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癌症疫苗正文

左臂or右臂? 不同部位竟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2025年05月20日| 浏览:604

你还记得上次接种疫苗,是打在左胳膊上,还是打在右胳膊上吗?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下一针疫苗的效果。

 

近日,新南威尔士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连续两针疫苗打在同一只手臂上,将能更好的激活免疫反应,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在30位人类受试者中,两针疫苗打在同一只胳膊上相比打在不同胳膊上,接种完成后5~7天时的中和抗体滴度能高出数倍

 

这一成果或许还能用于强化癌症疫苗的免疫效果,帮助诱导更强的抗肿瘤免疫,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

 

疫苗可以说是挽救生命最多的一项发明。麻疹、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这些过去恐怖的疾病在疫苗的阻击下,如今几乎成了“罕见病”

 

而对于当今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癌症,疫苗也在预防和治疗两方面不断发光发热。HPV疫苗已经让年轻女性中的宫颈癌发病率大幅降低,而针对肿瘤新抗原的个性化疫苗也成为许多难治性癌症的新希望。

 

不过,在疫苗接种后,它是怎么激活人体免疫的?怎样才能让疫苗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发现,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在B细胞激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首次接种疫苗时,不但B细胞会被激活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接种部位附近的巨噬细胞也会进入“戒备”状态。再次接种加强疫苗后,这些“戒备”状态的巨噬细胞能有效捕获抗原,在淋巴结外层激活记忆B细胞,快速产生高质量的抗体。

图片

图片

记忆B细胞(红色)在淋巴结内与巨噬细胞(白色)相互作用被激活

 

为了验证“戒备”状态巨噬细胞对疫苗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在30位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参与者中进行了试验,其中20人的第2针打在与第1针相同的胳膊上,而另外10人打在另一只胳膊上。

 

数据显示,在完成接种后的5~7天时,同侧组参与者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侧组。而对侧组直到4周后才能达到峰值,且与此时同侧组的抗体滴度相近。

 

图片

同侧组(粉色)和对侧组(绿色)几种不同的中和抗体滴度变化

 

在癌症的治疗中,如果也能通过相同部位的再次注射,提高免疫反应的激活速度,更快的启动抗肿瘤免疫,对于及早控制肿瘤,提升治疗效果将会大有裨益。

 

不过目前这一研究主要针对以B细胞为主的体液免疫。而在癌症治疗性疫苗中,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可能更加重要。能否通过类似方法加速细胞免疫的激活,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本文来源: 咚咚肿瘤科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共愈新生』|李玮教授:EGFR耐药≠无计可施
上一篇

『共愈新生』|李玮教授:EGFR耐药≠无计可施

阅读相关文章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