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医保

医保

新增医保适应症!「骨转针」地舒单抗(安加维®)宣布重大利好,医保覆盖全部实体瘤患者!

新增医保适应症!「骨转针」地舒单抗(安加维®)宣布重大利好,医保覆盖全部实体瘤患者!

抗癌这条路能有多艰辛?这一点,每一位与病魔抗争的癌友们都有切身的体会。   要说这条艰辛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癌细胞的不断转移当之无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癌细胞转移的位置五花八门,其中骨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位置之一。骨骼是人体最坚硬的部位,可是伴随着丰富的血供,这里往往也会成为癌细胞转移的「温床」。 相关数据显示:骨骼是除肺和肝脏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70%-80%的恶性肿瘤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特别是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占所有骨转移瘤的80%[1]。而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骨转移风险也随之增加。 癌细胞侵犯骨骼,对患者来说意味着危险的骨相关事件(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可能出现的癌症骨转移问题,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骨转移的发生颇为隐秘,在转移初期可能没有可察觉到的症状。所以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在治疗后的随访观察期间,患者们一定要定期进行复诊检查,特别需要关注是否存在骨转移的情况。一旦发现,立即治疗,将骨相关事件风险降至最低。 好在骨转移虽然麻烦,但我们也有着完善的应对措施。除了及时抗肿瘤治疗外,2020年,地舒单抗注射液120mg(安加维®)也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患者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以延迟或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因其卓越的疗效、便捷的输注方式和可靠的安全性,成为癌症患者的「骨骼守护神药」,更被亲切的冠以「骨转针」的称呼。 现在,更大的好消息来了! 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宣布,地舒单抗注射液120mg(安加维®)的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按照乙类医保目录产品医保报销70%计算(各地报销比例有所不同,具体请参考当地医保政策),按照每月一次的治疗频率,每月仅需三百元,全年治疗费用不到四千元。   这样的医保福利大礼,对广大癌症患者们来说无疑是个实在的好消息。 被称为癌症患者的「骨保护神药」,地舒单抗实至名归 骨转移之所以格外凶险,是因为骨转移发生时,肿瘤细胞会释放多种因子,促进骨骼溶解,而骨骼溶解后释放的细胞因子,反过来又会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癌细胞骨转移造成破坏的过程中,「破骨细胞」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帮凶角色,也是造成骨相关事件的直接凶手。 而地舒单抗的出现,打破了骨转移恶性循环的链条。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它的作用靶点RANKL,是破骨细胞形成、发挥功能和生存所必需的跨膜或可溶性蛋白。 地舒单抗通过与RANKL进行特定的结合,从而阻断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 同时,地舒单抗还可作用破骨细胞前体,使破骨细胞的存活大受影响。 最绝的是,地舒单抗甚至还可以与肿瘤细胞上RANK受体结合,抑制肿瘤的发生与转移,杀伤肿瘤细胞。 相较传统药物唑来磷酸,无论是肺癌、乳腺癌、或是前列腺癌,地舒单抗都能帮助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大幅下降,同时显著延缓中重度疼痛加重时间,并减少阿片类强效止痛药的需求[3-5]。 一箭三雕,地舒单抗可以说是把保护癌症患者骨骼的使命发挥到了极致。 与抗肿瘤治疗联合,疗效更有「1+1>2」的协同效果!   如前文所述,应对骨转移需要抗肿瘤治疗和骨改良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地舒单抗相关研究也展现出了联合治疗方面上的抗肿瘤实力: 联合免疫治疗:多项地舒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PD-1抑制剂等)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研究表明,疗效进一步提升,且联用时间越长,患者总生存期越长。 联合化疗:多个病例报道显示,地舒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时,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减轻骨质破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联合放疗:地舒单抗联合镭-233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时,比未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OS)更长。 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治疗乳腺癌时,地舒单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明显延迟了首次骨折发生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无论患者年龄和基线骨密度如何,骨折风险均有所降低。   因此,我国各大指南均建议一旦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就应立即开始骨改良药物治疗。对于癌症骨转移来说,只要病灶一天不消失,它造成的骨破坏就一天不会停止。所以,持续用药(贯穿疾病始末,至少使用2年)、规律用药是我们针对骨转移最佳的治疗原则,坚持做到才能尽可能避免骨相关事件。   而此次地舒单抗新增医保适应症,为骨转移患者坚持长期、规律使用地舒单抗,预防及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带来了最大的帮助,也帮助患者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医保福利送到,绝大多数癌友均可受益于地舒单抗医保新适应症!   事实上早在2020年的医保目录中,地舒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的适应症就已经纳入其中。 尽管彼时随着骨巨细胞瘤适应症纳入医保,地舒单抗的自费价格断崖式下降了80%,从5千多元降至更多患者可以承受的1千多元,但还有更多实体瘤患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期盼能够以更加惠民的价格,获益于「骨保护神药」的治疗。 好在我们并没有等的太久,地舒单抗的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医保适应症「虽迟但到」,相信全年不到四千元的治疗费用能够大大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 当然,由于各地医保执行时间可能存在差异,还未享受到医保覆盖的患者不要着急,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切勿耽误正常治疗! 再次感谢国家为老百姓谋福利,希望终有一日,骨转移再也不是肿瘤患者康复路上的拦路虎,更多患者可以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0;2(2):65-73. [2]. Yunpeng Yang, YuxiangMa, et al. Chin J Cancer.2016; 35: 40 […]

小D
重磅!替雷利珠单抗2024年医保价格落地,11大医保适应症持续领跑PD-1免疫治疗,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重磅!替雷利珠单抗2024年医保价格落地,11大医保适应症持续领跑PD-1免疫治疗,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耗时几个月,承载了众多期望的2023医保谈判,终于官宣了:   本次医保目录的更新依然保持了往年的给力政策,共121个药品竞价成功。 在医保领域,抗肿瘤药物无疑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特别是PD-1单抗的表现,牵动着所有患者的心。 所幸,它们并未辜负大家的期待,尤其是作为「医保明星」的替雷利珠单抗,延续了其医保领域高歌猛进的势头: ● 新增了2项一线治疗适应症(食管鳞状细胞癌、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且价格也有下调,再次成为了今年PD-1单抗中的焦点; ● 同时,替雷利珠单抗也以11项医保适应症继续领跑PD-1单抗。这样的成绩,是药物本身实力的体现,也意味着新的一年,更多患者将受益于替雷利珠单抗。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替雷利珠单抗本次医保目录更新后给患者们带来的利好,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必知事项:   全新拓展2项消化道肿瘤适应症 持续领跑医保目录适应症 替雷利珠单抗新增的医保适应症为: 01 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线治疗; 02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新适应症覆盖的食管鳞状细胞癌、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均为中国人群高发癌症。根据《柳叶刀》最新公布的研究显示,中国的食管癌及胃癌发病率分列所有癌症种类的第六及第三,严重影响着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   而替雷利珠单抗此次新增的医保适应症,不仅在药物价格上惠及了广大患者,疗效方面也颇为亮眼,均打破生存期纪录:   针对晚期一线食管癌治疗,替雷利珠单抗的临床研究RATIONALE-306带来了不俗的成绩: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7.2个月,而单纯使用化疗方案仅能帮助患者实现10.6个月的总生存期,相比而言,联合治疗带来了6.6个月总生存期的提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34%。这一成绩打破了食管鳞癌一线治疗III期研究最长生存纪录,对晚期患者而言,这样的疗效提升可谓巨大。值得额外关注的是,该适应症在联合的化疗方案上限制最少,可以在满足多样化临床需求的同时,让更多患者享受医保报销!   而在晚期一线胃癌治疗方面,替雷利珠单抗表现依然不俗。RATIONALE-305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全球全人群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达15.0个月,显著降低死亡风险20%;而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这对组合也为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获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22%。此外,特别需要中国患者关注的一点是:在亚洲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表现更好,PD-L1阳性的亚洲亚组患者中位OS高达19.3个月!以上数字刷新晚期胃癌一线生存纪录!   疗效与价格的“双优”,是今年替雷利珠单抗为食管癌和胃癌患者送上最好的新年大礼。   又双叒叕降价了!医保后替雷利珠单抗每支仅370余元,年治疗费降至1.3万以下! 价格当然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即使是经历了多轮医保谈判的大幅降价,本次替雷利珠单抗仍然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再次对医保价格进行了下调。 经本轮医保谈判后,替雷利珠单抗的价格调整为1253.53元/支,若按照乙类医保目录报销比例70%计算(各地报销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在医保支付后,每支替雷利珠单抗仅376元,年治疗费用低于13000元,患者经济负担进一步降低。 作为我国使用范围最广、惠及最多患者的PD-1抑制剂,不管是适应症的拓展,还是价格的持续下降,替雷利珠单抗真正做到了践行更大的社会责任,让更多患者用上国际认证、亲民价格的药物。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给替雷利珠单抗点一个大大的赞。 研发实力为疗效奠基,首个出海获国际认证,替雷利珠单抗为患者披荆斩棘 替雷利珠单抗之所以在PD-1单抗如此“内卷”的当下还能取得这么多优势成绩,与其独特的机制密不可分。作为全球首个经过Fc段改造的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有效避免T细胞消耗,潜在抗肿瘤效果更好,其药物结构上的优化,为优异的疗效夯实了基础。 去年9月19日,替雷利珠单抗正式扬帆出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发布重磅消息,批准百济神州自主原研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在欧盟上市,让「中国原研」与「中国智造」的金字招牌,由此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熠熠生彩! 我们也期待,替雷利珠单抗更多的新适应症能够获批并进入医保,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医药创新和医保政策的福利! 新年已来,期待所有患者都能迎来治愈的光! 附:替雷利珠单抗本年度11项医保适应症目录(蓝色为今年新增适应症): 【1】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2】PD-L1 高表达的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3】联合紫杉醇和卡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4】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5】至少经过一种全身治疗的肝细胞癌的治疗。 【6】治疗EGFR和ALK阴性或未知的接受铂类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二或三线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7】治疗既往经治、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实体瘤患者:既往经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既往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 【8】既往接受过一线标准化疗后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 【9】联合化疗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的一线治疗。 【10】联合紫杉醇和铂类药物或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和铂类药物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11】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线治疗。    

小D
狠狠打脸!芜湖一医院虚列治疗费用,套取医保资金超10万,遭硬核家属科学统计,实锤举报!

狠狠打脸!芜湖一医院虚列治疗费用,套取医保资金超10万,遭硬核家属科学统计,实锤举报!

医保基金的使用,对患者而言是无比重要的经济支撑。无论有再多前沿顶尖的药物面世,如果最终无法进入患者的口中,便算不上是我们医疗水平的进步。 随着2018年以来,国家对医保目录范围的不断扩宽,近年来我国的患者们迎来了不少药物的利好消息,不少原本「高价」的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统筹范围,很多经济负担沉重的患者也因此看到了治疗的希望。 但隐藏在医保庞大体系下的,却有着种种不规范使用医保基因的暗流在涌动。我们曾经深度报道过一篇文章:深度调研: 医保报销的救命抗癌药, 却在患者购药时“消失”了;而医院的潜规则中,住院满14天的患者必须出院也为病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就在最近,更是有一则关于三甲医院违法违规套取国家医保资金遭到患者家属的举报,在网络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也不仅让我们发问:到底是什么人在阴影之中不断钻着政策漏洞,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医保资金更加「雪上加霜」? 我们就从这个违规套取国家医保资金的三甲医院说起。以下叙述内容部分来源于自患者家属自述,内容来自经济观察报报道。   作为一名法学博士,我在过往的经历中接受过一些经济学相关的训练,也正是得益于这些经验,让我发现了父亲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期间,遭遇的虚构治疗项目、串换药品等行为。   2022年3月19日,我父亲因左侧肌体无力伴意识障碍被紧急送往芜湖二院,并被诊断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在2022年3月19日至2022年7月12日共117天的时间里,父亲共经历了三次开颅手术,一直在医院ICU(重症医学科)治疗,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家人无法陪护,也无法看到。   直到父亲出院,医保总计结算金额为75.9万元,我们自费承担了21.9万元。在整理父亲治疗费用的同时,我们发现了芜湖二院在治疗项目及药品费用方面的违规线索。   发现违规线索 由于父亲一直在ICU治疗,治疗费用的压力成为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父亲同时还患有糖尿病,不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维持ICU治疗每天的自费金额在1000元左右;而加上血液透析后,每天自费的金额飙升至2000元。全家的收入几乎都用在了父亲的治疗上。 也正是对治疗费用的敏感,让我们发现了芜湖二院涉嫌违规的线索。治疗期间,姑妈负责向医院缴纳治疗费用。作为会计的姑妈每次交费后都会打一张费用清单,确认一下医疗费结余。轻车熟路以后,姑妈根据费用清单做了个Excel表,统计估算每天需要自费的大致比例。 开始出现问题是从2022年6月14日开始的。从这一天开始,原本应该足够的医疗费用忽然暴涨,护士长和护士开始轮番给我们打电话,告知我们医疗费用不够了,需要尽快补缴。最夸张的是有时上午刚补缴完治疗费用,下午便又开始欠费,接到催缴电话。 这样异常的情况家人们都感觉到非常不合理。直到7月1日,我们听说还有其他ICU患者的家属与医务人员发生了争执,据说这位家属在医院公众号上看到了每日治疗费用的清单,认为ICU虚列了治疗费用,最后获赔了几千元治疗费用。于是我们多了个心眼,在医院公众号上绑定了父亲的账户。 2022年7月5日,通过医院公众号每日治疗清单,我发现当日有血透监测的治疗事项,可父亲的主治医生却告诉我们父亲当日并没有进行血液透析。这让我们对治疗费用开始产生了疑虑。 直到7月12日父亲出院时,在结算清单中我们发现父亲竟然使用了138支胰岛素,这明显是非常离谱的药物用量。芜湖二院胰岛素规格是400个单位/支,而父亲在平时治疗中最多每天使用48个单位。138支的用量代表着父亲每日用了472个单位;此外,由于父亲罹患尿毒症多年,早已无尿,但是费用清单中存在插尿管且留置尿管的费用,这与事实也严重不符。 父亲转院当日,我们便复印了全部病历资料,并按照程序加盖了院方的公章,成为了我们之后对费用的核查的最直接证据。 Excel核查治疗费用,治疗项目与费用存在重大问题 通过Excel软件最简单的面板数据统计,我们便发现了治疗费用中明显的不合理问题。通过发票及治疗费用清单的录入,我在Excel软件中对各项治疗均进行了日期排序,并根据治疗项目的频次来进行统计,这样就可以分析每个项目的变化情况,也能迅速找到上升快、波动大的治疗时段和项目。 于是,血液透析、抗生素治疗等明显波动较大的项目就浮出水面了。 图:自述人起初使用Excel试绘的变化图 找到异常的治疗事项后,根据医嘱、护理记录、治疗费用清单等资料进行一一核对,不合理之处就非常明显了。 1、虚构血透监测时间 5月17日,血液透析的监测时间与血液净化的时间相比,超额计算了14小时; 而在费用清单的明细上,则更为离谱:血液透析监测的总进行时间是697.5个小时,但血液透析的时间仅为433个小时。本应一致的数据中间差异了1.6倍,多出的费用为10580元。 2、虚构患者接受运动治疗 在父亲住院期间,费用清单显示父亲共接受了运动治疗231次,共计11088元。按此推算,父亲平均每日要接受2次运动治疗,这与父亲长时间处于昏迷的情况严重不符。即使在3次开颅手术后的第二天,依然显示父亲接受了运动康复疗法。 在父亲所有的住院记录中,均未记载,甚至是提及相关的运动康复项目。至我父亲7月12日转院为之,我们从未接受过任何运动康复治疗。更可笑的是,我们提出疑问以后,ICU的护士称父亲确实进行了运动康复治疗,却说不出是谁,在何时何地进行了康复治疗。 3、虚构肠内营养灌注次数 由于父亲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需进行肠内营养液的摄入。离谱的是,我父亲共住院117天,正常进行肠内营养灌注的时间应该是106天(次),而根据发票记录,父亲在住院期间总计进行了1083次肠内营养灌注,平均每天灌注次数达到10.21次。 即便是每天按照临床推荐的最高灌注次数(6次)来算,这项治疗也额外收费了23460元。按照合理的灌注次数4次来算,这项治疗额外收费为31280元。 4、可能存在串换药品的嫌疑 在完全未通知家属的情况下,医院给父亲使用了价格昂贵的抗生素:「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其价格为1998元/支,在父亲住院期间共8支。这类抗生素作为高级别抗生素,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且肾毒性较为突出,而患有尿毒症的父亲更是不应使用此药。在医院进行了药品检测中,父亲对此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仅为一般。 针对这类抗生素的来源,我曾向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进行查证,结果是该药为芜湖二院临时采购药物。此外,这类抗生素当时并未列入医保报销目录,属于患者自费药品。但在父亲的费用结算单中,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被以医保结算的方式,由医保基金承担了15984元。 事件处理结果 通过近两个月的分析,预估父亲在芜湖二院117天的治疗时间中,相关人员共计骗取、虚列医保基金达95861.93-103681.93元。 而自2022年8月开始,我们便与芜湖二院先后开展了多次交涉,虽然医院在沟通的过程中曾表示过已有自查的行为,但在后续沟通中又对其予以否认。 违规套取国家医保基金,我们绝不容许!2023年7月,我便向国家医保局进行了举报。而在2023年8月,安徽省医保局与芜湖市医保局对芜湖二院开展了检查。 截止本文发稿时,安徽省医保局与芜湖市医保局已组成了省市联合检查组,通过病历核查、现场询问及数据比对等方式,核查出本次举报涉及的问题中,10个问题基本属实。 经查,该院存在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套用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涉及违规医疗总费用21.82万元,其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8.70万元。 对此,除退回患者额外支付的医疗费用外,芜湖市医保局已全额追回芜湖二院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同时扣罚56万元罚款;责令立即进行整改。 目前,芜湖二院已就涉事护士长进行记过处分,并对其停职检查;对重症医学科主任进行警告处分,对院医保办主任进行警告处分并进行职务调整。芜湖市医保局表示,正在对该院2022年4月1日~2023年5月31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小D
医保目录今日更新!21种肿瘤新药,15种药物新增新适应症,你用的药在里面吗?

医保目录今日更新!21种肿瘤新药,15种药物新增新适应症,你用的药在里面吗?

2023年12月13日,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新增126种药品!新版医保目录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医保谈判/竞价环节,本次一共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121个药品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84.6%,平均降价61.7%。谈判降价加上医保报销,在未来两年的协议期内预计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在我们最为关心的肿瘤用药方面,本次医保目录调整纳入了21种新药。 另外,还有15种药物新增了医保适应症。   免疫篇 无新药入选,适应症继续拓宽。 在2023年医保目录中,被纳入的免疫治疗药物依然是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4种,没有新药物入选,进口PD-(L)1依然全军覆没。 不过,在PD-1抑制剂的适应症上,今年的医保目录继续拓宽,继去年增加9项医保适应症后,今年又新增了7项医保适应症,涉及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等中国高发癌症。 01 其中,替雷利珠单抗新纳入PD-L1高表达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癌一线治疗和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2项适应症,以总共11项医保适应症继续领跑。 02 特瑞普利单抗则新增了晚期鼻咽癌、晚期食管鳞癌和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3大一线治疗适应症,成为本次医保更新新增适应症最多的免疫治疗药物。 03 而信迪利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也各有一项新适应症纳入医保。特别是信迪利单抗,其用于靶向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肺癌的新适应症进入医保,成为医保范围内首个用于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的免疫治疗药物。     靶向篇 1、奥希替尼辅助治疗 作为肺癌靶向药的代表,奥希替尼在癌症患者中可以说是广为人知。此前,奥希替尼用于EGFR敏感型突变NSCLC患者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的两项适应症都已先后纳入医保目录。 而在本次医保目录更新又纳入了奥希替尼的第三项肺癌医保适应症——用于早期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实现了从早期到晚期的全覆盖。这也意味着,奥希替尼目前在国内获批的3项适应症均已进入医保。 2、“骨骼守护神药”——地舒单抗 骨骼是癌症转移最常见的位置之一,仅次于肺和肝脏,大约70%~80%的癌症患者最终都会发生骨转移。而骨转移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尤为严重,不但会造成剧烈的疼痛,还有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更严重的问题。 而地舒单抗阻断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延迟或降低癌症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是癌症患者的“骨骼守护神药”。本次地舒单抗骨转移适应症进入医保,无疑是国内全体患者的巨大福音。 3、曲妥珠单抗新剂型 曲妥珠单抗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常用药,极大的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也早就纳入了医保。不过目前的曲妥珠单抗需要静脉注射,耗时长,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 而本次医保目录更新中,皮下注射型的曲妥珠单抗也被纳入,早期和晚期患者均可使用,让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又多了一个更加方便、安全的选择。 辅助用药篇 本次医保目录更新还纳入了两款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长效升白针——拓培非格司亭和艾贝格司亭。 拓培非格司亭采用了支链聚乙二醇修饰技术,半衰期更长,给药剂量更低,升白作用也较为平缓,可以减少骨痛、脾肿大、脾破裂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而艾贝格司亭则完全抛弃了聚乙二醇修饰技术,通过Fc融合技术实现长效化,可以避免聚乙二醇引起的过敏反应。 最后,希望每个癌症患者都能在明年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药。    

小D
早中期肺癌能否根治?这个数据你必须了解!

早中期肺癌能否根治?这个数据你必须了解!

长时间以来,【能手术】一直在抗癌圈里是相当正向的词,毕竟【能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能治】甚至是【能根治】,相反越晚期的肿瘤,肿瘤浸润的范围越大,手术的意义就越有限。   对于我们本文的主角——早中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后就是控制术后的复发,这两者对于患者的长期生存尤为重要,换句话说,早中期的肺癌能否根治,这两点很关键:拥有手术机会、控制术后复发。 手术不是切了这么简单!   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当我们说起早中期的肺癌手术时,它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而变成了一整个管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这个手术前中后的治疗方案及模式的选择就叫做围术期。   有朋友要问,手术就手术呗,为啥越弄越复杂了呢?   大家可以想想,虽然都是早中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但并不是每位患者都符合手术适应症,而那些肿瘤越大、转移的淋巴结越多、转移的范围越广泛的患友们,手术切干净的难度就越大,复发的风险越高,这时候即使勉强能手术,成不成功就难说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应运而生,一个是术前提前治疗、一个是术后继续治疗。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让肿瘤缩小甚至接近于消失,这样再去手术,手术成功的几率会相对增加,而术后的辅助治疗,是在手术切除后,继续使用全身治疗来清除潜在残余的肿瘤病灶,降低复发可能。   新辅助+辅助治疗的理论从提出到实践,治疗方案和药物在不断精进。传统的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在临床实践中仅能提升5年生存率约5%,疗效达到瓶颈,生存改善不能尽如人意,而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瓶颈——CheckMate-816研究和IMpower-010研究的成功,让肺癌正式开启了新辅助和辅助的免疫治疗时代,而后更多免疫药物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的研究,让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的治疗模式积累了越来越多重要证据的支持。   而在众多取得突破的免疫药物中,有一个中国原研药物的表现格外耀眼,让整个学界都不禁注目! 拿数据说话!全面刷新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历史纪录! 在本周2023 ESMO大会的摘要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替雷利珠单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结果重磅公布,pCR率(病理完全缓解率)、MPR率(主要病理缓解率)、手术率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RATIONALE-315研究终点MPR(主要病理缓解)和EFS(无事件生存期)也迎来了全面报阳,有望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愈机会。   首先我们来看看pCR率,RATIONALE-315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pCR率高达41%(对照组为6%)。这一数据相比较目前全球同类研究的20%左右,大幅提升了整整两倍,临床获益实现质的飞跃!   表1.NSCLC围术期领域Ⅲ期临床研究一览——pCR率 (图源:参考文献[6])   那什么是pCR?这个数据代表了什么?   pCR英文翻译过来是病理完全缓解,是外科医生最关注和看重的围术期疗效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药物对肿瘤的深度缓解能力,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患者治愈的几率,被视为免疫激活金标准。   同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MPR率也高达56%(对照组为15%),全面刷新了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缩瘤新高度。   表2.NSCLC围术期领域Ⅲ期临床研究一览——MPR率 (图源:参考文献[6]) 另外,RATIONALE-315研究的手术率达到84.1%(对照组为76.2%),也是同类研究中的佼佼者,意味着更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手术机会。   很多朋友又要问了,虽然疗效很好,但是不是安全呢?   我们从RATIONALE-315研究本次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体现了出色的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与传统的单纯化疗是相当的,所以在确保卓越疗效的同时,还兼顾了用药安全。   在我们印象中,欧美进口的抗癌药总是“更厉害”,而替雷利珠单抗作为首个成功“出海”欧盟的中国原研创新PD-1单抗(2023年9月替雷利珠单抗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再次用实打实的数据展现了国际品质的强悍实力!   以患者为中心,科学严谨兼具人性化 如果我们仔细看RATIONALE-315这个临床研究,在研究设计上采用了“新辅助+辅助”的全程管理模式,共纳入了453例可切除的II期或IIIA期的中国NSCLC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的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接受安慰剂作为辅助治疗。 这是首个针对中国II/III期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治疗成功的III期研究,同时也是成功验证免疫治疗针对肺癌围术期中国人群的最大规模III期研究。   RATIONALE-315研究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前瞻性地采用了3-4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不仅保证了术前有效缩瘤降期,也充分满足了临床中灵活选择最佳手术时机的需求。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创新性地采用了替雷利珠单抗400mg Q6W(每6周使用一次)8周期方案,相较于免疫治疗常规的200mg Q3W(每3周使用一次),400mg Q6W方案每次用药的间隔延长,在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既减少了每次患者入院治疗的麻烦,也降低了家属需要陪护的时间和成本。   […]

小D
聚焦历史性时刻: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破冰「出海」!中国智造与国际品质的高光时刻来临!

聚焦历史性时刻: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破冰「出海」!中国智造与国际品质的高光时刻来临!

  中国原研创新药出海,到底意味着什么?   回溯至2019年,同样出自百济神州的抗癌药物泽布替尼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上市,正式开启了中国原研创新药的「出海之旅」。 打破旧的体系,踏出新的长空。对于中国医药行业而言,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以往,中国药企也向海外出口药品,但基本都是原料药或仿制药,原创性匮乏,经济回报也不高。而真正具备意义与价值的,还得是原研创新药。 此次替雷利珠单抗的“出海”同样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所属的PD-(L)1抑制剂品类是当下癌症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其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约387.64亿美元。 根据IQVIA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该品类全球市场的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5%,是抗肿瘤药整体增长率的3倍,可谓癌症治疗的大势所趋。而目前可供海外患者选择的相关产品却仅有个位数,清一色来自大名鼎鼎的大型跨国药企。该类药物的重要性和“坐上牌桌”的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如今,这一局面即将被改写,随着替雷利珠的加入,国际患者增加了一个品质优异的PD-1抑制剂选项;而国内患者,也更加坚定了信心:国产原研免疫治疗药物,品质并不逊色于价格高高在上的进口药物!   首个出海的PD-1抑制剂,到底凭什么? 01 临床研究的国际化优势   说回本次“出海”的主角,替雷利珠单抗。作为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一款1类新药,替雷利珠单抗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资格,于2019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上市以后,替雷利珠单抗在后续适应症的获批过程中也是一路乘风破浪:截止目前,它已获批了11项适应症,不仅实现了肺癌免疫治疗的「大满贯」,同时在其他实体瘤适应症中斩获颇丰,是目前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   在欧盟,替雷利珠单抗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食管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作为拥有“国际”基因的创新原研药物,替雷利珠单抗自研发之初即定位于全球市场,是最早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且目前拥有全球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国产PD-1单抗,因此,其临床数据才得到了海外审评机构的充分认可。   始终坚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也难怪能早早将海外获批收入囊中。   02 药物本身的品质优势   临床上的良好表现当然也不仅取决于试验设计,更重要的是药物本身的品质。作为全球首个经过Fc段改造的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的结构优势使得它拥有更好的潜在抗肿瘤效果。     简单说来,免疫治疗的原理就是激活被肿瘤抑制的T细胞,使其恢复杀伤肿瘤的能力。但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在肿瘤组织中,除了“灭癌”特种兵T细胞以外,还存在巨噬细胞等参与免疫反应。   传统PD-1抑制剂因结构原因,治疗过程中会吸引巨噬细胞与PD-1单抗结合,导致本该吞噬敌人的巨噬细胞误伤了友军T细胞,从而削弱抗肿瘤效果,同时还会引发一些相关的副作用。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而替雷利珠单抗通过结构优化,避免了上述过程的发生,在强化疗效的同时也避免了由此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这也是它在各治疗领域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品质,亲民价格!替雷利珠单抗惠及更多癌症患者!   优异的疗效,更多的获批适应症,再加上亲民的价格,具备这三项优势的替雷利珠单抗正以实际行动帮助更多中国患者。据统计,替雷利珠单抗已成为我国使用患者最多的PD-(L)1抑制剂。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的医保范围详情如下:   【肺癌】 1、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以及EGFR和ALK阴性或未知的,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NSCLC成人患者。 【肝癌】 至少经过一种全身治疗的肝细胞癌的治疗。 【尿路上皮癌】 PD-L1高表达的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食管癌】 既往接受过一线标准化疗后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MSI-H/dMMR实体瘤】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的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既往经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既往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 【鼻咽癌】 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一线治疗。 【淋巴瘤】 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

小D
大幅降价99%!重磅化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降价迈入百元时代,“超级团购”多地开始执行!

大幅降价99%!重磅化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降价迈入百元时代,“超级团购”多地开始执行!

癌症患者面临的“天价抗癌药”问题,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痛点”。 “看病难,看病贵”,一旦罹患癌症,就意味着整个家庭被拖入疾病的深渊。某些抗癌药物,一个月就需要4~6万元,再加上其它治疗费用,因癌返贫甚至家庭支离破碎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边是病床上遭受病痛折磨亟待救治的亲人,另一边是价格昂贵的抗癌特效药,夹在中间的为难,实是让人感受到人生不易。 所幸,国家早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也在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改革,减轻癌患家庭“买药贵”的问题。2018年,经过数轮医保谈判,多个重磅抗癌药物列入国家医保支付范围,让患者们热泪盈眶。详情参考:终于来了:17种高价抗癌药进医保,平均降幅56.7%,11月底前执行! 2019年,又有多个重磅抗癌新药继续列入医保范围,为癌患们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详情参考:2019年医保出炉: 22个高价抗癌药新进医保, 涵盖PD-1等重磅药物, 平均降幅达65%! 当然,我们这场对抗高价抗癌药的狙击战远未结束,除了通过医保体系降低药物负担以外,政府部门还采取了另一个重磅武器: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这个制度又被患者们形象的称为药品的“超级团购”。 2020年3月,我国第二批集中采购的中选药品首次公布。也标志着大量抗肿瘤药物全面进入集采范围。全国25个城市和地区都发布第二批带量采购结果,并通知开始全面执行。 在所有药物中,有一类癌症患者最为常见,同时也是重磅化疗药物的「白蛋白紫杉醇」的降价最惹人注目: 原本需要上万元的进口白蛋白紫杉醇在本地化后,凭借药物集采的浪潮实现了大额的价格降幅,2020年,白蛋白紫杉醇就已经由上万元降至不到800元: 而如今三年过去后,药品集中采购日趋完善的今天,白蛋白紫杉醇的价格又是多少呢? 通过查询药品统一采购平台,我们获悉了白蛋白紫杉醇再一次实现的价格突破:相较于2020年,白蛋白紫杉醇再有了近7倍的降幅,价格来到了最低114元。这个价格甚至已经比普通的紫杉醇注射液更低了。 作为使用范围最广的化疗药物之一,白蛋白紫杉醇在副作用和药物疗效方面都有着其他同类药物无可比拟的优势。最低114元/支的白蛋白紫杉醇对患者们而言意义重大,每一次降价,都关乎患者的生命。 那么,白蛋白紫杉醇到底强在哪里呢? 紫杉醇是目前临床中抗肿瘤能力最强的药物之一。但在癌症治疗中,它同样有着巨大的不足:虽然能够发挥阻碍癌细胞有丝分裂并诱导其凋亡的抗肿瘤作用,但却是一种脂溶性药物,不溶于水,因此极易被肝脏代谢,自身抗肿瘤的能力也被削弱。 为了提升紫杉醇的溶解度及临床效果,“第一代”紫杉醇药物通常是将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作为助溶剂,造就了如今的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 但多西他赛的复合机构,却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副反应的隐患,在患者使用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紫杉醇的使用剂量,也一定程度上对抗肿瘤治疗产生了影响。 在运用多西他赛前,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的脱敏处理,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带来了更多的隐患。 随后,紫杉醇脂质体的横空出世打乱了计划。通过采用独特的纳米技术,将助溶剂也换成了胆固醇、卵磷脂微粒,大大提升了化疗药物的利用率。 最后,则是今天我们的主角:白蛋白紫杉醇。 它是一种以人体内疏水性分子的自然载体——人血白蛋白作为紫杉醇助溶剂的一种药物,不仅自身的水溶性以及抗肿瘤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极大减轻了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反应,同时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结合率及有效率,使用前还不必特意对患者及逆行脱敏处理,患者的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 同时,在临床上也有一些既往临床数据验证:白蛋白紫杉醇相比正常的紫杉醇注射液而言有着更优效的疗效。 从紫杉醇注射液到白蛋白紫杉醇,从动辄上万元的价格到最低114元的价格…… 白蛋白紫杉醇创造了中国抗癌药物降价集采的最佳样板。随着购药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以及抗肿瘤效果逐渐提升,药物副反应逐步降低,临床应用也越来越便捷,期待未来抗癌药物进一步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小D
国内PD-1/L1药物这么多,大家都在用哪一种?

国内PD-1/L1药物这么多,大家都在用哪一种?

太长不看版: 国内上市的16种PD-(L)1抑制剂中,在医院内使用人数前三甲为:百济的替雷利珠单抗、信达的信迪利单抗和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   目前,国内已经有16种PD-(L)1抑制剂上市,获批了包括肺癌、肝癌和胃癌等多种适应症。对患者来说,选择太多了,根本不知道选哪个。   所以,很多患者都关心:其他病友在用哪种药物?   根据IQVIA艾昆纬今年4月基于“IQVIA肿瘤动态信息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1],2022年下半年患者份额(所有癌种)占比如下:   “在所有PD-(L)1品牌中,基于OD数据库的病例数量来看,2022年下半年总体患者份额的前3位均为国产品牌,最高的是替雷利珠单抗,随后依次是信迪利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前3位共占超过65%的患者份额”——IQVIA艾昆纬公众号《持续增长渗透:2022年下半年中国PD-(L)1市场回顾》   那么今年的情况如何呢? 一份来自可靠渠道的院内药品使用情况的报告或可提供一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 (1)该报告仅反映中国医院院内药品使用情况,通过院外途径购买的药物数量未被统计。 (2)由于该报告原数据仅提供药品使用数量,本文涉及的患者量是小编结合不同PD-(L)1抑制剂的标准用法用量换算而来,与现实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3)由于不同PD-(L)1抑制剂获批的适应症有所不同,因此在特定领域的患者占比可能有所不同,本数据仅反映全部癌种用药患者的整体情况。 PD-1还是PD-L1? PD-(L)1抑制剂可以分为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两类,都能阻断PD-L1和PD-1的结合,激活患者免疫。 从目前全球临床应用来看,PD-1和PD-L1抑制剂在不同癌种上表现各有不同,但整体上由于PD-1抑制剂有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获批的适应症也远超PD-L1抑制剂,因此在临床使用患者总数上PD-1抑制剂占了绝大多数。 在中国获批的PD-(L)1抑制剂中,也是PD-1抑制剂占了多数。国内上市的16种药物中,PD-1抑制剂占了10种,PD-L1抑制剂只有5种,另外还有一个同时靶向PD-1和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患者使用人数上,PD-1抑制剂更是占了绝对优势。基于数据分析发现,2023年一季度,平均98.9%的患者选择了PD-1抑制剂,使用PD-L1的患者只有1.02%。而最为特殊的双抗,获批较晚,适应症较少,只占0.08%。 国产药还是进口药? 我国的PD-(L)1抑制剂中,最先获批的是两个进口药——2018年批准的O药和K药。但到了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主流,在16个上市药物中占了12席。 2023年第一季度接受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使用12种国产PD-(L)1抑制剂的患者合计占比96.8%,而选择4种进口PD-(L)1抑制剂的患者仅占3.19%。 国产PD-(L)1抑制剂的两极分化也很明显。前四位的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合计占比96.2%,而另外8种国产PD-(L)1抑制剂合计只占了0.61%,甚至远少于进口PD-(L)1抑制剂。 这里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医保。目前,PD-(L)1抑制剂里只有上面提到的前四位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可以使用医保报销。而进口的PD-(L)1抑制剂通常只有一些价格昂贵的商业保险,以及沪惠保、京惠保等少数地方的补充医疗保险可以覆盖,患者使用时经济压力会比较大。 哪种药物患者使用人数最多?   在16种PD-(L)1抑制剂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替雷利珠单抗,共获33.6%的患者选择。替雷利珠单抗也是目前获批适应症(11个)和纳入医保适应症(9个)最多的国产PD-1抑制剂,覆盖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膀胱癌、淋巴瘤、以及一项唯一进入医保的泛癌种适应症。替雷利珠单抗在今年或许还能更上一层楼。 紧随替雷利珠单抗之后的是信迪利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分别获得29.6%和24.8%的患者选择。目前信迪利单抗有6项适应症被纳入医保,卡瑞利珠单抗有8项适应症纳入医保,数量上虽然少于替雷利珠单抗,但都包含了多项一线治疗适应症。 而特瑞普利单抗目前被纳入医保的适应症较少,而且没有一线治疗适应症,只获得8.1%的患者选择,暂列第四。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PD-(L)1抑制剂的占有率并不代表药物的好坏。药物的价格、适应症的多寡、是否进入医保、甚至医生的个人偏好,都可能影响每个药物的市场占有率。 例如,使用进口PD-(L)1抑制剂的患者中,可能大部分患者会通过院外途径购药,无法反映在本数据中。因此,请大家合理参考以上数据。     参考资料: [1]. 《持续增长渗透:2022年下半年中国PD-(L)1市场回顾》,IQVIA艾昆纬,2023-04-03    

小D
去北上广看诊,怎么找对人,多省钱,少走弯路?

去北上广看诊,怎么找对人,多省钱,少走弯路?

不可否认,北上广几乎拥有国内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有多所顶尖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它们不仅服务北京本地患者,也是很多外地患者异地就医的首要选择。 只是,癌症带来的恐惧、冗杂的资料以及大城市的陌生感,往往让背井离乡问诊的患者和家属手忙脚乱,甚至走进弯路。 那么,外地患者来前往北上广看病,如何省时间、不花冤枉钱、找对人? 熊猫群异地就诊指南,来了。 找对人 第一步,确定转诊医院和科室。可以参考熊猫群公告中的消化道肿瘤专家名单和图谱。以肠癌肝转移为例: 如果不确定挂肿瘤内科还是外科,更推荐挂(消化)肿瘤内科,因为他们会研究更多文献和案例,也往往是MDT(多学科会诊)的发起者。而且内科治疗不像外科那样开弓没有回头箭,相对温和一些,还有调整的余地。 很多医院都是提前一周就可以挂号,但是放号时间不同,需要大家留神注意。如果实在挂不到专家号,也不用太过执着,可以先挂普通门诊,先把必要的检查开了,肿瘤患者转院治疗需要重新做影像检查、血液检查和其他基础检查。 在就诊时可以试着问问医生,自己的情况看哪个专家合适,该怎么挂号?他会不会给加号?能不能帮着约个号。同时在互联网医疗平台比如“好大夫在线”上找没有利益关系的医生来推荐专家,比如找目标医院肿瘤内科医生推荐外科医生的人选。 在确定就诊医院和医生后,提前下载就诊医院的app,关联好患者的账号。花一点时间研究app的功能,比如挂号,查询检验单等,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省对钱 开始治疗前,务必着手办理报销。比如异地就医备案、门诊慢性/特殊病病种待遇认定。 异地就医备案怎么办理? 第一步,查询。不会查,打电话!参保地医保咨询电话:区号+12333 第二步,办理。以下方式择其一即可。 1、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办理: 2、微信内搜索小程序“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办理: 3、去当地医保局现场办理。 第三步,确认备案情况。完成备案后,可以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查询备案结果。或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点击“查看备案记录”或点击“备案记录”,均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状态。 如果所就诊的医院开通了异地实时结算服务(一般都已开通了), 就可以实现异地实时报销了。 异地医保报销,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即按照就医地医保报销的规定,执行北京医保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目录。具体报销比例、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等政策,由参保地决定。 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待遇认定怎么办理? 第一步,查询。不会查,打电话!参保地医保咨询电话:区号+12333,确认当地是否开通了此服务,具体该如何办理。 第二步,办理。门特/慢办理比较复杂,时限比较长,建议提前打电话反复确认需要准备的材料,再去当地医保局现场窗口办理。 ⚠️材料参考(各地要求不同,以下仅供参考,可提前整理) 1、身份证、社保卡复印件 2、特殊病/慢性病待遇认定申请表 *可在就诊医院【医院医保办】领取,或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网站(fuwu.nhsa.gov.cn)下载打印;找主治医生或同科室医生在申请表上填写诊断证明,并签字;签字后回去【医院医保办】盖章。 3、检查报告;恶性肿瘤可能还需要病理诊断报告单 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协和医院等很多医院都没有开通异地门诊实时结算的功能。开通门特/慢病后,需要先垫付,后拿发票及并病案材料回当地医保局申请报销,所以建议异地医保患者都在人工收费窗口取号和缴费,并保存包括发票和清单在内的所有材料。 需要提醒的是,办理生效后的门诊费用,才可以累积报销,所以大家尽快去办理。 办对事 北上广的医生往往忙得脚不沾地。如何利用看诊的黄金5分钟,让专家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给出最精准的判断,非常重要。 第一次问诊专家,以肠癌患者为例,可以提前准备好这些问题的答案: 1、哪里不舒服?便血?腹胀?腹痛? 2、不舒服多久了? 3、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是否有过敏史? 4、之前是否做过手术,体内是否有金属(可能影响核磁检查)? 5、现在是否有排便困难?(排除梗阻风险) 6、有没有家族史?家中还有哪些亲戚患癌? 7、之前做过的核磁、CT、肠镜报告、病理报告、基因检测也要按顺序整理好。 若在老家医院没有做过病理检查,前往北上广就诊时务必带上当地医院做活检时制作留存的病理切片。(彩片全片;白片20张,3-5vm,不挂胶,不烤片)病理检查周期较长,基本上要2-3周才能出结果,所以切片尽量提前带来。 如果在当地医院接受过治疗,病史整理更为重要。 什么时候做的化疗,用的什么方案?做了几次,效果如何?有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有没有哪种药物不耐受? 后需附具体肿标数值,最好是可以制作图表体现影像变化,例如: 什么时候做的手术?是根治术还是姑息术?最好是附上手术记录和病理报告,例如: 关于病史的梳理,可以参考医院病例书写,例如: 关于想咨询医生的问题,最好是提前准备好列出来,以免就诊时因紧张忘记。 大城市就诊资源的确紧张,加上重做基线检查的时间,大概1-2周可以做上化疗,开了住院单后,2-4周排到手术,大家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和耐心,不要因此焦虑。 以上内容来自熊猫病友群交流实录和各大医院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有不全面的地方也希望得到大家的补充和指正。 希望各位战友,在奔赴希望的过程中,一切顺利。 整理、编辑 | […]

玉米
两会中的癌症医疗声音:免费医疗上热搜!肿瘤规范化诊疗、筛查、医保提上日程,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

两会中的癌症医疗声音:免费医疗上热搜!肿瘤规范化诊疗、筛查、医保提上日程,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

3月4日起,举国瞩目的“全国两会”来了。     与往年一致,今年的“全国两会”,医疗健康领域的建设与发展依然是政府及各参会代表重点关注的事项,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专门的篇幅进行阐述。事实上,“全国两会”中提到的医疗健康相关发展方向,也代表着2023年我们将在这个领域迎来哪些革新。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医疗健康的部分,以及各参会代表们都提了什么样的医疗提案: 1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成重点 首先我们看工作报告中关于工作总结的内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许多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措施。例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等等。 其中有不少工作成果都与癌症患者息息相关。例如医保费用的跨省结算大大降低了癌症患者们跨省就医的烦恼;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目录的更新也让患者们的经济负担进一步降低,这些优化和变革,我们是实实际际都切身感受到了。 而另一个重点,则是提到了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项工作对癌症患者而言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医疗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不少癌症患者仍在采取跨市、跨省的方式寻求癌症问诊,解决完善癌症诊疗方案的痛点。希望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能有更多的癌症医疗资源在全国实现更广泛的分布,让癌症患者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全面的治疗。 再看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23年工作任务的表述。关于改善民生方面(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任务较于2022年更加专注,2023年只提到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这应该是与2022年的工作任务基本都完成了有关。 当然,工作措施的背后,一定会有着一系列完整的医疗优化方向正在落实,这一点从近段时间来两会代表们密集提出的建议就可看出。咚咚汇总搜集了近期两会代表们关于医疗健康(特别是癌症相关)的提案,看看这些提案是否会帮助到你: 2 两会代表医疗提案 “免费医疗”成热点 首先,就是近期大家最为关注,火上热搜的“免费医疗”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在今年将提交的“关于将全民免费医疗列为基本国策,并尽快逐步推进6岁以下儿童、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医疗的提案”中提到,建议6岁以下儿童、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医疗,并“尽快把全民免费医疗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出具体实施时间表,从制度安排上把它放在整个国家政策体系的最高层次”。 具体到癌症患者而言,因为癌症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8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并不在少数,如果“免费医疗”政策真的能推动落地,对癌症患者而言无疑于多加了一层保障。     其次是几个关于癌症的相关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首席专家季加孚教授提出了“关于聚焦肿瘤规范化诊疗、加快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建议”。他指出:“在肿瘤‘防—筛—诊—治—康’的全周期管理过程中,肿瘤规范化治疗是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聚焦肿瘤规范化诊疗,促进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则建议,将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纳入国家的筛查计划,检查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肺癌早筛所需的费用要远远低于晚期发病时医保和个人支付所发生的费用。从长远看,肺癌防治关口前移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李为民说,如果将肺癌早期筛查纳入医保报销,将极大提高高危人群筛查参与度,推动肺癌防治关口前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建议提高儿童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抓好儿童肿瘤早期筛查,适时推动儿童常见肿瘤筛查纳入医保。于金明称,肿瘤患者只有一次最佳治疗的机会,如果第一次治疗失败,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再进行“补丁式”的治疗则难以补救。他提到,从肿瘤预防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精准判断预后,是一个全链条系统的工程,建议打造全链条肿瘤救治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建议完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他表示,目前很多医疗保险都是一次性的,出险后就不再进行其它重疾保障,希望保险公司可以扩张保险类型,让更多人群受益。朱同玉主张加大商业保险保障力度,同时通过大数据计算生病人群的大致数量,通过医疗技术阻断疾病,让保险不但起到保障作用,同时起到健康促进作用。他说,保险公司通过创新保险设计,不仅不会亏损,还能在保险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钟灿建议,逐步实现适龄女性免费HPV疫苗接种,切实推动HPV疫苗接种“应种尽种”,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实施。这个提案是基于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杀手”,是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当前,四价、九价HPV疫苗接种存在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莹建议进一步扩大商业医疗保险的报销目录,让重大病、肿瘤病等高医疗消费疾病实现有效保障。对于重特大及肿瘤疾病,个人诊疗自费部分仍然较高,群众经济负担重,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亟需推动商保形式的第三方支付,这是对我国目前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有效补充,以进一步降低个人部分医疗花费,让群众有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另外,还有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建议,为了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吃得起药,建立涉及罕见病高值药物的用药保障机制。其中他重点提到:建议将基因检测和质谱检测项目纳入医保,切实减轻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此外,他还提到进一步优化宫颈癌筛查手段,重点提升筛查覆盖率、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初筛使用率。 关于国产的创新药物,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建议,酌情加快首家国产创新药审评审批,以便更早地参与创新药的国家医保谈判,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小D
来了!最新医保目录价格公布!14种全新抗癌药纳入医保价格大幅下降,这类患者有福了!

来了!最新医保目录价格公布!14种全新抗癌药纳入医保价格大幅下降,这类患者有福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每一年医保目录的更新与价格的公布,都是所有癌症患者最为关注的重磅消息。而近几年不断更新扩大的抗癌药物医保目录和价格,已经把曾经的“天价抗癌药”变为“平价抗癌药”,让昂贵的抗癌药物飞入“寻常患者家”。   就在2023年1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调整将于2023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也就是说从3月1日开始,癌症患者们就可以正式享受新的医保目录和价格了! 本次调整中,共有11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包括了肿瘤、抗感染、罕见病,以及最新纳入医保的新冠感染治疗用药等。此次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预计未来两年之内会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今年的医保谈判,最大的悬念无疑是究竟有多少新的抗癌药物可以纳入医保,另外现有的重磅抗癌药物能否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新增抗癌适应症。   谜底揭晓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全新医保目录中,共有14种全新抗癌药物全新纳入医保,同时有10款抗癌药物新增了医保适应症,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我们同步搜集展示了本次新纳入医保范围的14个抗癌新药的适应症:     另外,大家关注的另一个重点:PD-1抑制剂的医保适应症有没有增加,医保后价格到底是多少?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答案:本次我们重点关注的国产PD-1抑制剂等药物,也有全新的重磅适应症纳入医保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医保目录更新依然延续了去年的剧情,进口PD-1全军覆没。   本次续签的PD-1抑制剂全新适应症具体包括:   PD-1价格优势继续“狂飙”,适应症继续拓展,最便宜全面的PD-1在中国   此次医保目录更新最大的惊喜,就是国产PD-1抑制剂继续拓宽适应症范围,让更多癌症患者可以享受医保的光芒照耀。   随着近几年医保目录的不断更新,PD-1抑制剂进入医保已经不是新鲜的消息了,早在2020年,几个重磅的国产PD-1抑制剂就已经纳入了医保目录范围。   如今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由PD-1抑制剂是否纳入医保目录转向了有多少新的PD-1抑制剂适应症纳入医保范围。   好在长达4个月的医保谈判持续给力,今年的全新医保目录,在PD-1抑制剂的癌症适应症上,给我们带来了大大的惊喜:   4款国产PD-1共9个新增适应症,大大增加了免疫治疗惠及癌症患者的深度与广度。新增适应症囊括了肺癌、食管癌、胃癌、鼻咽癌以及MSI-H/dMMR的实体瘤等多种中国高发的癌症种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医保目录发布后,替雷利珠单抗以9个医保适应症暂时领跑四大国产PD-1抑制剂。且得益于多个医保适应症的“交叉覆盖”,在医保覆盖的癌症治疗领域,替雷利珠单抗还创造了这些突破:   ● 肺癌领域,实现了肺癌三大适应症全面纳入医保,初治及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医保全覆盖。(替雷利珠单抗独家覆盖了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独家获批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一线治疗肺鳞癌的医保适应症) ● 肝癌领域,成为了唯一一个不限定经治方案,各线治疗均可实现医保覆盖的PD-1抑制剂。 ● 突破了癌种限制,成为独家纳入医保目录中针对MSI-H/dMMR实体瘤的PD-1抑制剂,涵盖了结直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实体瘤,都可以实现医保报销,这称得上是癌症医保目录拓展的一大重要突破。   除了暂时领跑的替雷利珠单抗以外,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及卡瑞利珠单抗也各有斩获,实现医保覆盖的新突破。   就在医保目录与价格公布的这一刻,覆盖范围最广、最便宜的PD-1在中国诞生了!它将惠及到更多更广泛的癌症患者群体。   肺癌、乳腺癌成为医保目录更新最大赢家,医保药物趋于“全覆盖”   作为中国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两种癌症,在本次医保目录的更新中成为了最大赢家,迎来了不少全新的抗癌药物与适应症。   肺癌 ● 新增2个ALK靶向药物(洛拉替尼、布格替尼); ● 新增1个MET靶向药物(赛沃替尼); ● 新增扩展BRAF […]

小D
癌症患者「免疫增强神药」胸腺肽恐跌落神坛:国家药监局黑框警告!关注疗效前应警惕副作用

癌症患者「免疫增强神药」胸腺肽恐跌落神坛:国家药监局黑框警告!关注疗效前应警惕副作用

如何增强“免疫力”? 在癌症患者的问诊过程中,这可能是医生面临最多的一个问题。 随着近几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的崛起,“靠免疫力杀癌”更是成了患者间热门的话题。咚咚也曾推送过不少关于运动强化免疫、益生菌增强免疫的内容: ○ 运动抗癌: 最经济实惠的抗癌大法再添新证据, 患者的最佳抗癌搭档应该怎么做? ○ 抗癌“好辅助”益生菌: 决定人体免疫力的关键, 选购需要参照这3个秘诀 但针对免疫力的提升,我们始终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是:通过辅助药物,提升患者免疫力。 而提高免疫的辅助药物,则不可避免的要提到一类药物:胸腺肽。这可能是癌症患者们使用最多的“免疫提升”辅助药物。 针对这款药物,在医疗上有着不小的争议: 胸腺肽注射剂是一种免疫调节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辅助治疗。它的适应症为: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虽然在适应症中明确有着「肿瘤辅助治疗」,但并没有权威的临床研究证实其有确切提高患者生存期的效果。在国外的一篇系统综述中,研究人员纳入26项试验,共统计了2736位癌症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并没有明确证据证实,在抗肿瘤治疗中增加胸腺肽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或疾病进展的风险。 反而它不断发生的副作用令人担忧: 就在今年1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对胸腺肽注射剂说明书增加一项黑框警告。文件显示,胸腺肽注射剂可致严重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建议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虽然黑框警告并非什么绝对的禁忌,仅是在用来强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的禁忌事项。(说明书修订公告发布后,胸腺肽的厂家应在9个月内对出厂药品说明书执行更换操作) 但胸腺肽的副作用实在是过于劣迹斑斑了: 通报显示,从1988年起,我国就先后有大量注射胸腺肽导致的发热、过敏性休克的相关报告。2003年至2011年,相关统计部门共收到胸腺肽不良反应或事件报告共5000余例,其中严重病例1326例,占24.3%。 过敏性休克、高热、呼吸困难、严重皮疹等不良反应,都是有可能影响患者生命或是严重后果的高危风险事项,国家药监局在通报中提醒:该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使用前需做皮试,皮试阴性时,还需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至于其具备如此副作用的原因,在于胸腺肽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健康小牛等动物的胸腺组织提取物,属于生物制品,相关大分子蛋白质可能诱发人体过敏。同时由于各种制剂的生产工艺,标准不同,产品质量及临床疗效也有较大的差异。 除了副作用以外,国家药监局还对胸腺肽药物超剂量使用、超适应症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了通报。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增强免疫”的万金油作用,不少地方的医院与医生喜欢没事就给患者“来一针”,一方面是患者可能有着“用点免疫提升药物”的诉求,另一方面可能也存在着“药物提成”等不良行为导向。 当然,“免疫万金油”胸腺肽的日子也正在越来越难过了。 随着国家医保体系的日趋完善,这类辅助用药正在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管理。根据查询,注射用胸腺肽在河北、河南、黑龙江等8个省份的医保目录中均存在。但就在去年,江苏省已重点对胸腺肽注射剂等免疫类药进行了清退。未来,其他省份医保目录中的注射用胸腺肽很可能也将被逐步移出。 不仅如此,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的通知》,提出要重点对辅助用药进行监控。而早在2019年7月的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里,胸腺肽注射液的兄弟:胸腺五肽就已“榜上有名”。 医保清退、重点监控、黑框警告……如此种种,相信针对癌症患者“只花钱,无疗效”的「免疫神药」胸腺肽跌落神坛相信只会是时间问题。  

小D
基因检测纳入医保,这个省份先行了!报销比例高达90%,下阶段全国即将铺开!

基因检测纳入医保,这个省份先行了!报销比例高达90%,下阶段全国即将铺开!

随着「精准治疗」的逐渐成熟,对癌症患者而言,基因检测成了选择治疗方式前必备的检测及诊断。   关注癌症患者的基因情况,无论是帮助判断癌症的恶性程度,还是找到适合的靶向药物,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进行基因检测前,一道难题首先就摆在患者们面前,基因检测高昂的定价,往往让患者们两难: ● 相对全面的二代测序(NGS)套餐动辄几千上万; ● 而针对单个基因的PCR检测方式,又担心错过重要的突变,错过救命的靶向药。 终于,医保的光芒在去年年底,照向了基因检测这个非药物,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2022年11月28日,福建省医保局发布《关于优化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等项目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件内容显示“为优化病理分子诊断项目价格结构,进一步满足患者医疗需求,适应临床诊疗和价格管理的需要,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等项目价格调整如下”: 调整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价格。从附件展示的内容来看,基因检测的费用由医保报销90%,而患者个人仅需承担费用的10%。   此外,除了基因测序以外,针对单项基因的检测也进行了调整。文件显示:修订组织/细胞荧光定量核酸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查诊断说明栏内容,同样是医保报销90%,患者个人仅需承担费用的10%。   在医保覆盖基因检测的工作上,福建省先行了!我们福建的病友们可以首先享受到医保覆盖的基因检测。 当然,福建并非唯一医保覆盖基因检测的省份。除福建省外,北京市也将肿瘤基因检测纳入了医保,而且时间相比更早了不少。 2018年12月,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规范调整病理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增加了不少医疗项目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自2019年6月15日起执行。 其中,就包括肿瘤组织脱氧核糖酸(DNA)测序,该项目价格3800元,属于北京医保乙类,个人负担8%,剩下的纳入报销。 当然,基因检测纳入医保已经成为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工作。此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文件答复中对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曾有过明确表态: 目前,部分地区已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除此之外,对于“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收费标准明确”的基因检测项目,也将有望纳入医保。 在国家表明积极态度之后,今后是否会有更多省份进一步明确肿瘤基因检测的临床收费,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D
医保谈判结果:有爱但不多

医保谈判结果:有爱但不多

医保谈判对创新是否有边际改善,仅需看一个数据。 历年新增品种医保谈判平均降幅:2016年59%,2017年44%,2018年57%,2019年61%,2020年51%,2021年62%,2022年60%。 本次医保谈判堪称史上最低调最保密,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今日终于揭晓。24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参与谈判,最终20个药品谈判成功。23个药品是2022年刚刚获批的,本次即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 今年央视再次播出灵魂砍价画面,不过气氛更偏商务。 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147 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 82.3%,创历年新高。从患者负担情况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与原市场价相比,通过谈判纳入的108个目录外药品价格降幅达60.1%,最大降幅超过90%。 本次调整取消目录内原有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扩大获益人群。 全国医保累计结余持续扩大,2019~2021年分别为27696.7亿元、31500.0亿元及36178.3亿元,维持15%~16%的增速。而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意味着防疫对资金面的挤占结束。医保局已有充裕的支付能力来鼓励创新。 在省钱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医保谈判才是成功的。   2022 年首次参与医保谈判的国产创新药(含引进产品)  01  金字塔式分层 医保谈判架构,根据产品创新含量、竞争程度首次出现金字塔式分层设计,给予不同的竞价压力。。 一是金字塔尖的首次谈判国产创新药,本次有22个,代表着国内医药产业最高创新水准。 二是创新药新增适应症可通过简易续约规则直接纳入医保,价格降幅在0%~44%之间,相对比重新谈判50%~60%的可能平均降幅,其降幅范围有所收窄,可视为预期管理的进步。 三是金字塔底的非独家产品,实现小集采,上有封顶下不保底。符合申报条件的通用名药品获批企业均可提交报价,并与医保测算专家提出的医保支付意愿价格比较,低于医保支付意愿价格的最低价即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最终医保支付价,若企业报价均高于医保支付意愿价格,则不纳入医保。    02 PD-1领头羊 PD-1单抗作为肿瘤免疫疗法基石药物,在综合型药企的商业化布局中仍是重要棋子。8款国产PD-1获批上市,其中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的派安普利单抗、誉衡药业/药明生物的赛帕利单抗放弃医保谈判,乐普生物的普特利单抗获批时间晚于6月30日,无资格参与本次医保谈判。 2款进口PD-1 默沙东K药、百时美施贵宝O药继续放弃医保谈判,其中K药年治疗费用约为32万元,是部分国产PD-1的10倍。K药走自费路线,2021年销售额增长至30亿元,2022年超过30亿元,这给中国小弟走夜路的胆量,不靠医保靠疗效也能放量。 本次医保谈判共有5款国产 PD-1参与,包括传统四强卡瑞利珠单抗(恒瑞医药)、替雷利珠单抗(百济神州)、信迪利单抗(信达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君实生物)以及今年首次参加谈判的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 据合作方礼来制药宣布,信迪利单抗在原基础上新增胃癌和食管癌适应症,成为唯一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胃癌的免疫治疗药物,也是唯一将五大高发瘤种(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一线治疗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目前,信迪利单抗已惠及150多万患者。 替雷利珠单抗2021销售额16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 21.8 亿元,市场份额跃居国内第一,至今共有9项适应症获批。 未来国产PD-1领头羊将是百济和信达。    03  创新药标杆 作为国产重大创新药的代表,亚盛医药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被纳入医保,并在医保局官宣文件中被重点提及。 奥雷巴替尼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也是伴T315I突变慢粒的唯一治疗药物。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慢粒走进了公众视野。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慢粒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5-50岁,比西方患者年轻近20岁,正是家庭中流砥柱的年纪。慢粒患者的疾病特点是治疗时间周期很长,需要多年用药。奥雷巴替尼进入医保目录可降低慢粒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 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表示:“尽可能地以合理的价格进入医保,不仅能够满足患者需求,也将支持研发企业的发展,达到患者、医保、药企三方共赢的新局面。我想,这次奥雷巴替尼医保谈判的结果是超预期的,也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对中国创新药行业充满信心,有底气在未来去做更多九死一生的研发。” 奥雷巴替尼还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能有效克服ponatinib或asciminib耐药的新一代BCR-ABL抑制剂,有潜力进一步解决全球CML患者急需、改变全球CML治疗格局。    04  傲慢的辉瑞 对于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Paxlovid,国家医保局对此回应,不会再和辉瑞就Paxlovid举行专门的谈判。医保部门的考虑是“按照说明书,大部分患者都可以使用Paxlovid,我国人口基数大,用药量会非常庞大,医保部门必须考虑资金的承受力和社会承受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没有出现所谓的报价低至600多元的情况,实际报价要比这高许多。谈判最终未成功,原因就是辉瑞报价过高,距离底价过远,且在谈判过程中基本未降价。“当天包括Paxlovid在内,辉瑞共有6个药品进入医保谈判。前面5个都是他们的副总裁谈的,到谈Paxlovid的时候,副总裁等高管已经离场。” 在辉瑞傲慢的背后,更应思考如何缩短国产临床急需药物与跨国药企的时间差? PD-1的经验证明,高性价比国产创新药的崛起,是满足未满足临床需求、提高药物可及性的最好办法。 阿兹夫定3mg规格降价约35%,以11.58元/片的价格谈判成功。阿兹夫定治疗新冠以1mg规格为主,而根据药物差比价规则,3mg规格降价后,1mg规格的价格也将相应下调至4.99元/片,意味着原先一瓶35片(1mg规格)的阿兹夫定将从270元/瓶的医保支付价格降至175元/瓶左右。    05  灵魂砍价又一刀 19款罕见病药物通过形式审查,其中大部分年治疗费用在30万元以上,注射用阿加糖酶β、注射用阿糖苷酶α更是超过150万元。最终仅有7个罕见病用药被成功纳入医保目录。 上一次灵魂砍价的主角是渤健治疗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70万/针降至3.3万/针。本次央视播出的灵魂砍价对象仍是SMA药物,罗氏的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从63800元/支降至3780元/支。 武田制药用于罕见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拉那利尤单抗注射液年治疗费用上百万,也通过降价进入医保。 跨国巨头放下身段,积极进攻医保。武田制药维布妥昔单抗被纳入医保,50mg规格原价18680元,2021年降至15620元,但医保谈判失败,今年再战成功。维布妥昔单抗是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 CD30 […]

玉米
2022年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发布,这些肿瘤药物大幅降价了

2022年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发布,这些肿瘤药物大幅降价了

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最新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终于在春节前尘埃落定!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调整,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 对于所有肿瘤患者来说,每一次国家医保的谈判结果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有哪些肿瘤药物在医保药品目录内,能够用上“救命药”。 医世象第一时间做了梳理,以飨读者。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共计4个药物,涉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肝癌、鼻咽癌等多个癌种。 二、基于基因突变的肿瘤单抗药物 共计5个药物,基于基因突变情况用药。 三、靶向药物 共计34个药物,奥希替尼等肺癌常用靶向药物包含在内。 四、其他单抗药物 五、其他肿瘤药物 共计11个药物,其中包含4个PARP抑制剂。 参考资料:《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玉米
汇总: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及定价、医保报销条件

汇总: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及定价、医保报销条件

靶向药物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明确致癌位点来设计的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治疗,使患者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靶向基因) 目前为止,国内外权威的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认可的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靶向基因)只有以下9大基因且必须符合指定突变类型。 二、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对应的靶向药分类 1. EGFR突变靶向药 2. ALK融合突变靶向药 3. ROS1融合/重排突变靶向药 4. MET突变靶向药 5. RET融合/重排突变靶向药 6. BRAF V600E突变靶向药 7. HER2突变靶向药 8. KRAS G12C突变靶向药 9. NTRK融合/重排突变靶向药 三、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NSCLC靶向药的价格及医保情况汇总如下: 注: 1.部分药品价格可能更新不及时与实际有差异,以就诊医院及药店实际价格为准。 2. 以下内容为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可能有疏漏,具体价格、价格用量等以医院实际处方为准 1. EGFR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2. ALK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3. ROS1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4. MET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5. RET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6. BRAF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7. HER2突变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8. NTRK突变对应靶向药定价及医保报销条件 四、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经典临床实验的疗效数据(含颅内有效率) 为方便理解,先解释一下“ORR、PFS、OS及颅内有效率”的定义。 ?ORR(客观有效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患者的比例。ORR=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即通俗意义所指的“药物有效概率”。 ?PFS(无进展生存期):从随机化开始到肿瘤发生进展或死亡的时间。类似通俗意义所指“靶向药耐药时间”。 ?OS(总生存期):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颅内有效率:脑转移可测量病灶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患者的比例,即通俗意义所指的“药物入脑效果”。 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注:“/”代表相关研究中未提及或未达到试验终点 1. EGFR突变靶向药临床实验疗效数据 2. ALK突变靶向药临床实验疗效数据 3. ROS1突变靶向药临床实验疗效数据 4. […]

玉米
中国患者的福利!民族原研ALK-TKI恩沙替尼一线治疗PFS达47.1个月

中国患者的福利!民族原研ALK-TKI恩沙替尼一线治疗PFS达47.1个月

ALK靶点作为肺癌的钻石突变,新一代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延长了生存。   近日,ALK诊疗领域再传捷报,二代ALK-TKI恩沙替尼在亚裔人群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超过40“大关”,成为肺癌靶向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在2022MSK-CTONG中美联合研讨大会(MSK-CTONG Symposium 2022),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CTONG)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教授公布了中国贝达药业研发的盐酸恩沙替尼eXalt3亚裔疗效数据,为ALK领域再添喜讯。   1 eXalt3中国数据更惊艳 中位PFS接近50个月 研究设计严谨,多次亮相国际舞台 eXalt3研究是全球、随机、III期临床试验,纳入了既往没有经过ALK-TKI或抗PD-1/PD-L1治疗的ALK融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接受恩沙替尼或克唑替尼进行治疗。 作为中国原研的创新药物,该研究结果先后在JAMA Oncology杂志和2020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报道,获得了世界学者的认可和高度关注。 2020年WCLC报道的结果显示,在ITT(意向治疗人群)中,恩沙替尼组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PFS显著优于克唑替尼组(31.3 vs 12.7个月,P<0.0001,HR 0.50);在改良ITT(mITT)人群中,恩沙替尼同样延长了中位PFS(未达到 vs 12.7个月,P<0.0001,HR 0.45)。 亚裔人群基线情况较差,恩沙替尼敢于迎刃而上 在MSK-CTONG Symposium 2022,该研究公布了亚裔人群的结果,为恩沙替尼的中国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证据。研究中共纳入161例亚裔人群,中国患者占了93%。其中约1/4患者既往接受过化疗,接近40%的患者存在基线脑转移。 亚裔人群中展现压倒性PFS优势,缔造一线治疗疗效新高度 数据显示,ITT人群中,相较于克唑替尼,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PFS(IRC评估)延长了超过30个月,为41.5个月 vs 11.2个月,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3%(HR 0.37,P<0.0001)。 在mITT人群中,无论是IRC或是研究者评估的PFS均有显著获益。无论有无脑转移,恩沙替尼都能带来获益。在无脑转移人群中,中位PFS达到47.1个月之长,突破了既往的疗效局限。值得注意的是,无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更好,意味着恩沙替尼能够预防脑转移的发生。 对此该研究结果,eXalt3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指出: “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能够使超过一半的患者活过4年,甚至5年,这是很大的科学进步。此外,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PFS达到47.1个月,也意味着晚期肺癌患者在服用恩沙替尼时可以持续4年以上的时间不复发,这在以前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     让四分之三患者活过4年,谱写生存新长度 此外,在有效率方面,恩沙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0.82%,高于克唑替尼组,并且有15.1%的患者使用恩沙替尼治疗达到了完全缓解(CR)。令人满意的是,mITT人群中恩沙替尼治疗的4年生存率达到66.3%,无脑转移患者的4年生存率更是突破75%(75.7%),很好地助力ALK阳性患者走向长生存之路。 在安全性方面,恩沙替尼的患者耐受性良好,整体不良反应可控可管理。 2 从指南推荐到医保降价 恩沙替尼为ALK一线治疗带来优选 恩沙替尼作为中国原研ALK-TKI,打断了进口药物“一面垄断”的局面,以高品质的中国创新药物为国内临床诊疗带来新选择。凭借高质量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eXalt3研究多次亮相国际舞台,包括2020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首次公布数据、《柳叶刀-呼吸病学》、JAMA Oncology等,研究结果得到了全球专家的认可和关注。 2020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二线治疗,随后在2022年3月获批一线治疗适应症,为中国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恩沙替尼已经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在获批上市后药价迅速大幅度下降,提高临床药物可及性,让更多中国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好药。令人期待的是,贝达药业正在积极进行恩沙替尼新一轮的医保国谈,一线治疗适应症或有望新增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 目前已经获得《2022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IV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版)》、《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并且《中华肿瘤杂志》也发布了恩沙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专家共识,丰富了恩沙替尼的临床治疗参考依据和用药管理。 3 战线前移,奋发前行,展望未来 恩沙替尼今后在肺癌领域的探索之路可谓任重道远、负重前行,在中国不断获批新适应症的同时,多项研究也正在积极开展。 基于eXalt3研究证实恩沙替尼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亮眼数据,恩沙替尼正在开展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以期让早期NSCLC患者也能获益。此外,恩沙替尼治疗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初步结果发表在AACR期刊,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总之,期待恩沙替尼能让更多ALK阳性中国NSCLC患者走向慢病时代,让晚期肿瘤也能活得长、活得好。    

小D
2022医保谈判倒计时,K药、O药看淡“医保生死”?

2022医保谈判倒计时,K药、O药看淡“医保生死”?

  卷也卷不赢,躺又躺不平。这或许是众多PD-1企业的心里话。 对于PD-1而言,要实现进院速度和销售放量的双提升,医保谈判这场以小博大的“赌局”,企业必须要应对。 进,必须考虑降低的影响;不进,无力进行有效的推广。 对此,K药、O药等“大咖”,早已经看淡“医保生死”。 2022医保谈判倒计时,凭一己之力搅动医药市场的“明星宠儿”、300亿市场的PD-1,会花落谁家? PD-1/PD-L1 类药物: 7个国产药物参与本次谈判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PD-1/PD-L1 类药物累计15款,其中国产11款,进口4款。 白热化的竞争,让PD-1/PD-L1 类药物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本年度通过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的PD-1/PD-L1 类药物共有7款,占上市产品比例不到50%。 其中,4个进口PD-1/PD-L1类药物有资格参与本次医保谈判,但不在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名单中。 进口药物拒绝降价进医保,早有先例。 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PD-1,默沙东K药(帕博利珠单抗)一直未纳入医保,慈善赠药后年费用约为32.5万元。 类似K药、O药这些“大咖”,似乎早已看淡“医保生死”。 深究原因,这些进口药大多因为有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销售网络,往往可以凭借学术推广等环节来抵消降价影响。 国产PD-1/PD-L1类药物中,有既往已在目录中的,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4 家; 以及新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复宏汉霖PD-1 单抗、恩沃利单抗PD-L1 单抗。 不参与本次医保谈判的有康方生物/中生制药PD-1 单抗、基石药业PD-L1 单抗、誉衡生物PD-1 单抗、乐普生物PD-1 单抗。 其中,康方生物/中生制药、基石药业、誉衡生物的3 个产品均有资格参与本次医保谈判(在2022 年6 月30 日获批上市),但不在过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名单中,而乐普生物的PD-1 单抗则因获批上市时间晚于2022 年6 月30 日无资格参与本次医保谈判。 对于销售团队刚刚组建、家底不厚的本土创新药企来说,上市后研究需要钱、学术推广也需要资金,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是否进入医保谈判,成为两难的选择。 进,必须考虑降低的影响;不进,无力进行有效的推广。 表1 PD-1/PD-L1 类药物 2022 年医保谈判情况梳理 资料来源:医保局,CDE,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进一步分析,本轮国家医保谈判新增和续谈的四款目录内PD-1单抗中,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将有8个适应症参与,信达的信迪利单抗将有6个适应症参与,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将有9个适应症参与,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将有4个适应症参与。 在适应症高度重合的大背景下,今年PD-1/PD-L1领域的医保谈判可能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表 2 国产 PD-1/PD-L1 类生物药 获批及进入医保情况分析 […]

玉米
医保谈判来了!343个品种竞争格局分析

医保谈判来了!343个品种竞争格局分析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评审阶段性结果的公告》。 而这意味着,2022年度国家医保谈判专家评审工作已完成,备受瞩目的谈判阶段进入“倒计时”,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马上就要来临。 与去年的“同与不同” 目前,我国一共进行了6轮针对创新药的医保药品谈判,首次入选的创新药品,平均降幅基本都在40-62%之间。 表1 2016-2021年 我国医保目录谈判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卫计委、人社局、医保局公开数据 绝大多数创新药进入医保之后实现了价量齐升。 以2018年医保谈判品种来看,最终谈判成功的17个品种,平均降幅57%,全部实现了正增长,第1年销售额平均增幅高达1024%。 医保谈判的“以价换量”最终实现销售额的提升,是吸引众多创新药企参与医保谈判的根本原因。 表2 2018年医保谈判品种 在样本医院销售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 我国医保支付价格形成机制复杂,受药品临床价值、市场竞争格局、企业营销策略和医保基金预算等因素影响。 在国内市场,医保局作为最大、单一支付方,主导了谈判价格的形成。 国谈价格,以内部参考定价为主,即参考国内相同、相似或治疗等效的药品价格,以确定药品价格或报销幅度,同时也会受医保基金预算、药物经济学证据等影响。 一般医保底价、企业底价、药经结果无法获知,会影响国谈药品价格预测,这也是医保谈判环节最动人心弦的部分。 2022年医保谈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规则变化。 6月13日,医保局发布发布《2022年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方案首次公布了目录内的独家产品续约规则以及非独家产品竞价规则,对独家品种而言,仍有降价压力,但是降价压力相对缓和,利好创新型药企,提高创新能力或为药企最佳选择。 对于非独家产品而言,企业价格战竞争将会异常激烈。 从申报目录调整的规则上看,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也可进行申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以增加患者用药福利,而不是一味模仿,造成行业资源浪费价格内卷。 大品种看点 本年度,通过形式审查的343种药品,包括目录外新增品种西药183个、中成药15个;目录内续约品种西药111个、中成药34个。 (1)向罕见病、儿童药倾斜 与前几轮目录调整相比,本次调整向罕见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 对罕见病用药的申报条件没有设置“2017年1月1日后批准上市”的时间限制,同时增加了纳入国家鼓励仿制药品目录、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可以申报今年医保目录。 本次通过初步审查药品中,鼓励的罕见病药19个(其中3款同属鼓励儿童药/仿制药), 另有鼓励的儿童药/仿制药5个,新冠药2个。 表3  2022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罕见病用药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 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新增谈判成功,适应证涉及法布雷病、B型血友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蛋白淀粉样心肌病和多发性硬化。 其中,渤健旗下SMA治疗药诺西那生钠的灵魂谈判仍历历在目,最终以33000元/针左右的价格进入医保覆盖,以单价55万为基准降幅高达93.97%。 今年罕见病药物谈判将有哪些新的突破,值得期待。 (2)竞赛激烈的多个靶点赛道有望实现目录覆盖 竞争一定少不了PD-1药物。 与2021年不同的是,跨国药企未出现在通过初审名单中,四家国产PD-1企业新增适应症通过初步审查。 部分适应症竞争激烈,四家公司将共同竞争晚期食管鳞癌的一线适应证;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和君实生物将共同竞争鼻咽癌一线适应证。 除PD-1药物外,还有CDK4/6抑制剂、JAK抑制剂、ADC、AR抑制剂、三代EGFR  TKI等多个作用机制/技术类型有 多款药物通过本次国谈初审,即将迎来同台竞技。 (3)“天价”产品有望实现突破 本轮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天价产品亮相目录,即药明巨诺旗下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 倍诺达是药明巨诺自主开发的一款靶向CD19的自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药物,于2021年9月1日获批在中国上市,它是继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之后国内第二款获批的CAR-T疗法。 去年,奕凯达由于其高昂的定价,不符合医保目录“保基本”的原则,最终落选。 今年,倍诺达作为贵价新技术代表,谈判结果将密切影响这新系列技术产品的定价。 (4)新冠口服药或将正式进入医保?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和辉瑞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也出现在通过形式审查的名单中。 但是,阿兹夫定片显示申报适应证为高病毒载量的HIV-1感染,首个国产新冠药物的医保谈判可能今年还不会发生。 Paxlovid于2022年2月经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进口注册,并纳入临时医保。 今年,“临时工”可否“转正”?我们拭目以待。 […]

玉米
国家医保局发文!医保谈判启动在即

国家医保局发文!医保谈判启动在即

01 2022医保谈判环节近了 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专家审评阶段工作已结束,谈判环节近了。   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审评阶段性结果的公告》(下称《公告》)。   《公告》明确,此次公布的评审结果为“拟谈判新增”、“拟竞价新增”、“拟谈判续约”、“拟简易续约”的药品。与此同时,也公布了几个时间节点:一个是,企业在10月20日17:00前将相关确认函上传并将原件邮寄(具体见下图);另一个时间点是,确认参加谈判及确认参与竞价的药品相对应的企业,11月3日17:00前进行文件寄送(具体要求见下图)。   11月3日17:00为最终截止时间,按照去年医保谈判时间11月9日,今年预计不会相差太多。     从日前公布的通过初步审查名单来看,今年国谈490个申报药品中344个通过初步审查,与去年(2021年)的474个药品271个通过初步审查相比,申报和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都有所增加。   与前几轮目录的调整相比,本次调整向罕见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今年突出强调了儿科用药、罕见病用药等方面的覆盖,但这些特殊药品的调整规则,包括底价测算、药物经济学方法等,尚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和普通用药品基本一致,需进一步探讨。”   此外,从竞价准入和续约规则上,也有2022年的“新玩法”。     02 竞价准入、续约 2022的“新玩法” 今年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下称《调整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首次公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规则二的“简易续约”降幅规则。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认为,医保目录调整规则对独家品种仍有降价压力,但非独家药品企业价格战竞争也很激烈。   从申报目录调整的规则上看,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也可进行申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以增加患者用药福利,而不是一味模仿,造成行业资源浪费价格内卷。   2022年谈判药品续约规则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总的来看,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仍有不少创新举措,如设置幻灯片展示环节等;此外最为明显的两个特点是:信息公开强度大,更加透明,等待参与新一轮医保调整的药企基本很清楚后续需要做的工作了;针对面临不同调整情况的药品,工作流程和安排均在有针对性的基础上,更加细化,无论是首次谈判,还是独家、续约等情况,均有差异化安排,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趋势明显。   除此之外,竞价准入上,也有不少“新玩法”。   从既往目录调整来看,之前比较注重独家药品的谈判工作,而非独家药品的调入与否缺乏明确的规范。   今年调整方案提出了多个同通用名药品可以采用竞价准入的方法。   具体为: 1、厂商申报材料,专家评审形成内部底价(价值判断); 2、各厂商自主报价竞价,与医保底价进行比较; 3、厂商最低价小于医保底价,则该通用名可纳入,最低报价形成医保支付标准; 4、为防止非理性低价申报,如最低报价低于医保底价70%,以底价70%作为药品支付标准; 5、非最低价申报产品准入后可保持价格,差价由患者自付,国家局将指导地方探索完善管理措施,支持同通用名下价格不高于支付标准的品种优先使用。     03 医保药品目录“有进有出” 谈判准入挤出价格水分   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周期也从过去最长的8年,大幅缩减至1年,过去四年累计纳入507个新药好药,共调出391个疗效不确切药品,肿瘤药、罕见病和儿童用药等保障短板逐步补齐。   医药目录内药品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2096个药品,上升至2021年的2860个药品。     […]

玉米
K药摊牌了......

K药摊牌了……

这两天国谈医保初审的名单出来了,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总共加一起344个品种,但进口PD-X一个也没有。 K药:我不装了,摊牌了,不陪你们完了 这究竟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追求?Joe哥猜大概是因为进了还赚个球……   01 进医保是个经济账 不是所有产品进医保都能赚钱的,当然有很多产品进了医保后,销量直接起飞。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产品进医保后,都是能赚钱的。 这主要取决于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平衡,说是技术都是往小的说了,说是艺术也不过分。 要算出进医保后大概的销量,然后还要算出这部分销量是否能弥补降价以后的利润的减少。 不仅是自己的情况,也要计算竞品进医保对自己产品带来的影响。 其实这个还是挺难算的,所以才说这个医保谈判是艺术….. 不同的市场地位决定了不同的他们策略,还是以PD-1为例,后上市的,肯定拼了命的想进医保,这几乎是唯一出路。 自己进入市场时,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想要打破这个格局,一定要借住外力,医保当然是最好的外力。 但可怕的就是,医保不带你玩儿。国产PD-1当中,后上市的誉衡、基石、康方的PD-1都没进入初审目录。 Joe哥个人认为这是国家释放的信号,告诉剩下的人,没上市的差不多就撤吧,上来也给你进不了医保,白玩儿。 不过确实也是,已经有这么多,国产PD-1进入医保了,你要不是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疗效,真的没必要再进来了。 所以这次没进入初审的国产PD-1,明年可能真的很难了,除了价格这个决定因素外,患者的感受也非常重要。 你有在医保的PD-1不给我用,非给我用不在医保的,患者一旦抓着这点不放,客户是很难解释的。 02 外企不陪跑了 往年进口PD-1还象征性的谈判一下,陪陪跑。今年直接不装了,摊牌了…… Joe哥觉得外企摊牌主要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各自群体的患者画像已经基本清晰明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你国产的大部分患者可能是使使劲儿用进口的产品,比如k药。但k药的患者可能很少会用国产产品。 在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高价值产品有向下兼容的能力,但低价值产品并没有向上兼容的能力。 所以大家进水不犯河水,各干各的。医保那是国产竞品之间的卷,对于现有市场格局可能影响真的不大。 外企衡量一下降价和未来的销量,可能不进医保才是更好的选择,搭配赠药更灵活。 现在PD-1的格局,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方法能搅动了,进医保只是国产PD-1的内卷,外企根本不参与。 下一个能改变市场格局的唯一因素就是进口PD-1进医保,但这个可能要等到很久以后了。 所以明年PD-1市场格局可能跟今年变化不大,甚至那些没进医保的可能有的扛不住要退出。 PD-1真就是一个剩者为王的市场!

半夏
身处黑暗,心向光明:癌症「救命药」五年降价500倍,抗癌治疗「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身处黑暗,心向光明:癌症「救命药」五年降价500倍,抗癌治疗「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就在几天前,一则抗癌药物降价的新闻把我震撼到了:   7月12日,第七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开启,本次采购共纳入61种药品,共有约300家制药企业参与投标。   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大幅降价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集采中,先声药业以3.2元/颗(规格4mg)的最低价中标,与集采108元/颗的限价相比大幅下降97%。集采价格实施后,一盒国产仑伐替尼仅需96元。 当然咚咚也同步给大家报道了这则新闻。   药物降价的新闻自然会引发读者们的热议,有的朋友在评论区抖机灵:一颗仑伐替尼还比不上“雪糕刺客‘某薛高’”贵,也有的读者担心药物纳入集采名录后会不会就此消失,买不到了?   对读者们来说,药物降价的好消息确实是件“喜大普奔”的大好事。但对我来说,这则新闻则带来了更大的震撼:要知道就在五六年前,一盒仑伐替尼的售价就高达5-6万元,还需要大费周章远赴香港购药。 就算在2018年仑伐替尼上市以后,最初面世的价格也高达16800元/盒,每盒30粒;再后来,2021年仑伐替尼总算是纳入了国家医保,大幅降价80%,成为了普通患者可以承受的药物。   短短五年间,这个肝癌的“救命药”就实现了超过500倍的价格降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他的作品《双城记》中这样写道。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同样如此。药物之于他们,就等同于空气和水。好在我们已经度过了那些最黑暗的时刻,现在,我们正在拥抱抗癌治疗光明的未来。   而那些癌症患者面临最艰深的困难与苦难,就像是一盏盏黑暗中的灯火照亮我们前进。所以我们想借着这篇文章中,给大家讲几个曾经的抗癌故事,让我们的抗癌之路走的更加坚定。   1 癌症岛的故事   北京,海淀,八宝庄。早晨5:00,天色刚刚擦亮的时候,这片自建的平房就已经热闹起来,早餐制作的动静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   这片沿着永定河300米,没有街道号牌的胡同连百度地图都没法定位,唯一能确定坐标的,是附近全国顶尖的肿瘤医院。癌症患者的故事,就从这片未命名的胡同开始,从早晨5:00的早餐制作开始。   虽然在闹市区,但这片胡同却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几乎与世隔绝。3000多平米的自建平房里,挤满了200多个不到15平米的小房间——这里90%租户是全国各地“看病救命”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而这片胡同,则被称为“癌症岛”。   在“癌症岛”,所有住户都遵循一个共同的主题:治疗。命运的无常与生命的顽强在这个叫“癌症岛”的空间里被放大。在这里,时间是奢侈的,而生活是与疾病赛跑。   北京肿瘤医院旁的”癌症岛”(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照顾罹患肺癌的老伴,老李来到“癌症岛”已经三个多月了。三周一次的化疗让他们成了这里的常客。老李的时间线早已固定好了: 5:00 起床,为在医院住院的老伴准备早餐; 6:00 带上保温盒里的早饭,骑上共享单车赶往医院,他要在医院开始查房前陪老伴吃完早餐,准备一天的治疗开始; 10:00 买菜做饭,把做好的午饭送到医院,在病房的椅子上小睡一会儿; 14:00 准备晚饭,陪老伴一块吃晚饭,聊聊治病的日常; 21:00 返回住处,上床休息。   在“癌症岛”,大部分住客的日常均是如此。   而大家一块聊天的话题也通常和治疗相关:治疗中血小板太低,应该多吃些红皮花生;化疗导致白细胞降低,鲫鱼汤与牛尾巴炖汤的效果不错;维生素B6和叶酸在治疗中一定不能断,如果治疗带来了皮疹,金银花煮水涂抹能很快痊愈……   高度同质化的生活让日子过的有些麻木,而治疗带来的不适和疗效的好坏是决定心情的唯一标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众所周知,而即便是选取了最恰当的药物,病情的缓解率也不过40%。   在“癌症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转眼一天,又到了早晨5:00,“癌症岛”上的居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和憧憬。   2 原料药的故事   “这是一群与死神缠斗的病人,他们正在自己动手配制‘救命药’,哪怕面临触法、中毒甚至死亡的重重风险。”著名的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说。 […]

小D
新规出台 !跨省异地就医这些细则事关你我

新规出台 !跨省异地就医这些细则事关你我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7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统一规范参保人外地就医备案、基金支付、协同业务等细则,将对每一名有外出就医需求的参保人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办理? 简单来说,就是先备案、选定点、持码卡就医。 异地就医前,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开通备案后,参保人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就医时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怎么备案? 除了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无需提交材料外,其他人员均需提供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以及备案表。 另外,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需提供“户口簿首页”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或个人承诺书;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需提供居住证明或个人承诺书;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需提供参保地工作单位派出证明、异地工作单位证明、工作合同任选其一或个人承诺书;异地转诊人员需提供参保地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材料。 目前,所有统筹地区开通了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等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参保地经办机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结。 怎么结算?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国200多个统筹地区实现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据介绍,具备门诊慢特病资格的参保人员需要完成5个步骤,即可享受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包括:第一步,了解个人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的资格;第二步,主动了解参保地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相关政策;第三步,选择并开通相关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第四步,主动告知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自己具备门诊慢特病资格;第五步,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按要求进行结算。 据了解,相关政策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半夏
癌症医保报销全攻略:了解这些,你最少能省70%治疗花费!

癌症医保报销全攻略:了解这些,你最少能省70%治疗花费!

这几年,抗癌新药层出不穷,靶向药和PD-1抗体免疫治疗药物的涌现,让不少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生存期实现了质的飞跃。 新药、新技术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拉长、治愈率不断提高,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也对患者家庭的经济能力提出了全新的、巨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从2018年开始,曾经的“天价”抗癌药开始逐步纳入医保,而不同的省市及地区也配套出台了多种多样的扶持政策,只是这些政策的名字和具体细节,各地差异很大。 比如,有的地区叫做大病医保,有的地区叫做特种病保险,有的地区叫做门诊大病……不同地区的病友有着不同的报销方式。 例如,这是一张深圳市给肿瘤病友准备的门诊大病诊断证明书。把类似的单据填齐了,主管医生签字、就诊的医院盖章后,肿瘤病友在门诊接受的放化疗等各种治疗,大部分就能和住院一样报销了。 而这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病友展示的苍南县特殊病种报销的审批表,在受到特殊待遇的“特殊病种”里,恶性肿瘤排名第一。言外之意,只要按照要求准备好这样的特殊病种确认表,医保报销上就能享受更多的实惠。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肿瘤病友的报销比例和就医便利性,各地其实都有一些相应的、区别于普通疾病的报销政策,可惜多数病友并不熟悉。今天,我们根据各类信息汇总,给大家总结一下癌症患者们的医保报销全攻略,请各位保存好。 1 城乡居民保险、职工医疗保险 和新农合保险 这三类保险其实是患者们最常见的保险类型,也是我们医疗费用报销的基础。在医保及政策范围内,癌症患者住院产生的费用报销金额最高可报70%。而这三类保险的报销方式也是最简单的。 报销方式 患者正常办理住院、出院; 准备这些材料,到医院的医保窗口或医保办公室进行报销结算: 住院费用清单、参保人的相关证件(例如身份证、医保卡及其他相关证明证件)、出院小结(需加盖公章)、住院病历等(不同地区所需的材料可能不同,但大致均为上述材料) 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顺利完成医保报销的办理。 对于这三类保险,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首先到医院的医保窗口进行咨询,一般在院内就可完成办理,办理流程也相对简单,这是癌友们需要掌握的报销第一步。   2 大病医保   大病医保是除了上述三种医保以外,癌症患者们最重要的二次医保报销政策。   所谓的二次报销,实际上就是在城乡医保、职工医保或新农合医保报销过后,仍需要承担较大治疗花费的。超出部分即可以享受大病医保。   它的报销条件为:一年内,患者的医疗费用(自费部分)大于上一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收入,即可报销。(参保人需具有城乡医保或职工医保)   举例来说,癌友李先生本次住院费用在经过了医保报销后,自费支出了8万元。而假设李先生所在地区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万元,那么超出的4万元部分就可以进行大病医保的报销。   而这部分报销金额采取了阶梯式报销,自费越多,报销比例越高: ● 自费2-5万元的患者,报销比例为50%; ● 自费5-10万元的患者,报销比例为60%; ● 自费10万元以上的患者,报销比例为70%; ● 最高报销上限为30万元。   而患者同样是需要先咨询住院医院,确定大病医保定点医院是哪一家,到该院医保窗口或办公室递交相关资料(所需病例资料与城乡居民保险大致相同)。该定点医院审核后上报相关医保机构审核,随后由相关医保机构发放报销款。   3 门诊「慢病」报销   上面我们提到的报销方式均是住院才可报销。但各位熟悉医院的癌友可能更清楚,有时想要申请住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求。   对于那些无法住院,只能门诊诊断开药治疗的患者,各地均有一类政策,叫做“门诊慢病报销”。各地的医保部门都有一份列明“慢性病”的清单,癌症均列入在其中。癌友们需要带着以下资料:   身份证、医保卡、自己的住院病历复印件(一定要加盖医院住院病历复印章);相关的影像学资料到医院进行申请,符合条件认定的癌友就可以得到一个门诊慢病的小册子,以后即便是在门诊开药,只要出示这个慢病小册子,就可以享受到慢病门诊报销。   部分地区门诊慢病报销是一年一次,也有地区是当日门诊结束后就能报销。慢病门诊的报销通常有个起付线(大部分地区是600元),超出起付线的部分才可以进行慢病门诊报销。   除了以上三种最重要的报销方式以外,癌友们可能还会有两种特殊的报销方式需要了解:   4 […]

小D
2021年,癌症治疗领域的这「四件大事」,你必须清楚

2021年,癌症治疗领域的这「四件大事」,你必须清楚

不管怎么说,这个充满了困难与惊喜的2021年,总算是过去了。 在抗癌的日子里,癌友们不管是平平安安,或是跌跌撞撞的度过每一个年头,都是值得庆贺的—— 因为我们有一个“抗癌胜利”的倒计时:带瘤生存一年、带瘤生存三年、带瘤生存五年……带瘤生存五年是一个坎,只要过了这个坎,癌友们的长期生存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想必每一位癌友在2021年都有属于自己或惊险或庆幸的抗癌故事,也为每一件重磅的抗癌事件进展而欢呼。2021年同样是我们抗癌最新进展“收获满满”的一年,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21年几项最值得关注的抗癌“重要事件”。   1 2021年度医保目录更新,免疫治疗全新癌症适应症获批是亮点 自2017年开始,每年的医保目录更新无疑是医生和患者们最为关注的抗癌重磅事件。无论新药怎样更迭,真正让抗癌药物负担得起,让患者们用上「神药平价」的抗癌药物,才是真正惠及患者们最实在的重要事件。 从这一点上来看,医保目录纳入更多抗癌药物和适应症,远比几个抗癌新药的面世重要得多。 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的更新同样给力,在2021年末给所有癌症患者带来了一份令人振奋的大礼。 累计18种抗癌药物进入医保目录: 更值得庆祝的是PD-1抑制剂更多全新适应症续签纳入医保范围: 无论是需要使用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的患者或是需要使用其他纳入医保范围抗癌药物的患者们,都将大大受益于2021医保目录的更新及执行。 详情参考:神药PD-1又降价:最高62%,6年降了80倍 2 PD-1不再是疗效「天花板」,更多新兴抗癌药值得关注!   免疫治疗“神药”PD-1抑制剂的上市,要追溯到2014年起。就以目前最具代表性的K药为例,上市7年来,K药拿下了29项适应症,同时在联用领域创造了诸如肝癌“王炸组合”等一系列联用方案,一直以来都作为抗癌治疗中疗效“天花板”一般的存在。详情参考:王炸组合: 10种癌症, 控制率最高100%, 癌症治疗进入“全民控制”阶段 随着我们的临床探究在不断突破,如今,我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PD-1抑制剂这个药物了,更多的新药,更多的临床实验正在挑战传统的PD-1抑制剂“老大哥”,为患者们带来更多更有希望的重磅抗癌药物。 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包括恒瑞、百济神州、君实、信达、乐普在内,诸多抗癌“明星企业”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抗癌药物,开展与PD-1抑制剂K药这个行业龙头的“头对头”单挑对决: 而这仅仅是2021年抗癌新药的冰山一角。在这篇总结里,我们很难去一一概述,只是要请大家相信,更多更好的抗癌药物已经正在路上。   3 靶向、免疫治疗进军早期癌症!大大降低早期癌症复发概率 如果说2021年的抗癌治疗要有一个年段关键词的话,那么“早期癌症”一定是其中的热门。在2021年以前,早期癌症患者只有手术以及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这么一种治疗方式。通过这类治疗结束以后,后续癌症是否会复发,就要看“天意”了。 而就在2021年,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进军早期癌症的临床结果出炉,靶向与免疫治疗的介入大大提升了早期癌症患者的疗效,临床试验中复发概率大大降低,早期癌症患者们再也不是毫无选择,而可以选择疗效更佳的根治性治疗方案,跟癌症彻底说“永别”了。 ① 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进军早期肺癌治疗   2021年5月,阿斯利康公布了奥希替尼III期临床试验ADAURA重磅结果: 在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奥希替尼作为辅助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 ● 针对Ⅱ和ⅢA期患者,3年无疾病生存率高达80%,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下降83%; ● 针对IB、Ⅱ、ⅢA期患者,3年无疾病生存率高达79%,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下降79%。 有意思的是,ADAURA研究的临床数据原本是拟定在2022年公布,只因数据太好了,提前公布,为的是让全世界尽早了解到这个临床数据,为肺癌患者带来多一份生存希望。 详情可参考:颠覆历史! 明星抗癌药奥希替尼进军肺癌辅助治疗, 疾病复发/死亡风险降低83% ② PD-1/PD-L1抑制剂进军多种癌症早期治疗   如果说靶向治疗只在肺癌的早期治疗中展现了惊艳风采外,我们寄予厚望的PD-1/PD-L1抑制剂,则在多种早期癌症中都体现出优异的疗效,为患者们带来全新的选择。 首先还是离不开我们最熟悉的肺癌。2021年,PD-1抑制剂O药的研发企业百时美施贵宝宣布,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816研究在IB期至IIIA期可切除NSCLC患者中达到改善无事件生存期的主要研究终点。 我们一定要说明的是,这项临床创造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惊艳数据:在本次报告的pCR(肿瘤病理完全缓解,即手术切除标本中未发现癌细胞)数据显示,术前接受O药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中,24%达到了pCR,而在单用化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仅为2.2%,疗效差距达到了十倍有余。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免疫治疗称为跨时代的癌症治疗方式的重要原因。 除了肺癌以外,PD-1/PD-L1抑制剂在肾癌等多种癌症均在今年进军早期癌症治疗,并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癌症尚处在早期的阶段,就彻底消灭癌症! 详情参考:势不可挡! 免疫治疗全面进军早期癌症, 这类癌症实现彻底治愈的未来已来! 4 2021年,这些「神仙抗癌药」崭露头角,实现抗癌突破! […]

小D
免疫治疗医保后仅1.1万/年?! 医保惠民的福利,千万别错过!

免疫治疗医保后仅1.1万/年?! 医保惠民的福利,千万别错过!

2022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实施。其中,万众瞩目的PD-1抑制剂不仅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新增了很多一线治疗适应症,这让更多患者能以更优的价格尽早使用免疫治疗。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算笔明白账,如何用到性价比最高的肿瘤免疫药物。 一、哪些肿瘤免疫药物能够医保报销? 报销后的费用能承担么? ——四大国产PD-1抑制剂进军医保  月治疗费用不足千元 注:按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全年按照17个周期计算,年治疗费用=每周期治疗费用*17个周期;假设30%为全国医保自付平均水平,预估年治疗费用。 虽然国内上市的PD-1抑制剂已经近10种,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享受医保报销,最新医保目录中的PD-1抑制剂为四款国产的PD-1抑制剂,降幅最高达到62%,而进口PD-1抑制剂都折戟沉沙。 2022年新医保价格开始实施后,PD-1抑制剂价格更新,单用免疫治疗的月治疗费用已经进入了「千元时代」,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 二、哪些患者使用肿瘤免疫治疗能报销? ——肿瘤免疫治疗医保覆盖七大癌种  把握医保适应症是关键 目前,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霍奇金淋巴瘤在内的七大癌种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时可享受医保报销。可喜的是,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肺癌和肝癌,在一线治疗时如果需要用到免疫药物就已经能享受医保报销。 注:一线治疗指的是诊断以后的首轮治疗;二线治疗指的是一线治疗后,患者再次出现肿瘤进展后的治疗;三线治疗指的是二线治疗失败后,再次换用其它方案的治疗。 肺癌 肺癌作为中国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的癌种,今年总共有3种肿瘤免疫药物进入肺癌一线医保,具体的区别在于联合化疗药物的不同。化疗药物价格相对便宜且大部分也纳入医保在价格计算上可忽略不计,那么按照70%的报销比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享受医保报销仅限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年自费费用都在万元左右,分别是11016、14790和14933元。 肝癌 同样,亚洲人群高发的肝癌治疗一直以来备受瞩目。单药治疗、联合治疗各种方案百花齐放。本次医保目录公布之前,除了靶向治疗外,肝癌免疫治疗只有在二线时才能享受医保报销。随着2021年6月,信迪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新适应症获批,并在年底成功被纳入新版医保,填补了肝癌一线免疫治疗方案的空白。 从医保适应症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获批肝癌医保的PD-1抑制剂中,替雷利珠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是基于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获得的附条件批准适应症。而信迪利单抗是通过Ⅲ期临床实验验证的肝癌一线免疫治疗方案,获得了一线医保适应症。众所周知,Ⅲ期临床试验与Ⅱ期临床试验相比,证据级别更高,可信度更高。 与此同时,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2021年已被国际权威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列为肝癌一线唯一优选方案。此次医保目录的更新,将让更多中国的肝癌患者,在一线治疗中就用上和国际接轨的治疗方案,同时还能享受医保报销后的优惠价格,可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抗癌是个持久的战斗,小编希望越来越多的抗肿瘤原研药以及国产创新药都能成为普通大众能负担的好药,这样我国肿瘤整体防治水平才能上到一个新台阶。 参考资料:[1]. 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

半夏
120万一针“治愈”癌症,患者癌细胞完全清零出院?不该被盲目追捧的“天价抗癌药”,热度该降降了

120万一针“治愈”癌症,患者癌细胞完全清零出院?不该被盲目追捧的“天价抗癌药”,热度该降降了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的“抗癌”朋友圈里热闹不断。除了刚刚公布的2021年医保目录更新等几个热点话题外,还有一个“网红”抗癌药物长期霸占了热搜榜单:   120万元/针的“天价抗癌药”,可以彻底“治愈”癌症患者。   又是“天价抗癌”,又是“完全治愈”,有了这些极为吸引眼球的标签,自然更加吸引大家的关注。就在这几天,一则关于这项“天价抗癌药”的新闻又上了热搜:   12月7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完成了重庆首例CAR-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即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在花费了高达129万元/针的治疗费用后,患者体内肿瘤达到完全缓解出院。(完全缓解即癌细胞无法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同时相关肿瘤标志物也回归正常的医学状态)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主治医生在采访中提到:患者只需要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3、6个月时返回医院进行复查,如果仍未存在复发迹象的话,就有70%的概率实现长期完全缓解,也就是肿瘤的完全治愈。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上游新闻   这样一则新闻,再次引发千层浪。种种关于癌症彻底攻克的文章再次开始刷屏:   种种关于天价抗癌药的”标题党”文章开始刷屏   患者实现癌症病情的完全治愈,固然是可喜可贺的。但事实上这类药物并没有传说的如此神奇,盲目追捧所谓的“天价抗癌药”,往往可能给患者们带来相反的效果。   我们首先聊聊关于这类“天价抗癌药”的结论 01 这类文章中的药物叫做CAR-T疗法,全称叫做“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2012年左右就已经出现的一种癌症免疫治疗技术,近期刚刚在中国上市; 02 CAR-T疗法确实是种非常好的癌症药物,但距离攻克癌症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仅仅只对部分血液肿瘤患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具有不错的疗效,但同样谈不上治愈。此外,我们熟知的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CAR-T技术目前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03 网传CAR-T治疗120万一针,是由于它不是流水线生产的药物,而是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定制”免疫细胞,一次治疗后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近期CAR-T治疗也纳入了国家医保谈判初审目录,有望在未来纳入医保,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CAR-T治疗到底是什么治疗技术。   CAR-T疗法是一项完全不同于传统治疗的新型癌症治疗手段。2012年起,CAR-T细胞免疫治疗如同一匹黑马,闯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关注着CAR-T治疗的各类临床数据,也始终在进行着相关科普报道。   例如这位美国的小女孩Emily:     这位小姑娘应该是近些年来美国最有名的一位癌症康复者了。每年她都会举着抗癌成功的牌子,在社交媒体中发布自己的照片,就在前不久,她迎来了无癌生存9年的纪念日。Emily受到的关注与她曾战胜了可怕的病魔有关,更因为她应该是第一位接受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患者,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017年8月,首个CAR-T免疫疗法在美国上市,如今又是四年过去,从2012至2021年我们等待了整整了9年时间,终于迎来CAR-T疗法在国内的上市: ● 6月2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显示,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益基利仑赛注射液(又称阿基仑赛)获批上市,这意味着中国迎来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 ● 9月3日,药明巨诺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同样在国内获批上市,为国内的CAR-T治疗带来了更多选择。   CAR-T作为一款划时代的药物,究竟具有怎样的疗效,又是如何被标题党们谣传为“治愈”癌症的药物呢?   01 CAR-T战车,横扫部分血液肿瘤   CAR-T疗法,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应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CAR-T治疗,简单来说就是以下几步: 第一步 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细胞(T细胞); 第二步 […]

小D
定了!这三款乳腺癌新药正式纳入医保!!阿贝西利弯道超车,哌柏西利再遭滑铁卢?

定了!这三款乳腺癌新药正式纳入医保!!阿贝西利弯道超车,哌柏西利再遭滑铁卢?

今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 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计 74 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 种药品被调出目录。其中抗乳腺癌药新增了3种:阿贝西利、马来酸奈拉替尼和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 2860 种,将于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执行。 1 //  阿贝西利首次纳入医保!     老对手哌柏西利再遭滑铁卢 阿贝西利是国内第二款获批的CDK4/6抑制剂,适应症为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用作为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初始内分泌治疗;或与氟维司群联用治疗初始内分泌治疗失败疾病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HR+,HER2-女性乳腺癌患者。 阿贝西利今年一上市,就不断的被与哌柏西利进行对比。在适应症方面比哌柏西利多了一个二线保底治疗方案;疗效方面,在2020年SABCS大会上也有对比,一线治疗上CDK4/6i联合AI类药物可以使疾病进展或死亡时间翻倍,三款CDK4/6抑制剂的一线疗效基本相当,在二线上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相比单药氟维司群治疗延长中位PFS 5.88个月。 阿贝西利目前的价格是150mg:7750元,每月所需31000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负担的。这次的阿贝西利进入医保会惠及更多患者,让更多的乳腺癌同胞们能够用上CDK4/6抑制剂。期待医保价格的正式公开~ 阿贝西利获得NMPA批准是基于一项在中国HR+/HER2-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中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MONARCH plus。该研究分为两组,队列A(n = 306)为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作为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初始内分泌治疗;队列B(n = 157)为联合氟维司群作为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初始内分泌治疗进展后治疗。 结果显示,队列A中,阿贝西利+AI组与安慰剂+AI组的中位PFS分别为未达到和14.73个月;队列B中,阿贝西利+氟维司群组与安慰剂+氟维司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1.47个月和5.59个月。无论联合哪种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均能够显著提高反应率,延长患者的PFS。 在安全性方面也是可以耐受的。阿贝西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腹泻,两组整体腹泻发生率为80%,但绝大多数为1-2级,3级腹泻发生率较低,其中阿贝西利+AI组为3.9%,阿贝西利+氟维司群为1.9%,没有4级腹泻。 2021 年 10 月 13 日,FDA 批准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淋巴结阳性、复发风险高且 Ki-67 评分≥20% 的早期乳腺癌成人患者。这是这类患者获批的首个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高风险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证明改善IDFS的CDK4/6抑制剂。 此次获批是基于MonarchE的一项开放性的III期研究,纳入了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淋巴结阳性、切除的早期乳腺癌的成年女性和男性,其临床和病理特征与疾病复发的高风险一致。这些患者按1:1随机分为阿贝西利(150 mg,2次/d)+内分泌疗法(ET)或单纯ET治疗。 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1日,经过27个月的中位随访,ITT人群iDFS持续获益,阿贝西利+标准内分泌治疗组与单药内分泌治疗组相比,iDFS风险减少30%(HR=0.70,95%CI:0.59~0.82,P<0.0001)。且各亚组iDFS获益一致。阿贝西利+标准内分泌治疗组对比单药内分泌治疗组:2年iDFS绝对获益2.7%(92.7% vs 90.0%),3年绝对获益5.4%(88.8% vs 83.4%)。 在队列1的Ki-67高表达患者中,阿贝西利+标准内分泌治疗组对比单药内分泌治疗组:2年iDFS绝对获益5.1%(91.5% vs 86.4%),3年绝对获益7.1%(86.1% vs 79.0%)。 […]

半夏
重磅! 2021年医保目录更新,18种抗癌药物纳入医保范围,患者们需要的药物大幅降价了!

重磅! 2021年医保目录更新,18种抗癌药物纳入医保范围,患者们需要的药物大幅降价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让它的人民失望过!就在2021年末,国家医保局给所有癌症患者带来了一份令人振奋的大礼: 就在今天,也就是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 对于所有癌症患者来说,每一次国家医保的谈判结果,都是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事件,直接关乎到患者们的治疗方案。原因很简单:曾经的“天价抗癌药”,让患者们负担不起。而医保目录的更新,可以让曾经昂贵的抗癌药物飞入“寻常患者家”。 本次调整中,共计对117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94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61.71%。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 在这些药物中,包含了癌症患者最为关心的18种抗癌药物。更值得期待的是,2021年度的医保目录更新将于2022年1月1日执行,几乎没有等待时间,明年月初就能用上!在新版医保目录正式执行前,广大患者还是需要坚持治疗,不要擅自停药。 今年的医保谈判,重中之重毫无疑问是多款重磅抗癌药物能否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纳入医保的悬念。 2020-2021年,多款重磅抗癌药物及其相关新的适应症在中国上市,包含众多国产PD-1及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重磅靶向药物。今天谜底揭晓:本次医保谈判中,进入医保目录的抗癌药物共有以下18种: 重点来了:本次医保目录更新,PD-1抑制剂更新了更多适应症,可以说涵盖了绝大多数国内高发癌症类型;恩沙替尼、伏美替尼、氟唑帕利及帕米帕利等多款重磅药物成功入选!此外,紫杉醇、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及更多抗癌药物纳入医保范围,也将为更多类型的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耗时4个月,承载了众多期望的2021医保谈判,在抗癌药物领域取得了完美的成功。当“神药天价”成了“神药平价”,我们期待更多患者能迎来治愈的希望。 01 肺癌篇:数款重磅靶向药物纳入医保 ① 盐酸恩沙替尼 适用于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或者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② 甲磺酸伏美替尼 本品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③ 达可替尼 单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④ 盐酸埃克替尼 本品单药适用于II-IIIA期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治疗。成为当前唯一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医保报销的EGFR-TKI。 02 卵巢癌篇:PARP抑制剂是重点,更多患者将获益于靶向治疗 ① 尼拉帕利 2019年12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宣布尼拉帕利在中国获批。尼拉帕利主要通过抑制PARP1和PARP2导致癌细胞凋亡来发挥抗癌作用,是一种口服的高生物利用率和高选择性的PARP抑制剂。 根据最新医保目录显示,尼拉帕利已进入医保范围的卵巢癌适应症共有2个,分别是: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一线全人群维持治疗及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也就是说新版医保目录执行后,在一线维持治疗中使用尼拉帕利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们(不管是BRCA突变,BRCA未突变,HRD阳性,HRD阴性)都可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② 氟唑帕利 2020年12月14日,氟唑帕利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氟唑帕利主要通过抑制BRCA1/2功能异常细胞中的DNA修复过程,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本次的医保目录更新,氟唑帕利2个适应症顺利纳入医保范畴: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伴有胚系BRCA突变(gBRCAm)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疗,以及铂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③ 帕米帕利 2021年5月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帕米帕利胶囊上市。帕米帕利是一种PARP-1和PARP-2的强效、选择性抑制剂。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单链损伤的修复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尤其对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DNA修复缺陷型肿瘤细胞敏感度高。  在本次医保目录更新中,帕米帕利纳入范围包括: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伴有胚系BRCA(gBRCA)突变的复发性晚期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疗。 03 乳腺癌篇:医保靶向药药物范围继续拓宽,全新靶向药纳入医保! ① 马来酸奈拉替尼 2020年4月27日,奈拉替尼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强化辅助治疗。奈拉替尼是一种口服、强效、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阻断泛HER家族(HER1、HER2、HER4)及下游信号通路转导,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② 艾立布林 2019年7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甲磺酸艾立布林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甲磺酸艾立布林是一种软海绵素类细胞有丝分裂微管动力抑制剂,也是第一个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总生存(OS)改善的化疗药物。 ③ 阿贝西利 阿贝西利是国内获批的CDK4/6抑制剂,用于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用作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或与氟维司群联用治疗初始内分泌治疗失败、疾病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HR+/HER2-女性乳腺癌患者。 04 PD-1抑制剂更多全新适应症续签纳入医保范围!   除了我们上述提到的三类重要药品外,本次医保目录更新还涉及到部分药物的续签全新适应症医保范围。包括我们重点关注的国产PD-1抑制剂等药物,均有全新的重磅适应症纳入医保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医保目录更新依然延续了去年的剧情,进口PD-1全军覆没。 […]

小D
未来已来,机器人代替医生做手术!更好的效果,更小的创口,纳入医保大幅降价!

未来已来,机器人代替医生做手术!更好的效果,更小的创口,纳入医保大幅降价!

切开一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孔,就能完成一台手术,副损伤更少的微创手术毫无疑问会成为医疗手术的未来。   10月23日,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将被纳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目录,患者可获100%全额报销。这一消息并非是首次对于机器人手术的政策支撑。   早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就提到“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今年沪京两地先后宣布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范围,包括了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腹腔微创、骨科手术等,为国内手术机器人加速普及打开新局面。   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背后,大家不免会问三个问题:   1 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机器人 真的靠谱吗?   目前国内较常见的手术机器人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达芬奇是一款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外科微创手术的机器人。它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三维高清成像系统和配有四条机械臂的手术系统。   医生通过3D视觉成像精准识别患处,双手掌控着指套式操控杆,远程操控机械臂和立体腔镜,即可为远在三四米外的患者切开四个直径厘米、甚至毫米级的微创小口,操作机械“手臂”送入患者腹腔进行手术。 对于患者,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的优势是可以实现裸眼3D,提供放大10倍以上的高清视野;拥有7自由度的可转弯手术机械臂,同时,颤动自动滤除技术可以更高效的降低人手生理震动,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实现精细切除、缝合,更小的创口、更隐形的疤痕、更少的术后副作用、更短的愈合周期。 对于医生,机器人能精准复现医生手术操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外科手术人在体力上的短板,针对介入、骨科等对于影像学要求较高的手术而言,不仅减少了医生操作风险,还提升了精度,对于我国这样内外科手术需求庞大的医疗环境,或是一个有利的生态趋势。 2 机器人做手术的价格如何? 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商业化水平最高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过去手术费用并不便宜,在上海,需要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加3万元;在北京,患者可能需要支付超2万元的开机费。 因为,过去在国内的采购一台达芬奇机器人的价格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每年维护费约在180万元以上,且操作的医生需有专门的培训学习、考试、实训。对于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能力采购手术机器人的,普遍是较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 高昂的手术费及机器购置、维护费用让不少患者、医院都却步。 在2019年底《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设备。这一实施意见的发布,简化了购置审批流程,放宽了采购限额,从医院端让手术机器人得以快速的推广使用。 在今年4月,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宣布将手术机器人纳入乙类医保支付范畴,患者自负比例为20%,手术类型被限定为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子宫全切术、直肠癌根治术四种,手术机器人类型也被限定为仅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种。 8月,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也宣布将手术机器人及其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畴,相关支付内容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机器人的使用费用,固定为8000元,可全部使用医保支付;另一部分为配套耗材费用,可部分报销。 京沪医保政策出台后,大大降低了患者选用手术机器人治疗的成本,也为后续全国的推广起到了牵引作用。 3 手术机器人是一种趋势 是否会取代医生? 国内第一台达芬奇早在2006年就落户解放军301医院,引进初衷就是研究微创手术,后来也带领了整个行业开始投入研究。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征求意见稿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相关医疗装备在医保支付、收费定价等方面先行尝试,推动相关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更低的成本、更优的效果、更高的效率,手术机器人将成为国内手术的发展趋势。 相较国外发展历史久、市场规模大的的手术机器人,现如今国内也有不少企业进入了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如康多机器人、威高手术机器人等,不过目前产品大多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距离真正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而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中,我国的天智航、微创医疗机器人、键嘉机器人、元化智能等都在积极渗透这一领域。例如天智航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已是第三代,在国内百余家医院或医疗机构中支撑开展了常规临床应用,累计完成超万例手术。 可手术机器人并不会取代医生。 机器人虽说更精密高效,背后仍需要靠医生来操作。 一场手术中,操作的精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决定一场复杂手术成败的,往往要靠医生有足够多的处理经验和快速临场判断能力。 新技术的发展是整个医疗行业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医生学者沉淀的经验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解决方案,期待双向的融通互利,为我们打开新的医疗局面。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