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人们对肠道菌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免疫治疗中,已经有一些临床试验通过粪菌移植改善了免疫治疗的效果。
但其实,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基石手段之一,肠道菌群也深度参与到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过程,发挥着对化疗疗效不同的调节作用。那么在癌症的化疗中,肠道菌群都是如何影响到了化疗的疗效?
有研究发现,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的混合物不会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但与5-FU联用时可以让5-FU诱导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增强40%[1]。
图1.益生菌增强5-FU诱导癌细胞凋亡的能力
图2.益生菌群深度参与抗肿瘤免疫治疗、化疗和治疗后毒性中[9]。
A.免疫治疗: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通过激活cGAS/STING/TBK1/IFNregulatory-factor-7依赖性信号通路触发树突状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IFN);这最终增强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免疫疗法的抗肿瘤活性。
B.化疗: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和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可诱导Th1和Th17的产生,并激活肿瘤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这些细胞共同增强环磷酰胺的疗效。此外,了解具核梭杆菌如何通过TLR4-MY88信号通路激活自噬从而导致化疗耐药,可用于通过将化疗与自噬抑制剂联合来增强治疗反应。
C.治疗后毒性: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GG和VSL#3制剂(由链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组成)可保护肠道黏膜免受放疗引起的毒性。此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可以通过促进调节肠-脑-皮肤轴的催产素分泌来促进肿瘤手术后的伤口愈合,还可以防止通常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的病原体在手术部位定植。
*cGAMP:环鸟苷酸-腺苷酸;cGAS: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PD-L1:PD-1配体1;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有研究发现,将乳酸菌的培养液上清和丁酸盐都能降低癌细胞的活力[10]。他们与阿霉素联合应用时能进一步增加癌细胞线粒体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增强阿霉素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甚至逆转肿瘤对阿霉素的耐药。
图3.丁酸盐逆转阿霉素耐药
综上,肠道细菌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它具有开创癌症治疗新时代的潜力。有许多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开始将研究结果从实验室转化到临床。咚咚严选专为放化疗患者定制的乐愈达优护益生菌包含8种不同的复合益生菌菌株,其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都被发现有增强化疗疗效的作用。
相信在化疗的路上,乐愈达优护益生菌会是您的“好帮手”,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联系客服。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