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起,我们的癌症治疗正式进入了针对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时代。而精准治疗的核心,就是我们熟悉的靶向治疗。 以肺癌为例,EGFR突变被称为中国人群的「黄金突变」,它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出现的概率非常高,超过40%的患者存在这个基因突变。而在西方,仅有不到5%的患者存在这个突变。 有了突变,就有对应治疗的靶向药物。自2000年「医侠」吴一龙教授将首个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引入中国后,我们先后迎来了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多个EGFR靶向药物,涵盖了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多种药物,直接让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体会到了「慢性病」的管理体验。 虽然靶向药难以避免耐药问题,但我们最理想的方案就是不断「打怪升级」,不断寻求新的突变靶点,采用新的靶向药物,不断延长生存时间。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这样一位罹患肺癌的患友: 她经历过靶向、化疗等多种癌症治疗方案,极其幸运的出现了4种可靶向的基因突变,服用过4种靶向药物,最长生存时间甚至超过了7年! 初诊即发现EGFR突变,持续时间仅三个月 这位「撞大运」的患者是一位70岁的女性。2015年10月,她被确诊为原发性肺腺癌,并且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了双侧肺部多发结节,病情评估为IV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或许是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医生们最终选择了NGS二代测序,即通过血液来进行基因检测,显示EGFR 21外显子突变(L858R)。此外,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基因测序还发现了患者存在MET扩增,对于靶向治疗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潜在的靶点。 当然,EGFR 21突变是靶向治疗的首选。2015年11月,这位患者开始接受厄洛替尼的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持续评价为疾病稳定(SD),且仅仅过去4个月,患者的病情就出现了加重,肺部病灶增大,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PD)。 面临如此危局,在进行了二次基因检测未发现EGFR耐药最常见的继发突变T790M后,医生选择求稳,采取了卡铂+培美曲塞化疗的治疗方案,并在疗程结束后选择了培美曲塞维持治疗。 这个方案一用,病情就得到了持续缓解,且疗效持续了32个月之久!这也是很多患友羡慕的疗效持续时间了。2018年11月,患者病情出现进展,因骨转移的骨质破坏导致胸椎病理性骨折,于是进行了姑息性处理的手术。 谁知,意外的惊喜也正来源于这次手术:通过对术后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除了之前就存在的EGFR 21号突变以外,还一口气发现了HER2突变、ROS1融合突变、MET也依然维持扩增的状态。 好家伙,一口气发现了4个可靶向的突变,用「撞大运」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面对这4类突变,在2019年2月的时点,克唑替尼毫无疑问是最优的选择,可同时应对ROS1突变及MET扩增。克唑替尼这一用,疗效就维持了17个月,时间来到了2020年7月。 在这个时候,患者的肺部病灶及胸膜病灶出现进展,经过胸水基因检测,发现EGFR、HER2突变依然存在,但ROS1突变消失了。患者的主治医生考虑到其他转移病灶依然保持稳定,采取了克唑替尼+阿法替尼联用的治疗方案,同时针对ROS1、EGFR、HER2三个靶点。 结果,这个联用方案同样为患者带来了长久的获益。疗效持续时间长达2年。 靶向联用方案治疗前(A)与治疗后(B)对比 遗憾的是,2022年11月,患者因为病情进展疑似出现了副瘤综合征,出现了脑多发性梗死导致了最终的死亡。但从开始治疗到2022年,也持续了长达7年的时间,如果这位患者再幸运一点点,也许就能搏得一个长期生存的终极目标。毕竟,她还没有尝试过免疫治疗,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治疗药物。 当然,这个案例也提示我们:在面临癌症治疗时,一定要先进行癌症基因状态的检测,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基因检测,确定癌细胞们基因的状态,没准忽然出现的一个继发突变,就会成为我们战胜癌症关键的钥匙。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