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中枢神经系统

ada0401 2020年12月07日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联合应用时较为常见。由于认识不足或缺乏报告,可能会低估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由于神经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器官,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患者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如麻木和刺痛、足下垂、局部肌肉无力,广泛的上行性运动肌无力、影响呼吸功能的膈肌无力等。

 

患者也可能出现更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症状,如头痛、癫痫、精神状态改变以及晕厥,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症状。

 

神经系统的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相对少见,但其可能被低估,临床表现可存在巨大差异–麻木–刺痛–足下垂–局部肌肉无力–广泛的上行性运动肌无力–膈肌无力–头痛–癫痫–精神状态改变–晕厥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经验。

 

已发表的共9208名患者参与的59项试验汇编中的发病率–应用CTLA-4抑制剂时为3.8%–应用PD-1抑制剂时为6.1%–联合应用CTLA-4/PD-1抑制剂时为12%–所有抗体的3/4级不良反应的发病率<1%神经系统的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种类。

 

大多数症状轻微,但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可包括–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边缘系统脑病–无菌性脑膜炎–周围神经病变–面神经麻痹–肠神经病变–横贯性脊髓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治疗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一般原则。

 

如果患者出现中度至重度症状则应入院治疗,进行神经科会诊,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要排除:–垂体炎–卒中–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病灶–软脑膜病灶–副肿瘤综合征–感染性病因–代谢紊乱诊断检查。

 

血常规和反映代谢性疾病的代谢全项检测,怀疑内分泌疾病时检测激素水平,药物副作用的毒性筛查,副肿瘤综合征全项检测,腰椎穿刺查看感染迹象,拍摄应用造影剂以及不应用造影剂的脑部和/或脊柱MRI图像,脑电图查看临床和亚临床癫痫。

 

外周病变可用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治疗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一般原则,神经科会诊,暂停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经验性应用抗感染药±抗癫痫药,高剂量类固醇(如甲基强的松龙2mg/kg/天),延长应用时间,在6到8周的时间内逐渐减量,格林巴利综合征或肌无力危象病例可经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或进行血浆置换,如果3/4级症状未能在48小时内缓解则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

 

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病变可表现为不对称或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可能是疼痛或无痛性感觉异常或可能威胁生命的自主神经(如肠肌神经丛)功能障碍。

 

反射减弱或消失。孤立性感觉障碍或感觉加下位运动神经元缺陷。由于肠肌间神经炎引起的胃肠轻瘫是一种罕见的与ICI治疗相关的毒性。可能会突然表现为严重的肠梗阻。推荐早期建立大剂量类固醇多学科管理协作组。评估:

 

1.轻度,评估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如:药物、感染、代谢/内分泌失调、环境暴露、血管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等。

 

根据神经病学考虑椎管成像管理:考虑暂停免疫治疗,监测症状一周,特别是监测疼痛或无力、步履艰难、共济失调或自主神经变化对iADLs的新干扰。

 

2.中度评估:评估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如:药物、感染、代谢/内分泌失调、环境暴露、血管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等。根据神经病学椎管成像,考虑EMG/NCS,考虑请神经科会诊管理:暂停免疫治疗,开始观察或口服泼尼松0.5-1mg/kg(如果轻症进展缓慢),治疗直至症状改善至≤1级,然后在4-6周以上的时间逐渐减量。,如果进展,开始甲强龙2-4mg/kg/天,并参见格林-巴利综合症,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治疗疼痛。

 

3.重度参见格林-巴利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渐进性,最常见的是对称性肌无力、深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可能涉及四肢、面部、呼吸和延髓&动眼神经。可能有自主神经失调。起病时常有腰背部和大腿疼痛。

 

评估:住院治疗、ICU水平的监护,神经科会诊,脊柱MRI±增强(排除压迫性病变),腰椎穿刺(脑脊液(CSF)蛋白质和白细胞(WBC)计数常升高;尽管这在典型的GBS中并不常见,但应送检CSF标本检细胞学检查。)

 

格林巴利综合症(GBS)变异型(米勒费舍尔变异型GQ1b与共济失调和眼肌麻痹相关)的血清抗体检测,肺功能检查(NIF/VC)管理:中度(部分妨碍日常回答,症状与患者有关)或重度(限制自我照顾并有必要提供援助、无力影响行走、任何吞咽困难、面肌无力、呼吸肌无力或快速进展的症状。)永久停止免疫治疗,住院治疗,并迅速转为ICU水平的监测,除了冲击量甲强龙1gqd×5外l,开始IVIGf或血浆置换,经常进行神经学评估和肺功能监测,监测并存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性疼痛。


 

中枢神经系统重症肌无力渐进性或波动性肌无力


通常由近端至远端。可能有延髓受累(即眼睑下垂、眼外运动异常致复视、吞咽困难、面部肌肉无力)和/或呼吸肌无力。肌炎和心肌炎可能同时发生。

 

呼吸系统症状可能需要评估以排除肺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米勒费舍尔变异型具有重叠症状(眼肌麻痹和渐进性无力)。评估:血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和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不需要诊断),负压吸气(NIF)和肺活量(VC)的肺功能评估。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肌酸磷酸酶(CPK)、醛缩酶用于可能的重叠性肌炎,如果呼吸功能不全或CPK升高,则进行心脏检查、EKG、肌钙蛋白,对于可能并存的心肌炎者TTE检查,重复刺激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检查(NCS),神经科会诊,根据症状考虑脑和/或脊柱MRI,以排除疾病引起的CNS受累管理:

 

1.中度(某些症状妨碍日常活动。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严重程度Ⅰ级(只有眼部症状和体征)和MGFA严重程度Ⅱ级(轻度全身无力)。)暂停免疫治疗,吡啶斯的明30mgTID,根据症状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到最大量120mg,口服,每日4次,考虑口服小剂量泼尼松20mg/日。每3-5天增加5mg,达到1mg/kg/天的目标剂量,但不超过100mg/日(基于症状改善情况类固醇逐渐减量)。

 

2.重度(照顾受限并需要提供援助、无力影响行走、任何吞咽困难、面肌无力、呼吸肌无力或快速进展的症状或MGFA严重程度Ⅲ-Ⅳ级中至重度全身无力至肌无力危象。)永久停止免疫治疗,住院治疗(可能需要重症监护室[ICU]水平的监测),甲强龙1-2mg/kg/天(基于症状改善情况类固醇逐渐减量),如果类固醇治疗时症状没有改善/恶化或症状严重,则开始血浆置换或IVIG,经常进行肺功能评估,每日神经病学评估,避免使用可能使肌无力恶化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环丙沙星和IV镁。)

 

边缘系统脑病,细胞学检测结果为阴性以及意识混乱提示边缘系统可能受到累及治疗:(所有级别的脑病),暂停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考虑治疗的风险和获益后才与患者讨论恢复治疗,试用甲基强的松龙,剂量为1到2mg/kg,如果症状为重度或恶化,或出现寡克隆区带,考虑冲击疗法,经静脉应用皮质类固醇甲基强的松龙(1g/天,持续应用3到5天)外加经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2g/kg,持续5天)。


 

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

 

可伴有头痛、畏光和颈部僵硬,多半无发热,但可出现发热。可能有恶心/呕吐。精神状态应该是正常的(有别于脑炎)。排除感染性原因,尤其是病毒(即HSV)。

 

评估:脑+垂体MRI平扫+增强,AM皮质醇、以排除肾上腺功能不全,考虑腰椎穿刺(根据怀疑和细胞学,测量开放压力并检查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革兰氏染色、培养、PCR检测HSV和其他病毒。

 

可能见到WBC升高而葡萄糖正常、培养和革兰氏染色正常。细胞学检查时可见到反应性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考虑请神经科会诊管理。

 

如果是轻/中度,暂停免疫治疗,如果严重的话,永久停止免疫治疗,住院治疗(G3–4aa),考虑静脉注射阿昔洛韦直至得到多聚酶链反应(PCR)结果,排除细菌和病毒感染,则可以密切监测类固醇或如果出现中/重度症状,考虑泼尼松0.5-1mg/kg/天或甲强龙1-2mg/kg/天,一旦症状缓解,类固醇立即逐渐减量。

 

脑炎(排除感染性原因,尤其是病毒(即HSV)。精神错乱、行为改变、头痛、癫痫发作、近期记忆丧失、意识水平低下、局灶性无力和言语异常。)评估:,神经科会诊,脑MRI平扫+增强(可能显示在自身免疫性脑病或边缘性脑炎中见到的典型的T2/FLAIR改变或可能是正常的。)

 

腰椎穿刺(根据怀疑、细胞学、寡克隆带和自身免疫性脑病专家组意见,检查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革兰氏染色、培养、PCR检测HSV和其他病毒。可能见到淋巴细胞为主的WBC升高和/或蛋白质升高。),EEG评估亚临床癫痫发作,生化大组套、CBC、ESR、CR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如果怀疑血管炎病变)、甲状腺组套包括TPO和甲状腺球蛋白,CSF和血清中的自身免疫性脑病和副肿瘤组套管理。

 

如果是轻度,暂停免疫治疗,如果是中/重度,永久停止免疫治疗,住院治疗,考虑IV阿昔洛韦直至得到PCR结果,试验甲强龙1-2mg/kg/天,一旦症状缓解,类固醇立即逐渐减量。如果是重度或症状加重或出现寡克隆带,考虑冲击量的甲强龙1gIVqd×3-5天,加IVIG(总量应为2g/kg,按包装说明书分次给药。)如果自身免疫性脑病抗体阳性,或在7-14天后改善有限,或无改善,考虑利妥昔单抗。


 

中枢神经系统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或亚急性无力或双侧感觉改变,常伴有深腱反射增强。评估:神经科会诊,脊柱和脑MRI,腰椎穿刺(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寡克隆带、病毒PCR、细胞学和肿瘤神经性抗体),B12、HIV、快速血浆反应素(RPR)、ANA、抗Ro/La抗体、TSH、水通道蛋白-4、、IgG、抗Hu和抗CRMP5/CV2副肿瘤组套,评估尿潴留、便秘管理:,永久停止免疫治疗,住院治疗,甲强龙冲击量1g/天×3-5天,积极考虑IVIG或血浆置换。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靶向治疗药物毒性 靶向药的副作用相对化疗来说是比较轻的,但

靶向治疗药物毒性 靶向药的副作用相对化疗来说是比较轻的,但有的肺癌患者也可能出现副作用。 在靶毒性:即所有抑制特定靶点的药物,毒性都是共享的。靶向药作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产生在靶毒性,例如
济南二哥

【终于自主排便了】

我是5月16日住进这家医院的,迄今为止已经整整五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不曾有过一天离开医院,因此我常常感叹说健康才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可宝贵的,房子再大病了也只能住医院一一不能住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家于我们又有
汉水蛇妖

再谈术后免疫辅助治疗

CKECK开创了术后免疫试验,O药在食管癌取得了成功;最近,K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辅助,也取得成功。这两个试验,有效性大体在30%左右,HR均值0.7左右,提升30%的生存率。这两个试验的用药周期都在1年左右。所以,医疗指南推荐一年用
点滴改变自己

打完针后怎么止血?以后别弯着手臂了

打完针后怎么止血?以后别弯着手臂了,拿一支棉签横着压住注射点。 这种止血方法其实是错误的。 静脉注射,你看着是一个出血点,其实是两个——一个在皮肤表面,一个在血管壁。由于静脉注射是25°~30°进针,
大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现状及未来方向

大家好,我是大杨医生,业余时间致力于肿瘤知识科普,欢迎关注,有近日我翻阅了不少关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中外文献,受益颇丰,部分观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各位咚友加油! 目前晚期NSCLC患者的免
大杨医生

新手抗癌攻略02——初治要选对方案

不能手术就面临着靶向和免疫的选择问题, 因为穷,我不得不去考虑性价比,我当时查资料发现肝癌的靶向主要就这么几个:索拉菲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瑞戈非尼,而且仑伐对于乙肝肝癌效果很好,还能走医保,领袖
天选之爸

新手抗癌攻略1——初治要选对医院和医生

一定要去大医院,一定要去大医院,一定要去大医院。 对于身边刚确诊的病友,我总是跟他们说一定要去大医院,我见过一些无法手术的在本地手术了肝衰竭的,我见过让病友吃索拉菲尼不选仑伐替尼的,我见过一些还有机
天选之爸

分享:总结处理不同程度PICC过敏的方法

PICC置管术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说白了就是利用肘部的静脉穿刺,将PICC导管经过插管鞘置入到上腔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方便化疗药物等输注,有利于保护外周的静脉,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
麦兜不要糖

免疫副作用之我见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免疫治疗增加了不少机会。但是,也有不少副作用,比如心脏损伤,肝损伤较为常见。全国一流的医院,均缺乏经验,往往因噎废食。出现损伤即停药,反正现在没有实体瘤,或者进展稳定。本人不赞成这个做法。2020年,本人术后免疫治疗启动时
点滴改变自己

确诊一年多了,加油呀!

老爸从确诊到现在一年多了,最近的核磁问了多个医生评估说稳定,但是仑伐开始逐渐耐药了,老爸自己把仑伐减到2粒,说什么也不加上去了。 我说肿瘤控制不住怎么办,他说控制不住就控制不住,肿瘤没把我搞死,仑伐
天选之爸

肝Ca复查避“坑”和正确打开方式

这段时间关于复查的话题特别火,我也整理了关于我们肝Ca病友的复查时,需要避开的“坑”以及复查的正确打开方式。先来说说“坑”第一个我们经常会面对的“坑”---自我催眠。为什么说自我催眠呢?我认识好多肝Ca病友,原本一切都是好好的,术后前两年都
爱吃的大熊

关于癌痛的那点事

大家好我是爱吃的大熊,最近找我私信的咚友越来越多,看样子没事写写长篇大论还是有意义的,这不又遇到癌痛的咚友来找我聊天了。我就发现大家对癌痛这个事情非常敏感,尤其是该不该用止疼药,什么时候用,会不会耐药
爱吃的大熊

【办了入院】

今天一早就下去办了入院,还打了一针"鸦胆子油乳",打完针后就到了饭点,中餐让小女在美团上点的粥堂里食物: 清炒荷兰豆、酸辣土豆丝、椒盐鸡柳,特别是川贝雪梨粥,叫我吃得甚是爽心。吃罢午饭我俩睡了个午觉,
汉水蛇妖

✏️ 抗癌随笔感悟 为了使自己尽量不去想那些悲伤的事情,我

✏️ 抗癌随笔感悟 为了使自己尽量不去想那些悲伤的事情,我把自己搞的很忙,闲暇之余也是玩那种简单的消消乐游戏,因为我没有那么坚强,也没那么乐观,更没有什么洪荒之力,只能是努力的往前走。 📚 我的生
阳光小美 哇哇莉

靶向药致命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靶向药可以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尽量限定在特定的肿瘤靶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从而提高疗效。 随着靶向药应用的基层化,医生们在临床中不仅要学会常见副作用的处理,还需要警
大杨医生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