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咚咚肿瘤科,肿瘤科普资讯门户网站,发布通俗易懂的肿瘤治疗科普文章,为肿瘤患者、医生、科研人员无缝衔接国内外 最新抗癌医药信息。
纯干货!史上最全肿瘤患者对抗营养不良的大礼包

纯干货!史上最全肿瘤患者对抗营养不良的大礼包

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是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小D
乳腺癌死亡风险减半,你得这样吃!

乳腺癌死亡风险减半,你得这样吃!

堪比抗癌药哦

小D
这个TMB“有点慌”:PD-1抗体再次获批不限癌种适应症,真的靠谱吗?

这个TMB“有点慌”:PD-1抗体再次获批不限癌种适应症,真的靠谱吗?

PD-1新适应症:TMB大于10,不管什么肿瘤,都能用,真的吗?   上个月,美国FDA加速批准PD-1新适应症:肿瘤突变负荷高(TMB大于10突变/百万碱基)且既往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无需考虑癌症类型。     简单来说:不管什么肿瘤,只要TMB大于10(F1平台),之前的疗法耐药或进展后,都可以使用。   跟以往大家疯狂点赞的画风不同,该批文一出,一些国外肿瘤医生开启了“质疑模式”:FDA这么做合适吗?患者真能获益吗?TMB大于10的定义适用于所有肿瘤吗?又要来一个氯喹吗?       向右滑动查看   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鉴于临床数据的局限性,患者是否真能获益?TMB大于10,所有肿瘤都能用,是否太过武断?   1 高TMB患者 临床数据到底如何?   FDA是基于一个代号为Keynote-158的临床试验数据批准的该适应症,关于该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具体临床数据如下。   临床设计:招募700多位晚期癌症患者,使用PD-1抗体K药进行治疗,200mg 三周一次;所有患者进行TMB和MSI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三组:高TMB组、高TMB非MSI-H组、非高TMB组。   2019年9月底,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上,Keynote-158临床试验公布了各组的临床数据。 客观有效率(ORR)方面:高TMB组的ORR高达30.3%,高TMB非MSI-H组ORR为27.1%,而非高TMB组的ORR只有6.7%。 总生存期方面:高TMB组和非高TM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7月和13.0月。   所以,高TMB患者使用PD-1治疗的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30.3% VS 6.7%),但并未转化为生存期获益(11.7月 VS 13月),这不符合“PD-1抗体一旦有效就有可能长期生存”的人设。   因此,有医生提出第一个质疑:目前的数据,不能说明PD-1给高TMB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   除了临床数据,还有该适应症的临床适用范围。仔细看一下高TMB的患者的癌症类型,具体如下图。102位患者中:小细胞肺癌34位、宫颈癌16位、子宫内膜癌15位。熟悉PD-1的咚友可能知道: ○ PD-L1抗体(I药、T药)+化疗已被批准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 FDA已经批准K药二线用于PD-L1阳性的宫颈癌患者,客观缓解率15%; ○ K药+仑伐的王炸组合也被批准用于晚期子宫内膜癌,客观缓解率38.3%。   所以,在这些晚期患者已经有免疫治疗药物选择的时候,这个TMB的适应症到底如何在临床中使用,也是医生和患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基于此,有医生提出第二个质疑:仅通过9种癌症类型102位患者的数据,就将适应症扩大到所有癌症患者,是否太过激进?   对此,一位国外医生很直接:TMB大于10的结直肠癌患者,PD-1无效,FDA的这个审批反而会误导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2 TMB大于10 这个标准合理吗?   这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将TMB大于10适用于所有癌症类型,有“一刀切”的嫌疑。   简单来说:TMB反映了肿瘤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数量,TMB越高意味着肿瘤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越多,反之亦然。 […]

小D
《科学》:非免疫细胞抗癌的机制找到了!

《科学》:非免疫细胞抗癌的机制找到了!

首次发现,激活肿瘤周边非免疫健康细胞的特定癌症相关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小D
葡萄膜黑色素瘤第一版NCCN指南出台!

葡萄膜黑色素瘤第一版NCCN指南出台!

终于等到你!

小D
肝炎+?=肝癌

肝炎+?=肝癌

一胖毁所有

小D
乙肝携带者肝癌检出率60%!?

乙肝携带者肝癌检出率60%!?

真的不麻烦

小D
人体的免疫细胞王国是怎么样的?

人体的免疫细胞王国是怎么样的?

人体就像一个微型地球,住着40万-60万亿的细胞,他们和人类一样会出生,会衰老死亡

小D
弥漫在患者和家人身边的焦虑情绪,该如何缓解

弥漫在患者和家人身边的焦虑情绪,该如何缓解

帮助患者和家人改变焦虑的状态,可能会完全改变患者的抗癌经历

小D
肿瘤标志物最强解读攻略:破除恐慌,辅助抗癌,读完就懂

肿瘤标志物最强解读攻略:破除恐慌,辅助抗癌,读完就懂

今天,我们和各位咚友聊一聊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题。   要说起肿瘤标志物,可能是各位咚友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映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应病情变化”的错觉。   在日常问诊中,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诊也是最为常见的,通常都是这样:   “医生,肿瘤标志物从2.5上升到3.2了!是不是有点耐药的迹象呀?” “医生,这个月NSE(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超出正常值了,是不是转变为小细胞癌了?” ……   1 肿瘤标志物有什么用?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项目之一,但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参考价值有限。   感染、炎症、妊娠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上升,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2 肿瘤标志物到底是啥?   简单的说,就是人体产生的各类蛋白、糖类、酶类、激素类物质。 例如近几年学术圈子内沸沸扬扬的“滴血测癌”,本质上就是一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所选取的检测目标是一种蛋白——热休克蛋白90α。 肿瘤标志物通过抽血进行检测,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类肿瘤标志物可谓五花八门,有些仅与一种癌症相关,另一些可能会涉及多种癌症。   关于各类肿瘤标志物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 逐项解析, 辅助判断病情的最佳帮手   3 肿瘤标志物怎么辅助抗癌?   虽然肿瘤标志物存在种种影响因素,但肿瘤标志物无疑是所有癌症相关检测中最为便捷的一种。好好利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判断治疗的情况,对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整体把握整个治疗流程的意义重大。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的运用分为确诊癌症前与确诊癌症后。   【1】确诊前,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常规防癌体检   虽然肿瘤标志物不是确诊肿瘤的确切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反对将其纳入防癌体检中:部分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癌症特异性,如AFP(甲胚蛋白)之于肝癌,可通过影像、肝病病史以及AFP异常升高直接确诊肝癌。此外,异常升高的肿瘤标志物确实存在罹患肿瘤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所有防癌体检都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如果你是个二十六七的年轻人,生活习惯良好,且没有相关癌症家族遗传史。在防癌体检中抽走六、七管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某项指标由于感染、炎症等原因超出正常值大为紧张,进行一系列额外的全身检查。这样的结果不是医生希望看见的。   对防癌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我们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 40岁以上,吸烟指数为重度吸烟(吸烟年限x每天吸烟支数>400)的人群; ● 40岁以上,具有酗酒习惯或肝部慢性疾病的人群; ● 40岁以上,胃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 […]

小D
科学抗癌第一步,Vv带你看懂病理报告

科学抗癌第一步,Vv带你看懂病理报告

很多患者初识肺癌,是通过一张“金标准”的病理报告

小D
你觉得抗癌是下棋,还是打地鼠?

你觉得抗癌是下棋,还是打地鼠?

当癌症反攻时,如何回击?

小D
脑转新方案——脉冲疗法:缓解率74%!

脑转新方案——脉冲疗法:缓解率74%!

ASCO 2017研究更新:脑转控制率89%,缓解率74%!

小D
不是MSI-H却有POLE突变:放手一搏!

不是MSI-H却有POLE突变:放手一搏!

对于POLE,ASCO 2017怎么说?

小D
抗肿瘤用药警惕四个“假药陷阱”

抗肿瘤用药警惕四个“假药陷阱”

近年来,因假药劣药使用而带来的重大用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假药劣药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网购和海外代购等方面问题很多。普通百姓对于假药甄别能力不足,加之肿瘤疾病本身的特点,使用假药轻则无效,重则对人体产生伤害甚至有致命危险。下面为大家总结抗肿瘤药的四大陷阱。

小D
最经济实惠的抗癌大法,怎样做效率才最高?

最经济实惠的抗癌大法,怎样做效率才最高?

运动能防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真正能坚持的人少之又少。往往都是身边有人患癌后,才重视起来。可以打趣的说:一人患癌、全家防癌! 而对于已经患癌的病友来说,是运动强身好,还是修养保命好,多是模糊不清的。 最近,在咚咚的平台上,出现了一位运动达人,长跑、游泳、自行车、爬山…样样都行。而关于他的行为,有人支持,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有人反对,觉得运动会加重癌细胞的转移… 本期,咚咚就来聊一聊“运动与癌症”,怎样的运动能防癌,怎样的运动能抗癌。 1 “未雨绸缪”防未然 运动可降低患癌风险 今年,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发布了最新的防癌指南,给出了科学具体的防癌措施。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运动防癌内容: ● 成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的体育活动; ● 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至少参加1小时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体育活动; ● 避免久坐行为与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 总结核心:多动少坐,少看屏幕。 这其实很好理解,体育活动早就已被证可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可降低许多癌症的风险。 道理很简单,动起来就好了。但指南里指出的中等强度、高强度的体育活动该如何定义呢? 要知道每个人对于运动强度的定义是不同,有人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有人觉得爬楼梯是重体力活。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严格的标准答案并且是因人而异的。不过,有几个基本概念,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助于大家掌握运动的基本原则。 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是一个运动医学领域常用的概念。不少爱好健身的朋友,对这个概念其实并不陌生,它有一个中文昵称“梅脱值”。 人在安静休息的时候,每分钟每公斤体重需要消耗大约3.5毫升氧气,这是一个基线水平,学术界把它定义为1代谢当量,或者说梅脱值为1。 如果某种体育活动,每分钟每公斤体重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打个比方说需要7.0毫升,那么人在这种运动条件下每分钟消耗的氧气就是安静状态下的2倍(7.0/3.5=2),学术界就把这种运动的代谢当量定义为2,或者说这种运动的梅脱值是2。 那么,显而易见,越剧烈的体育运动,每分钟消耗的氧气越多,这种运动的代谢当量越大,这种运动的梅脱值越大。下图是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的代谢当量/梅脱值,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一般而言,代谢当量在3以下的运动,都是低强度运动;代谢当量在3-6之间的,属于中等强度运动;代谢当量在6以上的,属于高强度运动。 虽然该表不能穷尽所有运动,但也方便大家类比参考,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2 “亡羊补牢”尤不晚 运动可改善癌症患者生存 除了预防癌症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多种癌症患者的生存。 全世界有4300多万名癌症幸存者,他们面临着独特健康问题,如何解决尤为重要。 早些时候,临床医生建议癌症患者应注意休息并且尽量避免运动,早期的一些运动研究对这一建议提出了质疑。但是,鉴于当时严格设计的研究数量有限,没有足够的证据为患者提供具体的运动处方信息。 2010年以后,人们关于癌症幸存者运动的研究开始暴增,临床试验的数量增加,已发表超过2000项随机对照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运动必须整合到临床癌症护理中去。 比如,去年肿瘤学领域顶尖学术杂志JCO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指出: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晚期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15%),还能降低治疗后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27%)。 除了肠癌,在其他常见肿瘤,诸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中,均有大量研究提示:合理的运动,对患者有利。 再如,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汇总了当时已发表的71项相关研究的结果,发现:规律参与体育锻炼的病友,相比于从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病友,肿瘤的死亡风险可以下降20%左右! 类似的研究还可以有很多,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维持患者的体能状态、降低治疗的副作用、缓和患者的心情、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适当的运动,能让病人身体内诸多免疫调控相关的细胞因子以及内分泌系统调控相关的多肽,含量有所增加。这些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多肽,最终促进了机体的抗癌反应。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肿瘤病友,如果体力体能状态良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力所能及的中等强度运动,是我们所鼓励的。 有人说我不想买特殊的体育锻炼器械,也不想受场地、天气等条件约束,那么其实买菜、拖地、抱孩子、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代谢当量恰好在3左右,也是值得推荐的。 总的来说,迈开腿,动起来好处实在太多,防癌治癌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好处,由你去亲身体会吧!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

小D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那片海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那片海

分享一篇文章

小D
放疗复发后使用PD-1,小心肿瘤“爆发”!

放疗复发后使用PD-1,小心肿瘤“爆发”!

PD-1火遍大江南北,更深的细节已被关注。

小D
都是平滑肌肉瘤,他用PD-1为何如此有效?

都是平滑肌肉瘤,他用PD-1为何如此有效?

新年正能量:找到精准的肉瘤群体,用药才更有意义。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