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乳腺癌正文

基因检测如何选?180种乳腺癌风险基因,8种患癌风险高

|2021年03月05日| 浏览:6211

随着抗癌靶向药的上市和纳入医保,肿瘤基因检测越来越火热。可很多人还是不知道是否应该做乳腺癌基因检测,做了之后该怎么办。

乳腺癌常见的基因检测有哪些?

目前已知的乳腺癌风险基因达180余种,最著名的是BRCA1和BRCA2,占乳腺癌患者的15%,据研究报道,中国人群携带BRCA1BRCA2突变携带者在79岁患乳腺癌的风险均高于35%[1]

这两个基因在我们每个人身体中都会表达,它们属于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正常细胞组织的功能紊乱,引发癌症。

此外,其他主要的风险基因还有TP53、CDH1、PTEN、CHEK2、ATM等。

目前公认的乳腺癌基因检测有美国开发的21基因检测(Oncotype DX)和欧洲开发的70基因检测(MammaPrint)。

21基因检测主要针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阴性、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16个肿瘤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

70基因检测针对淋巴结阴性与1-3枚淋巴结阳性的ER阳性、HER2阴性患者。

8个基因与乳腺癌紧密相关

2021年1月份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两项研究[2, 3]确立了与乳腺癌相关的关键风险基因。

剑桥大学的研究对乳腺癌相关的34个潜在风险基因进行了检测。研究了欧洲和亚洲共25个国家的11.3万名女性,其中女性乳腺癌患者约6万人,健康对照女性约5.3万人。

研究表明ATM、BRCA1、BRCA2、CHEK2和PALB2基因的截短变异与乳腺癌整体风险相关。BARD1、BRCA1、BRCA2、PALB2、RAD51C和RAD51D基因的截短变异与ER阴性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而Mayo Clinic团队对28个癌症易感基因的遗传性致病变异进行了评估,对每个基因的致病变异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做了深入研究。研究人群包括约3.2万名乳腺癌女性患者和3.2万名健康对照女性。

最终确定了12个基因的致病变异与乳腺癌风险相关,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致病变异会引起乳腺癌高风险。

 

两项研究中8个基因BRCA1、BRCA2、PALB2、BARD1、RAD51C、RAD51D、ATM和CHEK2都被确定为与乳腺癌风险显著关联的基因。而其他风险基因并不增加患病风险。

这两项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对乳腺癌基因检测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乳腺癌检测,基因越多越好?

乳腺癌风险基因100多种,并不是检测的基因越多越好。选择做哪些检测要根据临床效力进行判断。

虽然很多基因与乳腺癌有关联,但有些在患者中有较高的解释度,例如BRCA1BRCA2。还有一些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很少检出,且基因突变的致病性尚不明确,缺乏临床有效性。

如果检测出意义不明的变异,不仅无法解释病因,还会给患者和医生造成困扰。此外,肿瘤基因检测跟药物靶点相联系。

除了临床有效性,我们还要考虑临床有用性。

有些基因的突变位点虽然与乳腺癌关联密切,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基因检测产品覆盖足够靶点基因后,再增加基因未必能提供更多的靶向药指导。

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从临床有效性、临床有用性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考虑。

哪些人需做乳腺癌基因检测?

美国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指南指出,需要根据以下3点来选择是否做基因检测。

  • 自己曾经患有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

  • 家族中有人患有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

  • 祖辈有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由医生进行家族风险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提示高风险,应咨询专业的遗传咨询师,根据咨询结果决定是否做基因检测。

如果自己没有患过上述癌症,也没有家族史,祖辈也没有检出过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就不需要做BRCA基因检测。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治疗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et al., 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 2018. 28(10): p. 787-800.

2. Dorling, L., et al., Breast Cancer Risk Genes – Association Analysis in More than 113,000 Women. 2021. 384(5): p. 428-439.

3. Hu, C. and S.N. Hart,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Genes Previously Implicated in Breast Cancer. 2021. 384(5): p. 440-451.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本文来源: 癌度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饿死癌细胞”又有新理论:癌细胞抢糖吃,导致免疫疗效减弱
上一篇

“饿死癌细胞”又有新理论:癌细胞抢糖吃,导致免疫疗效减弱

第二款国产3代EGFR-TKI获批上市,患者究竟该如何选择?
下一篇

第二款国产3代EGFR-TKI获批上市,患者究竟该如何选择?

阅读相关文章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