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高龄晚期患者治疗如何选择?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雁归来》 2021年05月04日

晚期病人的手术选择。

 

癌症晚期,生死命悬一线,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肿瘤负荷大,进展快速,治疗方案火烧眉毛,选择手术还是药物治疗是众多病友遇到的第一道巨大的坎。

 

我也曾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有些病友一听说化疗,恨不得去跳楼,一听说还能手术,往往喜极而泣,以为上帝给你开了一扇门。且慢吧。何为晚期?就是因为转移你极少有机会手术彻底消灭癌细胞,更可能是一种减瘤术。

 

那么做不做呢?也简单,就四个字:是否获益,可是你如何知道手术获益与否? 首先要明确我们追求的是保证生活质量的生存期,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地多活几个月。

 

因此评判标准应该是:手术是否能增加有一定生活质量的生存期。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1、手术风险有多大?造成的创伤能否耐受?病人能否正常恢复? 

 

2、手术有没有可能引起种植转移?会不会带来不可逆副作用? 

 

3、手术打破了现有平衡,会不会造成肿瘤恶性报复性增加?一次比一次增长更快?

 

4、术后是否仍然需要药物维持治疗? 

 

5、手术的获益是否大于其他可能治疗的获益? 

 

6、手术的时机是否把握得当?药物先控制再减瘤是否更合理? 

 

目前国外对于晚期病人手术越来越趋于保守,很重要的一点是治疗手段更多更有效,尤其是免疫治疗。而国内还有少数医生热衷于盲目动刀,肿瘤长了切,切了再长再切,令人唏嘘。

 

应该承认,各类手术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极其有效的手段,这里也并非否定其重要性,而是希望某些医生在评估和时机上,更多的考虑病人是否真正获益。

 

而作为患者,我们要清楚,确诊了晚期,最好的办法是多学科会诊(MDT),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可喜的是很多大医院已经在开展,可惜的是,MDT在国内的现状还是一地鸡毛。手术,看上去很美。

 

母亲是教师,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父亲是干部,性格强势,担着家里大事,却从不理家务事。

 

一直不太理解两人性格迥异,却能和谐相处。直到母亲病发,这天中午收到pet-ct报告确诊晚期多发转移。下午接到朋友电话,告知父亲独自一人在附近公园里痛哭流涕。

 

我突然明白,一辈子的相濡以沫,这种感觉就像你可能失去自己的影子。父母健在,我们和死亡永远隔着一堵墙,这是为人子的感受。那失去了眼里永远存在的那个影子,又意味着什么?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得让她活到80,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母亲确诊罕见病恶性间皮瘤,因为76岁高龄,初始我就下了决心用免疫治疗,原计划试两个疗程一线化疗后联合k药,因为PD-L1的低表达和低TMB只能联合提高有效率(在罕见病面前,任何有效手段都不敢轻易放弃)。

 

可惜化疗完全无效,2化后评估病情快速进展。我不愿意走换化疗方案的老路,医生也不愿冒险给出免疫的方案,毕竟免疫对间皮瘤只有极少的临床数据而且在美国也属超适应症,FDA并未获批。

 

我更换了医院,义无反顾上K药。问题来了,看了篇文章,高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爆发进展概率更大。认真查了资料,并无多少数据,偶然性大,判断是条垃圾信息。

 

母亲随即使用了K+贝伐治疗方案,6次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肿标持续下降,CT评估有效。

 

这期间,看到了高龄可能有效率更高的文章,当然数据也是可怜的很。70岁以上的高龄(甚至65岁以上)真的是免疫治疗起效的一个有利因素吗? 高龄患者存在胸腺退化,免疫力低下的特点,用免疫疗法有的放矢? 

 

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也见到了越来越多各种癌症的高龄病友免疫起效的案例。不仅如此,更多的低剂量见效,更早的起效时间,更早的PR时间......。其中也有病友和我母亲一样是低表达、低TMB、微卫星稳定的情况。

 

我想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发统计出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呢? 于是在咚咚发起了68岁以上高龄使用免疫留言:病种+年龄+方案(剂量)+起效时间(或无效)+表达。一起加油!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现在螃蟹还不很肥的,鱼不错,金雕,雕类中算中上好吃的鱼,用广

现在螃蟹还不很肥的,鱼不错,金雕,雕类中算中上好吃的鱼,用广式蒸,水开蒸七分钟,放葱,泼滚油,然后淋蒸鱼鼓油
祈福天下

【报答】

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太多,而最叫我贪恋的总是亲情的珍贵与感动。这几天虽然在治疗中有诸多难以言说的痛,但与真诚的亲情相较起来,一切皆可以忽略不计了。 首先是7月29日和30日,哥哥嫂子与俩侄女
汉水蛇妖

记录一下老妈的胃癌抗癌之路。也希望同样遭受着这个情况的朋友们

记录一下老妈的胃癌抗癌之路。也希望同样遭受着这个情况的朋友们一起交流,了解更多的情况,更好的护理病人。 今天是老妈做胃全切除手术的第15天,希望这场抗战之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之前拿到的切片结果,显示
爱吃毛豆的喵酱

也许只是一个意外

我外公三年前皮肤鳞癌,前段时间确诊肺癌,就是传说中的双原发,整个治疗过程也是很复杂,尤其是他老人家80多岁,很多治疗都不敢给他上。最近看到很多病友的确诊经历,真的都是血泪史。那我来说个轻松点的吧,希望
追风少年

妈妈胃癌3C期,术后化疗的一些经历。

接上篇,手术结束了,养了一个月后,开始第一次化疗,在术后一个月期间妈妈的身体恢复得很不错,用妈妈的话就是都可以跑了,因为她以为切除了胃病就好了,所以不能所有情况都告诉病人,善意的谎言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黄小绿

为了那一丝生育机会我愿意用生命勇敢冒险

我28岁的时候,查出了卵巢癌。此时跟男朋友谈了四年,过年刚订完婚,没有办结婚酒席,没有领证,在双方父母眼中,我们已婚了。 过了两个月,我来了不正常的例假,持续了三天,好了,过了两天,又来了。然后去医院
cloudy_谢

母婴阻断不是万无一失

这几天世界肝炎日,所以对于肝炎到肝癌的感慨还挺多。也就在这两天,我写了篇肝癌不是肝炎的终点,然后有一位咚友私信我,聊了关于她的一些经历,经过她本人的同意,我决定写下来,因为她的意难平,也因为这不应被轻
爱吃的大熊

肝癌、卵巢癌傻傻分不清楚 petct让真相大白

距离老妈检查出卵巢癌已经一年了,想要聊聊老妈确诊的那些事~ 去年7月份的时候妈妈肚子开始变大,没有其他任何不适,我们虽然是上海本地人,但是在郊区,所以第一次就诊选择了我们郊区的一家三甲医院,挂的普外。
trunsygh

对抗疾病,家人是最好的医生

病人确诊治疗期间,因为种种原因觉得生无可恋,是治疗不成功的一大因素! 确诊后的我,特别是病情复杂整个人的心态完全失衡,几乎就奔溃了,我变得非常的小气,老婆平时一句本来经常讲的话,都会有意无意间伤害到我
抗癌老炮

开渔第一天

开渔第一天,小海鲜还不是很多
祈福天下

乳腺CA术后不是万事大吉 预后方案选择多也是烦恼

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在确定预后方案时碰到的问题。 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也提到过,我是在去年3月底被确诊为乳腺粘液癌,这是乳腺CA中最温和且预后最好的类型之一,术后病理HER2(1+),ER(+++,90%),
努力打怪😈

肝癌不是肝炎的终点 健康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上周我给大家分享了关于肺结节的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肝货。 曾经我对于肝的理解只停留在他可以排毒这层面,直到不幸中招以后,我开始自我的救赎之路。 我们国家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大的肝癌大国
爱吃的大熊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