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肿瘤学年鉴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的新数据,发现使用抗生素期间使用PD-1/PD-L1抑制剂,免疫疗效降低。其中抗生素种类也囊括了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的影响与肿瘤部位、疾病负担、患者状态等因素均属独立。抗生素对疗效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广谱抗生素杀灭了细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最终干扰了PD-1抑制剂的疗效。
时隔两年,对于免疫治疗期间,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仍颇有争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癌症患者来说,免疫力的降低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感染,大多数患者会使用抗生素来抗感染!如何权衡抗生素使用在免疫治疗中的利弊?是否有新的研究进展?今天,我们就仔细来讲一讲。
1、免疫治疗使用期间,慎用抗生素?
2020年1月,肿瘤学年鉴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的新数据,发现使用抗生素期间使用PD-1/PD-L1抑制剂,免疫疗效降低。
2019年12月,《JAMA·肿瘤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在免疫治疗(PD-1/PD-L1抗体)前一个月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中位数仅有2个月,而未经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则可以达到26个月!另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该研究涉及的患者数据来自常规治疗,并非临床研究,基本覆盖了包括肝胆肿瘤等各大癌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也囊括了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的影响与肿瘤部位、疾病负担、患者状态等因素均属独立。研究纳入了来自两个中心的196名患者,包括119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8名黑色素瘤患者,其他癌种39名患者;男性137人,女性59人,中位年龄68岁;84%的患者肿瘤已经扩散,81%的患者ECOG评分为0~1,96%的患者接受的是PD-(L)1治疗。研究以30天为分界线,在免疫治疗前30天内使用过抗生素的分为一组(pATB),其余为30天内未使用过抗生素组患者。研究结果证实使用抗生素期间使用PD-1/PD-L1抑制剂,免疫疗效降低。
2、惊人反转?抗生素使用不影响PD-1效果?
目前大部分癌种的研究显示,在接受免疫治疗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生素会使其疗效变差。那抗生素的应用是否也会影响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呢?
为回答此问题,来自英国伦敦汉默史密斯医院的DavidJ.Pinato教授开展了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最终发现在接受ICI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但是对于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及肿瘤控制率(DCR)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LiverCancer杂志上,这也是第一个探究抗生素对于肝癌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的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2017年至2019年来自全球12个临床中心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ICI单药或者联合治疗,在治疗后接受了基于RECIST1.1标准的疗效评估。
研究将患者分为早期应用抗生素组(EIOP)和非早期应用抗生素组(Non-EIOP)。早期应用抗生素定义为:在初次接受ICI治疗前或后30日应用抗生素。
最终作者发现,无论对于总体人群还是landmark分析后的人群,EIOP组相对于Non-EIOP组在PFS上具有一定的获益(中位PFS:EIOPvsNon-EIOP:6.1vs3.7,p=0.0135),而在OS上未见明显获益(中位OS:EIOPvsNon-EIOP:15.3vs15.4,p=0.6275)。
对于肝癌患者,在免疫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对总生存期,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应用ICI治疗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中,抗生素的应用一般会减弱ICI对于肿瘤的疗效或者增加ICI治疗的毒副作用。但是在肝癌中这种情况恰好相反。研究者认为肝癌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而肝硬化状态已经与肠道微生物紊乱引起的肝脏免疫抑制状态相关。有研究表明肝硬化伴随着肠道内益细菌减少和免疫抑制细菌的增加。因此,研究者假设应用抗生素可能会干扰这种由免疫抑制细菌增加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而增强ICI的疗效。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及其相关肠道菌群研究以进一步探究结论的可靠性及内在机制。
对于免疫治疗中,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一般还要与感染和感染程度有关,另外一个方面是抗生素的种类。这些都需要更加细致的分类研究。基于具体病例,如果感染无法控制,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肿瘤治疗,也会受到影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一般是基于一定感染基础上的,因此到底是感染影响os还是使用抗生素影响os,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种情况下,一味拘泥于抗生素是否影响免疫治疗的作用,容易产生对具体病例的误判。
时隔两年,对于免疫治疗期间,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仍颇有争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癌症患者来说,免疫力的降低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感染,大多数患者会使用抗生素来抗感染!如何权衡抗生素使用在免疫治疗中的利弊?是否有新的研究进展?今天,我们就仔细来讲一讲。
1、免疫治疗使用期间,慎用抗生素?
2020年1月,肿瘤学年鉴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的新数据,发现使用抗生素期间使用PD-1/PD-L1抑制剂,免疫疗效降低。
2019年12月,《JAMA·肿瘤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在免疫治疗(PD-1/PD-L1抗体)前一个月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中位数仅有2个月,而未经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则可以达到26个月!另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该研究涉及的患者数据来自常规治疗,并非临床研究,基本覆盖了包括肝胆肿瘤等各大癌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也囊括了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的影响与肿瘤部位、疾病负担、患者状态等因素均属独立。研究纳入了来自两个中心的196名患者,包括119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8名黑色素瘤患者,其他癌种39名患者;男性137人,女性59人,中位年龄68岁;84%的患者肿瘤已经扩散,81%的患者ECOG评分为0~1,96%的患者接受的是PD-(L)1治疗。研究以30天为分界线,在免疫治疗前30天内使用过抗生素的分为一组(pATB),其余为30天内未使用过抗生素组患者。研究结果证实使用抗生素期间使用PD-1/PD-L1抑制剂,免疫疗效降低。
2、惊人反转?抗生素使用不影响PD-1效果?
目前大部分癌种的研究显示,在接受免疫治疗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生素会使其疗效变差。那抗生素的应用是否也会影响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呢?
为回答此问题,来自英国伦敦汉默史密斯医院的DavidJ.Pinato教授开展了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最终发现在接受ICI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但是对于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及肿瘤控制率(DCR)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LiverCancer杂志上,这也是第一个探究抗生素对于肝癌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的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2017年至2019年来自全球12个临床中心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ICI单药或者联合治疗,在治疗后接受了基于RECIST1.1标准的疗效评估。
研究将患者分为早期应用抗生素组(EIOP)和非早期应用抗生素组(Non-EIOP)。早期应用抗生素定义为:在初次接受ICI治疗前或后30日应用抗生素。
最终作者发现,无论对于总体人群还是landmark分析后的人群,EIOP组相对于Non-EIOP组在PFS上具有一定的获益(中位PFS:EIOPvsNon-EIOP:6.1vs3.7,p=0.0135),而在OS上未见明显获益(中位OS:EIOPvsNon-EIOP:15.3vs15.4,p=0.6275)。
对于肝癌患者,在免疫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对总生存期,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应用ICI治疗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中,抗生素的应用一般会减弱ICI对于肿瘤的疗效或者增加ICI治疗的毒副作用。但是在肝癌中这种情况恰好相反。研究者认为肝癌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而肝硬化状态已经与肠道微生物紊乱引起的肝脏免疫抑制状态相关。有研究表明肝硬化伴随着肠道内益细菌减少和免疫抑制细菌的增加。因此,研究者假设应用抗生素可能会干扰这种由免疫抑制细菌增加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而增强ICI的疗效。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及其相关肠道菌群研究以进一步探究结论的可靠性及内在机制。
对于免疫治疗中,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一般还要与感染和感染程度有关,另外一个方面是抗生素的种类。这些都需要更加细致的分类研究。基于具体病例,如果感染无法控制,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肿瘤治疗,也会受到影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一般是基于一定感染基础上的,因此到底是感染影响os还是使用抗生素影响os,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种情况下,一味拘泥于抗生素是否影响免疫治疗的作用,容易产生对具体病例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