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症状

症状

身上哪种疙瘩可能是癌症?这三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身上哪种疙瘩可能是癌症?这三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身体细微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却突然发现,那些不起眼的瑕疵,竟然藏着健康的秘密。   身体上的微小变化,可能只是一个微小的疙瘩或者肿块,或许一开始并未引起我们太多的关注,但这些微小的变化,往往可能隐藏着疾病的线索,甚至有可能是肿瘤或者癌症的表现!   今天,我们将关注那些身体上的肿块结节等微小病症,深入关切我们的身体每个健康特征,探讨肿块的初步观察、癌症肿块的特征,以及哪些病症,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肿块初步观察 身体小疙瘩微妙中的重要 在对身体上的疙瘩或者肿块的初步观察中,我们应当细致入微地关注几个关键要素,这有助于我们尽早,对身体的微妙变化注意起来,从而尽早发现或者避免肿瘤或者癌症的风险。   首先,肿块的大小是我们观察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当结节超过1公分时,其潜在风险可能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当结节超过1公分时,其内部细胞可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增加了癌症的潜在风险。这个微小的尺寸差异可能反映了肿块内部的细胞生长异常,提醒我们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其次,触摸时对结节硬度的感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皮肤下的结节应该是柔软的。然而,一旦触摸到硬结,这可能是潜在的恶性信号,需要格外警惕。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硬结可能是细胞排列更为密集的迹象,与癌症相关的研究表明,肿瘤组织的硬度常常与其恶性程度相关。   最后,我们要关注肿块的边界。清晰的边界通常使人感到安心,暗示着肿块可能是良性的。相反,如果边界不清晰,我们则需要格外留意。   研究发现,癌症肿块的边缘模糊、不规则,与良性肿瘤的清晰边界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边界的不清晰可能表明癌症细胞扩散到周围组织的可能性增加,是肿块进一步检查的重要依据。   癌症肿块的特征 体察微变,抓住生命线   癌症肿块的早期发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那么身体可能出现的疙瘩或者肿块结节等,到底哪些和癌症相关呢?我们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01 坚硬的质地、大小的变化与不规则的形状和边界   癌症肿块往往呈现出多个特征的组合,这包括坚硬的质地、大小的变化以及不规则的形状与边界。   癌症肿块在触摸时往往感觉较为坚硬。肿块的大小变化也是及早发现癌症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当肿块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时。此外,癌症肿块的形状和边界也往往呈现出不规则的特征。   02 异常的颜色   一些癌症肿块可能呈现出异常的颜色。这是因为癌细胞的活动改变了肿块的血液供应和组织结构。例如,恶性黑色素瘤可能表现为深色或不规则的痣,与正常的痣颜色和形状有明显区别。   03 与周围组织的黏连   癌症肿块可能与周围正常组织黏连在一起,使得其在触摸时不容易移动。这是因为癌细胞侵袭并渗透到周围组织,形成了与正常组织的黏连。例如:乳腺癌,患者在进行乳房自检时,如果发现肿块与周围组织黏连在一起,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深入探讨 确诊前的关键步骤及需要关注的病症   在癌症防治的道路上,及早发现和确诊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注意到身体上出现肿块、持续疼痛、咳嗽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这可能是潜在的癌症信号,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在医学领域,癌症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初步判断往往不能替代确诊,病理检查成为不可或缺的步骤。   初步判断是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初步观察,但它并不能替代确诊。特别是对于疑似癌症的病例,病理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通过病理检查,医生才能明确病变的性质,进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

玉米
警惕这22种癌症的典型表现!20个防癌细节不容小觑

警惕这22种癌症的典型表现!20个防癌细节不容小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人,其中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高居全球第一!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罹患癌症! 1 警惕这22种癌症的典型表现 1.脑瘤: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脑瘤颅内压增高“三联症”。2.鼻咽癌:鼻涕带血、鼻塞、回吸性涕血。 3.口腔癌: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 4.肺癌: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血痰。 5.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6.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 7.胃癌: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呕吐、呕血或黑便。 8.胰腺癌:腰背酸痛、腹痛、黄疸、消瘦。 9.肝癌: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发热、黄疸。 10.胆管癌:右上腹疼痛、黄疸、皮肤瘙痒。 11.乳腺癌:无痛性并进行性生长的乳腺肿块、乳头乳晕改变、腋窝肿大淋巴结。 12.结直肠癌: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里急后重、常有便意、肛门坠胀感)、便血。 13-14.宫颈癌、子宫癌: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 15.卵巢癌:腹胀、下腹部肿块、腹水。 16.肾癌:血尿、腰痛、腹部肿块,是肾癌“三联征”。 17.膀胱癌:无痛性肉眼血尿。 18.前列腺癌: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流中断、排尿费力等。 19.睾丸癌:睾丸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20.淋巴瘤:无痛性淋巴结增大、酒精性疼痛、盗汗、发热、体重下降、皮肤瘙痒。 21.骨肿瘤:不明原因骨痛、无外伤病理性骨折。 22.黑色素瘤:色素痣发生异常变化。 以上症状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不错失诊治时机。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3个“1/3”的观念,即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治愈,1/3的癌症通过适当治疗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因此对恶性肿瘤进行有效预防和筛查,对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2 肿瘤早筛,正确选择 1. 体格检查(视、触、扣、听)是乳腺癌、淋巴瘤、口腔癌、肝癌等恶性肿瘤便于查体的早筛手段。2. 胃肠镜可筛查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三种癌症。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最好进行胃肠镜筛查。 3. 采血查甲胎蛋白以及超声检查是肝癌早筛手段。 4. 钼靶和超声是乳腺癌早筛手段,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应尽早做筛查。 5. CT检查是针对肺癌最简便可行的筛查方法,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6. 子宫癌、宫颈癌可通过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的DNA检测筛查。 7. 鼻咽癌可通过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等手段筛查。 8. 甲状腺癌可通过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筛查。 9. 白血病可通过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穿刺等手段筛查。 10. 肿瘤标志物是肝癌、 肺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的检出方法,例如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20个生活小细节必不可少,可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3 20个防癌细节,不容小觑 1. 必须彻底戒烟,远离二手烟。2. 戒酒或尽量不喝。 3. 身材管理,避免超重和肥胖。 4. 坚持运动,避免久坐。 5.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6.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7. 营养均衡,不偏食。 8. […]

玉米
晚期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需要引起警觉的十种临床表现,分别需要就诊于哪些科室?

晚期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需要引起警觉的十种临床表现,分别需要就诊于哪些科室?

晚期患者虽然经过积极救治,有的可以治愈或存活5年以上,同时随着医学的进步、新药的出现,这个比例也在缓慢升高。但是大多数患者,从诊断晚期肿瘤开始到死亡,通常都在5年以内,在这段时间内,患者会接受各种不同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并可能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十种情况出现后经常意味着病情相对严重,在出现这些临床表现时一定要警觉。 本文罗列出这十种临床表现,提醒医生和患者家属注意识别,并积极干预和治疗,争取缓解症状和生存更久。本想写相应的治疗策略,但实在是太复杂,只能先帮助患者和家属学会识别,并弄清楚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应该去什么科室就诊。 第一种:体力状态差(ECOG≥3分或KKPS≤50分) 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一条。 几乎所有的晚期肿瘤都会出现体力状态逐渐下降,无法避免。当ECOG≥3分时,意味着白天的卧床休息时间大于50%,继续恶化就会导致卧床不起,通常意味着肿瘤终末期。见下图的ECOG评分表(一般状况评分等同于体力状态评分): 尽可能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即使保持不住,也需要想办法延迟体力状态的恶化,越慢越好。我在既往的文章中写过保持良好体力状态的最重要的几种方式,参见《如何保持和改善肿瘤患者的体力状态?》,有兴趣的患者可以阅读。 记住这句话:晚期患者除了争取接受最好的标准治疗,尽量维持良好的体力状态是重中之重,做的越好,活得越长,生活质量也越好。 就诊科室: 营养科、肿瘤内科。 第二种:持续的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指的是血中钙离子高于正常水平,严重升高甚至可能导致生命风险。症状没有特异性,包括:乏力、虚弱、恶心、呕吐、腹痛、骨痛,严重者有多尿、意识不清和昏迷。 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上述症状时,抽血查血钙水平升高,通常可以确诊。 就诊科室: 肿瘤内科,必要时内分泌科协助。 第三种:脑膜转移 脑膜转移不是脑转移,这是两码事,脑膜转移比脑转移更严重的多,预后更差。 人体的大脑和脊髓被一层薄薄的膜包裹,就是脑膜(meninges),很薄但是内部的层次结构却非常复杂,从外到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主要症状:头痛、恶性、呕吐、颈背疼痛、颈部强直、下肢无力和行走不稳。通常头颅增强核磁以及腰穿可以诊断明确。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 第四种:谵妄 谵妄叫做delirium,称为急性意识错乱状态,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症候群,特点是意识不清醒、神志不清、注意力差、失去定向感、语无伦次、情绪激动或呆滞、睡眠-清醒周期紊乱、有时清醒有时昏睡、经常出现妄想和幻觉。病情经常起伏不定、时好时坏。 就诊科室: 精神病科、心理科、神经内科。 第五种:恶性肠梗阻 恶性肠梗阻指的是原发或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导致的肠梗阻,症状和普通肠梗阻基本一致:腹痛、腹胀、呕吐和排气排便减少。但是,除了小部分恶性肠梗阻能通过手术和药物的方式缓解,大部分恶性肠梗阻预后极差,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指征,很可能一直不能进食,直到最后时刻。  结合症状,然后做立卧位腹平片或腹部CT,即可确诊。 就诊科室: 肿瘤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  第六种: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恶性肿瘤导致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最常见于肺癌,是由于上腔静脉被肿瘤压迫后狭窄,头面部和上半身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综合征,表现为:头面部和颈部肿胀,前胸壁静脉扩张,胸闷和呼吸困难。  通常症状加胸部CT检查即可确诊。 就诊科室: 肿瘤放疗科(最重要的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方式),肿瘤内科、介入科(介入科可以放置上腔静脉支架,明显缓解症状) 第七种:脊髓压迫 脊髓压迫是由于肿瘤直接压迫或转移到脊髓形成压迫导致的严重事件,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 症状差别很大,颈部疼痛和背痛是常见症状,经常有胸部和腹部的束带征,并可以放射到后腰、臀部和下肢,也可能有行走困难、排尿困难、尿失禁和便秘,通常所有症状会不断的进行性加重。 结合症状,做核磁或CT即可确诊。  就诊科室: 骨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 第八种:恶液质 恶液质的定义是:非主动减重者的体重丢失、肌肉萎缩、乏力、虚弱及严重食欲下降。晚期癌症患者非常容易出现恶液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恶液质患者经常出现饱腹感、味觉改变、食欲丧失、肌肉减少和身体代谢异常,由于癌症的慢性消耗,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极度的消瘦。 恶液质的分为三个阶段: (1)恶液质前期:体重减轻≤5%,厌食和代谢改变。 (2)恶液质期:6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符合肌肉减少症伴有体重减轻>2%,或BMI<18.5同时体重减轻大于2%。 (3)恶液质难治期:肿瘤持续进展、对治疗无反应,分解代谢活跃,体重持续丢失无法纠正,预计生存期<3月。 所以,晚期癌症患者一定要注意体重,当非主动的体重丢失大于5%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就诊科室: 肿瘤内科、营养科 第九种: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出现胸膜转移后,形成液体聚集在胸腔中,这就是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是肺癌胸膜转移导致,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也可以引起。(恶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水是一回事,只是不同叫法) 因为恶性胸腔积液压迫肺脏影响呼吸,少量积液通常无不适,中到大量积液通常会出现活动后气短或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有时会有胸痛。 通常胸腔B超或胸部CT、胸片即可确诊胸腔积液,抽取胸腔积液找到肿瘤细胞即可确诊恶性胸腔积液。  就诊科室: […]

玉米
“刘三姐”扮演者肺癌晚期病危!很多人把早期症状忽视了!

“刘三姐”扮演者肺癌晚期病危!很多人把早期症状忽视了!

近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病重入院的消息引发关注。 2月22日,据央广网报道,记者从广西桂林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黄婉秋于2月18日因左上肺癌并肺内转移及并发症等,转入桂林市人民医院ICU病房治疗。①   此前,在2月21日,著名戏剧家魏明伦在其朋友圈转发了黄婉秋的“一生最后一次的微信”,并在留言中注明:刘三姐黄婉秋病危弥留。 1961年,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改编、讲述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反抗财主莫怀仁故事的电影《刘三姐》横空出世。 影片中,黄婉秋自然纯美的形象、配唱傅锦华婉转又富有“山野”味的歌喉、秀丽旖旎的桂林山水风光,以及动人的爱情故事,和谐地融为一体。 该片上映后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还传扬至海外,也让亿万观众记住了“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由她塑造的“刘三姐”的形象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的文化偶像,影响至今。 一直以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都居恶性肿瘤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头号杀手”。医生发出提醒,肺癌多半是“拖”出来的。 很多肺癌发现时已是晚期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乔贵宾2022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上刊文指出,肺癌早期难以被发现是因为肺的“特殊性”。② 肺癌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的压迫和侵犯造成的。早期的肺癌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肺部的容积较大,所以压迫症状不明显。 待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即已经进入中期、晚期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此时肿瘤压迫了肺、气管等器官,患者才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等临床反应。 这就是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的原因,根据经验来看,70%~80%的患者出现不舒服来医院检查发现时,都已经是肺癌的中期或晚期。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警惕肺癌 虽说肺癌难以早期被发现,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2022年在其微信公号刊文提醒,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肺癌: 1、持续的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常常会有咳不净的感觉,也可能会有少量白色泡沫痰,如果合并感染,则可能会有黄色脓痰。 2、久治不愈的咳嗽 如果咳嗽长时间不见好转,超过两周以上,要特别重视。 3、原因不明的咳嗽 如果既不是感冒,也不是咽炎喉炎、肺炎之类的疾病,出现长时间咳嗽,要想到去医院排查肺癌,特别是肺癌高危人群。 4、原有咳嗽性质发生变化 长期吸烟者会有间断的咳嗽,如果某天原有的咳嗽性质发生变化,要提高警惕,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5、痰中带血 肺癌的另一个常见首发症状是咯血、血痰,常表现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丝痰,或痰中带血,甚至直接咯血。 6、声嘶 声嘶也是肺癌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意味着肿瘤直接累及或压迫喉返神经,但声嘶也可能是咽喉炎、感冒、急性气管炎等导致,如果经休息或对症处理后一直不见好转,则应提高警惕。 7、胸闷胸痛 胸闷、胸痛容易被误认为是心脏方面问题,肺癌导致的胸痛多表现为不规律胸部钝痛或隐痛,也可能表现为胸闷不适或有刺痛感,可能随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而加重,有时还可能会有背部牵涉痛。 8、呼吸困难   靠近支气管肺门附近的中央型肺癌,容易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而引起气促气短,合并恶性胸水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9、不明原因发热 发热是很多癌症共有的表现,多是晚期表现,但有的癌症早期也可能有低热。由于发热的病因很多,遇到发热最重要的不是急着退热,而是查明原因,如果发热原因不明或久治不愈,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查明病因。 10、不明原因消瘦 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是很多癌症的共有表现,但并没有特异性,对于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和消瘦要到医院查明原因。 11、肺外表现 当肺癌侵犯或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肿瘤侵犯食管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导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可表现为头颈部及上肢水肿,或伴皮肤及口唇紫绀等)。 12、伴随症状 此外,肺癌还可能会有一些伴随症状,即副瘤综合征,比如杵状指、四肢关节肥大疼痛、重症肌无力、高钙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类癌综合征(腹痛腹泻、面部潮红、支气管痉挛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一些症状并非肺癌特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也可能会有类似症状。 如果有以上症状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要简单地对号入座认为自己肯定得了肺癌,只是提醒要重视,如果症状超过2周,要尽早去医院检查。③ 这几类高危人群,要早筛查“揪出”肺癌 肺癌难以在早期被发现,及时筛查是发现肺癌的关键。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建议: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那么,哪些人是肺癌高危人群呢?《推荐》指出,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1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2)被动吸烟;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5)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 (6)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④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2-22央广网《“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病重 桂林组织专家组进行救治》(记者 罗兰) […]

玉米
为什么结直肠癌发现即晚期?出现“三多、两痛”要警惕

为什么结直肠癌发现即晚期?出现“三多、两痛”要警惕

本文专家: 李进 同济大学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结直肠癌是困扰我国患者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五,每年新发病例约55万①,且患者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出现“三多、两痛”症状要警惕 据《内科学年鉴2022》(Ann Transl Med 2022)最新数据,我国76.9%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就已处于中晚期②。“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比如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感、大便潜血阳性等,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掉。因此,做好肠癌早筛非常重要!”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提示道,出现“三多、两痛”的症状要警惕: “三多”症状: 1. 排便次数的异常增加: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等; 2. 放屁次数异常增多:如果最近放屁异常频繁,并且伴随刺鼻的臭味,那就需要警惕了; 3. 便血次数突然增多:肠癌和痔疮导致的鲜红血液不同,肠癌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 “两痛”症状: 4. 腹部疼痛:如果肿瘤引发肠道梗阻,就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5. 肛门处疼痛:如果肿瘤的位置靠近肠道末端,会导致肛门有坠胀、疼痛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异常消瘦等症状。 “现在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比如粪便基因检测、大便隐血试验等普查的方法进行早筛。对于高危的人群,如:家族里面有多个结直肠癌病人或者原来就有结肠的炎症,还有MMR(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病人等,我们建议早一点做筛查。这样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五年生存率也会相应提高。”李进教授表示。 未做靶点检测,不要盲目使用靶向药物 据《内科学年鉴2022》(Ann Transl Med 2022)最新数据,当前RAS基因检测率仅为41.4%②,随之带来的,便是精准治疗的低应用率——《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中期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靶向药的使用率不超过40%③。 李进教授称,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以及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癌患者跨越了5年生存期,实现了更长的生存获益。而实现精准诊疗的前提是通过基因检测精准捕捉到患者癌症靶点信息。想用靶向治疗,必须首先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自身肿瘤的“靶标”,对“靶”用药。对于有明确靶点的药物,须遵循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的原则,不得在未做相关检查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据李进教授介绍,在中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52.98%的RAS基因状态都是野生型,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已有临床研究证明能够通过特定的靶向药物(如抗EGFR单抗)治疗实现生存获益,改善预后②。 “肿瘤诊治强调‘精准治疗’,而基因检测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根据基因的突变状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最合适的治疗及用药方案,从而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规范化的基因检测过程和报告至关重要。”李进教授说道。 “我们在TAILOR研究中,通过RAS检测把能够从中获益的病人挑选出来再进行治疗,观察到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再一次佐证了患者分层和疗效的关系。”李进教授表示。“由此可见,基因检测反而可以减少浪费,因为有些病人可能本身就不适合某类靶向药物。通过基因检测,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让适合的病人用上该用的药,才能够让更多人获益。” 11月25日,第二届默克精准联盟峰会举办,默克与8家基因测序和伴随诊断公司基于TAILOR研究达成深度合作,持续拓展这一全球首个由中国研究者开展的、使用NGS进行患者筛选入组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大型、多中心III期抗EGFR研究的潜力,助力全球首批全RAS(NRAS+KRAS)西妥昔单抗伴随诊断试剂盒的诞生。 “精准诊疗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生态圈,需要有行业各方的努力,需要大家一起朝前走。各方都打通,整个行业才能进入良性的进步。心有所持,方能笃定前行。”默克中国医药健康肿瘤事业部负责人袁泽之表示,“2020年精准联盟峰会成立至今,默克不断加深与基因检测上下游、医院、学协会多方的合作。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进程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将为患者带去实质性的获益。” 参考资料:①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s.pdf②Zhang X, et al.Utilization of genetic biomarkers testing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 a nationwide multicenter […]

玉米
癌症骨转移有哪些临床表现?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推荐收藏

癌症骨转移有哪些临床表现?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推荐收藏

骨骼就像支撑高楼大厦的钢筋 撑起了我们的身体 如果钢筋出了问题 大楼会随时面临着倒塌的风险 我们的身体同样如此 如果我们的骨头被癌细胞侵蚀 该怎么办? 肿瘤骨转移是如何发生的? 从定义上讲,肿瘤骨转移是指某些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少部分经淋巴转移)至骨组织,定植后逐渐形成新的肿瘤病灶,破坏正常骨组织,引起以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通俗的讲,某种原发恶性肿瘤,如肺癌,原本与骨骼并无直接关系。但随着疾病进展,部分肿瘤细胞会从肺部原发病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随着血管孔径变细,血液流速变慢,肿瘤细胞会沉降下来,在骨组织表面安家,即形成了骨转移,当肿瘤细胞不断继续增殖,骨细胞的正常微环境会遭到破坏,进而骨组织会逐渐被肿瘤细胞蚕食。 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有多高?哪些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 从过往经验来看,肿瘤骨转移往往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因过去医疗水平限制,这类病人大多数在确认骨转移发生前就去世了。但随着现今对各类原发肿瘤的控制越来越好,反而更多的肿瘤患者被发现出现骨转移。 对于多数肿瘤类型,如能够做到对骨组织的改变早发现,早手术,那么随访下来,积极的治疗对肿瘤骨转移还是有效的; 对于某些分期较晚,手术难以根治的部分原发肿瘤,发生骨转移可能性比较大。甚至很多患者就是以骨转移症状为首发症状前来就诊,经过系统检查才发现原发病灶,所以也不排除某些肿瘤起病早期就会发生骨转移。   通俗的讲,某种原发恶性肿瘤,如肺癌,原本与骨骼并无直接关系。但随着疾病进展,部分肿瘤细胞会从肺部原发病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随着血管孔径变细,血液流速变慢,肿瘤细胞会沉降下来,在骨组织表面安家,即形成了骨转移,当肿瘤细胞不断继续增殖,骨细胞的正常微环境会遭到破坏,进而骨组织会逐渐被肿瘤细胞蚕食。   经过统计分析,常见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大概有60-75%,算是第一梯队;肺癌、肾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次之,大概有20-45%;消化道肿瘤比如胃癌、结直肠癌以及妇科肿瘤也可能发生骨转移,发生率一般在10%以内。 中轴线-脊柱是人体运动最重要的一环,肿瘤转移到脊椎上的情况多吗? 理论上讲,癌症患者的每一块骨头都有可能发生转移,但统计下来,脊柱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尤其是胸椎;其次才是骨盆、四肢长骨、肋骨等等。 肿瘤骨转移有哪些临床表现? 第一,疼痛是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特点主要是持续性的钝痛,并且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尤为明显。 第二,肿块或局部肿胀,多见于四肢表浅部位,严重者可能影响临近的关节活动。 第三,病理性骨折,被肿瘤侵蚀的骨组织硬度降低,轻微外伤甚至无任何诱因,就可能发生骨折,进而出现疼痛明显加重,畸形,活动障碍。   第四,脊柱转移性肿瘤还有一类特殊症状:神经压迫,脊髓和神经根是连接大脑和肢体的高速公路,平时在健康脊柱的保护下高效运转,但如果肿瘤转移至脊柱,椎骨遭到破坏,坍塌变形,便可能压迫到周围的脊髓或神经根,神经根受压会引起其所支配区域疼痛、麻木、无力;而脊髓受压,则会引起受压平面以下躯干、肢体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大小便异常,也就是常说的瘫痪。 如何诊断骨转移?去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肿瘤骨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结合患者肿瘤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开具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少数难以确诊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   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某一项或几项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医生经过询问病史,体检,怀疑骨转移的话,需进一步作影像学检查,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做X线平片,CT,磁共振,骨扫描,PET-CT,(这些检查各有侧重:X线会做一个初步快速的判断,可以发现病理性骨折,明显的骨质破坏,但敏感性较低;CT和磁共振能够发现更早期的转移病灶,磁共振在判断脊柱转移癌是否压迫神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骨扫描能够早期筛查全身骨转移,PET-CT则能显示全身脏器及骨转移情况,利于对患者做出全面评估。)     做这些检查的同时,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血钙,碱性磷酸酶等也可以辅助诊断。经过这些检查,大多数患者都可以确诊是否发生骨转移,极少数不典型病灶可能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等待病理检查确定。 转移性骨肿瘤有哪些信号?平时患者该如何提防? 骨转移早期症状可能只有疼痛,而且往往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很多老年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年龄,出现腰腿痛很正常,但骨转移的疼痛有它自己的特点,往往没有过量活动,不良姿势等诱因,疼痛持续天数更久,夜间入睡期间反而更痛,如果有这些特点,希望患者要警觉,要防微杜渐,及时就诊;   对于前面提到的容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即便患者没有出现骨转移相关症状,我们也建议治疗开始的5年内,每年做骨扫描筛查,以便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很多患者听到骨转移就非常害怕,认为是癌症疾病晚期的表现,觉得离死亡不远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认为。首先宏观上讲,即便确诊了骨转移,目前针对原发肿瘤治疗的药物越来越多,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都是有确切的数据统计的;另一方面,针对骨转移病灶,我们也可以综合运用药物、放疗、微创介入、开放手术等治疗手段,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已经瘫痪的病人,经过我们及时的手术治疗,重新恢复站立行走能力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所以,要科学面对肿瘤骨转移,既不能满不在乎,讳疾忌医,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也不能心灰意冷,万念俱灰,要相信医生,相信我们能够给你生活的勇气和底气,让你重拾信心与尊严。 肿瘤骨转移应该如何治疗? 除了针对原发病灶的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药物、放疗、微创介入、开放手术,这些都是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方法。 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等等,还有一类新药地舒单抗,能够抑制骨破坏进程,一旦发现骨转移,应该马上应用;另外是针对骨痛的止痛药物,我们会根据疼痛评分按照阶梯给药的原则开给患者。 放疗是骨转移的治疗的重要一环,早期的骨转移首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目前的微创介入方法有很多,一方面在CT或B超引导下,将探头精准置入骨转移病灶内,通过射频、微波等物理方法杀灭肿瘤,另一类是通过微创穿刺,在肿瘤形成的骨缺损处注入骨水泥,重塑骨骼的稳定性。   开放手术多用于较为严重的,出现病理性骨折、脊柱失稳、神经压迫的骨转移患者,目的是重建病灶骨的稳定性,挽救神经功能。而且手术完成并不是治疗的结束,术后要继续联合应用药物、放疗。 有些患者往往会跑几家医院,看不同科室的专家,当他们收到不同治疗建议时,应如何抉择? 治疗方法的选择,不能看患者主观好恶,也不能凭医生专业所长,而是提倡多学科会诊模式,也就是MDT。 MDT团队包含骨软组织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研究病例,评估病情,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骨转移大手术之后该怎么康复? 术后会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患者神经功能,具体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总体原则是:在良好的镇痛下,尽早开始康复锻炼。   早期应避免负重,以恢复肌肉和关节活动为主。后期可在保护下做轻微负重,循序渐进。对于术前合并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的脊柱转移患者,可能需要更久更复杂的康复过程。 […]

玉米
被忽略的「抗癌神药」:无需打针吃药!做好病情反馈患者生存期就能大幅提高!

被忽略的「抗癌神药」:无需打针吃药!做好病情反馈患者生存期就能大幅提高!

当我们在讨论癌症治疗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些什么? 首先当然是药物疗效。毕竟在癌症治疗中,抗癌药物就是关键。近些年我们在抗癌药物中取得了跨时代的进展,熟悉我们科普的癌友们想必都很清楚: 目前中国癌症的医疗水平已经迎头赶上世界顶尖水平,患者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顶尖的药物治疗。(参考文章:2021年,癌症治疗领域的这「四件大事」,你必须清楚)   其次,我们同样关注抗癌药物的价格。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抗癌治疗与“巨额医疗费用”划上等号,但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各项重磅抗癌药物就开始陆续纳入医保,为患者们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2022年1月1日起,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开始执行,又有更多重磅药物纳入医保范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让抗癌药物进入“神药平价”的时代。(详情参考文章:重磅! 2021年医保目录更新, 18种抗癌药物纳入医保范围, 患者们需要的药物大幅降价了!) 有了划时代的抗癌药物,也有了相对平价的药物价格,对于癌症患者们来说,还有什么方式能够增加抗癌有效率,帮助生存期大大提升? 近期,中国医生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药物与药价之后,患者就诊方式与随访模式将迎来变革,大大提升患者们的生存期,对患者的帮助甚至可以堪比革命性的药物。 仅仅改变就诊方式与随访模式,真的可以堪比一款重磅药物?通过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改变我们的癌症诊疗方式真的有奇效! 2022年1月8日,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强教授和石丘玲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临床研究“CN-PRO-Lung2研究”成果刊载于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是国际癌症学术领域的顶级期刊,但凡可以刊载其上的癌症临床研究都将对国际癌症医疗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而李强、石丘玲教授团队开展的临床非常有意思:他们并非针对药物进行临床,而是针对患者的术后管理行为开展了临床实验。在临床上,这种模式有一个特有的称呼,叫做“患者报告结局”(PRO),即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进行的医疗行为。 这项临床共招募了166位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是即将接受肺癌切除手术的病例。患者们随机分为两个组:症状管理(干预组)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共83位患者。 所有参与临床的患者在手术前后每天和出院后(每周两次)都会通过医院专门提供的病情监控系统报自我症状。在这个病情监控系统(即上文中提到的PRO系统)中,共设置了五种类型的症状,包括疼痛、乏力、睡眠不安、气短、咳嗽,每种症状的评估分值为0-10分。 在症状管理组(干预组)中,一旦其中一个指标超过预警值(≥4分),系统将实时生成警报并发送给医生进行处理;而在对照组中,患者仅接受这个系统的实时监测及常规护理,系统并不会向医生推送警告。 在术后进行了四周的病情监控后,两个组别的患者在术后反应上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相比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的肺癌患者,接受病情监控系统管理,并由医生及时处理情况的患者症状负担更低(中位事件数为0件 vs 2件),并发症较少(比例为21.5% vs 40.6%)。 通俗说来,就是主动监控自身情况,并根据系统判断向医生报告的患者,并发症概率比起普通护理的患者低了一倍!同时这些患者的症状负担也更轻。 这样的临床结果虽然看起来并无新奇之处,可能有的读者会说:主动监控症状,肯定比术后“没人管”要好。但这是第一次从临床数据的层面证实了患者术后接受密切的症状观察与及时处理,能大大降低可能面临的症状负担与并发症,这与中国目前通行的“术后直接回家休养”的临床现状相比,给了我们很大的前进空间。 在以往的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都是被安排的角色。由于医疗资源紧缺,经常面临术后两天就不得不出院的窘境。 尽管部分患者出院后会定期进行复查,但大部分患者并没有这个意识,只有在出现症状的情况下才会返回医院检查。从这个临床结果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可能给自己带来接近一倍的并发症风险。 实际上,通过这个临床,我们发现医生通过线上沟通和建议的手段来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与实时诊疗,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相信随着这个临床结果的出炉,在未来癌症患者们的手术并不是“一刀了事”,而是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后续随访机制,将患者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无独有偶,国外也有过类似的临床实验,并同样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一项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上的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后,通过互联网工具在离院期间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自己的近况,并对不良反应进行主动监测和干预,其生存期延长了5.2个月,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对于患者来说这类临床结果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很多时候,抗癌治疗并不是动了刀/吃了药就能高枕无忧的。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也是我们与病魔持续作战的一场战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关注自身的症状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才能将我们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将我们的治疗效果与生存期提高到最好的状态。  

小D
涕血、耳闷、鼻塞、头痛……可能是这个癌症在作怪

涕血、耳闷、鼻塞、头痛……可能是这个癌症在作怪

这些症状频繁出现,一定要及时就诊筛查

小D
香港一老戏骨从查出癌症到去世仅仅3个月!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香港一老戏骨从查出癌症到去世仅仅3个月!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这些身体不适,可能是癌症信号

小D
【辟谣】食用豆制品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辟谣】食用豆制品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这个谣言!别再传了!

小D
肿瘤患者该如何应对药物性肝、肾损伤?

肿瘤患者该如何应对药物性肝、肾损伤?

注意预防药物性肝、肾损伤才能更持久抗癌

小D
警惕肺癌复发转移,有这些症状及早就医

警惕肺癌复发转移,有这些症状及早就医

癌患要提高预警能力,学会通过早期症状判断是否复发转移

小D
写在老公术后两周年:漫漫抗癌路,用心走好每一步!

写在老公术后两周年:漫漫抗癌路,用心走好每一步!

我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明天会怎样,但我要紧紧抓住眼前的日子与幸福相守

小D
香港著名导演因鼻咽癌去世,必须警惕了!

香港著名导演因鼻咽癌去世,必须警惕了!

鼻咽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小D
腹泻不是小事,这些处理方法要牢记

腹泻不是小事,这些处理方法要牢记

癌相关腹泻怎么处理?

小D
这个指标,中老年男性要当心

这个指标,中老年男性要当心

前列腺癌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小D
全面解析肺癌骨转移(附饮食调整),快收藏!

全面解析肺癌骨转移(附饮食调整),快收藏!

骨转移怎么治,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小D
男人最应该关注的几个癌症征兆

男人最应该关注的几个癌症征兆

早发现早干预

小D
肺癌早发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肺癌早发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提高防癌意识,尽早发现就医

小D
又是肺癌!57岁羽坛名将韩爱萍逝世,如何预防要知道

又是肺癌!57岁羽坛名将韩爱萍逝世,如何预防要知道

如何早发现?哪些高危人群需筛查?

小D
可叹:“开挂大反派”最后却败给晚期肺癌!

可叹:“开挂大反派”最后却败给晚期肺癌!

肺癌猛于虎,如何才能逃出生天?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