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ldh

ldh

100块的抽血检测,也能预测PD-1疗效?

100块的抽血检测,也能预测PD-1疗效?

生存期差10倍:dNLR和LDH组合拳

小D
100块的抽血检测:也能预测PD1疗效

100块的抽血检测:也能预测PD1疗效

  咚咚肿瘤科已经介绍过好多种预测PD-1抑制剂疗效的指标了:PD-L1表达、MSI、TMB、TIL、PBRM1突变、POLE突变、IL-8变化等…… 这些指标虽然很棒,但是不少病友反馈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些检测都太贵了,动辄几千上万;普通家庭,无力承担(不过,貌似无力承担检测费的病友,好像更加无力承担PD-1抑制剂的费用——这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死结……只能期待,今年进口和国产PD-1抑制剂纷纷在内地上市后,大打价格战,能把PD-1抑制剂的价格拉下来了)。因此,众多病友纷纷提问:有没有便宜又靠谱的检测能预测PD-1抑制剂的疗效,甚至有的病友要求不要钱的方式预测PD-1抑制剂的疗效。 不要钱的办法,肯定是有的,但是都是比较模糊和粗糙的。比如肿瘤的负荷,肿瘤越大、转移的越多,PD-1抑制剂的有效率越低,这是常理之中的事;此外,比如体力体能情况,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和一个健步如飞的病友,在其他条‍件都类似的前提下,后者接受PD-1抑制剂的有效率肯定是更高的……肿瘤负荷、体力体能情况等指标,是不收费、且简单易行的PD-1预测标志物。 但是,不少病友又一脸嫌弃:说了半天,就这点名堂?这不都是路人皆知的常识么! 好吧,那今天介绍一个便宜又“高级”的预‍测指标: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与其他白细胞的比值dNLR(每一次化验血常规,都可以看到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各类细胞的数值)——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 比如某病友白细胞数是4.5*109/L,中性粒细胞数是3.0*109/L;那么dNLR=3.0/(4.5-3.0)=2。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显示,dNLR的值大于3,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大打折扣,生存期明显缩短(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dNLR大于3,其实就是血常规里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5%,至于怎么换算出来的,回家让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开开小灶吧)。 血常规大家都测过,在全国绝大多数医院,抽静脉血查血常规的收费都在20元人民币左右。 除了dNLR,还有一个多次提到的血液指标,那就是肝功能里的乳酸脱氢酶LDH,这个指标在抽血化验肝功能里都会有的。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显示,LDH超过正常值,意味着PD-1抑制剂的疗效打折扣(详见:新发现:抽个血或可预测PD-1 疗效!)。而抽血化验一个肝功能,全国各地的医院,收费大约在60-100元人民币之间。 近期,法国的Benjamin Besse教授团队,根据患者在接受PD-1抑制剂前最近一次(一个月内的)抽血化验的结果,推算出dNLR、记录LDH。根据dNLR是否大于3、LDH是否超过正常值,把病人分成了3类:2个都不超标(低危)、有1个指标超标(中危)、2个都超标(高危)。 他们研究了126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其中45人属于低危、62人属于中危,19人属于高危。三组人接受PD-1治疗后,中位总生存期分别是:3个月、10个月和34个月——差距如此之大!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他们又找‍来了另外305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低危、中危、高危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2个月、10个月以及6.2个月,同样差异显著! 如果把两组患者捆绑在一起分析,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是16.5个月、10个月和4.8个月——高危组和低危组,相差3倍多! 所以,下回用PD-1抑制剂前,就知道如何便宜又“高级”地预测疗效了吧:花100块,抽血测一下血常规和肝功能,就一目了然了!   参考文献: [1]Association of the Lung Immune Prognostic Index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AMA Oncol. doi:10.1001/jamaoncol.2017.4771

小D
42.7% vs 1.9%:两简单指标组合,神预判PD1疗效

42.7% vs 1.9%:两简单指标组合,神预判PD1疗效

目前,已经有很多指标可以预测PD-1抑制剂疗效了,最常见有:PD-L1表达、MSI/dMMR、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PD-L1表达,需要拿肿瘤组织切片做免疫组化; MSI,微卫星不稳定,需要拿肿瘤组织切片或者血液标本做基因检测; dMMR,需要拿肿瘤组织切片做4个蛋白的免疫组化,4个蛋白质中至少有一个缺失,即代表dMMR阳性; TMB,需要拿肿瘤组织切片或者血液标本做基因检测; TIL,需要拿肿瘤组织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如CD3、CD4、CD8等)…… 上述指标,单独使用,均可以一定程度预测PD-1抗体的疗效,但是区分度并不是100%。也就是说,PD-L1阳性的患者并不是100%有效,而PD-L1阴性的患者,也并不是100%无效。此外,上述指标在不同癌种各有侧重。比如,肺腺癌,PD-L1表达和TMB检测意义更大,而MSI检测绝大多数都是阴性的;反之,消化道肿瘤,MSI检测更合适;而目前的研究提示,对于乳腺癌等少数肿瘤而言,TIL或许是最值得探索的。 单个指标,既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近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主张多个指标联合;但是,多个指标联合,就要求纳入的指标尽可能简单,否则检测的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其可行性就会下降。 近期,JCO发表的一篇论文,用PD-L1表达和肿瘤大小这两个指标,就实现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495名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PD-1抗体K药治疗,中位随访了43个月。根据病人PD-L1表达情况,可以分为2类:PD-L1阳性、PD-L1阴性。根据病人肿瘤直径大小,可以分为3类:直径小于5cm、直径在5-10厘米之间、直径大于10cm。综合这两个指标,就可以把所有患者分成6类: (1)PD-L1阳性、直径小于5cm; (2)PD-L1阳性、直径5-10cm之间 (3)(4)(5)…… (6)PD-L1阴性、直径大于10cm。 分别统计这6类人群接受K药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概率,发现差别显著。其中疗效最棒的一组,也‍就是第(1),完全缓解率42.7%,有效率66.7%;疗效最差的一组,完全缓解率1.9%,有效率18.5%——两者完全缓解率之差,差20多倍! 此外,由于肿瘤直径测量起来毕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医院影像科医生,懒得在报告里给出肿瘤的大小;而广大病友自己又普遍不会拿尺子量,因为毕竟不知道到底片子上那个地方是肿瘤);因此,该研究团队还给肿瘤直径找了一个很接近的替代指标,那就是未接受治疗前的LDH值(抽血查肝肾功能,都会有LDH这个数值)。根据LDH值,可以分为三类:LDH正常范围,LDH超标1-2倍,LDH超标2倍。这样基本和肿瘤直径的分类,可以媲美。 这样就很明确了,肿瘤直径较小(LDH正常范围内)、PD-L1阳性的恶性黑色瘤患者, 最适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至于其他癌种,或许也会有类似的组合指标陆陆续续推出,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Durable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DOI: https://doi.org/10.1200/JCO.2017. 75.6270 [2]Robert C, Long GV, Schachter J,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pts) with ipilimumab (ipi)- naive advanced melanoma in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