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 年,德国拜耳公司将一味从柳树皮中提取的古老成分制成药物推向市场,谁也未曾想到,这颗名为阿司匹林的白色小药片,在接下来的 120 多年间,缔造了跨越多个医学领域的辉煌传奇。从最初治疗关节炎、退烧止痛的家庭常备药,到后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世纪药物」,阿司匹林片每年 1200 亿片的全球销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跨界巨星」。
然而,阿司匹林的传奇之旅并未止步,它正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非凡实力。近日,一项发表在Nature的重磅研究揭示,阿司匹林正以免疫调节「钥匙」的身份,为癌症患者筑起抵御转移的「防护墙」——这个占癌症死亡人数 90% 的致命难题,或许将因这颗百年老药的跨界登场,迎来破解的新曙光!
图1 研究首页截图
通过限制血小板TXA₂
阿司匹林能有效阻止癌细胞转移!
癌症转移,即癌细胞从原发肿瘤扩散到远处器官,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90%。当原发肿瘤的癌细胞「偷渡」到远处器官,原本可控制的局部问题就可能演变成难以挽回的晚期绝症。
这个现象级发现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阿司匹林这个「老牌抗炎药」,究竟是如何在癌症战场中「跨界作战」的?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团队决定追根溯源,探索阿司匹林是如何遏制癌细胞「迁徙」,从而起到预防癌症转移中的作用。
科学家们早已注意到,转移中的癌细胞其实非常「脆弱」——它们脱离了原发肿瘤的免疫抑制「保护伞」,理论上更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和消灭。然而,临床上转移现象依然频繁发生,暗示存在某种未知机制或许在阻碍免疫细胞的行动。研究团队推测,阿司匹林可能正是通过解除某种免疫抑制信号,让 T 细胞重新获得抗癌战斗力。
一个关键基因 ARHGEF1 成为突破口——此前,研究团队在大规模基因筛选中确定了 15个癌症转移调节因子,并构建了多种癌症转移模型,包括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的肺转移,以及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在敲除了 ARHGEF1 基因的小鼠中,转移灶数量显著减少。
图2 敲除ARHGEF1 减少了癌症转移
顺着这条线索,研究人员发现 ARHGEF1 就像 T 细胞的「刹车踏板」,剔除 ARHGEF1 则能「解除」T 细胞的「枷锁」。细胞因子多功能性是有效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标志,为了更好地了解 ARHGEF1 缺陷型 T 细胞如何控制肺转移,研究人员使用了流式细胞术分析肺浸润性 T 细胞,发现 ARHGEF1 缺失能促进 T 细胞在转移部位的活化增加,导致肺和肝转移的免疫介导排斥。
图3 ARHGEF1 缺失增强CD8 T 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而血小板分泌的TXA₂则是踩下 T 细胞「刹车踏板」的「脚」,让 T 细胞「躺平」。进一步实验表明,血小板源源不断产生的 TXA₂能够作用于 T 细胞,激活 ARHGEF1-RhoA 信号轴,最终导致 T 细胞内的 AKT、ERK 等关键激酶磷酸化水平下降,免疫功能被抑制。
阿司匹林作为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能阻断血小板生成 TXA₂,从而松开阻碍 T 细胞对付癌细胞的「刹车」。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使用阿司匹林、选择性 COX-1 抑制剂,还是特异性敲除血小板中的 COX-1 基因,都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 TXA₂代谢物 TXB₂水平,从而使T细胞的抗癌活性得以恢复。
图4 阿司匹林通过释放T细胞,使其免受 TXA₂对 ARHGEF1 抑制,从而促进抗转移免疫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血小板–TXA₂–ARHGEF1-T细胞」的「免疫抑制轴」,而阿司匹林则能通过抑制血小板 COX-1,切断了这一链条,使 T 细胞重新获得攻击癌细胞的能力,从而防止远处转移的发生。
结语
从解热镇痛到心脑血管保护,再到如今崭露头角的抗癌潜力,阿司匹林的百年历史不断书写着传奇。这项发表在 Nature 的研究,不仅揭示了癌症转移的新机制,更是开拓了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这项研究带来的不仅仅是癌症治疗领域的理论突破,还可能是触手可及的临床希望。首先,阿司匹林价格低廉,每天花费不足1 元,许多家庭常备的药品,却能在多项研究中显著降低癌症转移风险。此外,既然阿司匹林能解除T细胞的「枷锁」,那么与化疗、靶向药或其他免疫调节剂联合,是否能产生「1+1>2」的效果呢?未来进一步研究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 Yang, J., Yamashita-Kanemaru, Y., Morris, B.I.et al. Aspirin prevents metastasis by limiting platelet TXA2 suppression of T cell immunity. Nature 640, 1052–1061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626-7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