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三伏天

三伏天

“入伏”啦!癌友们平稳度夏一定要知的4个问题+4个建议都在这!

“入伏”啦!癌友们平稳度夏一定要知的4个问题+4个建议都在这!

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三伏天”来了,2022年三伏的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最近,全国都开启了“高烧”模式,重庆、杭州等好几个城市气温已经超过40摄氏度,持续不降。而且今年的高温天气似乎来得更早更猛烈,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三伏天的威力。 来源:中央气象台 三伏天注意这几种常见病,尤其老年人 三伏天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在这种持续闷热的天气下,人体各个器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需防范一些常见的疾病。 1. 中暑/热射病 最近,“浙江一车间工人因热射病多脏器衰竭死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1人死亡”等新闻将“热射病”推向社会热搜话题。 来源:微博 热射病可理解为中暑的一种严重状态,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出现头晕、昏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可达50%以上。今年的夏天似乎更加“火热”,热射病的病例较往年更多,肿瘤患者需格外注意。 2. “空调病” 三伏天的高温压迫下,人们似乎都不离不开空调了,甚至24小时不间断地开着,睡觉也不关。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长期置于空调房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空调没有及时清理的话,滋生的细菌更容易导致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另外,人在空调房与室外频繁交替时,需注意“热伤风”感冒。 3. 胃肠道疾病 气温太高会影响食欲,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候吃点凉的东西来刺激食欲,还会多吃些西瓜等水果来降暑,但是吃饭冷热交替,容易引起胃肠消化不良,严重时还会导致肠胃炎。此外,这个高温季节下,食物腐烂速度也加快了,剩饭剩菜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肠胃问题。 4. 心血管疾病 都说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期,为何夏天也会容易发病?其实并不是温度原因,而是夏天闷热环境下,非常容易口渴,一次性喝太多水会加重心脏负担。“年轻小伙猛喝冰水后因心梗死亡”的新闻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心脏过重的负担下加上低温刺激,连年轻人的心脏都难以承受。 肿瘤患者这样度过三伏天 我国传统医学认知中,三伏天时天地之间“阳”气最盛,也是人体养“阳”的最佳时机,因此,很多人在这个时期使用中药贴剂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对抗一些慢性疾病。 处于治疗期和康复期的肿瘤患者,在这个时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三伏天有没有忌口? 治疗期的患者一般会食欲不佳,加之天气炎热可能表现更加明显。小编建议清淡饮食,注意卫生,可以多吃苦瓜、苦菜等时令蔬菜,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缓解不适感;保障每日蛋白质的补充,以平衡高温下的人体能量高代谢。 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水果选择常温的,不可贪凉多吃 格外注重补水,但不可大口猛喝 无严格忌口,依然提倡饮食多样化 三伏天能不能运动? “三伏天,宜伏不宜动” “夏连三伏,冬练三九” 这两个观点,哪个对呢? 其实三伏天是需要运动的,只是运动形式和运动时间需要改变,本来是为了健康,最终中暑就不好了。而且,各项研究均表明,运动对每个时期都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三伏天的运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运动切忌过量,尽量选择体能消耗低的运动 运动后出汗较多,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出很多汗时不要立马进入空调房,可用扇子降温 运动前中后补水应少量多次 三伏天如何保障睡眠? 经常听说三伏天容易失眠,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昼长夜短,生物钟随时节变化调整了,另外高温湿润的环境也容易导致入眠困难。可是每天睡不饱确实会无精打采,影响心情,严重时还会影响治疗效果。那该怎么办? 用午休来保障每日睡眠时长,午休时间不可太长 睡觉时可开空调,但温度不要设置太低 每次睡醒都要补充水分,并开窗通风(太热时可轮换房间依次通风) 夏日外出需注意什么? 天气虽炎热,但买菜、做治疗、运动、遛宠物等等日常和治疗需求还得满足。外出时必需做好三种准备: 防晒 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运动,但有些活动不得不在太阳直晒时出门,这时需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放疗、靶向治疗等有皮肤副作用的患者,最好使用太阳伞、防晒衣等物理防晒。 防蚊 盘式蚊香主要成分是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品,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长期使用其燃烧产生的微粒有致癌风险,肿瘤患者尽量选择电热液体蚊香和蚊帐,止痒推荐使用便宜又安全的风油精。 补水 夏天无论是白天出门还是晚上出门,肿瘤患者一定要带一杯水,不要等得到口渴了才去找水喝。 肿瘤患者能用“三伏贴”或“三伏灸”吗? 因人而异。利用“三伏贴”和“三伏灸”来达到“冬病夏治”是一种中医借助时令的治疗方式,但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肿瘤患者和康复期的朋友们如果想尝试这种疗法一定要到正规中医院咨询和操作。

半夏
三伏天渴了热了要当心,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高达80%

三伏天渴了热了要当心,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高达80%

  在这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又闷热的日子里,你打算如何度过?无论是和小伙伴一起爬山涉水,还是在市内吃香喝辣,都有可能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所以我们总结了2个可能在夏天较常见的健康状况以及应对措施和大家分享。 喝水太少 近些年,因缺水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近期有新闻报道,张女士一家外出登山。在爬山过程中,由于自备的矿泉水不足,一向身体不错的张女士将水分给了家人,自己却饮水不足。 不料回到家,张女士就感到疲劳、头痛、头晕,去医院检查发现肌酐水平增加,医生诊断为身体脱水后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喝水少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呢? 高温天气,平时我们走走路或者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更别说户外爬山了。当我们大量出汗又不及时饮水时就会导致脱水,而且还可能导致电解质(如钠)流失。 脱水时可能会出现口干或眼睛干燥、口渴程度增加、小便颜色深黄、小便少或完全没有、疲劳、头痛、头晕、血压低等情况。此时如果没有及时喝水,就会出现严重脱水的情况,当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肾脏血流不足时,肾脏就无法正常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从而损伤肾脏,甚至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 所以,在享受汗流浃背、微风拂面的惬意时,别忘了备足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除代谢和食物外,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最少饮水1500-1700毫升。如果是在大量出汗、腹泻等情况下,需适量增加水分的摄入。 别为了减少负重少带水,更别等到口渴难忍之后再喝水。如果已经出现了脱水症状,一定要想办法喝水,如果能摄入苏打水、运动饮料、果汁、糖水或盐水更好。 虽然在户外饮水可能会受到限制,但是在炎热的夏天感受那绿树成荫、蝉鸣阵阵的大自然,再美好不过。与深山野林的凉爽相比,在市内活动的人可能需要担心中暑。 图片来源:123RF   温度太高 前段时间,就出现了不少相关报道。 一对老人平时喜欢节俭、晚上睡觉开空调怕浪费电,于是在盛夏的晚上想熬一熬,想着睡着后就不热了。不料晚上两位老人觉得不舒服,出现了头晕、恶心、神志恍惚、甚至小便失禁的情况,被送到医院抢救时发现体温已经达到了40.7℃,医生诊断为热射病。 另一个报道是一位57岁男性,因连续3天都在从事高强度的搬家工作,且饮水不足,在搬家过程中突然晕倒昏迷。被送至医院急诊科后,医生诊断为热射病,转至ICU急诊重症监护室。 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是指因高温(核心体温>40°C)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当散热的代偿机制出现障碍时,体内的炎症因子激活,进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胃肠道菌群分泌的内毒素也可能发挥作用。从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骨骼肌(横纹肌溶解)、肝脏、肾脏、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心脏都可能发生器官功能障碍。 热射病通常分为典型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典型热射病是由于长期在酷热的环境所致,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老人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久坐且液体摄入不足时。因为老年人皮下血流和出汗的温度调节比年轻人效率更低,可能无法有效散热,所以核心体温可能更容易上升。劳力型热射病是因为剧烈运动所致,多见于运动员、工厂工人等。 此外,儿童也应该预防中暑。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基础代谢率更高、产生的代谢热量更高。但是儿童的排汗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每个腺体的出汗率较低,所以儿童比成人的出汗率低,很难通过汗液蒸发散热,所以体温会容易升高,导致中暑。 热衰竭是另一种类型的重症中暑。常表现为人体核心温度正常或略微升高(37°C-40°C)、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如极度口渴、虚弱、焦虑、头晕、晕厥等,但是精神状态正常。如果未经治疗,热衰竭可进展为热射病。然而,热射病也可能在先前未出现热衰竭的情况下发生。 热射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但与年龄,基础疾病,最高体温相关,最重要是与高热持续时间及降温迅速有关。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达到80%。无论是否干预,大约20%的存活者遗留脑损伤,一些患者遗留肾功能不全,体温不稳定可持续数周。 图片来源:123RF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度过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不适,无论出现什么症状,都应考虑中暑的可能性,比如出现大汗淋漓、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并大量喝水。 如果怀疑他人中暑或出现晕厥现象,请将其移至阴凉处,松开其衣服,尽快为其降温并饮水。应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并考虑使用湿冰袋或化学冷敷袋作为辅助降温手段,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或出现意识丧失(如无法饮水等情况)应马上送至医院治疗,千万不要认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参考资料 [1] 脱水, retrieved 6月 2020, from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hormonal-and-metabolic-disorders/water-balance/dehydration [2]成人热射病. Retrieved 07 一月 2021, from https://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3000174 [3]热射病. Retrieved  6月 2019, from 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injuries-poisoning/heat-illness/heatstroke [4] 儿童热射病. Retrieved 2021-01-21,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heat-stroke-in-children/print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e药环球」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