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bmi

bmi

“一胖毁所有”真不是空穴来风,肥胖至少与这13种癌症相关!

“一胖毁所有”真不是空穴来风,肥胖至少与这13种癌症相关!

好身材难求,美食我定不辜负!你是否已经和肥胖握手言和了呢?势必在以瘦为美的年代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胖纸”。 肥胖身材对健康甚至是癌症患者的预后究竟有没有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 进入正题之前,先看下如何衡量胖瘦: 医生采用“体质指数(简称BMI)”来判定体重是偏低、正常、超重还是肥胖。 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例如,身高1.6m,体重50kg,其BMI=50÷1.6²≈19.5。 当自查BMI不小于28(kg/m2)时,就应该引起警惕,因为肥胖会影响寿命,还会增加Ⅱ型糖尿病、胆固醇代谢异常、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痛风、肾结石、不孕不育、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肥胖与癌症相关 2016年《柳叶刀》杂志发布了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肥胖人数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中国居民健康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1],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2016年发表了“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调查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与13种癌症的发生存在关联,具体为结直肠癌、食管癌、肾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脑膜瘤、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肥胖问题亟需引起我们的关注。 肥胖为什么会致癌? 1 过量的脂肪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高浓度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效果被减弱,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刺激癌细胞的生长。 2 过量的脂肪会引起雌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增加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3 脂肪细胞会产生多种激素,破坏体内激素的整体平衡,这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4 脂肪过多会引发炎症,特别是与癌症有关的慢性长期炎症。 5 过度肥胖时,体内的“小卫士”T淋巴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增殖能力比正常体重的人大大减少,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这样免疫系统难以监视并及时杀死早期肿瘤细胞,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肥胖的肿瘤患者要不要减重? 肥胖无疑会影响到肿瘤的进展、复发和预后,但对于肥胖的肿瘤患者而言并不意味着盲目减重。 2020年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与确诊后体重保持(体重变化率小于5%)的乳腺癌患者相比,体重减少超过10%的乳腺癌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50%,并且乳腺癌死亡风险增加了207%[2]。 对于正处在癌症治疗期间的患者,包括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间和恢复期,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需要良好的营养状态来维持机体功能,这对于癌症的预后至关重要,所以不建议减少太多的体重。 而对于正处在癌症康复期的肥胖患者,建议采取合理膳食、运动、行为的生活方式干预,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如何预防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 01 体重管理目标 研究显示体重减少5%~15%或更多,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降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风险,减少疾病治疗药物的使用[3]。因此,建议将减少体重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 02 膳食指导建议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强调,每周需吃25种以上的食物,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此外还可摄入坚果、豆类和橄榄油,适量的优质蛋白;限制糖类和红肉的摄入;戒烟酒;烹饪以蒸煮为好、忌辛辣、腌制、油腻。 03 运动指导建议 避免久坐,2020年11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发布《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推荐: 儿童和青少年应达到平均每天60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所有成年人平均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04 行为指导建议 建议患者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积极寻求家庭成员及社交圈的鼓励和支持,必要时接受专业减重教育和指导。 05 心理指导建议 面对肥胖和过往减重失败的经历,患者应增加自信,缓解压力与焦虑,为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减重计划,按部就班施行并持之以恒,以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 营养学报, 2020, 42(6): 521. [2]凌轶群.肥胖与癌症的那些事儿[J].祝您健康,2021(10):31-32. [3]Durrer SchutzD, BusettoL, […]

半夏
给母亲挑检查,如何不花冤枉钱?一文告诉你

给母亲挑检查,如何不花冤枉钱?一文告诉你

小编某次一边吃饭,一边听隔壁桌一群人聊天,他们聊的话题是:你觉得世界上比较悲催的事是什么? 一个人说:“我爱你,你爱他”。 另一个人说:“每天做着不喜欢的事,过着别人喜欢的生活”。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钱还在,健康没了”。 …… 说着说着,这些人喝起酒,泪流满面。 小编想,总有些遗憾,让人莫名心酸。今天想谈下关于母亲的话题。母亲陪我们长大,我们陪母亲变老。余生,还有多少时间和母亲呆在一起? 按中国平均寿命72岁来算,如果母亲还能健健康康活30年,在外打拼的你平均每年回家一次,那么只剩下30次,抛去回家跟朋友聚会的时间,跟母亲呆一起的时间不及720小时,不到1个月。 而如果你很幸运地和母亲住在一起,除去上班、睡觉、应酬等时间,平均每天能陪母亲4小时,一年大约能陪她1460小时,30年间你还可以陪伴父母5年。 走过春夏秋冬,看破生命轮回,才惊觉时间是贼,我们的一生,还能和妈妈坐一起好好吃多少顿饭?一辈子,陪母亲的时间还有多少? 取决于母亲的健康状态,莫待子欲养而亲不待! 给母亲选的检查,最该查什么? 母亲上了年纪,该做什么检查呢?市面上体检项目繁多,究竟该查什么?以下几大项目,是中老年女性都需要查的,值得你收藏并转给母亲! 体重、BMI: 常言道“肥胖是百病之源”,我们都知道,身体过于肥胖,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而过于消瘦,会使抵抗力减低,免疫功能下降。 高BMI(BMI=体重(kg)/身高(m)^2)是一个癌症风险因素,体脂过多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和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会促进癌症的发生。按照我国规定标准,正常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超重体重指数为24.0-27.9kg/m^2,肥胖体重指数为≥28kg/m^2,消瘦体重指数为<18.5kg/m^2。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在胃内的一种致病菌,如果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容易导致慢性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的一种致病因素。碳13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具有检查简便,患者没有特殊不适等优点,能较快速检测胃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血常规、尿常规 血常规——血液在人身体内不断循环流动,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体内各个脏器的正常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查血液中何种成分发生了变化也可能会据此寻找出疾病的病因,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继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血常规的检查不容忽视。 尿常规——不同的疾病,尤其是尿路及肾脏疾病,可通过尿液体现,如尿液的颜色、pH值,以及尿液中是否出现葡萄糖、亚硝酸盐、尿蛋白等,都对一些疾病有着预示作用。 血压、血糖、血脂: 血压、血脂、血糖这三项是基础必备检查,如果这些结果出现异常称为代谢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全身从上到下各器官的多种疾病,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 心电图、胸部正位DR: 心脏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因此中老年人心脏功能检查必不可少。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 胸部正位DR,可显示出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轮廓,并观察心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可以发现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等等疾病。 肝功能、肾脏功能 肝脏、肾脏等主要脏器,由于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感知,因此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做到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妇科基液: 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可发现各种病原菌感染导致的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淋菌检查可知道有否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疾病。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方法之一,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甲状腺、子宫、附件等彩超: 子宫附件彩超检查有无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变等子宫、卵巢、输卵管情况。 甲状腺彩超能够清楚地看出甲状腺的大小和甲状腺的形态,另外甲状腺的结节,通过甲状腺彩超也可以了解结节的大小,甚至它的回声强弱以及形态,帮助分析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 常见癌症筛查: 通过影像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可筛查乳腺癌外,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女性常见的癌种,还包括结肠癌、胃癌等。  

半夏
万人随访10年后发现:超加工食品不仅危害孩子的现在,更会影响他们的未来!

万人随访10年后发现:超加工食品不仅危害孩子的现在,更会影响他们的未来!

日常生活中,大人可能会给孩子买各种ta们爱吃的零食,如香肠、薯条、方便面、炸鸡块、饼干、冰淇淋等等。但你是否想过,孩子对健康饮食可能没有多少概念,而这样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吃过多这种“垃圾食品”不仅会影响成长过程中骨骼的发育,还早早就种下了超重/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祸根。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经常食用超加工食品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含量(FMI)、体重和腰围增加过快有关。 图片来源:123RF 该研究中,研究者在1998年9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期间,一共随访了9025名7岁至24岁的受试者,在随访期间,研究者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受试者去门诊参加评估并记录结果。最后分析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的数据。 研究者根据工业食品的加工程度和目的,将食品和饮料分为4个组: 未加工/最少程度加工的食品:如新鲜、冷冻、研磨、巴氏杀菌或与空气隔离后发酵的非酒精类食品,如水果、蔬菜、牛奶、肉类、豆类等; 从食物中提取的烹饪调味料:用于第1组食品的常见烹饪和调味,如食盐、糖、植物油、酱油、醋和黄油等; 加工食品:新鲜食物经过盐、糖或第2组中的其他烹饪成分制成的,如罐装蔬菜、鱼罐头、新鲜面包和奶酪。 超加工食品:配方中有多种物质的食品和饮料,大部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过程(如氢化)生产,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如着色剂、香精、乳化剂、甜味剂、防腐剂、稳定剂、增稠剂等)为了增加口感、看起来更诱人、闻起来更美味、便于存储等,包括预制冷冻或预加工食品。也就是说,超加工食品是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处理的食物,如碳酸饮料、甜饮料、巧克力、糖果、冰淇淋、速食汤、面包蛋糕、薯片、风味酸奶、汉堡、方便面等。 中位随访10.2年后发现,总的来说,超加工食品吃太多的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时,其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腰围和体脂的增长速度更快。到24岁时,超加工食品摄入最高的组和最少的组相比,人平均身体质量指数水平增加了1.2kg/m²,体脂增加了1.5%,体重增加了3.7kg,腰围增加了3.1cm。 ▲ 平均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占每日总食物摄入量的百分比,共分为五组。第1组占23.2%,第2组占34.7%,第3组占43.4%,第4组占52.7%,第5组占67.8%。与摄入最少的组相比,超加工食品摄入最多的组BMI轨迹每年额外增加0.06;FMI指数每年额外增加0.03;体重每年额外增加0.20kg;腰围每年额外增加0.17cm。(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Kiara Chang博士说:“在17年的随访期间,我们看到,与少吃超加工食品的儿童相比,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的儿童其所有和体重相关的不健康指标都非常一致地增加更快。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减少儿童接触和食用超加工食品,以解决儿童肥胖的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的超重肥胖率已接近50%,其中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超重比例为11.1%,肥胖比例为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中国的超重或肥胖人数都在持续增加。 “童年是形成食物偏好和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如果儿童在生命早期体重不健康,这往往会影响到青春期及成年期。而食用过多超加工食品与许多健康问题都有关,包括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等。” 帝国理工学院公共卫生医学(Senior Clinical Lecturer in Public Health Medicine at Imperial)高级临床讲师Eszter Vamos博士说。 图片来源:123RF 另一项发表在Pediatric Obesity的研究发现,孩子3岁时的饮食习惯会影响7岁时的健康状况。如果在3岁时就坚持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那么这个孩子在7岁时发生超重、肥胖和腹部肥胖的风险就会降低。 还有的研究发现,“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些习惯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健康模式。”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巴西阿雷格里港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Ciências da Saúde de Porto Alegre, Brazil)的 Caroline N. Sangalli博士说。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越早越好!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ID: 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版权说明: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微信公众号e药环球授权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半夏
结直肠癌营养不良的危害以及如何改善!

结直肠癌营养不良的危害以及如何改善!

文章来源:国际细胞临床与研究   根据全球癌症统计,目前估计有超过 180 万例新的结直肠癌确诊病例,此外 2018 年报告的死亡病例超过 50 万例。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这可能是由于摄入量减少、消化功能受损、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和营养需求增加所致。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危害、如何评估自己的营养不良状态以及如何改善自己的营养不良,吃什么,怎么吃! 营养不良的危害 营养不良是与体内平衡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相关的关键因素,这可能导致手术效果不佳,例如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延迟和住院时间延长。   结肠癌患者如何评估自己的营养不良状态 研究表明,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是评估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有效指标,体重下降或持续体重下降的患者容易感到疲劳、变得虚弱,而且通常会降低治疗的耐受性、增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甚至降低生存率。 诊断方法1:体质指数(BMI)<18.5kg/m2; 诊断方法2:在任意时间段内,患者无意识体重下降>10%;或者3个月内体重下降>5%,合并以下任意一条:BMI<20kg/m2 (年龄<70岁)或者BMI<22kg/m2 (年龄≥70岁)去脂体质指数(FFMI)<15kg/m2 (女性)或<17kg/m2(男性) 注:BMI的计算采用体重(按公斤算)除以身高(按米算)的平方(kg/m2),我国人群的标准BMI范围是在18.5到24之间。 此外,评估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可借助简单的营养筛查工具(如MST量表),自我检查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快来自测同时转给身边的癌友检测一下吧! 表1,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ST) 1、过去三个月体重下降的情况? (   )分 体重没有下降 0分 似乎有减少,具体不清楚  2分 体重下降1-5公斤  1分 体重下降6-10公斤  2分 体重下降11-15公斤  3分 体重下降大于15公斤  4分   2、有没有因为食欲不振而减少食量? (   )分 食量没有减少0分 食量有所减少1分   3、筛查总分(   )分 *0-1分营养状况正常,每周重复筛查 >2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进行营养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简单自评后,如果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可寻求主管医师或1床营养师的帮助,由专业营养师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根据评f结果进行营养诊断,从而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或/及营养治疗方案。 在整个癌症治疗过程中,如何改善营养不良? 保持健康的体重。结肠直肠癌的化疗、放疗和手术等治疗通常会导致体重意外减轻。在治疗期间避免过度减肥很重要,因为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全天少食多餐。少食多餐可确保您的身体获得足够的卡路里、蛋白质和营养来耐受治疗。少食还可能有助于减少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如恶心。尝试大约每三个小时吃 5-6 顿小餐或“迷你”餐。 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帮助身体修复细胞和组织。它还有助于您的免疫系统从疾病中恢复。在所有正餐和零食中加入瘦肉蛋白来源。精益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包括: […]

半夏
不论使用哪种指标,只要胖,都会增加十多种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丨世界防治肥胖日

不论使用哪种指标,只要胖,都会增加十多种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丨世界防治肥胖日

昨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重申肥胖对癌症的影响。 肥胖,是导致癌症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肥胖的判断,大多数人都是将体重指数(BMI)作为指标。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BMI处于健康范围内,但肚子上或者大腿上却有很多赘肉。对于这些类型肥胖的判断,则需要使用其他的指标,如腰围、体脂率等。 那对于这些通过其他指标判断出的肥胖,是否也与癌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呢? 近日,一项发表于BMC医学(BMC Medicine)的研究发现,不论使用哪种指标判断出的肥胖,都与十多种癌症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437393名平均年龄为56.3岁的受试者,其中53.8%为女性。 研究开始时,统计了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信息,并测量了受试者的体脂含量,从而得出6种与肥胖相关的指标,包括BMI、腰围、腰臀比(WHR,腰围/臀围)、腰高比(WHtR,腰围/身高)、臀围和体脂率(BF%)。 同时,研究人员还统计了受试者其他与癌症发生和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信息,如吸烟状况、饮食 (红肉、加工肉类、水果和蔬菜、深海鱼和酒精)、体育活动、久坐行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史、首次生育年龄、日照情况等。 研究开始后,收集了受试者24种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信息,包括17种男女共患癌;2种男性癌症(睾丸癌和前列腺癌),以及5种女性癌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癌、宫颈癌和卵巢癌)。 图片来源:123RF 在平均长达9年的随访期间,共有47882名受试者患癌症;11265名受试者因癌症死亡。调整其它癌症危险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这6种指标判断出的肥胖,均与10多种癌症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以BMI为例,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标准差(男性4.2kg/m2、女性4.2kg/m2):总体患癌风险升高3%、膀胱癌风险升高9%、乳腺癌风险升高8%、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升高10%、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0%、子宫内膜癌风险升高73%、胆囊癌风险升高33%、肾癌风险升高26%、肝癌风险升高27%、食管癌风险升高23%、胰腺癌风险升高12%、胃癌风险升高24%、胃贲门癌风险升高35%和子宫癌风险升高68%。   ▲其他5种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相当于腰围增加:男11.3cm,女12.5cm;体脂率增加:男5.8%,女6.9%;臀围增加:男7.6cm,女10.4cm;腰臀比增加:0.07;腰高比增加:男6.5,女7.9),与癌症发病风险升高之间的关联。(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e药环球) 而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男性4.2kg/m2、女性4.2kg/m2),所有癌症、膀胱癌、乳腺癌、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肾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胃癌、胃贲门癌和子宫癌死亡风险,分别升高5%、11%、12%、14%、11%、70%、38%、32%、31%、35%、13%、22%、55%和54%。   ▲其他5种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相当于腰围增加:男11.3cm,女12.5cm;体脂率增加:男5.8%,女6.9%;臀围增加:男7.6cm,女10.4cm;腰臀比增加:0.07;腰高比增加:男6.5,女7.9),与癌症发病风险升高之间的关联。(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e药环球) 研究人员分析,肥胖、体内脂肪过多,可能会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导致癌症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如会改变性激素(雌激素或睾丸激素)水平;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并导致炎症等。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同指标判断出的肥胖,与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 研究通讯作者、格拉斯哥大学Carlos Celis-Morales博士指出:“无论使用哪种指标判断,超重或肥胖都是除吸烟外、可预防的最主要的癌症危险因素。需要采取更紧急的措施,以帮助人们从小就开始维持健康体重和体型。”   参考资料 [1] Solange Parra-Soto, et al.,(2021). Associations of six adiposity-related markers wit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from 24 cancers—findings from the UK Biobank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Medicine, DOI: […]

半夏
乳腺癌生存者易再患癌!做好1件事,可降低风险

乳腺癌生存者易再患癌!做好1件事,可降低风险

2020年,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的乳腺癌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患者生存率得到很大提升。在高收入国家,如美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90%。 但与此同时,乳腺癌生存者也面临着更高的再次患癌(包括乳腺癌复发、第二原发癌等)风险。之前有研究发现,相比于未曾患癌的女性,乳腺癌生存者再次患癌风险升高了18%。这些升高的风险可能与两次所患癌症之间共同的风险因素、遗传易感性以及乳腺癌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的长期影响有关。   那对于乳腺癌生存者来讲,该如何降低再次患癌风险呢?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的研究,可能为乳腺癌生存者带来了答案。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生存者再次患癌风险增加。研究人员指出,这意味着,减轻体重将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生存者的再次患癌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Kaiser Permanente科罗拉多州医疗保健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科研人员,对6481名女性受试者进行了分析,她们均患有乳腺癌,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61.2岁。 通过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受试者的年龄、吸烟状态、饮酒量、饮食、教育水平、确诊乳腺癌时的身高和体重,以及与自身所患癌症相关的信息,包括肿瘤类型、分期、部位、治疗方式等。此外,还统计了随访期间受试者再次患癌的情况。   统计发现,在确诊乳腺癌时,33.4%的受试者超重(25 kg/m2≤体重指数[BMI]<30kg/m2)、33.8%的受试者肥胖(BMI≥30 kg/m2);62.0%的受试者为乳腺癌1期。在平均长达7年多的随访期间,共有822名(12.7%)受试者再次患癌。 图片来源:123RF 在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分析发现,随着BMI的升高,受试者再次患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BMI每增加5kg/m2,身高161cm的人体重增加约13kg,与再次患癌风险升高7%、与患肥胖相关癌症(如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等)风险升高13%、与再次患乳腺癌风险升高11%,以及患ER阳性乳腺癌风险升高15%相关。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生存者更易再次患癌,并未显示因果关系。 研究最后强调,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增加乳腺癌生存者再次患癌风险,也与普通女性多种癌症风险升高密切相关,大约55%的女性癌症发生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因此,保持健康体重,对于降低普通人群的患癌风险,以及降低乳腺癌生存者再次患癌风险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123RF 论文第一作者、Kaiser Permanente科罗拉多州医疗保健研究所Heather Spencer Feigelson博士指出:“考虑到体重超标的乳腺癌生存者人数在逐渐增多,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我们研究的发现,强调了对于乳腺癌生存者而言,实施有效肥胖预防策略的必要性,包括乳腺癌营养和运动指南。” “这项研究显示,降低BMI,可能会给乳腺癌生存者带来显著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益处。”研究作者之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Clara Bodelon博士补充道。 对于乳腺癌生存者来讲,该如何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超重或肥胖的发生呢? 预防超重或肥胖,需要从全身的“吃动平衡”入手,也就是经常讲的“管住嘴,迈开腿”,限制吃进去的热量,适当增加运动来消耗热量,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保持健康体重。   保持健康饮食。均衡膳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在饮食中占比,并选择含脂肪较少的蛋白质来源,包括低脂乳制品;少吃添加糖、饱和脂肪的食物;少喝含糖饮料。   吃小份的食物。即使是健康饮食,多吃也会增加热量摄入。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吃小份食物是个不错的小技巧,比如在外点单时,尽量点小份的。   增加运动量。将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走路、少坐车、少乘电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应从事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活动,或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活动综合起来达到这一等量的身体活动;每周应至少有两天从事加强主肌群的活动。不过,对于癌症生存者等特殊人群来讲,建议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参考资料 [1] Heather Spencer Feigelson, et al.,(2021). 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of Second Cancer among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

半夏
减肥计划还没制定?年度扎心研究:肥胖、糖尿病大幅提升患癌风险

减肥计划还没制定?年度扎心研究:肥胖、糖尿病大幅提升患癌风险

  201‍8年刚刚到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我们决定聊一个扎心的话题:肥胖、糖尿病与癌症发生的密切关系。新的一年,你的减肥计划还得继续。 聊起肥胖,聊起减肥,大家的第一个念头多半是减肥就是为了看起来更协调,更加符合审美。这一点在女同胞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除了影响你的颜值以外,肥胖已经被认为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尤其是糖尿病,同时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等数十种疾病。 如今,肥胖及其容易引发的糖尿病又添新危害:近期一篇名为《由糖尿病和高体重指数(BMI)引起的全球癌症负担:比较风险评估》统计了2012年175个国家和地区12种癌症类型共14067894(一千四百万病例,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客观了)新发癌症病例,得出了结论:792600(5.6%)份的癌症病例归因于糖尿病和高BMI。 ‍   “肥胖”到底怎么界定?   肥胖到底怎么界定?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于是我们设计了BMI指数来评估一个人的胖瘦情况。 BMI指数是全球常用的评估胖瘦程度的标准,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指数。比方说,一个体重65公斤、高1.75米的人,BMI=65÷1.75÷1.75≈21.22kg/m^2。 而这篇论文将高BMI定义为大于25 kg/m^2,对这个标准来说,可能很多中国人都要躺枪了。而事实确实如此,2016年,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全球成年人体重报告指出:肥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最为广泛的不良状态。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而中国是肥胖重灾区之一:就肥胖人口而言,中国已经超越美国。当然,这与中国人口基数大也有关系。 论文到底说了些什么?肥胖、糖尿病是如何影响癌症发生率的?作者基于统计学方法排除了其他能够增加患癌风险的因素,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PAF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某个因素(如肥胖)增加患癌风险的程度。举个形象的例子,众所周知的致癌因素:吸烟的PAF大概为21%(统计于2000年),如HPV病毒、乙肝病毒等常见感染的PAF大概为15.4%(2012年)、而这次统计出的糖尿病与高BMI联合PAF大概为6%。别看这个数值比吸烟小了3.5倍,吸烟是癌症的最大影响因素,6%的数值也不可小看。   中国所在地区受影响的癌症患者多达十九万人   图1 可归因的癌症数量   上图用不同颜色表示了各个地区可归因于这四个因素的癌症患者数量。我们主要关心的是中国所在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可以看到中国所在地区受两个因素组合(单独的)影响的人数多达十九万人,仅次于高收入西方国家的三十二万人。 图2 基于糖尿病的PAF分布   如图2所示,中国因糖尿病致癌的风险算是中等水平。 图3 基于高BMI的PAF分布   如图3所示,中国因高BMI致癌的风险算是比较低,可能的原因是中国高BMI比例本身就比较低。   糖尿病更容易导致肝癌、肥胖更容易导致乳腺癌   图4 不同癌症可归因于糖尿病、高BMI的数量   男性因糖尿病和高BMI联合导致的肝癌高达126700人,接下来就是结肠直肠癌(63200人);女性中最高的则是乳腺癌,多达147400人,其次是子宫内膜癌。单独来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肝癌、肥胖更容易导致乳腺癌。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糖尿病和高BMI对肝癌的影响尤其明显!   ‍糖尿病和高BMI的PAF增加是因为两者患病率增高   在2012年,归因于糖尿病的癌症病例中的26.1%,是由于1980年至2002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所致(统计2002年之前是因为估计糖尿病要产生致癌作用要多达十年以上),而31.9%的高BMI导致的癌症病例是由于同期肥胖人群普遍增加。过去三十年来,中低收入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和高BMI人群显着增加,而欧洲部分地区和高收入亚太地区的患病率则更为稳定。 这也是土豆想通过本文所表达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应该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运动。对于BMI没有超标的人也是如此哦,很多瘦的人缺乏运动一样会有脂肪肝。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