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CD39

CD39

一文总结:肺癌17个新靶点和新靶向药物

一文总结:肺癌17个新靶点和新靶向药物

本文对肺癌的潜力靶点和靶向药物进行了全面梳理,这里面包括了近两年全球范围内首次进入临床试验的“First in class”靶点,和近两年中国开始追逐海外脚步展开临床探索的“Fast follow”靶点,并结合最新临床试验进展梳理。 1 ALK靶点机制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与众多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共享信号传导途径,异常激活后引起细胞向恶性转化并无序增殖。 2007年,日本肺癌患者中首次报道了ALK基因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ML4)基因融合的现象。该融合基因编码产生的嵌合蛋白,含有EML4氨基端和ALK羧基端,后者包括ALK的整个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该结构域的异常表达通过自身磷酸化活化下游RAS/MAPK、PI3K/AKT和JAK/STAT3等通路。 ALK融合基因存在不同变异,对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 TKI)的敏感性可能因此存在差异。ALK融合与数十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 相比于EGFR经典突变,ALK阳性(多表现为ALK重排)在晚期NSCLC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占3%~5%,属于相对罕见的靶点,但却是研究非常活跃的靶点。随着ALK抑制剂的研究越来越成熟,ALK阳性晚期NSCLC正在逐步实现“慢病化”。 第一、二、三代针对ALK-TKI上市,极大地延长了ALK融合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 已在中国上市的该类药物有第一代克唑替尼、第二代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及2022年3月刚刚获批的布格替尼,适应证为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及后线治疗。 首个国产的恩沙替尼已于2020年底获批作为二线治疗药物,近期又获得了一线治疗的适应证。美国TurningPoint Therapeuti治疗公司研发的第四代ALK抑制剂Repotretinib(TPX-0005)和TPX-0131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该药对ROS1、NTRK和ALK阳性的实体瘤显示出强大的抗癌活性,能够较好地克服多种ALK耐药突变,包括ALK复合突变,并且具有优越的脑渗透性。 2 BRAF靶点机制 BRAF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位于染色体7q34,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RAF家族的成员之一。 BRAF蛋白与KRAS蛋白同为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中上游调节因子,使MEK、ERK蛋白相继磷酸化,是激活参与细胞增殖和生存的相关基因。突变的BRAF蛋白增强了激酶的活性,其中具有致癌及治疗价值的是BRAF V600突变,主要包括V600E和V600K突变,引起下游信号活化而致癌。 BRAF突变一般与EGFR、KRAS等突变相互独立和排斥,并且不同时出现。按照作用靶点的不同,BRAF抑制剂可分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和BRAF V600E(单靶点)特异性抑制剂两类。特异性BRAF V600E(单靶点)抑制剂,达拉非尼(Dabrafenib)对BRAF尤其是BRAF V600E有很高的抑制活性,可联合MEK抑制剂曲美替尼用于BRAF V600E突变的肺癌患者。 3 CD39靶点机制 CD39是一种细胞膜蛋白,是由胞外核苷酸三磷酸盐二磷酸水解酶(ENTPD)基因编码的一种胞外核苷酸水解酶,属于ENTPD1家族,具有三磷酸腺苷(ATP)酶和二磷酸腺苷(ADP)酶活性,可将胞外ATP和ADP水解为单磷酸腺苷(AMP)。 CD39其参与催化产生的细胞外腺苷(ADO)在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ATP-腺苷(ATP–adenosine)途径是TME中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关键调节剂。应激或死亡细胞释放的ATP可提供炎症信号,这对有效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相反,细胞外ATP(eATP)水解成胞外腺苷则限制了免疫反应。eATP水解成胞外腺苷的过程主要通过CD39和CD73两种外切酶的级联反应发生,其中CD39是eATP水解中的关键限速酶。CD39可结合eATP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外腺苷,抑制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CD39在各种人类肿瘤中均呈现高表达现象,CD39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其在淋巴瘤、肉瘤、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人类肿对肿瘤微环境(TME)起着至关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CD39靶向药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达到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阻断CD39 ATP酶活性,可提高肿瘤微环境(TME)中有促炎和促细胞增殖作用的ATP水平,另一方面是抑制下游产物ADO的累积,进而降低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并长期建立免疫抑制性。 4 CD70靶点机制 正常组织中CD70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仅短暂地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中。CD70受体为CD27,CD27作为一种协同刺激的T细胞受体,与0X40、4-1BB的共刺激还促进活化T细胞的存活,是T细胞启动和记忆分化的关键;CD70与CD27的作用可以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调节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CD70主要在活化的淋巴细胞表达,病理情况下CD70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肿瘤细胞通过表达CD70结合T细胞受体CD27,慢性的共刺激导致T细胞表达PD-1、TIM-3等免疫检查点,从而导致免疫功能耗竭,可以诱导免疫逃逸。 因此,CD70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给肿瘤的免疫治疗带来新的方向。鉴于CD70在肺癌、肾细胞癌、血源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临床诊断治疗及监测疾病预后的新靶点。 5 FGFR靶点机制 肿瘤微环境重要的组成之一,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其与正常纤维细胞相比,是体积较大的纺锤形间充质细胞;活性受肿瘤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调控;同时,其自身还可以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FGF作为FGFR的配体家族,由22个功能不同的配体组成,其中18个配体通过4个高度保守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FGFR1-4发挥作用,配体与受体结合可促进受体二聚化,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如PLC-γ/Ca2+、RAS/MAPK、FRS2/PI3K/AKT及PLC-γ/PKC等通路。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在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GFR在多种细胞类型上表达。当FGFR发生突变或过表达时,会引起FGF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并进一步诱发正常细胞癌变。 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的发生中伴随着肿瘤组织的FGFR过表达和激活,它们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分裂增殖等。 FGFR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超家族的一员,几乎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有尿路上皮癌、胆管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鳞状上皮癌等;同时,在肺癌、肝癌及乳腺癌等肿瘤中也发现了FGFR的异常激活。 因此,FGFR已经成为全球制药公司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标之一,引起各国药物学家广泛关注。 6 FLI1靶点机制 Friend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FLI1)是E26转化特异性因子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主要在造血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作为转录因子,与多种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结合,参与多种基因与蛋转录与激活,如激活原癌基因BCL-2,抑制抑癌基因p53活性。 此外,FLI1还具有抑制造血细胞向红系分化的作用,降低红系相关转录因子GATA-1/2和TAL-1的表达。 FLI1最初是在Friend病毒诱导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FLI1在许多恶性肿瘤表达,如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嗅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血管瘤、膀胱癌、白血病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 7 FRA1靶点机制 FOS相关抗原1(FRA1)属于FOS蛋白家族,主要与JUN家族蛋白形成AP-1复合物,从而发挥作用。 转录因子复合物AP-1是在生物过程中调节基因转录的关键因素,多种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受AP-1调控;作为转录因子AP-1家族成员之一,原癌基因FRA1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方面逐渐受到关注。FRA1的调节发生在转录和翻译后修饰的水平,主要修饰方式是磷酸化。 […]

半夏
大幅提升癌症免疫治疗效果!两款抗癌新药横空出世,全新抗癌时代即将来临!

大幅提升癌症免疫治疗效果!两款抗癌新药横空出世,全新抗癌时代即将来临!

免疫治疗是当今癌症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除了大家已经很熟悉的PD-(L)1抑制剂外,不断地有新的免疫治疗药物问世。 近日,耶鲁癌症中心的Roy S. Herbst等人就研究发现,两种新的免疫治疗药物Oleclumab和Monalizumab,分别与PD-L1抑制剂Durvalumab联合使用都可大幅提升疗效[1]。 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相比于单独使用Durvalumab,Oleclumab或Monalizumab的加入分别让患者病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56%和58%。 Herbst博士 这两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中,Oleclumab靶向的是CD73分子[2]。CD73存在于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表面,是一个AMP酶,可以将AMP水解成腺苷。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外的ATP是一个促炎信号,但癌细胞会利用CD73、CD39等分子将其水解成抑制炎症的腺苷,以此逃避免疫攻击[3]。不久前我们就介绍过一个靶向这一通路的CD39抑制剂(全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靶向CD39的免疫药物TTX-030登场, 实现胃癌61%客观缓解率)。 CD73和CD39等分子一起,将促炎的细胞外ATP水解成抑制炎症的腺苷 而Monalizumab则是靶向NKG2A分子,阻止其与HLA-E结合[4]。很多肿瘤中都存在HLA-E分子的过表达,当其与免疫细胞上的NKG2A结合后就会触发免疫抑制信号,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细胞和NK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5]。 HLA-E与NKG2A结合,抑制T细胞和NK细胞功能 这两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能否与PD-(L)1抑制剂联用,增强治疗效果呢?研究人员招募了189名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完成放疗后按1:1:1分配接受Durvalumab单药治疗、Durvalumab+Oleclumab联合治疗或Durvalumab+Monalizumab联合治疗。 这些患者中位年龄65岁,68.3%是男性,93.1%吸烟或曾经吸烟,42.9%的组织学类型为鳞癌,34.9%接受过顺铂化疗。三组患者中,分别有68.7%、50%和51.6%的患者评估过肿瘤的PD-L1表达。 研究发现,无论是靶向CD73的Oleclumab,还是靶向NKG2A的Monalizumab,都显著改善了治疗的效果。单独使用Durvalumab的客观缓解率只有17.9%,而加入Oleclumab或Monalizumab后,客观缓解率分别提升到30.0%和35.5%。 Oleclumab和Monalizumab的加入均显著提高了客观缓解率 中位随访11.5个月后,Durvalumab单药治疗组、Durvalumab+Oleclumab组和Durvalumab+Monalizumab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9%、62.6%和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3个月、未达到和15.1个月。 相比于单独使用Durvalumab,Oleclumab和Monalizumab的加入分别让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56%和58%。 两联合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Durvalumab单药治疗 安全性上,Oleclumab和Monalizumab的加入并没有带来额外的不良反应,三组患者中3级及以上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4%、40.7%和27.9%。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肺炎、虚弱和瘙痒。 在试验中,三组患者分别有16.7%、15.3%和14.8%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10.6%、6.8%和4.9%在最后一剂药物后90天内死亡,可能与不良反应相关。 论文作者Herbst博士表示:“这些新数据有可能改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护理标准,为我们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从而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我期待看到第三阶段试验的启动,以帮助收集对这些联合治疗的更多见解,并更好地确定哪些患者将从每种联合治疗中受益,以帮助个性化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Herbst R S,Majem M, Barlesi F, et al. COAST: An Open-Label, Phase II, Multidrug PlatformStudy of Durvaluma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leclumab or Monalizumab in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on–Small-Cell […]

小D
全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CD39的免疫药物TTX-030登场,实现胃癌61%客观缓解率

全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CD39的免疫药物TTX-030登场,实现胃癌61%客观缓解率

PD-1抑制剂的成功,让肿瘤的免疫治疗成为一个热门领域。近些年来,不断有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被发现,新的免疫治疗药物问世。在近日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免疫治疗药物——TTX-030[1]。 TTX-030是一个CD39抑制剂。在AACR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数据中,44位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接受了TTX-030治疗,其中38人完成疗效评估,2人完全缓解,21人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61%。另有12人病情稳定,仅3人疾病进展。 而且这一研究在韩美两国进行,57%的受试者是亚裔,试验结果对中国人更具参考意义。 AACR年会上的研究摘要 TTX-030所靶向的CD39分子,本质上是一个细胞外的ATP酶,与CD73等分子共同负责将细胞外的ATP水解成腺苷[2]。 ATP我们都知道是生物体中的“能量通货”,是很多生理过程的直接能量来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部。而当ATP被大量释放到细胞外,往往意味着此处有细胞死亡或受到胁迫,需要免疫系统赶来处理。因此,细胞外的ATP是一个促炎信号。 而在肿瘤中,虽然经常有大量的癌细胞坏死,释放ATP,但癌细胞却会利用CD39、CD73等分子将其水解成腺苷。而细胞外的腺苷正好与ATP相反,是一个免疫抑制信号。这一来一去,把促炎的ATP变成了抑制炎症的腺苷,有效抑制了抗肿瘤免疫反应。 CD39与CD73等分子共同作用,将促炎的ATP水解成抑制炎症的腺苷(ADO) 研究显示,通过抑制CD39打断这一过程,可以多方面的促进抗肿瘤免疫[3]。抑制CD39不但能促进效应T细胞增殖,激活NK细胞,还能抑制MDSC、1型Treg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的功能,并让巨噬细胞向促炎表现转化,分泌TNF、IL-12等促炎细胞因子,多方面共同促进抗肿瘤免疫。 TTX-030正是一个CD39抑制剂。本次临床试验一共纳入了44位HER2阴性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试验TTX-030、PD-1抗体budigalimab和FOLFOX化疗组合联合治疗。这些患者中位年龄61岁,41%为女性,57%是亚洲人,70%患有胃腺癌,30%患有胃食管交界腺癌。 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139天,38位患者完成了疗效评估,2人完全缓解,21人部分缓解,12人病情稳定,3人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达61%。 这38位患者中有36人已知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其中PD-L1低表达(CPS<1)的有10人,4人在治疗后缓解;中表达(1≤CPS<5)也有10人,8人在治疗后缓解;高表达(CPS≥5)有16人,11人缓解。 安全性上,89%的患者在试验中出现过不良反应,48%的患者出现过与TTX-030相关的不良反应,11%的患者出现过与TTX-030相关的3级或4级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TTX-030用于其他实体瘤和淋巴瘤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参考文献: [1].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517/presentation/20157 [2]. Vultaggio-Poma V, Sarti A C, Di Virgilio F. Extracellular ATP: A feasible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J]. Cells, 2020, 9(11): 2496. [3]. Moesta A K, Li X Y, Smyth M J. Targeting CD39 in cancer[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