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

腹部不适考虑肝脏疾病,体检加个甲胎蛋白检测

腹部不适考虑肝脏疾病,体检加个甲胎蛋白检测

“肝脏疾病容易跟胃癌、胃病、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混淆。”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邵国良在11月17日至20日举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期间,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建议,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检查血甲胎蛋白(AFP)、肝脏B超以及时发现早期肝癌。   本届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观点。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邵国良   在我国,肝癌发现时大多是晚期了,邵国良认为,其首要原因在于80%以上的肝癌患者其实都有乙肝病史。肝癌和乙肝、丙肝等引起的肝硬化有关,如果不及时控制、定期体检,最终很大概率会发展为肝癌。   “此外,患有乙肝的部分人群往往会存在一些传播乙肝的社会活动,比如群居、输血等,这些人的卫生习惯通常不太好,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缺乏,也没有进行随访和体检,发现的时候往往比较晚。”他说。   邵国良还表示,肝脏疾病早起通常没有症状,等到有症状、不舒服的时候到医院检查,已经是中晚期了。“假如有了腹部不适、胃口差、隐痛,也会以为自己得了胆囊炎或胃炎,而没有引起重视。”他谈到。   对此邵国良建议,日常体检需要检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测,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肿瘤指标,可以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伴有甲胎蛋白升高,另外就是做超声检查,因为有20%的肝癌是没有甲胎蛋白增高的,比较容易忽视。   邵国良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很多医学行为的方式,特别是在肿瘤筛查中。“我们建立了登记平台、招募平台、数字化影像平台以及数据管理平台。”“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省、市、县、区的4级联动,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数字登记,大大提高筛查的效率,特别是节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此外,培训了大批基层医护和筛查人员,包括疾控中心以及社区的服务人员,通过AI培训整合在一起,进行智能化的肿瘤筛查。通过大规模的筛查发现早期病人并进行早期干预,在提升患者预后的同时,节省医疗费用。   责编:毛圆圆 校对:呼梦瑶

玉米
一文盘点:免疫联合当道,决定免疫治疗前,你需要了解的重要预测指标

一文盘点:免疫联合当道,决定免疫治疗前,你需要了解的重要预测指标

随着肝癌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药物/方案已获批。近几年,免疫治疗的进展可谓是如破竹之势,越来越多的适应症逐渐被获批,尤其是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已成肝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虽然收效者众多,但并不是所有肿瘤患者都可以从中获益。因此,如何能预测免疫疗效不仅是患者的迫切需求,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那么肝癌领域现在比较热门的疗效预测指标都有哪些呢? 1、甲胎蛋白(AFP) AFP是肝细胞癌治疗中广泛使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2019年5月10日,肝癌晚期靶向药雷莫西尤单抗获批用于甲胎蛋白(AFP)≥400ng/ml且之前已接受过索拉非尼(多吉美)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这也使得AFP成为指导肝细胞癌治疗决策的首个生物标志物。 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在治疗开始的前4周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下降与免疫治疗的更高疗效相关。早期AFP应答者与无应答者相比,显示出明显更高的ORR (73% vs 14%, p <0.001)和DCR (80% vs 46%, p = 0.033);与早期AFP无反应者相比,早期AFP反应者也显示出显著更长的OS(28.0 vs 11.2个月,p=0.048)和PFS (15.2 vs 2.7个月,p=0.002)。 2、PD-L1表达 PD-L1在肿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表面广泛表达。据报道,PD-L1在HCC中的表达普遍较低(约占肿瘤细胞的10%),并且与复发和更短的OS相关。 在CheckMate 459 III期临床试验中,尽管纳武利尤单抗并未引起OS的显著改善,但PD-L1阳性肿瘤患者对纳武利尤单抗的反应优于索拉非尼:纳武利尤单抗组中,PD-L1≥1%者的ORR为28%,PD-L1<1%者为12%;索拉非尼组的ORR分别为9%和7%。但是,并没有在更多的研究中发现这一规律,这意味着PD-L1在区分潜在有效和无效患者时缺乏准确性,不足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标志物。但在使用抗PD-1/PD-L1治疗时,其在患者识别与筛选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PD-L1的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标准化和可重复性的预测价值。 3、肿瘤突变负荷(TMB) 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是肿瘤组织每兆碱基中突变的数目。从机理上来说,患者TMB突变总负荷大,产生的新抗原多,肿瘤会被大量肿瘤特异性T细胞攻击,抗PD-1治疗可以使肿瘤T细胞反应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因此更高突变负荷肿瘤对抗PD-1更敏感。 在多项研究中也发现,针对泌尿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个瘤种的预测中,位于前10%肿瘤突变负荷的患者疗效最佳。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TMB就因为被认可用来预测O药的疗效而写进的多个治疗指南。 II期KEYNOTE-158研究前瞻性地探讨了高组织TMB(tTMB-high)与10个肿瘤类型特异性队列的结果的关联,研究评估了抗PD-1单克隆抗体帕博利珠单抗在特定的既往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高组织肿瘤突变负荷(tTMB)状态的患者可能对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有更好的治疗反应。tTMB可以作为派姆单抗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2020年6月16日,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 tTMB-H(组织TMB≥10个突变/Mb),既往治疗后疾病进展且没有令人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不可手术或转移性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 然而,TMB的检测非常复杂,包含多种检测模型。对TMB主要是全外显子测序(WES)和全面基因组测序分析(CGP)这两种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外唯一获批的对TMB进行检测的平台是FoundationOne® CDx,该检测平台的结果呈现出与WES的高度一致性,并得到了临床试验数据的验证。 4、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也是明星biomarker之一,微卫星序列(Microsatellite,MS)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约占5%,是基因重组和变异的来源。MSI-H是结肠癌为主的实体瘤中特异的一类基因不稳定现象,患者表现出基因的错误增多,突变负荷也就增大,继而产生的巨大新发异型抗原就会引起免疫系统的过分关注而提升免疫疗效。具有此类基因突变的患者很适合使用免疫治疗。且此适应症已获得FDA批准。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主要功能是在细胞DNA损伤修复时,对DNA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碱基错配、插入或缺失进行纠正,从而保证基因组稳定性。当发生MMR缺陷(dMMR)时,DNA复制纠错能力降低,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易发突变,癌症发生风险增加。dMMR在大肠癌、胃癌以及消化系统肿瘤中显示出上佳的预测作用,特别是在肠癌中,目前dMMR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已获得了明确的结论。 5、伴随病毒感染 肿瘤发生机制因患者病毒感染情况不同而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免疫反应和不同的治疗效果。在一项荟萃分析中,对所有意向治疗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病毒感染的患者,与其他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安慰剂或标准护理)相比,ICI治疗后的OS明显延长 (HR 0.69, 95% CI 0.60–0.79)。对于无病毒感染的患者,ICI治疗仍能改善生存,但改善程度较小(HR 0.84, 95% CI 0.77-0.91)。 在Keynote-240研究中,HCC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治疗。亚组分析显示,免疫治疗仅对HBV感染患者疗效优于安慰剂,而对HCV感染或未感染人群均无显著影响。IMBrave-150试验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在HCC患者中,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比索拉非尼更有效。虽然HBV和HCV感染组患者可从治疗中受益,但未感染组没有受益。 6、伴随其他基因突变 POLE为DNA聚合酶ε的催化亚基,对DNA复制和校正具有重要作用。POLE突变将引起校正功能缺失,细胞内错误突变大量累积,可能导致肿瘤发生。实体瘤中(肠癌、子宫内膜癌、肺癌等)存在pole基因突变的患者非常适合免疫治疗。且该基因与MSI-H独立。 PRKDC是基因损伤修复系统中的成员,属于DNA双链修复(DSB)中的非同源末端连接通路(NHEJ),编码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中的催化亚基(DNA-PKcs)。可以说PRKDC编码的DNA-PKcs蛋白是NHEJ通路中的关键成员。 科学家对PRKDC突变与TMB和MSI、CTL、NK细胞和炎症特征基因以及ICI治疗响应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RKDC突变与两个大型独立队列中的TMB-H显著相关,类似于POLE / […]

半夏
肝癌免疫治疗迎来全新预测指标:除了AFP,这个指标也很重要!

肝癌免疫治疗迎来全新预测指标:除了AFP,这个指标也很重要!

中国是一个肝癌大国,不过近些年来肝癌的新疗法诞生了不少,尤其是免疫+抗血管的治疗组合,像K药+仑伐替尼的“王炸”组合、T药+贝伐单抗的TA组合、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的双艾组合,都在肝癌中获得了不错的疗效。   不过再好的治疗方法也存在个体差异,哪些患者使用这些治疗组合效果更好?或许,看CRP和AFP这两个指标就够了。 近日,日本48家医院联合研究发现,根据CRP和AFP计算得出的CRAFITY评分可以很好地预测肝癌患者接受TA组合治疗的效果[1]。 评分为0、1和2分的患者,在TA组合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11.8个月、6.5个月和3.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是未达到、14.3个月和11.6个月。而且,评分为0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CRAFITY评分的标准十分简单: 0分:AFP<100ng/mL且CRP<1mg/dL; 1分:AFP<100ng/mL,CRP≥1mg/dL,或AFP大于等于100ng/mL,CRP<1mg/dL; 2分:AFP≥100ng/mL且CRP≥1mg/dL。   这里面,AFP中文名甲胎蛋白,是肝癌的一种特征性标志物,与肝癌的复发和进展相关。CRP全称C反应蛋白,代表了体内的炎症,是肿瘤进展的一个标志。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日本297名接受TA组合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这些患者中位年龄73岁,81.8%为男性。他们在肝癌前患慢性肝病的原因包括丙肝(33%)、乙肝(16.8%)、酒精(18.2%)和非酒精性脂肪肝(20.2%)。   按照CRAFITY评分规则,这些患者中: ● 评分为0的有119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1年生存率81.1%; ● 评分为1的有110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4.3个月,1年生存率63.5%; ● 评分为2的有110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1.6个月,1年生存率33.2%。 评分为0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更长 安全性上,研究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蛋白尿、食欲下降、高血压和肝损伤,其中疲劳、蛋白尿、发热、食欲下降和3级及以上肝损伤的发生率与CRAFITY评分也有显著关系,评分为0的患者中发生的更少。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此次研究只是一个回顾性分析,纳入人数较少,观察期也很短,还需要进行一个长期随访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CRAFITY评分对TA组合,乃至“王炸”组合等其它免疫+抗血管疗法治疗肝癌效果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1]. Hatanaka T, Kakizaki S, Hiraoka A,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alpha-fetoprotein in immunotherapy scor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A […]

小D
​想在早期发现肝癌, 请记住做这两个检查!

​想在早期发现肝癌, 请记住做这两个检查!

我在急诊经常会看到一些非常令人惋惜的病例。   有一个老太太,她右上腹痛出现间歇性疼痛长达两个月,最近疼痛加重,来医院看病。我给她做了平扫CT检查, 发现她的肝脏上面有一个低密度灶,大概有7×5厘米,疑似肿瘤。 为了进一步诊断,我们给她做了增强CT检查。增强CT 显示,这个低密度灶很像肿瘤,而且病灶还不止一个,其中一个大的低密度灶大概有7×5厘米,旁边还有几个小的卫星灶。 我们请肝胆外科的医生来会诊,发现她这个情况已经做不了手术了,只能够考虑做介入、化疗或靶向治疗这样的辅助治疗。 唉,真的是非常可惜! 实际上,这个老太太以前每年都做体检,前年还做过腹部CT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她去年因为疫情没有去医院做体检,就因为这一年没有做体检,耽误了病情!     肝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想要筛查肝癌, 请记住以下两个检查手段。   一个是抽血查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肝癌比较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   另外一个就是做肝脏彩超。肝脏彩超是没有辐射的,可以反复做,很安全,很方便,也很便宜。   如果你有乙肝、丙肝等肝炎家族史,或者你本人有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脏疾病,那么曾医生建议你从35岁左右开始,每半年查一次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对肝癌的筛查在时间上不同于其他的癌症,医生大多建议一年做一次筛查,就是因为肝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较快。   肝癌在早期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像这位老太太出现肚子疼,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因为肿瘤侵犯了肝脏的包膜,才感到疼痛。   肝脏里面的神经纤维是非常不敏感的,也就是说如果肿块长在肝脏里面,那么它要长得很大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它很小的时候,人根本不会产生任何症状。   所以,大家不做体检是发现不了早期肝癌的。

半夏
肿瘤标志物指标异常!?10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指标异常!?10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小编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内的10大肿瘤标志物。 一、甲胎蛋白(AFP) 新生儿时期 AFP 很高,到 1 岁时降至 10µg/L~20µg/L,在成人血清中 AFP 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 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1. 筛查 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2.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AFP 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 AFP≥400μg /L 超过1个月,或≥200μg /L 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超检查,必要时做 CT/MRI 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② 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③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 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④ 妇女妊娠 3 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 Down’s 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孕妇血清和羊水中AFP浓度监测可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和 Down’s 综合征的产前辅助诊断。  3. 预后评估 血清AFP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高浓度的血清AFP,提示预后不良。 4. 疗效和复发监测 ① 血清AFP测定有助于监测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肝癌手术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表示手术有效;若血清AFP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术不彻底或已有转移病灶。 ② 血清AFP可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脏移植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手术后2年内,宜每3个月检测一次,3~5年内每6个月检测一次。 […]

半夏
验血报告中指标“高高低低”,是“癌信号”?还是……

验血报告中指标“高高低低”,是“癌信号”?还是……

医生!这次体检抽血 我的肿瘤标志物偏高 另外还有小结节 天哪!我该怎么办! 医生!这次体检抽血 CA19-9高出正常值15 甲胎蛋白指标连续3个月增高 我是不是生肿瘤了?!  现实生活中,肿瘤标志物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语,在很多人眼中,它的升高往往意味着:我的身体是不是出问题了。 肿瘤标志物是诊断或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肿瘤时检测到表达升高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同时还发现某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生理情况下或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异常升高,需注意鉴别。 所以此处引申出一个重点,目前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结果,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是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 那么肿瘤标志物 具体是哪些? 又分别有哪些用处? 今天就让专家为大家 详细介绍一下  肿瘤标志物  01 甲胎蛋白(AFP) 【参考值】0-10.00μg/L 【临床意义】 ①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 ②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做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③AFP可早于影像学6~12月出现异常,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建议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AFP。 ④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μg/L。 ⑤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⑥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μg/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若在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要排除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可能。 02 癌胚抗原(CEA) 【参考值】0-5.20ng/ml 【临床意义】 ①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②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也可升高。 ③癌症病人的胸水、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 ④正常人吸烟者CEA可升高。 03 糖类抗原125(CA125) 【参考值】0-35.00U/ml 【临床意义】 ①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 ②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③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④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也可发现CA125升高。 04 糖类抗原15-3(CA15-3) 【参考值】0-25.00U/ml 【临床意义】 ①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 ②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③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10%。 05 糖类抗原19-9(CA19-9) 【参考值】0-27.00U/ml 【临床意义】 ①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 […]

半夏
最全肿瘤标志物大解读,不同指标升高,预示不同瘤型!

最全肿瘤标志物大解读,不同指标升高,预示不同瘤型!

“肿瘤标志物”是伴随所有肿瘤患者治疗进程中的必查选项,为我们病情诊断、转归带来实时指导。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目前我们常用的各癌症类型的肿瘤标志物,学会解读肿标数值,指导自己的病情治疗。 01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02 不同脏器不同细胞来源的肿瘤,肿瘤标志物类型大不同: 由于不同脏器的细胞来源和属性不同,所形成的的肿瘤的“肿标”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当健康人群出现某一“肿标”的异常升高时,我们可以相应寻找到“患病脏器”。在医患肿瘤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某一异常指标升高时,也能提示“转移”或“新发癌症”类型的存在。而即使同一脏器,肿瘤起源细胞也可大不相同,比如肺癌,可以包含起源于腺泡细胞肺肺腺癌,伴随CEA指标的升高;也可以起源于支气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肺鳞癌,伴随SCC指标的升高;也可以起源于于支气管粘膜上或腺上皮的嗜银细胞的小细胞肺癌,伴随NSE指标的升高。不同“肿标”的升高有助于我们“病理类型”的诊断。当一位肺腺癌的患者在长期靶向治疗后,出现了NSE和Cyfry21指标的升高,提示可能出现“小细胞肺癌”的类型转化。而混合型肿瘤患者,往往同时兼具不同肿标的同时升高。因此,学会解读肿瘤标志物,对我们的肿瘤治疗非常有实用价值。 不同脏器的不同病理的代表肿标: 详解各大肿瘤指标临床意义 01 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主要存在于直肠、结肠癌组织和胚胎肠黏膜上。CEA作为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胆囊癌等发病密切相关,也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消化道外恶性肿瘤发病存在密切关系。当患者出现某些症状且血清CEA浓度升高 5~10倍,则要高度怀疑是否存在肿瘤。 临床意义 1、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 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肺气肿、直肠息肉、结肠炎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较低。 2、①与癌症的早、中、晚期有关,越到晚期癌胚抗原值越升高,但阳性率不是很高。②与肿瘤转移有关,当转移后,癌胚抗原的浓度也升高。③与癌症的组织类型有关,腺癌最敏感,其次是鳞癌和低分化癌,这说明癌胚抗原是一种分化性抗原,分化程度越高阳性率也越高。④与病情好转有关,病情好转时血清癌胚抗原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癌胚抗原连续随访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也可用于对化疗患者的疗效观察。 参考范围: 0-5ng/ml 02 甲胎蛋白(AFP) 血清 AFP 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 AFP和肝脏B超,可以发现早期肝癌。对于由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做1次 AFP和肝脏B超,以便早期发现癌变。AFP也可以用于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临床意义 1、对于血清 AFP≥400μg /L 超过1个月,或≥200μg /L 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高度怀疑肝癌,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2、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 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 Down’s 综合征的风险。 3、血清AFP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高浓度的血清AFP,提示预后不良。肝癌手术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表示手术有效;若血清AFP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术不彻底或已有转移病灶;2020 CSCO肝癌诊疗指南提示,血清AFP可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脏移植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 参考范围: 0-20ng/ml 03 糖类抗原125(CA125) CA125是由体腔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抗原,其含量高低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期呈高度相关性。血清CA125对于中晚期卵巢癌的诊断效果较好,但对于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效果不佳。CA125的特异性较差,当发生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某些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卵巢囊肿及月经期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临床意义 1、卵巢癌血清CA125升高,阳性率61.4%;卵巢癌治疗有效CA125下降;复发时在症状出现前会出现CA125升高。CA125是判断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 2、CA125在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阳性率为43%;胰腺癌阳性率为50%,肺癌阳性率为41%,胃癌阳性率为47%,结/直肠癌阳性率为34%,乳腺癌阳性率为40%。 3、其他非恶性肿瘤中,CA125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参考范围: 0-35U/ml 04 糖类抗原15-3(CA15-3)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 临床意义 […]

半夏
漫谈肝癌:“起病隐袭”的致命杀手,这「六字真言」一定要牢记!

漫谈肝癌:“起病隐袭”的致命杀手,这「六字真言」一定要牢记!

或许只有周遭最亲近的亲人或朋友遭遇癌症的侵扰,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癌症的威胁正时刻乌云一般笼罩在我们头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57万例,其中肝癌患者达41万例,死亡病例39万例,位列中国癌症发病率前5,患者死亡数第2的“宝座”。   在过去的不少文章中,我们一直将肝癌称为“中国癌”,把它形容为我国最为“起病隐袭”的致命杀手;就在今年,“潇洒过头”的音乐人赵英俊和一代人的港片记忆吴孟达都因肝癌离世。虽然它的发病率较肺癌、结直肠癌等高发癌症而言略低一筹,但肝癌带给我们的威胁却并不逊色,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我们要与大家聊的,就是“起病隐袭”的肝癌。 1 吃苦耐劳的“劳模”器官 成了癌症最爱欺负的“老实人” “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肝癌”,这是所有肝癌患者在得知自己病情的第一反应。 在所有癌症中,肝癌可以说是最为隐秘的癌症之一,这与我们肝脏的特殊性质密切相关:临床上,肝脏总是被我们称为“沉默的器官”。因为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即便它出现了再大的问题,只要没有影响到其它器官大家都是难以感受到的。(经常有人开玩笑说自己“爆肝”、“肝疼”之类的形容词,是非常不严谨的) 而更要命的是,面对疾病的侵袭,肝脏又会体现出非常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便正常的肝脏组织只剩三分之一了,它也能维持我们人体的正常代谢。 既不会疼痛,症状又非常不明显,这个人体的“劳模”器官就成为了最容易被癌症欺负的“老实人”。 于患者个人而言,很多早期、中期的肝癌都不会有明显症状,唯一可能出现的预兆就是患者体重忽然出现大幅下降。(这是由于肝脏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会分泌很多消化酶以及胆汁,当出现严重问题时,人体消化功能会因此受损,无法很好的汲取营养;而另一方面肿瘤的疯狂生长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消耗,造成体重莫名其妙的下降) 因此,当你或身边某位朋友忽然出现了体重不明原因的大幅下降时,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认为减肥成功,而是要警惕是否肝脏出了什么大问题。 2 “乙肝配酒,说走就走” 起病隐袭的致命杀手,再加上中国特殊的“乙肝国情”,成就了肝癌“中国癌”的特殊称号,全球约45%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为何肝癌偏偏青睐中国?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数据: 感染是癌症发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在肝癌患者身上尤为明显。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是导致肝癌的元凶之一,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样的“癌症三部曲”,在中国尤为明显; 目前,我国的慢性乙肝感染者达到了7000万例,而乙肝患者达到了2000-3000万例; 在中国,高达84%的肝癌与乙肝病毒相关; 除了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以外,过度饮酒同样是肝癌的高风险因素。而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中国或周边东亚国家是全球酒精消费量最高的地区之一。(肝癌高风险因素包括:1.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过度饮酒;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肝硬化;5.有肝癌家族史;6.黄曲霉素;7.40岁以上男性) 无论是乙肝病毒,还是过度饮酒,最容易导致肝癌的两大条件中国人全占了,能不成为一个所谓的“肝癌大国”吗?   3 乙肝患者又该如何预防肝癌   看完这部分文章,相信不少患者会第一时间查看自己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而对于已经是乙肝患者的读者而言,可能更会觉得有些恐慌。   那么,对于已经是乙肝患者的读者,应该怎样预防肝癌呢?   还是老生常谈的六个字:勤筛查,早治疗。   事实上,由乙肝转变为肝癌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刚刚提到的,中国患者最常经历的过程就是: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样的“癌症三部曲”。在任何一个环节切断这个致病流程,都能有效预防肝癌。   首先是勤筛查。我国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硬化之后。当您发现自己属于乙肝患者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控制病情(目前乙肝暂无法根治),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产生肝硬化;   如果已经是肝硬化患者,更是要注意筛查的频率:肝硬化患者如果发现有肝脏异型结节,则会被判定为癌前病变,因为这些结节在五年内恶变为癌症的概率达到了48.5%。因此,保持勤筛查,对于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肝癌高风险人群(上述高危因素涉及超过2条)建议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及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偷偷造访”的肝癌,将它扼杀在襁褓中。   再次重复一遍,勤筛查,早治疗,是预防肝癌的最佳办法!  

小D
肿瘤标志物异常,即患癌?一文读懂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异常,即患癌?一文读懂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小编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内的10大肿瘤标志物。 一、甲胎蛋白(AFP) 新生儿时期 AFP 很高,到 1 岁时降至 10µg/L~20µg/L,在成人血清中 AFP 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 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1. 筛查 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2.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AFP 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 AFP≥400μg /L 超过1个月,或≥200μg /L 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超检查,必要时做 CT/MRI 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② 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③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 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④ 妇女妊娠 3 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 Down’s 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孕妇血清和羊水中AFP浓度监测可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和 Down’s 综合征的产前辅助诊断。  3. 预后评估 血清AFP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高浓度的血清AFP,提示预后不良。 4. 疗效和复发监测 ① 血清AFP测定有助于监测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肝癌手术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表示手术有效;若血清AFP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术不彻底或已有转移病灶。 ② 血清AFP可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或肝癌患者肝脏移植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手术后2年内,宜每3个月检测一次,3~5年内每6个月检测一次。 […]

半夏
解读肿瘤标志物:你不可不知的四大误区

解读肿瘤标志物:你不可不知的四大误区

 “确诊时,APF达到了2000多,这有什么意义吗?”   “治疗了这么久,肿瘤标志物不降反升,是不是治疗效果不好?”…… 围绕着肿瘤标志物,癌友常常产生诸多疑惑,作为抗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肿瘤标志物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行使着哪些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可能是癌友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 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应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应病情变化”的错觉。 肿瘤标志物有什么用?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项目之一,但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参考价值有限。 感染、炎症、妊娠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上升,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单纯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癌症,升高只是提示我们身体里存在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因素,除了癌症之外,还有这些因素: 良性疾病:一些部位的炎症、肠道息肉、炎性增生,皮肤疾病如银屑病、胆汁淤积、肝肾功能不良等。 怀孕或者不良生活习惯:肿瘤指标在怀孕妇女中也低度升高,研究还发现长期吸烟人群CEA水平较不吸烟者高。 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也可以引起某些肿瘤指标的升高;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尽快排查。 肿瘤标志物升高=治疗无效? 单次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降并不能准确反映治疗效果。如化疗、放疗或手术后立即测定肿瘤标志物浓度,可能会有短暂的升高,这是由于肿瘤坏死所致。 癌症治疗的疗效评估需要结合影像检查评估,而不是单独看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进展? 首先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肿瘤进展的定义,肿瘤进展是肿瘤大小增加25%左右或出现新的肿瘤。 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肿瘤的进展与否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改变。 所以即使肿瘤标志物升高,我们也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断肿瘤是否进展。   同为肿瘤标志物,意义却大有不同   不同来源的肿瘤标志物,其标志意义也不同。如: 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期由卵黄囊和肝脏产生。   主要见于肝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此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也会出现AFP的升高。   癌胚抗原(CEA):主要存在于直肠、结肠癌组织和胚胎肠黏膜上。   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也可见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肺气肿、直肠息肉、结肠炎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   糖类抗原125(CA125):是由体腔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抗原,其含量高低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期呈高度相关性。   CA125升高也可见于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胰腺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   其他非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糖类抗原19-9(CA19-9):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CA19-9主要见于胰腺癌、胆囊癌、胃肠道肿瘤等。   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比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精液特异性蛋白。目前PSA 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标记物之一。   血清PSA升高也可发生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别急!一图带你知所有。 注意事项 肿瘤标志物只能辅助诊断癌症和评估治疗效果,不能作为决定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影像学进行判断。 […]

半夏
解读肿瘤标志物:你不可不知的四大误区

解读肿瘤标志物:你不可不知的四大误区

 “确诊时,APF达到了2000多,这有什么意义吗?”   “治疗了这么久,肿瘤标志物不降反升,是不是治疗效果不好?”…… 围绕着肿瘤标志物,癌友常常产生诸多疑惑,作为抗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肿瘤标志物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行使着哪些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可能是癌友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 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应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应病情变化”的错觉。 肿瘤标志物有什么用?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项目之一,但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参考价值有限。 感染、炎症、妊娠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上升,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单纯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癌症,升高只是提示我们身体里存在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因素,除了癌症之外,还有这些因素: 良性疾病:一些部位的炎症、肠道息肉、炎性增生,皮肤疾病如银屑病、胆汁淤积、肝肾功能不良等。 怀孕或者不良生活习惯:肿瘤指标在怀孕妇女中也低度升高,研究还发现长期吸烟人群CEA水平较不吸烟者高。 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也可以引起某些肿瘤指标的升高;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尽快排查。 肿瘤标志物升高=治疗无效? 单次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降并不能准确反映治疗效果。如化疗、放疗或手术后立即测定肿瘤标志物浓度,可能会有短暂的升高,这是由于肿瘤坏死所致。 癌症治疗的疗效评估需要结合影像检查评估,而不是单独看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进展? 首先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肿瘤进展的定义,肿瘤进展是肿瘤大小增加25%左右或出现新的肿瘤。 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肿瘤的进展与否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改变。 所以即使肿瘤标志物升高,我们也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断肿瘤是否进展。   同为肿瘤标志物,意义却大有不同   不同来源的肿瘤标志物,其标志意义也不同。如: 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期由卵黄囊和肝脏产生。   主要见于肝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此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也会出现AFP的升高。   癌胚抗原(CEA):主要存在于直肠、结肠癌组织和胚胎肠黏膜上。   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也可见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肺气肿、直肠息肉、结肠炎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   糖类抗原125(CA125):是由体腔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抗原,其含量高低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期呈高度相关性。   CA125升高也可见于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胰腺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   其他非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糖类抗原19-9(CA19-9):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CA19-9主要见于胰腺癌、胆囊癌、胃肠道肿瘤等。   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比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精液特异性蛋白。目前PSA 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标记物之一。   血清PSA升高也可发生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别急!一图带你知所有。 注意事项 肿瘤标志物只能辅助诊断癌症和评估治疗效果,不能作为决定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影像学进行判断。 […]

半夏
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或复发?别慌,拿着你的化验单来对号入座

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或复发?别慌,拿着你的化验单来对号入座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频道   肿瘤及肿瘤复发的早、中期常缺乏明显的特征性症状,无法通过常规病理学、影像学等方法检测,往往待发现已发展为中晚期转移型、难治型、不可逆型病灶。   如何更早的发现、制止肿瘤的发展是所有医疗界人士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肿瘤标志物成为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及肿瘤转移复发线索的指标。 肿瘤标志物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能不能依此判定得了某一种癌呢?本篇我将为大家讲述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增殖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细胞所没有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者是人体自身对癌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质和量上与正常时或良性疾病时相比有显著差异。   不同的肿瘤对应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临床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已有100多种。它们有的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有的仅与1种肿瘤相关。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什么意义? 筛查: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早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阳性发现。一些肿瘤标志物对某些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我国,AFP (甲胎蛋白)就是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癌并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诊断:目前除肝细胞性肝癌可用 AFP 和影像学检测确诊外,病理诊断仍是恶性肿瘤诊断主要方式,但肿瘤标志物在组织分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预后及监测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疾病进展有良好的相关性,评估病情和监测疗效是其最重要的临床应用。如在术后、放疗或化疗后,相应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能迅速降低至正常并维持在此范围内,表示预后良好;若浓度下降缓慢或不能降至正常往往提示治疗无效、预后不良;若标志物水平下降后又持续升高,则强烈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1]。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等于患癌吗? 并不是!   单纯的肿瘤标志物升高,是没有办法确诊癌症的,因为它不仅在人体的肿瘤细胞中存在,而且还存在一些部分的良性肿瘤以及正常的机体组织中。   另外,吸烟、 酗酒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及服用某些药物、 进食补品等,都会致使某些肿瘤标志物一过性升高。 以下为常见的9种肿瘤标志物,及其升高时的癌症原因和非癌症原因: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后,该怎么办? 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单项轻度升高,可定期复查、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例如,某肝炎患者甲胎蛋白高达每升1500微克,结合增强核磁共振后并没有发现肿瘤,随着肝功能逐渐恢复,甲胎蛋白也会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   如果肿瘤标志物指标超出正常值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或有多项肿瘤标志物超标,就需要引起重视了。需要立即就医,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排除肿瘤。   另外,还可以加入我们的患者群,将检查结果发给群里的医生助理,也能很快得到专业的回复!     参考文献 [1] 肿瘤标志物在常见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半夏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关于肿瘤标志物,您需要知道这6点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关于肿瘤标志物,您需要知道这6点

  近些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在体检时会测一下肿瘤标志物。然而,看着体检报告上1个或数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很多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癌症。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的指标,自然就与癌症相关了,如果水平升高了,就说明已经患了癌症,不然怎么会升高呢? 那事实是否如此呢?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到底是不是癌症,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图片来源:123RF   1.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通俗地讲,肿瘤标志物就是人体内一种异于健康人群的、可科学检测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包括各类蛋白、糖类、酶类、激素类等,通常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体液及组织中,既可能是由肿瘤产生的,也可能是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 2.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吗? 理论上,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相关,如果其水平升高,就可以确诊患了癌症。但在实际情况中,目前并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完全符合该理论。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会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虽然叫肿瘤标志物,但不是只有肿瘤才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感染、炎症、妊娠以及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都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升高。   此外,有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直到癌症进展后才升高;而有些人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不会升高,即使他们所患的癌症类型通常会产生肿瘤标志物,还有些类型的癌症,目前仍没有已知的肿瘤标志物。   总的来讲,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表明一定患了癌症;而患了癌症,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升高。 图片来源:123RF 3.肿瘤标志物有何作用? 既然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意味着患了癌症,为何又要测呢?   事实上,虽然不能只凭肿瘤标志物来诊断癌症,但如果与医生的问诊、检查,以及超声、CT、磁共振等其他检查手段结合起来,那么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的诊断还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肿瘤标志物最常用的地方是观察癌症对治疗的反应。如果标志物水平下降,这表示治疗起效了;如果水平上升,那么癌症可能还在生长,表明治疗效果不好。   在一些癌症中,肿瘤标志物还可用于观察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不过仍需要与其他检查相结合。   此外,在某些癌症筛查中,也会用到肿瘤标志物。 4.哪些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癌症筛查? 目前,肿瘤标志物用于癌症筛查的主要是甲胎蛋白(AF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它们分别用于肝癌和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当然,筛查只是初步的检查,还要结合医生进一步的问诊和检查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图片来源:123RF 5.常见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通常不同类型的癌症,有不同的标志物。目前可供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已有100多种。在这些肿瘤标志物中,有些可能仅仅与1种类型的癌症有关;有些可能与多种类型的癌症有关。   下面列出了20多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以及检测物、与检测结果升高相关的癌症和非癌症原因。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物,以及有可能导致该标志物水平升高的癌症和非癌症原因(内容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6.肿瘤标志物异常时该怎么办? 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恐慌,应先咨询医务人员建议,是后续进行随访监测;还是进行其他检查,以进一步诊断,查找原因,并针对性治疗。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随访检测最好是选择同一家医院或医疗机构。不同医院或医疗机构,在检测肿瘤标志物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设备、方法、试剂等,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  

半夏
【科普】肝癌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甲胎蛋白什么时候检查为好?

【科普】肝癌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甲胎蛋白什么时候检查为好?

由于早期肝癌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腹部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早期肝癌“显出原形”。

小D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癌症吗?为啥癌友也得查?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癌症吗?为啥癌友也得查?

一文读懂,专业解读!

小D
抽一管血,掀起肿瘤的“盖头”来

抽一管血,掀起肿瘤的“盖头”来

目前临床上测定的肿瘤标志物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像“天书”一般。这里,对其抽丝剥茧,作一些简扼说明。

小D
肿瘤标志物太多搞不清?这张表你一定需要

肿瘤标志物太多搞不清?这张表你一定需要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意义你都清楚吗?

小D
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天天有人问肿标的事,让你一次看个够

小D
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十大最常见肿瘤标志物:逐一解析

关于肿瘤标志物,咚咚已经科普过多次了,今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核心就是一句话:肿瘤标志物仅供参考,动态观察更有意义!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无数病友拿到化验单的时候,依然是不知所措。今天,我们把最常见的十大肿瘤标志物都做一个简明扼要的科普。   最广谱的肿标:CEA(癌胚抗原)   如果要给肿瘤标志物做一个排名,CEA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榜首,因为实在是太常用了:肺癌、乳腺癌、各种肠道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几乎每个肿瘤患者,如果要测肿瘤标志物,医生都会开上CEA。 大约70%的直肠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胆管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都可出现CEA升高。 但是,也有不少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的CEA,比如:支气管、唾液腺、小肠、胆管、胰管、尿道、前列腺等。 因此,CE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或者肿瘤耐药,因为: 1:吸烟人群CEA也会稍微升高。 2:一些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比如胰腺炎、卵巢或阑尾的黏液囊腺瘤、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憩室炎、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各种急慢性炎症状态。不过,这些良性疾病,CEA一般只是轻到中度升高,一般都小于20μg/L——如果某人体检发现CEA高的实在是离谱,几百、上千的高,那还是要警惕肿瘤,尤其要筛查肺癌、消化道肿瘤。   最牛逼的肿标:AFP(甲胎蛋白)   CEA排在第一位,毫无争议。那么,我们为何把AFP排在第二位呢? 因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唯一一个可以仅仅根据典型的病史、AFP升高达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确诊的肿瘤。其他所有肿瘤,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可以认定为是癌症——AFP都被国内外专家及各大诊治指南认可,参与癌症的诊断,这牛逼不得不服。 AFP升高,不仅仅见于肝癌。性腺来源的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胚胎细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可能出现AFP的升高。此外,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胃肝样腺癌,也会出现AFP升高。 AFP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妊娠、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AFP明显增高。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肝炎、酒精滥用的患者,AFP也会高。   ‍消化道肿瘤组合拳:CA242、CA199、CA724   CA242:在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肿瘤中升高。此外,也有报道指出CA242在食道癌、十二指肠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涎腺腺样囊性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中,也会升高。约有0.6%正常人CA242也会升高。 CA199:在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中,常见升高。CA199>1000U/mL高度提示为癌症,而且往往合并腹膜转移。胰腺炎、胆管炎、胆汁淤积、粘液囊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也可以出现CA199显著升高。 CA724:胃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中,常见升高。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疾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良性疾病,也会出现CA724的升高。 综上所述,虽然CA724倾向于胃癌,CA199倾向于胰腺癌,但上述指标都不特异;因此,消化道肿瘤随访过程中,医生常规会开出CEA、CA724、CA242、CA199,这四个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三种肺癌,三大肿标:Cyfra21-1、SCC、NSE   Cyfra21-1:中文又叫做细胞角蛋白19。这个指标主要用于监测肺癌,肺鳞癌中阳性率高达70%,肺腺癌阳性率60%,大细胞肺癌阳性率75%。同时对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作用。个别良性肝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Cyfra21-1也会轻微上升(一般小于10ng/mL)。 SCC:鳞状细胞癌抗原。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监测鳞状细胞癌的,常见于肺鳞癌、宫颈癌、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中。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NSE:小细胞肺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性标志物。小细胞肺癌中NSE阳性率91%,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也经常升高。 因此,肺鳞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而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而小细胞肺癌,通过NSE显著升高。   ‍女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CA125、CA153   CA125:存在于卵巢组织中,CA125明显升高通常见于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中CA125升高的阳性率约为70%以上。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其他一些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甚至是怀孕早期,CA125也会升高。 CA153:常用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阳性率60%,晚期乳腺癌阳性率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一般阳性率低于10%。 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患者,我们常规筛查CEA+CA125+CA153;对于卵巢肿瘤的病人,由于卵巢肿瘤的类型非常多,第一次普查的时候可能会查的尽可能全面,一般推荐CEA+CA125 +AFP+β-HCG等。   再一次强调我们对待肿瘤标志物的态度:得癌了肿瘤标志物不一定会高,肿瘤标志物高了不一定是癌,因此肿瘤标志物仅供参考;动态观察,更有意义。

小D
《Nature Materials》有关ctDNA甲基化标志物早期诊断和预测肝癌预后的研究

《Nature Materials》有关ctDNA甲基化标志物早期诊断和预测肝癌预后的研究

2017年10月9日,我中心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Kang Zhang(张康)教授一同领导的中美科学家团队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Nature Materials》杂志(影响因子39.737)在线发表了题为“Circulating tumour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发现,通过对少量(4~5ml)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可以对肝癌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 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5年全国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46.6万和42.2万,造成极为沉重的生命损失和公共卫生负担。 与其他恶性肿瘤类似,早期诊断能使肝癌患者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从而明显的改善预后。但是目前仍缺乏理想的肝癌早期诊断手段,甲胎蛋白(AFP)虽然在肝癌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其敏感性只有50-60%,并非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肿瘤细胞坏死、凋亡所释放的ctDNA,由于其携带有与原发肿瘤组织相一致的分子遗传学改变,理论上可以利用ctDNA对肿瘤进行诊断,这一无创的“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新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与经典的组织活检技术相比,液体活检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无创性,仅凭少量外周血标本即可完成检测,不会引起肿瘤播散; 实时性,可动态反应肿瘤细胞的遗传改变和演变进程,避免反复有创的组织活检; 全面性,反映的是体内肿瘤细胞的分子遗传信息的全貌,避免了瘤内异质性对组织活检结果的影响; 准确性,其所携带的分子遗传学信息来自原发肿瘤,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DNA分子中CpG位点的甲基化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素,以往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呈现出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和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升高的趋势。 在同一类型的肿瘤细胞中可检测到稳定和一致的特征性DNA甲基化改变,作为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之一,常导致相应的抑癌基因失活,因此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但是,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每毫升血中仅有约20ng,并且混杂在更大量的正常游离DNA背景中,在这么微量的ctDNA中检测单个碱基的甲基化水平仍存在很多困难。 徐瑞华教授和张康教授研究团队首先从全基因组水平上对肝癌组织和正常血液DNA的485,000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差异性最显著的位点;设计相应的锁式探针(Padlock probe),对近两千例肝癌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微量ctDNA进行了甲基化PCR扩增和测序;确定了这些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后,进而通过大量的统计学分析和计算,并利用多种人工智能模拟的机器学习方法,最后分别筛选出10个和8个位点建立了诊断模型和生存预后模型。 该诊断模型在训练组715例肝癌患者和560例正常人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85.7%和94.3%,在验证组383例肝癌患者和275例正常人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83.3%和90.5%,均明显高于现有肝癌血清标志物AFP。并且该模型还能准确的区分肝癌患者和慢性肝炎(HBV/HCV)和脂肪肝患者,显示出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巨大价值。 此外,该模型还能准确的反映肝癌患者的TNM分期、体内有无肿瘤残留、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有无复发等。而对1049例生存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依据生存预后模型进行评分,低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高风险组患者,显示出利用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对不同的风险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治疗。 徐瑞华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肿瘤甲基化液体活检领域发表的重要高水平论文,为肝癌的筛查、诊断、疗效监测与预后预测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我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超过一半以上都在中国;广东又是肝癌大省,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全国前列,这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推广将极大的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发现更多亚临床期的早期肝癌病例,还有利于开展更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整体疗效具有重大意义,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因组医学研究所所长、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韦玮、骆卉妍副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了该项目的主要工作,郭荣平教授、赵齐博士后为本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美科学家团队密切协作,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密切结合临床实践需要和我国国情,经过艰苦的探索,先后攻克了稳定提取微量ctDNA、提高重亚硫酸盐转化效率、靶向甲基化PCR扩增及测序、海量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处理等一个个技术壁垒,成功完成了这一跨学科、跨国界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 中美科学家们将继续密切合作攻关,力争将ctDNA甲基化标志物应用到其他的常见实体肿瘤,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的筛查、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等,为提高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作出更为巨大的贡献。

叮咚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