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升白

升白

抗癌没有终点,3大原因让癌症患者更易再次患癌

抗癌没有终点,3大原因让癌症患者更易再次患癌

对每个人来说,患癌都是一件不幸的事,而多次患癌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不幸。然而,这样不幸中的不幸却并不少见: ●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会长史安利女士曾先后患左侧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右侧乳腺癌; ● 咚咚平台上曾有一位击退了3种癌症的咚友:抗癌意志能有多坚韧?这位咚友击退了三种原发肿瘤! ● 去年年底,一位“超级抗癌斗士”凭借身患12种肿瘤登上了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亿里挑一! 科学家发现「超级抗癌斗士」: 身患12种肿瘤, 她进化出「抗癌超能力」, 或可帮助人类实现抗癌技术大突破! ● 甚至在日本一项早期肺癌的研究中,10年随访期内原先的肿瘤无一复发,但却有26人患上了新的癌症:这些肺癌患者实现10年0复发,生存率100%,其中的奥秘在于…… 癌症患者更容易患新的癌症吗?统计数据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根据美国21世纪初一项统计,当时癌症患者大约占美国人口的3.5%,但在新诊断的癌症病例中,有16%来自癌症患者的二次患癌[1]。 现在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癌症患者二次患癌的问题也会变得更加严重。是什么让癌症患者更易患癌?癌症患者又有什么预防措施呢? 原因一:肿瘤本身 免疫系统是我们人体防御肿瘤的一道屏障,而肿瘤为了突破免疫系统的封锁也会使出浑身解数,表达免疫抑制分子、招募免疫抑制细胞等等。肿瘤为了自己生存对抗免疫系统的行为,也给了其它肿瘤机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头颈癌。 研究显示,头颈癌可以通过分泌VEGF、IL-10等免疫抑制因子,募集Treg细胞等途径抑制免疫,大多数头颈癌患者在治疗后都存在多方面的免疫缺陷[2]。而在各癌种中,头颈癌患者也是最容易二次患癌的之一,很可能就跟头颈癌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食管癌细胞释放外泌体,压制全身免疫 原因二:共同的危险因素 癌症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肥胖、某些病原体感染、吸烟、饮酒等等。这些危险因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癌症。当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了某种癌症时,其它的组织细胞可能也已接近癌变,只是被抢了先。 比如说,吸烟是肺癌的最大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肺癌患者都吸烟或有吸烟史。除肺癌外,烟草还与口腔癌、咽癌、膀胱癌等许多其它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肺癌患者中,也能观察到这些其它烟草相关癌症发病率的明显增加[3]。 与之相似,BRCA1/2突变是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共同危险因素。患有BRCA1突变或BRCA2突变乳腺癌的女性,在之后10年内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分别高达12.7%和6.8%,其中I期患者25%的死亡是随后发生的卵巢癌造成的[4]。 另外,HPV感染是宫颈癌、肛门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口咽癌等多种癌症的共同危险因素。研究也发现,发生了某种HPV相关癌症的患者,患其它HPV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升高0.75~12.69倍[5]。 原因三:治疗的副作用 除了共同的危险因素外,各种抗癌治疗的副作用也是导致癌症患者容易再次患癌的重要原因。 像传统的放化疗,放疗的电离辐射、化疗药中的烷基化类和铂类,都是直接损伤DNA来杀死癌细胞的。这些抗癌治疗都难免会让正常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增加患癌风险[6]。而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也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7]。 相对来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抗癌疗法作用更加精准,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理论上造成二次癌症的风险也较低,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PARP抑制剂。 PARP抑制剂采用的是合成致死机制,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途径,让本就存在BRCA1/2等DNA损伤修复基因缺陷的癌细胞突变致死,但这一机制也使它会广泛增加正常细胞的突变发生率。在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的癌症患者中,可以观察到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升高[8]。 此外,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中,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需要使用“升白针”升白。但作为一类刺激白细胞增殖的药物,“升白针”的应用也会微弱增加癌症患者发生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几率[9]。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PARP抑制剂还是“升白针”,总体上看都是利大于弊的,没必要因为害怕二次患癌就拒绝这些治疗。 烷化剂类化疗药破坏DNA,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正常细胞基因突变 癌症患者怎么预防二次患癌? 说起癌症的预防,除了健康饮食多运动以外,最关键的就是定期体检,最好筛查。这也同样适用于癌症患者预防二次患癌,而由于癌症患者本就需要定期复查,往往能比普通人做的更好。而且,癌症患者二次患癌也有一些特定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的预防。 在时间上,血液肿瘤往往来的更早,发病高峰在首次患癌后的5~10年,之后缓慢下降。在白血病之前,癌症患者往往还会先出现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而二次癌症中的实体瘤则要迟来很久,大多发生在首次患癌的10年以后[1]。 在癌种上,由于不同癌症的肿瘤性质、常用治疗等不同,之后容易发生的二次癌症也会有所不同,癌症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预防。在极端情况下,比如BRCA1/2乳腺癌后卵巢癌风险极高,甚至可以进行预防性的卵巢切除。 加州大学曾经统计过美国癌症患者二次癌症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膀胱癌是最易发生二次癌症的癌种,而二次癌症中最常见的是肺癌,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不同癌种后常见的二次癌症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来癌症的治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应用可能会对二次癌症的发生率有很大影响,以上数据仅供参考。至于免疫治疗具体会怎样影响二次患癌,恐怕仍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Travis L B. The epidemiology of second primary cancers[J].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006, 15(11): 2020-2026. […]

小D
化疗后,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性命攸关!

化疗后,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性命攸关!

老王化疗后出院,主治医生反复交代:“出院后要记得定期抽查血常规,每周2次”。老王的老伴觉得很不理解,心里犯嘀咕: “化疗后身体虚弱,每周2次往返医院,太折腾了!” “本来就有点贫血,每次还抽1~2管血,看着心疼,能减少频率吗?”  “过几天,身体状况好点,就不用抽血检查了吧?” 像老王老伴这种想法的患者很多,那么化疗后定期抽血是不是“多此一举”呢?能不能不抽血? 看过去似乎是个小问题,其实肿瘤医生要告诉你:性命攸关! 科普来了!验血到底验的是什么?化疗后,你为什么必须查血常规?怎样才算血常规异常?没有不适,可以免去抽血检查吗?一文解惑! 验血到底验的是什么? 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三种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其中白细胞是人体的军队,负责消灭细菌、病毒;红细胞则是人体的运输大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到全身的组织,并把体内的代谢废物运走;血小板是血管的抢险队,负责修补破损的血管。 血常规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但却可以直接反映患者血液的变化,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血常规的检验项目不少,我们挑最常用的几项介绍: 血常规检查单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最常规意义是其数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此外还有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会升高, 其降低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严重败血症。抗肿瘤药物常会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使患者容易感染。 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这两项结合起来看是否存在贫血,以HGB为主要判断依据,抗肿瘤药物也常会导致贫血。 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两项结合起来看,如果都升高一般来说提示感染为细菌性可能大 ,但除此以外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它升高。 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这两项结合起来看,如果都升高,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也可能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减少可能存在免疫低下等可能。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PLT)大于正常值属于高凝状态,也就是说比正常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小于正常值,提示低凝状态,也就是有出血倾向,结合凝血功能的检查,如果有提示严重出血倾向的,不可以做手术,包括各种穿刺、介入都不可以。 血常规检验的每个项目都不是孤立的,有时需要多个项目结合起来才会有意义。 化疗后,为什么必须查血常规? 化疗后查血常规,主要是看是否发生骨髓抑制。如果没有验血,不知道发生了骨髓抑制,没有及时干预,没有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可能造成死亡。 化疗与骨髓抑制   化疗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也会对身体正常组织器官造成重创,其中就包括骨髓,相关的不良反应就叫骨髓抑制,表现为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反应,严重的中性粒细胞下降一方面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又因为出现发热和感染常常导致化疗药物减量或治疗被迫推迟,最终影响抗肿瘤疗效。有文献报道,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甚至死亡风险密切相关。特别是当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时,感染的风险大大升高。在FN患者中 , 感染或隐性感染的发生率 >60%, 菌血症的发生率 >20%,FN的致死率较高 , 实体瘤 、 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中FN的致死率分别为8.0%、8.9% 和 14.3%。 发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有的病人会有乏力的感觉,但很多病人可能毫无不适,如果不通过定期验血及时发现、处理,本来1-2度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就可能会发展成3-4度,加之病人本身免疫力低下,就会发生严重感染,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也是化疗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之一,且恢复时间较长,常需1-2周,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后续治疗,且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出现自发性颅内或内脏出血等致命事件。 红细胞的半衰期较长,受化疗的影响较小,通常短时间下降不明显,但一旦出现贫血,恢复也需较长时间。因此需定期验血观察,在发生肿瘤化疗相关贫血时根据化验结果明确贫血程度、贫血类型以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后续治疗。 为什么验血频率要这么高? 因为你的血常规信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处于变动之中。为了及时检测,医生会反复交代患者化疗后需定时复查血常规(通常为化疗后第3天、第7天)。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结束后一周,至停药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 血小板降低 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大约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迅速回升,呈V型。 红细胞下降 而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因此在化疗后一周通常观察不到变化,在化疗治疗完成后还需要定期验血复查。 哪种血常规异常,需要干预?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下表)。 […]

玉米
如何拯救化疗后白细胞低?靠谱实用的升白大法都在这了,实用文!

如何拯救化疗后白细胞低?靠谱实用的升白大法都在这了,实用文!

白细胞很低?看完,再也不用担心啦!

小D
拯救白细胞!升白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拯救白细胞!升白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白细胞过低会造成免疫抑制,这些升白办法快收藏了

小D
使用顺铂后何时升白,你真的知道吗?

使用顺铂后何时升白,你真的知道吗?

使用顺铂后升白治疗的时机?

小D
关于化疗后「升白」你要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关于化疗后「升白」你要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告诉你“升白”的正确姿势

小D
「升白针」经常用,这些不良反应你清楚么?

「升白针」经常用,这些不良反应你清楚么?

要把“升白针”运用的得心应手,还得清楚用药的注意事项及药物不良反应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