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胃炎

胃炎

腹部不适考虑肝脏疾病,体检加个甲胎蛋白检测

腹部不适考虑肝脏疾病,体检加个甲胎蛋白检测

“肝脏疾病容易跟胃癌、胃病、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混淆。”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邵国良在11月17日至20日举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期间,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建议,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检查血甲胎蛋白(AFP)、肝脏B超以及时发现早期肝癌。   本届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观点。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邵国良   在我国,肝癌发现时大多是晚期了,邵国良认为,其首要原因在于80%以上的肝癌患者其实都有乙肝病史。肝癌和乙肝、丙肝等引起的肝硬化有关,如果不及时控制、定期体检,最终很大概率会发展为肝癌。   “此外,患有乙肝的部分人群往往会存在一些传播乙肝的社会活动,比如群居、输血等,这些人的卫生习惯通常不太好,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缺乏,也没有进行随访和体检,发现的时候往往比较晚。”他说。   邵国良还表示,肝脏疾病早起通常没有症状,等到有症状、不舒服的时候到医院检查,已经是中晚期了。“假如有了腹部不适、胃口差、隐痛,也会以为自己得了胆囊炎或胃炎,而没有引起重视。”他谈到。   对此邵国良建议,日常体检需要检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测,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肿瘤指标,可以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伴有甲胎蛋白升高,另外就是做超声检查,因为有20%的肝癌是没有甲胎蛋白增高的,比较容易忽视。   邵国良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很多医学行为的方式,特别是在肿瘤筛查中。“我们建立了登记平台、招募平台、数字化影像平台以及数据管理平台。”“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省、市、县、区的4级联动,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数字登记,大大提高筛查的效率,特别是节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此外,培训了大批基层医护和筛查人员,包括疾控中心以及社区的服务人员,通过AI培训整合在一起,进行智能化的肿瘤筛查。通过大规模的筛查发现早期病人并进行早期干预,在提升患者预后的同时,节省医疗费用。   责编:毛圆圆 校对:呼梦瑶

玉米
两年前是炎症,两年后变癌症!医生提醒:从炎症到癌症,只有两三步!

两年前是炎症,两年后变癌症!医生提醒:从炎症到癌症,只有两三步!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微信公号公布了一个病例:2年时间,把炎症拖成“癌症”,后悔不已!   60多岁的方先生(化名)在2年多前总感觉恶心,于是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医生考虑到方先生已经60余岁,以前从未做过全面体检,建议他做了胃镜检查。   方先生的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中段充血灶,性质待病理。   资料图 金鹏摄 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部分解释了方先生为什么总是恶心。接诊的医生告诉方先生食管有糜烂和炎症,且伴“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其中有部分是早期食管肿瘤,有部分可能只是炎症,但无论哪一种都和他长期吸烟、大量饮酒是分不开的。然而对自己身体情况十分自信的方先生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2022年的3月份,方先生因为日渐显著的吞咽不适症状才终于下定决心再次就诊打算复查。而这次方先生自己也已不再如之前那么“倔强”了。但令人惋惜的是,方先生的胃镜和病理结果提示病变已经进展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黏膜下层,已经错过了内镜下治疗的最佳时机。①   资料图 金鹏摄 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   2015年刊发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的一项刊文“饮食营养与炎症-癌症危险性的关系”研究中谈到,体内炎症环境是导致各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的,比如:   吸烟→气管炎→矽肺与肺癌   胃炎→幽门螺杆菌→胃癌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慢性肝炎-肝癌   除此之外,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细胞坏死、增生,给癌症可乘之机。日常中的一些饮食种类,或可诱发机体持续性的炎症,甚至加速癌症的发展。②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2021年4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炎症,有时候是癌症的帮凶。研究显示,其实很多比较重大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形成往往都伴随有炎症的改变。”   刘彬医生解释,“当我们人体的局部器官和组织受到了某些损伤的时候,身体本身的免疫细胞可能会被激活释放,从而让炎症因子也得到了释放,引起局部的炎性反应。这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对于病原体的抵抗力升高,也能够让组织细胞的修复能力得到提升。但如果炎症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控制,反反复复发作,让局部组织反复受到损伤,那么损伤的这些细胞就有可能发生癌变,形成癌症。”③   浙江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伯军2021年7月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刊文指出,慢性炎症是一种长期疾病,可以在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渐发展。一些疾病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体内反复或持续的低水平炎症,而慢性低度炎症会造成DNA损伤,从而可能导致癌症,如结肠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等。④   医生提醒:这几种炎症需要特别警惕! 1. 乙型肝炎——肝癌   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昕权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流行病学专家早已发现,凡是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区,大多数肝癌也高发。虽然并非所有的乙肝都必然演变成肝癌,但是大部分的肝癌患者是由感染乙肝病毒,患上慢性乙肝,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最终成为肝癌的。⑤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2021年4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对于乙肝,一旦发现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特别是急性期的乙肝患者,一定要积极抗病毒治疗,避免其进展成为慢性乙肝,因为慢性乙肝会反复损伤肝细胞,造成肝细胞纤维化,进而转化成为肝硬化,肝硬化又会继续进展,发展成为肝癌。在我国肝癌患者中,80%左右的人都有乙肝的病史,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肝癌都是由肝炎进展而形成的。所以对于肝炎,大家一定不要拖,否则很可能进展成为肝癌。③   2. 萎缩性胃炎——胃癌   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昕权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经过口到达胃黏膜后定居感染,数周或数月后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⑤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2021年4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引起萎缩性胃炎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胃癌的一个高危因素。所以虽然不能说患了萎缩性胃炎就一定会进展成为胃癌,但是有萎缩性胃炎的人确实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所以一旦查出是萎缩性胃炎,大家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特别是本身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防止萎缩性胃炎继续进展,发展成为胃癌。③   3. 慢性宫颈炎——宫颈癌   宫颈炎一般有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之分,与宫颈癌有一定关系的是慢性宫颈炎。   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于卓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慢性宫颈炎,大多是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子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感染,它有多种表现方式,比如说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和宫颈外翻等。并不是说患有宫颈炎的患者一定会导致宫颈癌,如果慢性宫颈炎患者被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则是容易发生宫颈癌病变的,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指HPV16和HPV18。⑤   4. 溃疡性结肠炎——肠癌   肠炎的分类也很多。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2021年4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首先要给大家强调并不是所有的肠炎都会发展成为癌症,但是如果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他们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是明显升高的。 […]

半夏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近5年来,我国19~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焦点。 据医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每年新增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 然而,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的胃炎演变到最后的胃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Correa序列提出:从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演变过程: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 胃癌 第一步:慢性浅表性胃炎 所谓浅表性胃炎,即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 一般来说,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得到这个诊断。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 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也就是说,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很远,所以无需惊慌。 第二步: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般年轻患者以浅表性胃炎为主,年长患者则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受到食物刺激,或者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很难彻底恢复。时间长了,会慢慢演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年龄增大、肌体衰老、器官萎缩是相平行的。 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层变薄、萎缩等。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病理改变可以同时存在。 好多患者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自然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不然,萎缩性胃炎症状没有特异性,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主诉。常见症状以隐痛,饱胀不适及消化不良为主,餐后较明显,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靠胃镜,不能以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者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疾病是复杂的,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关系,需要综合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较高。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经过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发展为胃癌。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第四步:胃癌 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就胃癌就来了。 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因而经常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你要警惕了: 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包括胃部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没有诱因,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时好时坏,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体重减轻,同时伴有疲倦无力的感觉。 大便明显变黑。因为胃内肿瘤破溃导致出血,从胃部渗出的血液到达肠部变成了黑色,再与大便一起排出体外。 哪些原因会导致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有细菌感染、机械损伤、化学损伤(如药物、酒精、十二指肠胆汁胰液反流)以及某些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Hp长期感染,可以通过毒素、免疫损伤等机制,加重患者胃的损伤,甚至可以促进胃黏膜一些与胃癌有关的病变恶化。 但Hp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对于胃黏膜造成的损伤有时更加可怕,这些因素导致胃黏膜持续受损且不能及时修复,渐而而被肠上皮细胞代替,导致了“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为胃癌。 可见,胃炎是否会转化成胃癌,“久治不愈和胃黏膜长期不能修复”是两个很大的关键因素,而这更多取决于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主动预防意识。 虽然胃癌周围黏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但并没有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必然发展成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不是很高,但两者却密切相关,胃癌是从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所以呢,一旦我们发现了萎缩性胃炎,便要越早治疗越好,否则等到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才重视,就变得危险了。因为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多数还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性胃炎可逆性很小。 为了监视病变的动态变化,要定期复查胃镜。 • 一般性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 • 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 • 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 •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应看作是癌变,可考虑将局部病变组织切除或手术切除,以绝后患。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护胃呢? 1、戒烟酒。 在胃镜检查实践中发现,男青年的萎缩性胃炎发病很高,而且严重程度与吸烟、饮酒正相关; 2、注意饮食结构。 […]

半夏
胃,原来你是这样变坏的

胃,原来你是这样变坏的

半夏
至少80%的人都有胃炎!想要有个健康胃,这些重点知识得懂点儿!

至少80%的人都有胃炎!想要有个健康胃,这些重点知识得懂点儿!

文章来源:e药环球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来了,喝点啤酒冷饮、吃点烧烤凉菜、再拿出冰镇好的西瓜和雪糕……这些可是燥热天气的标配啊,爽! 满足了口腹之欲,可苦了咱们的肠胃。仔细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过这些症状: 消化不良、饱胀 恶心、呕吐 嗳气、打嗝 食欲不佳 精神状态差 上腹痛 两餐之间或夜间胃部有灼烧感或痛感 上述症状和体征都和胃炎有关,如果经常出现需要引起重视了! 图片来源:123RF 胃炎是什么? 胃炎是各种因素诱发的胃黏膜炎症。根据发病情况,可分成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根据临床病因可分成免疫性胃炎、应急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不同因素诱发的胃炎形成的生理变化也大不相同,主要会经历炎症反应、上皮损伤、上皮再生等三个环节,同时可根据病理变化分成化脓性、单纯性、腐蚀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有资料显示,成年人80%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各级医院消化科门诊中,因慢性胃炎前来就诊患者比例也很高,可见该病可能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 别不放在心上,一旦有了胃炎,不加控制,大概会经历四个过程:即慢性浅表层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早期胃癌。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可长可短,关键在自己。 图片来源:123RF 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胃通常会产生胃酸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并杀死病菌(细菌)。这种酸具有腐蚀性,因此胃内壁的一些细胞会产生天然的粘液屏障。该屏障可以保护胃壁和十二指肠。通常胃酸与粘液防御屏障之间存在平衡,如果这种平衡发生改变,胃酸可能会损坏胃内壁,从而导致胃炎。 生活中的一些危险因素,会伤胃更深: 幽门螺杆菌感染:据统计,有67%-80%的胃溃疡、以及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且幽门螺杆菌能增加4-6倍的胃癌风险!对胃来说,幽门螺杆菌可以寄生在胃粘膜,藏在胃小凹中,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破坏胃粘膜,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同时也可能增加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变、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风险! 趁“热”吃饭:研究发现,食物的温度超过70℃,会直接损伤食道和胃;若是达到80℃,会导致黏膜组织坏死。人的口腔、食道、胃耐热温度不同:口腔部分耐热温度在65℃至70℃,食道黏膜耐热温度在45℃至50℃,胃黏膜耐热温度在40℃。常常会出现入口不烫,但可能会把食道和胃“烫伤”的情况。 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有些人会长期服用消炎药来治疗关节炎、肌肉疼痛等。但这些药有时会影响胃的黏液屏障,大约20%的胃溃疡是由抗炎药引起的。 压力事件:例如重伤、重病,或大手术。压力和严重疾病会导致胃炎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这可能与流向胃的血流量减少有关。 饮食生活因素:饮酒过多、饮食和就餐习惯不健康等。 图片来源:123RF 怎么知道得了胃炎? 症状和病史:如常吃非甾体抗炎药和/或饮酒等生活习惯(医生需要结合病史和辅助检查诊断)。 测试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血液测试、粪便测试或呼气测试中检测到。 内窥镜检查:如果发现可疑区域,医生可能会取出小组织样本(活检)进行实验室检查。活检还可以确定胃壁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系统的 X 光片(钡餐):X 射线有助于观察食道、胃和小肠。为了使溃疡更易观察,可以服用覆盖消化道的白色金属液体(含钡)。 图片来源:123RF 饮食预防及治疗   少食多餐:如果经常消化不良,少食多餐有助于缓解胃酸的影响。 避免刺激性食物:尤其是辛辣、酸性(含有柠檬酸的果汁,如柚子、橙子、菠萝等)、油炸或油腻的食物(高脂肪且难消化的食物)。 避免饮酒和浓咖啡:酒精和咖啡可能会刺激胃粘膜。 减轻压力:精神心理因素和胃炎有关。 注意就餐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消毒、分餐制、少吃生食等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少吃咸菜等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亚硝酸盐本身虽然并不致癌,但人体长期摄入或过量摄入后,其可以在胃内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真正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泡菜、咸菜等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亚硝酸盐,此外芹菜、菠菜、莴笋等蔬菜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建议用热水焯烫10秒再烹饪。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阻止亚硝酸盐与蛋白质结合,从而减少一些致癌物质的产生。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否需要治疗请遵医嘱,临床医生可能需要用到的药物有: 减少胃酸的分泌:服用抗酸剂和其他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或 H-2 受体阻滞剂)。 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盐酸伊托必利和多潘立酮等可改善腹胀、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并可防止或减少胆汁反流。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替普瑞酮、吉法酯、瑞巴派特、依卡倍特等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但对症状改善作用尚有争议。 有结合胆酸作用的铝碳酸镁制剂,可增强胃黏膜屏障并可结合胆酸,从而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害。 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用。 图片来源:123RF 此外,幽门螺杆菌胃炎会导致食物中铁的吸收问题,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铁补充剂可以改善贫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会导致食物中铁和维生素 […]

半夏
才28岁就得了胃癌!医生:都是因为这些坏习惯…

才28岁就得了胃癌!医生:都是因为这些坏习惯…

这是3个年轻人的真实经历。 他们刚准备开启人生另一个阶段,规划好的美好未来却被一纸诊断书全打乱了……      01    小翔,28岁,刚博士毕业,准备入职深圳某研究所,前途一片光明。却在入职体检时,查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后,他正经历着第3次住院。      02    丹丹,35岁,深圳某三甲医院护士,孩子才刚上幼儿园。因为工作忙,作息不规律,胃痛史竟长达3年!近1个月疼得特别厉害才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胃癌”。      03    强哥,38岁,某企业管理人,一家老小刚搬进新房。频繁工作应酬让胃痛、反酸成了他的“老友记”。最近2个星期感觉特别难受,到医院一查,竟得了“低分化胃幽门腺癌”。     二三十岁的年纪,一个个却染上了“胃癌”,恶性程度还挺高! “胃癌”这家伙,难道跟这届年轻人杠上了? 为啥胃癌越来越爱盯上年轻人?   “之前看到xxx舅舅瘦得剩骨架,原来得了胃癌!” “xxx老爸得了胃癌,现在等钱用”   以前,基本上都是听说长辈得胃癌,感觉这是“中年病”,还轮不到自己发愁。   但近些年,胃癌也越来越“年轻化”了,二三十岁就患上胃癌的大有人在! 主要是因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工作习惯,让他们频频“踩雷” —— 1. 熬夜   “为了工作熬夜,为了追剧熬夜…”“再不熬夜我们就老了!”   但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还会导致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出现紊乱,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 2. 精神压力大   “现在没点压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社畜’”。 但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的状态,容易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   从而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久而久之可能会变成胃癌。 3. “老胃病”   许多年轻人的胃可能本身就有慢性病,其中胃炎最为常见。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要4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   其他胃部疾病也有可能演变成胃癌,如:胃穿孔、胃出血、胃溃疡、胃胀气。 4.  “干饭”姿势不对 (1)不吃早餐 晚上睡觉时,胃酸还在少量分泌,经过8小时的积攒,就足以对胃造成伤害。 如果这时候再不吃早餐,把食物填进胃里,胃酸浓度就会再度上升,慢性胃炎、胃溃疡就容易找上门。   (2) 暴饮暴食或者过度节食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