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经验分享:如何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雁归来》 2021年05月04日

肿瘤治疗正迎来突变时期,大批的新药高歌猛进,确实在数据上也成碾压之势。由于信息的发达及交流的便捷,患者和家属不再是盲人摸象,医患关系随之出现很多新变化。见到越来越多病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

 

1、国内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肿瘤领域集中在北上广津等大城市,2、3线及基层你需要足够的运气才能碰上强又好的医生,信任自然大打折扣。而多数病友又根本无法承受背井离乡就医的不便和经济压力。

 

2、医患双方出发点略有偏差。患者肯定是挽救生命,高质量延长存活期。而从医生角度,除了患者的要求,还必须考虑用药的规范和安全。(那些有私利的医生就不提了)这样在指南一二三线治疗顺序上或超适应症用药上存在分歧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不少病友特别是在二线以后的治疗上开始尝试自己制定方案,甚至自己国外买药或家中治疗的情况也不鲜见。可谓是逼上梁山,令人唏嘘。我本人也属超适应症用药,特别敬佩这些病友的勇气和坚持。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应该思考:如何做到或尽可能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先来了解相关的一些概念: 

 

1、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直译: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详细请百度),主要是讲证据重于经验(包括专家)。 

 

2、新药数据主要出自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四期的概念如下: I期:主要了解药物的安全性,找出安全剂量和合适给予方式。

 

一般参加者:数名至三十名。 II期:探索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一般为:几十名至一百名。 III期:为大型临床试验,将新药和新疗法与现有标准比较,以随机、双盲等方式进一步证实疗效及安全性。一般为:上百到数千人。 IV期:药品获批上市后的追踪和监测,评价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为:数百到数千人。 

 

3、FDA批准新药上市后,NCCN常常会扩大其批准的药物适应症作出指南推荐。 因此,同是试验结果,不同期的意义大不同,你还要通过试验人数,试验目的,入组的标准等等来判断证据的强弱。

 

梳理一下,证据强弱大概顺序应该是: FDA获批适应症〉NCCN指南〉III或IV期临床试验阳性结果〉II期临床〉I期临床〉个例成功经验 “大概”而非“绝对”的原因: 

 

1、精准医疗的要求。个体差异不可回避,循证医学和精准医疗并不矛盾,完美结合就是基于数据的个体化方案。

 

2、临床试验结果出炉到指南或获批适应症有一定的时间差。 可见:方案不一定非得是适应症或者非得按一二三线的治疗顺序。 I期临床和个例经验对实际用药的指导意义几乎可以忽略,等同于搏命。

 

需要特别强调,容易跟风的个例成功经验可以引发思考,但如果照搬照抄,个人认为违背了循证医学也偏离了精准治疗。 

 

结合Y药的例子来谈谈证据的考究。

 

Y药(伊匹木单抗)是FDA获批上市的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何被K、O赶超,个中奥秘何在? 先来对比下FDA获批数据:

 

1、Y药获批单药用于晚期黑色素瘤//与O药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与O药联合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与O药联合治疗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重点:基本都是与O联合的辅助用药。 

 

2、O药FDA已获批9个癌种,17个适应症。

 

3、K药FDA已获批14个癌种,21个适应症,绝大多数是单药(17个),还不包含突破性疗法。 上述数据一目了然,Y药虽于2011年最早上市,又自带诺贝尔医学奖的光环,已然沦为不折不扣的配角,幸好还有搭配O药所谓的双免疫(去化疗chemo-free)疗法吸人眼球。 

 

我们从药理角度来看看医学界的分歧,Y药是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CTLA-4单克隆抗体,但有人提出了质疑: 

 

1、陈列平《Cell》撰文:从作用机制来看,CTLA-4阻断策略可能是另一种类型的增强型癌症免疫治疗(PD1/PD-L1是免疫正常化),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这一通路是由肿瘤诱导的免疫逃避机制,而且,我们没有证据表明抗CTLA-4单抗能够优先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相对于患者的自体反应性T细胞)。

 

相反,临床数据表明,免疫相关副作用比肿瘤客观缓解率(ORR)更高。 Ps:在晚期和局部黑色素瘤患者中进行的O药(抗PD-1单抗)和Y药(抗CTLA-4单抗)的并行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O药的活性比Y药高3倍,毒性低3倍。 这个观点侧面印证FDA并不认可其单药治疗临床效果(除黑色素瘤)。 

 

2、《cell research》 刘阳/郑盼教授联合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抗CTLA-4抗体发挥治疗肿瘤功效的主要分子机制是通过清除肿瘤局部的Treg细胞,而不是通过阻断CTLA-4/B7相互作用的抑制性信号通路。这项研究有力地驳斥了当前流行的在癌症免疫治疗中针对CTLA-4分子的免疫检查点的理论假说。观点:CTLA-4并非免疫Checkpoint。 

 

再来看另一款CTLA-4单抗,同样出自超级公司阿斯利康的Tremelimumab,单药未获任何批准(孤儿药也因后续试验惨败),依旧熟悉的捆绑试验,尝试联合大放异彩的PD-L1抑制剂I药,数据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寒碜的很。 

 

不可否认,Y药确有抗肿瘤效果,但我们需要注意: 

 

1、单药除了黑色素瘤,一概不予推荐。 

 

2 、与O联合双免疫方案应注意剂量,已有相关试验数据,小剂量Y与标准剂量O为最佳。

 

3、尽可能在肿瘤负荷小,病人状态佳情况下使用。终末期患者应极其慎重。

 

4、双免疫如超适应症用药,目前不应作为首选,但TMB>10患者有可能获益更大。(待续)

 

最后来关注下O+Y双免疫BMS公司最寄予厚望的Checkmate227 III期临床试验(NSCLC一线治疗): 

 

(1)总人群中,O+低剂量Y的中位OS比化疗延长了3.2个月(17.1 vs 13.9个月),降低了27%的死亡风险。 

 

(2)与化疗组相比,O+低剂量Y的所有治疗相关性AE(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为77% vs 82%。此外,双免疫联合治疗组的3-4级治疗相关性AE发生率为33%,而化疗组为36%。 媒体是各种盛赞“去化疗”。试验是成功的,数据是死的,过分解读没必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名医榜

咽喉外科名医榜,头颈外科名医榜,口腔颌面肿瘤外科名医榜。
小约翰

乳腺外科名医榜

乳腺癌选医院和医生很重要,图里是乳腺外科顶级名医。
小约翰

甲状腺外科名医榜

图里是甲状腺癌的专家。
小约翰

我一直以为乳腺癌手术都差不多……

我以前一直以为乳腺癌治疗都标准化了,手术也差不到哪去,直到今天我跟我病友见面,她给我看了她的手术后的乳房,我真的服了,要不是她指给我看刀口,我真的看不出来,乳房也一点都没变形,就跟没做手术的一样。
袁Aling

化疗必备小物件,安利分享~~

距离确诊已经过去2个月啦, 化疗也已经有2个月啦, 崩溃过,大哭过,反思过,后悔过... 但是日子还要正常过,还是要苦中作乐啦。 给大家分享几个我化疗期间使用率贼高的小东西 几块钱便宜又好用, 适用于
joinhead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胃肠道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胃肠道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腹泻的定义是稀便频率的增加。医生需要经常与患者交流,并仔细查看他们的症状。要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必要时需对此进行排除。还需要确保不良反应不会加重。穿孔是令人担心的,一旦穿孔,
ada0401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急性胰腺炎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急性胰腺炎(罕见) 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升高并不一定表明患者患有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升高但没有症状或CT扫描中没有胰腺炎证据的患者通常可继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并且不应该使用类固醇治疗。 
ada0401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肾炎 血清肌酐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肾炎 血清肌酐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 应用免疫治疗的患者中大概有1%~4%发生肾损伤,常常表现为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基线的肌酐水平,不只是每次生化结果的异常值
ada0401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联合应用时较为常见。由于认识不足或缺乏报告,可能会低估神经系统免疫介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由于神经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器官,不良反应的
ada0401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血液系统毒性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血液系统毒性 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免疫治疗后出现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比较少见,包括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再生障碍、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脊髓发育不良和A型血友病。 活动期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需
ada0401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风湿性及肌肉骨骼毒性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风湿性及肌肉骨骼毒性 肿瘤患者诊断为风湿性和肌肉骨骼不良反应非常具有挑战性,原因在于大部分肿瘤患者本身都存在肌肉骨骼相关的症状和主诉。 尽管风湿性和肌肉骨骼不良反应流行病学数据缺乏,这类不良反应
ada0401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眼毒性

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眼毒性 眼部的不良事件较少见罕见,在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1%。这些不良事件可以划分为眼球炎症(包括外周溃疡性角膜炎、葡萄膜炎及伏格特-小柳-原田三氏综合征)、眼眶炎症(包括甲状腺相关眼眶病和
ada0401

治病还是要先医心

在这一年多的治疗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医生,他们说的话和做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在一个病人的心里有极大的影响。 先说说一些打击或者是让人心情沮丧的瞬间。 在术前进行肿瘤定位时,李大夫发现乳房中有两个肿瘤,
贩卖快乐水

记录确诊后的点点滴滴(乳腺癌早期)

5月11日绝对是迄今为止我人生最黑暗的一天,微创手术后医生告诉我准备出院,待会给你开出院证明。我等啊等,等到的居然是一张恶性肿瘤的病理报告,天真的塌了。我永远忘不了我那几天是怎样度过的。成宿成宿地睡不
上善若水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