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史上最全肿瘤治疗方法解读!

史上最全肿瘤治疗方法解读!

一直以来,总有很多朋友在后台咨询我们   您好,病人是XX癌,您看应该怎么治疗?   您好,我是一名XX癌患者,我之前采用了XX治疗方法,但是病情一直进展,请问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您好,请问癌症除了手术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你好,….   这些问题让我们感到讶异,在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不少患者和家属朋友以为,癌症治疗只有手术、放疗、化疗这三板斧?!     如此这般,怎么能和世界上最复杂的疾病——癌症进行斗争呢?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全面解读一下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帮助大家更好的战胜疾病!   癌症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目前的医学技术太发达,每天都可能有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今天是小苏打,明天是疟原虫,常常让你看的眼花缭乱。   如果细数癌症的治疗方法,可能有几百上千种,但实际上将它们分分类,其实选择也并不多。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早出现、最暴力也是最快速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肉眼可见的肿瘤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掉。 William Stewart Halsted医生在1890年提出,如果要让肿瘤患者获得好的生存,就必须要把肿瘤整块切除,并于1898年,第一次做了肿瘤切除,使病人术后存活7个月。   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创立的Halstedian原则,即肿瘤是局部疾病,整块广泛切除可以根治,开创了外科学并奠定了现代肿瘤学的基础,在20世纪整个前50年,引领了肿瘤学的发展,并且大大地造福了患者。   随着外科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治疗延伸出两大分支。一类是普通的外科手术,一类是微创手术。普通外科手术中又可以细分为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辅助性手术、重建手术等。   微创手术是指采用创伤最小的方法进行的外科治疗。特点是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具体又可细分为腔镜手术、内镜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等等。 2.化学治疗 一开始人们只把肿瘤当做局部疾病来对待,但是随着对肿瘤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癌细胞居然可以离开原始生长的地方,跑到别的地方生根发芽,这就让肿瘤这种疾病变成一种全身性的疾病。   手术只能针对局部,如果想要全身治疗怎么办?化学治疗应运而生。化学治疗又称为“化疗”,简单来说就是用各种对细胞有毒性的药物来清除癌细胞。   化疗其实并不是治疗癌症的专门手段。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我们通过药物的方式来治疗疾病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为“化疗”。日常感冒吃点感冒药,你也可以说是在“化疗”中。   很多朋友非常惧怕化疗,经常听说化疗副作用大、化疗化死人等等,这都是听信了一些以偏概全的言论。其实很多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也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副作用大这个锅只让化疗来背还是有点不公平的。   同时,很多医院医生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会采取小剂量多次化疗,有时候要比标准化疗方案效果要好。   有人问,化疗药物有毒为什么还要给病人用。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医学思维,如果一个治疗方法利大于弊就不应该放弃。   比起救命,化疗药物给人体造成的那些伤害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人体是有很强大的代谢和自我恢复功能的。就像在中医上砒霜虽然剧毒,只要剂量和方法控制好也可以入药是一个道理。   化疗按治疗作用可分为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和辅助化疗。临床上用于治疗的化疗药物大约有100多种,大体分为6大类别,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植物类抗癌药、激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   主要的作用原理都是利用药物的毒性来干扰或改变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又称“放疗”。19世纪晚期是放射治疗发展较重要的时期,那时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发现都与电离辐射有关。 […]

半夏
查出肿瘤问问放疗医生:这几类肿瘤要优先考虑放疗!

查出肿瘤问问放疗医生:这几类肿瘤要优先考虑放疗!

“根据欧美国家多年的大数据研究,肿瘤的整体治愈比例大约在55%,治愈病例中手术贡献率是49%,化疗是11%,放疗占到40%。”山西省肿瘤医院胸科一病区主任李杰强调说,放疗的作用不可小觑,大约有70%的肿瘤在整个病程都需要放射治疗,不管是早期还是进展到中晚期,但在我们国家接受放疗的患者比例仅有30%。   山西省肿瘤医院胸科一病区主任李杰(左)   被低估的放射治疗!在李杰主任的日常诊疗中也能感受到患者对放疗的“陌生”和“恐惧”:很少有患者在早期主动咨询放射治疗,不少都是经过手术、化疗甚至是多个周期治疗后,把放疗当成最后的尝试。   “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对放疗的认识还是不够,比如放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肺癌、食管癌、宫颈癌、部分淋巴瘤等有“根治性”治疗作用;放疗可最大程度地保留器官的功能,比如保留喉癌患者的发声;手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来提高手术成功率等。与此同时,全国放疗设备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工作人员不足以及患者对放射线的恐惧等原因都使得放疗普及率受到影响。” 李杰主任提醒说,很少有肿瘤通过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治愈,绝大部分需要综合治疗,不管得了什么肿瘤,在治疗前至少要去问问放疗医生的意见。   躺着就把肿瘤治了? 很多患者做放疗时,心里一直犯嘀咕:躺在机器下面,什么也看不到、摸不着,几分钟就能把肿瘤切除了?   放疗其实是通过穿透力特别强的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患者看似没有感觉,在其背后却有一套周密的流程及方案:先要找到肿瘤位置,一般是用CT、核磁定位并标记,光定位还不行,还要判断肿瘤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之后将图像传输到放疗计划系统,医生要把照射的肿瘤和要保护的正常组织位置勾画下来,下医嘱给予合适的放疗剂量;之后,物理师根据治疗计划反复设计,计算好那个部位需要多少剂量,保证最大程度抑制肿瘤发展并减少周边正常组织损伤。   李杰主任说,做好放疗计划后还要审核计划以及安排复位,也就是治疗机器上的病人体位和肿瘤位置是否与定位CT和计划照射肿瘤位置一致,这还没有完!治疗前还会拿个“假人”放在治疗床上,先模拟一遍制定的放疗计划过程,包括检验病人体位和照射角度,全部验证通过后才会开始为患者治疗。   所以,患者感觉躺了几分钟,背后是以医生详实地治疗计划作为支撑。     与此同时,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展,目前的立体定向放疗也叫立体消融(SBRT)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打击,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紧紧包裹着肿瘤照射,即便是肿瘤随着呼吸有位移,放射线也会根据其运动轨迹来追踪照射,其精确度能够达到亚毫米级,正常的器官损伤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也将下降。   “立体定向放疗对体积小的肿瘤优势明显,通过高剂量的精准打击,可以减少照射次数,一般3-8次照射就能达到甚至超过常规放疗效果,对于一些早期的肿瘤可以实现肿瘤治愈。”李杰主任说。 哪些肿瘤需要考虑放疗?   很少有肿瘤通过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治愈,放疗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各有特点,同时使用时也不会互相冲突,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肿瘤类型、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   相对来说,放疗适合以局部侵犯和区域转移为主的肿瘤,一些肿瘤通过放疗就可以根治,比如鼻咽癌,放疗作为第一选择,80%的病人都能治愈或者得到长期控制;宫颈癌、前列腺癌目前也是以放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再比如早期喉癌,声带长肿瘤,如果做手术把声带切掉了,病人以后不能说话或者说话受影响,这种情况下选择放疗也能得到根治,而且越早放疗效果越好。   山西省肿瘤医院胸科一病区主任李杰(右一) 一些肿瘤需要放疗和其它治疗手段联合给病人最好的治疗,如最常见的食管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的放疗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一些肿瘤通过放疗与其它治疗联合,可以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乳腺癌的保乳术后的放疗,骨肉瘤术前术后放疗避免病人被截肢等。   另外,有些人年龄比较大、合并有慢性病,身体条件不适合手术,或是拒绝手术的可以通过放疗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早期肺癌患者也可以选择立体定向放疗。在我国首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就指出,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率超过90%,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与常规放疗技术相比,提高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从单一到联合,别再拒绝放疗 李杰主任认为,肿瘤治疗的趋势是多学科诊疗,即外科、放疗、内科、化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共同制定肿瘤患者治疗方案,这其中一定会有放疗医生的意见,放疗的身份也将从“放疗能解决什么问题”,到走到前台,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和手术、药物治疗一起合力提高肿瘤治疗疗效。   事实上,在美国60%~70%的肿瘤患者都会接受放射治疗,而且根据患者病情会贯穿在不同治疗阶段,或是手术联合放疗,或是以放疗为主,或是放疗联合化疗等。   “手术前可以用放射治疗来缩小肿瘤,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可以达到手术切除,同时降低肿瘤转移的概率,以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手术后可以用放疗来杀灭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者肉眼看不到的残留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使用几次大剂量放疗照射部分肿瘤可以使没有照射的肿瘤缩小,免疫治疗中小剂量放疗,可使肿瘤周围组织的环境发生改变,提高免疫治疗效果。”李杰主任说,放疗联合的多种治疗将是日后趋势,大家可不要轻易拒绝放疗,尤其是刚确诊肿瘤时不要病急乱投医,肿瘤不是一天长成的,治疗也不要盲目决断,应在全面检查,了解清楚所得肿瘤的性质、位置、进展程度等,多方考虑由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制定治疗计划,这期间一定要问问放疗医生的意见,因为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少不了放疗。

半夏
2022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一览

2022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一览

2022年最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诊疗指南》正式出炉。指南更新要点速递如下: 一、乳腺癌病理诊断   更新要点: 1.2019版WHO乳腺浸润癌组织类型及分子特征 2.强调乳腺癌ER弱阳性病理评估及异质性 3.强调乳腺癌HER-2低表达病理评估及异质性 4.强调基于国际乳腺癌工作组(IKWG)2021乳腺癌Ki67评估及临床实用性 5.强调乳腺癌PD-L1评估及临床实用性 6.新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评估内容 7.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病理评估     二、放射治疗部分   更新要点: 1.早期乳腺癌的短程放疗 1)相较于全乳切除,保乳+WBI的生存预后更佳得到新证据支持,为局部治疔主旋律 2)短程和超短程大分割放疗证据级别不断加强 3)IMRT时代下的APBI的最合适剂量和最佳实施模式需进一步探索   2.区域淋巴瘤局部处理进展 1)现代放疗技术和全身治疗背景下,多项研究支持探索内乳放疗的最佳获益人群及大分割RNI的价值 2)CN1ypN0在≥3枚SLN均阴性时,RNI可以替代ALND   3.精准医学优化放疗策略 1)更多的新型多基因预测模型聚焦局部复发风险,多基因模型对局部治疗的指导减法/加法并存 2)精准医学的指导受益人群从老年低危向中等复发风险拓展     三、三阴性早期乳腺癌   更新要点: 1.新增: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1)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未达到pCR的TNBC:6~8周期卡培他滨强化辅助治疗是目前标准 2)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获得pCR的TNBC:不需要辅助化疗 3)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未达到pCR伴BRAC突变的TNBC:术后奥拉帕利辅助强化更优 2.新增:三阴性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强化治疗   四、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 更新要点: 1.原“未用过H,曾用过H但符合再使用”分层,调整为“H敏感”分层 2.曲妥珠单抗(H)治疗失败分层中: T-DM1由II级调为I级(1B), II级推荐新增T-Dxd(DS-8201)(1A), 拉帕替尼+卡培他滨调整为III级推荐; III级推荐中新增马吉妥昔单抗+化疗方案, TKI药物中,新增图卡替尼 3.新增TKI治疗失败分层: II级推荐新增:抗HER2 ADC药物(如T-Dxd、T-DM1等)(2A);HP联合其他化疗(2A);另一类TKI+化疗(2A);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 III级推荐新增:其他未使用过的抗HER2靶向药物     […]

半夏
放疗期间,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放疗期间,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主要的手段之一,四分之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与肿瘤外科学、肿瘤内科学一起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放疗或放化疗的治疗毒性反应可分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为非特异性,如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局部反应如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吞咽疼痛、食欲下降、味觉改变; 胸部肿瘤放疗可引起放射性食管炎、吞咽困难; 腹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可引起胃肠道反应、黏膜损伤、食欲下降、恶心、呕 吐、腹泻等,产生营养失衡等,均可引起放疗患者摄入减少,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放疗摆位的精确性、增加放疗不良反应、降低放疗耐受性,延长总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放疗疗效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营养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  UnsalD 等采用 SGA 评估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发现放疗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1%,放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上升至 43%。其中,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由放疗前的 24%增加到放疗后的 88%。 AmandaH 等报道了胃肠道肿瘤放疗患者 75.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丢失,非计划中断放疗和不能完成计划化疗周期数的患者体重丢失更严重,放射毒性反应与 PG-SGA 评分密切相关。 体重丢失是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之一。不同部位肿瘤的患者体重丢失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体重平均丢失 3.8%,而体重丢失>5%的患者达 37.9%。口咽癌患者放疗后 67%的患者发生严重体重丢失(1 个月内下降≥5%),其中 26%的患者体重丢失≥10%。40.3%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体重丢失≥5%。膳食咨询、肿瘤分期早和总能量摄入≥1,441.3(kcal/d)是体重丢失的保护性因素。接受高姑息或根治性放疗的肺癌患者体重平均减轻 8%,其中31%患者体重丢失≥5%。 二、放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头颈部放射治疗的靶区常常包括或邻近口腔、咽部、会厌和喉部等解剖部位,这些部位在人体生理结构中与进食密切相关,放射治疗可能引起这些组织结构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患者进食减少、体重下降、并造成营养不良。此类患者发生的营养不良占据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大部分。 放射治疗剂量>60Gy、超分割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都会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头颈部肿瘤放疗导致的营养不良主要的原因有味觉障碍、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 72.3%会出现 1~2 级放射性食管炎,8.5% 出现 3~4 级急性食管炎并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治疗,同时还会伴发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如食管癌患者放疗会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极为严重。而腹盆腔放射治疗肠黏膜因其细胞的较快更新,比其周围组织更容易受到射线的损害,放射性肠炎是其常见并发症,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两个阶段。 伴随肿瘤患者机体静息消耗的增加,患者肌肉蛋白减少、体重下降,容易引起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使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从而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三、营养不良对放疗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中,长期进食减少和饥饿导致患者体内构成肌肉或器官的结构蛋白分解,长期发展造成患者蛋白代谢异常和肌肉快速萎缩,形成机体恶液质状态,进而对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包括降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放疗摆位的精确性、增加放疗不良反应、降低放疗的耐受性、延长总住院时间等。 有研究在胸腹部适形调强放疗患者中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每周测量肿瘤在 X 轴(左右)、 Y 轴(上下)、Z 轴(前后)的位移,并分析摆位误差与患者体重变化的关系,发现患者体重丢失越多,放疗摆位误差越大,放疗的精确度越差。 另一项研究报道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体重的下降和患者的放疗中断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体重丢失≥20%是放疗中断的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所致的放疗非计划性中断,将延长患者放疗和住院时间。同时,营养不良还是肿瘤局部复发和生存率低的危险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121例喉癌放疗患者发现,营养不良患者局部复发的几率是无营养不良患者的 2.15 倍,而在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放疗期间严重体重丢失(放疗期间体重丢失>5%、 放疗后12周体重丢失>7.5%)的患者其 5 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survival,DSS)分别为 62%、82%,显著低于无体重严重下降的患者(OS=70%,P=0.01;DSS=89%,P=0.001)。 四、营养治疗的意义 营养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补充营养素,而且被赋予治疗营养不良、调节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功能,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半夏
1+1大于2,特瑞普利单抗加入放免联合治疗战场,后线治疗DCR近90%

1+1大于2,特瑞普利单抗加入放免联合治疗战场,后线治疗DCR近90%

随着技术和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RT)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精准治疗的发展也使得免疫治疗逐渐进入患者视野并被广泛应用。大量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数据不断提示局部RT联合ICI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可能性。前瞻性研究证实了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放疗与放疗局部免疫微环境及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一项研究对由放疗诱导的免疫激活所涉及的事件及在整个过程中联合免疫疗法的潜在策略进行了描述:放射治疗后,癌细胞抗原被释放,并被树突状细胞识别,树突状细胞在激活后将这些抗原交叉呈递给T细胞,然后引发T细胞激活,可通过使用增强树突状细胞激活和T细胞启动和激活的试剂来增强事件之间的级联;T细胞被激活后,循环系统中的T细胞会浸润肿瘤并与癌细胞抗原相结合,从而触发免疫介导的细胞死亡,可通过基质破坏剂来增强激活的T细胞向原发肿瘤和转移灶的转运。 针对晚期复发性肝癌患者,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加入战场 研究人员在IV期或复发性肝癌二线或三线治疗患者中进行了这项研究,ECOG评分为0-2,Child-Pugh分级为A-B。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40-60Gy剂量的放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单抗(240mg/ d, 21天/周期)在放疗期间和/或放疗后给予,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毒性反应。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是客观反应率、总生存期和毒性。 从2017年4月至2020年9月,共有17名患者入选并可进行评估。16例(94.1%)患者Child-Pugh分级为A级。共有52个病灶接受放射治疗,包括15个静脉肿瘤血栓,13个骨转移,12个淋巴结,11个肝脏恶性肿瘤和2个其他部位。中位辐射剂量为53Gy (40-60Gy,每部分2-4Gy)。免疫治疗和放疗期间,16例患者接受了额外的靶向治疗(索拉非尼9例,仑伐替尼3例,瑞戈非尼3例,阿帕替尼1例)。 中位随访时间为15.9个月,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7%(完全缓解为5.9%,部分缓解为58.8%)和88.2%。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2.1个月和11.1个月。无1年进展生存率为43.3%,2年为21.6%;1年总生存率为60%,2年为24%。 安全性方面,≥3级不良事件5例(29.4%),其中3例合并血小板减少(2例合并4级,1例合并3级),1例合并胃肠道事件,1例合并感染。所有不良反应均治愈。 对于晚期或复发性肝癌患者,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同期或既往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毒性可耐受。有大量患者参与的前瞻性试验是必要的。 免疫治疗前/过程中 接受放疗均可显著延长总生存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个关于免疫联合放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研究,此前也有一项研究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研究期间,76名患者接受了至少一个周期的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HCC。76例患者中,54例患者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前(49例,64.5%)或治疗期间(12例,15.8%)至少接受过一次肝细胞癌放疗。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期间接受放疗的12例患者中,有7例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前也接受了放疗。 在9例患者观察到部分缓解,但没有患者表现出完全缓解(客观缓解率11.8%)。在9例出现部分缓解的患者中,8例有既往/同期放疗史,1例没有(14.8% vs 4.5%,P=0.27)。 随访中,根据RECIST v1.1标准,所有患者6个月OS率和PFS率分别为51.8%和22.0%,12个月时分别为46.2%和19.1%。放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PFS(P=0.008)和OS(P=0.007)显著相关。 在PFS的单因素分析中,Child Pugh B级或C级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不良预后因素(P<0.001)。另一个影响PFS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在纳武利尤单抗单抗治疗之前或期间联合放疗(P =0.008)。在多因素分析中,Child – Pugh分级(P < 0.001)和联合放疗(P =0.03)作为PFS的预后因素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在OS的单因素分析中,AFP水平>200 ng/mL(P =0.01)和Child‐Pugh B级或C级(P <0.001)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不良预后因素。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前或治疗中联合放疗也是一个有统计学意义的OS预后因素(P =0.007)。在多因素分析中,Child – Pugh分级(P <0.001)和联合放疗(P =0.03)作为OS的预后因素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该研究揭示了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之前和/或期间接受放疗的晚期HCC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PFS和OS,且毒性一般可接受。 PD-1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方式。然而,PD-1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肝癌疗效有限且效果不理想,促使人们开始探索联合治疗策略。从上述两个研究可以看出,联合放疗和免疫可以得到不错的疗效,尤其是针对晚期复发难治性患者,也可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癌适应症的获批使得免疫2.0时代步入正轨,而如今,随着免疫+放疗/TACE等联合方案的研究开展,免疫3.0时代也拉开帷幕,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我们也期待后续能有更多的方案出炉,造福更多患者。  

半夏
靶向放射疗法闪亮登场:有效率涨6倍,生存期明显延长

靶向放射疗法闪亮登场:有效率涨6倍,生存期明显延长

利用放射性物质治疗癌症,是一种古老的抗癌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粒子植入,也就是直接将能持续释放放射性的粒子扎到肿瘤里面去,这一过程是有创的而且操作复杂。 之所以要用有创的方式,费尽心机、冒着风险(操作的医生虽然穿着铅衣,但依然有被粒子辐射的风险,而且作为一份工作,每天都在做这样的操作,日积月累,操作医生所接受的意外辐射,不得不防)把放射性粒子,直接扎到肿瘤里去,主要是一直以来没有其他手段能将放射性粒子定向地引导到肿瘤及其周围去,从而保证肿瘤接受到高剂量辐射、正常组织和器官却受到很好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不断进步,寻找那些仅在癌细胞上高表达、正常细胞上不表达或低表达的蛋白受体,从而设计出针对性的抗体、小分子靶向药、配体等药物的技术不断成熟。 因此,如果将放射性粒子连接在一个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配体上,那些这些精心设计的放射性粒子经过静脉注射打到病人身体后,会主动富集在肿瘤及其周围,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手段,就是靶向放射疗法。 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分别是PSMA靶向的Lu177治疗难治性前列腺癌以及生长激素受体靶向的Lu177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 先来说一说PSMA靶向的放射疗法治疗去势抵抗的晚期前列腺癌。   PSMA是一种特异性高表达于前列腺癌细胞上癌蛋白,近年来利用这一特性设计的PSMA特异性PET可以精准地诊断出全身各处的肿瘤病灶,成为辅助诊断和精准定位前列腺癌病灶的有力武器,目前在各大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已经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将放射性粒子Lu177连在靶向PSMA的配体上,静脉注射给药,近期也被证明具有很强的抗癌疗效以及可控的不良反应。   近日,一项名为VISION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正式在《NEJM》杂志上公布了振奋人心的实验结果。831名雄激素抑制剂、紫杉醇类化疗均失败的PSMA显像阳性的晚期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2:1原则,随机分组,一组接受PSMA靶向的Lu177放射粒子静脉注射治疗,一组接受标准治疗,中位随访20.9个月,结果显示:   相比于标准治疗,创新型的靶向放射治疗,明显延长了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8.7个月vs 3.4个月)和中位总生存期(15.3个月vs 11.3个月)。 疗效如此之好的同时,这种精准靶向的放射疗法,不良反应可控。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从38.0%升高到了52.7%。最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乏力、贫血、血小板减少,有7%左右的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副作用而提前停药。治疗相关的死亡,从对照组的2.9%提高到了3.6%。 总体而言,不良反应还在可控的范围内。相比于肿瘤缩小带来的症状改善,从而引起的生活治疗改善;由于不良反应导致的生活质量恶化,是微小的。多种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示,相比于对照组的标准质量,靶向放射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事实上,除了PSMA靶向的Lu177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生长激素受体靶向的Lu177治疗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早在几年前就因为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而在欧美国家批准上市,药物的名字是177Lu-Dotatate,商品名:Lutathera。该靶向放射治疗药物,相比于常规的长效奥曲肽治疗,用于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在3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明显提高有效率(18%vs 3%)和20个月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65.2%vs 10.8%)——有效率和生存率,均暴涨6倍。 目前,类似的靶向放射治疗药物,正在国内多家中心开展临床试验,期待早日在国内上市,造福更多中国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Lutetium-177-PSMA-617for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NEngl J Med. 2021 Jun 23.  doi: 10.1056/NEJMoa2107322 [2]. Phase3 Trial of 177 Lu-Dotatate for Midgut Neuroendocrine Tumors.N Engl J Med2017 Jan 12;376(2):125-135. [3]. Lutetium-177therapeutic radiopharmaceuticals: linking […]

小D
乳腺癌治疗和康复需注意什么?肿瘤医生划重点!

乳腺癌治疗和康复需注意什么?肿瘤医生划重点!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美中嘉和6月健康讲座仍以线上线下联合形式展开。这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曹阿勇主任以及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放疗科主任胡巧英主任。两位主任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相关的生活注意事项,乳腺癌放射治疗的症状管理等方面为乳腺癌患者们讲解相关知识并现场答疑。 同时,大同美中嘉和医院现场也有许多乳腺癌患者朋友,通过远程连线方式,参加本次讲座,共同学习乳腺癌术后的医学知识,并在讲座结束后与医生们在线互动,远程答疑。 (患教活动现场) 1  乳腺癌与激素的亲密关系 5种激素与乳房息息相关,分别是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如果某一种或几种激素分泌紊乱或激素之间平衡失调,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乳腺的状况和生理功能。   临床上60~70%的乳腺癌患者属于激素阳性,这种类型的乳腺癌患者与雌激素高度相关。一些高危因素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还有生育少、未哺乳、自然或人工流产等因素导致雌激素长期处于很高的暴露,使得乳腺上皮细胞在雌激素反复刺激情况下,发生恶变。 2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靶向等,其中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   内分泌治疗是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通常使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来降低或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达到抑制肿瘤生长,降低乳腺癌复发转移或疾病进展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对象是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及病理显示ER(雌激素)或PR(孕激素)受体阳性(ER或PR≥1%)的患者,可考虑做内分泌治疗。通常来说,阳性百分比更高的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更高,取得治疗效果也会更好。激素受体阴性的肿瘤不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因此不适合用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药物怎么选? 内分泌治疗有很多药物和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它可以作为术后的长期辅助治疗,也可以在手术前作为新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服用内分泌药物将肿瘤控制或缩小后方便进行局部手术。目前临床上应用更多的是术后内分泌治疗,需长期口服相应的药物来防止肿瘤复发。   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有很多。根据是否绝经将患者分为两类,绝经前和绝经后。绝经前患者的雌激素来源主要是卵巢,小部分来源肾上腺;而绝经后患者的雌激素是肾上腺来源。 内分泌治疗 如何判断绝经? 绝经一般指月经永久性停止。绝经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曾经做过双侧卵巢切除术 年龄≥60岁 如果年龄<60岁,而且在没有接受化疗、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或抑制卵巢功能治疗的情况下,月经没来已超过12个月,医生验血检查FSH及雌二醇的水平,如果检查结果在绝经后的范围内,那就是绝经了。 如果年龄<60岁,并且在服用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这时,如果FSH及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范围内,那就是绝经了。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是癌细胞不断生长的主要原因,内分泌药物是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或降低雌激素受体水平、或阻止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达到抑制肿瘤形成的目的。因此,药物也分为3类。   1、减少激素生成 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适合绝经后用):依西美坦(进口药物 阿诺新)、阿那曲唑(进口药物 瑞宁得)、来曲唑(进口药物 弗隆)等 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适合绝经前用):抑那通(亮丙瑞林)、诺雷德(戈舍瑞林)   2、减少雌激素受体生成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等   3、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结合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三苯氧胺(他莫昔芬)、法乐通(托瑞米芬) 内分泌治疗常见 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1 运动系统: 骨质疏松、骨关节酸痛、疲劳乏力 应对:内分泌治疗期间注意补钙,并定期检查骨密度状况。 2 心血管系统: 高血脂及心血管意外 应对: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方式;必要时针对性补钙;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检查锻炼,管理体重;定期检测血脂,出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馈;切勿擅自服用中药保健品等,治疗过程中所有药物均需得到自己主治医生的允许。 注意:血脂异常、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治疗时主动告知主治医生具体情况,选择对血脂影响较小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3 […]

半夏
一文梳理 | 放射治疗技术发展史

一文梳理 | 放射治疗技术发展史

在过去25年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对如何利用放射生物学远离的更好理解,放射肿瘤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小D
防治呕吐怎样做更优效?ASCO最新防呕吐指南手把手教你

防治呕吐怎样做更优效?ASCO最新防呕吐指南手把手教你

指南在手,应对有妙招!

小D
【病房故事No.1】《柳叶刀·肿瘤》:面对规范与人心,你如何抉择?

【病房故事No.1】《柳叶刀·肿瘤》:面对规范与人心,你如何抉择?

编译: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这是一篇由印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