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肠癌筛查

肠癌筛查

吃的越好,患癌越早?你的一生罹患胃肠道癌症概率高达8.2%!这些防癌要点你应该知道

吃的越好,患癌越早?你的一生罹患胃肠道癌症概率高达8.2%!这些防癌要点你应该知道

预制餐食、精致米面、快餐速食……你有多久没好好吃过一顿健康的饭了?   最近餐饮行业有个术语非常有意思,叫做「餐饮产业化」,意思是越来越多的食物被商家提前加工好,进入你的厨房的,通常就已经是半成品或是成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饱受诟病的「预制菜」了。 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深加工食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这些方便的食物却打开了「胃肠道癌症」潘多拉的魔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依然是全球癌症负担最高的国家,发病人数远超第二名美国整整一倍(457万人 Vs 228万人)。 而在中国所有癌症中,来自于消化系统的癌症最多。结直肠癌(56万人)、胃癌(48万人)、肝癌(41万人)、食管癌(32万人)的发病数分列所有癌症的第2、第3、第5、第6,占据了中国癌症人群的半壁江山。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本月4日,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全球顶尖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上发表一项重磅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首次估算出了全球185个国家的胃肠道癌症终生风险。 从数据结果来看,随着胃肠道癌症风险的不断上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患上胃肠道癌症的概率为8.20%,而死于胃肠道癌症的概率为6.17%。换句话说:在你的身边,每12个人中就会有1人患上胃肠道癌症,每16个人中就会有1人死于癌症。 这样的数据有让你紧张起来吗?我们再看看不同人群的细分数据: 01 人类发展指数(HDI)较高的国家胃肠道癌症终生风险更高(11.39%),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终生风险也更高(8.42%)   在这个分类中,中国也属于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所以对我们而言,罹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只会更高!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的快速老龄化。   年龄的增长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能做到的最好方式,就是强化胃肠道癌症的筛查(筛查建议后文中会提到)。 02 与女性相比,男性的胃肠道癌症概率更高!(9.53% vs 6.84%),与此同步的,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风险也更高(7.23% vs 5.09%)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胃肠道癌症的终生风险 事实上,并非仅限于胃肠道癌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除了乳腺癌、卵巢癌等特殊类型),中国男性的癌症风险都远远超过女性。举个例子,近几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40万,其中男性157万,女性83万,两者的比例甚至达到了2:1!男性癌症死亡风险较女性而言升高近2倍! 导致这样的差异原因很复杂。其中可能有生物学因素,例如男性激素和体型的差异,当然更多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生活习惯,很多一级致癌物(抽烟、喝酒、嚼槟榔)男性都是重点消费人群。 中国男性发生率最高的5大癌症种类: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它们每一个都与烟和酒密切相关。 03 结肠直肠癌的终生风险最高,发生率与死亡率中分别占所有胃肠道癌症人群的38.5%和28.2%。排名其次的分别是胃癌、肝癌、食道癌、胰腺癌和胆囊癌; 04 人类发展指数高的国家胰腺癌更高,人类发展指数低的国家肝癌和食道癌的终生死亡风险最高。例如:东亚地区人群患胃癌、肝癌、食道癌和胆囊癌的终生风险最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欧人群患结肠直肠癌的终生风险最高,西欧人群患胰腺癌的终生风险最高 我们一直都将肝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症称为“穷人癌”,它们的发生与食物腐败、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因此往往欠发达地区的发病率更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本的胃癌治理中体现出来;   而结直肠癌和胰腺又被称为“富人癌”,它们与加工食品、过量红肉摄入以及高糖、高脂的餐饮习惯等密切相关。社会的经济越发展,这类癌症的患者就会增多。这也提示我们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防癌控癌的重要意义。   这也引申出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癌症的城乡差异。研究显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癌症患者死亡的风险要明显高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这其中同样有复杂的原因影响:医疗、经济、教育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也提示我们对于患者意识及规范化医疗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05 以年龄为角度分析,则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启示。研究显示:从0-40岁,患上胃肠道癌症或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风险极低;但随着40岁以后年龄的增长,患上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就开始逐年上涨,70岁以后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为4.77%,死亡风险为3.91% 这就与刚刚我们提到的结论相似,年龄的增长是癌症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我们更要重视癌症的筛查,“勤筛查、早诊治”是针对癌症最好的方式。   结直肠癌筛查建议:从45岁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结直肠癌的定期筛查;从76岁开始,我们则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及预期寿命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大于85岁,则不应再接受结肠癌的筛查。   对于存在以下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则应该从21-45岁之间就要开始更加频繁的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 家族中有多位亲人存在结直肠癌史或某些类型的息肉病史; ● 曾罹患过结直肠癌或某些类型的息肉病史的患者本人; ● 炎症性肠病个人病史者; ● 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或林奇综合征; ● 腹部或骨盆区域放疗史。 筛查方式为:首先是粪便测试。包括每年进行一次高敏感粪便免疫化学测试,每年一次的粪便隐血测试及三年一次的多目标粪便DNA测试;其次是结直肠的影像检查,这也是筛查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方式。包括了每10年一次的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的CT结肠造影术及5年一次的灵活乙状结肠镜检测。 胃癌:每2年1次胃镜检查 40岁以上,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各种各样“老胃病“、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烟酒史人群,每2年做一次胃镜。其他的上消化道造影、血清蛋白酶源检测等,作为辅助手段,胃镜是最优选。 肝癌:AFP+腹部B超 在中国,超过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于乙肝病毒或者丙肝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导致的。对于有肝癌家族史、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者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建议每半年筛查血清AFP水平+腹部B超。正常人,可以每年或定期复查。 […]

小D
癌症筛查指南更新!中国人高发的3类癌症务必注意,有的20岁就要开始筛查!

癌症筛查指南更新!中国人高发的3类癌症务必注意,有的20岁就要开始筛查!

就在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这项权威数据统计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 而在这项统计中,中国又“荣登”了榜首:中国新发癌症人数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8-9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尽管近些年来我们的癌症医学水平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突破,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症而言,依然是不可治愈的。因此,健康人尤其是肿瘤高危人群的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肿瘤,提高肿瘤生存率,至关重要。 癌症筛查应该怎样做?目前市面上的各类筛查套餐层出不穷,但其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甚至良莠不齐的情况。近日,美国权威癌症机构美国癌症协会(ACS)更新了其癌症筛查指南,重点以筛查年龄为推荐标准更新了几大癌症的筛查建议。 简单来说,这个权威的筛查指南更新了大家应该在什么年龄进行什么筛查。那么这个指南到底做了哪些推荐,哪些癌症又是中国人特别要注意的呢? 中国癌症头号杀手——肺癌   肺癌已经蝉联我国癌症发病率榜首多年了。在这次ACS更新的癌症筛查指南中,肺癌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首先是筛查年龄。   在本次指南中,肺癌人群被分为不同的风险种类。其中: ○ 指吸烟指数≥20的人群(吸烟指数计算方式:每天吸烟数(包)x吸烟年份),应该自55-74岁开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癌筛查; ○ 而吸烟指数≥30的人群,则应将筛查年龄放宽至50-80岁,在这个年龄阶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癌筛查。 可能有些朋友会提到:没关系,公司/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体检,每次我都做胸部X光(也就是胸片),这项肺癌筛查我没问题!但实际上,胸部X光在肺癌的筛查方面辨识度很低,在既往的临床实验中,胸部X光并未给健康人群中的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换句话说,就是仅靠X光来筛查肺癌,该发现不了的还是发现不了。 真正有效的肺癌筛查,叫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这类CT其实就是普通CT的一个“弱化版”,检查时辐射要较正常CT更低,而在针对肺癌的筛查问题上,则丝毫不逊色于普通CT的识别度。有临床研究证实,针对高风险肺癌人群来说,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结直肠癌——一半是吃出来的癌症   中国是全球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肝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病率都居高不下。尤其是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但其实是通过癌症筛查最容易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癌症。   这就要从肠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经过5~10年的肠息肉发展形成的,只要在肠癌的高发年龄段,保持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测,提前切掉可疑的息肉,就可以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在本次更新的癌症筛查指南中,结直肠癌也是重点更新的内容之一:   首先说说非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界定会在后文描述)的筛查建议。   同样重点是筛查年龄: ○ 从45岁开始,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结直肠癌的定期筛查; ○ 从76岁开始,我们则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及预期寿命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 大于85岁,则不应再接受结肠癌的筛查。 而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筛查的时间则需要大大提前,从21-45岁之间就要开始更加频繁的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以避免遭遇癌症的侵袭。到底存在哪些情况才算做是高结直肠癌风险的人群呢?以下是高风险因素: ○ 家族中有多位亲人存在结直肠癌史或某些类型的息肉病史; ○ 曾罹患过结直肠癌或某些类型的息肉病史的患者本人; ○ 炎症性肠病个人病史者; ○ 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或林奇综合征; ○ 腹部或骨盆区域放疗史。 说完筛查人群,我们再来说说应该怎样筛查。 首先是粪便测试。包括每年进行一次高敏感粪便免疫化学测试,每年一次的粪便隐血测试及三年一次的多目标粪便DNA测试。 其次是结直肠的影像检查,这也是筛查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方式。包括了每10年一次的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的CT结肠造影术及5年一次的灵活乙状结肠镜检测。 “粉红杀手”乳腺癌——中国女性最难逃的癌症梦魇   提起乳腺癌,可能是最为让女性们咬牙切齿的一项癌症类型。乳腺癌不仅位列中国女性癌症发病、死亡率的榜首,还在2020年在全球首次逆袭肺癌,成为了全球最高危癌症——作为一类基本出现在女性身上的癌症,它的发病率可想而知。   对于乳腺癌的筛查是我们的女性人群最需要重要的一个事项。   […]

小D
请收下这份结直肠癌的防治小知识

请收下这份结直肠癌的防治小知识

哪些人群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人群;肥胖者。 曾患大肠腺瘤、溃疡型结肠炎的人群。 曾患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如妇科肿瘤、乳腺肿瘤) 的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 2 人以上是肠癌患者;或有一位 < 50 岁罹患肠癌的家庭成员;或有罹患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庭成员;或有罹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家庭成员。 问: 如何查看结直肠癌的临床症状? 查看粪便是否带血 便血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出血的部位不同、出血量不同、出血的速度不同,便血的颜色也会不同。粪便出现了鲜红色,或者是暗红色、黑色,都属于便血。 其实,便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均可引发的临床症状。常见引起便血的疾病包括痔疮、直肠癌、肠息肉等。 大便习惯是否改变 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患者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症状仍不能减轻,也应警惕肠癌的存在。由于直肠肿块及其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大便性状是否改变 大肠癌患者常见的大便外形改变包括:大便变细或变成扁平状,出现大便变稀、不成形、越来越细、带血和黏液等。 腹部是否隐痛或其他不适 患者腹部可能会出现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 (伴有明显的肠鸣音等);有便秘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腹部可摸到包块。 是否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 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 问: 如何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是发现直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直肠指诊,也叫肛诊,是医生用一个手指伸进患者肛门进行触摸,不需任何辅助设备,简便易行。临床观察发现,超过 70% 的中国患者的直肠癌都很低位,距离肛门很近,通过直肠指诊就能被发现。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检查结肠及直肠内部病变的一种方式。结肠镜通过受检者的肛门进入直肠,再深入到结肠,医生可观察到所有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 问: 如何治疗结直肠癌? 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传统手术的部分操作程序是靠手术者触觉、非直视下操作。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均在直视下操作,精细解剖,手术中血管根部的离断、淋巴结的清扫也更加彻底。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普及,胃肠外科已进入精准解剖和显微外科时代。  

半夏
这个行动缓慢的癌症,及时发现它治愈率达到90%以上

这个行动缓慢的癌症,及时发现它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医生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