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NCCN指南

NCCN指南

NCCN V2版出炉!胆道肿瘤系统治疗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NCCN V2版出炉!胆道肿瘤系统治疗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肝胆肿瘤诊疗可谓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跟进前沿动态、兼具权威,NCCN指南已经成为全球医患共同关注的热点,也是肿瘤治疗的风向标。2022年7月15日,肝胆肿瘤NCCN指南终于迎来V2版更新,此次更新也颠覆了胆道肿瘤10多年来的治疗格局! 在此次更新的指南中,针对转移性胆道肿瘤一线治疗,将“度伐利尤单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由“在某些情况下有用方案”调整为“首选方案”,证据等级也由 2B级调整到1级推荐。 此次该方案推荐等级的上升,是基于III期TOPAZ-1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更是凭借优异的数据登上NEJM子刊。TOPAZ-1 (NCT03875235)是首个评估一线免疫疗法+ GemCis治疗晚期BTC的全球III期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期分析的数据截止点(2021年8月11日),685名先前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BTC患者被随机分为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组(n=341)或安慰剂+ GemCis组 (n=344)。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与安慰剂+ GemCis相比,度伐利尤单抗+ GemCis显著改善了OS(mOS分别为12.8 vs 11.5个月;p=0.021)。与安慰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也显著改善PFS (mPFS未7.2 vs 5.7个月;p=0.001)。度伐利尤单抗组的ORR为26.7%,安慰剂组为18.7%。在安全性方面,62.7%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和64.9%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发生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 晚期胆道肿瘤一线治疗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停滞了超过10年,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与单纯化疗相比,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护理化疗在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的总生存(OS)获益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即使这一方案暂未获得FDA批准,但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此次被纳入首选方案,也意味着胆道肿瘤一线治疗领域终于迎来首个优于标准治疗的方案,免疫治疗终于在胆道肿瘤治疗中结硕果,且用于一线治疗,这也提示胆道肿瘤的现有治疗格局迎来了里程碑式改变! 也是基于这一研究的突破性成果,目前,胆道肿瘤的研究方向也开始从单一药物转向多款药物的联合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 Part.1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BTCs, DCR高达89%! 英国癌症杂志发表了一篇单臂、开放标签的II期研究,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GEMOX)作为晚期BTC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与应答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纳入了37例IV期BTC患者。参与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3mg/kg) +吉西他滨(800mg/ m2)和奥沙利铂(85mg/m2)治疗。主要终点为6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和安全性。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PFS和总生存率(OS)。研究的终点包括反应与肿瘤突变负荷(TMB)、血液TMB、ctDNA动态变化和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平均随访时间为11.8个月。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的PFS率为50%。中位PFS为6.1个月,其中,胆囊癌患者为6.9个月;胆管癌患者为5.4个月。中位OS为11.8个月,其中,胆囊癌的mOS为13.0个月,而胆管癌的mOS为11.2个月。ORR为54%,所有患者均为部分反应(PR),DCR为89%。36名可评估患者中,有30名(83%)的肿瘤大小与基线相比减小,与基线相比的中位变化为-35%。 目前,卡瑞利珠单抗联合GEMOX方案一线治疗胆道肿瘤已被写入CSCO胆道肿瘤诊疗指南,作为II级专家推荐,2B类证据。 2 Part.2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 冲击胆道肿瘤一线治疗 这项II期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aBT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入组39名晚期BTC患者,原发部位为肝内胆管癌(ICC)(41%)、肝外胆管癌(ECC)(12.8%)和胆囊(GBC)(46.2%)。所有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替吉奥治疗。研究结果显示,34名可评估患者的ORR为20.6%,DCR为85.3% (PR 7名,SD 22名)。mPFS为6.7个月,OS尚不成熟。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2%。研究结论认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S化疗治疗初治晚期胆管癌患者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和颇有前景的疗效。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化疗联合免疫的治疗方案在胆道肿瘤领域中未来可期,我们也由衷希望胆道肿瘤可以有更多的治疗方案获批,造福更多患者!

半夏
多了解指南,关键时刻可能救命!详解指南的意义和相关问题

多了解指南,关键时刻可能救命!详解指南的意义和相关问题

任何医生都没有随心所欲的治疗患者的权力,只能在已有医疗条件下,依据最好的诊疗方案给患者实施治疗。公认的最好的诊疗方案来自哪里,就是来自权威指南,其理念就是要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我想这也是每位患者所希望的)。普通民众了解和学部分相关的指南其实很重要,至少能让自己遇到的最重要的治疗不会被换成更昂贵而疗效差的治疗。 关注和了解我的网友都知道我一直在呼吁和提倡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加强行业监督,抵制过度治疗和不良医疗行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权威的治疗指南。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经常会提到指南,但是很多人,甚至包括部分医生对指南其实是存在一些误解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指南,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科普指南的相关知识,并详细解答和指南相关的疑惑。(文章有点长,一定要读到最后,会有收获的。)   1. 什么是医学的指南? 指南(guideline),简而言之,就是帮助医生了解诊断、治疗甚至预防疾病的最佳方法。指南的建议是基于最有力的科学证据而制定,就是把经科学证实的、最可行的预防和治疗的建议集合在一起。 每种重要的疾病都有指南,比如癌症,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都有各自的一本指南。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指南,当然,比如癌症的指南,最具有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是中国的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美国的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和欧洲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指南。这些指南分别包括多种癌症类型,但目前最全面和相对最权威的癌症指南,是美国的NCCN指南,涵盖了数十种癌症类型,每种癌症都有分别的治疗推荐。   2. 谁制定了指南?   指南通常由专门的医学委员会制定,委员会一般由某种疾病的最顶尖的多个专家成员组成,他们依据现有的可靠的医学证据,经过仔细讨论、综合意见后制定。这是一个严格的过程,因为仔细审核科学研究证据是每项指南的核心。(注意,没有任何一位专家有权利想怎么改指南就怎么改,指南的每一条建议的制定和更改,都需要足够有说服力的医学证据,最常见的是通过III期临床试验,从不会依据个人意见来定,没有证据支持的个人意见从来不纳入指南) 大白话说,指南就是针对不同疾病的顶尖医学专家们聚在一起,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医学证据讨论出的最佳建议,代表着目前已证实有效的最高的医学水平。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再类比一下:指南有点类似于行业规范,但是效力会相对弱一些,但内容更为复杂,并且随着医学发展不断改进。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医学委员会成员,制定的指南基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但主旨相同,就是追寻最好的治疗方式。   3. 什么情况下更需要严格遵守指南?   遵守指南的重要性其实是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疾病越严重,越需要尽量遵守指南,比如癌症就是严重的疾病,因为违反指南的后果可能很严重,死亡率可能明显升高。而疾病越轻,指南效力相对低,比如感冒这种自愈性疾病也有指南推荐,但即使医生采取的诊疗和指南不同,基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严重的疾病,现在越来越强调规范化治疗,而不是医生随心所欲的制定方案,尤其是癌症,因为临床已经发现治疗越不规范,癌症的死亡率越高。 新版《医师法》第三章第二十三条已经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需要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遵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规范等。这一条其实是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防止患者被过度治疗和错误治疗。如果每个医生都遵循最好的治疗方式,医疗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4. 医生能否超指南给予更好的治疗么?   超指南是指突破指南限制,给予患者可能更好的治疗,这是可以的。但是,超指南治疗绝对不是医生想出一个新方案,不详细告知患者就直接应用,而是一个很严谨的过程,并不是医生说是就是,一般是通过最新的药物或先进疗法来追求更好的疗效,首先就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并且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医生的治疗为什么和指南不一致,依据的是什么才超指南,取得同意后方可实施。 另外,对于癌症的指南,能够有水平突破的专家非常少(绝大多数患者都碰不到),所以患者碰见医生更改指南一定要提高警惕,经常是错误的选择。临床上确实会见到有医生随意更改癌症患者的指南推荐标准方案,并且不交代患者就直接实施,而这个方案同行业专家一看就知道改的不对,显然是错误的行为。   5. 临床上还有很多专家共识,指南和专家共识是一样的么?   不是。指南的权威性远远超过专家共识,制定指南的医生水平也通常明显超出制定专家共识的医生水平。专家共识可以找数个普通医学专家讨论后就汇集意见,只是作为参考,权威性明显低于指南。 注意:指南是有法律效应的,医疗官司来判断医生的医疗行为是否正确,经常用指南作为法律依据,但专家共识的价值就很小。   6. 指南是非常教条,不能变通的么?   有的人认为指南非常教条和不能变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指南罢了,甚至部分医生也是如此。其实,指南核心就一条:寻找和总结最好的方案来治疗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和知情权。 指南从来没有规定某种疾病必须怎么治疗,而是给出了多种选择,建议医生从患者实际出发进行。 不同的患者类型在指南中有不同的推荐治疗方式,并且,指南所纳入的治疗方式就是目前证实最有效的,而不是某些民众和医生想的那样机械和死板。 比如有的癌症的药物治疗,依据不同情况,指南推荐了5-10种可行的方案供医生选择,用哪一种看医生依据实际情况出发,这显然不属于教条。   7. 有人指责指南落后,不适合医疗现状,这是真的么?   这样的人应该没有仔细读过指南。指南的绝大多数推荐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并且还在不断更新,比如NCCN指南,每隔数个月就及时更新,纳入最新的研究结果。只要有证明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指南就会纳入其中,绝不固步自封,甚至有的太先进,国内的患者甚至接触不到。 简单举一个例子:NCCN指南里,推荐的有些最先进的治疗药物和方式,很遗憾,国内甚至都没有。这怎么能说明指南落后呢? 如果有些人要指责指南哪点落后,要拿出真凭实据,而不是空口说白话。实际上,有些医生不断指责指南的各种问题,但又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不想指南限制自己的诊疗行为,因为他们就是想怎么治疗患者就怎么治疗患者。 我很能理解,每个人工作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不受到制约,各个行业都一样,那工作起来就非常舒心。但医学和法律等就应该有约束,比如法官,如果可以不靠法律条文来判案,想怎么判怎么判,别人如果质疑,也可以说:这个案件很复杂需要个体化判案。大家想想,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是权力不受制约?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医疗也是如此,所以必须要有规范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指南。   8. 遵循指南意味着医学停止进步么?   有的人可能会有这种错误观念和疑问:总遵循指南,不允许医生用新技术新疗法?那医学怎么进步? […]

半夏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诊断要求,中外指南有何不同?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诊断要求,中外指南有何不同?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成立于1997年,是由临床肿瘤学工作者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专业学术团体。CSCO长期致力于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和多中心协作研究,推动肿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提高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学术水平。 本文着重介绍最新2021版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CSCO指南中病理诊断部分,并与NCCN指南及ESMO指南进行了比对分析,包含了基于形态学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部分,以及NSCLC的分子分型部分。 一、NSCLC的病理学诊断 2021版CSCO指南对于各诊断手段的推荐等级如下表: 细胞学诊断原则与组织标本诊断原则有所差异: 1. 细胞学标本诊断原则 与NCCN指南及ESMO指南相同的是,CSCO指南同样强调减少使用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ot-otherwise specified, NSCLC-NOS)的诊断。同时,细胞学制片及FFPE细胞学蜡块标本经病理质控后,均可进行相关驱动基因改变检测。 不同于NCCN指南及ESMO指南,CSCO指南阐述了以下三个要点: (1)对找到的肿瘤细胞或可疑肿瘤细胞标本均应尽可能制作与活检组织固定程序规范要求一致的福尔马林(10%甲醛溶液)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FFPE)细胞学蜡块。 (2)NSCLC细胞学标本病理分型不宜过于细化,仅作腺癌、鳞癌、神经内分泌癌或NSCLC-NOS等诊断,且在细胞学标本不进行大细胞癌诊断。 (3)细胞学标本可以接受“可见异型细胞”病理诊断,并建议再次获取标本以明确诊断,但应尽量减少此类诊断。 2.组织标本诊断原则 与NCCN指南及ESMO指南相同,CSCO指南同样强调手术标本及活检小标本诊断术语依据2021版WHO肺癌分类标准,手术切除标本诊断报告应满足临床分期及诊治需要(AJCC分期参数包括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手术边缘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另外,对于晚期NSCLC患者小标本,尽可能少地使用免疫组化指标(TTF-1与P40两个指标同时被NCCN及CSCO指南推荐)以节省标本用于后续分子检测。 不同于NCCN指南及ESMO指南,CSCO指南对以下临床上常见问题进行了阐述: (1)手术标本病理诊断明确亚型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病理亚型诊断须充分观察标本病理改变或评估肿瘤类型所占比例,只有在手术切除标本中才可以明确诊断,如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小浸润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附壁型为主的腺癌、肉瘤样癌、腺鳞癌、大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中的类癌、不典型类癌等类型。 (2)AIS及MIA的诊断 AIS及MIA的诊断不能在小标本及细胞学标本完成,术中冰冻诊断也有可能不准确。如果在小标本中没有看到浸润,应归为肿瘤的贴壁生长方式,可诊断为腺癌,并备注不除外AIS、MIA或贴壁生长方式的浸润性腺癌。 NCCN指南强调,对于长径<3cm的已切除病变,确定浸润程度至关重要。CSCO同样强调,<3cm临床表现为毛玻璃影成分的肺结节手术切除标本应全部取材,方可诊断AIS或MIA。 (3)肺腺癌病理亚型及比例 手术标本腺癌需确定具体病理亚型及比例(以5%含量递增比例)。按照各亚型所占比例从高至低依次列出。微乳头型腺癌及实体型腺癌未达5%亦应列出。 (4)腺鳞癌诊断标准 NCCN指南与CSCO指南同时强调,腺鳞癌诊断标准为具有鳞癌及腺癌形态学表现或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有两种肿瘤类型成分,每种类型至少10%以上。小标本及细胞学标本不能做出此诊断。 (5)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标准 NCCN指南与CSCO指南同时强调,在具有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基础上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明确阳性(大于10%肿瘤细胞量)即可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而CSCO指南对此有更多的阐述,在少量SCLC中可以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结合形态及TTF-1弥漫阳性与CK核旁点状阳性颗粒特点也有助于SCLC的诊断。 (6)组织类型转化的问题 同一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小标本活检病理诊断尽量避免使用组织类型之间转化的诊断,如小细胞癌,治疗后转化为非小细胞癌。此种情况不能除外小活检标本取材受限,未能全面反映原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可能原肿瘤是复合性小细胞癌,化疗后其中非小细胞癌成分残留所致。 二、NSCLC的分子分型 2021版CSCO指南对于各分子分型的推荐等级如下表: 中外指南对病理诊断要求有何不同?帮你整理好了! CSCO指南在检测方法、样本需求及生物标志物上与NCCN及ESMO指南有所不同。 1. 检测方法 三版指南对各分子靶点的检测方法介绍内容相同。在CSCO指南中,补充强调了两个检测要点: 在标本量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多个驱动基因的技术,如多基因同时检测的PCR技术或二代测序技术(NGS)等。 检测实验室应根据组织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当怀疑一种技术的可靠性时(如FISH法的肿瘤细胞融合率接近15%),可以考虑采用另一种技术加以验证。 […]

半夏
NCCN指南:靶向、免疫如何在I-III期NSCLC中进行治疗

NCCN指南:靶向、免疫如何在I-III期NSCLC中进行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不同分期的NSCLC患者,应该如何科学、规范进行治疗呢?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NSCLC指南V6版[1]怎么推荐。 早期NSCLC的患者 手术是可切除早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可切除的NSCLC患者,NCCN指南推荐开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作为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模式,术后辅助治疗是外科根治性切除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进一步改善早期肺癌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转移率、延长生存期。 (1)对于IA(T1abcN0)期的患者,NCCN指南推荐如下: 切缘阴性(R0),术后观察无需药物治疗; 切缘阳性(R1,R2),术后可进行再次手术切除(首选)或者放疗(2B类证据)。 (2)对于IB(T2aN0)-IIA(T2bN0)期的患者,NCCN指南推荐如下: 切缘阴性(R0),术后观察,对于高危患者可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辅助奥希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阳性); 切缘阳性(R1,R2),术后可进行再次手术切除(首选)±化疗,或者放疗±化疗(化疗用于IIA期患者)。 (3)对于IIB(T3N0;T2bN1)期的患者,NCCN指南推荐如下: 切缘阴性(R0),术后采用化疗和辅助奥希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阳性); 切缘阳性分为两种情况,R1类患者术后可进行再次手术切除+化疗或放化疗(序贯或者同步),R2类患者术后可进行再次手术切除+化疗或同步放化疗。 (4)对于IIIA(T1-2N2;T3N1)-IIIB(T3N2)期的患者,NCCN指南推荐如下: 切缘阴性(R0),术后采用化疗和辅助奥希替尼治疗(1类证据),或序贯化疗+放疗(仅用于N2); 切缘阳性分为两种情况,R1类患者术后可进行放化疗(序贯或者同步),R2类患者术后可进行同步放化疗。 注:R0=无残留肿瘤,R1=显微残留肿瘤,R2=肉眼残留肿瘤 关于靶向辅助治疗的探索 早期NSCLC完全手术切除仍然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根治性切除后肺癌复发转移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术后辅助治疗是外科根治性切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过去几年相比,肺癌根治性术后辅助治疗策略如今多了一项武器——靶向治疗。 ADAURA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奥希替尼作为辅助治疗方案用于接受完整肿瘤切除(R0)的IB-IIIB期(T3N2,AJCC8)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获益。ADAURA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中位(无病生存期)DFS显著获益,DFS的HR值为0.17(95%CI 0.11-0.26),P<0.0001。奥希替尼辅助治疗使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3%,奥希替尼组的1年和2年DFS率都显著高于安慰机组(97% vs 61%,90% vs 44%),3年DFS率增加则超过50%(80% vs 28%)。 基于ADAURA研究结果,(NCCN)指南(2021.v1)首次将奥希替尼作为IB-IIIB期EGFR突变术后患者辅助治疗推荐。2021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奥希替尼用于IB-IIIB(T3N2,AJCC8)期 EGFR敏感突变术后 NSCLC 患者的辅助治疗。 局部晚期的NSCLC患者 临床上,一部分NSCLC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展为局部晚期,其中又有一些患者为不可手术切除。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既往的治疗方案是含铂双药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中位PFS仅约8个月,5年生存率约15%[3]。在治疗方案探索过程中,增加诱导化疗、增加巩固化疗、提高放疗剂量等,均未改善患者生存,且与可手术的IIIA期患者的生存有一定差距。 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IIIB、IIIC),NCCN指南推荐如下: 对于N3阴性(转移淋巴结小于3个)的NSCLC患者,治疗同IB-IIIA期患者;   对于N3阳性(转移淋巴结大于等于3个)的NSCLC患者,推荐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治疗(1类证据)后,采用度伐利尤单抗进行治疗(1类证据); 对于有转移病灶的NSCLC患者,需进行转移病灶的治疗。 Ⅲ期不可切除NSCLC放化疗仍是基石,免疫的加入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PACIFIC研究证实III期不可切除NSCLC根治性放化疗后未进展者,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可获得显著生存获益。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摘要公布更新随访数据显示[4],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对比安慰剂组,5年OS率分别为42.9%和33.4%,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33.1%和19.0%。在我国,NMPA已正式批准度伐利尤单抗用于在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同步放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的治疗。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中的地位不可撼动。相较于晚期NSCLC患者,早期、中晚期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希望,术后辅助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复发风险,术后靶向药物的加入更是显著延长了患者的DFS。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在放化疗的基础上辅以免疫治疗,也大大改善了患者总生存。相信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结果的公布,Ⅰ-Ⅲ期NSCLC的治疗上会有更多捷报传来,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造福更多肺癌患者。   参考来源: [1].NCCN NSCLC Guidelines Version 6. [2].Wu Y, Tsuboi M,He J, et al. EGFR […]

半夏
6张表掌握2022 v2 胃癌治疗方案 | 1分钟读懂NCCN指南

6张表掌握2022 v2 胃癌治疗方案 | 1分钟读懂NCCN指南

近日,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更新了2022 v2版胃癌诊疗指南。“医学界肿瘤频道”整理了治疗方案,以飨读者~   内容概要 无局部治疗指征胃癌的治疗方案 围手术期胃癌化疗方案 胃癌术前放化疗方案 胃癌术后放化疗方案 胃癌无法切除患者的放化疗方案 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胃癌的全身治疗方案     无局部治疗指征胃癌的治疗方案 围手术期胃癌化疗方案 胃癌术前放化疗方案 胃癌术后放化疗方案 胃癌无法切除患者的放化疗方案 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胃癌的全身治疗方案

半夏
NCCN2022 V1版NSCLC指南来了!晚期NSCLC国内外用药方案对比

NCCN2022 V1版NSCLC指南来了!晚期NSCLC国内外用药方案对比

众所周知,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夺命杀手”。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癌精准治疗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针对肺癌的新的驱动基因不断被发现,基于驱动基因的新型靶向药物不断涌现。近日,非小细胞肺癌(NSCLC)NCCN指南更新到2022年V1版,对比国内CSCO 2021年NSCLC诊疗指南,有何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 EGFR突变篇 目前,EGFR-TKI已经发展至第三代,共7款药物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患者使用第一代EGFR-TKI,约1年左右即发生耐药,而耐药的原因之一就是产生了EGFR T790M突变。第二代不可逆结合的EGFR-TKI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亦是不能在临床上完美解决这一耐药问题。目前获批T790M突变的是三代TKI。 对于EGFR突变的治疗,NCCN 2022V1指南和CSCO2021这样推荐: NCCN 2022V1 一线全身治疗前发现EGFR19del 和L858R突变首选方案:奥希替尼(1 类);其他方案:厄洛替尼(1 类)或阿法替尼(1 类)或吉非替尼(1 类)或达克替尼(1 类); 或厄洛替尼+雷莫芦单抗,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 一线全身治疗时发现EGFR19del 和L858R突变 完整的计划内全身治疗,或中断治疗采用奥希替尼(首选)或厄洛替尼或阿法替尼或吉非替尼或达克替尼或厄洛替尼+雷莫昔单抗或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2B类)。 一代、二代TKI进展的患者,若无症状或有脑部转移或寡转移,考虑局部治疗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可继续行阿法替尼、吉非替尼、达克替尼或厄洛替尼±雷莫芦单抗/贝伐单抗;如果检测T790M突变,可选择奥希替尼(1 类)。 如果多发转移灶,则进行T790M检测,阳性首选奥希替尼。 CSCO 2020 ALK融合篇 NCCN 2022V1  一线全身治疗前发现ALK突变首选方案:阿来替尼(1 类),布加替尼(1 类),劳拉替尼(1 类);其他方案:塞瑞替尼(1 类); 一定条件下可用方案:克唑替尼(1 类)。 一线全身治疗时发现ALK突变 可继续行系统治疗然后采用靶向治疗,如阿来替尼(优选)、布加替尼、劳拉替尼或塞瑞替尼、克唑替尼。 一代克唑替尼耐药无症状或脑转移可以考虑继续采用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或继续采用克唑、阿来、布加替尼或塞瑞;脑转移可考虑立体定向放疗或阿来、布加替尼、塞瑞;寡转移可采用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或手术,或继续采用克唑替尼;多发转移可选择阿来、布加或塞瑞。 二代阿来、塞瑞、布加耐药无症状、脑转移或寡转移可以考虑继续采用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或继续采用阿来、塞瑞、布加或劳拉替尼;多发转移可选择劳拉替尼。 CSCO2021 ROS1突变篇 NCCN 2022V1 一线全身治疗前发现ROS1突变首选方案:克唑替尼或恩曲替尼; 其他方案:塞瑞替尼。 一线全身治疗时发现ROS1突变可维持原治疗或改用克唑替尼、恩曲替尼、塞瑞替尼。 一线用药进展后推荐劳拉替尼或其他系统治疗手段。 CSCO2021 MET扩增篇 NCCN 2021V1 一线全身治疗前发现met14跳跃突变 首选方案:卡马替尼、特波替尼;某些情况下可选择克唑替尼。一线全身治疗时发现met14跳跃突变 可维持原系统治疗或改用卡马替尼、特波替尼或克唑替尼。 CSCO2021 […]

半夏
2022 v1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新鲜出炉,重磅更新一文饱览!

2022 v1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新鲜出炉,重磅更新一文饱览!

2021年12月7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网发布了2022年第一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实践指南。为了能够及时跟进最新NSCLC诊疗理念的发展,“医学界肿瘤频道”将对重点的诊疗内容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NSCLC诊断   ▎肿瘤大小分期:第七版和第八版AJCC分期存在差异 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和AJCC第七版分期比较的内容中,新增了一条脚注。第七版所认定的肿瘤大小,包括浸润性部分和表皮/非浸润两个部分,而第八版在肿瘤大小的认定上存在不同,在该版指南中将NSCLC根据病理性质进行了划分,如果为非黏液腺癌。则肿瘤大小仅为浸润性部分,而非黏液腺癌,则包括浸润性部分和表皮/非浸润两个部分。 ▎肺结节的检查:新技术提升诊断精确性 在新版本的指南中,指出对于明确存在克隆相关性的分离肺结节,系列的研究建议采取下一代测序技术(NGS)进行大Panel的检测,标志着NGS逐步从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免疫组化检测:增加了神经内分泌癌的检测指标 对于怀疑具备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在既往NCAM(CD56)、嗜铬粒蛋白、突触小泡蛋白的基础上,增加了INSM1的检测,以明确是否是神经内分泌癌。 ▎分子检测:血清学检测可作为缺少组织样本时的补充 当所获得的组织较少时,实验室应该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该组织的检测价值,必要时可以采取外周血(血清循环肿瘤细胞DNA)进行分子检测。 此外,对于ⅠB~ⅢA期NSCLC,准备使用靶向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时,需要事先进行EGFR检测,同时,对于EGFR突变中占比不足10%的少见突变患者,亦在奥希替尼、阿法替尼等治疗中具备治疗反应,因此,亦要进行检测,以便寻找到用药依据。 ▎一、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进行T790M检测 在第一、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T790M的检测非常重要。因为对于T790M检测结果阴性的患者,不论是否有症状,在治疗上仅能进行局部根治性治疗之后,继续予第一、二代EGFR-TKI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因此,建议在患者治疗进展之后,进行大Panel检测,以明确是否有T790M以及其他耐药机制的存在。在血浆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强烈建议使用组织学检查再予确认。当然,医生亦可能考虑将血浆检测和组织标本检测同时进行。 ▎基因突变和PD-L1检测:强推大Panel检测,力争发现更多罕见突变靶点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NSCLC,在确定组织学亚型的过程中,既可以使用活组织检查,在不能取到足够样本的时候,亦允许使用血清学的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版指南中,强烈推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大Panel的检测,以期可以发现更多罕见突变的靶点,从而为此类患者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亦推荐患者参加临床试验,以获得大Panel检测机会。 在2021 V7版NCCN指南已有的检测结果中,增添了EGFR S7681、L861Q和/或G719X突变,并且将PD-L1从分子标志物的认定更换为了分子生物标志物。 ▎PD-L1检测:不同抗体、克隆和平台,存在较强的异质性 系列的抗体克隆已经被开发用于IHC的PD-L1检测,部分细胞染色的强度和比例可以比较,有些则不能,删除了既往指南中认为的部分细胞染色的强度和比例可以对等看待的部分,表明该领域尚存在较大异质性。 近年来,多种PD-L1检测手段得到获批,因此,在新版指南中进行了相应的更改,指出PD-L1检测的结果受到不同抗体、克隆以及检测平台的影响,甚至部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需使用特定的PD-L1检测手段。当前,这些已经获批,而非既往指南中潜在的PD-L1检测手段得到了病理学家和肿瘤学家的关注。 当前,部分PD-L1 IHC的克隆已被FDA批准用于特定的适应证,无需再使用多种IHC手段进行检测,前提是此类克隆已经在内部进行过可比性的验证。   ▎血清循环肿瘤细胞DNA检测大有可为,缺乏指导意见 对于血清循环肿瘤细胞DNA的检测,在新版指南中进行了更新和新增,指出虽然此类检测具备高度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性低,假阴性的概率高达30%,因此,新版指南建议进行辅助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 与组织学检测相反的是现有的已经公布的指南,尚无针对血清循环肿瘤细胞DNA检测特性的指导意见。 新版指南新增的建议是在起始检测中,如果由于所获得的组织质量或者检测手段的原因,使得不能对所有已推荐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时,可以考虑再次进行活检和/或采取血清循环肿瘤细胞DNA检测。 ▎MET扩增的检测 对于MET扩增,新版指南中指出,高水平MET扩增的定义正在根据检测的分析结果而处于不断演化之中,根据NGS的结果,当拷贝数超过10时则认定为高水平的MET扩增。 围手术期治疗   ▎更改了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人群占比 最新版的指南显示在NCCN成员机构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而三分之二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既往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人群占比为50%。 ▎奥希替尼作为术后辅助治疗,进一步细化了治疗人群 对于ⅢA(T1-2, N2; T3, N1)和ⅢB(T3, N2)的术后切缘阴性的患者,在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患者的进一步细分,明确指出为既往接受过辅助化疗的EGFG 19外显子缺失/L858R突变和不能使用含铂化疗治疗的患者,同时,将序贯放化疗更改为了序贯化疗以及可考虑与放疗进行联合。 ▎在术后辅助治疗阶段,对于放疗地位予以了提升 对于ⅢA(T4, N0)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或化疗后,再次进行手术,显示切缘为阳性的患者(R1,R2)将再次手术更改为了再次手术和/或放疗推量; 对于T1-2、T3(除浸润性)、N2淋巴结阳性,M0的患者在进行诱导化疗和/或放疗后未表现出明显进展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和考虑放疗,而对于局部进展的患者,采取放疗(如果适宜)和/或化疗。 ▎奥希替尼围手术期治疗期别扩增,受益患者分型细化 对于既往接受过化疗且不能接受含铂化疗的患者,对于完全切除的EGFR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的ⅠB~ⅢA患者,可以使用奥希替尼80mg qd进行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   ▎SABR治疗失败患者应该采取积极随访和挽救治疗 大型回顾性研究显示,对于早期NSCLC患者(Ⅰ期和淋巴结阴性的Ⅱ期),在立体定向放疗(SABR)治疗之后出现局部转移或者局部复发的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和挽救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 ▎SABR治疗的适应证予以了减少 […]

半夏
3张表总结:乳腺癌化疗方案 | NCCN指南

3张表总结:乳腺癌化疗方案 | NCCN指南

对于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而言,化疗是延长生存时间,消灭肿瘤细胞的重要手段。 然而,乳腺癌化疗方案较多,HER2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究竟有哪些方案可供选择?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又应该如何用药? 本文主要总结了2021.v4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乳腺癌诊疗指南。快来学习吧~ 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首选方案 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其他方案 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方案  

半夏
最新风向标!EGFR 20ins两员力将轰动登陆,NCCN2021.V6版NSCLC指南更新!

最新风向标!EGFR 20ins两员力将轰动登陆,NCCN2021.V6版NSCLC指南更新!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可谓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跟进前沿动态、兼具权威,NCCN指南已经成为全球医患共同关注的热点,也是NSCLC治疗的风向标。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在2021年已经更新至第六版。都有哪些更新要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EGFR是肺癌患者再熟悉不过的用药靶点,特别是针对EGFR 19del、21号外显子L858R及T790M等经典突变,目前已获批1代、2代及3代EGFR靶向药物。除了之外,0.1% – 4%的肺癌患者也会发生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EGFR 20Ins),该突变对EGFR-TKI靶向治疗不敏感,一线治疗主要以铂类化疗为主,后续如何治疗EGFR 20ins一直是临床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此次NCCN指南的更新内容主要针对EGFR 20Ins这一靶点。(其他靶点用药我们在V5版指南已经详细解读,大家可点击链接查看。 更新一:Mobocertinib(TAK788)作为EGFR20Ins晚期或转移性NSCLC(PS 0-2)患者全身治疗进展后治疗选择(2A级推荐)。与TAK788并列作为EGFR20Ins的药物是amivantamab-vmjw(JNJ-6732) 。 更新二:Mobocertinib进展后,增加了Amivantamab-vmjw和系统治疗作为后续推荐治疗(2A类推荐)。 更新三:amivantamab-vmiw治疗进展后,增加了Mobocertinib和其他系统治疗作为后续推荐治疗(2A类推荐)。 针对EGFR20Ins,NCCN推荐amivantamab和Mobocertinib两种药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两种药物的疗效如何。 1.Amivantamab 2021年 5月21日,FDA加速批准强生公司研发生产的EGFR/c-Met双抗Rybrevant (amivantamab-vmjw,JNJ-6732) 上市,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进展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个针对该类突变的药物。 FDA批准是基于2020年WCLC会议上上更新的I期CHRYSALIS研究中amivantamab单药疗法队列的阳性结果,该研究共纳入81例既往接受过一线铂类化疗的EGFR 20ins的肺癌患者,疾病进展后均接受Amivantamab治疗。体重<80kg的患者接受1050 mg剂量,体重≥80 kg患者的剂量为1400 mg。 中位随访9.7个月后, 客观缓解率(ORR)为40%,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4%,部分缓解率PR为36%,中位缓解时间DoR为11.1个月。临床获益率(定义为在至少两次疾病评估中完全或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为74%。而20ins使用目前上市的1-3代TKI来说,疗效非常有限,10%以下。目前,Amivantamab联合化疗(培美曲塞+卡铂)一线治疗EGFR 20ins的NSCLC的III期研究PAPILLON(NCT04538664)正在进行,这是Amivantamab一线挑战EGFR 20ins标准化疗的大型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III期研究。 进一步分析显示,ctDNA或具有一定的疗效预测作用,Amivantamab对不同插入区域EGFR 20ins均被证实有效。其中Helical Region(n=1)ORR高达100%;Near Loop (n=54) ORR为41%;Far Loop(n=8) ORR为25%。 amivantamab在安全性方面基本可控,≥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与输液有关的反应,指甲或脚趾甲周围的皮肤感染,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急促,恶心,疲劳,小腿或手或面部肿胀,溃疡。口腔,咳嗽,便秘,呕吐和某些血液检查的变化。 2.Mobocertinib 2021年9月15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武田制药的mobocertinib上市,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在含铂化疗治疗期间或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EGFR 20ins患者。Mobocertinib是武田研发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靶向 EGFR 20ins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EGFR 20ins第二款获批药物,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获批基于一项试验 NCT02716116 1/2 期的结果。 试验的第 1 部分采用剂量递增的 3+3 设计,纳入了 ECOG 体能状态低于2 的晚期 NSCLC 患者。其中6 […]

半夏
泽布替尼再传喜报, 继首个“出海”的创新药后, 又斩获“首个”国产BTK抑制剂称号!

泽布替尼再传喜报, 继首个“出海”的创新药后, 又斩获“首个”国产BTK抑制剂称号!

在这个九死一生的抗癌江湖中,要闯出名号并不是磨刀霍霍两下便可,十年也都未必见得能磨出一剑,剑若出鞘,也未必能是一把好剑。 小编今天要介绍的,是百济神州历经7年磨出的一把宝剑,此剑一出鞘,便惊艳四座。它便是国内首个“出海”创新药泽布替尼。 国产泽布替尼于2019年11月15日亮相于世界舞台,成为首个获美国FDA批准的中国创新药。时隔半年,6月,泽布替尼接连发力,国内进展喜讯不断: 1 出海而归,泽布替尼“起航”中国 2020年6月3日,泽布替尼在国内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截图 这标志着,中国迎来了首个国产BTK抑制剂。国内患者终于能用上中国智造、国际品质的国产创新药了! 此次获批,是基于两项关键临床试验: 一项针对复发难治性MCL患者的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了86例接受过1到4种治疗方案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MCL)中国患者,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剂量为160mg,每天两次。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8.4个月, 在86例可评估患者中,总缓解率(ORR)达到84%,完全缓解率(CR)达78%。这在所有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中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另一项针对复发难治性CLL/SLL患者的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15.1个月时,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ORR达到85%,其中在17p-或TP53突变患者中的ORR达86%。 另外,较第一代BTK抑制剂提高疗效之外,泽布替尼凭借在分子结构上的创新设计,对BTK产生完全持久的精准抑制,减少由于脱靶效应带来的不良反应。临床过程中,不良事件以1-2级为主,且发生率低,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止率低。3级以上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以及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都比较低,无房颤、第二肿瘤、肿瘤溶解综合征等不良事件。 2 更多耕耘,全面覆盖 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的头对头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也正式公布。(详情参考:2020 ASCO重磅进展|新一代强效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凸显治疗优势,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或将迎来全新希望) 作为单药或联合疗法,泽布替尼仍在积极探索更多B细胞淋巴瘤亚型中的应用。针对多种淋巴瘤累计开展超过20项临床研究,全球入组患者超过1700人。 3 首获中美临床诊疗指南双重推荐 2020年5月23日,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发布,推荐新药泽布替尼,用于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MCL)(I级推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II级推荐)的治疗。 早前,泽布替尼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这也标志着,泽布替尼成为首个得到中国CSCO指南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双重推荐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 4 中国智造,继续远航 6月3日,泽布替尼作为目前唯一一款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出海而归”,起航中国,中国患者能用上国际品质的“中国智造”抗癌药,创新药可及性明显提高。希望泽布替尼能以更多出色的临床数据将“中国智造”带到全球舞台上,迎来更多适应症的拓展,早日进入医保,提升可及性,惠及更多患者。  

小D
重磅!2020肝癌NCCN指南首版出炉!肝癌免疫治疗再创新高,首次打卡肝癌一线,优秀!

重磅!2020肝癌NCCN指南首版出炉!肝癌免疫治疗再创新高,首次打卡肝癌一线,优秀!

不久前,NCCN官网发布了2020年V1版《NCCN肝胆癌临床实践指南》。

小D
老药新用,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

老药新用,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相信每一位肿瘤医生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所有的肿瘤治疗指南全部是由NCCN制订,修订和发布的。各类肿瘤治疗的标准方案全部应依据NCCN指南作为依据来选择。 2012年,FDA批准了瑞戈非尼用于治疗曾接受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并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或联合抗EGFR治疗(如果患者基因为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方案为瑞戈非尼口服,160mg每天,连续服3周+停1周的周期方式。此种方式得到的中位总生存期为6.4月vs.安慰剂组5.0月[1]。 然而此次NCCN最新修订的使用方式是:计量爬坡方式(dose-escalation strategy)。具体方法是: 瑞戈非尼口服第1-7天为80mg每天;第8-14天口服120mg每天;第15-21天口服160mg每天;此后停药7天;此后每个周期为第1-21天口服160mg每天,停药7天(即每28天一个周期)。 这次重新修订的使用方式是基于名为ReDOS的II期临床试验[2]。这个临床试验对比了计量爬坡用药方式和标准用药方式(即从2012年批准后一直沿用至今的160mg每天)后发现,爬坡用药方式的中位总生存期为9.0月vs.标准用药方式5.9月。研究者还发现计量爬坡用药方式的毒副作用更少,而且生存质量更加改善。 来自梅奥医学中心的Bekaii-Saab教授是ReDOS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他指出更早的考虑使用瑞戈非尼能够更大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A. Grothey, E. Van Cutsem, A. Sobrero, S. Siena, A. Falcone, M. Ychou, Y. Humblet, O. Bouche, L. Mineur, C. Barone, A. Adenis, J. Tabernero, T. Yoshino, H. J. Lenz, R. M. Goldberg, D. J. Sargent, F. Cihon, L. Cupit, A. Wagner, D. Laurent, C. S. […]

小D
双靶向有效率64%:成指南推荐首选治疗

双靶向有效率64%:成指南推荐首选治疗

  日前,NCCN公布了最新版的肺癌治疗指南,其中诸多重大改变。 比如,首次指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三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建议接受PD-L1抗体巩固治疗1年。 ‍ 比如,首次提出‍:对于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ZD9291可以作为首选治疗之一。 比如,首次提出:AZD9291耐药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治疗策略如何(见下图,详情咚咚肿瘤科后续会写详文讲解)。 比如,首次提‍出:不管是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只要是非小细胞肺癌,都推荐检测BRAF突变;如果有敏感突变,推荐首选治疗是——达拉非尼+曲美替尼。 达拉非尼是一个新一代的BRAF抑制剂,而曲美替尼是一个MEK抑制剂。 MEK信号通路是BRAF信号通路的下游通路之一,说白了MEK是BRAF一个非常能干的手下,当然它们干的是坏事——推动爱细胞生长和繁殖。因此,这个双靶向药组合,就是同时把作恶的魁首和他最重要的心腹,一锅端! 截止目前,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已‍经被批准用于BRAF突变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这一次又被批准用于肺癌。此外,有小规模数据提示对BRAF突变的胆管癌、肠癌、子宫内膜癌、颅咽管癌等肿瘤有效。 用于肺癌,核心的数据,来自一项二期临床试验。36名携带BRAF基因V600E点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试验方案为:接受达拉非尼150mg(每天2次)+曲美替尼2mg(每天一次)治疗。 结果显示:有效率64%,其中6%患者的完全缓解,而疾病控制率为100%——接受药物治疗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肿瘤进展。1例患者肿瘤略增大(幅度不超过5%),其他所有病人肿瘤都有缩小,64%的患者缩小幅度超过30%。 客观有效的人群,疗效平均维持的时间是15.2个月;全部人群,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4.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4.6个月。 药物的副作用,总体可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高血压、恶心呕吐、发热、性功能减退。 参考文献: [1]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BRAF<sup>V600E</sup>-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17 Oct;18(10):1307-1316 [2]Combined dabrafenib and trametinib treatment in a case of chemotherapy-refractory extrahepatic BRAF V600E mutant cholangiocarcinoma: dramatic clinical and […]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