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我和滑膜肉瘤的斗争六:纵隔发现肿物,这一次如何抉择?

羊大大 2019年08月08日

回到武汉之后,和主治教授沟通了想法,想更积极处理病灶,后期的治疗方案也明确了,继续两周期化疗评估,然后预约手术。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让人不断看到希望的时候,只要按步就班的进行,就算治疗过程痛苦了些,但都是让人有期待,有方向,有目标的。就这样,再次经历两次AI化疗,又到了评估的时候。

 

在这期间,自我感觉相比发病的时候好了不少,但是干咳略增加,四月底的天气,天气干燥,以为这些可能都是天气原因造成,主要还是因为体感上胸膜上没有出现过疼痛这些,我的个人精神面貌也达到了2016年最好,因为我边化疗,除了身体更加结实,掉的头发长的比以前更好,我看着比健康人还健康强壮,心态的变化,也让我治疗都很顺利。

 

等待评估。我清楚的记得2017.6.22那一天,这一次为了评估全面,我做了肺部增强ct,在打印片子的那一刻,我的手在发抖。拿着片子,我自己比对着上次片子处的胸膜病灶,发现还在缩小、当时高兴的难以抑制,腿好酸软。可是我再仔细比对旁边的时候,发现旁边纵隔处好像多了一团东西,上次平扫ct虽然看不是很清楚,但是这次明显就多了个东西。

 

我的脸色瞬间变成灰色,我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到了一丝丝不安,短暂的平复下心情,拿着片子赶快去门诊找主治教授阅片确定情况,张教授在电脑上前比对了,由于上次拍的平扫ct,纵隔处看的不是特别清楚,同时又拉着老主任管教授一起帮我阅片确定。

 

在旁边等候的我,手心和背部都是汗,腿瑟瑟发抖,不是我心里承受能力差,是我感到很不安,这丝不安压着我心口让我喘不过气,两位主任帮我看了十几分钟的片子,怀疑纵隔处可能有问题,让我再找放射科专家周义成主任进行会诊阅片。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的最后那丝期待彻底破灭,我知道意味着什么。管教授很怜爱的拍着我的肩膀安慰着我说:“不用怕,胸膜的病灶持续好转,纵隔就算有问题,也只有这个地方有,咱们还有办法。”

 

可这个时候眼泪却不争气的在我眼眶里打转,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去的,回到家里,我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告诉了妈妈和妹妹结果。短暂的时间我做着下一步的打算,做最坏的打算,纵隔是肿瘤,我该怎么办?该如何治疗?

 

当时立马决定,第二天在同济会诊完,同时看完胸外科老大意见,直接去北京咨询内科治疗方案和手术建议。就这两天,我安排了所有行程,挂好了北肿骨软专家号,北肿胸外陈克能主任,北人胸外王俊主任,北医胸外李简主任。

 

第二天阅片会诊,周义成教授仔细帮我比对了多次的片子,结论是胸膜处病灶继续缩小,大小80pxX55.00000000000001px。但是,挨着纵隔-肺门处新增病灶,大小172.5pxX100px。晴天霹雳的结果,周教授也无奈的看着我说:“小伙子啊,十多年不容易,一个病灶治疗效果这么好,一个没办法,但是还是要继续好好治疗的,至于怎么处理多多和医生沟通下。”

 

很感激周教授的鼓励,同时我也问他,上一次的片子看不出来吗?他说上一次是平扫,纵隔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还是能看一点出来,应该还是有的,只是不明显,现在是进展很明显就看的很清楚。

 

到这里我知道新增一个病灶了,还是一个巨大的病灶。为什么会长这么快?一个月啊,175px?这什么速度啊,我还在治疗啊,为什么会这样?一堆的疑问,这个病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你感觉一切都很好的时候,却悄悄的长这么大,让你毫无察觉,我的心情犹如天堂到地狱。

 

不想去想其中的细则,第一想法就是胸外科的意见会是什么,接着我找到胸外科付主任问诊。付主任说:“手术可以做,由于包含了主肺主动脉,靠近肺门位置,行左侧全肺切除,同时部分心包切除,现在做全肺手术的不多,回去和你的主治教授沟通下,家人商议下再做定夺。”

 

听着建议,双脚罐了铅般沉重,全肺切除意味着什么?我还这么年轻,这个创伤带给我的将会是什么,暂时不说是否会再复发转移,巨大的创伤值得吗?回到病房,将会诊意见给了张教授,张教授说:“我还是那个建议,速锋刀治疗,目前纵隔病灶200px以下,我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回到家里,我想着这短短两天发生的一切,我知道我碰到了可恶的肿瘤异质性,还是很恐怖的那种,心里万条cnm,只有深深的无奈。细细想着医生们给的建议,决定还是先北京综合问诊后再做决定。

 

当天晚上我就去了北京,第二天见到了高医生和刘医生,高医生调侃我说:“小伙子身体这么结实。”我哭笑不得。

 

再结实病情进展恐怖啊,帮我仔细的分析了目前的情况,建议我更换化疗方案或者帕唑帕尼治疗,然后行局部处理,能手术首选手术、尽量创伤最小化。刘医生的意见是更换化疗药物,或者继续原方案,可以考虑帕唑帕尼或者化疗联合pd-1治疗。

 

内科的意见我得到了答案,其中为什么很多专家会和我提pd-1治疗,因为在2016年术后我的切片做过pdl-1表达,60%的中度阳性表达。紧接着我去胸外科咨询陈克能主任,陈克能主任说话很直,我不想让我妈进去。因为2016年第一次我妹妹陪我咨询他的时候,陈克能主任说:“你这病只有积水潭最权威,你以后死也要死在积水潭。”吓得我妹妹一直哭泣,我也是强忍泪水。

 

这一次看着我妈妈陪我过来,没有说的那么直接,也是很直接的说道:“看了你的两次手术经历,和目前病情的发展,你这个手术我能做,但是我不会给你做,因为创伤巨大,左全肺目前在我看来必须全切,我现在不做这种手术,全切了带给你的收益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只是以后你走几步就的一直喘气、生活质量你也要考虑。我知道你很年轻,巨大的风险投资与到底能换来多大收益希望你也在好好权衡下,手术我不能做,但是我推荐一个人给你做,那就是我的老师,华西医院癌症中心周清华主任,我给你写个东西,他愿意给你做你就做,他不愿意,那么全国没几个人愿意给你做。”

 

一盆盆冷水,心里浇的拔凉拔凉;第二天我问诊了李简,王俊等,意见都差不多,手术创伤太大。必须控制体外循环,同时不能完全保证切除干净,如需手术,建议该手术在综合性大医院多科室联合下做;王俊主任下面的副主任跟我说可以考虑局部放疗处理控制病情。

 

带着这些专家们意见回到宾馆,心情是极度糟糕的,因为后面的治疗方案将与五月份预定的治疗预期完全南辕北辙,我犹豫了,我不敢去赌,内科如何治疗?局部什么处理方式最好?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可是治疗得继续,我得先控制病情,控制我纵隔的大病灶,如何控制?化疗?靶向药?化疗的话什么方案?靶向药如果我还想手术怎么办?

 

一堆的问题充满在我的脑子里,我很乱,很迷茫;这个时候想起来曾经来北京多次,还没有好好出去转转,一直想去故宫看看,放下这些问题,我带着妈妈跑了一天的故宫,看着照顾陪伴我的妈妈,心里也是无比酸楚,我不能将我的这些烦恼传递给她,不能让她觉得这一切都好难。

 

当坐在路边乘凉的时候,我深深的思考着我的下一步该怎么办,我捋了捋思路,首先应该确定以后大的治疗方向,局部处理选择手术还是放疗?我还是想争取手术机会、但是不可能去做全肺切除,除非不得已,那我必须先将纵隔病灶控制,如何控制呢?选择什么方案?

 

这个时候我做出了可能95%以上病人不会选择的一种方案,化疗联合pd-1,为什么要选择pd-1,其中一个原因刚说了,pdl-1阳性中度表达,同时在那个时候,在肺癌中化疗联合pd-1数据也是相当惊喜,我想搏一搏。

 

我也很认真的考虑了小花的案例,人总是期待奇迹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能行,我如果不尝试,那就一定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那化疗方案用什么呢?再三和医生沟通,保持脂质体阿霉素,将ifo换成了vp16,这也算一个奇葩的方案,但是主药还是红药水,既然治疗方案确定了,那就开始治疗尝试吧;外科暂时不考虑,周清华教授也只有以后再去会诊,目前想尽一切办法控制纵隔肿瘤。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必须努力生活扛起这个家!

老公确诊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 相识那年,我19,老公23,我大一,老公研一。 我们相识于最好的年华,我们是彼此的初恋,我们说好要好好过一辈子,生儿育女,孝敬父母。 可惜天妒英才。在确诊后老公对我说的第一句
lxf123

3年了,从全面转移到肿瘤近乎消失,也许是奇迹

三年了,真的不容易。肺腺癌晚期,右肺,胸膜转,淋巴转,纵膈转,锁骨转到去年的多发脑转,脑膜转,癫痫抽风,面瘫。道路崎岖坎坷,到全身没有了病灶,查不到一个瘤子,我经历了什么?要是永远这样就好了。刚确诊时,用进口培美顺铂化疗六次。第一次化疗时,
🌹铿锵玫瑰🌹

治疗历程分享:打破生存期魔咒,免疫治疗已两年余

雁老师确诊恶性腹膜间皮瘤满2年了。很想写点什么却感无从下笔。一幕幕的场景幻灯片式的浮现又消失,命运就是最残酷的导演。 间皮瘤非上皮型预后极差,传统治疗2年的生存期仅8%,雁一确诊就是IV期远端转移,多发高恶性病灶,倘若不是超适应症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提前恢复免疫联合,神奇还在延续

既然无法实施化疗增敏方案,为充分利用乐伐起效迅速及一过性肿瘤血管正常化功效,将考虑提前恢复免疫联合。 非常怀念长达1年多的免疫治疗,更坚定了回归免疫的决心。 输完白紫100mg第三次,联合乐伐37天,雁老师一切安好。打了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K药19针后被迫终止,继续挑战免疫治疗

第19针K药联合贝伐,免疫治疗历时1年3个月。因突发免疫性肝炎延期2周,挂水保肝治疗后已无大碍。肿标平稳,体感无异。 去年5月发生过二级免疫性肝炎,此次卷土重来,Alt高至近6倍归类三级,但因借鉴去年经验,常规挂水保肝能迅速控制,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当前应用于临床的4大联合方案

免疫单药的有效率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大致徘徊在20%上下。虽然不少单药应用进入指南,但更多的病友既非PD-L1高表达,也非MSI-H或dMMR,TMB大于20的也不多见。临床实践上如何增效免疫治疗,获益最大化,联合方案就成为主流,确实不同程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500天无症状带瘤生存,我想她一直幸福下去

第17针K药,联合贝伐。体感一如既往,无任何症状。敏感肿标继续下降接近正常值,贝伐作为免疫增敏剂,确实相当的给力,尤其对于腹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 想起之前所说的打地鼠游戏,地鼠们安静呆着吧,冒头一定给你打回去……。 癌症晚期似乎需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治疗进程中应该重点监测的指标

说说在肿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进程中,应该重点监测的指标。 患者每次治疗前都需要抽血化验,医生却很难做到各项指标的解读,哪些可能是和疗效密切相关呢?    (1)肿瘤标志物。之前说说已详细阐述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K药控制11个月后耐药,联合贝伐继续挑战

第十三针k药,单k第7针。母亲状态一如既往的好,体征指标一切正常。糟心的是,9月底才做的增强CT显示稳定并缩减,不争气的肿标却连续2周期升高(不太像一过性),似乎感觉到了癌魔的蠢蠢欲动......。 原打算即刻开始贝伐的再挑战,罗
《雁归来》

经验分享:癌症晚期患者应遵循“好药早用,好药先用”原则

很多病友理解有误区,认为治疗应循序渐进,把“好药”当救命稻草;生怕后续无药可用,总想着留后手,看似理性合理,实则可能犯了大忌。 道理其实简单,癌症不是感冒打喷嚏,能给你足够时间慢慢治疗。越到末期,癌细胞越疯狂生长,呈压倒之势,“好
《雁归来》

经验分享:​肿瘤标志物的意义和作用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令许多病友十分纠结又绕不开的重要指标,尝试来说说它的意义和作用。 1、肿标TM的概念是指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后者机体的反应往往会被忽略了)。成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抗癌一周年,感恩你我的坚持

K药第11针,单药K第5针。母亲迎来单K 4针后的影像大考,自觉满意,继续戴着SD的帽子享受着CR无恙的生活。  前6针联合贝伐,确认起效后第7针改K单药,现在看结果是好的。但当时作决定也冒了一定风险,做了较充分的思考:
《雁归来》

经验分享:如何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肿瘤治疗正迎来突变时期,大批的新药高歌猛进,确实在数据上也成碾压之势。由于信息的发达及交流的便捷,患者和家属不再是盲人摸象,医患关系随之出现很多新变化。见到越来越多病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 1、国内医疗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关于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

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肿瘤治疗跨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期,病理免疫组化是诊断的金标准,而基因检测就是精准治疗的基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得靶向治疗的良机,同样免疫治疗预测疗效因子中TMB和MSI也来源
《雁归来》

经验分享:高龄患者如何应用免疫治疗?

不自量力统计了一些高龄患者病友的免疫治疗数据,再次分享,但愿能带来一些启发同时做个小结。  高龄患者新陈代谢缓慢,病情进展也可能不如年轻患者迅速,在治疗上应平衡考虑药物效力和毒性,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雁归来》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