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p53抑癌基因

p53抑癌基因

最强抑癌基因P53突变有药了!半数癌症患者均携带,靶向新药实现37%完全缓解率!

最强抑癌基因P53突变有药了!半数癌症患者均携带,靶向新药实现37%完全缓解率!

癌症是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病,有这么一个基因的突变存在于一半以上的癌症中,它就是p53。但遗憾的是,各种肿瘤靶向药出了一代又一代,却一直没有攻克p53这个存在最广的靶点。 但在不久前,一款药物Eprenetapopt可能能打破p53没有靶向药的现状。在II期临床试验中,Eprenetapopt治疗52名携带p53突变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效率52%,37%的患者完全缓解[1]。 开发Eprenetapopt的ApreaTherapeutics公司 p53基因一直是肿瘤领域里的一个明星基因,一半左右的恶性肿瘤都携带有p53基因的突变。人们最初以为p53是一个促癌基因,后来才发现它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肿瘤抑制因子[2]。 当细胞中DNA受到损伤时,p53蛋白就会被激活,通过下游的信号通路让细胞停止分裂,修复DNA损伤,在损伤无法修复的时候还可以让细胞凋亡,阻止癌症的发生[3]。p53突变失活后,细胞失去对DNA损伤的监控,很容易积累突变变成癌细胞。 而突变失活的p53,不但失去抑制肿瘤的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p53蛋白,抑制其功能,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成[4]。 p53的作用 p53突变不但会让肿瘤容易发生,还会让肿瘤更难治。比如血液系统肿瘤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携带p53突变的患者常常化疗效果很差,缓解期很短,尤其是p53双等位基因都突变的患者和核型复杂的患者,预后更差[5,6]。这些患者,即使进行了骨髓移植,也很容易复发[7]。 由于致癌的p53突变是其失活突变,要想靶向p53就得恢复p53突变的功能。药物研发上,想要抑制一个蛋白的功能容易,想恢复一个蛋白的功能却很难。就拿现有的靶向药来说,目前所有上市的靶向药都是靶向某一种癌蛋白,抑制其致癌功能,没有一种是靶向抑癌蛋白恢复其抑癌功能的。 恢复p53的功能虽难,但也有一些研究为这一目的指明了方向。一些潜在具有恢复p53蛋白功能的先导化合物已经被合成了出来[8],已经用于治疗AML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也被发现具有恢复p53功能的作用[9]。这些分子都能与p53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作用。 p53蛋白的DNA结合域 Eprenetapopt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设计的第一款p53靶向药,它在体内能结合突变型p53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将其构象转化成野生型p53的构象,恢复p53的功能[10]。 在这次的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34名MDS患者和18名AML患者。他们均携带p53突变,平均年龄74岁,男性占48%,87%具有复杂核型,21%有p53双等位基因突变。研究所用的治疗方案是Eprenetapopt联合化疗药物阿扎胞苷。到试验结束时,有39名患者符合条件被纳入分析。 在MDS患者中,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获得了62%的有效率,47%的患者完全缓解。中位响应时间和完全缓解时间分别达到了10.4个月和11.4个月,中位生存期12.1个月。 在AML患者中,这一治疗方案获得了33%的有效率和17%的完全缓解率。中位响应时间和完全缓解时间也分别达到了12.7个月和14.0个月,中位生存期10.4个月。其中,主要是幼稚细胞>30%的AML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和AML的生存曲线 作为对比,先前的研究中,单独使用阿扎胞苷治疗p53突变的MDS和AML患者,中位生存期大约只有6个月,差不多是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的一半。 研究中,37%的患者出现了治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与阿扎胞苷单药治疗时相似。还有40%的患者出现了治疗相关的神经不良反应,其中3例达到了3级不良反应标准。这些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停药5天内完全可逆,减少剂量后不再出现。 目前,FDA已授予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的突破性治疗认证,和治疗AML的孤儿药称号,相关的III期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11]。希望国内患者也能尽快用上这一药物。 参考文献: [1]. Cluzeau T,Sebert M, Rahmé R, et al. Eprenetapopt plus azacitidine in TP53-mutated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 phase II study by theGroupe Francophone des Myélodysplasies (GFM)[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1: JCO. 20.02342. [2]. […]

小D
突破!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团队实现p53抑癌基因重大进展,千万癌症患者或将迎来抗癌良药

突破!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团队实现p53抑癌基因重大进展,千万癌症患者或将迎来抗癌良药

临近年末,癌症治疗领域又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好消息: 癌症靶向治疗皇冠上的明珠,p53抑癌基因的抗癌机制取得了重要突破。   而摘下这颗明珠的研究团队,正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学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卢敏团队和牛津大学的XinLu团队。   厉害了,我们中国的医疗研究者!   这一刻,自我们发现p53抑癌基因以后已经整整期待了30年。研究成果一经发布,饶子和、陈国强、林国强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盛赞,期待这个结果能快速转化为一套完善的抗癌方案,为癌症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式。   为什么说p53抑癌基因是癌症靶向治疗皇冠上的明珠?p53突变是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   p53的蛋白结构   在所有癌症患者中,近一半患者都存在p53突变。如果我们成功开发出对应的药物恢复它的功能,我们的癌症治疗将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球上千万癌症患者将直接受益于这个全新的疗法。   然而,针对p53基因这个油盐不进的钢铁堡垒,几十年来,无数科学家耗费了大量精力,测试了几十种药物,最终都折戟沉沙,这个潜力巨大的癌症治疗靶点仍然“逍遥法外”: ○ 今年6月,罗氏在EHAC上宣布III期试验(MIRROS)失败了; ○ 而早在今年1月,诺华也停止了靶向p53基因的相关分子药物的开发; ○ 强生,赛诺菲,默沙东都先后宣布暂停相关的研究项目; …… 不过,科学研究无止境。2020年12月24日,来自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于激活p53突变体的研究,提出了重要的p53激活理论和p53功能激活的解决策略! 1 中国团队潜心钻研:终握圣杯 在几乎“全员抛弃”的p53靶向疗法领域,中国研究团队坚持了六年。 苦心人,天不负。潜心钻研,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卢敏团队和牛津大学Xin Lu团队,发现三氧化二砷(ATO)能有效激活多个p53突变体,并且在探求作用机理的过程中,提出了重要p53激活理论和p53功能激活的解决策略,这一理论和策略的提出,直接翻越了p53领域的两大难题,摘得科学界和工业界靶向领域的圣杯(p53靶向药被称为“Holy Grail”)。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此之前,科学家研究有关p53的药物,都是希望能筛选出直接激活所有p53突变体的“全能型药物“。但p53基因能发生多达上千个的突变,导致p53丧失功能的机制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安排一个“全能型选手“来帮助p53恢复功能的设想,显然还不太现实。 所以,在p53问题上,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问题是,该从哪下手、该怎么下手的难题。 卢敏和Xin Lu的研究团队在瞄准p53结构型突变的研究中,给我们指出了从哪下手。瞄准p53蛋白折叠问题。通过筛选恢复p53折叠功能的小分子药物,可以逻辑性的恢复一类突变体的功能。 红色箭头处聚类的是DNA结合型的p53突变体 紧接着,在这项研究中,卢敏和XinLu的研究团队又告诉了我们该怎么下手。他们成功筛选出了ATO解决了第二个难题。通过砷原子填补p53蛋白结构中不稳定的空腔(这个空腔被证明是造成p53结构不稳定的原因,从而导致蛋白无法折叠),p53功能被高效恢复,在稳定性,蛋白折叠,转录活性等各项指标中均有优秀的恢复作用。 红色箭头处的砷原子填补了不稳定的p53蛋白结构   总结下来,我们的科学家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从逻辑上找到了能巧妙激活p53的理论。第二件事,从实际验证中,找到了小分子ATO,解决了结构型p53突变的难题。 这种四两拨千斤式的策略,考验的是,研究者洞察本质的能力,跳脱出一个突变对应一种p53功能丧失的局限性。将p53突变问题,从结果上进行分类,进行瞄准式击破,或许是p53靶向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p53靶向领域的突破,必将是全人类伟大的突破。 2 ATO抗癌作用:早已有之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同样也是国人的成果,张亭栋发现ATO,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砒霜,能治疗某些白血病。但早期研究没有什么人关注。 直到陈竺和陈赛娟团队科学验证了ATO有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奇效。随后在更多的大型临床研究中,都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效果很好。原来,这个剧毒的小分子物质,是个神奇的靶向药物。 研究发现,PML-RARα融合蛋白会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而ATO能特异性靶向PML蛋白,妥妥的PML-RARα融合蛋白抑制剂。 因此,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最终也成为很多APL患者的标准疗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的科学研究走向世界获得认可,这是值得骄傲的事。在困难重重的道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的坚持和努力。感谢这些前赴后继的科学家们。 最后,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三氧化二砷(ATO,砒霜)用于靶向p53突变患者的治疗,还未进行临床验证。相关的安全性,使用剂量和疗效有待临床试验的开展验证。广大患者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自行尝试。 参考文献: [1]. LuMin, Lu Xin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