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 月,全球肿瘤领域学者以及患者朋友都会集体关注一场「抗癌新希望发布会」——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25年ASCO年会当然也不例外!
在今年的54 项「近期突破性摘要(Late Breaking Abstracts,LBA)」中,9 项抗癌新药数据尤其令人惊艳!好多晚期患者用药迎来「升级款」,甚至有研究让生存期直接翻倍!今天,咚咚就把这些有望让咱活得更久、活得更好的新疗法好好唠一唠~
肺癌
药物亮点:PD-1 单抗贝莫苏拜联合抗血管生成药安罗替尼挑战「K药」(帕博利珠单抗)标准方案。CAMPASS 研究的成功为晚期 NSCLC 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关键数据:531 例 PD-L1 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贝莫苏拜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 11.0 个月,比 K 药联合安慰剂组延长 3.9 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 30%(HR=0.70,P=0.007)。此外,贝莫苏拜联合安罗替尼组的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也显著更高,(57.3% vs. 39.5%,P<0.001)。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
安全性方面,贝莫苏拜联合安罗替尼组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慰剂组的TRAE 发生率分别为 98.3% 和 88.1%,3 级及以上TRAE发生率分别为 58.5% 和 29.0%,整体可控。
药物亮点:CD3/DLL3 双抗药物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打破了小细胞肺癌(SCLC)二线治疗瓶颈,有潜力成为治疗新标准,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数据:研究共随机分配了509 例患者至塔拉妥单抗组和化疗组。在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 11.2 个月和 11.7 个月时,塔拉妥单抗组患者的 OS 较化疗组实现翻倍,分别为 13.6 个月和 8.3 个月(HR=0.60,P<0.001),PFS也显著延长(4.2个月 vs 3.2个月,HR=0.72,P<0.001)。
在安全性方面,塔拉妥单抗组患者3 级以上副作用发生率仅27%,远低于化疗组的62%。此外,塔拉妥单抗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主要为低级别且可控。
乳腺癌
药物亮点:德曲妥珠单抗(T-DXd)树立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新标杆。这一研究是十多年来首次在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中,对广泛患者群体显示出临床显著疗效改善的试验,有望改写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标准。
关键数据:Ⅲ 期 DESTINY - Breast09 研究评估了德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对比 THP 方案(紫杉烷、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一线治疗 HER2 +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中位随访 29 个月时,德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组患者的 PFS 显著延长(40.7 个月 vs26.9 个月,HR=0.56,P < 0.00001),24 个月 PFS 率(70.1% vs52.1%)、ORR (85.1% vs78.6%)以及实现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15.1% vs8.5%)均更高,DOR 更长(39.2 个月 vs26.4 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3级及以 TEAE 发生率分别为 63.5% 和 62.3%,严重 TEAE 发生率分别为 27.0% 和 25.1%。德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组发生 46 例(12.1%)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炎,其中 2 例为 5 级,THP 方案组发生 4 例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炎。
药物亮点: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联合PD-1单抗,为「最恶」乳腺癌患者带来「双靶向」希望,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这一难治性疾病的预后。
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三阴姐妹互助圈“下载三阴乳腺癌的治疗资料包和添加病友群,请扫下面的二维码。
关键数据:研究纳入了443 例未接受过治疗的 PD - L1 阳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结果显示,中位随访 14 个月时,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的 PFS 显著延长(11.2个月vs 7.8个月,HR=0.65,P=0.0009),客观缓解率(ORR)更高(59.7% vs53.2%),缓解持续时间(DOR)亦更长(16.5 个月 vs9.2 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3 级及以上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71% vs70%),因 TEAE 导致剂量减少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35% 和 44%,因 TEAE 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12% 和 31%。
药物亮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camizestrant联合 CDK4/6 抑制剂能够为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提供「后CDK4/6抑制剂时代」的新选择,有望改变治疗格局。
关键数据:研究纳入了315例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 CDK4/6 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ESR1突变(经ctDNA检测)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显示,相比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 CDK4/6 抑制剂组,camizestrant 联合 CDK4/6 抑制剂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分别为 16.0 个月和 9.2 个月(HR=0.44,P<0.00001)。camizestrant 联合 CDK4/6 抑制剂组患者的12 个月 PFS 率和 24 个月 PFS 率也更高,分别为 60.7% vs33.4% 和 29.7% vs5.4%。OS 数据尚未成熟(12%成熟度)。
药物亮点:在HR 阳性晚期乳腺癌中,当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时,PI3K/AKT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往往是关键因素之一,ipatasertib 则是一款 Akt 抑制剂。CCTG/BCT MA.40/FINER 研究有望证实AKT通路靶向干预可突破现有治疗瓶颈,进一步揭示PI3K/AKT/PTEN 信号轴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其结果或将重塑临床实践指南。
关键数据:研究纳入了250 例绝经前、绝经期间、绝经后的 ER+/HER2 -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 15.2 个月时,相比于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ipatasertib 联合氟维司群组的 PFS 显著延长(5.32 个月 vs 1.94 个月,HR=0.61,P=0.0007)。在 AKT 通路改变亚组,ipatasertib 联合氟维司群组的 PFS 亦显著延长(5.45 个月 vs 1.91 个月,HR=0.47,P=0.0005)。
安全性方面,两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37.1% 和 27.4%,因不良事件停药率分别为 6.5% 和 0.8%。
药物亮点:Vepdegestrant 是一种基于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研制的新一代口服 SERD,可通过激活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直接介导 ER 蛋白降解。VERITAC-2研究是应用新型药物开发技术——PROTAC 技术开发的降解剂首次取得阳性 Ⅲ 期试验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支持 Vepdegestrant 作为既往接受过治疗的 ESR1 突变型 ER+/ HER2- 乳腺癌患者的一种潜在口服治疗选择。
关键数据:研究纳入了624 例接受过治疗的 ER+/HER2 -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全人群中,vepdegestrant(200mg)组和氟维司群(500mg)组患者的 PFS 无显著性差异(3.7 个月 vs 3.6 个月,HR=0.83,P=0.0358)。但在携带 ESR1 突变的亚组中,vepdegestrant 组患者的 PFS 较氟维司群组显著延长(5.0 个月 vs 2.1 个月,HR=0.57,P=0.0001)。目前 OS 数据尚未成熟(20% 成熟度)。
安全性方面,vepdegestrant组和氟维司群组的3级及以上TEAE发生率分别为23.4%和17.6%。最常见的TEAE是疲劳(26.6% vs 15.6%)、ALT水平升高(14.4% vs 9.8%)、AST水平升高(14.4% vs 10.4%)和恶心(13.5% vs 8.8%)。两组因TEAE导致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9%和0.7%
胃癌
药物亮点:PD-L1 单抗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为可切除胃癌患者打造「围术期免疫+化疗」新模式。MATTERHORN研究作为全球首个取得阳性结果的胃癌围手术期免疫联合治疗Ⅲ期研究,有望打破胃癌围术期治疗20年来仅能依靠化疗方案的单一格局,从而有效改善胃癌术后复发率高的现状。
关键数据:研究评估了度伐利尤单抗或安慰剂联合FLOT 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围手术期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的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中位随访 31.5 个月时,相比于安慰剂联合FLOT方案组,度伐利尤单抗联合 FLOT 方案组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EFS)显著延长(未达到vs 32.8个月,HR=0.71,P<0.001),12个月EFS率(78.2% vs 74.0%)和24个月EFS率(67.4% vs 58.5%)均更高。OS数据尚未成熟,但已显示出有益趋势(尚未达到 vs 47.2个月,HR=0.78,P=0.025)。
药物亮点:继乳腺癌后,德曲妥珠单抗在胃癌领域再获突破——抗在 HER2+ 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二线治疗中展现了显著的疗效优势,有望成为治疗新标准。
关键数据:研究评估了德曲妥珠单抗(6.4mg/kg)对比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HER2+ 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德曲妥珠单抗组患者的 OS(14.7个月 vs 11.4个月,HR=0.70,P=0.0044)和 PFS 均显著延长(6.7个月 vs 5.6个月,HR=0.74,P=0.0074),ORR(44.3% vs 29.1%,P=0.0006),和 DCR(91.9% vs 75.9%)也更高。
安全性方面,两组的3 级以上 TEAE 发生率分别为 68.0% 和 73.8%,严重 TEAE 发生率分别为 41.0% 和 43.3%,因 TEAE 停药率分别为 14.3% 和 17.2%。德曲妥珠单抗组和雷莫西尤单抗联合紫杉醇组分别发生 34 例(13.9%)和3例(1.3%)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炎。
小结
今天回顾的2025 ASCO 年会 9 项重磅研究,从免疫联合到精准靶向,从围术期到晚期二线,勾勒出肿瘤治疗「个体化」与「长生存」的未来图景。当然,新药、新疗法落地仍需一定时间,癌友们也可以与主治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适合参加相关临床试验。
你最期待哪款新药尽快上市?留言区分享你的抗癌故事或疑问,咚咚和你一起关注抗癌前沿进展!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