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知识
抗癌知识

抗癌路上,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人与病友交流治疗经验,多学习抗癌知识。

​MET靶向药已经在中国获批,如何辨别检测报告中的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

​MET靶向药已经在中国获批,如何辨别检测报告中的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

MET TKI在国内外相继获批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但是报告怎么看,却让人很头大!医生们临床上看到的检测报告可能是这样的:   图1 基因检测报告展示   到底以上哪个报告是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呢?本文教你一文读懂MET检测报告!   别急,看检测报告前,先了解下面信息做足准备。 报告的突变型怎理解?     开头提到的MET变异类型,如c. 3028+3 A>T,  p.S531C,医生们经常会有疑问,这些要怎么理解。其实,上面的这些变异都是根据HGVS(human genome variation society,人类基因组变异协会)标准命名规则表示的。一般包括参考信息来源[如“c.”代表编码DNA参考序列,“p.”代表蛋白(氨基酸)参考序列],位置编号(一般根据参考序列信息,如c. 3028就是编码序列的第3028个核苷酸)以及具体发生的改变(DNA 层面就是核苷酸的变化,包括>点突变、ins插入、del删失等;蛋白层面的改变,氨基酸的变化)。   一般DNA变异命名参考都是编码DNA序列,但是一些变异可会发生在非编码区,如本文介绍的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对于这些变异位点,没有对应的位置编号,需要用附近编码区的位置编号作为定位参考,上游使用“-”,下游使用“+”来进行表示。   现在再看看开始提到的几个变异型。   c. 3028+3 A>T,在第3028号编码核苷酸下游第三个非编码的核苷酸发生了点突变,从A变成T。p.S531C,蛋白第531号氨基酸从S(丝氨酸)变成了C(半胱氨酸)。   注:突变会因生信分析时参考转录本不同而比对出不同的结果,会导致位置编号不同。如参考MET基因NM_000245.3转录本,突变为c. 3028+3 A>T;但如果参考MET NM_001127500.3转录本,同一突变则表示为c. 3082+3 A>T。下列介绍均基于NM_000245.3转录本信息。 什么是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     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是指MET mRNA中14号外显子丢失的现象,通常由RNA剪接异常造成。那什么又是RNA剪接?   DNA是由非编码的内含子区域和编码的外显子区域交错组成。在由DNA转录到mRNA再翻译为蛋白的过程中,需要将内含子剪切除去,并将外显子有序链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mRNA)分子。这就是RNA剪接过程(如图)。   图2 RNA剪接过程  RNA剪接过程需要识别内含子上的多个区域。这些区域如果遭受到破坏或受影响,都可能导致RNA剪切异常。MET 14号外显子周围内含子的剪切相关区域发生突变时,导致外显子14被错误剪切而丢失,即所谓“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   […]

半夏
它是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该怎么预防?

它是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该怎么预防?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不仅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之一。 感染会导致癌症患者器官和组织损伤,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耳部感染、普通感冒、流感或疱疹等,不仅延误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还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败血症。   美国癌症协会(ASC)旗下、素有医学“神刊”之称的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曾发表研究指出,感染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癌症患者因致死性感染死亡的风险,比非癌症患者高3倍;在大约50%的血液癌症和实体瘤患者的死亡中,感染起到了主要或相关的作用。   癌症患者为何易感染?该如何预防?今天的这篇内容,将为您解答疑惑,并提供预防感染的建议。   图片来源:123RF 癌症患者为何容易发生感染? 皮肤、黏膜和免疫系统,起着保护人体免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袭,预防相关感染发生的作用。癌症患者有更高的感染风险,与多种因素对皮肤、黏膜和免疫系统的损害有关,包括癌症本身、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以及患者自身的慢性疾病等。   癌症本身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增加感染风险。某些类型的癌症,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起源于免疫细胞,直接危害免疫系统。癌细胞还可转移至骨髓,与骨髓细胞“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白细胞产生减少;长在皮肤或黏膜上的肿瘤,会对皮肤或黏膜产生破坏,使微生物更容易进入人体。   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会对免疫系统产生长期或短期损害。如癌症患者因癌症而切除脾脏(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会造成长期损害;放射治疗、免疫疗法和化疗,无论是单独还是联合使用,都会对免疫细胞产生损害;大型手术对免疫系统的削弱,可能需要10天至数月才能完全恢复;手术会破坏皮肤、黏膜,手术造成的伤口,是感染的常见部位。   营养不良增加感染风险。人体的细胞都需要营养物质来生长和工作,包括免疫细胞。癌症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营养和能量来维持免疫系统功能,但由于难以进食、恶心、食欲不振等因素影响,可能很难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从而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此外,如果癌症患者服用类固醇药物,或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哪些部位易发生感染? 癌症患者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   皮肤和粘膜,如口腔、阴道和肠道内的黏膜。 消化系统,如口腔、食管、胃部和肠道。 肺和呼吸道,如鼻窦和咽喉。 泌尿系统,如膀胱和肾脏。 神经系统,如大脑和脊髓。 中心静脉导管(CVC)周围的皮肤和组织,CVC是放置在静脉中的管路,用于抽血和静脉给药或输液。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注意感染后的早期症状,有助于及时就医,尽早开始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癌症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   发烧,体温达到38°C或更高。 颤抖、寒战或出汗,而且出汗时通常伴有发热。 鼻塞。 口腔、咽喉或牙痛。 舌头或口腔出现溃疡或白苔。 咳嗽或呼吸短促。 小便时感觉灼热或疼痛,尿液中伴有血或尿液混浊。 手术伤口、中心静脉导管(CVC)周围的皮肤或其它皮肤部位(包括生殖器和肛门区域)发红、肿胀或发热。 胃或腹部疼痛、压痛。 鼻窦疼痛、耳痛或头痛。 癌症患者出现发烧的症状时应格外注意。很多时候,发烧是癌症患者感染的首发症状,有时也是感染的唯一症状。   如果癌症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感染加重,危及生命安全。   图片来源:123RF   […]

半夏
国家广电总局: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国家广电总局: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9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槟榔归类为1类致癌物,将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定为2B类致癌物。   前不久,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发布消息称,请中国同胞切勿携带槟榔入境土耳其。因为根据当地法律,槟榔中所含的槟榔碱因具有致幻性而被认定为毒品,多位携带槟榔的中国游客因此被捕。 2019年,国家卫健委同样点名了槟榔,在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槟榔为什么会致癌?   槟榔,这种明确的致癌物,路径基本上是这样的: 在长时间咀嚼槟榔的同时,口腔黏膜局部外伤和黏膜损伤,引起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以及口腔白斑(OLK),而这是有恶变的高危险性,经过长期的病理过程可能会恶化为口腔癌; 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比如槟榔生物碱、槟榔鞣制、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已有动物研究显示出其中一些活性成分的致癌作用。 你见过口腔癌的面部症状吗? 保证你看了第一遍 就不想看第二遍 …… 健康的口腔   口腔是外界通向人体的一个重要“窗口”,口腔健康也是全身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口腔作为一个通往身体的其他部位的“窗口”,可提供健康失调的信号。   例如,口腔病变可能是HIV感染的首要症状;口腔溃疡也可能提示腹腔疾病或克罗恩病;面色苍白,牙龈出血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的标志。 口腔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当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时,口腔中的细菌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全身状况变化和治疗方式也会对口腔健康(例如,唾液减少,口腔微生物平衡改变)产生影响。 癌变的口腔    

半夏
抗肿瘤治疗效果不好?你一定是忽略了这一点……

抗肿瘤治疗效果不好?你一定是忽略了这一点……

为什么同样的治疗方案,有的人效果显著,而有的人治疗效果却不太满意?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经常被忽略——肠道微生物。 说到肠道微生物,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经常听说但又不说不出具体是什么。肠道微生物寄居在体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消化、免疫、慢性疾病调节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免疫治疗时如果使用抗生素,会大大影响免疫药物的治疗效果。这与抗生素破坏了抗肿瘤免疫所需要的肠道细菌群落有关。 此外,仍有研究发现,用抗生素减少肠道细菌,还会降低奥沙利铂和环磷酰胺的功效,影响化疗效果。 半分钟读全文 抗生素影响免疫药物疗效,这与抗肿瘤免疫所需的肠道细菌群落紊乱有关。 抗生素还会减弱某些化疗药物的功效。 最近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影响放疗效果:肠道细菌有益于放疗,而肠道真菌会限制放疗效果。 肠道真菌和细菌的这些差异或是增强放疗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治疗潜力。 肠道微生物减弱肿瘤治疗效果的事实,不仅在免疫治疗和化疗中体现,还在放疗中发挥特殊的影响。最近来自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研究,给我们介绍了通过操纵肠道微生物来增强对放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潜力[1]。 1 真菌和细菌对放疗的影响不同! 多项研究已经表明,放疗确实会触发抗肿瘤免疫反应,而有效的抗肿瘤反应需要微生物的参与。本次试验发现有趣的一点是:真菌和细菌对放疗疗效的影响并不同。 肠道细菌增强放疗效果 实验设计 实验组:当小鼠肿瘤直径> 5 mm时,给予抗生素药物至实验结束,接受了抗生素的小鼠在5-7天后肿瘤长大至直径10mm,此时小鼠接受放射治疗。 对照组:小鼠肿瘤直径> 5 mm时,不接受抗生素药物,直接放疗。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肠道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大大减少,放疗效果也明显更差,小鼠的生存时间缩短。 肠道真菌减弱放疗效果 与上述实验设计类似,只是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替代了抗生素,结果发现,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增强了放疗效果,肿瘤生长得到控制,并提高了乳腺肿瘤和黑色素瘤小鼠的存活率。 进一步实验发现,使用了抗真菌药的小鼠接受放疗后,肿瘤细胞没有增殖。相反,抗真菌药物明显增加了放疗后肿瘤细胞的死亡。 以上结果表明: 肠道细菌能增强放疗效果,而肠道真菌限制了肿瘤对放疗的反应。 抗生素的使用减弱放疗效果,而抗真菌药物则能提高放疗效果。 真菌抑制抗肿瘤免疫, 而细菌是放疗后有效抗肿瘤免疫所必需的 以上截然不同的差异取决于放疗后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及状态。 细菌是放疗后产生高活性T细胞所必需的,而真菌则通过对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联合作用使肿瘤微环境形成免疫抑制状态。 另外,抗生素降低了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使肠道细菌数量急剧减少;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细菌多样性。 2 抗菌药物有哪些? 抗真菌药物 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球红霉素、甲帕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抗细菌药物(抗生素) 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阿莫西林、各种头孢类药物等, 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等。 3 关于肠道微生物,还需知道这些 (1)肠道菌群可以检测吗? 可以。医院有肠道菌群的检测项目,一般采取刚排出的大便,用专用细菌培养基培养,经过一周左右就可以拿到结果,明确肠道菌群的数量及失调与否。 注 结果提示肠道菌群失调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治疗。 (2)肠道菌群紊乱的症状有哪些? 肠道菌群紊乱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腹胀和肠鸣,有时还会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注 腹泻并不等于肠道菌失调。 (3)益生菌能纠正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吗? 可改善。抗生素如头孢类会导致免疫功能异常,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紊乱。益生菌、益生元有助于产生抗炎因子,改善免疫功能,并通过增加双歧杆菌和减少某些致病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头孢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异常、促进肠道健康[2]。 注 […]

半夏
一例很有警示意义的病例

一例很有警示意义的病例

今天介绍一例病例,应该会对大家有点警示作用。 简要概述:50岁患者,因右上腹不适,增强CT发现胰腺肿物和多发肝转移,肝转移病变非常严重,占据了超过50%的肝脏,CT诊断为胰腺恶性肿瘤伴有多发肝转移,肝脏最大病变15cm。就诊于当地多位主任医生,都摇头叹息:晚期胰腺癌,发现的太晚了,手术肯定做不了,也不用穿刺活检了,因为病灶太大,化疗也没什么意义,还是回去吃好喝好。 这是巨大的噩耗,患者的家属已经哭的死去活来。但是,那时候患者的状况还不错,能吃能跑能跳,自己就很懵了,总觉得自己还不至于就不行了,应该还能支撑的住治疗,于是飞到了北京,积极进行了综合治疗,最后竟然治愈出院了。患者回去偶然再去当地的主任就诊,这位主任非常之惊讶,连呼不可能,因为这么严重的胰腺癌肝转移是不可能治愈的,但在看完整个患者在北京的就诊记录,就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 其实初始的诊断就是错的,胰腺的恶性肿瘤有多种类型,如果是常见的占90%的胰腺导管腺癌类型(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胰腺癌),那真是大罗金仙难救,任患者去哪个医院都是一样的结局。但这患者在北京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后证实是少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还是G1的低度恶性的类型,后续全身的药物治疗缩小病灶,顺利手术后也没有复发(其实也经受了两次大手术,患者身体底子好,安然无恙的度过了)。注意的是,如果不去北京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即使是低度恶性的肿瘤,也会逐渐破坏人体导致死亡。 所以这个病例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 1. 患者不要轻言放弃,尤其是体力状态比较好的时候。(体力状态是诊断后患者和家属最需要注重的因素)。 2. 医生不可太过武断,需要仔细的鉴别和判断,别过早地放弃希望。 最后,提一点小知识: 很多患者很害怕穿刺,其实不同的部位穿刺风险不一样,副反应不一样。但是,常规的体表肿物或淋巴结穿刺、甲状腺穿刺的风险极低,肝穿刺的风险也非常低,死亡率接近于0,整体的认为低于0.1%,只有很特殊的情况,比如原先就有血小板显著下降或者肝脏严重的基础病变,才会让风险升高。 风险较高的是肺结节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有气胸、血气胸、血肿和空气栓塞等风险,有低于5%的可能性比较严重。穿刺的死亡率分医生的水平,有的医生可能是数百分之一,技术娴熟的医生可以降低到数千分之一。 所以,别畏惧穿刺,该进行穿刺活检就应该进行。尤其是体表肿物和肝脏的穿刺活检,都非常安全,不用过度担心。 END  

半夏
85万人数据:HPV疫苗会增加其它疾病感染风险吗?

85万人数据:HPV疫苗会增加其它疾病感染风险吗?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常见的性传播感染之一,也是导致宫颈癌、生殖器疣等疾病的原因。接种HPV疫苗为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但也有部分人会担忧HPV疫苗的安全性。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卫生-欧洲》(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 的研究评估了HPV疫苗与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non-targeted infectious disease)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不支持接种HPV疫苗会增加多种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截图来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 研究纳入了丹麦全国共853879名年龄在10至29岁的女性,包含了她们的四价HPV疫苗接种状况和因感染性疾病就诊的信息。 在这个队列中,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自控病例系列(SCCS,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分析,将最新疫苗接种后90天主要风险期内的住院率与参考期的住院率 (reference period rates )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年龄和发病季节调整了住院风险。 研究中,502269名参与者接种了1344915剂HPV疫苗。在10-17岁的女孩中,接种HPV疫苗的中位年龄为12.9岁,在18-29岁的女性中,接种疫苗的中位年龄为23.9岁。 在受试者中共识别到65293名患者因四类感染性疾病住院,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其他感染。对于所有疾病,最年轻的受试者发病率最低;胃肠道感染在夏季达到高峰,而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在冬季达到高峰。 其中,有37003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在随访期间经历了46955次住院治疗,被纳入SCCS分析。在90天的主要危险期内,接种疫苗人群和对照组的感染性疾病住院风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增加。 考虑到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率可能因季节而变化,研究团队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跨季节影响分析后发现,季节变化对主要风险结局也没有影响。 论文中总结道:对46955名传染病住院患者进行的自我对照病例系列分析发现,不支持“HPV疫苗接种会增加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风险”的假设。在最后一次接种疫苗后的90天后,也没有显示出任何风险增加,表明接种HPV疫苗没有长期负面影响。  

半夏
“曲线救乳癌”组合!瑜伽+高剂量维D组合补充疗法再立一功!

“曲线救乳癌”组合!瑜伽+高剂量维D组合补充疗法再立一功!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患者身心均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免疫抑制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副作用。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更高,特别是抑郁、压力和焦虑,以及体能障碍。近期一项关于补充疗法改善乳癌幸存者身心功能的研究或许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不错的解决思路,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Nutr Metab:瑜伽+高剂量维D组合 改善乳腺癌幸存者身心健康和免疫状态 研究纳入了30名乳腺癌幸存女性,年龄在48±8岁之间,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的治疗。第一组(HD组):仅高剂量维生素D;第二组(Y+HD组):高剂量维D+瑜伽训练;第三组(Y+LD组):低剂量维D +瑜伽训练。(注:高剂量为4000 IU维生素D,低剂量为2000 IU;瑜伽训练为每周两次)。分析试验前后受试者身心情况以及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结果显示:和仅补充高剂量维D的HD组相比,另外两组受试者的体脂率、肩膀灵活度、步行测试,以及焦虑程度均有显著改善。P53在Y+HD组显著过表达,而Bcl2在Y+HD和Y+ LD组均上调。各组NF-KB、Bax表达均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的初步结果指出,瑜伽训练联合低、高剂量维D均可以改善乳癌幸存者身体素质和心理措施,仅瑜伽联合高剂量维D可积极改善白细胞存活相关基因表达。 乳癌幸存者与免疫抑制 乳癌幸存者在经历了放化疗等癌症治疗后,部分生理功能受损,甚至出现免疫抑制等严重的副作用,即便副作用消失,免疫功能在短时间内也未必能恢复。 被“削弱”的免疫系统与癌症复发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凋亡基因和抗凋亡基因之间的平衡起到了重要影响。P53是一种抑癌基因,生成的P53蛋白可刺激激活癌细胞中的某些序列,从而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维D+瑜伽训练组显著过表达,提示高剂量维D+瑜伽训练可以“重塑”或“增强”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汝爱复发风险。 乳癌与补充疗法 补充疗法,包括营养补充剂和运动训练,涉及控制基因表达,是一种管理乳腺癌症状的新方法。维D缺乏是晚期疾病妇女和接受放疗的妇女的常见情况,约83.5%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维生素D通过影响人白细胞中p53基因的表达,抑制NF-KB的激活途径,发挥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理功能,并通过调节Bcl2/Bax比值在细胞存活周期中发挥作用。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及幸存者接受不同剂量的维D。 在治疗初期,患者可以适当的晒太阳和进行体育锻炼,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其实就可以给机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了。在后期如果监测到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以适当的口服维生素D3。当维生素D和钙剂一起与唑来膦酸联合使用时,维生素D的建议剂量为400~800IU/d;治疗骨质疏松剂量为800~1200IU/d。 乳癌患者,尤其是内分泌型乳腺癌患者要格外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内分泌型乳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法是采用内分泌治疗,就是通过降低雌激素含量或抵消雌激素作用来阻止或延缓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或转移。而雌激素本身对于人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在体内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阻止骨骼中钙质流失。因此,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也加速乳腺癌患者体内钙质的流失,也就是说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 维生素D是目前抗骨质疏松症中保证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另外,维生素D作为单独的补剂“单飞”也有抗癌作用。 哈佛研究团队在胃肠病领域顶级学术期刊 Gastroenterology 上发表关于维D与早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论文,前瞻性地研究了94205名年轻女性维生素D总摄入量与早发性结直肠癌和前期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摄入更多的维生素D(主要来自饮食来源)可能有助于预防年轻发病的结直肠癌或癌前结肠息肉。因此,摄入更多维生素D有望作为50 岁以下成年人的结直肠癌预防策略。 补充疗法之瑜伽 一种减轻癌症副作用和治疗的非药物方法是体育活动。有报道称瑜伽可以改善癌症幸存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瑜伽最早起源于印度,是一种由温和的运动、呼吸练习和冥想组成的综合方法,在广泛传播后,近年来逐渐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研究发现,瑜伽是通过减轻心理压力、调节皮质醇昼夜节律,减少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降低炎症活动,进而改善癌因性疲乏。而化疗不良反应中失眠、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是引起疲乏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证明瑜伽可以用于预防和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Bower等对完成乳腺癌治疗后6个月及以上的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实施 12周瑜伽干预,发现瑜伽组比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疲乏明显减轻,同时可以缓解抑郁症状和心理压力。 参考来源: 1.Khedmati Zare V, Javadi M, Amani-Shalamzari S, Kaviani M. The high dose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combined with yoga training improve the leukocytes cell survival-related […]

半夏
一周药闻丨多项重磅临床试验数据亮相ESMO 2021 ,安斯泰来基因治疗研究又一例受试者死亡

一周药闻丨多项重磅临床试验数据亮相ESMO 2021 ,安斯泰来基因治疗研究又一例受试者死亡

药物研发 1、安斯泰来针对X连锁肌管肌病患者实验性基因疗法AT132再一次发生受试者死亡的惨剧,该试验已于9月初暂停。 2、渤健宣布非阿片类止痛药vixotrigine在中期研究期间未能达到减少患者平均每日疼痛的预期目标,但该公司表示患者在接受vixotrigine治疗后,疼痛总体情况有所改善。 3、BMS公布了3期临床试验CheckMate-743的三年随访数据。试验数据表明,其抗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构成的双重免疫疗法,与含铂标准化疗相比,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可获得持久的生存获益。 4、BMS在2021年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Opdivo联合低剂量Yervoy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III期CheckMate-214研究的最新结果。结果显示,OY组合继续显示出持久的长期生存益处:在整个研究人群中,接受OY组合治疗的患者,有近一半在5年后仍然存活。 5、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3期临床试验首次公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一线TP化疗方案中加入特瑞普利单抗,可使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获得更优的PFS和OS,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改善生存获益,且无论PD-L1表达如何均可获益。 6、基石药业宣布抗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临床研究GEMSTONE-301入选ESMO年会重磅摘要并将以口头报告公布其详细数据,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vs24.1月,风险比HR=0.44;舒格利单抗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大于等于3级治疗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4.3%和23.8%。 7、科济药业公布CAR-T候选产品CT041治疗实体瘤的一项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显示,与历史数据相比,CT041在难治性CLDN18.2阳性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在晚期胃癌患者中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8、豪森药业在2021年ESMO年会上公布了阿美替尼二线治疗EGFR 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最终结果: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30.2个月。 9、辉瑞和安斯泰来在对口服前列腺癌药物Xtandi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3期ARCHES试验研究的最终分析发现,与单独进行雄激素剥夺疗法相比,雄激素剥夺与Xtandi联合使用将使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34%,Xtandi能够显著延长前列腺癌患者寿命。 10、安进公布了针对KRAS G12C突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Ib/II期CodeBreaK 101研究的首个联合疗法积极结果。新的数据显示,KRAS G12C抑制剂Lumakras与安进抗EGFR单抗Vectibix联用具有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疗效分析集的26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7%;疾病控制率为81%;未接受sotorasib治疗的难治性CRC患者的扩展队列中,33%产生应答。 11、阿斯利康公布了旗下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的固定剂量组合PT027在中度至重度哮喘患者中两项III期试验的积极结果。该公司表示,与单独成分的沙丁胺醇180mcg和布地奈德160mcg相比,PT027两种剂量(180/160mcg和180/80mcg)在这两项三期试验中达到了所有主要终点,PT027显示出了对哮喘患者存在治疗收益。 12、Genmab和艾伯维宣布,其在研CD3/D20双特异性抗体epcoritamab的1/2期临床试验EPCORE NHL-1结果。该试验评估了该疗法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在接受RP2D治疗的复发/难治性DLCBL患者中,试验中报告的初步疗效结果显示,患者达到88%的总缓解率和38%的完全缓解。 13、OSE和勃林格殷格翰共同公布了first in class选择性SIRPα抑制剂BI 765063联合PD-1单抗BI 754091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I期剂量递增积极数据。I期剂量递增的数据表明,BI 765063单药或联合PD-1单抗BI 754091治疗大量预处理晚期实体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活性。 14、Carrick Therapeutics在2021 ESMO大会上公布了first in class口服CDK7抑制剂samuraciclib的初步临床数据。研究共入组31例难治性患者,这些患者中81%患有内脏疾病,其中45%已发生肝转移;所有患者接受CDK4/6 抑制剂治疗后均出现进展,24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17例肿瘤缩小;2例达到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 15、Hepion Pharmaceuticals公布了在研新型亲环素抑制剂CRV431的2a期临床试验AMBITION的额外疗效数据。数据显示,接受CRV431治疗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与CRV431的抗纤维化作用一致。 16、Adaptimmune Therapeutics宣布了其靶向MAGE-A4的T细胞抗原受体细胞疗法ADP-A2M4CD8,在多种实体瘤中开展的1期临床试验SURPASS的最新数据。结果显示,在5种实体瘤适应症(肺癌、膀胱癌、胃食管癌、头颈部癌和卵巢癌)中均观察到缓解;1例卵巢癌患者报告了完全缓解,在输注后6个月时仍维持缓解; 总缓解率为36%,疾病控制率为86%。 17、Ampio Pharmaceuticals宣布,在研疗法Ampion在3期临床试验AP-013中获得积极顶线结果,该试验评估了关节内注射Ampion,对膝关节严重骨关节炎成人患者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治疗12周时,Ampion使严重OAK患者的疼痛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地减轻,并表现出显著的功能改善。Ampio计划与美国FDA讨论3期临床结果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18、Aerie Pharmaceuticals宣布TRPM8受体激动剂AR-15512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IIb期COMET-1研究获得积极结果,AR-15512对眼部多种症状和体征有统计学意义改善。结果显示,COMET-1研究在多个预先指定的症状终点具有统计学显著改善,包括:第84天的眼部不适,第14、28、84天时的干眼症状评估,以及第84天眼睛干燥。 19、Zymeworks宣布,其在研靶向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zanidatamab,在一线治疗表达HER2的胃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截至2021年3月18日,在可以评估的22名患者中,zanidatamab与标准化疗联用,达到68.2%的确认客观缓解率。 20、Zambon宣布,使用其I-neb适应性吸入式气溶胶给药系统递送粘菌甲酸钠,在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PROMIS-I中达到主要终点。相比安慰剂, CMS I-neb组NCFB患者疾病急性加重的年发生率显著减少(0.58比0.95,RR: 0.61,95% CI 0.46-0.82,p=0.00101)。 21、和铂医药公布,其产品HBM4003在澳大利亚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进行的I期剂量爬坡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I期研究的4个澳大利亚中心共入组20名晚期实体瘤受试者,20名患者中有13名患者先前曾接受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案,8名患者接受过PD-1治疗。HBM4003疗法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未发现与肺、肾、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相关的毒性。 22、友芝友生物宣布,旗下产品注射用重组抗EpCAM和CD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针对恶性腹水患者进行的1期临床试验中期研究成果。研究显示,M701单药治疗展现出了良好的腹水控制效果,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完成核心期治疗的16位受试者中,M701药物单药展现出良好的腹水控制效果,其中10位受试者的腹水减少或消失,其余6位受试者的腹水也未明显增长,总体上腹水病灶的客观反应率为62.5%,疾病控制率为100%。 23、传奇生物宣布,基于FDA批准的IND申请,将开始在研细胞疗法LB1901的1期临床试验。LB1901是一款在研自体CD4靶向CAR-T疗法,可与CD4特异性结合,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或皮肤T细胞淋巴瘤。 24、麓鹏制药宣布其在研新药LP-118的临床I期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旨在评估LP-118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探索最大耐受剂量和剂量限制性毒性,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确定后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并同时评估其初步疗效。 药物审批 FDA 1、武田宣布FDA加速批准Exkivity上市,用于治疗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并且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这是美国批准的首个针对EGFR […]

半夏
ESMO速递 | DS8201 vs TDM1首战告捷;PRAP抑制剂研究败北;谁是内分泌最佳治疗方案?

ESMO速递 | DS8201 vs TDM1首战告捷;PRAP抑制剂研究败北;谁是内分泌最佳治疗方案?

万众期待的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21)已于当地时间9月16日~21日举行。目前,已经更新了一部分内容,下面就请各位读者随“汝爱一生”一起来享受这饕餮盛宴吧~ #1 1+1+1<3? PRAP抑制剂维利帕尼未能改善TNBC患者生存结局 根据 4 年的随访结果,在新辅助紫杉醇中加入卡铂,再用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可以显著提高初治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 (pCR) 率和无事件生存率 (EFS)。今年ESMO大会上提交了BirghTNess研究的扩展数据,PARP抑制剂维利帕尼(Veliparib)的加入未带来额外的生存获益。 在双盲、安慰剂对照、3 期 BrightTNess 试验中,634 名初治 II/III 期 TNBC 患者以 2:1:1 的比例随机接受每周80 mg/m^2 的紫杉醇治疗,共 12 剂,最多 16周加卡铂曲线下面积 (AUC) 6 mg/mL 每 3 周一次,共 4 个周期加维利帕尼 50 mg 每天两次口服(A 组;n = 316);卡铂加紫杉醇加安慰剂(B 组;n = 160);或紫杉醇加安慰剂(C 组;n = 158)。然后每 2 或 3 周给予阿霉素 60-mg/m 2剂量和 600 […]

半夏
患癌症后骨瘦如柴?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一文带您了解

患癌症后骨瘦如柴?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一文带您了解

2020年5月,抗癌博主阿健发布了第一条求助视频,告知人们他患有晚期结直肠癌,并呼吁大家一定重视身体健康。视频中的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脸颊有些圆润,头发也很乌黑茂密。   而随着病情加重,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外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个瘦骨如柴的人,人都已经瘦到脱相,脸颊凹陷,头骨突出,看起来更像一位老人。   实际上,癌症本身,以及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治疗,都会对患者身体产生影响,抵抗力变弱,一些人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情况。此时,如果通过食物获取充足、均衡的营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还可能会改善治疗结果、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癌症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补充哪些营养?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图片来源:123RF   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整体而言,癌症患者需要充足、全面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更好地承受癌症及其治疗的相关副作用,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风险,更好地与癌症作斗争。   蛋白质   当摄入的蛋白质不足时,人体就会分解肌肉,以获得所需蛋白质。如此一来,就会导致癌症患者从治疗中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可能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   癌症患者往往比平时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在手术、化疗或放疗后,还需要额外的蛋白质来愈合组织和帮助抵抗感染。   通常,癌症患者可按每天1 kcal/kg-1.2 g/kg(非肥胖患者的实际体重)摄入蛋白质,严重营养消耗者可按每天1.2 kcal/kg-2 g/kg(非肥胖患者的实际体重)摄入。   脂肪   脂肪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脂肪可分为三类: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是脂肪的优质来源。   癌症患者在饮食中,应选择不饱和脂肪以替代饱和脂肪,尽可能避免反式脂肪。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35%-50%。可适当增加富含n-3及n-9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图片来源:123RF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可以为身体活动和各器官发挥功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分为能被消化吸收的一般碳水化合物,以及不能被身体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   通常,癌症患者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5%-50%。   水   身体各细胞需要水来发挥功能,帮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维持体温,排除废物等。如果水摄入不足,或者因癌症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呕吐或腹泻,可能会造成失水过多,导致身体脱水,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癌症患者日常饮水一般按每天30 mL/kg-40 mL/kg补充,使每日尿量维持在1000 mL-2000 mL。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人特别注意防止饮水过多;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呕吐、腹泻或进食量不足,则需要额外补充水分。   矿物质及维生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中,如果饮食均衡,吃不同种类的食物,通常会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没有缺乏的情况下,不建议额外补充。   […]

半夏
从2020全球癌症数据漫谈癌症

从2020全球癌症数据漫谈癌症

半夏
疫苗:用自带“杀癌武器”,歼灭肿瘤

疫苗:用自带“杀癌武器”,歼灭肿瘤

新型冠状病毒至今已近两年,全国一心抗击新冠效果绰约。疫情已将过去,回望总结,疫苗在其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既然疫苗作用这么好,癌症领域是否也有癌症疫苗来造福患者呢? 01 “小疫苗,大作用” 2010年4月,第一个癌症疫苗Provenge在美国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上市[1],自此开启了癌症疫苗临床研究的新时代。   时至今日,肿瘤疫苗已出现多种形式,载体各种各样,包括树突细胞(DC细胞)、mRNA、多肽、病毒载体等,且其疗效也已经初步得到证实。   2017年7月,英国权威杂志《Nature》上由Patrick Ott教授带领的团队发表了I期试验结果[2],证明了新抗原疫苗(neoantigen)对于癌症治疗的效果:   6名患有黑色素瘤且复发可能性高的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接受NeoVax疫苗治疗,结果发现:在观察随访的25个月中, 4名III期黑色素瘤的患者无人复发,2名IV期黑色素瘤的患者复发,但是经过PD-1药物治疗后全部治愈! 图:手术联合新抗原NeoVax疫苗后,6名患者疾病的进展情况   2021年1月,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关于一篇临床试验的结果[3],证实了树突状细胞(DC细胞)疫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   该试验共包括8名复发可能性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在术后18周开始接受DC细胞疫苗治疗。   结果发现:经过新抗原DC疫苗治疗后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达四年!   不仅如此,实验还发现,新抗原DC疫苗可进一步诱导出更强大、更持久的的免疫反应,使得疫苗的抗癌效果远超4年!     2021年6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科研人员发布了又一个癌症新抗原疫苗的临床疗效结果[4]:   新型树突细胞疫苗AV-GBM-1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II期临床发现,与传统治疗方案(放疗+替莫唑胺)相比,AV-GBM-1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提高了50%(10.4个月 vs 6.9个月),同时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2%!   02 新抗原疫苗,何方神圣? 通俗来说,新生抗原,也就是癌细胞表面“不正常”的位置。   一个细胞,之所以成为肿瘤细胞,多是因为产生了某种基因突变,而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蛋白质的改变,这种蛋白质可以被免疫细胞(尤其特异性T细胞)认出。 这些突变的、可以刺激免疫反应的蛋白序列,就被称为“新生抗原”。   科研人员通过提取患者癌细胞,找出其中的新生抗原,然后与载体结合做成新抗原疫苗。这一疫苗注射回患者体内,可以激发特异性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进而杀伤肿瘤。 长效抗癌 治疗与预防双管齐下   肿瘤疫苗进入人体后,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并且刺激T细胞和B细胞产生记忆,使其源源不断产生新的抗体,直至杀死全部肿瘤细胞。   即便肿瘤复发,癌症细胞再次出现,由于免疫细胞有了记忆,也可以再次迅速激活,达到再一次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这种效果可以持续数十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治疗和预防的双管齐下!   图:疫苗刺激免疫反应后,抗癌效果长期存在 抗癌谱广 有全身杀伤作用 新抗原疫苗的杀伤哪些癌细胞,主要是看加上了哪种新生抗原,因此新抗原疫苗的杀伤作用并不局限于一两种癌症。   只要能找到对应的新生抗原,新抗原疫苗就可以起到杀伤作用。   对于患多种癌症的患者来说,研究人员可以在同一个疫苗上加上多种新生抗原,使得该疫苗在患者体内产生广泛杀伤作用,达到同时杀死多种癌症细胞的作用。 […]

半夏
​哈佛研究再添新“罪证”:这类食物可增加炎症性肠病风险

​哈佛研究再添新“罪证”:这类食物可增加炎症性肠病风险

超加工食品,如香肠、肉丸、薯条、方便面、炸鸡块、饼干、速食汤、碳酸饮料……是很多人喜爱,但却对健康有害的食物。之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常吃超加工食品与乳腺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近日,一项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研究,为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添加了新证据。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风险升高相关。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肠道炎症性疾病。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患者肠道免疫失衡,肠粘膜持续性炎症损伤。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就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会出现严重的腹痛和腹泻,其两次辞任首相均与该病有关。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美国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美国3个队列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245112名受试者,他们的年龄在25-75岁之间,83%为女性。   研究开始时,收集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饮酒量、吸烟状况,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药物使用信息。同时,还收集了受试者不同食物的食用量,包括未经加工或最低程度加工的食品;加工的、用于烹饪的食品;加工食品;以及超加工食品。   研究开始后,每2-4年对受试者进行1次随访,以更新基本健康信息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并统计炎症性肠病发病情况。   统计发现,超加工食品食用量较高的受试者,往往体重指数(BMI)较高,总的能量摄入也较高,身体活动较少。在平均长达22年的随访期间,共新发炎症性肠病857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488例,克罗恩病369例,发病率分别为6.7/10万人-年和8.9/10万人-年。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食用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风险升高,尤其是克罗恩病。   相比于超加工食用量最少的1/4受试者(超加工食品能量摄入占总能量摄入的约21%),超加工食用量最高的1/4受试者(超加工食品能量摄入占总能量摄入的约46.4%),患克罗恩病的风险升高了70%;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升高了20%。   此外,不同类型的超加工食品,对克罗恩病风险升高的影响也有所区别。超加工的面包和早餐食品;即食或热食食品;酱汁、奶酪和奶油,对克罗恩病风险升高的影响最显著。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超加工食品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炎症性肠病风险产生影响。首先,较高的超加工食品食用量,会减少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的新鲜、未经加工食品的食用,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超加工食品中含有可能促进肠道炎症的添加剂,如氯化钠;第三,超加工食品中的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增加肠道发生炎症的风险;第四,超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剂、增稠剂和其他添加剂等,也可能直接导致肠道炎症;最后,超加工食品中含有的纳米颗粒,如氧化钛等,可能也会增加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   不过,超加工食品增加炎症性肠病,以及不同类型超加工食品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风险影响的机制,目前仍未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经常食用超加工食品与炎症性肠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试者的饮食依赖于回忆,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最后指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饮食的改变。“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超加工食品在炎症性肠病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支持。减少、避免食用超加工食品,将有助于减少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整体健康的提升”。   参考资料 [1] Chun-Han Lo, et al.,(2021).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Risk of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

半夏
因为不良反应被劝退?明星疗法安全性必须关注!丨世界患者安全日

因为不良反应被劝退?明星疗法安全性必须关注!丨世界患者安全日

药物为疾病而生,但药物使用伴随的不良反应却会带来严重后果。为进一步提升民众卫生安全意识,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卫生保健造成的可避免伤害,2019年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将每年9月17日定为世界患者安全日(World Patient Safety Day)。 近年来,CAR-T疗法结合了“基因疗法”和“细胞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了一个科技感十足又似乎触手可及的新希望,也因“天价神药”的价格议题常登头条。诚然,如接受CAR-T治疗从濒临死亡到无癌生存9年的痊愈者Emily的奇迹,是给每一个肿瘤患者狠狠打了一剂强心针,但这一剂强心针是否安全也不容忽视。在世界患者安全日之际,就让小编给大家好好理一理基因疗法的“翻车史”。 基因治疗的过去: 因何而起,因何折戟 什么是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的或者有治疗作用的外源基因插入到靶细胞中,修复靶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或者替代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技术。 简单一点的解释呢?目前,治疗疾病多是对症治疗,虽有效,但治标不治本,而基因治疗是针对异常的基因本身,修正异常的基因,或者用正常基因取代有缺陷的基因,外在的症状也会迎刃而解。 基因治疗的出现不得不归功于Szybalski等科研人员在1962年发现钙离子可刺激DNA转入细胞,为人工转移遗传物进入细胞迈出第一步。其后的三十年间,基因治疗飞速发展,人们也才在这个时候开始留意到了它的不良反应或许是致命的。 1999年,一项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的临床试验,将腺病毒将缺失的基因传递到患者体内用于治疗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缺陷(OTC)疾病,而其中一名18岁受试者Jesse Gelsinger在接受治疗的4天后死于强烈免疫反应导致的多器官衰竭。首例受试者的死亡给基因治疗发展史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是一个警醒,提醒人们注意风险。 基因疗法的现在: 热度不减,警钟高悬 随后,基因疗法的研发热度虽不减,但不良反应的警钟一直高悬。 日前,日本制药公司安斯泰来(Astellas)针对X连锁肌管肌病(XLMTM)患者实验性基因疗法AT132再一次发生受试者死亡的惨剧,该试验已于9月初暂停。 根据最新报告显示,又有1名参加此次治疗试验的患者,在本月早些时候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最终不幸死亡。该患者也是继去年12月暂停临床试验后,继续在ASPIRO试验中接受基因疗法AT132治疗的唯一一位患者。该名患者已经是过去短短的两年临床试验中第4次发生死亡事件。 无独有偶,就在本月,FDA为基因疗法的安全性问题召开“马拉松式”会议。在FDA的一份报告中审查了两种利用腺相关病毒或AAV进行治疗基因递送的基因疗法:诺华的Zolgensma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和Spark Therapeutics的Luxturna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尽管这些基因疗法很有前景,但FDA已经提出了从肝毒性到肾损伤再到神经元损失的安全问题。随着基因疗法走向市场以及患者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死亡屡屡发生,安全性问题已被监管机构看在眼里。 #  小编寄语 # 借着世界患者安全日,小编为大家理了理基因疗法的“翻车史”,汇集了基因疗法远近几十年的黑历史,只是为了再次敲响警钟。 基因疗法从概念的出现到疗法的落地,长短经历也不过是几十年,当下的困局不会永远困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基因治疗的技术日趋成熟,研发者对肿瘤领域的深拓,监管者的引导和管控,基因疗法终将成熟,这个科技色彩的肿瘤痊愈梦终会实现! #知 识 延 伸# 世界患者安全日:世界卫生组织194个会员国在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认识到患者安全是全球卫生重点,批准将每年9月17日设为世界患者安全日。世界患者安全日的目标是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增进全球了解,促进全球团结和行动。 患者安全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医疗系统日益复杂和医疗机构中患者伤害的增加而出现。其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风险、错误和伤害。该学科的基石是从错误和不良事件中学习以便不断改进。  

半夏
广电总局发声:停止网络宣传推销!快远离这个一级致癌物

广电总局发声:停止网络宣传推销!快远离这个一级致癌物

『成瘾,一级致癌物』   这两个足以引爆“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关键词,这次指向的不是烟、不是酒,而是槟榔! 对湖南至海南一带的朋友来说,槟榔确实是比烟酒更普遍的存在,甚至传出『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越吃越有』的坊间“口号”。 之前咚咚也写过许多槟榔和“半面人”的故事,但无奈槟榔的广告、销售持续,甚至嚼槟榔的习惯渗透了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 直到昨天,9月17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声: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该消息登上热搜,一时间不少“槟榔家属”、“槟榔受害者”纷纷热泪盈眶、拍手称赞。 这个既成瘾又是一级致癌物的槟榔,到底有多可怕? 槟榔,在中国,“口口”流传,诱发了90%的口腔癌。 如果你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可以手动搜索下槟榔手术、“割脸人”图片。 这颗黑色的果子正一步步蚕食中国人的口腔健康。 很多朋友可能对槟榔并不熟悉,甚至都没有见过它的样子。但在我国某些地区,槟榔就像生活中常备的口粮,互递槟榔成了人们见面的『社交礼仪』。海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深受其害,其中以湖南最甚。 早在2012年,槟榔就已经被世卫组织列入了一级致癌物。这可不像WIFI、红肉等2A、2B类“尚未确定是否会引发癌症”的物质,而是明确可能诱发癌症的1类致癌物。名单中,槟榔果、含烟草及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都榜上有名。与其一同被列为一级致癌物的还有乙醛、马兜铃酸、石棉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 槟榔与口腔疾病,甚至是口腔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我国医疗界已是公认的事实。 槟榔,寄生于舌尖上的庞大产业链 《中国牙科研究杂志》报道:2016年以来,长沙市与槟榔相关的口腔癌病例累计有8222例,整个湖南省约2.5万例。 当年曾有纪实报告《槟榔王国里的“割脸人”》,掀起一股抵制槟榔的之风,可风过无痕,在疯狂的营销下,嚼食槟榔之风席卷重来。 槟榔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原产地马来西亚,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槟榔种植和消费国。 在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咀嚼槟榔是一种传统习俗,在中国湖南、海南等地区,两个熟人见面,除了相互递烟,还会从兜里掏出两颗槟榔,一边聊天,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 令口腔医学界更加忧虑的是,槟榔,这次已经润物细无声般地潜入全国各城市,遍地开花。作为一种具有成瘾性的软毒品,它的极速传播超乎想象。 槟榔,是提神醒脑续命还是害命?   “工作熬夜来一颗,提神醒脑,比吸烟、喝咖啡更有效,冬天来一颗,汗流浃背,好过保暖内衣。”  中医记载,槟榔的功效是“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破症结,驱虫,行水,属驱虫药。” 据研究表明,槟榔碱是槟榔的主要保健和药理活性成分,可以杀虫,尤其是对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蛔虫中毒。 同时,它还可以使得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以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及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无论以上所说的药用效果大小和真假,吃完槟榔身体发热、精神充沛是槟榔爱好者的共同认知。槟榔带来快感,让人产生依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咀嚼槟榔的行列中来。 其实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槟榔体验并不好,『像被扼住了喉咙、头晕、胸闷,心跳加快,一股锁喉的感觉』,令人几乎要打120。但是很多年轻人的好奇心,不服输以及从众的群集效应,让他们又开始第二次第三次,逐渐成瘾而沦为槟榔的忠实客,“软性毒品”就这样普及开来。 嚼槟榔真的那么可怕吗?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以下简称),是嚼食槟榔的特异性疾病,属于癌前病变。 在与OSF患者沟通中了解到,他们在患病之前,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槟榔的危害,跟着身边的朋友进行了尝试,几次后便上瘾了。但是槟榔的成瘾性并不象毒品那么严重,想戒掉也不是特别困难,他们认清了槟榔的危害后都能彻底地戒掉并不再复食,虽然经过治疗后口腔粘膜病变恢复比较缓慢,但是毕竟避免了病情的发展与恶化,多半是会最终康复的。   但是,如果OSF向口腔癌突变,预后将变得非常差,因此早期干预阻断病变发展显得极其重要。   然而我们也发觉一个无奈的现状,嚼食槟榔既不是法律所禁止的,而且有很多的槟榔客完全抵制这种医学科普。一位OSF患者把我们的槟榔致癌科普发到了槟榔爱好者微信群里想唤醒他们,立马就被踢出了群。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数百万例OSF患者,他们并非一个个都顽固不化,多半已经或者正在接受治疗并远离了槟榔。 这一次,广电总局让槟榔从广播电视、网络上“消失”了,那么在楼下小商店、亲朋好友礼来时、“搬砖”格子间,我们也更是时候向槟榔说拜拜了! 远离槟榔,守护健康。  

小D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如何充分发挥睡觉的益处?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如何充分发挥睡觉的益处?

你是否感觉,每天晚上大脑都会放映一部部“电影”,梦醒后却睁眼就忘?你是否发现,明明睡眠时长都差不多,为什么有时候醒来精神抖擞、有时候却无精打采? 睡觉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占每天时间的三分之一。但是,你的睡眠质量达标吗?你知道睡觉时大脑在做什么吗?该如何享受睡觉、充分发挥睡觉的益处呢? 图片来源:123RF 睡觉有规律可循 睡眠存在一个生物节律,即睡眠周期。一个睡眠周期大约是90分钟,在90分钟里,我们会经历5个不同阶段。 第1阶段(入睡期):是睡眠的开始,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5%~10%。此时是浅睡眠,会感到意识模糊、朦朦胧胧,很容易入睡也很容易惊醒,眼睛、肌肉活动都很慢; 第2阶段(浅睡期):开始正式睡眠,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45%~55%。此时大脑活动变慢,眼动停止,呼吸平缓,体温降低; 第3阶段(熟睡期)和第4阶段(深睡期):均属于深度睡眠阶段,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15%~25%,此时不易被叫醒,如果被叫醒,往往在一段时间内站立不稳、东倒西歪。睡眠的生理修复功能大多出现在这个阶段。 以上4个阶段均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象,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这个过程就像下楼梯,我们下到越来越深的楼层,就是进入越来越深的睡眠。 第5阶段(快速动眼期):很容易被惊醒,通常伴有翻身动作,眼球会呈现快速跳动的现象也会做梦,似乎又进入了第1阶段的睡眠,但实际上进入了快速眼动睡眠(REM)期,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25%。 我们通常会在整夜睡眠中经历4~6个连续的睡眠周期。假如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睡眠,通常会在90分钟的倍数时间后醒来,例如4个半小时、6小时、7个半小时等。但如果在熟睡期和深睡期被强行叫醒,就可能会明显影响精神状态。 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出现以下迹象表明睡眠质量可能有待改善: 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入睡:如果已经到了睡觉时间,但躺下半个小时还睡不着,说明生理和心理还没做好睡觉的准备,可能是你在睡前做了一些刺激性太强的运动等。但如果长期无法在半小时内入睡,需要考虑失眠问题了。 经常每晚醒来不止一次;半夜醒来时,躺着超过20分钟睡不着:如果夜里醒来几次,但都是翻个身又睡过去了,不代表有问题。如果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醒来2次也属正常,老人可能需要30分钟才能入睡。 在床上的时候,睡眠时间小于85%:如果待在床上看手机的时间大于睡觉时间,那睡眠很可能隐藏着大问题。 醒后觉得累,且白天难以集中注意力,只能用咖啡来提神;平时感觉压力大、情绪低落易生气、疲惫。 皮肤出现破裂,眼睛浮肿、发红或出现黑眼圈或眼袋;经常觉得饿,想吃垃圾食品且体重增加。 那如果美美的睡了一觉,大脑在睡觉时做了些什么呢? 图片来源:123RF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 在我们睡觉期间,大多器官都仍在继续工作,大脑尤其活跃。 不睡觉的情况下,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如乳酸,以及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Aβ蛋白和tau蛋白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类淋巴系统的帮助下,通过脑脊液与富含代谢废物的脑间质液,将体液和代谢废物排出大脑。有效清除这些代谢废物,有助于保护大脑。 发表在《科学》(science)的研究表明,睡觉时可以激活类淋巴系统,使脑间质液的流动增加60%,尤其是在非快速动眼期(慢波睡眠期)。类淋巴系统会清除多达60%的大蛋白(如Aβ蛋白和tau蛋白)和有害溶质。这意味着,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清除废物、给大脑排毒,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 而睡眠不足、昼夜节律混乱(如轮班工作)、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下会降低类淋巴系统的功能。该研究还提到,长期睡眠不足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中风、亨廷顿病、癫痫、神经胶质瘤、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性疼痛等。 图片来源:123RF 睡多长时间才叫充足? 既然睡眠不足的危害有这么大,那么是不是多睡就好呢?是不是睡得越多越健康呢?我们先来看两项让人意外的研究。 近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学》(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发现:老年人(64岁以上)的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与认知受损有关。然而,成像数据显示只有睡眠时间过短与淀粉样蛋白(Aβ)负担增加相关。也就是说,睡眠时间≤6小时或睡眠时间≥9 小时,都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损伤有关;且睡眠时间≤6小时还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 另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表明,午睡或夜间睡眠时间过长,都与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1.7岁)的健康危害增加相关,增加中风的风险。具体来说: 夜间睡眠时间≥9小时的人比夜间睡7-8小时的人,中风风险高23%; 午睡时间超过90分钟的人比午睡1-30分钟的人,中风风险高25%; 睡眠质量差的人比睡眠质量好的人,中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脑溢血)的风险分别高29%、28%和56%; 夜晚睡眠时间、午睡时间、睡眠质量与中风的关联效应还会叠加。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在《临床睡眠医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发表的声明中指出:在睡眠时间上,虽然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相同,但为促进健康: 推荐成年人每晚睡7-9小时; 老年人每晚睡7-8小时; 6-13岁儿童每晚睡9-11小时; 14-17岁青少年每晚睡8-10小时。 对于什么时候入睡,则并没有特别精确的时间,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满足对应年龄的推荐睡眠时间就好。 虽然我们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只要我们按照自己的睡眠周期和睡觉习惯,不断调整和尝试,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质量睡眠方法,充分发挥睡觉的益处、预防疾病。   参考资料 [1] Winer JR, Deters KD, Kennedy G, […]

半夏
肾癌 靶向用药和免疫治疗用药:《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肾癌》

肾癌 靶向用药和免疫治疗用药:《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肾癌》

肾癌也称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2位,且以每年 2%~3% 的频率增加。肾癌的治疗多采取 MDT 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即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和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子分型、侵及范围及发展趋向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放疗等手段,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诊疗指南2020》、《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2020版)》以及《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肾癌V4.2021》的颁布,对肾癌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离不开药物,尤其对中晚期肾癌患者,药物治疗更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癌的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改善肾癌患者的预后,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药事质控专家委员会牵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肿瘤药师分会共同组织来自全国的若干药学专家组成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组,根据《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及抗肿瘤药物管理相关规定,结合目前国内肿瘤专科药师临床处方审核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肾癌》。     本共识按照处方审核流程,以结构化表格的方式进行审核点的具体阐述。 (1)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审核:根据药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禁忌”及“谨慎使用”内容,同时参考指南推荐方案中对患者体力状况评分的要求进行编写。药师可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及诊断快速判断患者是否为使用本方案的高危人群。 (2)治疗方案审核:适应证根据国内上市药品说明书及指南进行编写,指南推荐但未列入国内上市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标注为“超说明书适应证”;药品的使用剂量及使用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及指南推荐;药物相互作用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循证证据进行编写,帮助药师快速审核处方中不适宜的药物联用情况。 (3)器官功能与实验室指标:主要来源于药品说明书对患者器官功能具体指标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高血压病、高血糖等)进行不局限于所列指标范围内的器官功能评估。 由于治疗目的不同,不同患者的疗程存在较大差异,本共识不对治疗疗程进行推荐。   目前国内用于肾癌治疗的靶向药物有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培唑帕尼 (pazopanib)、阿昔替尼(axitinib)、依维莫司(evero‐ limus)、仑 伐 替 尼(lenvatinib)、安 罗 替 尼(anlo‐ 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贝伐珠单抗(bevaci‐ zumab)等 9 种,此类药物处方/医嘱的审核要点见表1。 目前国内用于肾癌治疗的免疫治疗药物有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 zumab)、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和重组人干扰素 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此类药物处方/医嘱的审核要点见表2。 本共识中对合法性审核、非常规处方复核和预处理审核不做具体说明。 合法性审核应根据《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的第十三、十四条进行。   非常规处方建议提请上级药师或MDT团队进行复核。非常规处方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患者特殊:属于抗肿瘤药物禁忌使用人群的患者; (2)治疗方案特殊:非指南共识推荐方案;非备案的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包括剂量、浓度、给药途径、给药顺序、适应证等)。   预处理审核应根据药品说明书对多数患者使用前的预处理建议制定,但对于特殊患者(如高血压病、高血糖等),应在有充分循证证据的情况下,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预处理方案的调整。肾癌药物治疗基本不包含化疗,基本不涉及预处理环节。  

半夏
14种高发癌症的防治方法,一定要知道!

14种高发癌症的防治方法,一定要知道!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到来,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为提高大家警惕及预防癌症发生……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扩展至14个,包括了详细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那么,哪些人群是14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什么样的方法去检查呢? 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1. 吸烟≥20年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 被动吸烟者; 3.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肺癌筛查建议: 1.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胴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3.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肺癌预防建议:  1. 不吸烟或戒烟; 2. 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 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暧、接触油烟等; 4. 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肠癌 大肠癌高危人群:  1.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大肠癌筛查建议:  1.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

半夏
CT检查的辐射影响大吗?(辐射知识小科普)

CT检查的辐射影响大吗?(辐射知识小科普)

有很多读者询问辐射的问题,想了解一些检查带来的辐射影响大不大等问题,比如CT检查的辐射影响大吗?孕妇需要穿防辐射服吗?今天就讲一点辐射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从辐射方面来解释为什么不需要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CT,另一方面简单介绍一些辐射常识以及孕妇的防辐射服是否有用。   NO.1 为什么不需要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CT 中国的胃肠癌和很多肿瘤的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时,经常被要求每3个月就复查CT,这其实是不恰当的,也忽视了辐射危害,其实很多临床医生也并不清楚辐射导致患癌的风险。 美国NCCN权威指南推荐的标准复查策略:术后每半年到1年做一次胸部CT和腹部增强CT就足够。除非出现特殊的征象提示可能出现复发转移,比如像发现肿瘤标记物CEA明显升高,或者出现了可疑的症状:诸如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骶尾部酸胀感要高度怀疑局部复发、肺癌术后的头痛头晕要怀疑脑转移,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复查,而不需要等待。(注意:晚期患者通常还是2-3月复查。) 会有读者甚至医生同行不理解,他们认为术后3年内容易复发转移,所以当然应该3个月做一次复查,万一肿瘤术后快速增长怎么办?并且拿出个别术后快速复发转移的患者来举例,这显然不对,拿极端个例来举例说明并不合适。 很简单的道理,比如之前我提到过目前国内乳腺癌最年轻的患者3岁,最年轻的肺癌9岁。那么为了早期筛查出所有的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医学是不是要规定从所有人2岁就开始查乳腺B超,和所有人从8岁开始查胸部CT,这样不就可以早期发现9岁患者的肺癌?这显然是荒谬的,这种极端的筛查策略带来的损伤远远比不上获益。 此外,如果极度担心术后转移复发,为什么不2个月做一次,或者干脆1.5月做一次检查,3个月一次复查怎么来的? 其实医生已经探讨和论证过,6-12月就是最佳的间隔,而不是3月。按照6-12月复查的患者,其生存期不比3月筛查的患者更短。不仅如此,CT有电离辐射,过量辐射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率增加。 下面以问答形式来进行解释。 1.很多患者和家属不放心,会询问我是否术后复查CT造成的辐射过多了,会不会造成伤害? 答:会的。主要是造成罹患第2次肿瘤的风险升高,但不影响原肿瘤的转移复发。 2. 辐射的剂量用什么参数表示? 答:患者受照辐射的剂量用mSV表示,数值越高,风险越高。 3. 辐射后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多少? 答:和辐射的剂量相关。CT辐射增加癌症的风险模型有很多文献,来自美国FDA的数据,普通人每增加10mSv的辐射量,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0.05%。 4. 做一次胸腹部CT后患者接受了多少辐射? 答:附图是单次CT后的辐射剂量。注意,胸部CT的辐射剂量比腹盆腔CT低的多,如果是胸部低剂量CT,辐射更低。但是普通腹盆腔CT的单次辐射量为8-15mSv,一旦增强,意味着需要连续3次的腹盆腔扫描,也就是单次腹盆腔增强CT受到的辐射可能高达45mSv,如果按照3个月一次,仅仅腹盆腔增强CT的辐射量就是4×45=180mSv,加上胸部CT,可能超过200mSv,按照10mSv增加0.05%计算,200mSv就可能是1%的风险。 5. 增强CT还有什么危害? 答:增强CT需要注射造影剂,有小的可能引起造影剂肾病和过敏,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 所以,如果了解了上述知识,各位根治术后切除干净的患者,你们还愿意每3月做CT检查么?(注意:本文指的患癌风险是患其它类型的癌症,而不是原肿瘤的转移复发。) 这也是为什么权威指南在肿瘤术后的随访复查,建议的是每半年至1年复查CT,国内很多专家建议的每3个月并不合适。尤其是复查腹盆腔增强CT,不要太频繁,你现在接受的损伤,可能在将来表现出来。  最后,该做CT复查就做,不该做CT就不要做。术后的患者很多都在紧张焦虑之中,经常非常担心,导致盲目的复查和盲目的使用多种不靠谱的药物或食物。建议别这么做,过犹不及。最重要的是吃喝拉撒睡都好,以及每日运动半小时,按照标准复查即可。 以上内容在知乎和微博发布后,收到了一些评论留言,针对这些反馈,这里补充解释几点: 1. 很多人抱怨每次住院筛查核酸做胸部CT或胸片的问题。确实是新冠大敌当前,不可不防,我们需要理解和遵守。 2. 筛查的胸片辐射很低,0.1mSv左右,1年哪怕拍数十次都没什么问题。低剂量胸部CT也很低,大约0.5-2mSV,也问题不大。 3. 普通的常规胸部CT可能达到7mSv。如果反复入院筛查,每次都用常规的胸部CT,并不合适。 4. 核磁复查没有辐射,但是贵,扫描的范围偏窄,需要时间更长,这也都是缺点。不过注意,如果看肝脏病变,别做增强CT,甚至PET-CT都不如增强核磁。 5. 肿瘤术后复查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增强CT,因为辐射剂量高。 6. 术后的患者建议6-12月复查,有症状及时复查。而晚期有病灶的患者,仍然建议2-3月复查。 7. 晚期的肿瘤患者其实不用太关心辐射致癌,因为很遗憾,大多数患者活不过5年。 8. 根治术后患者有治愈机会,当然需要考虑辐射致癌问题。100mSv相当于0.5%的患癌风险,有的患者真的可能反复做CT,数年累积剂量达到1000mSv,那就是5%的患癌风险。 NO.2 辐射小常识及孕妇为什么不需要防辐射服 1.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电脑、手机等产生的电磁辐射,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对人体有害(意思是如果非特殊行业的情况,日常上班族穿防辐射服并无用处,是妥妥的智商税)。而电离辐射确实是有害的,包括X线、γ射线和中子线等等,过量辐射可以致死。电离辐射的危害完全和辐射剂量成正比,剂量越高,危害越大。普通人最常接触的额外辐射就是医学检查带来的电离辐射。一些工种的额外辐射量可能明显增加,比如放射科的技术人员和介入科医生。(所以他们都佩戴剂量监测设备,每3个月测是否遭受了过量辐射。) 2. 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无时无刻地接受到电离辐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指的是每个人每年接收的本底辐射有多少,中国人一般为2~4mSv每年(mSv就是一种辐射的统计单位)。注意,各地区是有差异的,比如芬兰和瑞典可以达到6~8mSv每年,美国的某些地区可以达到10mSv每年,远高于中国。3. 一次胸片的量大约是0.1mSv,这远远比不上有些地区的本底辐射量。所以,孕妇无论在怀孕期间或备孕期间,接受一两次胸片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都比不上别人呆在高本底辐射区域受到的天然照射,不用太担心,不过建议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还是尽量避免,毕竟孕妇心里踏实也是非常重要的。4. 低剂量的辐射增加患癌风险的可能性非常低,远远比不上吸烟的危害。如果一个吸烟的患者,戒烟比避免辐射重要性高太多。 END  

半夏
【预防癌症转移】基因检测,或可提前预见癌症转移器官!

【预防癌症转移】基因检测,或可提前预见癌症转移器官!

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什么? A.继发出血 B.继发感染 C.广泛转移 D.疼痛 长期以来,癌症已被人为的披上一层“死亡通知书”的外衣。其实,肿瘤转移才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90%的肿瘤患者死亡,都是因为肿瘤转移造成的。 良性肿瘤通常不转移,因此易于进行手术切除而使患者存活。而恶性肿瘤则是指肿瘤已经侵入并且破坏邻近组织结构或者已经播散到远处组织器官,并形成继发性肿瘤,转移是导致90%以上癌症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 回答完上面的问题,我们接下来看看癌症的转移途径有哪些呢? 癌症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癌症常常在身体的某个区域以一个肿块作为起点,如果这个肿块不被消除,癌细胞就能够扩散到附近的器官中,就算是再远的器官也一样,比如大脑。癌细胞扩散的过程被称为“癌转移”。     癌症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种植性转移、淋巴性转移和血行性散布感染。   癌细胞一旦到了新的地方,就会再次开始增殖,然后形成一种叫做“微转移癌”的小肿瘤,当这些小肿瘤发育完全,就形成了整个癌转移的过程,不同癌细胞还有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转移,就像前列腺癌常常转移到骨髓中,但结肠癌却喜欢转移到肝脏里。 基因检测或可提前预见癌症转移器官? 基因检测除了指导临床用药以外,或可提前预见癌症转移至什么器官?今天,我们看看荷兰癌症研究所参与的一项关于“IV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分子状态与转移器官诊断”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PMID:29858031] : NSCLC的分子状态与诊断时的转移模式相关; EGFR+肿瘤往往比三阴性肿瘤更容易发生骨和胸膜转移; EGFR+肿瘤往往比三阴性肿瘤更少发生脑和肾上腺转移; KRAS+和ALK+肿瘤分别在肺和肝脏的转移发生率较高; 注:三阴性肿瘤指EGFR,KRAS和ALK都是阴性的肿瘤。 比较分子亚群在肿瘤转移比例中最常见的7种转移性的器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是骨,胸膜,肺和脑;*P-value compared to triple negative < 0.05, ** < 0.01,*** < 0.001 adjusted for clinicopathological variables. 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通常是由分子改变所驱动的,如KRAS+,EGFR+及ALK+。 2013年NCR共鉴定8608个NSCLC,其中5462个(63.4%)腺癌或NSCLC-NOS,其中3323例(60.8%)为IV期,阶段无法评估。最终纳入2052例肿瘤:218例EGFR+, 784例KRAS+,42例ALK+,1008例三阴性。 对于每个转移器官,将每个分子亚型的转移肿瘤的比例与三阴性肿瘤相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与三阴性患者相比,EGFR阳性(19del和L858R)患者发生骨转移(19del:47.8%;L858R:61.4%)和胸膜转移(19del:36.7%;L858R:38.6%)更多;发生脑转移(L858R,10.0% vs. 22.0%)和肾上腺转移(19del,5.6% vs. 19.1%)要少一些。 发生KRAS G12A突变的患者比三阴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转移(42.9% vs. 31.5%);发生G12V突变则更容易发生肺转移(29.5% vs. 20.3%)。 在长达30.2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里,三阴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8.9月)比EGFR+(18.2月)和ALK+(15.4月)患者低,但比KRAS+(8.8月)患者高一点。 在所有的分子亚型中,与没有发生肝转移患者相比,肝转移患者有更低的总生存期。只有在KRAS+患者中,骨,胸膜和肾上腺转移与总生存期恶化相关。 […]

半夏
NSCLC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价值攻略!

NSCLC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价值攻略!

一文了解抗血管生成治疗在NSCLC中的应用 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人群中肺癌占比17.9%,排在第一位;2020年中国肺癌死亡人数71万,占比23.8%,在中国肺癌是男性第一高发癌症,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死亡率也高居第一[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肺癌中占比超过80%,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2]。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晚期NSCLC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为了详细阐述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中的应用,医学界肿瘤频道邀请到安岳县人民医院谭祥教授结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NSCLC诊疗指南2020版》[3]以及国内外两项经典临床研究(以下简称“指南”)中的相关临床应用进行精彩解读。 抗血管生成药物打破传统治疗局限 谭祥教授分享道:“当前NSCLC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包括三大类: (1)靶向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 (2)靶点包括VEGFR的多靶点小分子TKI; (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其中VEGF-VEGFR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是研究较早,也是应用较为成熟的血管靶向药物[4]。贝伐珠单抗是首个被批准应用于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的VEGF单克隆抗体。此外,多靶点小分子TKI如安罗替尼,主要用于晚期NSCLC三线治疗。 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传统标准方案,但对应的5年生存率依然很低,不足5%[2]。在过去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细胞生长需要新生血管维持[4],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组织压力升高,从而在调节乏氧状态和免疫抑制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联合使用可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延缓耐药,且不良反应可管理。” 国内外两项III期临床试验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惊艳疗效 众多研究数据证实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ECOG 4599研究以及我国的BEYOND研究两项经典III期临床试验表明,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以为晚期的非鳞NSCLC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尤其是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客观缓解率(ORR)均获得显著改善。 ECOG 4599研究是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NSCLC的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了初治的IIIB、IV期或复发非鳞NSCLC患者878例,1:1随机接受CP方案(卡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15mg/kg)6个周期治疗,直到疾病进展(PD)。主要研究终点为OS,次要研究终点为ORR、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以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OS为12.3个月,对比单纯化疗组的10.3个月,延长了2个月(P=0.003),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此外,预设分析显示,肺腺癌亚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OS结果为14.2个月,相较单纯化疗组延长了3.9个月[5]。 图1.ECOG 4599研究 OS率曲线图   图2.ECOG 4599研究 PFS率曲线图 而另一项BEYOND研究,是在国内展开的I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中国NSCLC患者的疗效。该研究纳入了276例中国IIIB期/IV期初治非鳞NSCLC患者,1:1接受CP方案+贝伐珠单抗/安慰剂3周方案,直到疾病出现进展。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和ORR。 该研究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CP方案较单纯化疗PFS延长2.7个月(9.2个月vs 6.5个月,HR=0.40,p<0.001),OS延长6.6个月(24.3个月vs 17.7个月,HR=0.68,p=0.0154)。[6] 图3.BEYOND研究PFS率曲线图 图4.BEYOND研究OS率曲线图 谭祥教授表示:“ECOG4599研究纳入的患者多为欧美人群,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组对比单纯化疗组OS延长了2个月,而在国内开展的BEYOND研究纳入的多为中国患者,结果显示OS延长6.6个月,这也证明了贝伐珠抗联合化疗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更为显著。” 抗血管生成药物无驱动基因NSCLC治疗中的应用 谭祥教授提到:“根据指南中的推荐情况来看,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了目前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NSCLC、体力状况评分较好(PS=0-1)的患者中,含铂双药化疗+贝伐珠单抗或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被指南作为I级推荐,且证据级别为1A类。 对于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的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最多6个周期,随后给予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贝伐珠单抗推荐剂量为15mg/kg体重,每3周给药一次(15mg/kg/q3w)。 谭祥教授分享道:“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晚期NSCLC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贝伐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已经得到广泛循证的证实,但现实情况仍有大部分患者因经济状况、安全性顾虑等选择单纯化疗。临床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线情况,衡量患者的获益风险,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方案。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治疗新方案的发展,为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开拓了新思路,期待未来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中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 [1].IRAC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报告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0, 42(12):1063-1077.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00918-00836. [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0版 [4].Peng Q, Li M, Wang Z, et al. […]

半夏
【收藏】5种常见肿瘤急症的处理方式

【收藏】5种常见肿瘤急症的处理方式

肿瘤急症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的浸润、压迫、转移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 常见肿瘤本身引起的急症有肿瘤压迫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颈部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呼吸困难、出血、穿孔(例如消化道穿孔)、肿瘤导致的发热和感染、疼痛、代谢危象(高钙血症、低钠血症)等。 肿瘤患者急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可发生在肿瘤的各个阶段。 对于早中期患者,这些急症如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不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也为以后的治疗争取了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肿瘤进展并发症多,往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时要权衡利弊,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本文重点介绍5种肿瘤相关急症的处理与基本治疗方案。   一、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血钠浓度>120 mmol/L时,患者很少出现症状。 血钠在115 mmol/L~120 mmol/L时,患者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痉挛、乏力等症状。 血钠<110 mmol/L时,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幻觉、癫痫、椎体外系症状、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诊断步骤: 低钠血症的鉴别可以分3步: 确定是否存在真正的低钠血症,需要计算血浆渗透压,不同渗透压时低钠血症病因不同; 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状态判断是水潴留还是水丢失; 测定尿钠浓度,确定肾丢失或肾外丢失。 实验室检查: 血钠低于135 mmol/L可诊断为低钠血症。尿钠>20 mmol/dl为肾丢失钠增多,尿钠<20 mmol/dl为肾外丢失。正常容量低钠血症患者的尿钠浓度>20 mmol/L,高容量低钠血症患者尿钠浓度<10 mmol/dl。 低钠血症治疗 1. 急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低钠血症发生在48小时内,治疗目标为每小时使血钠升高2 mmol/L,可静脉滴注3%氯化钠,同时注射袢利尿剂以加速游离水的排泄,使血钠浓度恢复更快;如果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症状(例如抽搐或昏迷等)可加快滴速。 在最初24小时内,每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血清电解质、液体平衡,随着病情缓解,间隔时间至6~8 小时,随后监测时间延长至12~24 小时。 2. 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寻找病因,病因去除后有些低钠血症随之消失;病因暂时不能去除的患者,限制水的摄入,抑制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增加溶质摄入并适当促进水排泄。 治疗原则为血钠上升不快于每小时0.5 mmol/L,第1个24小时内血钠不高于120 mmol/L。 3. 失钠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治疗主要原则是补钠,应首先给予等渗生理盐水,等渗盐水既可以补充血容量又能够提高血浆中钠水平。 利用下列公式计算补钠量:缺钠量(mmol/L)=(正常血钠-患者所测血钠)×体重×0.6,1克氯化钠相当于17 mmol,女性按总体水的50%计算,第1个24小时先补给总量的1/2~1/3较为安全。输葡萄糖注射液会加重低钠血症。 4. 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这类患者治疗比较困难,纠正低钠血症给予钠盐可加重水肿,纠正总体水过多用利尿药则可加重低钠血症。原则上每天摄入水量应少于每天尿量和不显性失水量之和,可适当使用襻利尿剂增加水的排泄;限水外,同时也要限钠,一般每天氯化钠摄入量不超过3克。 5. 脑耗盐综合征(CSWS)治疗 CSWS大多是一过性,多3~4周后逐渐恢复,处理原则主要是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钠负平衡,以平衡液静脉滴注治疗为主,同时,纠正低钠血症过程中,需要控制血钠的纠正速度,防止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 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是基础检查,白细胞计数是诊断依据,并应行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血培养推荐同时行两套血培养检查:存在中心静脉置管(CVC),血标本从CVC管腔采集和外周静脉采集;无CVC,应采集不同部位静脉两套血标本培养。 […]

半夏
​阿替利珠单抗+肿瘤电场疗法?这背后是什么原理…… 丨 肿瘤情报

​阿替利珠单抗+肿瘤电场疗法?这背后是什么原理…… 丨 肿瘤情报

要点提示 JCO:卡培他滨可用于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 替雷利珠单抗上市申请获美国FDA受理,治疗食管鳞癌 阿替利珠单抗+肿瘤电场疗法?来看肿瘤治疗新花样! 仑伐替尼仿制药即将再添两家 01 JCO:卡培他滨可用于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 近日,一项探索在一线治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效果的研究在JCO发表,结果显示,尽管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控制疾病,但并未能延长OS。卡培他滨(不联合贝伐珠单抗)可用于延长一线治疗16周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图1:研究截图 在该研究中,新诊断的mCRC患者1:1分配至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主动监测(AM)组。主要结局为PFS。 2014年3月-2020年3月,在英国88个研究中心中,254例新诊断的mCRC患者被随机分配(1:1)至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主动监测(AM)组(127例接受卡培他滨,127例接受AM),主要结局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显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显著提升了患者的PFS(HR= 0.40;95%CI,0.21-0.75;P < 0.0001),但未观察到OS显著改善(HR,0.93;95%CI,0.69-1.27;P = 0.66)。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依从性良好,且毒性与预期一致,包括≥2级疲乏(25% vs. 12%)、腹泻(23% vs. 13%)和手足综合征(26% vs. 3%)。组间无显著生活质量差异。 02 替雷利珠单抗上市申请获美国FDA受理,治疗食管鳞癌 近日,百济神州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抗 PD-1 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BLA),用于治疗既往经系统治疗后不可切除、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 03 阿替利珠单抗+肿瘤电场疗法?来看肿瘤治疗新花样! Novocure公司今日宣布,与罗氏(Roche)达成一项临床试验合作,将肿瘤电场疗法(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与抗PD-L1抗体阿替利珠单抗联用,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 图2:肿瘤电场疗法原理 肿瘤电场疗法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技术,具有独特的频率范围(100~500 kHz),使电场能够穿透癌细胞膜,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使受影响的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此外,可以通过调整电场频率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不影响大部分健康细胞。 04 仑伐替尼仿制药即将再添两家 近日,又有两款仑伐替尼仿制药即将获批。齐鲁制药(受理号:CYHS2000144)和成都倍特(受理号:CYHS2000156)双双进入「在审批」阶段,加上此前获批的3家,国内仿制药即将到达5家。 参考文献: [1] Adams RA, Fisher DJ, Graham J, et al. Capecitabine Versus Active Monitoring in Stable […]

半夏
双免疫一线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近1/4患者生存超3年

双免疫一线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近1/4患者生存超3年

CheckMate-743仍是目前唯一证明一线免疫治疗能够改善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获益的III期临床研究,患者的生存获益已超过3年   研究数据将在 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线年会口头报告专场中发布 间皮瘤是欧狄沃联合逸沃在3年或更长随访期中显示出持久且显著生存获益的第四种癌症类型 9月13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了CheckMate-743临床研究三年随访结果。数据显示,与含铂标准化疗相比,无论组织学类型如何,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逸沃(伊匹木单抗)用于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 (MPM) 一线治疗显示出持久的生存获益。 在随访时间至少三年(35.5 个月)时: 欧狄沃联合逸沃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23%,化疗组为15%。 双免疫联合治疗进一步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7% (HR 0.73; 95% CI: 0.61 to 0.87]。此外,作为该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获得改善,双免疫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8.1 个月,化疗组为14.1 个月。 欧狄沃联合逸沃的安全性与既往报道的恶性胸膜间皮瘤一线治疗研究结果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这些结果(摘要编号#LBA65)将于 2021 年 9 月 17 日欧洲中部夏令时间(CEST)下午1:40/北美东部夏令时间(EDT)上午 7:40 在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线年会中发布。 瑞士洛桑大学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Solange Peters教授表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预后通常很差,五年生存率约为 10%。既往针对这种侵袭性癌症的治疗选择有限,而如今我们看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不仅有望延长患者生存,且与化疗相比,双免疫治疗带给患者的生存获益已持续了三年。这些结果向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双免疫联合治疗所带来的持久疗效。” 随访三年时(患者结束治疗约一年),与化疗组相比,更多接受欧狄沃联合逸沃治疗的患者获得了持续缓解。无论组织学类型如何,双免疫治疗均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持续缓解时间 (DOR): 对欧狄沃联合逸沃产生应答的患者中,有28%在三年时仍存在应答,而在化疗组中该比例为0%。 双免疫联合治疗组中患者的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为 11.6 个月,而化疗组为 6.7 个月。 双免疫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 (ORR) 与化疗组相当(39.6% vs. 44%)。 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胸部肿瘤开发负责人Abderrahim Oukessou 表示:“CheckMate -743 研究的结果改变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模式。在欧狄沃联合逸沃获批前,恶性胸膜间皮瘤已有近15年没有新的系统性疗法获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双免疫联合治疗在多瘤种中均显示出持续的生存获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四年随访时展现出的持久总生存获益。如今,这一联合治疗方式已被证实能够持续改善另一种胸部肿瘤,间皮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从而帮助罹患此类严重疾病的患者延长生存。” 欧狄沃联合逸沃已获得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全球 14 个医疗卫生监管机构的批准,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更多上市申请正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审评。 截至目前,以欧狄沃联合逸沃为基础的双免疫组合疗法已在五个瘤种的6项I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总生存( […]

半夏
一网打尽:中国6种最高发癌症的危险因素一文全知道

一网打尽:中国6种最高发癌症的危险因素一文全知道

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防癌建议,“多吃蔬菜能防癌”“加工食品少吃点”。那么到底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各类癌症的发生风险? 世界癌症基金会(WCRF)的持续更新项目(CUP)给出了答案。该项目对全球关于饮食、营养、运动与14种癌症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收集与分析,得出了权威结论。本文选取了中国发病率较高的6种癌症(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为您解读。       肺癌        一、已确定的肺癌病因 1.吸烟:吸烟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从未吸烟的人若被动吸烟同样也会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 2.已有肺部疾病:有某些疾病的病史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这些疾病包括气肿(增加144%的风险)、慢性支气管炎(增加47%的风险)、结核(增加48%的风险)、肺炎(增加57%的风险)。对肺炎衣原体产生抗体的人如果发生胸腔感染,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3.环境因素:职业暴露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包括暴露在石棉/结晶硅石/氡/多环芳烃/重金属等职业环境下。此外,由于燃烧或加热木材及煤炭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二、强有力的证据证明: 这2种因素会明确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1.饮用水中砷:研究显示:每年砷的摄入量≥19.5μg/ L与<9.1μg/ L相比,会增加47%的肺癌发生风险。每年砷的摄入量≥10000μg/ L与<400μg/ L相比,会增加108%的肺癌发生风险。 建议:远离任何剂量的砷! 2.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补充剂明确会导致正在吸烟或以前吸烟的人群中肺癌的发生风险。β-胡萝卜素补充剂的副作用主要见于重度吸烟患者,在使用β-胡萝卜素补充剂的人群中,每天吸烟超过42支与小于37支的人相比,肺癌的发生风险为RR=3.6。 建议:吸烟的人群注意β-胡萝卜素补充剂的使用。 三、有限的证据证明: 以下8种因素会明确降低肺癌发生风险 运动:能够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 大量食用蔬菜:每天食用300-400克蔬菜能够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对于目前正在吸烟人来说,每天食用蔬菜100克,能够降低12%的肺癌发生风险。 大量食用水果:每天食用200-300克水果能够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对于正在吸烟的人来说,每天食用100克水果能够降低9%的肺癌发病风险。 大量摄入维生素C:对于正在吸烟的人来说,每日摄入40毫克的维生素C能够降低13%的肺癌发生风险; 大量摄入异黄酮:与摄入最低量的异黄酮相比,摄入最高量的能够降低12%的肺癌发生风险。 含有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视黄醇(维生素A)的食物能够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 如何获取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的总称,在人体中存在的主要有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番茄红素以及β-隐黄素等,普遍存在于动物、高等植物、真菌、藻类中的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色素之中。 建议:每日摄入至少400克的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提供30克食物来源的纤维;如果你吃淀粉类的根和块茎作为主食,也要定期食用豆类。当然,也别忘记运动。 四、有限的证据证明: 以下3种因素会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红肉:每天食用100克红肉会增加22%的肺癌的发生风险。 加工肉类:每日摄入50克加工肉类,就会增加14%的肺癌发生风险。 酒精:每天摄入10克乙醇会增加4%的肺癌发病风险。少量的摄入不会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但接近40克/每天时肺癌的发病风险变得非常显著(P<0.01)。 建议:适量吃肉,尽量不喝酒。       乳腺癌       一、已确定的乳腺癌的病因 1.较早初潮(12岁之前)、较晚的自然停经(55岁之后)、没有生育过孩子和在30岁之后初次怀孕都将提高女性一生中接触的雌激素和黄体酮总量,并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2. 医院治疗中的电离辐射,例如X光照射,尤其是青春期时期的电离辐射,即使只有很少的剂量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3. 激素治疗(包含雌激素、黄体酮)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那些近期或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也会有一定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二、强有力的证据证明: 以下2种因素会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 […]

半夏
肿瘤治疗“晴雨表”:肝功能指标化验单中藏着治疗秘密!

肿瘤治疗“晴雨表”:肝功能指标化验单中藏着治疗秘密!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场所,有无数种的重要功能。主要功能包括糖的分解、贮存糖原;参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分泌胆汁;吞噬、防御机能;制造凝血因子……,如此,可以罗列好多好多行。因此,如果要全面系统地评价肝脏功能如何,其实需要无数项指标。但目前的医学水平并没有发展到可以完全评价肝脏各种功能好坏的地步,事实上,现在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就十来项,(如下图所示),能初略的反应部分肝脏功能。本文将对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进行介绍。 1、反应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迄今依然被认为是肝细胞损伤的“金标准”。 谷丙转氨酶(ALT): ALT存储于肝、肾、心肌、胰、脾、肺、红细胞、血清和骨骼肌中,以肝脏存储量最高,一般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肝内含量约为血中的一百倍,如果释放的酶完全保持活力,哪怕只有1%的肝细胞坏死,也可以使血清酶活力增加一倍。肝细胞内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在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坏死,肝细胞内转氨酶亦可由如此明显的浓度梯度差而泄漏入血中。因此,ALT是最能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指标。 但是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升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要到医院就诊。 谷草转氨酶(AST): AST也广泛存在于上述诸器官中.但以心肌细胞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细胞,,血清中含量极少,故血清中AST活性升高应排除心肌病变后才考虑肝脏病变。AST在肝细胞浆内只占20%,其余80%存在于线粒体内,在肝细胞浆内AST/ALT之比为0.6:1,而在整个肝细胞内两者之比为3:1,因此ALT是反映肝病变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而血中AST显著增高时,在排除心肌病变后,应考虑肝线粒体大量破坏、肝细胞坏死。ALT不高或轻微增高而AST明显增高时注意肝外因素损害,最常见于心肌损害。但当肝脏损伤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 ALT 枯竭,这时血液中的 ALT 反而降低,但是黄疸却持续升高,这种现象即所谓「酶胆分离」。这一特殊情况更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成人血清AST和ALT比值的正常值约为0.8。AST/ALT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是以ALT升高为主,AST/ALT的比值<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ALT和AST均升高,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AST升高明显,AST/AL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 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转氨酶的生成、释放少,而血清胆红素显着升高,出现“胆-酶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则提示病情凶险。 2、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 包括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间接胆红素(IBL )、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胆红素: 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时考虑胆道疾病,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时考虑血液系统疾病,二者均有增高时肝脏疾病多见。总胆红素: 17.1-34.2μmol/L,隐性黄疸; 34.2-170μmol/L,轻度黄疸; 170-340μmol/L,中度黄疸; >340μmol/L,重度黄疸。 胆红素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肝脏负责将其从血液中摄取并分泌至毛细胆管,经肠道细菌作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经肾脏排出。当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时,就会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血清中的胆红素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 如果同时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那么,黄疸了怎么办呢?首先要根据上述的表格和化验单中的数字,分析到底是哪一种黄疸: 梗阻性的黄疸 要么是有结石堵住了,要么就是有肿瘤压迫,要么就是其他原因把胆管堵住了;当务之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疏通管道呀(家里下水道堵了,还要半夜起来打电话叫工人师傅来修呢)——对于这类黄疸,胆汁引流是王道,其他的都是辅助性的。 肝细胞性黄疸 可以用一点保肝药,同时用一点退黄的药,比如思美泰、优思弗等,当然如果胆红素高得离谱,也是可以考虑胆汁引流的。 溶血性黄疸 一般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刚刚出生的婴儿,肿瘤患者发生率低,假如真的被你撞见了,那要仔细分析原因了,多半是由于肿瘤产生了一些“坏的分子“导致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是自身免疫性抗体,治疗起来比较头疼了,具体要请教你的主管医生,因地制宜地治疗了。 总胆汁酸: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与胆固醇的吸收、代谢及调节关系密切。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发生障碍反流入血,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升高。因此能较特异地反映肝脏的排泄功能,理论上血清胆汁酸测定可较胆红素更敏感地反映肝功能异常。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TBA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TBA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TBA就会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TBA明显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是一组同功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胆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已发现有ALP1、ALP2、AKL3、ALP4、ALP5与ALP6六种同功酶。其中第1、2、6种均来自胆道和肝脏,以胆道系统为主,第3种来自骨细胞,第4种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而第5种则来自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因此ALP增高时首先应判断是否因胆道系统损害所致,需结合TBA、GGT等指标具体判断。如上述指标同步增高,基本锁定ALP来源胆道,以毛细胆管或胆小管为主;如ALP单项增高注意胆道系统以外因素。 碱性磷酸酶是胆汁淤积的经典标志。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生理性的升高只见于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一般来说,不同肝病患者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胆汁淤积、肝癌、肝细胞损伤。ALP检测的缺点是骨病时也升高。 碱性磷酸酶病理性升高见于: 90%肝病患者ALP升高,但不会超过正常上界2.5倍,而对于阻塞性黄疸,特别是完全性阻塞时,ALP上升至正常上界2.5倍以上;对于肝衰竭患者,如ALP下降,则提示肝细胞广泛坏死。 1、肝胆疾病,主要为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 2、骨骼疾病; 碱性磷酸酶生理性升高主要见于生长期儿童和妊娠中晚期。 谷氨酰转肽酶(GGT): 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参与蛋白质代谢的酶,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脏、胰脏、肾脏、脾脏、脑、肺脏、骨骼中等,但人体血清中的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于肝脏,在肝内存在于肝细胞胞浆和胆管上皮细胞中。其临床意义与碱性磷酸酶大体一致,但易受药物(如苯巴比妥、扑痫酮、导眠能、酒精)诱导,因此特异性不如碱性磷酸酶。由于其在骨骼中分布极少,故可鉴别肝胆和骨骼系统的损害,弥补碱性磷酸酶的不足。是胆道疾病最敏感的标志。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见于各种原因的胆汁淤积。谷氯酰转肽酶活性在不同肝病中增高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肝外胆道梗阻、原发性肝癌、肝内胆汁瘀积、急性肝炎、肝硬化、中重度慢性肝炎。 GGT增高见于: 1、胆道阻塞性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 3、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3、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

半夏
体脂和血脂的三大误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体脂和血脂的三大误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细胞、神经纤维、激素、血液、组织、器官,以及每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脂肪。今天我们从心血管健康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有关体脂和血脂的误区。 图片来源:123RF 人越瘦,心血管越健康? 我们知道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大腹便便的向心性肥胖者。但这并不代表,人越瘦心血管越健康,尤其是女性。先前,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发现:虽然在男性和女性中,较高的肌肉含量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相关;但是,与脂肪含量较少的女性相比,无论肌肉含量有多少,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高似乎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 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11463名、年龄≥20岁的受试者,然后将受试者分为4个组,即低肌肉含量和低脂肪组、低肌肉含量和高脂肪组、高肌肉含量和低脂肪组以及高肌肉含量和高脂肪组。然后分析各位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和心血管疾病数据,结果发现: 与高肌肉含量和低脂肪组的女性相比,高肌肉含量和高脂肪组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低了42%。与低肌肉含量和低脂肪组的男性相比,高肌肉含量和高脂肪组的受试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6%,高肌肉含量和低脂肪组的受试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60%。 该研究中,不仅强调了健康男性和女性体内肌肉含量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还同时提示了女性体脂含量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 如果,适当的体脂有助于心血管健康,那健康的体脂是多少? 美国运动委员会建议: 健康的体脂百分比为:女性:21%~24%,男性:14%~17%; 可接受的体脂百分比为:女性:25%~31%,男性18%~25%; 肥胖的体脂百分比为:女性:>32%,男性>26%。 图片来源:123RF 化验单结果正常,就不用担心血脂? 通常,我们血脂化验单上的指标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甘油三酯。 一般来说,在各项指标中,医生更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因为这个指标和心梗、脑梗、动脉粥样斑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此外,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也与胰腺炎的风险升高有关。 通常,根据中国指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mmol/L,化验单上就不会有箭头出现;但是,没有向上的箭头也不能完全算正常。因为检查结果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不同的基础疾病和风险因素,有不同的血脂目标;而大部分医院的血脂化验单结果并没因人而异。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例,不同人群的目标值分别如下: 吸烟且肥胖(体重/身高的平方≥28)的人群建议:<2.6 mmol/L。 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 mmol/L就要吃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了,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将指标降到1.8mmol/L以下。 男性>45岁、女性>55岁的高血压患者(有吸烟史):<2.6 mmol/L。 冠心病、脑血管病人,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mmol/L就算增高,最好能把这项指标降到1.4mmol/L以下。 因此,虽然有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可能已经超标了。即使血脂化验单上一个箭头也没有,也需要复诊,由医生具体判断血脂情况。 图片来源:123RF 血脂检查结果异常,一定要吃药?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指出:血清甘油三酯的合适水平为 <1.7 mmol/L(150 mg/dl)。当血清甘油三酯≥1.7 mmol/L (150 mg/ dl)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 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干预3~6个月后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 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吃肥肉多、油腻性食物多、甜食多、喝酒多)对甘油三酯的影响很大,所以严格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酒等综合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但是,甘油三酯中重度升高(>5.6 mmol/L)往往与基因突变有关,单纯控制饮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需要及时用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脂药物,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 饮食控制对胆固醇增高的疗效较弱,胆固醇明显升高者,单纯依靠饮食控制(每日摄入胆固醇建议<300 mg)难以达到治疗目标,一般需要药物治疗。因为胆固醇的来源有饮食摄入和体内合成,其中体内合成的占比更大(约80%)。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依折麦布可以减少肠道吸收胆固醇,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抑制剂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指出,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40 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参考资料 [1] Srikanthan, P., […]

半夏
想要控制糖尿病?低热量、低碳水饮食,可能有帮助

想要控制糖尿病?低热量、低碳水饮食,可能有帮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可引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影响了全球4亿多人。糖尿病也是目前仍无法治愈的疾病,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相关死亡、伤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预期寿命。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除服用降糖药物外,饮食等生活方式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生活方式管理是控制高血糖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管理的始终。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有效控制自己的血糖,有望缓解2型糖尿病。在该研究中,“糖尿病缓解”定义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且不再服用降糖药物。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等四大组织在今年8月份发表的一份共识中指出,“糖尿病缓解”是指自发或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恢复至<6.5%(这也是糖尿病诊断切点),并且在没有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维持至少3个月。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79名年龄在30-75岁的受试者进行了干预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患有2型糖尿病、至少服用一种降糖药物,且体重指数(BMI)≥30 kg/m2。   按照1:1的比例,研究人员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89名)和对照组(90名)。干预组受试者在药剂师的指导下,调整肉类、蔬菜等食物食用量,限制碳水化合物(<50 g/天)、脂肪(35 g/天-45 g/天)和总能量(850 kcal/天-1100 kcal/天)摄入量,增加蛋白质(110 g/天-120 g/天)摄入量。同时,药剂师会检测受试者血糖变化,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而对照组饮食则不做调整。   加入研究时,对照组受试者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8.8年;干预组受试者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11.8年。   此外,研究人员还测量了所有受试者的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谷氨酰转移酶、BMI、腰围、体脂率、血压等指标;并评估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包括身体机能、躯体角色、社交功能、精神健康以及疼痛等。   在为期12周的研究期间,研究人员每周对受试者进行1次随访,以更新相关信息。   图片来源:123RF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研究结束时,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受试者的血糖控制、心脏代谢健康和整体健康状况均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干预组中,17.3%的受试者HbA1c<6.5%;35.7%的受试者停用降糖药物。而对照组中则并未有变化。不过,干预组受试者HbA1c<6.5%和停用降糖药物的时间,能够持续多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干预组中,平均HbA1c(6.4% vs 7.8%)、BMI(31.2 kg/m2 vs 35.6 kg/m2)、收缩压(124 mm Hg vs 137 mm Hg)、空腹血糖(7.2 mmol/L vs 9.1 mmol/L)、甘油三酯(1.00 mmol/L vs 1.49 mmol/L)和谷氨酰转移酶(19.5 […]

半夏
860篇研究分析,这些饮食习惯,真的会增加癌症风险

860篇研究分析,这些饮食习惯,真的会增加癌症风险

饮食和营养是多种类型癌症的可改变风险因素。据统计,全球新发癌症中,20%-25%可归因于饮食和营养;10%-15%可归因于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导致的肥胖;约5%可归因于饮酒;另有5%可归因于特定的饮食因素,如经常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全谷物食用不足;钙缺乏等。 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为饮食与营养和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添加了证据。该研究显示,饮酒与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头颈癌和肝癌风险升高相关;乳制品、纯牛奶、钙和全谷物,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饮用咖啡与肝癌和皮肤基底细胞癌风险降低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860项研究进行了分析,以评估不同食物和营养摄入量,与11个部位的原发癌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关联证据的强度和有效性。   11个部位包括食管、胃、结直肠、肝脏、胆囊、肺、皮肤、乳腺(女性)、肾脏、膀胱和头颈部(口、咽、喉)。   调整年龄、性别、运动、吸烟等多种混杂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强有力的证据显示,酒精、钙、乳制品、纯牛奶和全谷物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风险相关。   每天饮用10g酒精,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7%、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升高12相关; 每天食用乳制品400g,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3%相关; 每天饮用纯牛奶200g,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6%相关; 每天食用全谷物90g,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6%相关; 相比于低钙摄入,高钙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高度提示性的证据显示,与11个部位原发性癌症风险相关的饮食因素中,大多数与饮酒有关,其次是咖啡、水果和蔬菜。   每天饮用10g酒精,与多种类型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如不同亚型的乳腺癌、结直肠癌和男性食管癌风险升高33%;口腔癌风险升高15%;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风险升高18%;以及肝癌死亡风险升高2%。 每天饮用1杯咖啡,与肝癌风险降低15%、皮肤基底细胞癌风险降低5%相关。 较高的蔬菜和水果食用量,与咽癌风险降低40%、口腔癌风险降低32%相关。 提示性证据显示,红肉和加工肉类、腌制蔬菜以及多种营养素,也与不同类型癌症风险相关。   每天食用50g加工肉类,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6%相关。 每天食用100g红肉,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9%相关。 每天摄入10g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乳腺癌风险降低25%相关。 血清视黄醇和α-胡萝卜素浓度低,以及水果、叶酸和维生素C摄入量低,与肺癌风险升高相关。 酒精、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量高,与肺癌风险升高相关。 女性饮用咖啡,与黑色素瘤风险降低相关。 饮酒与皮肤基底细胞癌风险升高相关。 食用腌制蔬菜和较咸的食物,与胃癌风险升高相关。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指出,不同的食物会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对癌症风险产生影响。   饮酒会改变循环和细胞内雌激素浓度,以及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增殖,从而增加乳腺癌风险;慢性酒精摄入,与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失调和腔内细菌产物的高渗透性相关,这可能导致结直肠癌、酒精性肝病和肝癌的发生。乙醛及其代谢物的直接致癌作用,是饮酒增加多种癌症发病风险的另一个潜在机制。乙醛会与DNA和蛋白质结合,并产生DNA加合物,从而导致基因突变。   乳制品中富含钙,而钙通过与促进肿瘤的游离脂肪酸和胆汁酸结合,可在结肠腔中形成不溶性皂,对肠道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此外,乳制品还可通过保持肠上皮细胞完整性和维持肠道免疫稳态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除了钙的作用,一些乳制品中的乳酸菌,可以使肠道致癌物失活,并减少肠道炎症。   全谷物产品富含膳食纤维和其他具有潜在抗癌特性的营养素和物质。有研究显示,食用全谷物会降低空腹胰岛素浓度。而高胰岛素浓度,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此外,膳食纤维可缩短肠道通过时间,稀释结肠内容物,促进肠道菌群的厌氧发酵。   咖啡对癌症发病风险降低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其含有的植物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以预防由炎症引发的疾病,如癌症。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最后强调,饮食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已得到广泛研究,该项研究也为“饮食因素与癌症风险存在密切关系”添加了证据,饮食的变化,可能会极大地改变癌症风险。   未来的研究应该改进方法,衡量营养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早期饮食的作用、整体饮食模式的评估、饮食与癌症关联中涉及的生物学机制等。对于公共卫生而言,应努力阻止已知的主要饮食相关癌症风险因素的发生,特别是肥胖和饮酒。  

半夏
想预估免疫治疗效果?预测标志物可以帮到你!

想预估免疫治疗效果?预测标志物可以帮到你!

前言# 继第一天以迷你口头会议(MA03)的形式对生物标志物(Biomarker)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性进行最新研究的分享和开放性探讨(参见:生物标志物多维度全景呈现,免疫治疗风向标助力肿瘤治疗)后,昨天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一场迷你口头会议(MA09)之上,专家们把关注焦点定格在了肿瘤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Predictive Marker)。 MA03展示了多项1期和转化研究,以免疫生物学和新型免疫治疗为切入角度,探讨生物标志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性。MA09展示的研究则更接近临床实际,探讨的是以肿瘤检测、生物标志物和病理学为基础的肿瘤临床结果预测。 基于专家们的研究展示和话题探讨,小编对肿瘤免疫治疗的预测以及预后标志物做了梳理。近年来,各种生物标志物已经开始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预后判断和疗效预测,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物标志物:预测&预后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会对同一种治疗产生同样的治疗效果。有些患者用药后的效果较好,有些则可能会较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患者会对免疫治疗产生更好的应答呢?对于特定的患者,哪种免疫治疗方案将会有较好的效果?有没有什么评价指标? 生物标志物,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可以客观监测和评估正常生理进程、病理进程或对某种治疗干预药物应答情况的指标或标志,主要就包括了预测标志物和预后标志物。 预测标志物:可以简单理解为“疗效预测”,通常用于预测特定人群对某种特定治疗的疗效,可以成为治疗的靶点。例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因检测发现EGR、ALK、BRAF等驱动基因敏感突变阳性,那么就可给予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这种治疗策略已被广泛写入国内外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成为常规操作。 预后标志物:可以简单理解为“预后判断”,可用于判断复发风险和生存时间,与患者接受何种治疗方案无关。例如ER+、HER2-、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Oncotype DX 21基因检测(包括16个肿瘤相关基因及5个参考基因),根据复发评分(RS)评估复发风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该方法已获得ASCO和NCCN指南推荐,在国外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临床应用。 常用肿瘤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 一种确定的肿瘤生物标志物,需要经过临床试验的严格挑选和验证。迄今为止,临床常用的肿瘤预测生物标志物,主要集中在驱动基因敏感突变阳性,如NSCLC的EGFR、ALK、BRAF,乳腺癌的HER-2、ER/PR以及结直肠癌的KRAS等,主要用作靶向治疗的靶点,显著提高了驱动基因敏感突变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但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逐步成为当前研究焦点。 根据Solange Peters教授的总结,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分为了四个类别,以预测标志物为主,预后标志物较少且有待验证。 正性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 PD-L1:组成型表达免疫治疗疗效预测关系不大,而诱导型表达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靶点,且由于证据充分,自2019年起PD-L1检测已得到众多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然而目前为止采用何种方法和平台进行检测并没有被明确。 TMB:已被大量研究和荟萃分析证实与免疫治疗在多种癌症中的疗效相关,作为新兴的预测标志物得到了国内外多家指南推荐。 MSI-H/dMMR:这是FDA首次不依照肿瘤的组织来源、而是基于生物标志物批准药物,常与高TMB同时出现(例如消化道肿瘤),但已有很多伴高TMB的肿瘤(例如黑色素瘤、肺鳞癌),MSI-H并不常见,因此是与TMB部分重叠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其他新兴的正性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包括HLA-1分子多样性、TCR克隆性等。 负性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 包括STK11基因突变、PTEN基因缺失、TGF-β上调、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激活、JAK突变、HLA-I表达缺失、HLA-I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等等,与正性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相比,临床应用证据相对较弱,尚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并不存在完美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即便是PD-L1、TMB和MSI-H/dMMR这三个已经得到临床公认的标志物也是如此。以PD-L1为例,就存在以下问题: 并非所有的PD-(L)1抑制剂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测PD-L1 并非所有PD-L1阳性患者都对免疫治疗有效 PD-L1表达的检测平台不一致 PD-L1的表达具有时空异质性 PD-L1表达的检测细胞有待进一步明确 WCLC探讨的新预测标志物 免疫细胞亚型预测淋巴结状态和病理缓解 ——阿替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NSCLC 2期LCMC3研究在181例可切除的IB-IIIB期NSCLC患者中进行,是目前为止报道的最大的PD-L1新辅助治疗研究。患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后进行外科切除手术,21%(30/144)取得了主要病理学缓解(MPR)。 为了识别预测性生物标志物,该研究还结合了广泛的临床、分子和免疫学分析。结果显示,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的NSCLC患者中: 治疗前较低频率的外周血ILT2+NKG2A+和ILT2+NKG2A- NK细胞及ILT2+ NK样细胞水平与MPR显著相关,这表明了ILT2/HLA-G和/或NKG2A/HLA-E轴对应答的负性作用。 NKG2D在NK细胞的表达与淋巴结受累相关,在NK样T细胞和T细胞的表达则与淋巴结不受累相关,这表明了NKG2D/NKG2D-L轴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这些免疫表型数据确定了免疫逃逸新的潜在机制以及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T细胞受体库指标预测疾病缓解 ——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IIIA期NSCLC 血液和组织中的T细胞受体(TCR)库评估已经成为晚期癌症免疫治疗反应的新型预测标志物,为了证实其在IIIA期NSCLC的相关性和预测意义,研究者对2期SAKK 16/14研究中67例接受了度伐利尤单抗序贯化学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了TCR测序。 对97份外周血样本(47治疗前+50治疗后)和64份组织样本(15治疗前+49治疗后)的分析显示: 治疗前外周血样本的TCR均匀度,与1年无事件生存(EFS)相关,p=0.032 治疗后组织样本的TCR富集度和香农多样性,与1年EFS、MPR和淋巴结清除率显著相关(相比之下,TMB与这些指标无关,p= 0.91、p=0.47、p=0.52) TCR富集度:& 1年EFS:p=0.0168,& MPR:p=0.0134,&淋巴结清除率:p=0.0015 香农多样性& 1年EFS:p=0.0278,& MPR:p=0.0334,&淋巴结清除率:p=0.0087 这项研究表明,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序贯化学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的IIIA期可切除NSCL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TCR测量可为复发风险的预测提供一种有用的工具。 […]

半夏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