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恩杂鲁胺

恩杂鲁胺

接连失利,肝癌靶向单药治疗路在何方?

接连失利,肝癌靶向单药治疗路在何方?

随着精准治疗的盛行以及免疫治疗的兴起,肿瘤领域的治疗现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在肝癌领域,联合治疗的方案一举拿下一线标准治疗,靶向治疗如今成为免疫联合的治疗药物之一。而免疫联合方案的获批,更是给各大药企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是随着联合方案的扎堆出现,逐渐显现出饱和状态。而与此同时,肝癌靶向单药进展缓慢,无论老药新用还是新药研发都接连失利,形式严峻。 老药新用:恩杂鲁胺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未有突破 这是一项II期多中心、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NCT02528643),旨在研究恩杂鲁胺治疗晚期HCC的潜在益处。对索拉非尼或其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展或不耐受)的患者随机2:1接受每日160mg恩杂鲁胺或安慰剂。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165例患者随机分为恩杂鲁胺组(n = 110)和安慰剂组(n = 55)。恩杂鲁胺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OS分别为7.8个月和7.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2.2个月和1.9个月。两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TEAEs)的总体发生率大体相似:105例(98.1%)恩杂鲁胺组患者发生1次TEAEs,而安慰剂患者发生49例(89.1%)。 相对于现有的肝癌一线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多纳非尼,恩杂鲁胺在数值上并未显示出优于上述三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本研究结果表明,恩杂鲁胺对晚期HCC患者没有益处,当然在试验中也没有观察到意外的不良反应。 新药Tivozanib:数值上有突破,但未达到研究终点 Tivozanib是一种口服VEGFR-1/2/3抑制剂,对c-KIT和PDGFRβ具有较低的抑制能力。与索拉非尼相比,Tivozanib是靶向VEGFR-1/2/3的一种强有力的、高度选择性的抑制剂,旨在优化阻断潜力,同时尽量减少非靶点效应;半衰期要长得多,允许每天服用一次。与索拉非尼不同的是,它与CYP3A4抑制剂没有相互作用;没有相关的肝脏毒性积累。 2020年2月10月,《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公布了一项Tivozanib单药治疗晚期不能手术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Ib/II期研究结果。该试验纳入33例未经过全身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对19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Tivozanib每天口服一次,将推荐的第2阶段剂量(RP2D)定为每日1mg,在28天的周期里停药7天。中位随访时间为37.3个月。 主要终点是24周无进展生存期,最初的假设是24周无进展生存期高于50%。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率为24周,24周无进展生存率为58% (90% CI: 33-76), 90% CI明显重叠50%,因此,试验的第二阶段未能达到主要终点。 中位总生存期(OS)为9.0个月;1年OS率为40%;2年OS率为30%。客观缓解率(ORR)为21%(n=4), 总体疾病控制率(DCR)为63%。大多数患者(17例,占89%)在影像学上有肿瘤缩小的证据,18例患者进行基线和治疗血清甲胎蛋白(AFP)测量。4例患者AFP下降>50%,AFP下降>50%的患者有较长的PFS和OS(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尽管研究之间的比较一直存在疑问,但Tivozanib的ORR略高于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根据RECIST,分别为21%、18.8%和6.5%)。然而,与SHARP试验中索拉非尼的10.7和5.5个月相比,Tivozanib的中位OS和PFS分别为9.0和5.2个月,并未显示出优效性。此外,Tivozanib的OS和PFS略低于仑伐替尼(分别为13.6和7.4个月)、纳武利尤单抗(分别为16.4和6.8个月)和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分别为19.2个月和6.8个月)。  基于所有这些局限性,Tivozanib似乎不太可能在HCC的治疗领域找到它的位置。近来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以及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联合治疗的接连获批,突出了免疫疗法和TKIs抑制剂联合的重要性。目前,Tivozanib与度伐利尤单抗(抗PD-L1抗体)的联合研究正在进行中,用于晚期HCC的一线治疗。 随着系统治疗的不断发展,联合治疗必将成为未来肝癌一线的中流砥柱。但是首先,目前的研究都集中于免疫联合的一线治疗,而对于免疫联合耐药后的治疗方案暂未有明确的研究数据,现在的指南推荐则为现有一线靶向单药治疗。因此,肝癌治疗的落脚点短期内还是会回到靶向单药治疗。其次,免疫联合双药联合,治疗成本也会叠加。尽管目前很多药物都已进入医保,但是价格还是高于单药治疗。目前,虽然有国产药多纳非尼面世,给肝癌单药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我们还是希望关于肝癌治疗靶向药的研究能够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1、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a Phase 2,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f Enzalutamide Versus Placebo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Tivozanib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ot likely a new option  

半夏
晚期前列腺癌的个性化治疗:不仅有效控制病情,还不影响生活质量

晚期前列腺癌的个性化治疗:不仅有效控制病情,还不影响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目前,该癌种已成为发达国家男性中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年龄超过75岁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约10%。 肿瘤的生长增殖依赖于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必不可少。针对这一机制,科学家探讨出“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疗法,简称去势治疗。但即便如此,对多数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而言,去势治疗仍会失效,这一疾病仍是临床难题。 分子靶向治疗为这一类去势疗法抵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带来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手段。目前,对mCRPC的治疗,除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及放疗外,还有阿比特龙(Abiraterone)、恩杂鲁胺(Enzalutamide)等靶向药可供选择。 多种疗法的个体化选择,能否有效控制病情?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则临床病例,看一下小剂量恩杂鲁胺在mCRPC中的潜在效果。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尝试多种疗法却无效 A先生,78岁。最初因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就诊,当时PSA是23.3 ng/mL。正常男性血液里的PSA低于4ng/mL,如果数值太高,就需考虑是否由前列腺癌引起。 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为A先生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病理提示为高危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病理分级最常使用的评分系统分级标准,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为10分,恶性程度最高。影像学检查提示,A先生已出现骶髂骨转移病灶。 确诊后,A先生进行ADT治疗(使用抗雄激素药和LH-RH激动剂的雄激素联合阻断疗法),配合亮丙瑞林及比卡鲁胺。同时,针对其骨转移病灶进行双磷酸盐保骨治疗。A先生的疾病得到了控制,PSA逐渐降低至0.22 ng/mL。 可是,22个月后,A先生再次复查时,PSA又升高到62.11 ng/mL,提示ADT治疗耐药。在对A先生的整体状况和疾病进行充分评估后,医生推荐他使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和LH-RH拮抗剂。 不幸的是,这一方案治疗三个月后,A先生的PSA更高了,达到444 ng/mL;同时,A先生出现乏力、纳差、水肿、全身疼痛等临床恶化表现,体力状况恶化(PS 2~3分);影像学提示A先生骨转移病灶进一步增加。显然,阿比特龙方案并没有有效控制A先生的病情。 个性化低剂量恩杂鲁胺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 随后,医生建议尝试二代口服靶向药恩杂鲁胺。起始采用了推荐剂量160 mg/d。用药一个月后,PSA显著下降至3 ng/mL(图1),而且A先生的体力状况也明显改观,生活基本不受影响(PS 0分),疼痛感几乎消失。 图1 A先生治疗过程中PSA值变化曲线 用药过程中,A先生出现了乏力感,有时候较严重(2~3级),考虑和恩杂鲁胺的副反应有关。医生将恩杂鲁胺的剂量减小至80 mg/d。可这是否能维持原有抗肿瘤效果呢? 后续随访过程打消了医生的疑虑。A先生的PSA继续下降至0.3 ng/mL,而且由于用药剂量减少,A先生的乏力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骨扫描也显示,恩杂鲁胺治疗后,A先生的多发骨转移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图2)。至今,A先生仍在接受该方案治疗,疾病控制效果良好。 图2 A先生接受恩杂鲁胺治疗前(a)和治疗后(b)的骨扫描影像 对于一名老年mCRPC患者,低剂量恩杂鲁胺在保证其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很好的控制了疾病,这一治疗策略显然是成功的。 启示 这则病例提示,恩杂鲁胺对mCRPC具有应用价值。结合肿瘤个体化治疗时代的临床需求,这个案例里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应权衡利弊得失,生活质量和治疗疗效同等重要。对一名晚期老年肿瘤患者,其生活质量和治疗疗效都是临床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也是肿瘤全程化管理的重要问题。一味追求疗效而不顾生活质量,治疗便没有了意义。采用恩杂鲁胺后,A先生疗效虽好,但副反应大,医生为其调整了剂量,最终实现了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双丰收”。 第二,临床治疗的个体化用药调整,是一门艺术。临床试验中,往往根据药代动力学结果,选择疗效最好的剂量作为试验剂量,当指导临床应用时,往往将这一剂量作为推荐剂量。但临床实践更为复杂,往往需要根据个体化情况调整用药,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副反应,这对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老年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变化,需要更多更细致的随访和用药调整。老年人临床表现相对不明显,但代谢变化使其对药物却可表现为更敏感。因此,在平时和随访过程中,家属和医生都要格外仔细,这才能真正做到老年肿瘤患者的“个体化”诊疗。 第四,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用药顺序值得探究。mCRPC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最佳顺序如何?目前,已经有几项临床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我们期待后续研究结果,为mCRPC带来更多、证据更强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Luigi Rossi, et al. Stunning Response with Low-Dose Enzalutamide after Abiraterone Acetate Failure in a Patient Diagnosed with Metastatic […]

半夏
三阴乳腺癌有一个Luminal AR亚类还能内分泌治疗

三阴乳腺癌有一个Luminal AR亚类还能内分泌治疗

文章来源:咚咚红粉健康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 Cancer (TNBC)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0%-20%,具有侵袭性强和容易远处转移的临床特征,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3个月,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   不同于其它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分子都是阴性,靶向这些分子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统统无效,使得三阴性乳腺癌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进展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15%。   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如陈晓旭,姚贝娜,唐家三少的妻子都是因为三阴性乳腺癌而离开人世,因而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三阴乳腺癌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群异质性很强的肿瘤,其中约有24.4%虽然不表达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但会在腔面表达雄激素受体(AR),尤其是老年患者中,表达率更高。   AR阳性的三阴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较差,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大约只有阴性患者的一半,但两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没有显著差异。   在腔面AR阳性的三阴乳腺癌中,大约40-50%存在PIK3CA激活突变。AR可以与PI3K的p85亚基相互作用,通过非基因转录途径激活PI3K,并上调对三阴乳腺癌十分重要的Akt磷酸化。所有携带PIK3CA突变的A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都表现出对PI3K抑制剂敏感,并且PI3K抑制剂与AR拮抗剂之间存在协同的作用。联合AR与PIK3CA抑制剂可能是个适合AR阳性三阴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AR阳性的TNBC的药物治疗 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的中已经得到了广泛深入,比卡鲁胺、恩杂鲁安、普克鲁安、阿帕鲁胺等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中一些已经试验性地应用于三阴乳腺癌: 比卡鲁胺(Bicalutamide)为非甾体类外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临床前的研究显示比卡鲁胺能明显抑制A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一项II期研究评估比卡鲁胺单药对AR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研究纳入了26例AR表达>10%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获益率为19%,ORR率为零,中位PFS为12周。 恩杂鲁胺(Enzalutamide)是新一代非甾体雄激素受体拮抗剂,较比卡鲁胺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其阻断雄激素结合雄激素受体并防止配体 – 受体复合物的核移位和共激活剂募集。在体外和体内,Enzalutamide均显示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没有激动剂活性。一项纳入118例AR阳性三阴乳腺癌患者的单臂非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可评估的患者中,4个月时的临床获益率为35%,包括2例完全缓解和5例部分缓解,6个月时为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7.6个月。恩杂鲁胺在AR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有临床获益且副反应可耐受。恩杂鲁胺还可以增强AR阳性三阴乳腺癌对放疗的敏感性,但对AR阴性的不产生增敏作用。 阿比特龙(Abirateroneacetate)醋酸阿比特龙在体内被转化为阿比特龙,是一种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抑制17α-羟化酶/C17,20-裂解酶(CYP17)。一项II期临床研究评价了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龙治疗AR阳性局部进展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在可有效评估的30位病人中,6个月临床获益率为20%,包括1例完全缓解、5例疾病稳定,中位PFS为2.8个月。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虽然困难重重,但AR阳性这个亚组显示了一些治疗前景。开发更高效的AR受体抑制剂,以及联合靶向针对AR阳性的伴随突变基因,必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AgneseLosurdo.Insights forthe application of TILs and AR in the treatment of TNBC in routine clinicalpractice .Sci Rep. 2020; 10: 20100. Published online 2020 Nov 18. [2]. Bilal Rahim and Ruth ORegan. […]

半夏
PD-1使用细节:免疫轮换、后续药物、突破难治,你要了解的三个问题

PD-1使用细节:免疫轮换、后续药物、突破难治,你要了解的三个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友使用PD-1抑制剂,一些“奇奇怪怪”的细节问题,开始层出不穷。每个问题,都不算太大,但较真起来,都是亟待解决、对病人的治疗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的学术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比较零散,且多数时候也未必有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咚咚近期不间断地、三三两两地组合在一起,给大家做一些实用的科普。 1 免疫轮换:PD-1互换 VS PD-1与CTLA-4轮换 不少病友都对所谓的靶向药轮换有所了解,有的病友甚至十分信奉。到了免疫治疗时代,又开始出现部分病友咨询和尝试“免疫轮换”。所谓免疫轮换,主要有两种形式: 1 PD-1抑制剂内部的互换 比如,不同品牌的PD-1抗体之间的互换,或者PD-1抗体与PD-L1抗体之间的互换,国产的PD-1与进口的PD-1之间的转换等。 坦率地说,基于目前的循证数据和临床经验,对于绝大多数病友而言,单纯进行PD-1抑制剂内部的互换,并不能提高疗效。 但是,的确存在用某一个PD-1抗体无效,换另一家的PD-1抗体或者PD-L1抗体客观有效的少见案例,这类极端案例发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机体对某一款特定的PD-1抑制剂产生了排斥性的抗体,学术界称之为“抗药抗体”,目前正规医院还没法检测抗药抗体是否存在。 因此,一种PD-1抑制剂使用后无效,盲目地更换为另一种PD-1抑制剂,并不可取。 2 PD-1与CTLA-4轮换 PD-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病友,接下来试一试CTLA-4抗体,或者试一试PD-1抗体联合CTLA-4抗体,这种治疗方式对一部分病友而言是值得尝试的。 尤其是PD-1抑制剂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获得性耐药的病友。这类病友,身体里的肿瘤对免疫治疗,某种程度上讲,是敏感的,是有响应的。 PD-1抑制剂耐药后,换成CTLA-4抗体,或者换成双免疫治疗,对于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部分病友而言,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尝试。而且,这方面临床试验数据正在不断积累中。 近期,还遇到少数病人咨询一个“奇怪”的问题:用CTLA-4抗体副作用太大,无法耐受,想换成PD-1抗体,会不会副作用还是无法耐受?毕竟都是免疫治疗。 也有人咨询反过来的情况:用PD-1抗体副作用太大,无法耐受,想换成CTLA-4抗体,原来出现的副作用会不会再次出现?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国外的专家还真研究过。 来自法国的AngéliqueBrunot教授汇总了2011年CTLA-4抗体上市以来,全法国19家大型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56名先接受CTLA-4抗体Y药治疗出现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后续换成PD-1抗体治疗的恶性黑色瘤病友,纳入了研究。 改用PD-1抗体后,36%的患者再次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21%(12个)的患者出现的3-4级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4个病人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最初用CTLA-4抗体时候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一样的,等于说原来的严重不良反应再次反弹了——不过,经过积极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所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的整体有效率高达43%、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 总体而言,对之前用CTLA-4抗体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换用PD-1抗体总体安全性是可控的,疗效也还不错,但是需要密切观察,重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蛛丝马迹,及时果断处理。 2 PD-1治疗失败,会不会干扰 其他传统药物的疗效? PD-1抑制剂单药或者联合治疗,越来越成为诸多晚期实体瘤患者的首选治疗,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代表着肿瘤治疗的巨大进步。但是,总有患者对PD-1为主的免疫治疗不敏感,治疗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 那么,首选了PD-1抑制剂治疗,万一治疗失败,会不会干扰后续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传统治疗的疗效呢?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咚咚之前已经科普过,PD-1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接受化疗或者再接受放疗,疗效不仅不打折扣,似乎还能一定程度增加敏感性。近期,又有研究显示,PD-1治疗失败后,也不会干扰后续靶向药的疗效。 美国两家医学中心一共汇总了86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癌患者:64%的患者接受的是PD-1抑制剂单药治疗,29%接受的是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还有7%接受的是PD-1抑制剂联合其他新型药物临床试验。 这86名患者在以PD-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失败后,尝试了肾癌中常用的首选靶向药——卡博替尼(XL184)。 结果显示:客观有效率为36%,控制率为79%;中位中生存时间为13.1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6.5个月。 这一串数据,基本与既往报道的卡博替尼治疗历史数据吻合。也就是说,PD-1抑制剂治疗,并未干扰原本证明有效的靶向药治疗的疗效。 3 前列腺癌:PD-1抗体联合 恩杂鲁胺,客观有效 PD-1抗体治疗实体瘤,一路高歌猛进,已经在十几二十多种实体瘤中获得了成功。 但是,前进的道路上有几个难缠的拦路虎:一个是前列腺癌、一个是胰腺癌。截至目前,对于绝大多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患者,免疫治疗还尚未获得根本性的突破。 不过,近期一项研究给前列腺癌的PD-1抗体治疗带来了曙光。 一项二期临床试验入组了28名恩杂鲁胺内分泌治疗失败的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PD-1抗体K药联合恩杂鲁胺治疗。 结果显示:5名患者PSA下降超过50%,12名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中有3人肿瘤明显缩小,起效的患者中疗效维持的时间最长的几个已经超过了3年。 下图是3个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治疗后,不管是腹腔淋巴结还是肝转移灶,都出现了明显的缩小甚至消失。 参考文献: [1]. Associationof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1 Antibody Treatment With Risk of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