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无法入院治疗

无法入院治疗

近4000万患者无法入院治疗、一半公立医院亏损发不起工资,苦日子刚刚来到……

近4000万患者无法入院治疗、一半公立医院亏损发不起工资,苦日子刚刚来到……

这段时间,网络上一直在讨论公立医院负债、发不起工资的新闻。 7月6日,辽宁葫芦岛市卫健委官网发布,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提及,2020年以来公立医院债务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受疫情影响,防护物资费用大幅增加、医疗收入减少,公立医院债务水平急剧上升。 7月19日,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部分职工反映,已经连续5个月没有发工资。振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受疫情影响,医院效益不好。 随后,又有多名医生爆料,他们医院也存在工资拖欠、社保公积金断缴、奖金不发等各种情况,这些医院涉及到辽宁、黑龙江、山西、江西、甘肃、内蒙古、广西、贵州等多个省份。 “发不起工资”似乎全国遍地开花,并非个例,形势极其严峻,让笔者大为吃惊! 根据“国考”成绩显示,所有公立二三级医院中,全国有20个省份的医院医疗盈余均为负,占比为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 其中,参评的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3472家二级公立医院中,约40%的医院出现亏损情况。 而在2019年,亏损的三级公立医院尚不足20%。 另外,根据最新的《202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我国政府办公立医院共负债17.64千亿元左右,资产负债率达45.75%左右,距离50%的预警线已然不远了。 我们总免不了会产生疑惑,这到底怎么了?跟我们想象的不同,医院不是最会挣钱的机构吗?而且还有政府财政支持兜底,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疫情的影响真的是主要原因吗? 科室不赚钱,还要往里贴钱, 仅发热门诊一年便亏损300多万 兰州是近期受到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地方,据当地某医院医务科负责人透露,疫情期间,组建发热门诊是每个医院都要做的,他们医院不同,组建发热门诊要求每个能够创收的科室都要掏钱,并且维持其24小时的正常运营。 到如今,疫情持续了三年,发热门诊一直存在,每次出现疫情,各科室都要支援大量人力物力去解决核酸检测、发热筛查等问题,然而,核酸免费、留观几近免费,其它再无缴费项目,这些都需要医院倒贴,全院医生都在共同承担。 该负责人坦言,由于该拨付的款项没有到位,仅一个发热门诊在一年时间内就让医院亏损了300多万元。 甘肃财政紧张,尚且需要中央转移支付,指望政府全额补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受疫情影响,到院就诊人次减少,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大大降低,即使像骨科、神经外科这些创收大户,业务收入也大大缩水;此外,由于防疫等工作量增加,医院要负责购买防护设备、耗材等,这些都增加了支出。 防疫成本太高、创收渠道被阻断, 导致亏损加剧 疫情期间,医院的人力成本陡增,这成为大部分医院的重头额外支出,也是对医院现金流最大的压力。 试想想看,这三年来,为了防疫,哪个医院没有大量的保安、门卫、核酸采集录入人员,这些都是人力资源,费用都需要医院自己承担。 再想想看,那些需要外出执行核酸采集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补贴费用谁来支付?还是医院。 除了医护的基本工资照发外,他们到阳性病人特殊区域执行任务,按规定,还得给他们每天300元左右的补助,政府不可能完全补贴,顶多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还得由医院自己补贴,医院要是没钱,这补贴也就没戏了。 而且,医护全都去采集核酸了,科室没人照看,创收又会进一步下滑。 据报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三级专科医院在2022年4月份当地疫情严重的时候,封控区所有的医院都处于停滞状态,人员开支(包括工资)、药品和耗材采购,全靠贷款。 而一降再降的核酸检测价格,使得医疗机构无论是收费的核酸检测业务,还是承担的政府免费项目,都是亏本的买卖,这更加剧了医院的亏损。 这些只是防疫成本的提高导致的不堪重负,倘若能增加创收渠道,倒也能渡过难关,可是,由于DRG的实行,“以药养医”不复存在。 随着医改进⼊深⽔期,2019-2020年DRG、DIP相继进⼊试点,2022年DRG/DIP三年⾏动计划开启,医院医保收⼊进⼀步吃紧,⼤开处⽅、⼤开检查创收⾏不通了。 以往治疗一种疾病,收费可以从5000到5万不等,但是如今,DRG施行后,患者治疗费用达到一定限度之后,超出越多,医院亏损越多。 其次,药品零加成政策,以及国家对药品、耗材的集采,使得价格中的水分不断被挤出,公立医院已经很难从中获取利润了。以支架为例,从上万元降到几百元,降幅95%,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被压缩了,医院也得不到多少收入。 ⾄此,药品、耗材、检查这三项医院传统的补偿机制失灵,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只会越来越穷,发不出工资就十分合情合理了(苦笑)。 医院补偿机制的失灵,最终将导致医院发展受阻以及⼈员积极性的丧失。提⾼医疗服务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医疗服务价格在整体费⽤中的占⽐,医疗服务价值得到兑现,真正实现“腾笼换鸟”。                             来源:健康界 可惜的是,“药占比”是换下去了,但医疗服务性收入并没有提高多少,在物价翻倍的今天,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等依旧少的可怜,并没有按物价比例相应提升。 因此,医院亏损加剧就是注定的事实了。 4000万病人因疫情不能按时入院治疗, 这是医院业务量降低的一个原因 根据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比2019年减少了3583万人,下降了13.5%。 这不但反映了疫情以来,医疗机构的业务量普遍下降、业务收入受到影响外,还反映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和2019年相比,2020年有近4000万病人原本应该住院治疗,可由于疫情等各种因素,推迟或取消了入院。 这很容易理解,一旦某地发生了疫情,当地医院就会关门大吉,只开通急诊等特殊通道,给病人就诊带来了很大不便,也为医院业务创收带来了消极影响。 家住北京的金奶奶告诉记者,她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每年至少要住院5-6次,但是因为疫情,2022年开春至今她没有住过一次院。 金奶奶如此说到:“现在住个院太麻烦,不但要查你北京健康宝,还要查你核酸,还要流调,还要行程码,想进医院堪比登天,我也不住那个院了,没气力,干脆直接让我闺女从网上给我比着药盒子买点药,也能对付对付的。”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