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知识正文

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居功至伟的竟然是它!

|2018年07月17日| 浏览:3246

《CA》每年都会发布美国癌症中心的当年度癌症数据预测报告。嘿,有人可能要说了,美国人有多少得癌症的,干我们中国人什么事啊?话可不是这么讲的~虽然纸面上只是一连串的数据,但在数据的背后,反映了癌症的起源、相关的政策因素、科技的变迁,细看起来真是挺有意思的呢!

 

今年的这本《2018癌症数据报告》[1],从癌症整体趋势上来看,和往年差别不算太大。报告预计,2018年美国将有170余万新发癌症病例,死亡人数则在61万左右。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5年间,癌症死亡率下降了1.7%,总体相对1991年的死亡率峰值下降了26%,相当于死亡人数减少了240万!在全癌种中,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四大杀手得到了相当有效的控制。研究者认为,如此令人惊叹的公共卫生成就,还要归功于近年来吸烟人口的下降以及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早期诊疗进步。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份报告中有趣的细节吧~

 

 

癌症发病趋势

 

报告中提到,2018年,全美将有1,735,350例新发病例,平均每天4,700例。男性中,前列腺癌、肺癌与结直肠癌依旧名列前三,这三种癌症将会占去42%的发病比例,仅前列腺癌自己就要分得五分之一的江山;对女性来说,则是乳腺癌、肺癌与结直肠癌为必须注意的对象,特别是乳腺癌,将要占据新发病例的30%。

 

2018预估男女不同癌症发病率

 

除了生理原因导致的癌种差异,男性与女性本身的发病率也略有差异。根据报告中的数据,男性一生中被诊断癌症的概率为39.7%,而女性为37.6%。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男性的癌症发病率一直显著高于女性。

 

不管发病还是死亡,男性一直都显著高于女性

 

不过好消息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男性的癌症发病率有了稳定的下降,平均2%每年,相对来说女性则变化不大。其实在控制得相对较好的肺癌、结直肠癌领域,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都得到了大幅的下降,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女性乳腺癌、子宫癌、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都有所提升,整体来看,发病率就保持稳定了。

 

至于性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研究者认为这是由环境、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还有一个令人不太能料到的原因就是身高……是啊,这种取决于基因和幼年期营养的因素,竟然与癌症发病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2]。而普遍来说,男性要比女性更高一些,这也是癌症发病率性别差异的一个因素[3]。

 

说到过去一段时间内癌症发病率的变化,大家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1975年至2014年,美国不同癌种男性、女性发病率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嗯~别的癌症发病率曲线变化都比较平滑,前列腺癌这是咋了,怎么和过山车一样?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一个飙升。这个尖峰并不代表当年出了啥核泄漏之类的大事,导致男同胞们集体癌变了,而是因为一种新型技术的出现,那就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PSA)[4]。这种新型检测技术能够实现超早期的前列腺癌诊断,很多还没出现症状、还没发病的患者也可以被检查出来。

 

但这个尖峰过去之后,曲线应该依旧是趋向于平稳的呀,怎么还是抖个不停呢?殊不知PSA虽然实现了早诊,但一些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和炎症会导致假阳性的出现,本来一些没患癌症的人这不是要被吓死了么。为了避免过度诊疗,联邦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调低了男性使用PSA检测的推荐等级[5,6]。

 

效果挺明显的,发病率是降了不少。不过随之而来的是,50岁至69岁的男性中,晚期前列腺癌的诊疗率略有上升[7],从长远来看,受到影响的年轻男性或许更多[8,9]。所以在2017年4月,USPSTF又调高了PSA的推荐等级[10,11]。

 

结合时代与社会变迁再来看这份图表,是不是有趣多了?

 

癌症死亡趋势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2018年,全美将有609,640人死于癌症,这意味着每天会有1700人去世。不出意料的是,罪魁祸首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四大杀手,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这四种癌症要占到所有因癌死亡人数的45%,25%归罪于肺癌。

 

2018年预估男女各癌种死亡率

 

美国总体癌症死亡率在1991年达到了一个峰值,当年癌症死亡达到了215.1人/10万。不过好在,从1991年至今的二十余年里,癌症死亡率总体保持着非常平稳的下降态势。2015年,癌症死亡已经降低到了158.6人/10万,相比1991年足足降了26%。假设死亡率保持在91年,那么在这二十多年里,美国少死了240万人。

 

蓝线为实际死亡人数,红线为按91年死亡率的预估死亡人数

 

这项令人惊叹的成就主要来自对烟草的控制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

 

从过去近一百年间的癌症死亡率趋势可以看出来,1991年的死亡峰值,基本上要“归功”于肺癌的不断努力。肺癌的主要诱因是啥?抽烟呗。如今我们都知道的害人精烟草,一度是高雅和老练的象征。如果有机会回到六十年前的美国,大家一定会吓一跳,那个时候,吸烟被认为是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做的事情。

 

不过好在以抽烟为时尚的风潮很快被逆转,人们迅速认识到了烟草的危害。1964年,美国公共卫生局发布了第一份“吸烟与健康报告”,随后通过提高烟草税、加强宣传、推动立法等各种手段,成功降低了吸烟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2015年发布的调查结果,当年美国成人吸烟率仅为15.2%,与2014年相比大幅下降2个百分点。

 

美国疾控中心提供,从1965年至2014年度吸烟人数,未成年吸烟者也成了大问题[12]

 

随之而来,美国人的肺癌死亡率也大幅下降。在1990年到2015年间,男性的肺癌死亡率下降了45%;2002年到2015年间,女性的肺癌死亡率则下降了19%。这都要归功于人们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以及全面控烟政策的实施[13]。

 

而由于PSA检测,在1993年到2015年间,男性前列腺癌死亡率下降了52%。同样,因为医疗科技的进步,1970年至2015年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了52%,1989年至2015年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则降低了39%。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社会先进吃得好了,肝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有轻微升高。女性宫颈癌也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1930年至2015年各癌种死亡率

 

癌症五年生存率

 

赞美科学!因为医疗手段的进步,很多癌症实现了“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大部分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造血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因为靶向治疗等一系列新疗法的出现,患者的生存率大增。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举例(CML),1970年代,CML五年生存率仅有22%,在2007年至2013年间已经达到了68%[14],这基本得益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15]。

 

在肝癌上,早期诊断的患者也因为肝移植技术的出现重获人生。但是面对一些早诊手段尚不完善的癌症,例如肺癌和胰腺癌,我们需要做的尚且还有很多。

 

多年来癌症5年生存率数据

 

种族与地域差异

 

众所周知,癌症是个与基因相关的疾病,那么自然也不能例外地与人种挂上关系。

 

对我们来说的好消息是,黄种人患各大癌症的几率普遍较低。而对黑种人和白种人来说,虽然他们的发病率差异并没有十分大,但是死亡率却一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经济水平与社会地位产生的。毕竟在美国,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至今都存在着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有色人种很难获得与白人一样的社会地位,自然就更难享受到一样的医疗水平。

 

各人种全癌种发病率

 

在1993年,黑种人与白种人因癌死亡率差异达到了峰值,黑种人的死亡率足足高出33%。这种情况在近年似乎有所好转。根据报告中的数据,2015年黑种人因癌死亡率仅比白种人高14%。不过考虑到数据主要涉及65岁以上的老人,而得益于平价医疗法案(ACA,即奥巴马医改),这部分人是普遍享有公共医疗保障的,自然生存率更高。考虑到这一点,实际的死亡率差异可能会更大。

 

而这种种族的不平等在各个州之间也不一样。在全美各大洲之中,马萨诸塞州差异最小。为啥,该州作为改革的先驱,已经在2006年开始并实现了全面的医保覆盖,不能说与死亡率的降低没有关系[16]。

 

在一些更加“田园”的州,比如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社会经济、卫生政策等诸多条件也限制了医疗水平,因癌死亡率要比其他州更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了解。

 

最后的话

 

总的来说,癌症死亡率持续20年下降确实是一项公共卫生的伟大胜利(顺便吐槽,美国死亡因素前十里面,只有癌症这一块是下降的)。

 

最后让我们用报告的最后一段来结尾吧。

 

“推进与全民癌症的斗争,需要广泛应用现存的控癌知识,包括禁烟、增加宫颈癌与结直肠癌的筛查,加强HPV疫苗接种,涵盖所有公民,并对弱势人种进行扶持。”[1]

 

感觉这段话拿到中国来也很合适呢。

 

所以,什么时候禁烟?

 

参考资料:

[1]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3322/caac.21442/abstract

[2] Wiren S, Haggstrom C, Ulmer H, et al.Pooled cohort study on height and risk of cancer and cancer death.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4;25:151-159.

[3] Walter RB, Brasky TM, Buckley SA, Potter JD, White E. Height as an explanatory factor for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cancer.J Natl Cancer Inst. 2013;105:860-868.

[4] Potosky AL, Miller BA, Albertsen PC,Kramer BS. The role of increasing detection in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prostate cancer.JAMA. 1995;273:548-552.

[5] Jemal A, Fedewa SA, Ma J, et al. Prostate Cancer Incidence and PSA Testing Patterns in Relation to USPSTF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s. JAMA. 2015;314:2054-2061.

[6]Moyer VA;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Ann Intern Med. 2012;157:120-134.

[7] Hoffman RM, Meisner AL, Arap W, et al.Trends in United States prostate cancer incidence rates by age and stage, 1995-2012.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6;25:259-263

[8] Fleshner K, Carlsson SV, Roobol MJ. The effect of the USPSTF PSA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 on prostate cancer incidence patterns in the USA. Nat Rev Urol. 2017;14:26-37.

[9] Fedewa SA, Ward EM, Brawley O, Jemal A.Recent patterns of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esting for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Intern Med. 2017;177:1040-1042.

[10]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Draft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www.screeningforprostatecancer.org. Accessed September 27, 2017.

[11] Fenton J, Weyrick M, Durbin S, Liu Y,Bang H, Melnikow J.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based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a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ockville, MD: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2017. AHRQ Pub. No. 17-05229-EF-1.

[12] https://www.cdc.gov/tobacco/data_statistics/tables/trends/cig_smoking/index.htm

[13] Jemal A, Thun MJ, Ries LA, et al.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1975-2005, featuring trends in lung cancer,tobacco use, and tobacco control. J Natl Cancer Inst. 2008;100:1672-1694.

[14] Howlader N, Noone AM, Krapcho M, et al.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5-2014.Bethesda, MD: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17.

[15] Sasaki K, Strom SS, O’Brien S, et al. Relativ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in the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 era: analysis of patient data from six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s. Lancet

Haematol. 2015;2:e186-e193.

[16] Sommers BD, Long SK, Baicker K. Changes in mortality after Massachusetts health care reform: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Ann Intern Med. 2014;160:585-593.

 

本文来源:奇点网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本文来源: 奇点网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细菌治疗宫颈癌,免疫疗法临床试验获FDA放行
上一篇

用细菌治疗宫颈癌,免疫疗法临床试验获FDA放行

抗癌药疗效翻倍!只要阻止细胞的这种结构
下一篇

抗癌药疗效翻倍!只要阻止细胞的这种结构

阅读相关文章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