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肠、胃镜。我在42岁的时候也给自己来了一套,好在镜下黏膜都还算干净。但是我知道大多数朋友过了40岁以后,这个检查一次也没做过。而且许多人对胃肠镜检查十分抗拒。 实际上,这样的检查非常有必要,而且现在有无痛性的胃肠镜检查,相当于睡一觉醒来检查就做完了。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做这样的检查。是因为可以通过胃肠道检查可清晰观察到食道、胃部、结肠内的真实情况,一旦发现有可疑息肉也可以及时切除并进行病理端口,并且是诊断胃肠道癌症的“金标准”。 接下来我再谈一下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两个问题: 1、肠镜筛查大肠癌,需要多久做一次? 如果你是在40岁或50岁开始做第一次检查的,没有明显的家族史,没有遗传易感性的情况,也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检查肠道是非常好的,没有息肉,没有癌前病变,可以十年后再接受第二次检查。如果第二次检查再没有事情,可能以后基本上就用不着再做检查了。 但起点就是说40岁开始没问题,就50岁再查,50岁没问题,就60岁再查,60岁再没问题,70岁最后查一次,就永远不用再查。 如果你是高危人群,比如家族史有问题的,可能3-5年要去做一次。像炎症性肠病,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能一两年就要筛查一次,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8-20倍以上,所以这些人要严格追踪。 再一个,如果你是息肉病的患者,有结肠腺瘤样息肉,医生会告诉你,一般来说1-2年要复查的,会根据你发现的息肉情况,告诉你追踪的时间,就要按医嘱执行。 2、如果检查中发现了腺瘤样息肉,为什么后面要再频繁的多次检查? 因为这个东西就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变成肠癌。 腺瘤性息肉又包括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看到一定要拿掉,管状腺瘤也要择期拿掉,比如把工作安排好之后,再到医院切掉它。属于癌前病变的,我们要对这类病变进行干预。 另外隆起性病变还好一点,一般不难发现,平坦型病变,就是侧向发育型肿瘤,医生是比较难发现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或者采用一定的示踪剂,这类病变可能会被漏掉。所以这类病变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去除,因为有些最后做下来的病理就是早癌。 一般来说,从腺瘤样息肉发展到癌,需要5-15年这么一个漫长的时间,它给我们留下充分的时间,能够让我们去干预。所以只要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它是能够控制、能够预防的一个肿瘤。发现了,择期把它拿掉就可以。 ——各位到年龄的朋友,如果没有做过这个检查的话,还记得给自己来一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