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安巴韦单抗

安巴韦单抗

什么是新冠真正的救命药?

什么是新冠真正的救命药?

有人问,新冠来袭,我们最应该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可以是重症肺炎,也可以是病毒变异,但最让我们担心的,是新冠病毒带来的盲目医疗挤兑。 果不其然,面对这场新冠风波,盲目囤药、用药的乱象让人猝不及防,囤药行为以我们无法理解的速度出现了“人传人”现象,令人瞠目结舌。 从所谓的“特效药”连花清瘟胶囊,到退烧的布洛芬,再到令人啼笑皆非的蒙脱石,最后到救命药物辉瑞的Paxlovid以及免疫球蛋白(丙球蛋白)。   在这其中,绝大多数囤的药物都属于交了智商税。   以最令人无法理解的蒙脱石举例,据网友考证,抢药的源头最初来源于一位打印机修理员发的朋友圈。   而作为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丙球蛋白)同样不具有特异性,它不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病毒——如新冠病毒而产生作用。   但上述两种药物,如今在药店中早已脱销,药物贩子们开出了数倍的天价。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新冠感染的特效药?今天我们就来做个简单的盘点:得了新冠,真正有效的是这些药物。   01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 Paxlovid是目前临床上被证实对抗新冠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也是世卫组织(WHO)唯一重点推荐的新冠特效药。它有着严谨的三期临床试验,证实通过确诊新冠感染后的5天内服用Paxlovid,可以降低患者新冠住院和死亡风险89%。 同时它也在世界各个地区的使用中积累了大量真实世界的使用数据,证实其确实为新冠患者们带来了优异的疗效。 虽然在本轮医保谈判中,Paxlovid遗憾的未能进入医保目录,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本轮新冠感染的高峰过去,原本紧张的药物供应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只要符合Paxlovid的用药条件(高危人群,发病5天内,无禁忌症),Paxlovid确实是新冠的救命药。 当然,正常人群或是已经属于重症的患者也不可滥用。 02 莫诺拉韦(Molnupiravir) 2022年底,莫诺拉韦(Molnupiravir)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伴有进展为高风险因素的成人。 对于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感染者,在感染早期服用莫诺拉韦,能够将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约50%。同时,莫诺拉韦能够将新冠相关急症治疗风险降低34%。 虽然莫诺拉韦的临床数据较Paxlovid相对没那么惊艳,但它确实是目前唯三获批的新冠药物之一,并且有明确的疗效数据。作为高危人群,如果没有Paxlovid可用,莫诺拉韦是次选的救命药。 03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是针对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是在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被推荐用于新冠治疗的国产抗病毒药物。2021年,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三期临床数据证实,它能降低新冠患者约78%的住院和死亡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对不同毒株的效果不同,目前没有明确的针对奥密克戎株的相关数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上文中的两种药物。 04 地塞米松(或其他类型激素) 激素的使用,对于新冠患者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有效降低人体的炎症反应,稳定细胞膜,对于缓解重症症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会大幅降低人体免疫,从而导致人体抗病毒免疫减弱,增加新冠感染重症风险。 对于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病人,多项临床证明小剂量地塞米松(或其他激素)能降低死亡风险,但对于正常患者而言,滥用激素反而有重症率增高,死亡率增高的趋势。 可笑的是,这阵子关于“村医四件套”疗法(抗病毒+激素+抗生素+退烧药)的讨论甚嚣尘上,认为“四件套”乱拳打死老师傅,效果远胜于正规医院的治疗。 事实上,所谓的“四件套”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毫无用处,反而有严重副作用的。激素的使用必须非常严谨,使用得当才是救命技术,滥用的话,毫无疑问适得其反,是最佳催命技术。 05 抗生素 面对合并细菌感染的新冠患者,抗生素是必须的药物。但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村医四件套”,不分青红皂白就盲目滥用抗生素,很有可能为其付出沉重的代价:抗生素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二重感染、真菌感染、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细菌耐药、急性肾损伤等问题。 抗生素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根据患者的血液指标及细菌培养情况,明确细菌感染指征,并根据药敏测试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用好抗生素这个关键时刻的“救命利器”。 06 呼吸支持技术 事实上,别看所谓的呼吸支持技术(也就是各种方式的吸氧)看来简单,但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可能救人一命。 呼吸支持技术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给氧、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对于存在肺炎或是重症肺炎的新冠患者而言,这是最为关键的治疗手段。没有这些技术,很多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白肺”等,都难有生机。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感染,我们庆幸有着先进的现代医学医学帮助我们战胜病毒。 但盲目的医疗挤兑、囤药、滥用药物不但救不了命,还会占用他人宝贵的救命机会,同时抵消救命药物的效果。   因此,在新冠感染高峰过去的当下,我们呼吁大家回归理性,避免医疗挤兑和盲目囤药。  

小D
国士无双:张林琦以及他背后的中国首个新冠治疗药物

国士无双:张林琦以及他背后的中国首个新冠治疗药物

这是一次人类与病毒纳米级别的‘交锋’,它没有硝烟,它终将胜利。”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   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圈“天雷滚滚”,想必大家都为忙着吃瓜操碎了心。   一会忙着关注王力宏和李靓蕾有没有爆出新的“雷神之锤”,一会又要感慨薇娅到底挣了多少钱,应缴的税都足够自己挣上5000年……   但在吃瓜之余,有这样一个名字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有这样一个日子,可能大家都忽略了:   2021年12月8日晚,由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生命学院王新泉教授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正式被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   可能有读者会不理解,新冠疫苗我们不是早已实现了国产吗?   事实上,这一次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药物与新冠疫苗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药物——后者用于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而前者则是真正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 研发团队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接受采访时表示,“药物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体内后马上起效,可以降低80%新冠患者的住院率与死亡率”。 用临床医生的话来说,就是“用药第二天,病人的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就呈现几百倍的上升,持续发热症状也很快就好转,好像有‘神药’一般的效果。”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我们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较量已经延续了三个年头,得益于无数抗疫英雄的付出奉献,新冠肺炎始终没有大面积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命。 而从这一刻起,胜利的天平真正向我们彻底倾斜过来——我们的国产新冠肺炎特效药,可以像治疗感冒一样,轻松治疗新冠患者。   曾几何时,抗体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需要 10 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在研发团队500多个日夜全年无休的奋斗中,抗新冠抗体药物仅仅用了18个月就实现了获批上市。这其中的汗水与泪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张林琦教授团队,以及2021年12月8日这几个光辉闪闪的大字必将载入中国新冠抗疫史、甚至中国传染病抗击史的史册。国士无双,真正应该被我们关注,被我们铭记的,是国家与科学的力量,而在背后默默奉献的英雄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星。   争分夺秒!大年初一集结出征   我们把时间回调到2020年1月12日。在这一天,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并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彼时新冠病毒已经在中国各地开始肆虐,多年来深入研究传染病病毒的张林琦对此已经开始警觉起来。   随着新冠病情的进一步肆虐,1月15日,张林琦及合作团队决定立即开始进行新冠病毒表面蛋白基因序列的合成。这是寻找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治疗手段的重要前提。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新冠病毒正在武汉肆虐,而张林琦教授、王新泉教授及深圳三院的张政教授几位曾在传染病病毒研究领域中有过共同合作的战友放弃了休息,在另一个战场——北京与深圳两地开始了对新冠病毒的研究战役。 (图片来自于清华大学公众号)   抗体分析、分离、评估……在新冠疫情肆虐全国的当下,所有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几乎没日没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团队最终从一位已处在康复期的新冠患者血液中分离出具有高效中和能力的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共206株。   有了“特种部队”,还要能从中筛选出最能打的“兵王”。在所有的206株能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中,找到对抗新冠病毒能力最优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成为了张林琦教授最核心的目标。   然而,分离筛选工作听起来难度不大,但真正体现到实验室中时,却可以用“噩梦”难度来形容。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实验室中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边是继续在全国乃至是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一边是仍在筛选中的高效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们与病毒“厮杀”的激烈与焦灼可见一斑。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2020年3月。   向总书记汇报!“高光时刻”迎来转机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进行调研。作为科研的核心力量,总书记走进了张林琦团队实验室。这无疑对所有研究人员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鼓舞。“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习总书记的鼓励与嘱托让大家倍感振奋。三天后,抗体筛选工作就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团队第一次鉴定出高效新冠中和抗体 P2C-1F11(后命名为 BRII-196),这也是后来抗体联合疗法特效药中的关键抗体之一。   成功找到了这个最能打的“特种部队”以后,破解抗体的抗病毒机制紧接着成为研究的下一个重点。而又一个难题摆在了研究团队面前:为了研究这一机制,他们需要借助上海更为先进的设备进行研究。而此时,全国正处在疫情肆虐的高峰期。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感染人数都在不断增加。   为了彻底把新冠病毒的肆虐在中国掐断,研究团队们冒着病毒感染的风险,连夜驱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人肉”运送晶体结构。而这批晶体也并没有辜负众人的付出和等待。研究团队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数据。 (图片来自于清华大学公众号)    至此,张林琦和王新泉团队成功解析出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高分辨率解析出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的结构基础。2020年3月30日,研究团队在线发表了科技攻关成果《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受体ACE2复合物的结构》。这是目前全世界关于新冠病毒入侵细胞的相关研究领域内引用次数最高的一篇论文,随后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中发表的《从新冠感染者体内分离得到高效中和抗体》论文,短短在一年半中已获得近1000次的他引(Pubmed数据),对整个新冠病毒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