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腹胀

腹胀

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及常用处方

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及常用处方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损害、再生,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性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   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一、临床特征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可有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胃灼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   部分可出现明显的畏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等。     二、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及早治疗、坚持治疗。   预后:绝大多数浅表性胃炎经积极治疗多能痊愈,仅少数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的肠化和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经适当治疗后可以改善,甚至逆转,但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随访;   重度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需预防性手术切除。   三、常用处方   处方1:适用于伴Hp感染者,疗程为14天(PPI+2种抗生素+铋剂,具体见幽门螺杆菌感染部分)。   处方2: 适用于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内镜下伴有糜烂者,疗程为4~6周,以后可酌情按需服用。   法莫替丁,20mg,口服,2次/d。 或  雷尼替丁,150mg,口服 2次/d。 加  铝碳酸镁,1.0g,口服,3次/d,饭后嚼服。 或  磷酸铝凝胶,20g,口服,2次/d。   如合并腹痛,则加用曲美布汀,0.1g,口服,2次/d。 或  匹维溴铵,50mg,口服,3次/d。   如合并腹胀,则加用多潘立酮,10mg,口服,3次/d,饭前。 或  伊托必利,50mg,口服,3次/d,饭前。 或  莫沙必利,5mg,口服,3次/d,饭前。   处方3:结合处方2,适合萎缩性胃炎伴有贫血者。 维生素B12注射液,0.025~0.1mg,肌内注射,1次/1~2d。     四、注意事项   药物选用原则     抗Hp治疗特别适用于: ①伴有胃黏膜糜烂、萎缩及肠化、不典型增生者; […]

半夏
不要被「假胃痛」骗了!长期不愈极有可能是这个癌......

不要被「假胃痛」骗了!长期不愈极有可能是这个癌……

王先生最近发现岳母食欲比之前减退了很多,「胃痛」「腹胀」是她越来越经常提及的词,在当地医院以胃病治疗一段时间后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 「会不会是癌症?」这样的念头在王先生脑海里一闪而过。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各项检查结果验证了这个念头,肿瘤标志物CA19-9超标、胰腺占位这些陌生的词语印在眼前的检查报告上——是癌,而且是极其凶险的胰腺癌。 幸运的是,岳母虽然确诊胰腺癌,但尚处于早期阶段,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地切除肿瘤。岳母康复后出院在家修养,回想起当初在医院的日与夜,王先生对岳母的病情和治疗仍存在许多疑问。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胰腺癌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医学界肿瘤频道诚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徐晓武教授与王先生面对面畅谈胰腺癌患者与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胃痛」「腹胀」不可忽视, 增强CT是「必杀器」 众所周知,胰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胰腺组织中的痛觉感受器分布不多,因此肿瘤早期局限在胰腺组织内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就像王先生的岳母一样会觉得腹部有隐隐的不适感,但不足以提高警觉,这样的临床特征仿佛给胰腺癌的早诊蒙上了一层「薄纱」。 而揭开这层「薄纱」的方法是腹部增强CT「搭配」肿瘤标志物CA19-9检查,而不是体检中被大众熟知的腹部B超。   徐晓武教授指出:「40岁以上的人群一定要重视体检,每年查一下常见肿瘤标志物,比如CA19-9,癌胚抗原(CEA)等以及腹部的增强CT,这里要注意的是,腹部B超绝对无法代替CT检查。」   除此之外,家中直系亲属曾患胰腺癌、患有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血糖水平一直稳定突然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这部分人群都要规律、早期地做针对性地检查。   微创还是开腹, 胰腺癌手术方式怎么选? 王先生在平常和病友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每个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患者是发现后直接进行了手术切除,而有一些患者则是先做了几个疗程的化疗,再进行手术切除。 究其背后的原因,徐晓武教授解释道:「具体的临床决策实际上是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如果是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病灶仅是局部符合完整切除条件的早期胰腺癌则会选择直接手术切除,术后再做辅助化疗。」   但临床上的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远处转移或者有肿瘤标志物水平高等高危因素,为降低患者日后的复发风险并创造完整切除的条件,临床医生就会选择先控制全身症状再处理局部病灶即先做新辅助化疗,再进行手术切除。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切除目前也有不同方式。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更小的腹腔镜手术以及更加精细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徐晓武教授介绍道:「不同的手术方式就好比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同一个目的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地当放大手术视野,减少创伤和出血,但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不同的手术方式肿瘤治疗效果并无差异。因此,在临床具体决策时可根据患者意愿、医生擅长的术式等考虑点进行选择。」   胰腺癌手术切除脾脏, 是「错切」还是治疗需求? 王先生看到岳母的术后病理标本的时候发现——切除胰腺的肿块时同时切除了脾脏,于是新的疑问来了:为何胰腺癌手术要切除脾脏?切除脾脏后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呢? 「首先不同手术的治疗目标是不一样的,对于基本不存在复发可能性的良性疾病,临床医生会尽可能地选择缩小切除的范围,做到精准切除。但胰腺癌作为高度恶性的疾病,肿瘤的根治性一定是在功能保留之前的。 胰腺肿瘤的切除要扩大范围即包括淋巴结的清扫手术,因此当胰腺后方走行的脾脏血管被切除后,脾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对于成年人来讲,脾脏切除后的影响并不大。脾脏切除后的常见并发症是血小板升高,临床医生会给予阿司匹林来对症治疗,同时机体会逐渐适应脾脏切除后的身体状态,因此,很多患者并不需要终生服药。」徐晓武教授谈道。   胰腺癌术后的四大注意要点, 你必须知道! 王先生的岳母手术非常成功,但这仅仅是王先生一家在对抗胰腺癌的路上迈出的成功的第一步。术后的恢复、饮食、辅助治疗、复查随访等都是一道道等待闯关的关卡,徐晓武教授整理了一下四大胰腺癌患者最关心的术后注意点: ■ 引流管是术后的「安全保障」   对于胰腺癌,特别是胰头部的肿瘤,标准的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切除胰头、部分胃、胆囊、胆管、十二直肠以及部分小肠。这些器官切除后,需要进行诸如胰肠吻合,胆肠吻合,以及胃肠吻合等复杂的消化道重建。 因此,在手术结束时,临床医生会常规在各个吻合口以及手术区域,放置几根腹腔引流管,一方面是为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同时化验引流液淀粉酶等,判断有无术后出血及胰瘘等;另一方面,万一出现胰瘘,腹腔引流管也是一个安全措施,只要通畅引流,一般问题不大。正常人的腹水是淡黄色浆液性的,等到腹腔引流液量变少,颜色为淡红色或者淡黄色,复查CT提示腹腔无明显积液,就可以拔除引流管。 ■ 胰腺癌术后应该低脂高蛋白饮食 胰体尾切除术相对简单,不涉及胃肠道重建,术后饮食可以恢复的快一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进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术后恢复饮食要谨慎。 当胃肠道功能慢慢恢复,排气通畅,患者便可以从流质饮食逐渐恢复到半流质饮食。术后1个月应当严格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一般从术后1个月开始,患者可以慢慢加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蛋清,牛奶,瘦肉,鱼虾等。等到术后2个月左右,基本恢复到正常饮食。   ■ 辅助化疗必不可少   外科手术只是胰腺癌全程管理、一体化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患者取得更多的生存获益,术后辅助化疗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也表明,术后接受规律的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而没有接受术后化疗的患者,术后平均复发时间只有短短的6个月。 对于选择使用中药调理的患者,徐晓武教授建议广大胰腺癌患者去正规的中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盲信偏方,可能不仅没有作用,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 规律随访、尽早治疗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即使接受胰腺癌根治手术,术后两年内复发的比例也高达60%。导致复发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胰腺肿瘤细胞,可能已经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身体某个「隐秘的角落蠢蠢欲动」。 因此,一定要规律定期复查,每3个月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特别是CA19-9和CEA,每6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薄层增强CT或MRI进行动态监测。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复发的概率会越来越低,5年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如果5年之后没有复发转移,即可认为疾病的复发风险极低了。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