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是肺癌最大的危险因素,但也有不少人从不吸烟,却也得了肺癌,这究竟是为什么?
近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全球28个地区的871例未经治疗的非吸烟肺癌进行了突变特征分析,进而揭示不吸烟的人患上肺癌的原因[1]。
研究发现,东亚的不吸烟肺癌患者中,马兜铃酸相关的突变特征SBS22a明显要高于欧美患者。尤其是来自中国台湾省的36位患者,有32位的肿瘤中发现了SBS22a,占比高达88.9%。
研究纳入了全球28个地区的患者
癌症是一种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在种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人体中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获得超强的增殖能力,也就成了癌细胞。
而在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不同致癌因素所导致的基因突变,在细节上存在很多差异,展现出不同的突变特征[2]。比如,吸烟导致的基因突变经常是胞嘧啶(C)转化成腺嘌呤(A),而紫外线导致的基因突变则经常是胞嘧啶(C)转化成胸腺嘧啶(T)。肿瘤中这些不同的突变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癌的原因。
不同的致癌因素会造成特征不同的突变
本次研究一共纳入了全球28个地区的871位非吸烟肺癌患者治疗前的肿瘤样本,绝大多数患者的组织学类型都是腺癌(占84.6%)。其中,250名患者已知接触过二手烟,208名患者明确没有接触过二手烟。
而在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不同致癌因素所导致的基因突变,在细节上存在很多差异,展现出不同的突变特征[2]。比如,吸烟导致的基因突变经常是胞嘧啶(C)转化成腺嘌呤(A),而紫外线导致的基因突变则经常是胞嘧啶(C)转化成胸腺嘧啶(T)。肿瘤中这些不同的突变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癌的原因。
东亚(左)和欧美(右)患者中的突变特征频率
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突变特征是烟草相关的SBS4,存在于4.9%的腺癌患者中。不过通过对患者二手烟暴露和居住地区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非吸烟患者中的SBS4和二手烟的关系不大,反而和空气污染相关。
另外,有一些突变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马兜铃酸相关的SBS22a,出现在东亚患者中的频率是欧美患者的20多倍。尤其是来自中国台湾的36位患者,32人都存在SBS22a。不过在肺癌驱动基因中,SBS22a等马兜铃酸相关突变特征很少。
从肿瘤突变特征中得出的致癌原因,与我们的认知基本一致,年龄和空气污染都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马兜铃酸是否也是导致肺癌的原因之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Díaz-Gay M, Zhang T, Hoang P H, et al. The mutagenic forces shaping the genomes of lung cancer in never smokers[J]. Nature, 2025: 1-12.
[2]. https://cancer.sanger.ac.uk/signatures/sbs/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