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多西他赛

多西他赛

屡败屡战,四种不同机制的药联用让晚期癌症患者闯过了难关

屡败屡战,四种不同机制的药联用让晚期癌症患者闯过了难关

  靶向药的出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但是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来说,免疫治疗成了唯一的希望。目前晚期肺癌的首选就是免疫治疗,根据PD-L1表达的情况考虑是否联合化疗。但由于考虑到现有的治疗模式,很多患者往往最开始只用了化疗单药,一线治疗进展之后才开始使用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被批准用于晚期鳞状细胞癌的二线治疗,不过大部分患者二线使用免疫治疗的效果都不是理想,如何让免疫治疗起效而且有效的时间持久成为研究的主题,为了这个理想也是出现了各种研究方向,比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下面的这个案例报道的是用了四种药物组合,其中一种是肺癌疫苗HS-110(viagenpumatucel-L),患者出现了让人惊讶的治疗效果。 一、四药组合的治疗奇迹 2017年10月,一名58岁的白人男性出现了呼吸短促。这个患者不吸烟,但是成年之后一直是职业赌徒,在赌场里大量接触二手烟。这个病人被诊断为4A期鳞状细胞肺癌,基因检测EGFR、ALK、KRAS为阴性突变,PD-L1表达为阴性。 这个病人7年之前发现喉部鳞状细胞癌,接受了放疗和手术治疗。经过这次肺部肿瘤的病理学分析判断不是喉癌的复发,这属于他第二次罹患肿瘤。他最初接受了两个周期的顺铂、吉西他滨和耐昔妥珠单抗的组合治疗,最初肿瘤病灶缩小了很多,但仍然无法切除。 2018年3月,这个病人接受了顺铂、全剂量放疗和所有能相互结合的相关领域的治疗,但是2个月之后病情再次进展,出现了右侧胸腔积液、胸膜转移、淋巴结肿大。由于患者的PD-L1为阴性,医生并没有将免疫治疗作为考虑的方案。 肺癌疫苗HS-110是一种正在研究中的同种异体细胞疫苗,源自人肺腺癌细胞系,在最近的临床研究也展示了治疗潜力,所以这个患者就开始将肺癌疫苗HS-110、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雷莫卢单抗、多西他赛一起联合使用,4种药物联合使用了4个疗程之后,有顺序地逐渐减少药物种类,前面两种药物用了28个治疗周期,后面2种药物用了12个治疗周期。 患者整体的治疗过程和用药情况 2020年2月,后续的PET-CT检查显示出现了新的肝脏病灶转移,这个时候患者已经重新使用多西他赛和雷莫芦单抗,在治疗的最后6个月时间里,患者因为肺炎、缺氧、疼痛而3次住院,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患者接受了支气管镜检查,从受累的支气管中取出了粘液和坏死肿瘤,患者情况逐渐好转,被转移到康复机构恢复。2021年8月,在首次诊断后3年零10个月,患者死于心律失常。 二、启示和讨论 这是首个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和癌症疫苗HS-110组合的案例报道,这个患者的治疗也很奇特,一线治疗后病情迅速进展。但是通过四种药物组合实现了2年多时间的病情稳定,在这四种药物组合里肺癌疫苗HS-110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研究者推测可能启动了免疫T细胞识别、帮助肿瘤淋巴细胞浸润到肿瘤微环境,从而增强了PD-1的治疗效果。而添加雷莫卢单抗也可能解除了VEGF介导的免疫抑制,进而来增强PD-1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要是治疗达到了好的效果,那么上面的四种药物都是必须的,但是这里我们没办法假设患者四种药物一直用,会不会更好。也不清楚为何中间不断减少药物数量,是因为不良反应还是药物经济花费的问题?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不要拿着PD-L1表达阴性来否定免疫治疗的机会,因为没有靶向药的治疗机会,就只有免疫治疗一条途径了,需要看看怎么组合药物和各种措施,让免疫治疗起效并持久。目前来说HS-110在咱们国家还没批准,不过大家可以关注这个方面的临床试验。

玉米
一文了解:四种「紫杉醇」的异&同 及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一文了解:四种「紫杉醇」的异&同 及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紫杉类药物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等,是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石药物。中国获批用于临床的紫杉类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紫杉醇脂质体和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四种「紫杉醇」作用机制 紫杉醇:作用于微管/微管蛋白系统,抑制微管解聚,将细胞周期阻断于G2/M 期,导致有丝分裂异常或停止,阻碍肿瘤细胞复制,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 多西他赛: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但与微管结合部位的亲和力更高,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 紫杉醇脂质体: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由卵磷脂、胆固醇、苏氨酸等材料构成的类似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体包载紫杉醇,可提高水溶性,更易从血管渗透入肿瘤组织,且心、肾等毒性降低等。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纳米技术将疏水性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载体相结合,白蛋白可通过与gp60受体结合增加紫杉醇在肿瘤中的摄取,提高肿瘤组织内紫杉醇的浓度,从而增加抗肿瘤作用。 四种「紫杉醇」在用法、适应症、副反应的主要区别 紫杉类药物在提高了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同时,治疗过程中也会带来多种短期和长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治疗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紫杉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一、周围神经病变 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症状较常见,神经病变开始于手指和脚趾的远端,然后最终到达踝部、小腿和手腕,甚至是袜子和手套分布中更近端的位置。此外,患者出现感觉症状主要包括:麻木、刺痛、冷诱导的感觉障碍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紫杉醇类药物也可导致主要影响近端肌肉的运动神经病,其主要症状为肢体远端无力、精细运动受损和行走不稳等。 常见化疗药物引起周围神经毒性药物作用机制分布图 虽然运动症状较感觉症状罕见,运动神经病的发病率低,但运动障碍能够发展为瘫痪,使患者彻底的失去运动能力。其他相对少见的紫杉醇神经毒性表现包括:口周麻木、自主神经病变(罕见)、紫杉烷相关急性疼痛综合征、癫痫发作、暂时性脑病、幻肢痛等。 常于化疗几个疗程后出现并进行性加重;高剂量时可在用药24-72小时后出现。轻症可于停药后数月内改善或痊愈;严重伴疼痛的神经病变恢复时间长。输注药物期间穿戴冷冻手套或者袜子,可有助于预防以及减轻紫杉醇药物相关神经病变。另外,B 族维生素、叶酸和烟酰胺用于治疗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患者。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对症治疗使用度洛西汀等抗抑郁药可缓解疼痛等周围神经毒性症状。出现1度或2度感觉神经毒性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出现3度神经毒性需要停止治疗,直到恢复至2度或小于2度,并在后续治疗中降低用药剂量。 对于260mg/m²的标准剂量,降低剂量的方法为:  初次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后续疗程减量至220mg/m²; 再次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后续疗程减量至180mg/m²。 注:100mg/m²单周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125mg/m²单周方案治疗胰腺癌时。如患者出现重度周围神经病变,建议所有后续疗程的剂量降低25mg/m²。 有机溶剂可能是紫杉类药物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紫杉醇的溶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可导致轴突肿胀、变性和脱髓鞘; 多西他赛的溶剂:聚山梨酯80(或吐温80),可导致神经元囊泡变性,诱发神经病变; 紫杉醇脂质体不使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作为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分溶剂所致神经病变; 白蛋白紫杉醇利用人源白蛋白作为载体,白蛋白浓度与人体浓度相似,增加了紫杉醇的吸收利用度减少助溶剂引起的毒性,这可能与其降低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相关。 此外,单次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治疗持续时间和累积剂量水平等亦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 二、骨髓抑制 这是一种剂量限制毒性,主要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通常发生在用药后8~10天。一般很快可恢复正常。 在260mg/m²每3周用药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常出现在第1周,恢复至基线的时间常为第3周; 在150mg/m²每周用药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常出现在第2周,恢复至基线的时间常为第4周; 在患者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1500/mm²且血小板>100,000/mm²时,可继续给药; 治疗期间如出现重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500/mm²达7日或更长时间),应在后续治疗时将剂量减到220mg/m²; 如再次出现上述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应再将随后的剂量进一步减到180mg/m²; 患者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²,不应给予本药治疗,可考虑运用升白药缓解。 三、皮肤反应 常见皮肤瘙痒和皮疹,多在开始的几个疗程用药后2-3天出现,通常在数天后能自行缓解或仅需对症处理。 轻度皮疹:可局部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对皮肤干燥伴瘙痒者,可予薄酚甘油洗剂或苯海拉明软膏涂抹瘙痒局部;2周后再次评估,若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按中度毒性处理。 中度皮疹:有瘙痒或其他伴随症状,局部皮损<50%体表面积,但主观症状轻,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并口服氯雷他定;皮肤干燥伴瘙痒者,可予苯海拉明软膏;有自觉症状者应尽早口服米诺环素;2周后再行评估,若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按重度毒性处理。 重度皮疹:严重而广泛的皮损,伴有疼痛、疤痕性毁容≥50%体表面积,或发生广泛性表皮剥脱、溃疡性或大疱性皮炎,或主观症状严重,较大程度影响日常生活。干预措施基本同中度皮疹,但药物剂量可适当增加;必要时可予冲击剂量的甲泼尼龙;可暂时停药,待皮疹改善后继续用药,也可按说明书减量;若合并感染,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若2-4周后不良反应仍未充分缓解,则考虑暂停用药或终止治疗。  四、疼痛 紫杉类药物相关的疼痛称为紫杉烷急性疼痛综合征(taxane acute pain syndrome,TAPS),也称紫杉醇相关的急性疼痛综合征(paclitaxel-associated acute pain svndrome P-APS)。 TAPS通常在使用紫杉醇之后的1至3天内出现,一周内症状基本消除。通常表现为肌肉、关节痛,呈全身弥漫性疼痛。数据显示,紫杉类药物相关疼痛发生率约为2.8%-72%之间。 发生3级TAPS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白蛋白紫杉醇剂量的阈值为410.2mg或更高,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43.1%。因此需要提醒临床医生,接受高剂量nab-PTX的患者,特别是剂量超过410.2mg的患者,可能发生TAPS。 地塞米松连续给药3天能预防TAPS,白蛋白紫杉醇高剂量患者,尤其是剂量≥410mg时,临床医生可考虑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连续3天或更久。 经验用药参考: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前预防性使用塞来昔布,直至用白蛋白紫杉醇后第4天;使用白蛋白紫杉醇时处方上吲哚美辛栓,疼痛时自主用药,疗效可 。 五、胃肠道反应 […]

玉米
地塞米松预处理,剂量到底用多少?

地塞米松预处理,剂量到底用多少?

这几天,乌龙茶在网上冲浪时,偶然看到这个提问—— 【请教】紫杉醇、多西他赛化疗前可以不用激素吗? 一位乳腺癌患者,原定今日第三周期紫杉醇+白蛋白化疗。地塞米松预处理时,患者表达对激素的抗拒。 前几次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是否可以不用? 紫杉醇、多西他赛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但与此同时,紫杉烷类药物极易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荨麻疹、低血压、红斑疹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为预防过敏反应,常规推荐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 在临床实践中,说明书规定的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各有不同。 考虑到患者对激素类的副作用抗拒,后期是否可以使用其他药物替换? 近期不少研究称地塞米松促进肿瘤转移。 …… 这些都给医生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带来了不少疑惑。 地塞米松用多少?JCO:只要10mg就够 2021年8月6日,JCO发表的研究对近10年来紫杉类化疗前类固醇用法用量与过敏反应进行了回顾分析,就地塞米松预处理的合理用量进行探讨[1]。 研究截图 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斯坦福癌症研究所接受紫杉醇或多西他赛的3181位患者(其中乳腺癌1017例),总人群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3%。 在探索具体影响因素时,研究人员针对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的用量和用法、紫杉类剂量和类型、癌种、性别和种族因素进行分析。 由于指南推荐在紫杉醇、多西他赛治疗前预处理时使用20mg的地塞米松,研究人员根据地塞米松用量将入组患者分为>20mg、10-20mg、0-10mg组。相比总体样本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3个分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此外,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紫杉醇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也不会对过敏反应造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见附录)。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还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过敏发生率(HR=1.34,95%CI 1.01-1.79)、3-4级过敏反应发生率(HR=2.34,95%CI 1.14-4.79,P=0.0200)以及女性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HR=1.26,95%CI 1.09-1.46,P=0.0014)较高。而男性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HR=0.59,95%CI 0.42-0.82)(见附录)。 通过该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预处理使用更高的地塞米松总剂量并不会导致更低的紫杉烷类药物过敏发生率。研究认为,考虑到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只需要使用10mg的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 20mg还是10mg?或许改变药品说明书 在临床上,使用紫杉烷类之前会参照说明书进行预处理。以下为各紫杉烷类药物的说明书详情: 紫杉醇: 在给药12小时和6小时前服用地塞米松20mg,给药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50mg口服及西咪替丁300mg静脉注射。 脂质体紫杉醇: 使用本品前30分钟,请进行以下预处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西米替丁300mg。 白蛋白紫杉醇: 使用本品不需要进行抗过敏处理。 多西他赛: 推荐在使用多西紫杉醇前每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每12小时1次,连用3日。 综合以上用药方案,除白蛋白紫杉醇外,患者每个周期的地塞米松总摄入量均会大于20mg。对于使用周疗方案的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那么,前2次使用紫杉醇未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是否能够更换地塞米松呢? 根据Uptodate汇总的临床研究[2],对于最初2次给药后未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单剂量(8mg)使用地塞米松也不会出现过敏反应。这与推荐10mg剂量的研究结果相似。 地塞米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结肠癌转移? 关于地塞米松预处理促进乳腺癌、结肠癌转移的研究引起了关注。 2021年7月16日,Nature子刊Oncogene刊登一篇地塞米松可通过PI3K-SGK1-CTGF通路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论文。结果发现,在小鼠实验中,地塞米松能够增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激活PI3K通路、上调SGK1的表达、增加CTGF的表达促进转移,且能够促使乳腺癌肺转移[3]。 研究截图 此外,2014年一个纳入43名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认为,术前使用地塞米松与结直肠癌的远处复发风险相关[4]。 研究截图 这2项研究使临床医生对地塞米松预处理的风险和获益感到担忧。 “能否推动不需要地塞米松预处理的白蛋白紫杉醇或脂质体紫杉醇进入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别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也有这种问题吗?能换一种糖皮质激素吗?” 对于地塞米松预处理是否对肿瘤患者“不再安全”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能充分说明其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探讨。 在确定的研究结果出来之前,大可不必过于恐慌。在使用适宜剂量的地塞米松,是在风险与获益中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案。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1]Lansinger OM,Biedermann S,He Z,Colevas […]

半夏
​肺癌免疫治疗、化疗耐药后怎么办?丨2021肺癌免疫回顾

​肺癌免疫治疗、化疗耐药后怎么办?丨2021肺癌免疫回顾

在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免疫、化疗耐药后治疗策略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研究,分别是尼达尼布+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的肺腺癌患者(摘要号:9033)、帕博利珠单抗(K药)+二线化疗方案治疗PD-1/L1单抗耐药(摘要号:9073)和卡瑞利珠单抗+化疗序贯阿帕替尼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摘要号:e21051)。 摘要号9033:尼达尼布+多西他赛治疗免疫治疗失败NSCLC患者安全有效 虽然,免疫单药±化疗已经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的一线首选方案,然而,耐药后的治疗方案有限。 尼达尼布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和β(PDGFRα、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3(FGFR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VEGFR1-3)及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已被欧盟和其他国家/地区批准联合多西他赛用于化疗失败后晚期肺腺癌的治疗。 为了探讨尼达尼布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一线化疗二线免疫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耐受性(三线),研究者开展了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VARGADO研究,在2019年的ASCO大会上公布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尼达尼布+多西他赛治疗免疫治疗进展的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80%,安全性可接受。 在本次的ASCO大会上,主要对其研究队列C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予以汇报,研究结果显示100例一线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了尼达尼布+多西他赛治疗,客观缓解率(ORR)37.3%(22/59),疾病控制率(DCR)67.8%(40/59),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PFS)为4.4个月(95%CI 2.6-6.6);一线免疫治疗9个月内疾病进展的患者(n=66)中,中位PFS为4.1个月(95%CI 2.5-6.6);一线免疫治疗后9个月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中(n=34),中位PFS为8.5个月(95%CI 2.4-NR)。 总之,VARGADO研究队列C的结果显示对于一线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了尼达尼布+多西他赛治疗之后,显示了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以及可控的安全性。 摘要号9073:K药+二线化疗方案治疗PD-1/L1耐药患者后续也能获益 免疫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是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出现疾病进展(PD)的情况,继续行免疫治疗是否可行尚不得而知。本次大会报告了K药+化疗治疗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的Ⅱ期试验的结果。 研究纳入了35例PFS>3个月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接受K药联合二线化疗方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仅非鳞状组织学)]治疗,在中位随访18.1个月之后,结果显示使用RECIST 1.1和irRECIST标准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95%CI 3.6-11.2)和6.9个月(95%CI 3.8-12);中位总生存(OS)为26.8个月(95%CI 13.4-30.9);RECIST 1.1评估标准,23.5%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53%的患者为疾病稳定(SD);45.7%的患者经历了三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没有与治疗有关的死亡。 总之,与单药化疗的历史对照相比,在临床上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中,K药联合二线化疗方案延长了PFS。 但是,哪些患者可在进展后继续使用免疫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号e21051:卡瑞利珠单抗+化疗序贯阿帕替尼二线治疗化疗失败NSCLC 卡瑞利珠单抗是一种IgG4(PD-1)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作为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能显著提高ORR和PFS。 阿帕替尼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已经明确表明,阿帕替尼可以缓解组织缺氧、促进肿瘤中CD8+T细胞浸润,增强卡瑞利珠单抗的抗肿瘤作用。 在既往的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Ⅰb/Ⅱ期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已经显示出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2020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研究者报告了该方案在晚期鳞状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鉴于此,研究者设计了这个前瞻性、开放性、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旨在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和序贯阿帕替尼对晚期NSCLC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一共纳入了18例一线含铂双药治疗复发或失败的患者,ECOG PS评分为1的有11例(61.11%),IV期患者15例(83.33%),结果显示在10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为0例,PR为2例,SD为6例,PD为2例,ORR达到20.00%,DCR达到80.00%;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安全可控。 总之,在这项针对肺癌的二线临床研究中,虽然入选的大多数患者都是PS评分较低和晚期的患者,但仍证实卡瑞利珠单抗+化疗序贯阿帕替尼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结: 在对三个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之后,展平教授指出PD-1/PD-L1耐药机制复杂,既涉及到肿瘤内、外部的耐药机制,还与宿主相关因素有关。 虽然免疫治疗耐药后尚无标准治疗方案,目前最重要且最有效的依旧是免疫联合治疗,主要包括:双免疫、免疫+化疗、免疫+放疗、免疫+抗血管生成以及免疫+新型药物。 未来,期待更多的免疫耐药后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给予我们更多答案。  

半夏
紫杉醇化疗前,地塞米松到底用多少?

紫杉醇化疗前,地塞米松到底用多少?

可能只要10mg 这几天,乌龙茶在网上冲浪时,偶然看到这个提问—— 【请教】紫杉醇、多西他赛化疗前可以不用激素吗? 一位乳腺癌患者,原定今日第三周期紫杉醇+白蛋白化疗。地塞米松预处理时,患者表达对激素的抗拒。 前几次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是否可以不用? 紫杉醇、多西他赛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但与此同时,紫杉烷类药物极易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荨麻疹、低血压、红斑疹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为预防过敏反应,常规推荐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 在临床实践中,说明书规定的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各有不同。 考虑到患者对激素类的副作用抗拒,后期是否可以使用其他药物替换? 近期不少研究称地塞米松促进肿瘤转移。 …… 这些都给医生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带来了不少疑惑。 地塞米松用多少?JCO:只要10mg就够 2021年8月6日,JCO发表的研究对近10年来紫杉类化疗前类固醇用法用量与过敏反应进行了回顾分析,就地塞米松预处理的合理用量进行探讨[1]。 研究截图 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斯坦福癌症研究所接受紫杉醇或多西他赛的3181位患者(其中乳腺癌1017例),总人群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3%。 在探索具体影响因素时,研究人员针对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的用量和用法、紫杉类剂量和类型、癌种、性别和种族因素进行分析。 由于指南推荐在紫杉醇、多西他赛治疗前预处理时使用20mg的地塞米松,研究人员根据地塞米松用量将入组患者分为>20mg、10-20mg、0-10mg组。相比总体样本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3个分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此外,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紫杉醇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也不会对过敏反应造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见附录)。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还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过敏发生率(HR=1.34,95%CI 1.01-1.79)、3-4级过敏反应发生率(HR=2.34,95%CI 1.14-4.79,P=0.0200)以及女性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HR=1.26,95%CI 1.09-1.46,P=0.0014)较高。而男性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HR=0.59,95%CI 0.42-0.82)(见附录)。 通过该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预处理更高的地塞米松总剂量并不会导致更高的紫杉烷类药物过敏发生率。研究认为,考虑到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只需要使用10mg的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 20mg还是10mg?或许改变药品说明书 在临床上,使用紫杉烷类之前会参照说明书进行预处理。以下为各紫杉烷类药物的说明书详情: 紫杉醇: 在给药12小时和6小时前服用地塞米松20mg,给药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50mg口服及西咪替丁300mg静脉注射。 脂质体紫杉醇: 使用本品前30分钟,请进行以下预处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西米替丁300mg。 白蛋白紫杉醇: 使用本品不需要进行抗过敏处理。 多西他赛: 推荐在使用多西紫杉醇前每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每12小时1次,连用3日。 综合以上用药方案,除白蛋白紫杉醇外,患者每个周期的地塞米松总摄入量均会大于20mg。对于使用周疗方案的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那么,前2次使用紫杉醇未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是否能够更换地塞米松呢? 根据Uptodate汇总的临床研究[2],对于最初2次给药后未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单剂量(8mg)使用地塞米松也不会出现过敏反应。这与推荐10mg剂量的研究结果相似。 地塞米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结肠癌转移? 关于地塞米松预处理促进乳腺癌、结肠癌转移的研究引起了关注。 2021年7月16日,Nature子刊Oncogene刊登一篇地塞米松可通过PI3K-SGK1-CTGF通路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论文。结果发现,在小鼠实验中,地塞米松能够增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激活PI3K通路、上调SGK1的表达、增加CTGF的表达促进转移,且能够促使乳腺癌肺转移[3]。 研究截图 此外,2014年一个纳入43名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认为,术前使用地塞米松与结直肠癌的远处复发风险相关[4]。 研究截图 这2项研究使临床医生对地塞米松预处理的风险和获益感到担忧。 “能否推动不需要地塞米松预处理的白蛋白紫杉醇或脂质体紫杉醇进入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别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也有这种问题吗?能换一种糖皮质激素吗?” 对于地塞米松预处理是否对肿瘤患者“不再安全”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能充分说明其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探讨。 在确定的研究结果出来之前,大可不必过于恐慌。在使用适宜剂量的地塞米松,是在风险与获益中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案。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1]Lansinger OM,Biedermann S,He […]

半夏
食管癌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到底该咋选?

食管癌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到底该咋选?

文章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2021年6月16-20日,第11届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盛大召开。在大会当天,医学界肿瘤频道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教授,做客医学界“名医功夫茶”2021 CGOG特别现场,就“结直肠癌精准靶向治疗”进行学术观点的分享和交流。 鲁智豪教授与主持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舟桥医生畅谈了如下内容:   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需要关注的bio-marker; 晚期食管癌一线、二线治疗重要的研究; 由于中国食管癌患者的疾病特征,国内外用药有何不同; 免疫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不良事件; 食管癌治疗当中“watch&wait”理念能否得到临床应用。     图1 访谈现场    食管癌疗效预测指标相对欠缺, 临床研究仍需发力   医学界:精准治疗检测先行,首先能否请您谈谈我国食管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现状与难点?就您个人而言,您会推荐初诊的食管癌患者做哪些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的检测?   鲁智豪教授:食管癌领域中治疗效果进步最大的就是免疫治疗,不管是二线单药治疗还是一线联合化疗都取得了显著的优效性;二线治疗免疫单药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一线治疗相关治疗方案也写入了国内外权威指南。但免疫单药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离不开PD-L1的表达,即CPS评分。KEYNOTE-181研究结果显示:CPS≥10分的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总生存期(OS)能够显著延长[1]。   在其它瘤种当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肿瘤突变负荷(TMB)等都能预测疗效,但是在食管癌患者中,这些bio-marker不同表达水平的患者群体整体疗效差异不大,因此预测效果也欠佳。目前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关的转化研究,包括特定基因组、肠道菌群等等,目前预测效果尚可,但是未来还需要对可能代表肿瘤微环境的bio-marker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探索。 在靶向治疗方面,临床实践中我会推荐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EGFR靶点的基因检测,抗EGFR治疗包括大分子单抗以及小分子TKI效果在早期使用时也是相当可观的,后续会有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图2 免疫治疗标志物探索    免疫治疗火力全开, 横跨晚期食管癌一线、二线   医学界: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研究开展如火如荼,能否请您结合相关研究比如ESCORT-1st、KEYNOTE-590等谈谈免疫治疗目前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如何?   鲁智豪教授:KEYNOTE-181研究纳入了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或腺癌/Siewert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比较帕博利珠单抗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研究结果显示:在PD-L1阳性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显著优于化疗组,中位OS达到9.3个月,而化疗组仅为6.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1%,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HR=0.69;95%CI 0.52-0.93;P=0.0074);帕博利珠单抗组18个月的OS率为26%,化疗组为11%[1]。 ATTRACTION-3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2],入组一线氟尿嘧啶联合铂类治疗后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评估纳武利尤单抗对比化疗(多西他赛或紫杉醇)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主要来自亚洲(约96%,但没有中国患者)。结果显示,与化疗组相比,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组的总生存期(OS)延长2.5个月(10.9月 vs 8.4月,HR=0.77,P=0.019)。且无论肿瘤PD-L1表达水平如何,均有生存益处。尽管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没有显著差异(HR=1.08),但纳武利尤单抗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更长(DOR:6.9月 vs 3.9月),显示出免疫治疗的优势。 ESCORT是基于我国食管鳞癌患者的一项食管鳞癌二线治疗的随机、开放、Ⅲ期临床研究[3],研究对比卡瑞利珠单抗和多西他赛/伊立替康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OS。研究共入组了438例患者,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8.3个月和6.2个月(HR=0.71,95%CI 0.57-0.87,P=0.001)。试验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0.2%,明显高于对照组(6.4%),试验组患者≥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40%),显示出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二线治疗中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RATIONALE302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对比化疗,治疗既往接受全身疗法的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差异,目前也已经达到Ⅲ期临床试验终点[4]。因此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一线治疗方面,KETNOTE-590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腺癌、食管鳞癌或胃食管交界癌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时间(10.5月 vs 8.0月,HR=0.51;95%CI 0.32-0.81)、无进展生存时间(6.2月 vs 4.6月,HR=0.60;95%CI 0.39-0.92)。ESCORT-1st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双盲III期临床研究比较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或进展期食管鳞癌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时间(15.3月 vs 12.0月;HR=0.70;95%CI 0.56-0.88;P=0.0010)和无进展生存期(6.9月 vs 5.6月;HR=0.56;95%CI 0.46-0.68;P<0.0001)[5]。 […]

半夏
这些人要警惕!不仅患癌风险高,经典化疗药物疗效也会降低

这些人要警惕!不仅患癌风险高,经典化疗药物疗效也会降低

降低紫杉烷类药物的化疗疗效

小D
四种「紫杉醇」,临床特点有何不同?

四种「紫杉醇」,临床特点有何不同?

四种「紫杉醇」各有特点,为方便临床选择并合理使用,现归纳整理如下,以期对临床有些许帮助。

小D
四种紫杉醇化疗药,明明白白分得清

四种紫杉醇化疗药,明明白白分得清

盘一盘各种紫杉醇类化疗

小D
胃肠癌的药用来治肺癌:效果也不错

胃肠癌的药用来治肺癌:效果也不错

  一直以来,对于没有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就是含铂的双药治疗。铂类主要指的是顺铂、卡铂。而另外一个药,可供选择的有: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紫杉醇类(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又名多西他赛)、长春瑞滨。 氟尿嘧啶类化疗药,是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和乳腺癌最常用的化疗药,主要包括5-FU、卡培他滨、替吉奥、TAS-102等。其中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又名S-1),是口服的化疗药,副作用相对较小,且使用方便,近年来越来越收到世界各地的患者的亲睐。 十几年来,一直有一些规模大大小小的一期、二期临床试验证实S-1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三线及三线以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比如一项2001年发表的、入组了62名志愿者的二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S-1单药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客观有效率为22.0%,副作用可控。 由于S-1是日本生产的,或许也是出于保护本国药企的考虑,日本在2004年就批准S-1用于肺癌的治疗,但是毕竟还缺少决定性的三期临床试验的数据。 上周,S-1对比多西他赛用于无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三期临床试验终于揭晓:S-1不输多西他赛,有望正式进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菜单”里。 ‍ 这是一项入组了1154名患者的国际多中心大型三期临床试验,入组的均为至少1种含铂的双药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分组到S-1组和多西他赛组,中位随访了30.75个月。 两组的总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S-1组是12.75个月,多西他赛组是12.52个月。 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S-1组是2.86个月,多西他赛组是2.89个月。 两组的有效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S-1组是8.3%,多西他赛组是9.9%。S-1组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没有胃口、恶心、腹泻;而多西他赛组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脱发和没有胃口。 不过,S-1这个时候证实自己不输多西他赛,有点“生不逢时”,因为对于铂类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最佳选择已经不是多西他赛这样的化疗药了,而是PD-1抗体免疫治疗——相比于多西他赛这样的传统化疗药,PD-1抗体可以大幅度提高生存期和生存率,两条生存曲线分的很开。 S-1奋力追赶多西他赛等老牌化疗药,结果PD-1抗体已经呼啸而过,“时不我予的哀愁“!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对PD-1抗体有效的病人还是少数的;多一种化疗药,而且是使用方便的口服药,对于很多病友而言,是多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择!   参考文献: [1]Phase II study of S-1, a novel oral fluorouracil,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Br J Cancer. 2001 Sep 28;85(7):939-43 [2]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1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East Asia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