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8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出血”于当地检查。
2017年7月当地查B超示:探及子宫腔内低回声团块,界不清,范围约4.8*4.6*4.2cm,内有血流信号,内膜信号不清。
2017年8月1日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示:(子宫)内膜样腺癌,III级,浸润肌壁深度大于1/2,可见血管侵犯,无明确神经累及。
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2日,患者进行盆腔放疗50Gy/25F。2018年4月患者出现阴道出血一周,于当地医院进行核磁共振(MR)检查,结果显示:局部类圆形低信号影。由于出血风险大,在当地医院并未行病理活检。临床诊断结果为肿瘤局部复发。2018年5月10日至2018年6月6日针对复发肿瘤区域,为患者进行盆腔放疗54Gy/36F,期间同步多西他赛120mg化疗1周期。
2018年6月29日,患者到上海就诊,行阴道肿物活检术,病理结果示:(阴道前壁赘生物和阴道左侧壁赘生物)粘膜组织慢性炎。但因为持续出血没有好转,2018年11月13日患者再次来沪就诊,发现阴道内有结节状赘生物达阴道外,再次活检,病理示:子宫内膜样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为无错配修复缺陷(pMMR)。妇科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不建议再次手术。
2019年1月,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前的基线检查,CT显示:宫颈阴道区恶性肿瘤,转移可能大,病灶累及肛管及肛提肌可能。此外,患者反复出现排尿不尽,偶有阴道出血和渗液。随后,患者入组“恩沃利单抗单药治疗MSI-H/错配基因错配缺陷(dMMR)晚期结直肠癌及其它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接受恩沃利单抗150mg qw治疗。
2019年9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为疾病稳定(SD),2020年1月疗效评估结果首次达到PR,2021年8月患者再次进行CT评估,结果为持续PR。在恩沃利单抗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AE)为II级尿路感染,I级高血糖,I级亚临床甲减,I级窦性心动过缓,不良反应总体可控。

2019年1月CT(左)、2019年9月CT(中)、2020年1月CT(右)

2020年9月CT(左)、2021年8月CT(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