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叶酸

叶酸

补充叶酸,降低肠癌风险

补充叶酸,降低肠癌风险

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B9),因在绿叶中含量丰富而得名。我们人体无法自己合成叶酸,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来来获取。众所周知,叶酸对于预防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因此,孕妇常常需要注意补充叶酸。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补充叶酸还有一项好处——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近日,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南加州大学、Fred Hutchinson癌症中心等70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期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folate for colorectal cancer risk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70000人的数据,发现通过饮食(菠菜、卷心菜、西兰花等)或服用补充剂来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可以帮助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具体来说,对于膳食叶酸摄入量较高的人,每增加260微克(每天推荐摄入量为400微克)的膳食叶酸摄入量,患结直肠癌(包括近端结肠癌、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风险降低7%。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三、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癌症类型。结直肠癌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只影响5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很低。然而,近30年来,5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 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B9),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尤其是菠菜、卷心菜、西兰花、葵花籽、全谷物、豆类以及柑橘等水果。叶酸也可以作为叶酸补充剂。叶酸和叶酸在帮助产生红细胞方面至关重要,对怀孕或备孕的女性尤为重要。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51项研究的70000多人(30550例病例和42336例对照组)的数据。研究团队探讨了常见基因变异与膳食叶酸、叶酸补充剂使用和总叶酸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通过膳食或通过补充剂来增加叶酸的摄入量,都可以帮助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叶酸可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这一假设,即使在通过饮食获得的正常摄入水平下也是如此。该研究还通过全基因组交互分析发现,叶酸可能影响癌症风险,包括参与调节这一风险的基因位点——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区域(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3p25.2位点)可能改变叶酸补充剂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关联。但这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涉及的基因及其影响。  研究团队表示,在肠癌方面,人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风险,包括饮食多样化——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的饮食,这支持了这项研究的结果。这项大型研究展示了叶酸的潜在保护性健康益处,还补充了多年来一直强调的观点——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为基础的健康饮食可以帮助降低癌症风险。 叶酸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包括菠菜和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实际上,多食用绿叶蔬菜,不仅与降低肠癌风险有关,还可以支持我们的整体健康。 富含叶酸的的60种食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3.08.010 撰文丨王聪      

玉米
漫谈百年抗癌史:纳粹创造的生化毒剂,最终成了救人无数的「抗癌神药」

漫谈百年抗癌史:纳粹创造的生化毒剂,最终成了救人无数的「抗癌神药」

“化疗”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巨大的副作用,恶心呕吐、掉头发等等。特别是近些年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更为安全有效的肿瘤新兴疗法的快速发展,更是让化疗这个肿瘤治疗里的“老大哥”有些落寞。 但不可否认的是,化疗在人类对抗肿瘤的历史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哪怕时至今日,在种种新兴疗法的冲击下,化疗依然是各类抗癌疗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类。那么这样一类重要的抗癌疗法是如何诞生,又如何发展的呢? 1 生于战火 严格来说,化疗并非肿瘤治疗的专利,所有使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都可以叫做化疗。化疗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化学家Paul Ehrlich提出,他于1908发现了第一个治疗梅毒的化疗药物阿斯分明。至于人们所熟知的肿瘤化疗,要等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了。 都说战争是科学发展的催化剂,现如今我们使用的很多技术都源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肿瘤的化疗也是其中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为了打破僵持的战局,在化学家Fritz Haber的领导下,于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氯气。而后,Haber还领导团队开发了光气、芥子气等多种化学武器。 据传,后来发动二战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也曾在一战中因芥子气一度失明,还因此接受了催眠治疗。二战后的纽伦堡军事法庭上,希特勒一战时的指挥官供述,当时的希特勒缺乏成为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后来有人认为,正是这次失明后的催眠治疗造就了历史上的希特勒。 一战中的希特勒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化学武器的种类更为丰富。日本的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纳粹德国也在集中营里试验着各种化学武器。 1942年,德国大量合成储备的氮芥引起了盟国的注意,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专门拨款给耶鲁大学的药理学家Louis Goodman和Alfred Gilman来研究这种化合物。不过,这两位科学家却有些“不务正业”。 1943年,德国空军空袭了意大利巴厘港,一艘载有2000枚芥子气毒气弹的轮船在岸边爆炸。Goodman和Gilman注意到,当地不少暴露于芥子气的男性都出现了骨髓细胞耗尽的症状,猜测这种毒气可以被用来治疗当时的不治之症——白血病,并立即展开了研究。 初步的研究结果于1946年公布,参与研究的27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几乎全部都从氮芥的治疗中获益,在淋巴肉瘤和慢性白血病中,氮芥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1]。第一类肿瘤化疗药——烷基化剂,就此诞生。 除烷基化剂之外,另一类化疗药——抗生素类化疗药的诞生也和战争有关。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生命,一时被奉为神药,甚至有人认为它能治疗癌症。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对各种细菌、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大规模筛选,并从中发现了放线菌素D等一系列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阿霉素、柔红霉素等多种抗肿瘤抗生素今日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 2 歪打正着 就在氮芥开启肿瘤化疗时代之后仅仅2年,第二类化疗药抗代谢类化疗药也诞生了。与生于战争的烷基化剂不同,抗代谢类化疗药的诞生源自一次歪打正着。 1920年代,英国科学家Lucy Wills在研究印度纺织女工的贫血症时,发现酵母提取物里存在一种可以治疗贫血的物质,当时被称为Wills因子。1947年,Wills因子从菠菜中被分离出来,并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叶酸。 现在我们知道,缺乏叶酸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中会产生巨大的幼稚红细胞。但当时的人并不理解这些,他们反倒认为骨髓中这些巨大的细胞类似于白血病细胞,以为白血病是叶酸缺乏导致的。 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贫细胞(右)当时被认为与白血病细胞(左)类似 在这一猜想的指导下,美国医生Arnold Welch和Robert Heinle尝试用叶酸治疗了一位白血病患者。试验结果与研究人员的预期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叶酸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这让他们在另一位白血病患者上尝试了叶酸拮抗治疗,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2]。 在Welch和Heinle工作的基础上,病理学家Sidney Farber领导团队合成了氨基喋呤、甲氨蝶呤等一系列叶酸类似物,将其用于儿童白血病的治疗。到现在,甲氨蝶呤等叶酸类似物不但依然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药物,还跨界到了风湿免疫领域,成为风湿科的常用药。 Sidney Farber,他创立的儿童癌症研究基金会后来发展为了著名的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3 脑洞大开 甲氨蝶呤的诞生虽说是歪打正着,但总归有迹可循。而如今使用的最多的铂类化疗药的诞生,就显得更为无厘头,它来自一个物理学家的两个超级大脑洞。 第一个铂类化疗药顺铂最早由意大利化学家Michele Peyrone于1845年合成,可以说是“最老”的一个化疗药,但让它真正成为一个抗癌药物的,还要等100多年后的一位物理学家Barnett Rosenberg。 Rosenberg毕业于纽约大学物理学系,之后留校任教。1961年,密歇根州立大学聘请Rosenberg前去建立生物物理学系,作为“外行人”的Rosenberg开始从头学习生物学。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Rosenberg对很多生物现象的看法角度都与专业的生物学家不同。比如,他看到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图像后,立马想到这跟物理学中电磁场的图像十分相似,于是开启了第一个脑洞——能不能用电磁场抑制细胞生长? 在试验中,Rosenberg意外的发现,铂电极在含有氯离子和铵离子(细菌培养基中的常规成分)的电解液中电解产生的电解产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分裂,由此发现了顺铂等一批能抑制细菌分裂的过渡金属化合物[3]。 之后Rosenberg又开启了第二个脑洞,既然顺铂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分裂,那它能不能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1969年,初步的研究结果出炉,顺铂成功控制了小鼠的肉瘤和白血病[4]。1971年顺铂的临床试验开始,1977年施宝贵公司购买了顺铂的专利,1978年FDA批准顺铂进入临床应用,到今天顺铂仍然是临床应用最广的抗癌药之一,被誉为“抗癌药中的青霉素”。 多说一句,Rosenberg最初的那个脑洞——用电磁场抑制细胞分裂,如今也已实现。电磁场疗法已经开始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参考:抗癌黑科技——电场疗法) 一位接受电场治疗的患者 自1946年氮芥被用于肿瘤治疗以来,肿瘤的化疗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也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据统计,从1991年到2019年的28年间,美国的癌症死亡率降低了32%,其中一半要归功于控烟、筛查等肿瘤防治手段,而另一半就是肿瘤治疗的进步了,最重要的便是化疗。 现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ADC药物等新型肿瘤治疗方法的快速发展,让化疗成为了经常出现在对照组中的陪衬,但也不乏化疗与这些新型疗法联用的治疗方案。或许在未来,化疗终将被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所取代,但它在人类抗癌史中的意义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参考文献: [1]. Goodman L S, Wintrobe M […]

小D
叶酸的强大功效:抗癌、防中风、治疗萎缩性胃炎...

叶酸的强大功效:抗癌、防中风、治疗萎缩性胃炎…

提起叶酸(即维生素B9),可谓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人畜无害的良药,它在预防新生儿致畸上功勋卓著,是备孕第一要药,主要作用为:预防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神经管缺陷,预防孕妇贫血、先兆子痫,促进胎盘发育。 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功效。 更牛X的是,除了偶发的轻度过敏反应外,它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即使超最低剂量20倍服用,也不会中毒,多余的会从尿中排出。 小编盘点一下,除了备孕之外,它还有那些神奇的功效呢?适用于哪些人群呢? 一、中风风险下降73%,延缓肾衰竭 2018年5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又爆出一个大新闻: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低于218×10^9/L时,叶酸补充的风险下降程度可以达到73%! 早在2015年来自中国北大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的CSPPT试验结果称,超过2万名高血压患者参与的这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服用降压药依那普利的基础上,每日补充叶酸,可使高血压患者的中风发病率由3.4%降至2.7%,相对风险下降了21%。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5年3月15日的《JAMA》上。 就在2018年5月,主导这项试验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团队又发表了后续分析结果,血小板低的高血压患者才是补充叶酸受益最为明显的人群,如果患者的血小板低于218×10^9/L,叶酸补充的风险下降程度可以达到73%。 本研究纳入了10789名中国高血压成年患者(平均年龄为59.5岁,男性占38%,无卒中和心梗病史),经过4.2年时间的随访,总共发生了371例首次卒中事件,在依那普利单独治疗组,首次卒中发生率最低(3.3%)的病人是高PLT水平和低tHcy水平(<15 μmol/l),发生率最高(5.6%)的病人是低PLT水平和高tHcy水平。在联合叶酸治疗组中,高风险卒中病人的卒中发生率降低了73%(HR:0.27;95% Cl:0.11 – 0.64;p = 0.003),而低风险病人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差异。 另外,2016年霍勇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论文显示,补充叶酸也有效延缓了CSPPT试验中患者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虽然叶酸好处多多,要怎样筛选出最需要补充叶酸的患者?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血小板的数值。研究显示,血小板低于218×10^9/L时,服用叶酸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原因如下: 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目前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高Hcy是心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高Hcy会损伤动脉、心、脑,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早衰、癌症,并与50多种疾病相关联。 Hcy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中风和冠心病,而内皮细胞受损还会影响到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小板数目减少,因此靠一个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就能实现评价患者受益的目标。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死亡150万人,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存活的患者中,约四分之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 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更切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降压药加叶酸”可用于老年正常人群的预防,尤其中国北方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而叶酸水平低,补充叶酸的预期要好于西方国家。 二、提高精子质量 最新研究证明,当叶酸在男性体内不足时,男性精液的浓度会降低,精子的活动能力会减弱,使受孕困难。也可能增加染色体缺陷的几率,增大孩子长大后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分析了89名健康男性的精子质量,并记录其每日摄入锌、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情况。结果显示,摄入叶酸水平最高的男性,出现精子异常的几率最低。每日摄入722—1500微克,危险系数会降低20%—30%! 准备当爸爸的男性可以适当补充叶酸,比如多吃绿叶蔬菜、水果、豆类食物。 三、延缓老年痴呆 美国FDA批准婴儿奶粉中可以添加叶酸,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添加剂,叶酸能促进婴幼儿脑细胞生长,并有提高智力的作用。 而对于老年人,叶酸也能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充足的叶酸不仅能减少人体内有害物质对脑血管的损伤,还有助于减少脑神经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老年痴呆。 四、预防老年贫血 人到了老年,造血系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容易出现老年性贫血。除了缺铁导致贫血以外,缺乏叶酸也会造成老年人贫血。 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是机体造血的原材料之一。缺少叶酸会导致红血球出现异常,红细胞的成熟也会受阻,临床上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健忘、失眠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症状。 叶酸缺乏性贫血的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片补充叶酸,虽是健康保健品,也不可多吃。 五、降低患癌症风险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细胞DNA的合成保驾护航,使癌症基因失去活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报道称,虽然叶酸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摄入过多会使患癌风险不降反增。 通常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约300微克,要起到预防效果,中老年人最好额外补充200微克。 六、抑制肥胖基因,改善儿童肥胖现象 美国的一项小鼠实验发现,怀孕的肥胖老鼠若摄食适量叶酸及维生素B12,将肥胖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减少50%,到第三代肥胖基因更是绝迹。 研究人员估计叶酸、胰岛素、维生素B12具有抑制肥胖基因的化学物质,令此基因在怀孕期间变得不活跃。如果孕妇补充足够的叶酸, 下一代也能养成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相信改善儿童肥胖的问题指日可待。 七、治疗萎缩性胃炎、提高Hp根除率 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逆转肠化生也有疗效。 研究者选取H.pylori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7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胃蛋白酶);治疗组给予常规疗法+叶酸、维生素B12,分别于0、12、24周对患者叶酸、维生素B12、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活检积分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叶酸、维生素B12能改善H.pylori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组织学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另外一组研究同样观察了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疗法结合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远期效果。选取123例行H.pylori根除治疗的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n=71)和单纯根除组(n=52),单纯根除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H.pylori根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根除H.pylori成功后口服叶酸片3 mo.在治疗后2年进行胃镜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LGIM)和萎缩评估(OLGA)分期,根据治疗后2年的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联合组患者分为H.pylori根除成功组(n=49)和H.pylori再感染组(n=22),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CAG病变评分。 得出结论:H.pylori根除治疗联合叶酸能显著改善CAG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程度,促进其病情恢复,远期应用效果令人满意,且H.pylori成功根除者的效果更好。 富含叶酸的的60种食物、不妨多吃点  

半夏
预防结直肠癌,有哪些好方法?

预防结直肠癌,有哪些好方法?

除了改变生活习惯,这几种新方法你也要知道

小D
肿瘤患者贫血,免疫力变差,怎么办?

肿瘤患者贫血,免疫力变差,怎么办?

提高生活质量,这些方法可要收好了!

小D
培美曲塞化疗该什么时候补叶酸和维生素B12?

培美曲塞化疗该什么时候补叶酸和维生素B12?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有助减轻培美曲塞所致的血液学毒性

小D
大跌眼镜:这些日常服用的“防癌”保健品根本无效!唯独“它”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率

大跌眼镜:这些日常服用的“防癌”保健品根本无效!唯独“它”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率

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的人数逼近2000万,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的人数逼近500万。截止目前,绝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依然难以治愈。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癌症的发生率还在节节攀升。 除了不断研发新药、新技术来治疗癌症,其实更重要、意义更深远的举措是预防癌症。 真正靠谱的预防癌症的手段,一直都十分匮乏,截至目前只有戒烟、戒酒、积极接种有限的几种证据充分的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等)等手段。 除此之外,化学预防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和普通公众最容易接受的肿瘤预防手段:找到一种廉价、低毒的药物,最好是食品,通过积极主动的补充,从而有效地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几十年来,医学界和公众都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努力。 ● 有人认为补充叶酸、维生素可以防癌,结果2008年JAMA杂志正式公布了一项5442名志愿者参与,治疗和随访时间接近10年的随机双盲试验的结果: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不能防癌。 ● 有人认为通过补充维生素E或者微量元素可以防癌,结果2009年JAMA杂志另外一项重磅研究再一次泼了凉水,一项三万五千多名志愿者参与,随访时间长达7-12年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正式揭盲:通过补充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不能防癌。 这还没完,上述研究进一步拉长随访时间后,2011年甚至狠狠地补了一刀:日常规律补充维生素E,不仅不能防癌,甚至还显著地增加了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发生的风险提高了17%。 所以说,是药三分毒,没事别乱吃各种补品和保健品,有时候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和补品不仅无助于健康,甚至是潜在的杀人凶手。 除了维生素B、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还有不少中老年朋友很喜欢补钙、补维生素D,2017年JAMA杂志再一次泼凉水,2303名志愿者参与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维生素D和钙片,也不能防癌。 一连串的失败,是不是意味着化疗预防这条路彻底走不通?那也不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几天《柳叶刀》杂志发表重磅论文,公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阳性结果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林奇综合症患者中,通过口服阿司匹林,的的确确可以降低肠癌的发生率。 所谓林奇综合征,就是一类由于碱基错配修复基因先天缺陷导致的一类癌症易感的状态。说白了这类患者天然就是一种dMMR或者说MSI的状态——由于DNA复制过程中偶然的错误,不能被及时的修复,因此很容易得癌,如果不加干预,这类病人一生中罹患肠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将超过50%甚至更高。 在这样一群肿瘤极高危人群中,尝试通过口服阿司匹林来预防癌症,是一个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想法。 研究人员从全世界43家医疗中心,一共筛选了937名林奇综合征患者,其中861名同意并真正参加了这项国际多中心大型三期临床试验:一组427名患者规律服用阿司匹林(600mg每天),另一组434名基线特征相似的患者服用等量的安慰剂。中位随访满10年,正式揭开谜底: 规律口服阿司匹林的实验组,427人中有40人罹患肠癌,对照组434人中有58人罹患肠癌——规律口服阿司匹林,可以将林奇综合征患者10年内罹患肠癌的比例从13%降低到9%,也就是罹患肠癌的风险降低了35%。 对那些规律口服阿司匹林满2年以上的病人,进行深入分析提示,罹患肠癌的风险可以减半;而且不仅仅是降低了肠癌的发生率,而且也降低了其他与林奇综合征相关的一系列癌症的发生率。 当然,每天600mg的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副作用会不会很大呢?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出血等)明显增加。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实打实证实的可以显著地降低癌症发生率的化学预防药物。对于没有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禁忌症,却因为合并林奇综合征等原因具有肠癌高风险的人群,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CancerPrevention With Aspirin in 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cer (Lynch Syndrome),10-year Follow-Up and Registry-Based 20-year Data in the CAPP2 Study: A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2020 Jun13;395(10240):1855-1863 [2]. Effectof Combined Folic Acid, Vitamin B6, and Vitamin B12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