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咚咚肿瘤科,肿瘤科普资讯门户网站,发布通俗易懂的肿瘤治疗科普文章,为肿瘤患者、医生、科研人员无缝衔接国内外 最新抗癌医药信息。
破而后立!全新CAR-T疗法出炉,各类血液癌症均有效,准备进入临床

破而后立!全新CAR-T疗法出炉,各类血液癌症均有效,准备进入临床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癌症的治疗也越来越精细,突变的基因不同、阳性的抗原不同,那都是不同的癌症,要接受不同的治疗。   而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几乎所有血液肿瘤的CAR-T疗法,无论是B细胞肿瘤、T细胞肿瘤还是髓系肿瘤都可以治[1]。在小鼠中,这一CAR-T疗法仅需3周就可以根除白血病细胞。 CAR-T疗法已经是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了。针对不同的血液肿瘤,现在也已经有了许多种靶向不同靶点的已上市或在研CAR-T疗法,比如: ● 治疗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CD19 CAR-T; ●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 CAR-T; ● 治疗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CD7 CAR-T; ● 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CD33 CAR-T; …… 基本上,针对每一类血液肿瘤,都要开发一类相应的CAR-T疗法。但其实,几乎所有的血液肿瘤都有一个共同的靶点——CD45。理论上,靶向CD45的CAR-T可以治疗几乎所有血液肿瘤。 但问题在于,除了各种血液肿瘤细胞,很多正常的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也会表达CD45,就连CAR-T自身也有CD45分子表达。简单的靶向CD45,一方面可能对患者造血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还存在CAR-T自相残杀的问题。 如何靶向CD45杀死癌细胞,又不影响患者自身的造血组织?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但其实解法早就有了。最为经典的白血病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就是先用大剂量化疗彻底摧毁患者的造血系统,再通过骨髓移植重建。 靶向CD45的疗法同样可以采取这样推倒重建的策略。 使用经CD45表位编辑的CAR-T和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肿瘤 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让摧毁-重建的过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先是对CAR-T细胞做了表位编辑,让CAR-T细胞自己的CD45分子不能被针对原版CD45的CAR识别,相当于给CAR-T发了个“良民证”。 而后,科学家们又对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做了同样的表位编辑,再将携带改版CD45的CAR-T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植回患者体内。这样,患者体内所有的癌细胞携带的都是原版CD45,会被CAR-T清除,而携带改版CD45的造血干细胞能完整的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 在小鼠模型中,经过表位编辑的CD45 CAR-T仅需3周就能清除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并使小鼠对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在体外试验中,CD45 CAR-T也能成功靶向恶性的B细胞、T细胞和髓系细胞。 CD45 CAR-T可以治疗小鼠AML,而CD19 CAR-T不行 同时,在植入了CD45 CAR-T的小鼠体内,经过CD45编辑的人类造血干细胞也能正常定植,并发挥正常的造血功能,产生带有改版CD45的B细胞、T细胞和髓系细胞,这些新产生的改版CD45血细胞的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更多的临床前研究,为接下来的临床研究做准备。 在这一通用CAR-T疗法进入临床前,血液肿瘤患者还是只能使用传统的针对特点靶点的CAR-T。咚咚现在正好有一批淋巴瘤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们联系:   参考文献: [1]. Wellhausen N, O’Connell R P, Lesch S, et al. Epitope base editing CD45 in hematopoietic cells enables universal blood cancer immune therapy[J]. […]

小D
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公布两项肺癌治疗新成果

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公布两项肺癌治疗新成果

9月12日,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举办的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两项肺癌治疗研究新成果。   第一项是首次发布DESTINY-Lung02Ⅱ期试验关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数据,并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证实德曲妥珠单抗在经治的存在HER2突变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继续展现出强烈且持久的肿瘤缓解。   研发人员进行肺部阅片。阿斯利康中国官网 图   德曲妥珠单抗(DS-8201,优赫得)是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一种独特设计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Lowe胸部肿瘤中心和Belfer癌症应用科学中心主任Pasi A. Jänne博士表示,HER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特别强的疾病,患者预后差,过去几乎没什么治疗选择。在DESTINY-Lung02中,良好的安全性证实5.4毫克/千克是这种肿瘤类型的最佳剂量,且夯实了德曲妥珠单抗在这一肿瘤类型中的治疗地位。   第二项公布的成果是TROPION-Lung04 Ib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DS-1062联合抗PD-L1单抗英飞凡(度伐利尤单抗)±铂类化疗,在初治且无可靶向基因改变的初治或经治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出鼓舞人心的临床响应,且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DS-1062也是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靶向TROP2的DXd 抗体偶联药物。TROP2是一种在绝大多数肺癌中广泛表达的蛋白质,目前尚无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肺癌患者。   在既往未经治疗的患者中,DS-1062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显示出50.0%的客观缓解率(ORR),其中包括7例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DCR)为 92.9%。接受该药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和卡铂的患者的缓解率较高,ORR为76.9%,包括10例PR,DCR为92.3%。   责编:李益萌 主编:张赫 校对:李欣

玉米
肿瘤手术治疗期间的饮食问题,这些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

肿瘤手术治疗期间的饮食问题,这些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

手术是抗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通常用于切除肿瘤细胞和附近组织,有时和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组合使用。   一、手术治疗包括以下几类: 1. 根治性手术    手术中把肿瘤及其转移的淋巴结一起整块切除。施行这种手术的条件是:   ①要求病期较早; ②要看肿瘤的具体位置。如大肠癌,可允许广泛的组织切除而很少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而脑肿瘤则手术切除的范围非常有限,因切除范围过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 减瘤手术  肿瘤向远处转移和扩散,但原发肿瘤尚可以切除时,手术切除原发肿瘤,以减轻全身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利于其他治疗(如化疗、放疗等)的作用发挥。   但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大肠癌已有肝或肺转移时,手术切除原发癌既无多大困难又无多大危险,这时应争取手术。如原发性肺癌已有骨转移时,手术创伤大、危险大,且术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严重,则手术就得不偿失了。 3. 修复性手术    临床上有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对形体美的破坏性严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其已有很多补救性手术,如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头面部肿瘤切除后自体组织修复,直肠癌切除的原位肛门重建术等。   从肿瘤治疗的角度上看,此类手术属于”锦上 添花”的范畴,因此对于这类手术的效果要求较高,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4. 预防性手术    临床上某些手术还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如有些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恶变,如能及时做手术治疗,则可能预防癌症的发生。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肿瘤或肠切除术等。 5. 姑息性减症手术    部分肿瘤虽已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的意义不大,但出现了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晚期胃肠道癌大出血、梗阻),也通过手术的方法解除直接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手术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6. 诊断性或分期性手术    临床上,大部分肿瘤经过医生的检查以及 X 线、B 超、CT、磁共振、内镜、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但仍有一部分肿瘤手术前难以确诊或难以准确分期,需要通过手术探查或取出部分或全部肿瘤作病理检查,如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或腹腔恶性淋巴瘤的分期性诊断。临床对这类带有诊断目的或分期目的而施行的手术称为诊断性或分期性手术。   二、手术治疗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手术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不同而不同。   头、面、颈部的癌肿被切除后会干扰咀嚼及吞咽,进行鼻饲会引起患者的不适。 消化系统的癌肿被切除后,往往造成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也会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如食管癌肿切除后进行胃造瘘管饲,引起瘘口周围漏液,同时由于两侧迷走神经被切除而发生脂肪吸收不良,还可发生胃潴留和腹泻。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会影响正常进食,癌症根治需要切除大部小肠时,则可造成消化不良,严重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造成三大热能营养素的消化吸收障碍,形成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以患者应注意其营养补充。全胃切除的患者会逐渐发生维生素 A、维生素 B12 及维生素 D 缺乏。回肠造瘘术后可发生水和电解质丢失,经数天后这种丢失情况才会减轻或完全消失。胰腺切除术后因没有胰酶,会产生假性腹泻样综合征,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发生吸收不良。肝脏部分切除术会引起出血、胆汁瘘、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与肝切除量以及肝硬化程度有密切关联。肝硬化愈严重,肝切除量愈大,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机会愈多。因此,手术前就应积极进行保护肝功能治疗,肝切除量应适当掌握,对有出血及胆瘘者均应积极给予治疗。   因此,一些药物、饮食上的调整以及自我照护的措施,有助于患者减轻症状,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三、手术治疗的营养支持原则  […]

玉米
免疫力差是患癌、癌症复发的“元凶”,五大终极秘诀让你成功摆脱困扰!

免疫力差是患癌、癌症复发的“元凶”,五大终极秘诀让你成功摆脱困扰!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在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这也被公认为医学界的最高奖项。而他们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他们通过几十年探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癌方法,那就是通过提升人体自身免疫力,让免疫力来治疗癌症[1]。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指出,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这是人类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而此次的获奖者,“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通过激发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他们的发现是“与癌症战斗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肿瘤和免疫力,听起来是相差甚远的两个概念。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免疫力则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一种生物本能。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关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免疫力,免疫力对于肿瘤患者又有哪些作用。    免疫力——人体健康的战斗攻防   免疫力简单来说就是指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战斗能力,是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清除衰老变异物质的基本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得以维持的军事力量[2]。   《美国科学院》杂志报告指出,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人类的免疫能力逐渐下降。与此同时,肿瘤和疾病的发生、发病率逐渐升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免疫衰退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免疫治疗也是最后战胜肿瘤的主要出路。   但是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免疫力处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才是最完美的。免疫力低下的身体易于被感染,免疫力超常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免疫反应太强烈,破坏力太大会引发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   所以总结起来说就是:免疫失衡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元凶,而免疫下降可能会导致癌症复发。   癌症患者提升免疫力 需要全方位保护,打好免疫力攻防战   那么,对于已经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应该怎样正确提升自身免疫力呢?   首先我们当然谨遵医嘱,但是除了药物治疗的方式之外,我们还有哪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关键点需要注意,从而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呢?     1 打好饮食方面的物质基础   日常饮食是我们最重要的获取免疫力的方式,而吃对食物,更能够帮助我们精准提高免疫力。丰富多样的饮食结构为免疫细胞的合成和功能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是我们身体的守护者,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而这些免疫细胞的合成和功能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饮食来摄入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益生菌等。   维生素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物质之一。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两种常见的抗氧化剂,能够减少自由基对免疫细胞的损害。柑橘类水果、蔬菜和坚果是良好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来源。此外,维生素A也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胡萝卜、南瓜和菠菜富含维生素A,可以帮助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矿物质也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例如,锌是一种关键的矿物质,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牛肉、贝类和豆类是富含锌的食物。此外,硒也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大蒜、鸡蛋和鱼类都含有丰富的硒。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合成的基本构建块。鱼、鸡肉、豆类和坚果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通过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我们可以为免疫细胞提供所需的氨基酸,从而帮助它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另外,益生菌也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酸奶、酸黄瓜和酸菜等发酵食品富含益生菌。     2 坚持健康规律的作息     良好的睡眠是维持免疫力的重要条件。睡眠好不仅仅是指睡眠时间充足,也包括合理的入睡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后半夜入睡的朋友,多半睡眠质量不好,即使睡眠时间充分,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现在已有很多研究都充分证明,熬夜会影响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时间熬夜一定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力下降。   所以想要让自身的免疫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就离不开高质量、充足的睡眠。     […]

玉米
科学家打开人体「乌龟基因」:这种药吃下20年不患癌,但立即老10岁,你愿意接受吗?

科学家打开人体「乌龟基因」:这种药吃下20年不患癌,但立即老10岁,你愿意接受吗?

如果有一种药,能让你多活20年,不得癌症,但吃了后会迅速衰老,你愿意吗? 最近,匹兹堡UPMC儿童医院就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乌龟”基因,将其敲除后小鼠会迅速衰老,运动能力下降,毛发变白脱落,但寿命却会延长20%左右[1],简直变成了“乌龟”。而且敲除后的小鼠,终生癌症发病率降低了3~4倍。   这个“乌龟”基因就是人类癌症中最常扩增的原癌基因之一——MYC。目前已经有许多种MYC抑制剂在研发之中。     MYC基因可以说是被研究的最广泛的致癌基因之一,它与许多癌症的形成、维持和进展有关,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中都常见MYC基因的扩增。实际上,高达70%的人类癌症存在MYC基因的表达失调[2]。 这也使得MYC基因成为了治疗癌症的热门靶点,但长期以来MYC都被认为和RAS、TP53一样,是“不可成药”的靶点。如今,KRAS和TP53的靶向药都已诞生,而MYC靶向药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其临床应用的路上依然有一个拦路虎——MYC的影响太过广泛。 据估计,人类基因组中超过15%的基因都会受到MYC调节,已发现受MYC调节的基因就有2000~4000个。这就使得为了抗癌抑制MYC后,很难预料会有什么副作用。 为了明确抑制MYC的后果,匹兹堡UPMC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断奶后关闭了其体内的MYC基因,而其后果大大出乎了研究人员的预料。 MYC敲除小鼠最先出现的异常表现在毛发上。研究使用的c57小鼠毛色为黑色,健康状况下十分油亮。但MYC敲除小鼠在3~4个月大(刚成年,相当于人类20岁出头)时,就出现了毛色变白和毛发脱落的现象。脱毛的区域,小鼠的皮肤还有明显的表皮增厚、角化过度和毛囊缺失。 同时,敲除后的MYC小鼠还出现了体重下降,活跃度降低,协调能力变差等现象,代谢上的血脂异常、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也更为常见。这些都是小鼠衰老的表现,通常只会出现在10个月(相当于人类40岁)以上的小鼠身上。 尽管身体机能很早就开始衰老,但敲除MYC的小鼠寿命却反倒更长,平均比野生型小鼠长了20%。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癌症发病率的降低,小鼠自然死亡后的尸检显示野生型小鼠有58.1%患有肿瘤,而MYC敲除小鼠只有17.3%患有肿瘤,终生肿瘤发病率大约降低了3~4倍。 MYC敲除小鼠的寿命长了20% 进一步研究显示,敲除MYC造成了明显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电子传递链功能障碍,活性氧产生增加,葡萄糖利用降低,这些又进一步造成了广泛的代谢异常,可能是造成MYC敲除后小鼠快速衰老的原因。 目前,已经有一些MYC抑制剂取得了初步成功,在临床前模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靶向MYC产生了抗肿瘤作用。但这一研究再次强调,MYC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必须十分谨慎,因为它可能造成过早的衰老。而停用MYC抑制剂后,其造成的衰老能否逆转也需要更多的研究。 但在另一方面,敲除MYC产生的延长寿命、减少癌症的益处或许也可以加以利用。此前的另一项研究就发现,降低但不完全消除MYC的表达就足以产生延长寿命、减少癌症的益处,同时衰老速度不但不会加快,反倒会变慢。 如果可以有限度的抑制MYC,或许能让每个人有质量的多活20年。 参考文献: [1]. Wang H, Lu J, Stevens T, et al. Premature aging and reduced cancer incidence associated with near-complete body-wide Myc inactivation[J]. Cell Reports, 2023, 42(8). [2]. Duffy M J, O’Grady S, Tang M, et al. MYC […]

小D
维生素 D 是消化道癌患者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维生素 D 是消化道癌患者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最近的研究表明,维生素 D 补充剂已被证明对一些消化道癌症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它可以降低复发或死亡的风险。 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服用 2,000 IU 维生素 D 补充剂可针对突变的 p53 蛋白,这些蛋白在癌细胞中积累,可将某些患者群体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近三分之一。 相应的研究共有 392 名消化道癌症患者,测量了他们的抗 p53 抗体(突变 p53 蛋白的一代抗体)水平。具体癌症类型包括结直肠癌183例、胃癌170例、食管癌37例和小肠癌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时间为 3.5 年。 研究中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维生素 D 组(241 名患者)和安慰剂组(151 名患者)。 在维生素 D 组和安慰剂组中,有一个由 80 名患者组成的亚组,称为 p53 免疫反应性,其中一些患者根据血清(血液中的透明液体)和癌细胞中 p53 蛋白的结果进行分类。 维生素 D 组中 p53 免疫反应性亚组参与者的五年无复发生存率(RFS,患者在治疗后存活且没有任何癌症体征或症状)率为 80.9%(13 名患者),相比之下,5 年无复发生存率为 30.6%(1 名患者)。患者)在安慰剂组中。 维生素 D 对非 p53 免疫反应性亚组的五年无复发生存率“没有影响”,维生素 D 组患者的 RFS 率为 […]

玉米
​家中最“毒”的地方实锤了!这么多致癌物风险,竟然都来自……

​家中最“毒”的地方实锤了!这么多致癌物风险,竟然都来自……

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厨房确实是一个家里最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的地方。但享受美食的同时,千万也要注意个人的防护:   不注意这几点,厨房就会变为一个家中最“毒”的地方,让烹饪者的患癌风险大幅升高!   在我们的厨房里,到底哪些“危险分子”有潜在的致癌风险,让我们一一道来:   燃气灶竟是“健康刺客”,它偷偷释放的「苯」是一级致癌物   灶具,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厨房里必不可少的厨具。相比于电磁炉,厨艺精湛的大厨们都偏爱明火,总是认为明火烹饪的佳肴才算是有了“灵魂”。 但是,就是这个最常见的灶具,竟有着致癌的风险。一项发表在国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之上的研究显示:通过调查生活中最常见各类灶具,研究者们发现,当我们使用天然气的燃气灶,并且使用最大火力时,每分钟就能排放产生2.8~6.5微克的苯! 使用单个灶具,高火达到45分钟以后,厨房空气中的苯含量就会超出健康标准,其苯排放量较正常水平高了10~25倍。甚至高于二手烟烟雾中苯的水平!并且这种排放与是否烹饪无关,只要是高火打开灶具,就会排放出大量的苯。 苯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的1类致癌物,有着强烈的致癌风险。既往研究显示,健康人群在短期接触苯后,其会抑制人体血细胞生成;而长期接触苯则会增加患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风险。 买个抽油烟机和及时开窗通风,是应对苯超标的最佳手段,同时如果没有这么强烈的烹饪需求,燃气灶具尽量不要高火开太久哦。   炭火烧烤,滋滋冒出的除了诱人的香味,还有急剧升高的患癌风险   烧烤的精髓之处就在于炭火翻转时食材的油脂与炭火接触时迸发出的诱人香味,这是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味道,也是烤箱或电烤炉无法实现的美味。   从科学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同样说得通:当我们用木炭进行烧烤时,一系列复杂的化合作用会给食物带来丰富的风味物质,例如烤鸭中的果木香、火腿中的烟熏味,都是同样的原理。 这些特殊的风味物质,就是烧烤吸引我们的核心所在。殊不知,与这些风味物质同时诞生的,还有大量的致癌物! 苯并芘(ben bing bi)是一种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级致癌物的物质,而在进行炭火烧烤时,肉类中的油脂滴到炭火上就非常容易产生大量的苯并芘,并随着烧烤烟附着在食物上。 苯并芘的多少与烧烤时产生烟气的多少直接相关,烤的温度越高、食物离火源越近、肉类的脂肪含量越高,苯并芘就越多。   当我们肆意享受五花肉和肥牛烧烤的畅快时,殊不知大量的苯并芘也随之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为日后的患癌“打下基础”。 除了苯并芘以外,杂环胺也是烧烤中存在的主要致癌物之一。当肉类烧烤时,高温形成的热反应会让食物中的氨基酸与葡萄糖产生反应,形成杂环胺。 烧烤温度越高,杂环胺的产生量越大。有研究表明,温度达到200度以上时,烤肉中杂环胺的含量会比温度在150度时产量高10倍,而碳火烧烤的平均温度大概在200-250度之间。之所以说烧烤是最不健康的烹饪方式,是非常有道理的。 当然,在医学界有一句俗话叫做:“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少量的一顿两顿烧烤并不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当我们真正实践了东北哥们口中“一天三顿小烧烤”的话,那这些致癌物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到我们可以预见的。   自制、土榨花生油,你以为的“纯天然”,其实可能暗含患癌风险!   当人们对食物的追求越来越高,“绿色、纯天然”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饮食目标。一些打着“纯天然无添加”的家庭作坊由此应运而生,正好契合了部分人群盲目追求“土法制造”的心理(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的长辈中)。 打开购物软件APP,搜索“土榨花生油”或“自制花生油”,各种产自家庭作坊,号称绿色天然的土榨花生油多不胜举,销量竟然并不算差。 殊不知,你以为你买到了“健康”和“醇香”,实质是你可能买回了一桶致癌的毒药! 花生、谷物等农作物在储藏时由于大量堆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部分发霉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小作坊中尤其常见。而这类谷物在发霉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素”的强致癌物,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食品安全领域,所谓的“自制花生油”通常都是黄曲霉素的重灾区,家庭小作坊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预防和处置花生油中可能存在的黄曲霉素。 而与之相反的是,大型生产企业有着足够科学的储存方式与先进的黄曲霉素检测与处理方式,能确保出厂的花生油中不含有这类强致癌物。 事实上,目前的大型食物企业的先进生产工艺完全能确保出厂食材的营养卫生,远比所谓的“土制”安全健康的多,同样的情况适用于大多数食材。   再有人让你“趁热吃”,你可以义正严词的拒绝,这样大幅增加癌症风险   严格来说,我们要拒绝的“趁热吃”,不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陋习。 中国是全球食管癌最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根据权威数据《中国癌症统计》显示,仅在2015年,中国就有48万人被新诊断为食管癌,38万人因此而去世。食管作为每天承载了我们那么多食物进入胃肠道的通道,就因为“趁热吃”这三个字的陋习,受到了太多不应该受到的伤害。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的河南、河北及太行山区域,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癌症发病现象:这个区域的食管癌发病率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0倍左右;而除了中国以外,伊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 这几个区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食滚食。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研究者们发现这个地区的居民更喜欢食用滚烫的食物,例如滚烫的粥、滚烫的茶等。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把65℃以上的饮品,统统定义为2A类致癌物。 太烫的东西与食管癌有什么关系呢?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滚烫的食物或水会反复造成食管的损伤和修复。 滚烫的东西经过我们的皮肤,我们一定会被烫伤。在这过程在我们的食道同样会发生,只是喜食滚食的我们没有感受到而已。细胞们一旦损伤,就需要修复,实际上就是细胞的重新分裂生长。懂得生物学原理的朋友们一定了解,细胞的生长模式就是不断分裂,从1到2,从2到4······而每一次细胞分裂,都需要DNA全部复制一遍。 在微观层面的无数次分裂,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完美无缺的。非常小概率的情况下,细胞在分裂中会出现基因突变。这类突变是随机的,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致癌,只有很少机会造成重要致癌基因突变。 但如果长期吃烫的东西,导致食管上皮细胞反复被伤害,反复修复,反复细胞分裂,反复突变,那导致癌细胞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不论是口腔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亦或是食道内壁,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容易发生损伤,更可能烫伤。 长期反复刺激,人体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坏,会使得水肿的黏膜发生异形性改变、不典型增生,最终导致癌变。 我们要注意的是,理论上是任何65℃以上的饮品,不管是咖啡,茶,还是妈妈煲的汤,均是如此。咖啡和茶里都含有一些有益的化合物,有研究甚至表明喝咖啡或喝茶或许能防癌。大家爱喝就喝点儿,但请放凉点再喝。 […]

小D
临床招募丨4款新药瞄准20外显子,疾病控制率最高100%,让罕见突变患者摆脱治疗窘境

临床招募丨4款新药瞄准20外显子,疾病控制率最高100%,让罕见突变患者摆脱治疗窘境

患癌很不幸,但如果基因检测发现了驱动突变,又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这意味着可以使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靶向疗法。然而,有些患者即使查出了驱动突变,却没有相应的靶向药可用。 比如说EGFR的20外显子突变,在今年莫博赛替尼和舒沃替尼获批以前就处于这样的状况。虽然同为EGFR基因的突变,但常规的EGFR靶向药,如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对20外显子突变的疗效很差或没有疗效: ● 2代靶向药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对20外显子突变的抑制作用大约比19外显子或21外显子的突变低100倍左右[1]; ● 3代靶向药奥希替尼在常规剂量下治疗20外显子突变的NSCLC,缓解率是0%[2],高剂量下才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也会更大[3]。 中国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也显示出20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的治疗窘境[4]: 一线治疗中,使用铂类化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4个月,使用EGFR靶向药的患者只有2.9个月。 二线治疗中,使用化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0个月,使用EGFR靶向药的患者只有2.0个月。 20外显子突变患者,使用EGFR靶向药疗效远不如化疗 但好在,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专门针对20外显子突变的靶向疗法: 1、伏美替尼 伏美替尼是一种国产的第3代EGFR靶向药,可有效应对常见的耐药突变T790M,高剂量下对20外显子突变也有较好的疗效。 在一项小规模前瞻性研究中,10名晚期20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接受240mg/天(三倍剂量)的伏美替尼治疗,5名患者被确认为部分缓解,还有2人部分缓解待确认,客观缓解率70%,且未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5]。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也有类似发现[6]。53名接受伏美替尼治疗的20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37.7%,疾病控制率92.5%,其中240mg剂量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42.9%。 2、舒沃替尼 舒沃替尼是一种专为EGFR 20外显子突变设计的靶向药,最近刚刚在国内获批上市。而且,舒沃替尼还能有效穿过血脑屏障,对EGFR突变NSCLC中经常发生的肿瘤脑转移也有很好的疗效。 在最新的临床数据中,97名接受治疗的中国20外显子突变的经治NSCLC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60.8%,基线伴稳定脑转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也达到48.5%,只有6.1%的患者因不良反应永久停药[7]。 3、YK-029A YK-029A是在奥希替尼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型EGFR靶向药,保留了奥希替尼对T790M突变的抑制作用,同时增强了对20外显子突变的疗效。 一项I期临床研究中,26名20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接受了YK-029A治疗并被纳入了疗效分析,19人部分缓解,5人病情稳定,2人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73.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9.3个月[8]。 4、安达替尼 安达替尼也是一种新型EGFR抑制剂,对EGFR的20外显子突变,以及常规的19外显子缺失、L858R和T790M突变都有很好的效果。 最新一项临床研究中,26名160mg/天及以上剂量组的20外显子突变的经治NSCLC患者被纳入疗效分析,客观缓解率57.7%,疾病控制率100%[9]。 目前,以上4种药物都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具体招募信息如下,感兴趣的患友可以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   参考文献: [1]. Robichaux J P, Elamin Y Y, Tan Z, et 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ctivity of an EGFR and HER2 exon 20–selective kinase inhibitor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Nature […]

小D
攻破天堑!KRAS靶点再迎新成员,客观缓解率突破50%,疗效或优于其他同类靶向药!

攻破天堑!KRAS靶点再迎新成员,客观缓解率突破50%,疗效或优于其他同类靶向药!

KRAS一直是最难攻克的癌症靶点之一,一度被认为不可成药。现在虽然有了Sotorasib和Adagrasib两种KRAS靶向药,但疗效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Sotorasib和Adagrasib的客观缓解率(ORR)都只有40%左右,结直肠癌中的ORR更是分别只有9.7%和19%。   近日,第3种KRAS靶向药Divarasib诞生[1]。从初步的临床数据来看,它的疗效可能远超Sotorasib和Adagrasib,在NSCLC和CRC中的ORR分别达到了53.4%和29.1%,无进展生存期也有一定优势。 Divarasib与Sotorasib、Adagrasib类似,也是一种共价型的KRASG12C抑制剂。不过,相比于Sotorasib和Adagrasib,Divarasib对KRASG12C突变蛋白的抑制作用强了5~20倍,选择性也高了50倍[2]。   Divarasib的首次I期临床试验共招募了137名KRASG12C突变的实体瘤患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人,结直肠癌(CRC)患者55人,还有22名其它实体瘤患者。试验中使用的Divarasib的剂量为50~400mg不等。   总体来说,Divarasib安全性表现良好,所有剂量组均为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只有15名患者(11%)发生了3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谷丙转氨酶升高和谷草转氨酶升高。而在疗效上,Divarasib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58名可评估的NSCLC患者中,1人完全缓解,34人部分缓解,17人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3.4%。获得缓解的患者,中位缓解持续了14.0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3.1个月。 NSCLC患者的疗效 55名可评估的CRC患者中,1人完全缓解,19人部分缓解,27人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29.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1个月和5.6个月。 CRC患者的疗效 22名其它实体瘤患者中,也有8人获得缓解,包括3名胰腺癌患者,以及肛门腺癌、胆管癌、子宫内膜鳞癌、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胃腺癌患者各1例。 作为参考,NSCLC中Sotorasib和Adagrasib单药治疗的ORR分别为37.1%和42.9%,中位PFS分别是6.8个月和6.5个月。而在CRC中,这两种药物的ORR分别为9.7%和19%,中位PFS 4.0个月和5.6个月。当然,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临床试验,本身不具可比性,仅供参考。 泛KRAS靶向药也来了 无论是Sotorasib或Adagrasib,还是最新的Divarasib,这些KRAS靶向药都针对的是同一种KRAS突变——G12C。而除了G12C之外,KRAS突变其实还有G12V、G12D、G13D等多种类型,这些KRAS突变目前仍没有靶向药可用。 不过,MSKCC的Piro Lito等人发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他们找到了一个泛KRAS靶向药BI-2865。 BI-2865最初来自于一个KRASG12C抑制剂BI-0474。研究人员发现,将BI-0474的共价弹头部分去掉后,其对G12C突变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但却拥有了抑制G12D、G12V等其它KRAS突变体的能力。而BI-2865就是BI-0474去掉共价弹头后的优化版本。 BI-2865可抑制人类癌症常见24种KRAS突变中的18个 体外试验中,BI-2865成功抑制了携带KRAS基因G12C、G12V、G12D等多种不同突变的癌细胞的生长,对G12C突变的抑制能力与Sotorasib相似。而人类癌症中常见的24种KRAS突变,有18种都能被BI-2865抑制。 疗效更好的Divarasib,应用范围更广的BI-2865,都是我们攻克KRAS突变上的一小步。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癌症被攻克。 参考文献: [1]. Sacher A, LoRusso P, Patel M R, et al. Single-Agent Divarasib (GDC-6036) in Solid Tumors with a KRAS G12C Mutatio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389(8): […]

小D
全网首发!酱香拿铁=茅台自由?最全面的咖啡+酒精饮用指南来了!

全网首发!酱香拿铁=茅台自由?最全面的咖啡+酒精饮用指南来了!

咖啡与美酒,两大世界级饮料的碰撞会是什么滋味?   就在前几天,随着瑞幸咖啡与茅台的史诗级联名,朋友圈的吃瓜群众们狠狠感受了一波「茅台自由」的快乐。 有段子戏称,朋友圈的「含茅量」,是检验你朋友圈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然,有人在排队抢购「酱香拿铁」,自然就有人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就在大家沉迷在酱香拿铁令人上头的香味中时,我们正在全力准备,为大家准备一篇全网首发,同时可能也是最全面的「咖啡+酒精」健康科普。 按照惯例,我们先说结论:   01 酱香拿铁中真的有酒精!虽然浓度很低(据官方称酒精度数不足0.5度),但喝完也不要驾驶了。 02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咖啡+酒精这对组合纯属一把好牌打的稀烂的典范。简单来说,就是咖啡这个尖子生被酒精拖后腿了。 03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酱香拿铁」适度饮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酱香拿铁」中真有酒精,不可掉以轻心   接下来咱们一个个问题细说。首先需要给大家示个警:根据瑞幸今天公布的信息,「酱香拿铁」中的酒香,来自于其关键配料:白酒风味厚奶。就是下图这个关键配料: 据悉,为了调配首批白酒风味厚奶,茅台公司首批便调配了价值3000万元的茅台酒,直接加入了这批风味厚奶中,这才有了今天大家手中咖啡的「酱香」。 所以,「酱香拿铁」中真的有酒精,并且真的就是原滋原味的茅台酒。年轻人的第一次茅台自由,由瑞幸帮助大家实现了。 当然,这就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喝完「酱香拿铁」后开车,否则明日在门店前方100米处就遇见查酒驾,那可就乐极生悲了。   咖啡+酒精组合,一个是有益健康的好帮手,一个是诱发癌症的大帮凶 回到咖啡与酒精这个组合本身,其实它并不是一个新奇的事物:早在2015年,这个组合便已经在一些精品咖啡店出现了。 但抛开「酱香拿铁」本身的滋味不说,我们只聊一聊它在健康上的效用,「酱香拿铁」就是一款不那么成功的饮品。单独饮用咖啡,对人体来说有着不小的益处:顶尖医学期刊《NEJM》曾发布研究结果:每日摄入咖啡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皮肤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肝癌等系列癌症的患病风险,每天4杯(标准咖啡杯)的饮用量刚刚好; 而另一篇文献则发现喝咖啡可以护肝,相比不喝咖啡的人,喝咖啡的人患上慢性肝病的风险低了21%,肝癌风险也降低20%。 但酒精可就不同了。无论是美国NCCN临床指南,还是欧洲抗癌指南,又或者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相关指南,酒精都是导致癌症最重要的罪魁祸首。 换句话说,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关于酒精的危害,我们后文会详谈) 而这样一好一坏的组合,把咖啡这个优等生也一并带坏了。 当咖啡与酒精组合时,这些风险正在增加:   咖啡掩盖你的醉酒感 用今天流行的段子来说,就是咖啡+酒精会让你“醒着醉”。 当腺苷受到咖啡因的抑制时,我们会由此感受到更加清醒和活跃。但酒精会使过量的表现恰好是腺苷的积累让醉酒的人「秒睡」。当咖啡因消弭了这一自我保护机制,身体就会认为自己不太醉,可能导致我们误判酒量,过量饮酒,增加中毒和受伤的风险。   脱水的双重打击 宿醉过后,我们的身体通过抑制垂体制造抗利尿激素,来实现解救的目的,因此会导致脱水,很多人宿醉过后头痛的真实原因其实也来自脱水。而咖啡因则会让你排出更多尿液。这样的脱水「双重效应」,很多健康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对心脏也有不良影响 无论是咖啡因还是酒精,都会导致人体心房颤动(一种心脏的不规律跳动)。 而过量的酒精和咖啡因都可以增加心率和血压,长时间这样可能对心脏健康造成损害。   当然,以上情况只是在剂量足够的前提下才会存在如此之多的危害。「酱香拿铁」作为一款朋友圈追捧的热门饮品,每杯中茅台酒的含量可能仅有几毫升。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因此,看到本文的读者们,「酱香拿铁」是可以适量饮用的这一认知是我们要向大家传递的。 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关于酒精的危害,我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与酒量更好的老外们相比,酒精会给中国人带来更多伤害:   ● 中国人尤其不能喝酒,对我们来说酒精致癌的风险比其他人种更高!   ● 如果你是喝酒容易“上脸”的中国人,你的患癌风险是“高上加高”。(当然,这类群体通常酒量并不好)   为何得出这个结论?2021年7月,国际顶尖杂志《TheLancet Oncology》发布了一项最新全球的癌症负担报告,其中酒精与癌症的关系被重点提及。 报告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   或许报告中2020年全球74万例与酒精相关的癌症病例距我们太过遥远,那就让我们看看近在眼前的数据:到底多少癌症类型与酒精相关,中国人喝酒与致癌的关系又是如何? […]

小D
研究人员发现 50 岁以下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数激增

研究人员发现 50 岁以下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数激增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 50 岁以下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数激增。  根据《BMJ Oncology》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从 1990 年到 2019 年,全球 50 岁以下人群的新癌症病例增加了 79.1%   。从 1990 年到 2019 年,早发癌症死亡人数也增加了 27.7%。  利用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早发性乳腺癌、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在 2019 年的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最高。早发性鼻咽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癌症的增长趋势最快,而早发性肝癌的下降幅度最大。  分析这项调查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数据可以“预测”2020年至2030年50岁以下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人员在分析中写道:“这对医疗系统未来的负担构成了警告,医疗系统仍在从 COVID-19 大流行的影响中恢复 。  ” 研究人员指出,数据显示 40 至 49 岁的人群特别容易受到早发癌症的影响,研究人员呼吁针对该年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早期检测措施”,包括可能扩大筛查范围。  在对早发癌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时,研究发现饮食习惯、饮酒和吸烟对此类病例的影响最大。  研究人员在指出了解这些因素的重要性的同时,表示对早发癌症背后原因的全面了解“仍然难以捉摸”。  研究人员写道:“生活方式因素可能有所贡献,并且正在探索抗生素使用、肠道微生物组、室外空气污染和早期生活暴露等新的研究领域。”  虽然癌症通常在晚年才被诊断出来, 近 60% 的美国患者 确诊时已年满 65 岁,但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早发性癌症有所增加的研究结果。 在上个月 发表在 JAMA Network Open 上的一项研究中 ,研究人员发现 2010 年至 2019 年间,早发癌症的发病率 “大幅增加”。  专家们仍然不确定 为什么早发率正在上升,尽管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增加了对某些癌症类型的筛查和早期发现。

玉米
肿瘤患者要不要吃海参、燕窝进行“大补”?专家为你全面解答

肿瘤患者要不要吃海参、燕窝进行“大补”?专家为你全面解答

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很容易将患者置于营养不良的“危险境地”。吃什么?成了大家绕不开的话题。 海参、燕窝,有“滋补珍品”之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能接触到这些食物,于是,“它们是不是真的有“大补”的神奇作用?能不能吃、要不要吃?” 都成了患者们常问的问题:病友一:“都说海参有营养,能修复化疗时损害的正常细胞,但对癌细胞有没有营养作用?我吃3天了,我是接着吃还是不吃?”   病友二:“现在新辅助化疗第3次,化验白蛋白和总蛋白都有些低,我想问一下我可以吃海参来补充蛋白吗?” 病友三:“肺腺癌患者可以吃燕窝吗?”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海参、燕窝能补什么?   全世界可食用的海参有40多种,我国有20多种[1],不同海参的成分存在差异,总体来说海参是个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主要成分包括:   蛋白质:是海参的主要营养成分 糖类 灰分:包括钙(丰富)、磷、铁等 脂肪:含量较少 特殊成分:海参多糖、海参皂苷、海参多肽等     燕窝是金丝雀筑巢时吐出并凝固的唾液,主要成分包括:   蛋白质:含量丰富,质量并不优秀; 糖类:糖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廉价易得,燕窝中的糖类没有什么特别的功效; 灰分:包括钙(较高)、磷、铁、钾、碘等 脂肪:含量微小; 特殊成分:唾液酸   蛋白质 蛋白质,在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抵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在海参和燕窝中,蛋白质也是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但“丰富”与“好”并不完全对应,什么样的蛋白质对人体是最好的呢?   优质蛋白!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当蛋白中的氨基酸满足以下条件,可称为优质蛋白:   (1)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数量合适; (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合成或合成数量达不到需求,共有8种: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氨酸、苯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2)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例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例。 (这样更容易吸收) 日常饮食中的优质蛋白来源包括:蛋、奶、肉类、大豆,它们的蛋白含量不少,蛋类含蛋白质11% ~ 14%,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 ~ 3.5%,新鲜肌肉含蛋白质15% ~ 22%,大豆含蛋白质36%-40%,且容易被吸收。   不同干海参的蛋白质含量从87.20%到69.61%不等[1][2],鲜海参及泡发海参的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0%。体壁为海参的主要食用部分,其蛋白质含量很高,以胶原蛋白为主,占总蛋白的70%[3]。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食之虽然健康有益,但不够理想。 燕窝中50%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但这种蛋白质也算不上优质蛋白,比不上蛋、奶、肉,整体营养价值不高。 常量、微量元素 钙(Ca)、磷(P)、铁(Fe)等常量和微量元素也是大家日常关注的营养物质。一项对10 种进口海参营养成分分析的研究显示[4]:不同海参之间常量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常量元素中以钙(Ca)含量为最高,钠(Na)、镁(Mg) 含量次之,钾(K)、磷(P) 含量较低,微量元素以铁(Fe)含量最高,锌(Zn) […]

玉米
第一批患有“无法治愈”癌症的患者接受新型个性化 mRNA 疫苗的治疗,这可能会彻底改变癌症治疗

第一批患有“无法治愈”癌症的患者接受新型个性化 mRNA 疫苗的治疗,这可能会彻底改变癌症治疗

去年的这个时候,阿德里安·泰勒 (Adrian Taylor) 得到了毁灭性的预后:他患有无法治愈的肺部癌症,如果不进行治疗,他有 100% 的可能死于此病,可能会在几个月内死亡。 但现在,由于英国首次进行了癌症疫苗的临床试验,他说“绝望变成了希望”。我并没有死于癌症,我正在忍受癌症,而且感觉很好。” Adrian,54 岁,是一名供应链顾问,于 2021 年 12 月被诊断出患有头颈癌。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化疗和放疗后,2022 年 6 月的 CT 扫描显示,他头部和颈部的癌症已经消失,但右肺发现了一个 9 毫米的肿瘤。癌症已经扩散,现在被认为无法治愈。 “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我的第一次癌症诊断,但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阿德里安说,他与 61 岁的妻子凯伦住在默西塞德郡沃勒西。这对夫妇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Adrian,54 岁(如图)于 2021 年 12 月被诊断出患有头颈癌 “就在那时,顾问说,‘这样说吧,泰勒先生,如果不接受治疗,你有 100% 的可能会因此而死亡’,我进入了生存模式——想着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家人。”家庭; 我需要在身边供养他们。这非常发人深省。 阿德里安被转回原来的肿瘤科医生那里讨论他的选择。这次化疗和放疗已经无济于事,因为癌症已经太晚期了——进一步的扫描显示肿瘤散布在他的肺部,所以手术不合适。 “其中一个肿瘤在几个月内从 9 毫米长到了 25 毫米,表明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侵袭性的癌症,”他说。 “我在最后一次机会的酒吧里,直面死亡。” 他唯一的希望是参加新疗法的临床试验。 然后,去年 9 月,他得到了一条生命线 – 参加癌症疫苗的试验,这是一种可能彻底改变该疾病治疗方式的新方法。 这项试验在利物浦克拉特布里奇癌症中心进行,对象是由 HPV-16 引起的头颈癌患者——三分之一的头颈癌与这种病毒有关。作为试验的一部分,患者还接受了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一种被称为检查点抑制剂的新药,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希望该疫苗能够刺激新的免疫细胞,同时杀死癌细胞,有效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癌症疫苗和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属于免疫疗法的类型,是通过利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它们各自针对癌症生物学的不同方面”,伦敦国王学院实验癌症医学教授詹姆斯·斯派塞(James Spicer)说。 阿德里安是由他的顾问转介给审判小组的。他说:“几周后我见到了他们,他们说我符合资格——我在 […]

玉米
6类癌症临床治愈率超90%!面对这类「轻松癌」,医生真的会劝你「放弃治疗」!

6类癌症临床治愈率超90%!面对这类「轻松癌」,医生真的会劝你「放弃治疗」!

你知道吗?尽管癌症听起来让人胆寒,但在医生眼中,并非每一种癌症都是“不治之症”。   罹患癌症,对普通人群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当一纸癌症诊断书摆在眼前时,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五雷轰顶”,方寸大失。根本顾不得分辨到底是哪一个种类的癌症。 但恰恰最重要的信息就藏在癌症种类中。在所有癌症中,有两类癌症不管在发病率还是治疗上都完全不同,它们的关键词是:不致命,或是致命率很低。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罹患癌症却不危及生命,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医生们甚至有时会担心这部分患者盲目接受治疗,反而带来更大的麻烦。 在业内,这类癌症有个特殊的称呼:「轻松癌」,它的恶性及难治程度远远低于其他种类的癌症。那么,到底哪些癌症属于这个范畴,今天我们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的数据,来做个最全面的「轻松癌」盘点。   这几类癌症都不用担心,临床治愈率大于95%! 首先,我们来看看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汇总的,各类癌症5年生存率情况: 从这份不同癌种的5年生存率(临床治愈率)来看,我们所说的轻松癌其实数量并不少。甲状腺癌、乳腺癌、霍奇金淋巴瘤、前列腺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及皮肤黑色素瘤等癌症,在正常治疗的情况下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临床治愈率。 而不少癌症在早期阶段的临床治愈率也在90%以上。从这些癌症的临床治愈率来看来看,除了几类特定的癌症,其实癌症远没有那么可怕。 接下来,我们就以最典型的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为例来深入科普,面对这些癌症,医生反而担心患者会进行过度治疗。 过度诊断!癌症中的另类「奇葩」甲状腺癌医生担心你筛查太过头   提起甲状腺癌,很容易让人想起最近的一则新闻:就在这两年,商业重疾险改革,将I期以内甲状腺癌踢出重疾名单,改为按轻症赔偿。这则新闻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不少人都在吐槽保险行业又在偷偷降低赔付标准。 但实际上,这个改变有着相对科学的依据:我国学者曾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关于甲状腺癌过度诊治的文章,通过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回顾,作者发现2003~2011年间,中国新发甲状腺癌保持着高达20%的年增幅,但死亡率却没有明显变化。 被诊断出甲状腺癌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死亡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基于这一现象,作者认为中国的甲状腺癌存在严重的过度诊断情况。 换句话说,在我们现存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即便是发现了甲状腺病灶,但它终生都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都在大幅提升,但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的原因:越来越多这样不会引发任何症状的甲状腺“病灶”被发现,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却不会造成患者的死亡。 通过数据分析,作者认为甲状腺癌过度诊断的情况触目惊心:国内城市甲状腺癌过度诊断比例约为女性83.1%、男性77.3%,乡镇过度诊断比例则是女性60.4%和男性59.2%。上海、杭州、嘉兴等几个地区荣登甲状腺癌过度治疗地区榜首,而广州、武汉、北京等一线城市均超过80%。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会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也是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罪魁祸首:越是经济发达,越是健康意识明确的人群,越乐意接受癌症体检,超声的普及也就变相导致了甲状腺癌被检出率的升高。 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人均GDP每增加1万元,带动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近1倍——女性增加0.93倍,男性增加0.90倍。 不仅是在中国,过去十年间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都呈快速升高态势,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同样明显上升。今年3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研究的25国数据报告中提出,全球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迅速攀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过度诊断所致。 “惰性癌症”前列腺癌同样是过度诊断的重灾区   除了甲状腺癌以外,另一个被称为“轻松癌”的癌症类型是男性所特有的前列腺癌。它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属于惰性癌症。 在欧美国家,不少老年男性在死亡时都会被发现带有前列腺癌细胞。当然,每年依然有大约有140万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及时筛查可以更早的发现疾病,从而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的风险。 但与甲状腺癌一致,前列腺癌也同样存在过度诊断的问题。目前临床上的筛查方式大多采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合传统活检筛查,可能会导致过度诊断,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活检。 在美国,由于临床医生们普遍采用基于PSA的早期检测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代价。 数百万男性在过度诊疗中被诊断为癌症,并接受了一些相关影响生活质量的治疗。在后续的数据统计中,研究者们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是低风险级别的前列腺癌,占新诊断前列腺癌的70%。 高过度诊断率,带来了高过度治疗率以及伴生的后遗症深渊   过度诊断,也就代表着过度治疗问题的出现。 对于癌症治疗而言,最佳的治疗方式莫过于手术治疗。但由于甲状腺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特性,甲状腺癌手术并不是一刀切掉的问题。任何手术都可能存在副作用和后遗症,甲状腺手术同样如此。它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包括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声音嘶哑、呛咳、抽搐、低钙等,严重的出血或神经损伤甚至可能导致窒息。此外,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人人都将要面临的问题是: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甚至是经济负担上,都是不小的一个负担。 前列腺癌同样如此,甚至面临着让男性更为尴尬的手术治疗,对社会角色造成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治疗后伴生的社会问题,成为了癌症康复者们面临的共性困扰:社会的有色眼镜对待。 癌症患者的社会歧视现象在不少媒体中都有报道过,它们集中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癌症康复者”的头衔,就足以让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连简历都不看就将面试者拒之门外;而在感情生活中,“癌症康复者”的名头也成了考验一段感情是否牢固的试金石,不少悲剧由此发生。 “轻松癌”应该怎样对待?医学中有一个“万金油”绝招——随访观察   既然甲状腺癌及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我们正在面临的共性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筛查与治疗的矛盾呢? 首先,不可因噎废食。防癌筛查是我们保持健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面对病情,我们才可正确的处理病情。有了筛查,就会有甲状腺癌及前列腺癌的确诊,针对一纸癌症诊断书,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针对这个问题,随访观察或许是最优解。2016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或可能成为甲状腺结节的“诊疗宝典”。对于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均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即手术适应症): ● 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 ● 甲状腺癌家族史; ● 已确定或高度怀疑淋巴结转移甚至远端转移; ● 病灶有腺外侵犯(如侵犯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 ● 病理学高危亚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型、实体/岛状型、嗜酸细胞亚型); ● 穿刺标本检测BRAF基因突变阳性; ● 癌灶短期内进行性增大(6个月增大超过3mm)。     而非这类情况的甲状腺癌,则可以考虑再行观察,直至出现上面这些危险情况因素。   前列腺癌同样可以通过增加筛查手段来避免过度治疗。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一项研究就表明:磁共振成像(MRI)和靶向活检筛查结合的方式,可以将前列腺癌过度诊断减少一半。该结果也在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大会上公布。   通过这种新方式,我们可以检测到同样多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和低风险肿瘤的检出数量。 […]

小D
控制率超90%:双免疫+化疗,5药联合围攻“免疫荒漠”癌症

控制率超90%:双免疫+化疗,5药联合围攻“免疫荒漠”癌症

结直肠癌有很多种,有高微卫星不稳定(MSI-H)适合免疫治疗的,有微卫星稳定(MSS)不适合免疫治疗的。但即使是MSI结直肠癌,如果携带了RAS突变,免疫治疗效果也不会很好。至于携带RAS突变的MSS结直肠癌,可以说是最难免疫治疗的一类结直肠癌了。 但这最难免疫治疗的一类结直肠癌如今也能免疫治疗了,使用的是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双免疫+化疗的豪华5药组合[1]。 在最近公布的II期研究结果中,48位接受治疗的RAS突变MSS结直肠癌患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达到64.5%和9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2个月。以往类似患者仅使用FOLFOX化疗时,中位PFS在5~6个月左右。 结直肠癌中,MSS患者占多数 RAS是最早被发现的癌基因之一,大约有40%的结直肠癌携带RAS基因的突变,而且RAS突变型的结直肠癌往往预后更差,生存期更短。近年来,虽然诞生了Sotorasib等KRAS靶向药,但在结直肠癌中却遭遇了滑铁卢,II期临床研究没能达到预期目标[2]。 而对于免疫治疗来说,RAS突变同样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 研究显示,RAS突变的结直肠癌中,HLA分子表达和CD8+T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3]。这也导致在MSI-H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只有RAS突变的患者没有获得明显获益[4]。 但对RAS突变引起的免疫抑制,其实我们早就有应对的办法,那就是化疗。结直肠癌中常用的FOLFOX化疗方案中,就有两个药物能给免疫治疗提供助力: ● 奥沙利铂是一种免疫原性的化疗药,可以增加肿瘤中的T细胞浸润[5]; ● 氟尿嘧啶能选择性杀死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解除其造成的免疫抑制[6]; 免疫原性化疗使T细胞进入肿瘤,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本次临床研究共纳入了57名RAS突变结直肠癌患者,使用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CTLA-4抑制剂替西木单抗和FOLFOX方案联合治疗。其中48名患者确定为MSS,被纳入疗效分析。 在治疗后,48名患者中有6人完全缓解,25人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64.5%,另有10人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93.7%。中位随访36个月后,中位PFS为8.2个月。其中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PFS率分别为60.4%、26.9%和6.7%,OS率分别为95.8%、81.1%和57.6%。 48位RAS突变的MSS结直肠癌患者中,6人完全缓解,25人部分缓解 安全性上,共有56名(98%)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不良事件,其中38人(67%)发生了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7名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研究中的大多数不良事件与化疗相关,主要为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而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病变和内分泌病变。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较高的肿瘤突变负荷、较低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较低的上皮间充质转化都与较好的治疗效果相关。血液中能检出NY-ESO1和端粒酶特异性的T细胞的患者,通常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肿瘤基质中较高的1型胶原蛋白含量则与治疗无效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没有设置对照组,但相比以往使用FOLF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数据,双免疫的加入明显延长了患者的PFS。这一方案或许能为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Thibaudin M, Fumet J D, Chibaudel B, et al. First-line durvalumab and tremelimumab with chemotherapy in RAS-mut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phase 1b/2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3: 1-12. [2]. Fakih M G, Kopetz S, Kuboki […]

小D
「网红减肥神药」还会致癌?

「网红减肥神药」还会致癌?

今年网上最火的药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从2022年开始,司美格鲁肽这种不用运动不用节食,每周一针就能轻松减掉20斤的神奇药物就被无数人追捧,各种购买使用攻略比比皆是。   但就在“减肥神药”被人们热捧之时,美国FDA发布了最高等级的黑框警告,警告司美格鲁肽等GLP-1激动剂可能会引起甲状腺c细胞肿瘤,并禁止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家族史的人,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患者使用GLP-1激动剂[1]。 不久前,欧洲药品管理局也发布了类似的安全警告,并要求相关生产厂家提供补充信息[2]。“减肥神药”真的会致癌吗?“减肥针”是不是不能打了?   FDA发布的司美格鲁肽黑框警告 GLP-1激动剂致癌疑云 GLP-1抑制剂现在是一类非常成功的糖尿病药物,它一方面刺激胰岛素分泌,一方面又能产生饱腹感抑制食欲,也因此被许多人当初“减肥神药”使用。但在它诞生之初,就有人怀疑过它可能导致甲状腺癌。 这是因为,甲状腺中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同样表达GLP-1受体,会受到GLP-1激动剂的影响。2010年,丹麦科学家Lotte Bjerre Knudsen证实,长期使用GLP-1抑制剂会刺激小鼠和大鼠的甲状腺c细胞增生,增加发生相关肿瘤的风险[3]。 不过,在人类等灵长动物中,甲状腺c细胞上的GLP-1受体表达量比小鼠和大鼠低了不少,Knudsen对食蟹猴的试验也没有发现甲状腺肿瘤的增多。当时很多人都觉得,GLP-1增加甲状腺肿瘤的作用可能不会发生在人类身上,最终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各类GLP-1激动剂还是顺利上市了。 不过在去年,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分析使用GLP-1激动剂的患者发现,这类药可能还真跟甲状腺癌有关。研究估计,使用1~3年的GLP-1激动剂,与甲状腺癌风险提高58%,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c细胞)风险提高78%相关。 GLP-1激动剂明显增加甲状腺髓样癌风险 “减肥神药”还能用吗? 这样一看,司美格鲁肽等GLP-1激动剂好像还真的挺危险,癌症风险增加很多。而且,增加的主要是甲状腺髓样癌,并非有着“轻松癌”之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那这么好的“减肥神药”就不能用了吗? 首先,甲状腺髓样癌的预后虽然比不上“轻松癌”,但也是预后较好的一类癌症。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数据,甲状腺髓样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在89%左右,早期患者更是有着99.9%的极高5年生存率,只是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只有40%[5]。 更重要的是,甲状腺髓样癌本身的发病率非常低,平均每年每10万人只有0.2例。即使其风险因为使用GLP-1激动剂增加了78%,发病率也只是增长到每年每10万人0.36例,绝对风险的增加很小。 相比之下,合理使用GLP-1激动剂的益处就大多了,逆转2型糖尿病,预防中风和心梗,这些都比甲状腺髓样癌绝对风险的微小升高更为重要。更别说,糖尿病和肥胖本身就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除了本身甲状腺髓样癌风险较高的患者,一般人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激动剂降糖或减肥时其实不必过多考虑甲状腺癌的风险增加。与其担心甲状腺癌,倒不如担心司美格鲁肽高达84%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报告率和每月2600元的治疗价格。 参考文献: [1]. https://tmedweb.tulane.edu/pharmwiki/doku.php/glp-1_analogs [2].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rac-recommendation/prac-recommendations-signals-adopted-11-14-april-2023-prac-meeting_en.pdf [3]. Bjerre Knudsen L, Madsen L W, Andersen S, 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activate rodent thyroid C-cells causing calcitonin release and C-cell proliferation[J]. Endocrinology, 2010, 151(4): 1473-1486. [4]. Bezin J, […]

小D
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的咚咚智能相似病例匹配系统!

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的咚咚智能相似病例匹配系统!

正文 咚咚上线的”智能相似病例系统”对新手抗癌玩家真的不要太友好。上传自己的病历之后,你可以匹配到跟你用过相同药物或者相同病情的病友。抱团取暖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疾病,减少医患之间的信息差,减少自己对未知的恐惧。抗癌不能做甩手掌柜,更不能让医生牵着鼻子走。   为了一个准确的肿瘤治疗方案,病友们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挂号难、问诊难、千里奔波就医难。医院的冰冷、医生的冷漠是否已经让你抗癌路上感觉到疲惫。抗癌不易,道阻且难。还记得自己刚确诊的时候,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撞…… 试想,如果你匹配到一位经验丰富的抗癌前辈,给你提供抗癌指导和帮助你调节心态会怎么样呢?我初治的时候有人指点的话,大概率不会转移。转移的时候有人指点的话,不会切肝也不会碰到那些无良医生。 我上传自己病历之后,匹配到很多抗癌的前辈。跟他们聊过后,了解到很多以前没有涉及到的知识面。让我知道了原来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 很多捷径操作还有很多最新的疗法,都是通过抱团取暖得知。 还没上传病例的病友们可以赶紧试试这个功能,对我来说非常的实用。 1,在个人主页点击“病历记录”的加号就可以开启匹配病友之旅了。 2,点击治疗方案,添加自己每次的治疗方案。特别是转折点的方案,更能清晰表达自己的疾病。可以说明换方案的原因,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可能出现进展,但是又不知道是否该立即换药的病友而言,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参考! 3,在治疗方案里可以添加时间、治疗方式、不良反应还有疗效评估,可以插入图片,图文并茂,更加清晰。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治疗方式,也可以自定义添加进去。 4,治疗方案添加完成后,就会显示在个人主页。经过咚咚智能相似病例系统匹配,可以为你匹配到相似的病友。你在匹配栏可以看到跟自己疾病相似和相同用药的病友们,可以向大家请教起来。这个相似病例系统,就如你自己的QQ空间,你可以在这里和你匹配到病友留言聊天,评论。这个空间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因为看到的人都是同病相怜的咚友,不用担心外人异样的眼光!甚至可以邀请咚咚的医生和抗癌达人给自己的治疗方案点评! 5,如果后续想修改自己的治疗方案的话,也可以在个人主页里电子病历点击修改。修改步骤是:点击“我的”——电子病历——方案——右上角三个圆点——编辑。   如果你抗癌还在孤军奋战的话,成功率会大大降低!抗癌之旅,最佳的捷径就是抱团取暖。来咚咚的智能相似病例系统,在这里你可以你可以请教”过来人〞值得注意的小细节,也可以帮助六神无主的 “抗癌新手〞,教给他们体系化的经验。帮助他人,同时也在拯救自己。 希望我们这群被选中的人,能尽量把这手稀烂的牌打得略好一些。能让自己的人生路少一些遗憾,少一些后悔,也就没有那么惧怕疾病和死亡。    

玉米
粪便微生物胶囊、PD-1和抗血管靶向药让85%晚期肠癌有了临床治愈的机会

粪便微生物胶囊、PD-1和抗血管靶向药让85%晚期肠癌有了临床治愈的机会

由于咱们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是逐渐升高。2020年,我们国家新诊断的结直肠癌病例和相关死亡病例占到了全球三分之一,这其实给国家和患癌家庭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虽然现在有各种结直肠癌的筛查套餐,但是由于咱们国家恐癌的文化,所以25%的患者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时候处于晚期,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所能使用的治疗方案多数是化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等等,但是这些治疗让晚期肠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仅能改善6个月。免疫治疗的出现给了结直肠癌患者很大的益处,但仅有15%的肠癌患者是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肠癌,也只有这部分患者使用PD-1抑制剂获益比较好,其他的肠癌患者只能说是找点其他的办法让免疫起效。 粪便移植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提升免疫治疗效果,2021年一项一期临床试验显示粪便移植可以改善黑色素瘤患者使用PD-1的效果,此外还有科学家在动物模型试验发现单独服用梭状芽胞杆菌混合物可以成功治疗结直肠癌,而不需要依赖PD-1药物,基于这些发现,咱们国家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的专家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成果发布在国外学术期刊,癌度将这个研究编译一下,如果希望尝试这个治疗请找下面的参考文献找相关的研究者咨询进一步治疗的可行性。 一、85%晚期肠癌可以参考的治疗策略 这是一个57岁的中国男性升结肠癌患者,他的微卫星为稳定型,进入医院治疗的时候肿瘤已经转移到肝脏。患者半个月时间以来,反复出现腹痛、大便形状异常。相关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也异常升高。结直肠镜检查显示距离肝门边缘70厘米处有个结节状菜花状肿物。后面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已经转移到肝脏、腹膜淋巴结等位置。相关的基因检测显示KRAS、NRAS和BRAF为阴性突变。 这个患者的首次治疗是入组了一个二期临床试验,评估的是一个单克隆抗体CPGJ602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这是一种类似EGFR的蛋白抗体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但是治疗没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于是医生给患者使用了抗VEGF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联合FOLFOXIRI方案,但是由于严重的化疗副作用,患者决定接受第三种研究性治疗,也就是将抗VEGF靶向药、PD-1抑制剂和粪便微生物移植(FMT)胶囊联合使用。 具体的用药是国产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VEGF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贝伐单抗,以及微生物胶囊,在不同的治疗周期还会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详细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次序大家可以搜索下载本文的参考文献研读。总体上这么操作患者获得了益处,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缩小达到了部分缓解。在经过8个治疗周期之后,结直肠和肝部病灶的缩小程度非常好,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切除,肝部病灶进行了微波消融治疗。手术后的相关检查显示未见癌组织,患者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结果了。 不同治疗阶段肿瘤病灶的大小变化情况 二、讨论和启示 对这个内容的选题部分上来自对一个结直肠癌患者的回应,当时他在医院做了一份基因检测报告,基因检测结果与本文的患者差不多。KRAS、BRAF、PIK3CA这些基因突变状态都是阴性,关键的是微卫星不稳定性是属于稳定型的,这个时候怎么治疗我们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现在发生在国内的这个治疗案例可以给到这类病友参考。 也许您可以去咨询本文的研究者寻求就医思路,也许可以和主治医生沟通参考研究者使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全面翻译参考文献的所有内容,具体的粪便微生物胶囊不会是特别简单,是不是简单买来口服和其他两种药物组合治疗就效果杠杠的了,这个还是需要更多临床试验证据,但也许很多病友可能等不到更全面详实的临床试验证据。但上面的治疗案例其实可以考虑参考。也许治疗的奇迹就可以出现。 参考文献: Xiaoshuo Cheng, et a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MMR MSS IVB Colorectal Cancer Using Anti-VEGF and Anti-PD-1 Therapy in Combination of Gut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 Case Report,Cureus. 2023 Jul 24;

玉米
癌细胞玩的捉猫猫,41岁的他靶向治疗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靶向药还能再用

癌细胞玩的捉猫猫,41岁的他靶向治疗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靶向药还能再用

在非小细胞肺癌这个肺癌亚型里,大概3%-5%的患者存在ALK基因融合突变,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对于ALK基因融合突变的靶向药进展很快。很多患者受益于ALK靶向药的治疗,ALK基因融合突变也被称之为“钻石突变”。 与大多数靶向药的治疗困境类似,绝大多数患者在靶向治疗后会出现耐药,病情从缓解到再次复发。ALK靶向药的耐药原因包含ALK点突变、ALK基因拷贝数增加,或者激活其他癌基因绕过靶向药的作用通路,或者是转化为小细胞肺癌。如果是转化为小细胞肺癌,则一般是通过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也就是依托泊苷联合顺铂,但如果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很好,患者再次出现耐药后还能用ALK的靶向药吗?下面这个案例给出我们一些启发,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出癌细胞是怎么玩起来“捉猫猫”的游戏。 一、41岁年轻肺癌患者屡败屡战的故事 2010年3月,一名无吸烟史的41岁男性因为上腹部疼痛接受体检,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量的心包积液,医生进行紧急心包穿刺,最后通过CT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多发转移性肺腺癌,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这个才41岁的年轻人无手术治疗机会。 患者最初确诊病情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患者随后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化疗用药为顺铂联合培美曲塞。病情进展之后的二线治疗是S-1方案,三线治疗用药为氨柔比星,四线治疗药物为多西紫杉醇。在屡次用药之后病情总是会再次进展。 2012年1月,对肺右上叶原发病灶进行活检,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都显示为ALK基因融合突变,药物治疗方案改为每次300毫克的阿来替尼(那个时候药物剂量还没确定一个标准,所以是300毫克),每次用药两次。不得不说靶向药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患者的肿瘤病灶很快缩小达到了部分缓解,单独阿来替尼这个药物治疗就用了4年。 患者使用阿来替尼耐药后再挑战 4年之后转移灶还老老实实的,但是原发肿瘤病灶出现了进展。再次活检的组织学分析显示为混合型小细胞肺癌,也就是癌细胞通过向小细胞肺癌转化来对靶向药耐药。临床医生给患者使用了顺铂联合伊立替康作为第六线的治疗方案,氨柔比星作为第七线治疗方案,肿瘤病灶缩小达到了部分缓解。但是血液的相关肿瘤标志物出现了升高,最后影像学检查证实了原发病灶增大,同时还有多发性脑转移病灶的进展。 由于脑部病灶不是很好取样,医生对患者的原发病灶再次穿刺活检,检查结果显示仍是腺癌,不过小细胞肺癌的成分消失了。于是医生再次给患者使用靶向药阿来替尼,肿瘤标志物CEA快速下降,由于阿来替尼具有比较不错的入脑能力,这个患者的脑部病灶也获得了控制,甚至是不需要脑部放疗或手术。 治疗期间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 二、讨论和启示 上面这个案例是一篇发布在2022年的研究文献,后面患者的治疗过程研究者没再次表述,但这个患者的整个治疗是比较让人心疼的,可以说是屡次耐药后进展,又屡次向希望发起冲锋。也就是说他的抗癌历程的每一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是我们首先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那就是坚持、再坚持。晚期恶性肿瘤没有一个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一劳永逸的。中间可能涉及到多种耐药过程,甚至患者要接受多次穿刺活检,不断调整治疗用药方案。 另外一个思路是肺腺癌靶向治疗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这可能并不是意味着靶向药永久无效了,因为癌细胞可能会跟我们玩捉猫猫,它们究竟会向那个方向进化转变,其实都是说不清的。也许我们可以再次从靶向药治疗里获益。肿瘤本质上是进化的一种产物。而我们使用药物治疗也需要具备“进化的思维”。 参考文献: Akira Yamagata, et al., Alectinib re-challenge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ansformation after chemotherapy failure in a patient with ALK-positive lung cancer: A case report, Respir Med Case Rep. 2021 Jun 1;

玉米
舒沃替尼获批上市!突破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治疗瓶颈

舒沃替尼获批上市!突破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治疗瓶颈

最近半年,一款叫DZD9008的肺癌新药可谓万众瞩目,在患者群里传的沸沸扬扬,众多患者非常期待能尽早用上这个新药。 这款万众瞩目的DZD9008到底是什么药呢?它就是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口服靶向药舒沃替尼片(商品名:舒沃哲®),于2023年8月22日在我国正式获批,近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供货。 舒沃替尼的获批意味着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GFR exon20ins)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如果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化疗,就可以选择高效低毒且便利的舒沃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舒沃替尼片(商品名:舒沃哲®)外包装 打破EGFR exon20ins新药研发困局,舒沃替尼充分展现“同类最佳”潜质 EGFR exon20ins突变作为原发罕见突变,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新发患者数有4.2万人。面对这么多急需有效治疗的患者,既往新药研发却纷纷折戟沉沙,十几年来EGFR exon20ins突变患者一直处于“有靶无药”的尴尬局面。 舒沃替尼之所以万众期待,是因其“高效低毒”,打破了EGFR exon20ins突变治疗瓶颈,且每日口服一次的给药方式更便利,这无疑给EGFR exon20ins突变患者增加了一个有利的抗癌武器,让患者有好药可用、体验高质量生存获益。 ● 高效·舒沃替尼显著缩瘤,超9成患者肿瘤缩小,更多患者获益 中国注册临床研究“悟空6”研究结果显示舒沃替尼针对经治的EGFR exon20ins突变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60.8%,意味着有超6成患者肿瘤明显缩小,肿瘤负荷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机会得到极大改善。 更值得一提的是,舒沃替尼是目前唯一将经治的EGFR exon20ins突变患者ORR提升至50%以上的新药,打破既往治疗天花板,充分展现“同类最佳”潜质。 实际上,“悟空6”研究中实现靶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更是超过90%,意味着超过90%的患者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 当患者和家属看到不断长大的肿瘤终于被控制住,相信一定会感到欣慰与开心,在对抗癌症的道路上看到了希望,这无疑也会是一剂强心针,让患者更有信心接受后续治疗。 图:“悟空6”研究患者肿瘤大小变化瀑布图 ● 低毒·舒沃替尼安全性高,每日口服一次,更好用药体验 EGFR exon20ins突变靶向药研制难点除了要有高疗效外还要有低毒性,舒沃替尼不仅疗效显著,在安全性上也表现良好。 “悟空6”研究结果显示舒沃替尼绝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1-2级,临床可管理可恢复,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用药,让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同时,舒沃替尼毒性低也体现在较同类产品更低停药率这一特点上,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舒沃替尼治疗,而持续用药才能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舒沃替尼作为口服片剂,每日口服一次的给药方式,让治疗更方便。 进军EGFR exon20ins突变一线治疗,再现“同类最佳”潜质,有望让患者尽早获益 EGFR exon20ins作为原发驱动基因突变,晚期一线治疗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联合其他药物方案疗效仍然有限。最新数据显示,舒沃替尼单药(300mg,每日一次)一线治疗EGFR exon20ins突变患者,最佳ORR高达77.8%,且耐受性良好。截至目前,这一结果也是“EGFR exon20ins突变一线治疗”ORR最佳记录,再次展现“高效低毒·同类最佳”潜质。 目前舒沃替尼一线治疗EGFR exon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性研究(悟空28)正在国内外加速开展,期待这一研究取得成功,让更多EGFR exon20ins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能尽早接受更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享受高质量的生存获益。 攻克EGFR敏感突变耐药难题,有望为更多EGFR阳性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舒沃替尼不仅致力于解决EGFR exon20ins突变治疗难题,也在积极尝试攻克一直困扰着患者的EGFR敏感突变靶向治疗耐药难题。 舒沃替尼国内外I/II期临床研究汇总分析显示:在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患者参与研究之前已经接受过5种以上治疗方案,即使这样的情况下,舒沃替尼单药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接近6个月,这意味着舒沃替尼有望给EGFR-TKI治疗失败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 目前,临床针对靶向治疗耐药的EGFR敏感突变患者没有达成共识的治疗方案,舒沃替尼积极破解靶向治疗耐药难题,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希望能给患者增加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总  结 “高效低毒”的舒沃替尼不负众望,让EGFR exon20ins突变患者多了一种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每日口服一次的便利服药方式,也能让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体验高质量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 随着舒沃替尼在EGFR exon20ins突变一线治疗和EGFR敏感突变靶向治疗耐药领域的研究数据不断积累,有望为更多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带来治疗希望和新选择。目前,舒沃替尼已经获批上市并在全国各地陆续供货,期待能帮助到有需求的患者早日接受到这一好药的治疗!   “舒心在沃”患者援助项目 舒沃替尼获批上市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我们看到了治疗的新曙光。除此之外,咚咚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重磅好消息:符合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通过“舒心在沃”微信公众号申请援助药品,该项目将进一步帮助更多患者接受好药治疗。 如需了解舒沃替尼购买信息及患者援助项目政策,可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迪哲医药热线电话:400-602-8519(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 “舒心在沃”热线电话:400-696-6780(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     参考资料: [1].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