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吗?2分钟看懂!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吗?2分钟看懂!

听到“阳性”这个词,许多人闻之色变,阳性可指新冠阳性,还可能是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说明体内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目前,我国有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说是“一人感染,殃及全家”,更吓人的是美国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 我国有7亿人患了幽门螺旋杆菌。话说这幽门螺旋杆菌咋就这么厉害呢?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真假?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碰到过年过节可能七大姑八大姨共吃一桌菜,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极高。 近年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同时人们找到了幽门螺旋杆菌诱发胃癌的多种机制。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被列入一类致癌物。 2021 年 12 月,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属美国毒理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人类致癌物。 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吗? 答案是肯定的。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这一点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它的传染途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口口传播、粪口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 口口传播:共餐是重要传染途径之一,接吻也是,研究发现在唾液中会存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残留物,而接吻则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粪口传播:在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旋杆菌污染了水和食物,饮用者和食用者易感染。 母婴传播:不清洁的母乳,特别是口对口喂食,婴儿食用大人咀嚼后的食物等。 医源性感染:胃镜、喉部、牙齿口腔检查容易造成侵入式感染,因此检查一定要到正规医院。 哪些“信号”,表示胃里可能藏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很常见的,且大多数并不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症状,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觉察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蛛丝马迹”,不妨结合下面这几个表现进行对照自查。 01 口臭:口臭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但是部分人口臭是因为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后所导致的,而大部分人是胃病所引起的。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菌值过高会导致胃里尿素酶活性较高,从而引起口臭出现,所以如果出现口臭这种症状的话我们应该提防幽门螺旋杆菌“造访”。 02 频繁胃疼:一般我们吃太饱,或者暴饮暴食后。胃部会产生不适症状。但这种症状不会持续很久。如果胃痛经常无缘无故发作,那就要注意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它会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导致产生胃痛、胃胀、胃溃疡。 03 食欲不振:一些人食欲不振时间久了慢慢的瘦了下来,本以为是好事,但不曾想,这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胃病的表现之一,幽门螺旋杆菌时间长了会出现胃部胀气,粘膜损伤等等类似的症状,所以就很影响我们的食欲,容易出现厌食,少食等症状。 如何精准揪出“致癌凶手”幽门螺旋杆菌? 如何揪出幽门螺旋杆菌啊?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抽血、胃镜、呼气试验和唾液检查等,因为碳13呼吸试验吹一口气就能测出,简单、无创,更易让患者接受。 血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就一定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吗?不是的,因为抽血化验查的是抗体,如果曾经感染过,即使已经治愈,抗体还是阳性的,所以是否现在感染,还需要其他检查来佐证,例如:碳13呼气试验。但是,如果抽血是阴性,那就说明没有感染。

半夏
癌症出现罕见母婴传染!自然界中,还有这两类危险肿瘤具有传染性

癌症出现罕见母婴传染!自然界中,还有这两类危险肿瘤具有传染性

上个月,一则肿瘤母婴传播的新闻刷爆了网络。在日本的两个小男孩肺中,发现了与他们的母亲身上宫颈癌基因相匹配的肿瘤[1]。这很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吸入了含有癌细胞的产道分泌物,被来自母亲的肿瘤感染了。 此前,也发生过一些母亲的血液肿瘤[2]或黑色素瘤[3]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案例,还出现过器官移植导致的癌症传染。但总体而言,肿瘤在人之间传染是十分罕见的,但在其他一些动物之间,有几种肿瘤已经广泛的传播开了。 人类认识到的第一种传染性肿瘤长在我们最好的朋友——狗身上,叫做犬传染性性病肿瘤(TVT)。顾名思义它是狗身上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肿瘤。 1876年,俄国科学家M. A. Novinski首次描述了TVT,并证明它可以通过活的肿瘤细胞在免疫正常的狗之间传播[4]。 TVT也是狗最常见的肿瘤疾病,尤其是一些流浪狗较多的地方,比如印度,TVT可以占到全部犬类肿瘤的23%~43%[5]。除了在狗之间传播以外,TVT偶尔也会传给狐狸、郊狼、豺等其它犬科动物[6]。 犬传染性性病肿瘤 不过,狗中TVT的患病率虽然高,但大多并不致命,只是持续缓慢生长,造成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和出血,影响交配,持续数年,有时可以自发消退[5]。 对肿瘤来说,跟宿主的长期共存也有利于自身的广泛传播。少数情况下,因为免疫力较差等原因,也会有大约5%~17%的TVT会发展成恶性侵袭性的疾病。 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TVT大约有250~2500年的历史[7]。它能和狗长期和平相处,可能正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而另外一种新近出现的传染性肿瘤,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几乎灭绝了一个物种。 袋獾 袋獾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的有袋类食肉动物,性格十分暴躁凶残,从出生起就开始不停的打斗,就连谈恋爱都是靠撕咬打斗完成的。 欧洲人初次登上塔斯马尼亚岛时,听到夜间丛林里袋獾进食时互相撕咬吼叫的声音,甚至以为这座岛被恶魔占据,袋獾也因此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1996年,一位业余野生动物摄影家ChristoBaars前往塔斯马尼亚拍摄袋獾时发现,一些袋獾的面部都因肿块而严重畸形,甚至会影响进食。这一疾病被命名为袋獾面部肿瘤(DFT) 人们起初认为DFT是一种寄生虫或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在2006年研究人员最终确认,这些肿块是一种施万细胞瘤,而且基因分析显示不同个体身上的肿瘤都是同源的[8],最初都来自一只雌性袋獾[9],通过袋獾间永不停息的撕咬打斗,在整个岛上传播开来。 2014年的时候,科学家又在塔斯马尼亚东南部发现了第二种传染性的袋獾面部肿瘤(DFT2),同样是施万细胞瘤,不同的是它最初来自一只雄性袋獾[10]。 袋獾面部肿瘤(左为1996年发现的DFT1,右为2014年发现的DFT2) 就在确认DFT是一种传染性肿瘤的2006年,这一疾病已经传遍了半个塔斯马尼亚[11]。大多数袋獾都会在患病6个月之内因无法进食死亡[12],这也使得袋獾的种群数量快速下降。 到2016年,袋獾面部肿瘤首次发现后的20年时,袋獾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80%[13],人们一度认为它们会在几十年内灭绝。 不过袋獾也没那么容易屈服。肿瘤的压力下,一些雌性袋獾性成熟提前了,可以在感染肿瘤死去之前完成繁殖。另外,经过20年左右的进化,一些袋獾对肿瘤的抗性大幅增加,能在感染后存活两年以上,还有23只袋獾在感染后自愈[14]。 目前,袋獾的种群数量已经停止了减少,应该不会因为面部肿瘤灭绝了。用现在的流行词说,就是袋獾完成了对面部肿瘤的群体免疫。 面部肿瘤能在袋獾间如此迅猛的传播,除了自身的一些免疫逃避策略外,很重要一点在于袋獾是个岛屿物种,缺乏基因多样性。换句话说,所有的袋獾都是亲戚,互相之间遗传差异不大,免疫排斥较小[15]。 科学狂人ChesterSoutham,他的试验也推动了医学伦理的发展 不过对于人类,一般情况下大可不必担心被别人的肿瘤传染。 1956,美国科学家Chester Southam曾经给150名健康的囚犯注射了海拉细胞,无一人因此患上癌症[16]。现有的几例人类肿瘤传播案例,也都是发生在母婴这样的特殊关系下,或器官移植患者和HIV患者这样的免疫抑制人群中。 不过,一些致癌的微生物还是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的。像幽门螺杆菌、HPV、EBV,还有乙肝和丙肝病毒等等,很容易通过共同进食、性行为等途径传播。据统计,全世界大约13%的癌症来自这些传染性疾病[16],值得每个人注意。 参考文献: [1]. Arakawa A, Ichikawa H, Kubo T, et al. Vaginal Transmission ofCancer from Mother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fan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 2021, 384(1): 42-50. [2].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