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酒精

酒精

每天一瓶酒,大脑老2岁!权威研究发现:喝酒容易把脑子「喝没了」,适度饮酒也不行

每天一瓶酒,大脑老2岁!权威研究发现:喝酒容易把脑子「喝没了」,适度饮酒也不行

人们常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然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项研究指出,即使是小酌,也会伤脑[1]。 这一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36678名健康中老年的脑部核磁共振影像,发现平均每天饮酒2酒精单位(相当于1瓶啤酒),就相当于大脑衰老两年。 酒这个东西,自古就是各种节日庆典上必不可少的饮品。传说中商纣王曾造酒池肉林,极尽奢华。而现实中,在我国河南信阳出土的夔纹提梁卣中,也提取出了来自商代的古酒,名副其实的三千年陈酿。 不过对健康来说,酒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伤肝、致癌、增加心血管风险,还会影响认知功能。所谓红酒软化血管,无非是一场营销骗局。而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丽故事,其实也是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依赖。 夔纹提梁卣和其中提取到的3000年陈酿 当然,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加强,以前那种酗酒、灌酒的情况已经少了很多,但每逢聚餐聚会也难免要跟朋友小酌几杯,饮酒助兴。很多健康专家也在强调适度饮酒,但这个适度饮酒的度是多少呢?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项研究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一研究一共纳入了英国生物银行中36678名健康中老年的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了他们的饮酒情况。分析结果显示: 平均每日饮酒0~1个酒精单位(10mL纯酒精,相当于半瓶啤酒)对脑体积影响不大; 平均每日饮酒1~2个酒精单位,大脑的灰质和白质体积分别减少0.127和0.074个标准差,相当于50岁时额外衰老了2年; 平均每日饮酒2~3个酒精单位,灰质和白质体积分别减少0.223和1.28个标准差,相当于50岁时额外衰老了3年半; 平均每日饮酒4个酒精单位以上,50岁时大脑会额外衰老10.2年。 饮酒与大脑灰质(左)和白质(右)体积减小相关 也就是说,即使是通常认为的适度饮酒(平均每天1~3个酒精单位),也会造成明显的大脑萎缩和衰老,喝的越多,衰老就越快。不过好消息是,平均每天1酒精单位以内的饮酒量看起来不会对大脑产生明显危害。 但这还只是认知功能这一方面。而对癌症来说,饮酒没有安全阈值。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每天少于10g酒精的轻度饮酒,一年也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4.13万例癌症的发生[2]。 这酒,最好还是别喝了。   参考文献: [1]. Daviet R, Aydogan G, Jagannathan 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gray and white matter volumes in the UK Biobank[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1175. [2]. Rumgay H, Shield K, Charvat H, et […]

小D
全网首发!酱香拿铁=茅台自由?最全面的咖啡+酒精饮用指南来了!

全网首发!酱香拿铁=茅台自由?最全面的咖啡+酒精饮用指南来了!

咖啡与美酒,两大世界级饮料的碰撞会是什么滋味?   就在前几天,随着瑞幸咖啡与茅台的史诗级联名,朋友圈的吃瓜群众们狠狠感受了一波「茅台自由」的快乐。 有段子戏称,朋友圈的「含茅量」,是检验你朋友圈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然,有人在排队抢购「酱香拿铁」,自然就有人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就在大家沉迷在酱香拿铁令人上头的香味中时,我们正在全力准备,为大家准备一篇全网首发,同时可能也是最全面的「咖啡+酒精」健康科普。 按照惯例,我们先说结论:   01 酱香拿铁中真的有酒精!虽然浓度很低(据官方称酒精度数不足0.5度),但喝完也不要驾驶了。 02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咖啡+酒精这对组合纯属一把好牌打的稀烂的典范。简单来说,就是咖啡这个尖子生被酒精拖后腿了。 03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酱香拿铁」适度饮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酱香拿铁」中真有酒精,不可掉以轻心   接下来咱们一个个问题细说。首先需要给大家示个警:根据瑞幸今天公布的信息,「酱香拿铁」中的酒香,来自于其关键配料:白酒风味厚奶。就是下图这个关键配料: 据悉,为了调配首批白酒风味厚奶,茅台公司首批便调配了价值3000万元的茅台酒,直接加入了这批风味厚奶中,这才有了今天大家手中咖啡的「酱香」。 所以,「酱香拿铁」中真的有酒精,并且真的就是原滋原味的茅台酒。年轻人的第一次茅台自由,由瑞幸帮助大家实现了。 当然,这就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喝完「酱香拿铁」后开车,否则明日在门店前方100米处就遇见查酒驾,那可就乐极生悲了。   咖啡+酒精组合,一个是有益健康的好帮手,一个是诱发癌症的大帮凶 回到咖啡与酒精这个组合本身,其实它并不是一个新奇的事物:早在2015年,这个组合便已经在一些精品咖啡店出现了。 但抛开「酱香拿铁」本身的滋味不说,我们只聊一聊它在健康上的效用,「酱香拿铁」就是一款不那么成功的饮品。单独饮用咖啡,对人体来说有着不小的益处:顶尖医学期刊《NEJM》曾发布研究结果:每日摄入咖啡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皮肤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肝癌等系列癌症的患病风险,每天4杯(标准咖啡杯)的饮用量刚刚好; 而另一篇文献则发现喝咖啡可以护肝,相比不喝咖啡的人,喝咖啡的人患上慢性肝病的风险低了21%,肝癌风险也降低20%。 但酒精可就不同了。无论是美国NCCN临床指南,还是欧洲抗癌指南,又或者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相关指南,酒精都是导致癌症最重要的罪魁祸首。 换句话说,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关于酒精的危害,我们后文会详谈) 而这样一好一坏的组合,把咖啡这个优等生也一并带坏了。 当咖啡与酒精组合时,这些风险正在增加:   咖啡掩盖你的醉酒感 用今天流行的段子来说,就是咖啡+酒精会让你“醒着醉”。 当腺苷受到咖啡因的抑制时,我们会由此感受到更加清醒和活跃。但酒精会使过量的表现恰好是腺苷的积累让醉酒的人「秒睡」。当咖啡因消弭了这一自我保护机制,身体就会认为自己不太醉,可能导致我们误判酒量,过量饮酒,增加中毒和受伤的风险。   脱水的双重打击 宿醉过后,我们的身体通过抑制垂体制造抗利尿激素,来实现解救的目的,因此会导致脱水,很多人宿醉过后头痛的真实原因其实也来自脱水。而咖啡因则会让你排出更多尿液。这样的脱水「双重效应」,很多健康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对心脏也有不良影响 无论是咖啡因还是酒精,都会导致人体心房颤动(一种心脏的不规律跳动)。 而过量的酒精和咖啡因都可以增加心率和血压,长时间这样可能对心脏健康造成损害。   当然,以上情况只是在剂量足够的前提下才会存在如此之多的危害。「酱香拿铁」作为一款朋友圈追捧的热门饮品,每杯中茅台酒的含量可能仅有几毫升。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因此,看到本文的读者们,「酱香拿铁」是可以适量饮用的这一认知是我们要向大家传递的。 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关于酒精的危害,我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与酒量更好的老外们相比,酒精会给中国人带来更多伤害:   ● 中国人尤其不能喝酒,对我们来说酒精致癌的风险比其他人种更高!   ● 如果你是喝酒容易“上脸”的中国人,你的患癌风险是“高上加高”。(当然,这类群体通常酒量并不好)   为何得出这个结论?2021年7月,国际顶尖杂志《TheLancet Oncology》发布了一项最新全球的癌症负担报告,其中酒精与癌症的关系被重点提及。 报告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   或许报告中2020年全球74万例与酒精相关的癌症病例距我们太过遥远,那就让我们看看近在眼前的数据:到底多少癌症类型与酒精相关,中国人喝酒与致癌的关系又是如何? […]

小D
人的安全饮酒量

人的安全饮酒量

喝完酒有点头痛乏力,你一般都怎么解决? 闷头睡一觉、吃点解酒药,还是选择默默忍受…… 在很多人的酒后经验里,种种不适在一觉过后就会消散,因此有人认为偶尔喝醉并不要紧。 近日,西班牙和德国联合研究发现,饮酒6周后,我们的大脑仍然在持续受到损害。 这项研究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再次提醒:酒精对大脑非常不友好。 喝醉一次,伤脑6周 西班牙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德国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将90名酗酒者的大脑磁共振成像同36名不饮酒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到酗酒者大脑白质的持续退变过程。 酗酒者在清醒两周后(左)大脑中的电活动(蓝线)明显少于禁酒者(右) 大脑扫描结果显示,酒精对两个大脑部位的影响最大,一个是海马体,另一个是前额皮质。 记忆、情感、决策以及行为等均受这两个部位控制,因此上述功能会受到损伤。 与滴酒未沾的人相比,醒酒2周后,饮酒者大脑内神经元的电活动仍然明显偏少,这种影响会在停止饮酒后持续6周。 研究员圣地亚哥·卡纳勒博士说:“该研究成果挑战了人们的传统看法。事实上,酒精对大脑的伤害远不止于宿醉的那个早上,在那之后的至少6周,大脑神经元的‘沟通交流’都在发生改变,神经信号传递持续受到限制。” 酒精在人体的作用可分三阶段: 皮层下释放:健谈、控制情感能力下降、情感高涨到欣快、轻度行为障碍; 皮层下释放到中枢抑制:自我控制能力明显降低,讲话随便、动作精确性差,步态不稳; 中枢抑制:深睡到昏迷, 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而该项研究结果表明,酒精显然使青少年的脑子偏离了正常发育规矩。由于大脑前额叶区是最晚成熟的,因此前额皮质灰质影响最为明显。 额叶皮质是负责执行功能的大脑区域,包括认知过程。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加速衰退会导致认知功能的加速损伤。 酒精对这些区域造成的损害,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决策力、自制力等。 海马体在萎缩 较高的酒精摄入量与患海马萎缩的风险增加有关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长达30年的Whitehall II队列研究中,550名成年参与者对认知表现、每周饮酒量进行了反复测量,并在研究终点进行了多式核磁共振成像。 每周摄入30单位(1单位约为8g酒精)酒精的参与者海马体萎缩的风险最高,是不饮酒者的5.8倍; 适度饮酒者(男性:7-21个单位/周,女性:7-14单位/周)右侧的海马萎缩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3.4倍; 轻度饮酒(1-7单位/周)也不能预防海马体的萎缩。 此外,在认知方面,与不饮酒者相比,饮酒量越大者其词汇流畅程度下降得越快;但是,在语义流畅程度和单词记忆没有统计学差异。 大脑都萎缩了,你离痴呆不远了 A.所有类型痴呆  B.早发性痴呆 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一篇纳入100万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饮酒是造痴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早发性痴呆症。 这个研究团队从一开始就野心勃勃,他们分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涵盖了法国所有的住院患者,超过3000万的数据。 他们发现了100多万例痴呆症,排除了罕见型痴呆症以及早期精神障碍的患者,最终发现居然有945000人患有酒精使用障碍。可见,酒精和痴呆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关联性在早发性痴呆中尤其明显,65岁以下、有酗酒史的患者有57%患上了痴呆。 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严重 以前的研究表明,酒精对大脑的长期影响是由γ-氨基丁酸所介导的,并且由经颅磁刺激运动皮层引起脑电位改变。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芬兰的一项研究使用经颅磁刺激脑电图(TMS-EEG)测量并比较27名(11名男性)大量饮酒组和25名(12名男性)无饮酒史组脑电位的改变。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男性脑电位改变振幅更明显。 这表明,男性青春期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可能要高于女性,更可能发生脑功能改变。 尽管端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大脑皮层约2-3mm,但是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然而,在酒精的推波助澜下,灰质的下降加速,脑细胞死亡数量更多。 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列为世界酒精“重灾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吸烟。 2018年8月,《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2019年4月,《柳叶刀》发表了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牛津大学合作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风险持续增加。 整体来看,有害使用酒精每年导致全世界300万例死亡,其中男性占3/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害使用酒精可致200多种疾病。 过量饮酒,全身都伤不起 1. 肝损伤 长期大量喝酒,受到危害的首先就是身体的肝脏。在大量饮酒的过程中,肝细胞会被破坏,解毒功能下降,酒精所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利用而转为脂肪,大量脂肪进入肝细胞,肝细胞粒腺体的场所被霸占,物质的新陈代谢无法进行,大量酸毒积聚肝脏,形成脂肪肝,甚至要命的肝硬化。 2. 癌症 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联合推出的第三版《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饮酒与6种癌症密切相关,包括口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即便少量饮酒或酒精饮料,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

半夏
中国人一辈子的患癌概率竟高达1/4?来看看你是怎样一步步落入「癌症陷阱」的

中国人一辈子的患癌概率竟高达1/4?来看看你是怎样一步步落入「癌症陷阱」的

大学生魏则西,漫画家熊顿,歌手姚贝娜,演员徐婷…. 当癌症降临的时候,每个人都猝不及防。但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癌症,似乎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们的错觉。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权威数据,2013年中国人口预期癌症新发病例总数为368万人,但仅仅两年过去(2015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429万人,平均每分钟新增癌症患者数量由7人增长至8人。按照中国家庭户均人口3.35人计算,每年就有超过1400万人直接或间接成为癌症的受害者。 “癌症人数越来越多,总不至于砸到我头上吧?” 每个人都会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但现实往往比想象的更糟糕。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算一算,自己或是家人罹患癌症的概率有多大。 1 癌症并不遥远 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上文中提到,2015年中国癌症报告是中国肿瘤医学领域最新的权威癌症统计数据。 该数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顶尖医学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jicians杂志上发表的《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统计而来,分析了中国72个地区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数据。 我们今天患癌概率的计算基础,就来自于这篇权威的数据统计文章。 按照201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6岁来计算,同时参考了中国癌症流行病学数据,我们会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计算结果: 一个中国人在76岁前患上癌症的概率大约是1/4,死于癌症的概率大约是1/7。   而这个数据,还将随着中国人年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而增长。换句话说,在患癌这件事上,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要将癌症当做一种常见病。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并不是所有人群的患癌几率都一致,不同的人群可能面临不同的患癌风险。 2 患癌风险的差异各不相同 这些风险你难以避免 老年人是患癌的主力军   与心脑血管疾病类似,癌症也是一种“老年病”。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报告显示,老年人群是患癌的最主要群体。在中国,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占癌症发病总数和死亡总数的60%和71%。 根据计算,30岁之前患上癌症的概率只有约1/200,死于癌症的概率是1/600,随着年纪增大,癌症的风险将会成倍增加。 男性的患癌风险远远大于女性   在患癌这件事上,“大男子主义”吃了不少亏。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甚至是患癌后的五年生存率,中国男性都远远低于女性,特别是患癌后的五年生存率,男性比女性高出近40%。 男性75岁患上癌症的概率是3/10,女性只有1/5。男性75岁之前死于癌症的概率是1/5,女性只有约1/10。 除了年龄、性别以外,地域也是患癌风险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中国,有这么几大地区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升高。 西南地区是我国的癌症「重灾区」   在我国七大地区中,西南可以堪称为癌症的“重灾区”,发病率、死亡率位居全国最高,而患癌后五年生存率位居全国最低。 太行山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显著升高   太行山系地区是我国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区域之一,其中河南林州市的的居民食管癌发病率甚至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饮食习惯(吸食滚烫的粥、喜喝滚烫的茶水等)可能是导致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我国还存在广东的肝癌、鼻咽癌发病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及EB病毒感染等因素)、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女性乳腺癌及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等一系列癌症地域差距的情况。 3 这些癌症风险 是你可以主动避免的 如果说上面的患癌风险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那么一些致癌的危险因素,则是我们自己就可以主动避免的。 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烟草了。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每次提起吸烟致癌,他们总是振振有词:我的朋友XXX吸了一辈子的烟,不照样高寿健康。 实际上,这就是一场与概率赌博的生死游戏。在过往的临床研究与数据统计中,烟草和癌症的关系已经很明确了:长期吸烟者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50倍。 而不吸烟的人,75岁前死于肺癌的概率大约只有1/200;吸烟的人,75岁之前死于肺癌的概率是1/6;50岁之前就戒烟的话,风险将下降到大约1/15。详情可参考:“致命”烟草:夺走160万人的生命,有人依然甘之如饴 对于中国当下的3亿吸烟者来说,每6个中就有1个,会在75岁前死于肺癌。所谓的「吸烟也长寿」,其实就是在赌那不幸的1/6,不是自己。 更可怕的是,1/6这个概率只算了肺癌,并没有包括与烟草有关的鼻咽癌、口腔癌、膀胱癌等其他多种癌症的风险。 如果你不仅抽烟还喝酒,那么患上癌症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增加。详情可参考:茅台防癌, 红酒养生? 错了! […]

小D
20张癌症人体地图,告诉你致癌真相

20张癌症人体地图,告诉你致癌真相

到底喝什么干什么会得癌,在互联网上似乎一直是各国各路野生养生专家热爱的话题。然而众说纷纭,有没有点可靠的? 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之一:Elsevier推荐了一个很好用的癌症身体交互图,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致癌物质和癌症的关系。这些信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专业协会发布的指南,有强证据支持,图片也简单易懂,有利于健康教育。 吃、喝和癌症的关系 01 酒精 酒精致癌,可是全面开花。如上图,从上到下哪哪都有。口咽、喉部、食道、乳腺、肝脏、结肠还有直肠,都不放过。 02 红肉 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为红肉。WHO 将其列为II A类致癌物,主要导致结直肠癌。 03 加工肉 还是结直肠癌,WHO 将加工肉类列为 I 类致癌物,可导致结直肠癌。 04 高盐饮食 盐摄入量超标可导致胃癌。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爱吃咸菜的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达到了15克以上,远远超过需要量的标准。 此前,JAMA发表过文章,对中国人近10年来食盐摄入量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相当不容乐观。除了癌症之外,过量摄入盐对心脑血管和代谢类疾病有不弱于糖的贡献。看来除了控糖,控盐也应该被重视起来。 05 水果摄入不足 没想到吧,进食水果太少会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根据研究,每天进食水果100 g以下的人,比每天进食超过100 g的人胃癌发病率至少高两倍。而建议的水果摄入量是每天300 g以上。 06 纤维摄入不足 纤维摄入量低易导致结直肠癌。据统计,如果每日摄入纤维量低于6 g,其直结肠癌发病率比摄入高于6 g者至少高85%。高纤维食物中,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笋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 07 非淀粉类蔬菜摄入不足 看来不吃蔬菜和不吃水果一样严重。非淀粉类蔬菜的意思是说不能用糖尿病高风险因素土豆来充数哦。其摄入不足会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和胃癌。推荐摄入量为每天超过375 g。 生活习惯哪些易患癌? 01 吸烟 吸烟致癌,更是全面开花,连酒都要自叹不如了。吸烟可以在全身各系统造成癌变,口咽、喉部、食道、肺、肾脏、胰腺、胃、膀胱、结肠、直肠都是吸烟致癌的靶器官,除此以外,血液系统中的癌症——白血病,也可由吸烟造成。如果女性吸烟,还会造成卵巢癌。 02 日照过多 许多皮肤科医生都不断的提醒公众和患者,要注意避免暴晒,尤其是阳光强烈的时候。并且防晒产品,包括遮阳伞、遮阳帽、遮阳的服装和防晒霜一直是不断的被医生们和各皮肤医学学会推荐的。 毕竟恶性黑色素瘤一旦转移,将难以治疗。据统计,90%以上的黑色素瘤都是因为晒太阳引起的。 好吧,我不晒行了嘛! 03 缺乏运动 没想到,缺乏运动还会生癌! 根据统计,每周五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她们患子宫内膜腺癌的几率比达不到这个运动量的女性要低两倍还多。 而对乳腺癌来说,如果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达不到90分钟,患癌几率是达到运动量者的两倍以上。 而最不爱动的人,不论男女,如果每周连一个小时体育锻炼也达不到,那患结直肠癌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至少翻倍。总而言之,越不爱运动,可能的患癌种类越多,风险越高。 什么致病因素会导致癌症? 01 肥胖 肥胖真是癌症的强大助力!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的胖子们,患食道癌、乳腺癌、肾脏肿瘤、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的风险都不同程度的高于非肥胖人群。而女性肥胖者还会有患上卵巢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高风险。 […]

半夏
频繁饮酒vs一次海喝,消化道癌更易找上谁?太颠覆认知了!

频繁饮酒vs一次海喝,消化道癌更易找上谁?太颠覆认知了!

持续7天每天喝一杯酒,与1天喝7杯酒,对人体的伤害是不一样的。 只要不海喝,就等于没喝? 呵呵,小酌可能危害更大 我们知道,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的1类致癌物,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但知道又有什么用呢,但凡你是个上过酒桌的成年人,你就一定听过“小酌怡情”这句经典劝酒台词…… 小酌真的怡情吗?近年,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公布,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建议滴酒不沾[1]。这样的结论在医疗圈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医生在做患者教育的时候腰板都挺直了不少。但还是有不少小机灵鬼认为,每次少喝点,只要不海喝,就和没喝一样…… 近期,韩国一项千万人研究显示,在摄入的酒精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与单次大量饮酒相比,频繁(少量)饮酒更易让人患上消化道癌症[2]。也就是说,如果A每天只喝一杯酒(但7天都喝),而B在1天内喝7杯酒,看起来B喝得十分疯狂,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但实际上就这两种饮酒方式带来的消化道癌症风险来说,有小酌习惯的A的患癌风险高出不少…… 图1 探讨喝酒频率、单次饮酒量与消化道癌症关联的研究 这项千万人研究是如何做的? 这项研究使用了韩国国民健康保险系统数据库的数据,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它纳入了从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国家健康筛查计划的11737467名未患癌症的参与者。随访从体检的第二年开始,直到受试者被诊断为胃肠道癌症、死亡,或随访结束(2017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6.4年。 在韩国,1个标准单位的酒精含量约为8克。该研究中对饮酒程度的定义为: 非饮酒组(0克/周),轻度饮酒组(0-104克/周),中度饮酒(105-209克/周)和酗酒者(≥210克/周)。 三大结论揭秘 该研究最终纳入了11737467名参与者[6124776名女性(52.2%)平均年龄,54.6岁,最终319202(2.7%)名参与者患上了消化道癌症]。经分析,研究人员得到了三大结论: 一、与非饮酒者相比,饮酒者患胃癌的风险均上升,且与酒精量呈剂量依赖性 轻度饮酒者(aHR,1.04;95%CI,1.03-1.05) 中度饮酒者(aHR,1.14;95%CI,1.12-1.15) 重度饮酒者(aHR,1.28;95%CI,1.26-1.29) 二、单次摄入酒精若超过一定量,消化道癌的风险则不会继续往上升 研究人员发现,在单次摄入5-7个单位(每个单位约含8克酒精)的酒时,与不饮酒相比,消化道癌的风险显著上升(aHR,1.15;95%CI,1.14-1.16)。 图2 单次酒精摄入量与消化道癌风险的关联 黑线:所有受试者;黄线:男性;蓝线:女性 但是,如果酒精摄入量再继续增加,消化道癌的风险并不会继续上升(单次摄入8-14个单位:aHR,1.11;95%CI,1.09-1.12;单次摄入>14个单位:aHR,1.11;95%CI,1.08-1.14)。 这也可能是与单次大量饮酒相比,频繁少量饮酒更容易让人患上消化道癌症的原因。 三、这些消化道癌与饮酒有关 不同酒精摄入模式(包括摄入量与频率)与各消化道癌的风险关联如下: 1.食管癌 图3 酒精摄入模式与食管癌风险 纵坐标:食管癌风险 横坐标:每周摄入量(左)、每周摄入频率(中)、单次摄入量(右) 2.胃癌 图4 酒精摄入模式与胃癌风险 纵坐标:胃癌风险 横坐标:每周摄入量(左)、每周摄入频率(中)、单次摄入量(右) 3.结直肠癌 图5 酒精摄入模式与结直肠癌风险 纵坐标:结直肠癌风险 横坐标:每周摄入量(左)、每周摄入频率(中)、单次摄入量(右) 4.肝癌 图6 酒精摄入模式与肝癌风险 纵坐标:肝癌风险 横坐标:每周摄入量(左)、每周摄入频率(中)、单次摄入量(右) 5.胰腺癌 图7 酒精摄入模式与胰腺癌风险 纵坐标:胰腺癌风险 横坐标:每周摄入量(左)、每周摄入频率(中)、单次摄入量(右) 小结: 酒精是1类致癌物,消化道又是最容易受酒精影响的器官之一。酒精摄入使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的风险均有所上升,且呈剂量依赖性。但是,在相同酒精摄入量的情况下,与每次饮酒量相比,饮酒频率是一个更关键的危险因素,与胃肠道癌风险的相关性更强。因此,“小酌”有可能真还不如“海喝”…… 最后还是得再啰嗦两句,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提醒大家“小酌”的危害性——它并不是看起来那样的人畜无害温柔纯良小白兔,而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并不是建议大家由“小酌”改为“海喝”……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重要的事说三遍!) […]

半夏
每天接触的一类致癌物你知道几个?最全致癌物清单助你远离癌症

每天接触的一类致癌物你知道几个?最全致癌物清单助你远离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显示:全球癌症负担持续增长,2018年预计将有1810万例新发病例和960万人死亡。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将在其一生中患上癌症,更有1/8的男性和1/10的女性将死于癌症[1]。 同时,世卫组织提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癌症预防控制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预防癌症发生和死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2]。 1.烟草 吸烟是全世界的单一最大可避免的癌症死亡风险因素,估计每年导致22%的癌症死亡病例。2004年,740万癌症死者中,有160万由烟草使用导致。 吸烟可导致多种癌症,包括肺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宫颈癌等。约70%的肺癌仅由吸烟引起。二手烟已被证明能够使不吸烟者罹患肺癌。无烟烟草(也被称为口用烟草、嚼烟或鼻烟)可导致口腔癌、食道癌和胰腺癌。 2.运动饮食和健康体重 调整饮食是控制癌症的另外一项重要方法。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如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饮食中水果和蔬菜含量高可能对抵抗多种癌症起到保护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红肉和腌制肉类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和健康饮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3.酒精 酒精使用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一项风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罹患癌症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人们在大量饮酒的同时还大量吸烟,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会大幅提高。与酒精相关的特定癌症类型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平均摄入水平的差异。例如,男性中因酒精引起的口腔癌和口咽癌占22%,而女性为9%。这类性别差异还体现在食道癌和肝癌方面。 4.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与癌症发生存在关联关系,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导致宫颈癌;幽门螺旋菌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在某些国家,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增加了患膀胱癌的风险,肝吸虫增加了胆管出现胆管癌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及传染和感染的预防。 此外,传染性病原体导致的癌症死亡约占22%,而在工业化国家则占6%。 5.环境污染 带有致癌化学物质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导致的癌症占癌症总病例的1–4%(WHO,2003)。饮用水或室内和周围空气污染可能会带来环境致癌化学物质暴露。在孟加拉国的砷污染地区, 5–10%的癌症死亡可归因于砷暴露(Smith,Lingas&Rahman,2000)。致癌物暴露还可因化学物质造成的食品污染而发生,如黄曲霉毒素。燃煤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使肺癌发生风险加倍,尤其是对于不吸烟的妇女而言(Smith,Mehta&Feuz,2004)。家庭用煤情况在亚洲尤为普遍,全世界由于家用燃煤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的肺癌死亡约占肺癌死亡总数的1.5%。 6.职业致癌物 在工作环境中,有40多种物质、混合物和暴露情况对人类有致癌性,它们被归类为职业致癌物(Siemiatycki et al., 2004)。职业致癌物与肺癌、膀胱癌、喉癌和皮肤癌、白血病及鼻咽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胸膜间皮瘤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相关的石棉暴露有关。 7.辐射 电离辐射对人具有致癌性。日本原子弹幸存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白血病和多种实体肿瘤,年轻时遭受暴露带来的风险更高。据估计,居住地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氡气暴露导致肺癌占总数的3%至14%,成为继烟草烟雾之后的第二大肺癌病因。家庭中的氡气浓度可以通过改善通风和密封地板及墙面得到改善。 紫外线辐射,特别是太阳辐射,对人体也具有致癌性,可导致主要类型的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和黑色素瘤。2000年,全球共诊断出20多万例黑素瘤病例,还有6.5万例黑素瘤相关死亡。避免过度暴露,使用防晒霜和保护性服装都是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除了以上七点,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将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类。 致癌物分类标准为: 1类致癌物:明确可以致癌; 2类致癌物:动物致癌,对人体是否致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类致癌物:不能确定能不能致癌,但有致癌的可能性; 4类致癌物:没有明确证据显示不致癌;接下来,最全1类致癌清单来喽~[3] 接下来,我们逐一看看这些常见的一级致癌物都藏在哪里? 1.黄曲霉素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它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久泡的木耳、发霉的花生、变质的坚果、变质的米饭、长时间使用的筷子等都是黄曲霉的主要来源。 2.苯并芘 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肠胃道癌症等。高温油炸食品、油烟、烤肉、油墨、汽车尾气都含有不同剂量的苯并芘。 3.亚硝酸胺 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和胃内的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而加工肉、隔夜菜、腌制食品等都含有亚硝酸胺。第96位的中国式咸鱼就因含有过量亚硝酸盐而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4.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而这些植物曾广泛地被中医经经炮制解毒作为原生药材入药。包含马兜铃酸的药品有很多,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川节茶调丸,小儿咳喘颗粒等。 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中成药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等,并明确安全警示,对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口服中成药品种严格按处方药管理[4]。 此外,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不能等同含有马兜铃酸。 清单上的这些致癌物,并不是说你吃一点点或者接触一点点就会得癌,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列出这份清单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了解这些致癌的高危因素,尽可能避免。毕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才是最好的防癌方法。 来源: 1.WHO,2018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最新估计报告 2.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zh/ 3.图表由医世象制作 4.https://www.sohu.com/a/202380984_764195  

半夏
喝酒致癌再被实锤:最不会喝酒的中国人,受酒精毒害最深!

喝酒致癌再被实锤:最不会喝酒的中国人,受酒精毒害最深!

就喝酒这件事来说,中国人骨子里颇有些“侠骨柔情”的酒文化:所谓江湖,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江湖情谊全在酒里!非要一醉方休才有些英雄间惺惺相惜的味道。 这样的做法是豪气没错,可喝酒的害处我们已经反复在大家耳边唠叨,就差每天给大家推送一篇“尽可能避免喝酒”的科普文章到眼前了。 因为无论是美国NCCN临床指南,还是欧洲抗癌指南,又或者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相关指南,酒精都是导致癌症最重要的罪魁祸首。换句话说,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如今,对于这个结论,我们还要补充两点: ● 酒精致癌没错!尤其是中国人,酒精致癌的风险比其他人种更高! ● 喝酒容易“上脸”的中国人,不要怀疑,你真的不是酒量更好,而是患癌风险“高上加高”(况且你还不能喝) 为何得出这个结论?2021年7月13日,国际顶尖杂志《TheLancet Oncology》发布了一项最新全球的癌症负担报告。其中酒精与癌症的关系被重点提及。 报告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 或许报告中2020年全球74万例与酒精相关的癌症病例距我们太过遥远,那就让我们看看近在眼前的数据:到底多少癌症类型与酒精相关,中国人喝酒与致癌的关系又是如何? 答案真的非常残酷,对于爱好“没事喝两口”以及被酒桌文化包围的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通过研究分析,论文作者发现饮酒与舌癌、口腔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一系列癌症,都是我国高发的癌症。在这其中酒精究竟贡献了多少癌症病例?相信这一数字只有中国超过6亿的饮酒人群能够告诉我们了。(6亿喝酒人群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饮酒人群饮酒状况白皮书) 接下来的数据更加直击我们的痛点: 研究对全球范围内的人群进行了分析,东亚、东欧地区的人群喝酒致癌的风险最高。文章尤其提到了中国,与蒙古等其他国家一同被认为是酒精致癌风险在最高的地区。中国人爱喝酒,同时被酒精毒害的人群最多,可谓在这篇文章中实锤了: 下面这个地图就是世界各地男性(上)、女性(下图)新发病例中与酒精相关癌症所占的百分比,颜色越深,比例越大。 2020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占比(男性) 2020年全球酒精可归因癌症病例占比(女性) 通过图可以看到,我国男性新发癌症病例中,与酒精相关的病例数占比,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到颜色最深的水平(≥6.8%);我国女性的新发癌症病例中,这个比例也不低(1.3%~1.8%)。 然而这些年来,东亚地区酒精的消费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反而有着逐渐增高的趋势。中国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的的一个数量。所谓的“酒量越差,声音越大”指的大概就是我们的喝酒群体了。 不同酒精摄入量、性别和地区的人群可归因百分比 那么酒精到底是如何致癌的?为什么中国人群又是格外容易受到酒精毒害的群体?这要从一个我们特有的基因突变说起。 事实上,酒精本身并没有致癌的作用。但当我们真正把酒精喝到体内以后,其代谢物会对人体产生明确的致癌效果。因此,严格说来酒精被称为致癌的“元凶”是不准确的,更加准确的说法应更正为“帮凶”。 当我们饮酒后,酒精(乙醇)进入体内会经历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才会最终排出体外。首先,进入体内的乙醇会在我们体内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代谢为乙醛,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最终排出体外。 相信各位一看名字就知道真正的致癌物到底是什么了。酒精代谢过程中,乙醇与乙酸都对人体相对无害,但中间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大家都知道癌症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乙醛在体内会通过结合DNA的方式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发生。 而乙醛在我们身体里肆虐的特征非常明显:喝酒脸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喝酒上脸”。 所谓的喝酒上脸,都是由于这部分人群存在一个特殊的基因突变:乙醛脱氢酶突变等位基因(ALDH2*2)所导致的。乙醛脱氢酶(ALDH2)是乙醇代谢通路的关键酶之一。而携带ALDH2*2突变基因的人,饮酒后乙醛代谢减慢,并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脸红、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不良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喝酒上脸”。 而不幸的是,东亚人群,特别是中国人群,普遍存在这个基因突变。据估计,28%~45%的东亚人群是ALDH2*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乙醛代谢速度减慢,就代表着这些有害的“毒药”将在你的体内奔涌,一点一点的提升你的患癌风险。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有人喝酒特别容易脸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脸”。关于喝酒“上脸”,坊间有很多流传的说法:喝酒脸红的人酒量特别好,或是喝酒脸红的人解酒更快。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 容易喝酒脸红的你,掌握了关于喝酒脸红的终极秘密,在出门应酬时,能少喝就尽量少喝吧。  

小D
还说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罹患癌症风险更高!

还说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罹患癌症风险更高!

临近年末,无论是职场上的“打工人”,还是江湖里的哥们兄弟,都开始忙碌在各类应酬饭局,各个酒场之上。 所谓江湖,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江湖情谊全在酒里!非要一醉方休才有些英雄间惺惺相惜的味道。于是,在种种席间,总少不了这样的对白: “老张!你看你喝酒脸那么红,一看就是酒量好!来来来,再喝三杯!” “老李,你脸都这么红了,你这个人善良啊,来!干了这一杯!” 这样的剧情总在发生,于是乎,三五年之后,无数个老张、老李都会因为肝癌、胃癌等一系列癌症的发病而悔恨不已。 根据世卫组织2020年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2020),中国每年新发的肝癌达到41万例,死亡病例则有39万例,这两个数字不仅让肝癌在中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死亡数第二,更是占到了全球肝癌人数的45%(2020年,全球肝癌发病人数为91万人)。无数个老张和老李,正是这些人群的缩影。 1 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 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关于各类“饮酒有益健康”的坊间传言,向来是酒桌上的热门话题。 曾有一篇貌似严谨的文章刷爆了酒友们的朋友圈:《茅台酒可降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癌发生率》(二乙基亚硝胺是临床试验中诱发肝癌的致癌物),文章脑洞大开的通过设置不同的小鼠饮酒模型,最终得出结论:喝茅台酒可以预防肝癌!而关于红酒可以软化血管、增加血液循环这类传言,也一直是酒友之间热度高居不下的劝酒辞。 不管这些不严谨的说法多不靠谱,对于喝酒这件事,各位读者们只需谨记一句话: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酒精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它的致癌作用证据确凿(同为一级致癌物的,大家熟知的还有烟草、甲醛等)。而在欧洲抗癌指南关于酒精的相关内容里,开篇第一句话是:如果你有饮酒习惯的话,请注意适量。不喝酒对癌症预防更有帮助。 在全球范围内,约12%的癌症病例与喝酒相关。换句话说,每8个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喝酒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约5.9%的癌症死亡是由酒精引起的。也就是说超过40万人因酒精罹患肿瘤,并因此死亡。 酒精并不只与肝癌相关,事实上,与酒精发生接触的整个消化道,以及其他一些没有发生直接接触的部位都会受到影响:口腔癌、喉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 2 喝酒脸红不是善良!不是酒量好! 而是你更容易因酒精罹患癌症 为什么酒精对人体有如此之大的杀伤力?这跟我们亚洲人种的基因密切相关。在我们目前已知的人体两万多条基因中,有一条与饮酒密切相关的基因:乙醛脱氢酶(ALDH2)。 ALDH2是人体酒精代谢中最重要的酶之一。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先由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再由ALDH2代谢为乙酸,最后排除体外。 有研究显示,携带ALDH2基因的人群分解乙醛的速度是其他人群的13倍左右。若ALDH2基因突变或缺失,则会导致相应的蛋白酶活性大大降低,使得乙醛在体内长期积累无法代谢,进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皮肤潮红和发炎,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喝酒上脸”。 相信各位一看名字就知道真正的致癌物到底是什么了。酒精代谢过程中,乙醇与乙酸都对人体相对无害,但中间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想想它的兄弟甲醛)。 大家都知道癌症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乙醛在体内会通过结合DNA的方式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发生。 ALDH2基因决定了人体能否快速代谢乙醛,从而尽可能降低患癌风险。 不幸的是,ALDH2基因存在明显的人种差异。大约50%左右的亚洲人都存在酒精代谢基因缺陷,在中国,有近40%的人群存在ALDH2基因突变,缺乏分解乙醛的能力。 这种基因缺陷在欧美人群中很少见。因此,“喝酒上脸”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亚洲红脸症(Asian Flush)”。 在中国,这40%的人群都是酒桌上的“弱势群体”。一是喝酒更容易醉(乙醛是醉酒的元凶之一),二是喝酒更容易罹患癌症。 近日,发表在著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酒后,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突变与面部发红有关,而且喝酒脸红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更大。 在这项跨种族研究中,研究人员对531名胃癌患者(319名亚裔和212名非亚裔)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根据组织样本的突变特征划分为6组。 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一个特定实验组中,70%的患者携带ALDH2基因突变,其中90%以上的患者为亚洲人,而且该组患者平均酒量并不高。这也就意味着,ALDH2基因突变的患者,即使只是少量饮酒,罹患胃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因此,容易喝酒脸红的你,现在已经掌握了关于喝酒脸红的终极秘密,在出门应酬时,能少喝就尽量少喝吧! 3 饮酒更容易诱发癌症 这些知识点你需要知道 (1)饮酒越多,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据统计,每天多摄入10g酒精,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增长7.1%。 (2)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群而言,罹患肠癌的风险将增大23%。 (3)平均每天摄入36g酒精的人群,罹患肝癌的风险增加16%。目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肝癌患者的患癌原因都与过度饮酒有关,酒精是肝癌的第二大诱因。 (4)每天饮酒超过50g,罹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增大2-3倍。 (5)每天饮酒超过48g,罹患口腔和咽部肿瘤的概率会因此增加5%。 过度饮酒不仅会诱发多种癌症,对癌症患者而言也存在明确的危害:过度饮酒的癌症患者在治疗中恢复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在治疗过程中酒精也可能降低癌症治疗药物的效果,增加癌症治疗副作用。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小D
身边竟然有这么多致癌物!这份黑名单请收好

身边竟然有这么多致癌物!这份黑名单请收好

快看看你身边有没有!

小D
6大权威指南,送你控制肿瘤复发的9个建议

6大权威指南,送你控制肿瘤复发的9个建议

如何降低肿瘤复发风险?这9点记好了!

小D
你不知道的20张癌症人体地图

你不知道的20张癌症人体地图

吃啥干啥会得癌?盘点生活中的致癌因素

小D
震惊:30%的癌症都是它带来的!

震惊:30%的癌症都是它带来的!

在本世纪末,它将杀死 2 亿中国人。

小D
一滴也别喝!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完全不存在!

一滴也别喝!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完全不存在!

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还会提高多种癌症风险!

小D
服药期间,最好不要与这些食物一起吃

服药期间,最好不要与这些食物一起吃

除了西柚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