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都有100万左右的新发患者。不同于全球其它地区,中国的肺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驱动基因阳性的比例较高,很多患者都携带EGFR基因的突变。
相比于其它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可以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往往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但同时,EGFR突变也会给肺癌患者带来更高的脑转移风险,甚至在确诊时就有脑转移。
有脑转移的EGFR突变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疗的同时,是否需要针对脑转移进行放疗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跟患者使用的靶向药有关[1]。
过去,大多数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会首先使用第1~2代靶向药,这些药物大多不能有效通过血脑屏障,难以对付躲在血脑屏障后面的脑转移瘤。因此,使用第1~2代靶向药的脑转移患者通常都会同时一线接受脑部放疗(包括全脑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
临床数据也显示,使用第1~2代靶向药,有脑转移的EGFR突变肺癌患者,一线接受脑部放疗的效果较好。耶鲁大学一项回顾性分析中[2]:
使用第1代靶向药的患者,一线放疗效果更好
现在的EGFR突变肺癌患者,越来越多的直接使用第3代靶向药一线治疗。不同于第1代和第2代靶向药,第3代靶向药除了可以针对耐药突变T790M外,还有较强的入脑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脑转移瘤。
科罗拉多大学的TURBO–NSCLC研究显示[3],接受相应第3代靶向药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大部分为EGFR突变,少数为ALK融合),一线加入脑部放疗确实能降低37%的中枢神经系统进展风险,但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仅靶向)和40个月(立体定向放疗+靶向),几乎一致。
使用第3代靶向药的患者,是否一线放疗总生存期几乎一致
但在安全性方面,接受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中,有10%出现了有症状的放射性坏死。使用第3代靶向药的患者,可能可以等到颅内进展发生后,再开始脑放疗,尽量避免放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不过这项也发现,脑转移灶≥1cm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进展的风险更高,可能能从一线脑部放疗中获益。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使用第3代靶向药的脑转移患者,也应一线接受脑部放疗[4]。这一问题可能还需要更大规模、更加细致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ike L R G, Yu H, Rusthoven C G. Management of EGFR-Variant and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is[J]. JAMA oncology, 2025.
[2].Magnuson W J, Lester-Coll N H, Wu A J, et al. Manage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i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naïv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7, 35(10): 1070-1077.
[3].Pike L R G, Miao E, Boe L A, et a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with and without up-front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from EGFR and ALK oncogene–drive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URBO-NSCLC)[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 42(30): 3606-3617.
[4].Tozuka T, Noro R, Mizutani H, et al. Osimertinib plus local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 versus osimertini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2024, 191: 107540.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