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兰田医生抗癌知识速递18,含各类病种

兰田 2021年12月06日

1、MSS的肠癌,对免疫治疗是不敏感的,即使双免疫治疗联合,有效率都低于5%.这一次的AACR年会上,一项II期临床试验报道,放疗+双免疫治疗用于难治性MSS肠癌,20例病人2例明显缩小、2例疾病稳定。但是副作用也是不小,16例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1例病人死亡……如何攻克MSS肠癌,任重道远呀。


2、这一次AACR年会,还有一个重头戏是CART细胞治疗联合PD1,似乎看到了些许令人高兴的曙光: 靶向间皮素的CART联合PD1抗体,在21例实体瘤中,安全性不错。11例完成治疗的病人,8例肿瘤明显缓解,有效率高达73%,其中包括完全缓解的病人。不错的初步数据,值得继续关注!


3、局部晚期、手术难度较大的肿瘤,我们鼓励先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缩小肿瘤,然后再开刀,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提高,治愈率明显提高。这种策略在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肺癌、胃癌等肿瘤上都是提倡的。但是,不少病友担心万一手术前的治疗无效,疾病进展,彻底失去手术机会,从而抵触这种治疗策略。这类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策略 在国内中低层医院开展困难重重,可惜可叹。


4、肉瘤患者有效药物少,咨询的特别多。其实,软组织肉瘤主要还是靠手术,化疗,靶向药(帕唑帕尼、安罗替尼等),免疫治疗(尤其是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腺泡软组织肉瘤等)


5、今天遇到一位腰椎转移的晚期肺鳞癌病人,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截瘫在床,推着平板车来的。去年过年前就确诊了,而且当地医院反复动员病人做腰椎放疗+静脉化疗,病人拒绝。后来,当地医院也通融,建议腰椎放疗+ PD1,病人依然拒绝。病人自己选择的治疗是盲试靶向药凯美纳+中药调理。50出头的年纪,2个多月时间就截瘫了。这下病人和家属慌了,转来我们医院……可是,已经截瘫了,神仙也难办。胸椎、腰椎的转移,一定要趁早做骨水泥等微创治疗或者放疗,鳞癌几乎没啥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率低于5%)非要盲试靶向药,几乎等于放弃治疗。


6、PD1不是万能的,今天居然遇到一个白血病的病人自己买PD1来打的,匪夷所思。对于白血病而言,靶向药+化疗可以治愈50%以上的病人,治愈!对于年轻或者合并高危因素的病人,可以做骨髓移植,也有治愈的功能!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人,CD19、CD20、CD22、CD38、CD52为靶点的CART也有一定的治愈能力,301医院等地都可以做!而PD1治疗白血病没有任何先例。之所以有病友拿来试,估计是看同病房淋巴瘤(尤其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一个个用PD1都起效(大数据显示有效率80%左右),心里痒痒,偷偷跟着学。但是,白血病是彻底的液体肿瘤,没有经典意义上的肿瘤微环境,其免疫逃逸和PD1/ PD-L1相关性很小。


7、不可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我们提倡的治疗是局部微创治疗(介入、射频、放疗、粒子等)+ PD1+靶向药(乐伐替尼、多吉美、瑞戈非尼)。老外较真,近期做了一个大数据对比研究,单独吃靶向药一组,吃靶向药+微创介入治疗一组,结果后一组明显延长了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但是并不能延长总生存期……总时间一样,无疾病进展的舒服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8、AACR和ELCC大会,都公布了不少PD1治疗长期(3-5年以上)数据: 恶性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从没有免疫治疗时代的15%提到了50%,增长了3倍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从4-5%提高到了15-20%,增长了3-4倍……免疫治疗获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呀。只是,目前有效率还是偏低,需要联合治疗!


9、近期,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Alice Shaw教授连续公布了多项二代三代ALK靶向药的数据: 阿来替尼(也就是艾乐替尼)治疗ALK阳性肺癌合并巨大脑转移,有效率73%;第二代ALK靶向药耐药,用第三代靶向药劳拉替尼,整体有效率63-69%,不同的耐药突变,有效率不同,因此耐药后再次基因检测非常重要


10、全球首款FGFR抑制剂erdafitinib上市,FGFR融合突变、有意义点突变在膀胱癌、肺鳞癌、胆管癌等众多实体瘤中多非常常见 这类病友看到了曙光,有效率在30-40%,对PD1无效的病人也有可能起效。


11、2019年4月美国FDA批准对于K药单药用于PD-L1表达1%的晚期非小细胞癌……这下好了,很多肺癌病人都可以光明正大“豁免”化疗了。这项批文,是基于一个划时代的三期临床试验(keynote042),证明单药PD1比目前已有的化疗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生存期更长……但是,有一个问题,PD1+化疗,和PD1单药,哪个好!个人觉得,PD-L1表达超过50%,PD1单药可以接受;PD-L1表达1%-49%,PD1最好还是联合化疗。


12、对于EGFR突变的肺癌,一代靶向药耐药,又没有T790M突变的病人,PD-L1抗体T药+贝伐+化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13、乳腺癌病人,有70%是激素受体阳性的,有很多内分泌治疗药物,又有新药CDK4/6抑制剂(国内上市了帕博西林),只要不是广泛的内脏转移,我们一般还是推荐内分泌治疗做主打,副作用小、生存期长。乳腺癌患者要树立抗癌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5年生存是比比皆是的。


14、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现在脑部转移,大小不超过3cm的,10个以内的病灶做伽马刀已经比较成熟,副作用小、疗效好。国外顶尖中心,甚至可以对几十个小病灶的病人,做伽马刀,安全有效!放疗联合综合治疗(靶向药、免疫治疗等),已经可以将绝大多数实体瘤合并脑转移的生存期从过去的两三个月翻倍到一两年甚至更长。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术前谈话及准备, 不需太焦虑

说说术前谈话: 我的术前谈话没有见到主刀医生,是一位进修医生走流程一样谈的。照理说是和家属谈,病人本人不用参与。但是我本着追根究底的精神,参与了此次谈话,生怕父母听不明白,听不清楚。先大致交代了手术的风险,然后交代了因为要输血,可能会有感染
小燕子

关于保健品、日达仙、益生菌和增加免疫的营养剂

在家人确诊肿瘤后的第一时间,我出于焦虑,买了不少在网上宣称对抗癌有效的食物。在冷静下来后,发现其中许多未必对家人有用,反而存在隐患。另外,免疫治疗普及后,不少文章先是大肆宣传维生素C、益生菌的功效,却又让人不要“盲目服用”,
Doris_421

治疗快4年了,从来不会悲观

记录1:不受欢迎的2018年终于过去了,在这一年里,老公5月份肺癌脑转,老爸6月份发现肺癌,然后老爸回武汉做手术,老公继续香港治疗,经过射波刀、托姆刀、K药治疗后,一切都恢复正常。老爸手术后4个疗程化疗,术后检查都很好,一星期后爸妈也会回来
Sandshang

肺腺癌晚期pdL1检测70%高表达K药治疗

抗癌记录1:家父2018年2月26日确诊肺腺癌晚期,胸腔积液,纵隔及淋巴胸骨转移,不能手术。针对普遍性的基因作基因检测无突变,不能靶向药治疗。后做pdL1检测,70%高表达,没有采用放化疗方案,通过自己了解和咨询,决定尝试免疫药,2018年
djc

经验总结:常见药物副作用处理办法2

吃靶向药出现药疹怎么办? 全身红疹,严重的,处理方式:首先确认有无同时用别的药,有无过敏史,如有,结合过敏史治疗;如无,可配合吃扑尔敏或者开瑞坦,和多吉美分开吃,多吉美可以减量;一周左右如无缓解,可门诊输抗过敏药物。 但要防止感染
小燕子

肉瘤常见化疗药物简称汇总

#肉瘤# 常见化疗药物简称: 多柔比星:ADM 、ADR 、DOX 异环磷酰胺:IFO 长春新碱:VCR 长春地辛:VDS 依托泊苷:VP-16 (Etoposide) 环磷酰胺:CTX 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Act-D、ACD
小燕子

化疗、免疫、临床试验,抗癌路走的艰难但是坚定

爸爸2016年11月查出肺腺癌。 当时真的很绝望,拼命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料,当时看到一篇抗癌文章,信心顿时崛起,从此踏上了抗癌道路。 爸爸查出来时肿瘤七公分,当时没有远处转移,但是有少量胸水,当时肿瘤靠近大血管,无法手术。
tywdbb

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我牢牢抓住父亲的手直到奇迹出现

2018年5月底,父亲因为嗓子哑,去医院就诊,竟查出肺癌晚期。 我在医生办公室哭了好久,不敢告诉父亲。 父亲每次的检查结果都不好,命真的太苦了,不能手术,没有基因突变,化疗8次之后肿瘤进展,化疗耐药了,后来想给父亲进实验
Chenling

经验总结:服用靶向药的副作用及应对1

根据广大病友服用靶向药经历,大概搜索整理如下:第一部分:靶向药物副作用应对 出现轻度的副作用,在家可以尝试按以下方法处理,严重的须去医院对症治疗。 1、服用索坦后口腔溃疡怎么办? 1)吃复合维生素片,再用口腔杀
小燕子

记录陪父亲抗癌的453天,您永远是我的榜样!

2018年圣诞节,爸爸因为没有食欲,消化不好,肚子胀,去医院检查出肝癌。 作为独生女的我,瞬间感觉天塌下来,之前对癌症一无所知,很茫然,很不知所措,哭了两天,想了很多之后,决定带爸爸来上海做进一步的检查。 29号在上海见
Sugar 🌈

怀孕时老公查出肺癌,以后和宝宝一起守护他

2018年9月7号,老公确诊肺腺癌。 我是12号晚上知道的。我们从6月开始备孕,9月9号知道自己怀孕。原以为老公肺上只是长了个结节,去医院挂了的胸外科,感觉医生很磨叽,一直说话含含糊糊,听半句猜半句,也是无语。 病理出来
我的爱人

胃癌腹腔转移,免疫治疗全程记录

胃癌腹腔转移,有腹水、不完全肠梗阻,返流、呕吐严重,营养严重不良,几乎无法进食。 免疫治疗全程记录 pd1第一天。中午时用O药160mg,用时1.5h+,之后嗜睡,迷糊,低烧37.2度。口服50毫升瑞能+输营养液盐水,但
胃癌晚期腹膜转移

小季医生建议之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

目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基于K药联合乐伐替尼的成功,各种联合方案层出不穷,不乏跨瘤种使用的问题。 在EGFR突变的肺癌里,目前研究提示,三代奥希替尼一线使用,优于一代;联合贝伐效果更优。但是,经济压
季硕超

小季医生建议之肿瘤介入微创治疗

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是一种跨界学科,既有介入微创技术,又有肿瘤内科基础,属于这两者的综合,有点青出于蓝的感觉。包括粒子,消融,支架,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等技术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化疗,放疗,介入微创的优势是损伤小,副作用小,起效快。但是
季硕超

小季医生建议之肿瘤规范治疗,很多奇迹在发生

有一句话叫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针对于肿瘤的治疗,这句话也适合。 一方面,每个患者不一样,治疗方案,还是要个体化,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肿瘤学科的亚分科,导致学科之争,互相瞧不上。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的治疗方案
季硕超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