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otto warburg

otto warburg

饿死癌细胞,不吃糖到底行不行?

饿死癌细胞,不吃糖到底行不行?

文章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人类与癌症对抗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然而,至今我们仍未能攻克大部分的癌症。   免疫逃逸、代谢合成、凋亡……医学界和科学家们试图从肿瘤细胞的各个机制发现规律,找到抑制肿瘤的办法。   德国生理学家Otto Warburg提出“Warburg效应”轰动一时。“饿死癌细胞”这一理论得到了追捧。   小司机 Warburg效应究竟是咋回事呢?莫非真能通过这个途径“饿死癌细胞”?   嘿嘿,我这就跟你说一说。   1924年,Otto Warburg提出:相比于正常成熟细胞,肿瘤细胞以更高的效率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来产生能量和满足快速生长需求。   图:Otto Warburg   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也主要是通过糖酵解途径,摄取大量的葡萄糖,且产生大量的乳酸。   小司机 通俗地来说,就是肿瘤更喜欢通过无氧呼吸的方式,消耗大量葡萄糖。   这一理论,也帮助我们发现了一个观察肿瘤细胞踪迹的好办法——PET-CT。 PET-CT就是通过示踪剂来观察机体及病灶组织细胞代谢、功能、血流、细胞增殖的和受体分布情况。一般来说,照完是这个样子的——   可以明显看到图中的亮点与其他机体组织不一样   PET-CT的结果直观,可检测大多数种类的原发和转移的上皮性肿瘤,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高达90%以上。   然而,有时候,医生会发现在PET-CT成像中观察到的葡萄糖(FGD)浓聚部位经过病理检查后发现并不存在肿瘤细胞。   小司机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最近一个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虽然爱吃糖,但它们不是“吃糖界”的老大。髓系免疫细胞更爱吃糖!   研究截图  这篇研究被发表在《Nature》上[1]。研究人员发现,在肿瘤组织中(包括了大量的肿瘤细胞和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等),所有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约占葡萄糖总量的三分之二,髓系免疫细胞则约占葡萄糖摄取量的三分之一。   图:CD45-(肿瘤细胞群体)对FDG的摄取最多   研究人员随后将小鼠皮下MC38肿瘤中的细胞分为CD45-(肿瘤细胞)和CD45 +(免疫细胞)群体,测定两种细胞的18F放射性。结果十分有趣:就单个细胞而言,与CD45-相比,肿瘤中浸润的CD45 +对FDG的摄取量更大。   在其他肿瘤模型:人肾细胞癌(RCC)、小鼠结肠癌(MC38)、小鼠结肠癌(CT26)、小鼠肾细胞癌(Renca)、小鼠结肠癌(AOM/DSS诱导)、以及(PyMT)基因乳腺癌(GEMM)都表现了相同的结果。   图:多个肿瘤模型中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在葡萄糖充足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中浸润的免疫细胞比肿瘤细胞摄入更多的“糖”。   小司机 看来“不吃糖”还不是那么简单的。小心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 […]

半夏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