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我和卵巢癌的抗争: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丁灵琳 2019年07月14日

80后女,卵巢癌坐标武汉,异地工作,个性大咧咧,爱好吃

 

病理结果一出大夫找我谈话时一脸的可惜,说我伤口愈合了还得再挨刀我反而安慰她,我确定没到朝闻病夕可死的地步吧?接下来的时间拜托您给我好好抢救下。

 

对癌症的全部认知来源于当晚手机百度搜索的资料,囫囵吞枣我看到天亮,却依然听不懂医生说内容,时不时的专业名词,努力的理出一个逻辑,要二次手术根治清扫切除高危部位(卵巢,输卵管,附件,大网膜,淋巴,阑尾……这部分听着我不自觉捂着肚子,要取走这么多零件啊?听上去肚子更没货?我忍不住饥饿感来了,割阑尾?可以,我的病假理由就是阑尾手术,您给我伤口缝好看点就行什么什么切卵巢,输卵管?这个玩笑开大了我真没听错?保守冶不切不行?吃中药行不?等我结婚生娃后再切?还准备去西藏呢

 

史蒂芬·霍金今天逝世,享年76岁。 这位大半生轮椅上度过宇宙学家学渣的我没有他过人的大脑,看不懂他写的《时间简史》平凡的我仅关注他是生命的斗士的一面,深深钦佩的是在21岁就被医生判处死刑最多活年的人,是如何熬过难关,渐冻症折磨瘫痪失音的他身残志坚一面,且活得如此非凡!

 

“在我21 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时间有没有尽头,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史蒂芬· 霍金 以上霍金语录与大家共勉!每一天都在面对死神,却每一天都快乐生活,有活一刻赚一刻的“侥幸感”,活一天赚一天的幸福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说给别人听,最多只是感同身受,即便得到帮助,但苦难还得你自己扛过去!

 

2017-3-19三更冷雨夜迟眠的人呓语花落知多少毫无预兆,酣睡的我突发腹疼,汗如爆雨一小会浑身裹湿濒临爆裂般状况下艰难的摸到手机,电话本长长的名单,通讯录上紧急联系人远在千里外,我只是在这个小城工作的外地人,没有亲属,只有友人,同事认识的人似乎很多,号码本存了几千个人缘不差的自己日常游山玩乐聚餐唱K的时候一呼百应,但在这个时刻,毫无犹豫拨过去求援的有多少个?拨过去接通的又有几个?接通了有没有人为你奋不顾身赶到拨下120三个数字,每一声嘟音都在敲打我,经历了才道破人生——一个人不孤独,一个人生病才孤独!

 

2017320日,一向自诩健康的我生平首次坐上120急救车,大夫初诊排除阑尾炎,说是肠套叠、胃痉挛,连处方药都没开,给予口头建议,买点颠茄片这次误诊纵然让我虚惊一场,却没有引起重视,到次月身体再次警报,住进武汉同济妇科病房,就医方向才没继续跑偏,这次很慎重,重点三甲医院,全套仔细检查,主治大夫也是权威人士,抓住引发腹痛的始作俑者

 

囊肿而已,都觉得是个普通的小手术,术后的免疫组化结果,一个刺眼睛的癌字让我瞬间石化……怪我平时热衷养生自我感觉太良好,麻痹疏忽吗?平时勤体检,生活习惯饮食健康也会得癌?三甲医院医生都会误诊?为什么确诊主治大夫说这个病早期很难确诊?发现多是晚期?现在医学发达,为什么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早期检测方法?宫颈癌都有早期筛查,还有疫苗可以接种预防,而妇科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卵巢癌患者现实却是早期检测难、规范治疗难、甚至是用药都那么难!

 

大部分癌症治疗新药研发迭出,卵巢癌已近三十年没有出现新的一线用药,卵巢癌本身又高复发,耐药的病友都是在走钢丝般冒险试药……病友群里,最不忍心看到花朵般的年轻的妹妹们新人报道枝头春意闹,而她们的人生还没有绽放春风十里,只有愁……

 

2018321早上鹅毛大雪下午放晴今天是春分,日历上提醒我今天还是"世界睡眠日",老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瞌睡,以往这个季节的我是瞌睡遇到枕头总是睡不醒,罹癌后偶有睡不着时起床看星星,喝热牛奶 (以前喝红酒翻大部头泡脚熏精油……

 

最后还是刷看手机,发现病友群里在线的不少,虽说相互叮嘱早点睡,可真正几点入睡只有你自己知道且不说失眠熬夜危害性了,容易使人变丑变胖变笨!医生殷切忠告:长期熬夜易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身体代谢与肿瘤进展是正相关道理我都懂,却依然没有过好这一昼夜规律作息,健康睡眠说易行

 

35日起至32621天,是我们肿瘤患者化疗记忆点,经历化疗的朋友都了解,每次化疗周期日到,战备状态上阵,一化……二化……三化……四五六……病史长的病友远不止于此 从起初的恐慌到脱敏,都经历过一段时间心理适应过程。21天,培养一个新的兴趣,比如书法,园艺……21天,坚持一项运动,每天走一万步,自己淋巴按摩一小时21天,在列出的书单里挑本书精读,读了巜三体》

 

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因一纸病理报告坠入十八层炼狱的我们,逆袭靠自修内功!都知道"智商",“情商”,“逆商”一词鲜有提及,它的全称是“逆境商数”,意指挫折商和逆境商,指人们遭遇逆境绝境危机之时,会怎么反应。大白话就是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应对处理能力。常常在病友群里遇到跌跌撞撞懵逼状态的新病友入门,面对逆境,一些人冷静沉着,快速自学自救,抗癌一路披荆斩棘,百折不挠;一些人心怀恐惧,驼鸟心态逃之,自怨自艾缠绵泣之,甚至有研究声称确实有1/3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我们有幸闯过没被吓死这关,心理抗压,承受力就是内功,大家都是有逆袭治愈的机率的不要放弃

 

复发与转移,是每个肿瘤患者头上都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这种滋味不好受,我也担心,随访时忐忑不安。本人抗癌历史不长,刚一周年,但也深刻体会到肿瘤君没那么容易打发老病友经历时时警铃长鸣

 

乍暖还寒的时节,百草回生,百病易发,这也是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高发季节。医生解释癌症患者普遍自身免疫功能相对低,经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中药等多重治疗措施又反复地一次次的加重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的抑制。长期过度思虑过重焦灼失眠等不良的心理因素也是诱因。任何疾病都是"三分治疗七分养”我们共同努力驯服作乱的癌细胞吧!风和日暖,令人想永远活下去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必须努力生活扛起这个家!

老公确诊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 相识那年,我19,老公23,我大一,老公研一。 我们相识于最好的年华,我们是彼此的初恋,我们说好要好好过一辈子,生儿育女,孝敬父母。 可惜天妒英才。在确诊后老公对我说的第一句
lxf123

3年了,从全面转移到肿瘤近乎消失,也许是奇迹

三年了,真的不容易。肺腺癌晚期,右肺,胸膜转,淋巴转,纵膈转,锁骨转到去年的多发脑转,脑膜转,癫痫抽风,面瘫。道路崎岖坎坷,到全身没有了病灶,查不到一个瘤子,我经历了什么?要是永远这样就好了。刚确诊时,用进口培美顺铂化疗六次。第一次化疗时,
🌹铿锵玫瑰🌹

治疗历程分享:打破生存期魔咒,免疫治疗已两年余

雁老师确诊恶性腹膜间皮瘤满2年了。很想写点什么却感无从下笔。一幕幕的场景幻灯片式的浮现又消失,命运就是最残酷的导演。 间皮瘤非上皮型预后极差,传统治疗2年的生存期仅8%,雁一确诊就是IV期远端转移,多发高恶性病灶,倘若不是超适应症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提前恢复免疫联合,神奇还在延续

既然无法实施化疗增敏方案,为充分利用乐伐起效迅速及一过性肿瘤血管正常化功效,将考虑提前恢复免疫联合。 非常怀念长达1年多的免疫治疗,更坚定了回归免疫的决心。 输完白紫100mg第三次,联合乐伐37天,雁老师一切安好。打了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K药19针后被迫终止,继续挑战免疫治疗

第19针K药联合贝伐,免疫治疗历时1年3个月。因突发免疫性肝炎延期2周,挂水保肝治疗后已无大碍。肿标平稳,体感无异。 去年5月发生过二级免疫性肝炎,此次卷土重来,Alt高至近6倍归类三级,但因借鉴去年经验,常规挂水保肝能迅速控制,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当前应用于临床的4大联合方案

免疫单药的有效率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大致徘徊在20%上下。虽然不少单药应用进入指南,但更多的病友既非PD-L1高表达,也非MSI-H或dMMR,TMB大于20的也不多见。临床实践上如何增效免疫治疗,获益最大化,联合方案就成为主流,确实不同程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500天无症状带瘤生存,我想她一直幸福下去

第17针K药,联合贝伐。体感一如既往,无任何症状。敏感肿标继续下降接近正常值,贝伐作为免疫增敏剂,确实相当的给力,尤其对于腹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 想起之前所说的打地鼠游戏,地鼠们安静呆着吧,冒头一定给你打回去……。 癌症晚期似乎需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治疗进程中应该重点监测的指标

说说在肿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进程中,应该重点监测的指标。 患者每次治疗前都需要抽血化验,医生却很难做到各项指标的解读,哪些可能是和疗效密切相关呢?    (1)肿瘤标志物。之前说说已详细阐述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K药控制11个月后耐药,联合贝伐继续挑战

第十三针k药,单k第7针。母亲状态一如既往的好,体征指标一切正常。糟心的是,9月底才做的增强CT显示稳定并缩减,不争气的肿标却连续2周期升高(不太像一过性),似乎感觉到了癌魔的蠢蠢欲动......。 原打算即刻开始贝伐的再挑战,罗
《雁归来》

经验分享:癌症晚期患者应遵循“好药早用,好药先用”原则

很多病友理解有误区,认为治疗应循序渐进,把“好药”当救命稻草;生怕后续无药可用,总想着留后手,看似理性合理,实则可能犯了大忌。 道理其实简单,癌症不是感冒打喷嚏,能给你足够时间慢慢治疗。越到末期,癌细胞越疯狂生长,呈压倒之势,“好
《雁归来》

经验分享:​肿瘤标志物的意义和作用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令许多病友十分纠结又绕不开的重要指标,尝试来说说它的意义和作用。 1、肿标TM的概念是指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后者机体的反应往往会被忽略了)。成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抗癌一周年,感恩你我的坚持

K药第11针,单药K第5针。母亲迎来单K 4针后的影像大考,自觉满意,继续戴着SD的帽子享受着CR无恙的生活。  前6针联合贝伐,确认起效后第7针改K单药,现在看结果是好的。但当时作决定也冒了一定风险,做了较充分的思考:
《雁归来》

经验分享:如何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肿瘤治疗正迎来突变时期,大批的新药高歌猛进,确实在数据上也成碾压之势。由于信息的发达及交流的便捷,患者和家属不再是盲人摸象,医患关系随之出现很多新变化。见到越来越多病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 1、国内医疗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关于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

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肿瘤治疗跨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期,病理免疫组化是诊断的金标准,而基因检测就是精准治疗的基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得靶向治疗的良机,同样免疫治疗预测疗效因子中TMB和MSI也来源
《雁归来》

经验分享:高龄患者如何应用免疫治疗?

不自量力统计了一些高龄患者病友的免疫治疗数据,再次分享,但愿能带来一些启发同时做个小结。  高龄患者新陈代谢缓慢,病情进展也可能不如年轻患者迅速,在治疗上应平衡考虑药物效力和毒性,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雁归来》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