为伪科学的盛宴。而这一点,在中国特色的“偏方江湖”中尤为明显。 对于横行在“江湖”上的骗子我们向来深恶痛绝,也曾报道过数起典型的癌症治疗骗局: 2015年,一位在珠海大肆“行医”的江湖骗子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后受到了卫健委的打击。(详情参考:警惕抗癌”神医”,揭秘医疗陷阱) 2016年,一位叫做徐婷的青年演员离世,让我们唏嘘不已。(详情参考:徐婷之死:一场伪科学的谋杀案)   当我们的现代医学无法做到完美治愈某种疾病时,总会有一些骗子们打着五花八门的旗号变着法的给你推销各类秘方,统统号称可以百分之百治愈,完美替代你的治疗方案。 这些骗子们可能打着高科技的旗号,例如欺骗魏则西“保你20年”的DC-CIK细胞疗法;可能打着中药“秘方”的旗号,例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女演员徐婷,还有的可能从你的吃穿住行下手,例如坑害了无数群众的“百亿帝国”QJ和各类传销组织…… 看似十分拙劣的谎言,为什么可以成功欺骗到那么多患者呢? 因为死亡是你无法面对,心中最大的阴影。因为你的畏惧,你自然愿意选择听上去有效率更高,可以完全清除体内癌细胞的各类荒诞治疗,而忽略了真正有效、科学、规范的现代医药体系。 对死亡的恐惧,往往会淹没了你的理智。向死而生,当我们真正能面对死亡的时候,自然可以分辨出这些拙劣的谎言。 向死而生,就是我们可以保持最良好的心态,选择最科学的治疗方法来与病魔进行这场战役。心态平和,冷静对敌,这一战哪里有不胜之理? 当然了,如何抵御这些无孔不入的骗局,我们有一个锦囊妙计送给你:破除一切癌症谣言: 牢记这五点防骗指南, […]

小D
化疗后手脚麻木不烦忧,6个小技巧帮你缓解!自己在家就能做

化疗后手脚麻木不烦忧,6个小技巧帮你缓解!自己在家就能做

手脚麻木,是化疗常见的一大副作用,这是因为化疗时,药物损伤了健康的细胞,也损伤了正常的神经。这就是医学术语所说的,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2014年的一项研究,对正在接受化疗的90人进行了观察,发现约一半的人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而且相当一部分会被医生忽略这些症状。     但是,有些症状会给患者朋友带来很大困扰,如扣扣子困难,甚至影响了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探讨预防和应对神经病变的方法~   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预防吗   预防任何疾病都要从源头着手,周围神经病变也不例外。最好的选择是,尽量使用不太可能引起神经病变的化疗药。然而,这不一定对所有人都可行,因为癌症的治疗是特异性的,也就意味着最有效的药物往往引起各种副作用。 最有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有哪些?   紫杉醇,顺铂,奥沙利铂,多西他赛,来那度胺,沙利度胺,长春碱,长春新碱,苏拉明等。   此外,研究表明,预防神经病变还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E、镁离子和钙离子,谷胱甘肽等。   出现了症状,不妨试试这6个小技巧   1 护肤品用起来   相信每个人家里都有一些乳液和霜,把它轻柔地涂抹在疼痛或者麻木的部位,这些或许有缓解症状的效果。 注意:要用温和性质的,千万不要用刺激的乳液涂抹皮肤。   2 轻运动做起来   运动时,全身的血液流动增加,手和脚的血液也加快循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关于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应与医生探讨最适合、最安全的锻炼。一些低强度的活动,例如游泳、体操和瑜伽等是不错的选择。     3 补充点维生素   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会导致神经病变加重。保证体内维生素处于正常水平,可减少神经病变的概率。当身体中缺乏某种营养素时,根据医生建议服用膳食补充剂。   4 调整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对抗癌症,也有助于减轻副作用。健康的饮食必须讲求营养均衡,包含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全谷物膳食,蛋白质,和充足的水。   化疗引起食欲减退甚至难以进食时,一定要采取各种方式保证营养的补充,减轻副作用。   5 适当按摩做起来   与运动相似,按摩也可改善血液的流动,对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有帮助。有些患者的神经性疼痛也可能与肌肉紧张有关,而按摩可以缓解这种紧张引起的疼痛,也能防止疼痛加重。   6 尝试一些替代疗法   一些中医疗法,如针灸,对神经病变的改善有帮助。因此,神经病变时也可以咨询医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替代疗法。   服用任何药物、补充剂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得到允许后再服用。 […]

玉米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