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

ADC药物带来「抗癌革命」,新药SKB264临床招募开启,肺癌等5类患者不容错过!

ADC药物带来「抗癌革命」,新药SKB264临床招募开启,肺癌等5类患者不容错过!

近些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隐隐成为抗癌药领域新的热点,特别是针对泛癌种靶点Trop-2,已经涌现了戈沙妥珠单抗、Dato-DXd(DS-1062)等多种药物,其中也包括一款国产药SKB264。 目前,SKB264有多项进行中的临床研究,正在招募肺癌、宫颈癌、尿路上皮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患者。 多种肿瘤中普遍存在Trop-2的过表达 Trop-2是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上的一个靶点分子,在乳腺癌、肺癌、尿路上皮癌等许多常见肿瘤中都有很高的阳性率。目前各种Trop-2靶向ADC基本都把乳腺癌作为第一个突破口。 像戈沙妥珠单抗,已经在国内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Dato-DXd也在今年的ESMO大会上公布了治疗HR+HER2-乳腺癌的优秀数据。 而SKB264也不例外,在今年8月宣布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 在其它癌种上,SKB264也不胜枚举。2021年的ESMO大会上,SKB264治疗多种实体瘤的I期临床结果公布,17位接受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ORR)41.2%,疾病控制率(DCR)70.6%[1],其中: ● 5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2人部分缓解,ORR为40%; ● 5位卵巢癌患者有3人部分缓解,ORR为60%; ● 另有1位HER2+乳腺癌患者和1位胃腺癌患者获得部分缓解,1位胰腺癌患者病情稳定。 而在另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研究中[2],39名可评估患者整体ORR为43.6%,DCR为94.9%,中位缓解持续9.3个月,1年生存率70.6%。 其中EGFR突变型患者疗效尤其好,ORR为60%,DCR为100%,1年生存率80.7%。而EGFR野生型患者疗效稍差一些,但DCR也达到89.5%,1年生存率60.6%。 目前,SKB264正在进行单药治疗非鳞状NSCLC,以及与K药联合治疗宫颈癌、尿路上皮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研究,具体研究信息详见下图,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和我们联系。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入组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项目医生掌握,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具体信息以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为准 参考文献: [1]. Rodon J, Li J, Xue J, et al. 514O An open-label, global, first-in-human study of SKB264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s[J]. Annals of Oncology, 2021, 32: S585. [2]. Fang W, Cheng Y, Chen Z, et […]

小D
破而后立!全新CAR-T疗法出炉,各类血液癌症均有效,准备进入临床

破而后立!全新CAR-T疗法出炉,各类血液癌症均有效,准备进入临床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癌症的治疗也越来越精细,突变的基因不同、阳性的抗原不同,那都是不同的癌症,要接受不同的治疗。   而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几乎所有血液肿瘤的CAR-T疗法,无论是B细胞肿瘤、T细胞肿瘤还是髓系肿瘤都可以治[1]。在小鼠中,这一CAR-T疗法仅需3周就可以根除白血病细胞。 CAR-T疗法已经是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了。针对不同的血液肿瘤,现在也已经有了许多种靶向不同靶点的已上市或在研CAR-T疗法,比如: ● 治疗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CD19 CAR-T; ●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 CAR-T; ● 治疗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CD7 CAR-T; ● 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CD33 CAR-T; …… 基本上,针对每一类血液肿瘤,都要开发一类相应的CAR-T疗法。但其实,几乎所有的血液肿瘤都有一个共同的靶点——CD45。理论上,靶向CD45的CAR-T可以治疗几乎所有血液肿瘤。 但问题在于,除了各种血液肿瘤细胞,很多正常的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也会表达CD45,就连CAR-T自身也有CD45分子表达。简单的靶向CD45,一方面可能对患者造血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还存在CAR-T自相残杀的问题。 如何靶向CD45杀死癌细胞,又不影响患者自身的造血组织?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但其实解法早就有了。最为经典的白血病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就是先用大剂量化疗彻底摧毁患者的造血系统,再通过骨髓移植重建。 靶向CD45的疗法同样可以采取这样推倒重建的策略。 使用经CD45表位编辑的CAR-T和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肿瘤 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让摧毁-重建的过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先是对CAR-T细胞做了表位编辑,让CAR-T细胞自己的CD45分子不能被针对原版CD45的CAR识别,相当于给CAR-T发了个“良民证”。 而后,科学家们又对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做了同样的表位编辑,再将携带改版CD45的CAR-T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植回患者体内。这样,患者体内所有的癌细胞携带的都是原版CD45,会被CAR-T清除,而携带改版CD45的造血干细胞能完整的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 在小鼠模型中,经过表位编辑的CD45 CAR-T仅需3周就能清除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并使小鼠对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在体外试验中,CD45 CAR-T也能成功靶向恶性的B细胞、T细胞和髓系细胞。 CD45 CAR-T可以治疗小鼠AML,而CD19 CAR-T不行 同时,在植入了CD45 CAR-T的小鼠体内,经过CD45编辑的人类造血干细胞也能正常定植,并发挥正常的造血功能,产生带有改版CD45的B细胞、T细胞和髓系细胞,这些新产生的改版CD45血细胞的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更多的临床前研究,为接下来的临床研究做准备。 在这一通用CAR-T疗法进入临床前,血液肿瘤患者还是只能使用传统的针对特点靶点的CAR-T。咚咚现在正好有一批淋巴瘤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们联系:   参考文献: [1]. Wellhausen N, O’Connell R P, Lesch S, et al. Epitope base editing CD45 in hematopoietic cells enables universal blood cancer immune therapy[J]. […]

小D
「神仙抗癌药」相似药物临床试验来了!魔法子弹精准灭癌,疾病控制率最高达64%!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容错过

「神仙抗癌药」相似药物临床试验来了!魔法子弹精准灭癌,疾病控制率最高达64%!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容错过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三阴性乳腺癌的“神药”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通过靶向Trop2精准释放细胞毒性药物SN38,一举让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有效率提高了7倍。 而在我们国内,其实也有一款与戈沙妥珠单抗十分相似的ADC药物——ESG401,同样靶向的是Trop2分子,同样搭载的是细胞毒性药物SN38。 目前,ESG401正在国内开展I/II期研究,参与研究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一国产新型ADC药物。 乳腺癌发病率居所有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被称为“粉红杀手”。根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同时,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4%的速度迅速增长。 在乳腺癌中,雌激素、孕激素和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难治疗的一类。但TNBC也有它自己的命门,90%左右的TNBC都有中高水平的Trop2表达。 在今年的ASCO年会上,诗健生物公布其靶向TROP2 ADC(ESG401)的I期研究数据: 截至2023年2月3日,35名(年龄中位数为53岁)患者在剂量递增试验中(剂量为2-20mg/kg)接受了≥1剂量的ESG401治疗。33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观察到12例部分缓解(PR),4例患者达到SD≥24周。其中: ● 11名TNBC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6%(4/11)和64%(7/11); ● 13名HR+/HER2-BC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2%(8/13)和77%(10/13); ● 2名有脑转移的患者都有明显的颅内反应。 数据截止时,有11名(31%)患者仍在接受治疗,3名患者的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最长的治疗时间达到12.9个月。 有效剂量组患者的疗效 研究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是白细胞减少(80%),中性粒细胞减少(69%),贫血(66%),疲劳(54%),恶心(51%)和呕吐(46%)。最常见的≥3级TRAE是白细胞减少症(2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1%)。没有≥3级的血小板减少症、腹泻、皮疹或口腔黏膜炎。没有观察到间质性肺病(ILD)。 本次临床招募仅限乳腺癌患者,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队列1:HR+/HER2-乳腺癌既往接受过1-2线化疗。队列2:三阴性乳腺癌初治。 【2】排除既往接受过含有靶向拓扑异构酶I化疗药物的任何治疗(包括ADC);或接受过靶向Trop2的治疗(包括ADC)的患者。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入组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项目医生掌握,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具体信息以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为准。   感兴趣的咚友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小D
40岁的她患晚期乳腺癌,溶瘤病毒让多个脏器转移灶消失了

40岁的她患晚期乳腺癌,溶瘤病毒让多个脏器转移灶消失了

乳腺癌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因癌症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经局部和全身治疗可以让80%的早期乳腺癌获得治愈,但是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远处的转移。 对于晚期的乳腺癌,会根据激素受体(ER和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表达情况而进行分型,不同的乳腺癌亚型使用的治疗措施是不同的。这些治疗措施包含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也不能让患者很长时间地获益,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的3年生存率为38%,脑转移和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8个月和36个月。因此对晚期乳腺癌来说,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治疗措施和理念出现。 一、溶瘤病毒的出现 最近癌度有几篇文章都提到了溶瘤病毒,这些溶瘤病毒已经显示出对多种类型的肿瘤有治疗效果,包括难治性和无法治愈的癌症。其中将溶瘤病毒弄到肿瘤病灶内叫做肿瘤内溶瘤病毒,这种方式比全身输注溶瘤病毒更有效,可能的原因是肿瘤病灶内溶瘤病毒的浓度更高。 这里需要说明下溶瘤病毒也是分为很多类型的,但目前逐渐增多的证据都表明了这些溶瘤病毒的效果,包含对高度侵袭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另外将溶瘤病毒弄到三阴乳腺癌病灶,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肿瘤靶向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对难以接近或暂时没能检测到的转移病灶产生远隔杀伤效应。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案例。 二、40岁的晚期乳腺癌,达到神奇的治疗效果 这是一名40岁的白人女性,没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在她做了双侧硅胶乳房植入手术后的4个月,她的右侧乳房出现了硬结肿块。核磁诊断显示出2 × 1.7 × 2厘米的病灶。经手术切除显示为浸润性导管癌。 由于随后的核磁影像学检查又发现了疑似肿块,因此进行了部分右乳房切除手术,发现具有较高风险的阳性手术切缘,具体的分子指标是激素阳性,HER2强表达。骨扫描未发现转移。再进行了全乳房切除之后,进行了4个周期的术后的辅助化疗,12个周期的内分泌治疗(配合加上了HER2的靶向药曲妥珠单抗)。在如此多药物配合治疗的情况下后面的PET-CT检查显示有肺转移,已经属于远处转移乳腺癌。 在之前的治疗经历里,病人已经将所有临床标准治疗都用过了,所以她拒绝了积极的治疗。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她开始肌肉注射曲妥珠单抗和口服他莫昔芬,并且在23个月的时间内,采用了定制化肿瘤病灶的溶瘤病毒治疗,在23个月时间里似乎她还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溶瘤病毒,在8个疗程之后,她甚至使用了多种溶瘤病毒的组合。 溶瘤病毒治疗期间病灶的影像学变化情况 病人的总体耐受性良好,生活质量得以能维持。而且这些治疗不需要住院,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显示出溶瘤病毒相关免疫治疗的典型放射学特征(见上面的图示):3个月和6个月后CT检查的病灶变大,PET-CT显示示踪剂吸收增加。随后这两个指标就稳步下降(这个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不是用上去溶瘤病毒就病灶立即缩小)。导致影像学上没能发现病灶的证据。她的肺部和骨转移灶也显示出相似的模式,也就是病人的全身具有了免疫激活,治疗性的远隔效应对转移灶也产生了效果。 瘤内溶瘤病毒治疗 9 个月后的免疫浸润和坏死/纤维化变化 三、讨论和启示 上面的这个治疗案例,病人对总体的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反应,实现了所有可见的病灶全部消失,她自己对这个治疗结果也很满意,因为她在治疗过程还保留了生育能力,整体治疗的生活质量也很好,不需要住院。 肿瘤内溶瘤病毒治疗后引发的超免疫反应 如果需要详细了解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所采取的溶瘤病毒类型、滴度等等,可以参考本文的参考文献。也欢迎大家多关注溶瘤病毒的临床试验,或考虑海外就医使用这种治疗的方式。如果当所有标准治疗方法都用过了,那么就积极拥抱新的治疗措施和理念,而治疗的奇迹说不定就会发生。

玉米
临床招募|肺癌全新靶向药「伯瑞替尼」招募启动!疾病控制率94.4%,这类患者不容错过!

临床招募|肺癌全新靶向药「伯瑞替尼」招募启动!疾病控制率94.4%,这类患者不容错过!

靶向治疗是NSCL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最为常见的EGFR突变外,NSCLC中还存在ALK、RET、MET等许多罕见突变。 伯瑞替尼(PLB-1001,CBT-101)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MET抑制剂,在体外和体内NSCLC模型中均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优先审评。 目前,伯瑞替尼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II期临床研究正在全国多家医院招募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类恶性肿瘤疾病,约占所有肺癌的80%。非小细胞肺癌的症状与原发病灶位置及转移情况有关。据统计,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后期生活质量也难以保障。 在NSCLC中,大约有4%的肺腺癌患者携带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肺肉瘤样癌中这一突变的阳性率更高,可以达到4.9%~31.8%。 针对MET突变,中国医药公司鞍石生物开发了靶向特效药伯瑞替尼。在2020年的AACR大会上,伯瑞替尼治疗MET异常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在所有3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伯瑞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0.6%,疾病控制率(DCR)为94.4%。 ● 在MET扩增患者中,ORR为41.2%; ● 在MET外显子14跳变患者中,ORR为66.7%; ● 在6例携带MET过度表达和扩增患者中,ORR为50%; ● 在4例携带MET外显子14跳变和扩增的患者中,ORR为100%; ● 伯瑞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 目前,伯瑞替尼治疗MET异常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 本次临床招募仅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已知c-Met扩增,初治患者或标准治疗(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可; 【2】EGFR 阴性、ALK重排阴性、ROS1重排阴性、KRAS突变阴性; 【3】排除曾经接受过c-Met抑制剂(克唑替尼、卡博替尼、特泊替尼、赛沃替尼、卡玛替尼等)或HGF靶向性治疗。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入组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项目医生掌握,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具体信息以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为准。 感兴趣的咚友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小D
无需PD-L1表达,重磅药物司曲替尼逆转免疫治疗耐药!临床试验已全面开启

无需PD-L1表达,重磅药物司曲替尼逆转免疫治疗耐药!临床试验已全面开启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许多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疗效好、副作用少、长期获益的特点让免疫治疗备受欢迎,但对免疫治疗的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也不少见。 Sitravatinib(司曲替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靶向消除免疫抑制细胞,增加树突状细胞(DC)的抗原呈递能力,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效应,有望克服免疫治疗耐药。 目前Sitravatinib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治疗PD-(L)1耐药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2期研究正在招募患者。 食管癌是来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该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在中国,食管癌是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5年总生存率仅有30%左右。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有鳞癌和腺癌,中国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为食管鳞癌。 目前,免疫治疗是治疗食管鳞癌的一种主要方法。国产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中位OS达到17.2个月,相比化疗降低了34%的患者死亡风险,但依然有36.5%的患者出现原发性耐药。 Sitravatinib是一款小分子多靶点靶向药,靶点包括AXL、MER、VEGFR2、PDGFR、KIT、RET、MET、DDR2、TRKA等,可以靶向消除免疫抑制性的M2型巨噬细胞(M2 TAM)、调节性T细胞(Treg)、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增加树突状细胞(DC)的抗原呈递能力。 在Ib期研究BGB-900-103中,Sitravatinib+替雷利珠单抗的组合在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截至2020年10月13日,入组了24例既往抗PD-(L)1治疗后进展的非鳞状NSCLC患者和23例鳞状NSCLC患者。 在全部47例患者中,6例患者部分缓解,ORR 12.8%(95% CI:5.17%~27.35%),中位DOR 6.90个月(95% CI:3.06个月至NE),中位OS和PFS分别为10.09个月(95% CI:6.05~18.14个月)和5.19个月(95% CI:4.07~5.85个月)。未发现PD-L1表达状态与临床缓解之间的明确相关性。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itravatinib,在非鳞状NSCLC(左)和鳞状NSCLC(右)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次临床招募仅限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患有不适合根治性治疗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ESCC; 【2】接受的既往治疗须包括含铂双药化疗和抗PD-(L)1抗体的治疗且在该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RECIST 1.1版定义的影像学进展; 【3】既往接受的针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疾病的全身治疗不得超过2线; 【4】同意提供存档的肿瘤组织以评估PD-L1表达,如不可用或数量不足,您同意在筛选期进行新鲜肿瘤活检。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入组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项目医生掌握,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具体信息以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为准。 患者符合条件入组后,将以2:1:2的比例随机接受Sitravatinib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A组),Sitravatinib单药(B组)或者单药化疗(C组)(多西他赛或者伊立替康)。   感兴趣的咚友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小D
重磅!胆管癌首款靶向药佩米替尼临床招募已开启:客观缓解率最高达60%,这类患者不容错过!

重磅!胆管癌首款靶向药佩米替尼临床招募已开启:客观缓解率最高达60%,这类患者不容错过!

去年3月,国内首个胆管癌靶向药佩米替尼获批上市,打破了胆管癌二线治疗10年来的沉寂,让胆管癌也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只不过高昂的价格成了胆管癌患者享受这一先进疗法的最大拦路虎。 据悉,国内佩米替尼4.5mg*14片规格的价格为24647元/盒,9mg*14片规格为41900元,年治疗费用超过100万元。但现在,国内的肝内胆管癌患者有一个免费使用佩米替尼的机会。 目前,佩米替尼治疗肝内胆管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在全国14省市的20家医学中心招募患者,详情可见后文招募信息。 如果说肝癌是“癌症之王”,那胆管癌可以说就是“癌症王中王”。作为第二常见的肝癌类型,胆管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肝细胞癌,但侵袭性强,预后极差。 而且,胆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大多已是中晚期,只有35%左右的患者可以手术。但即使做了手术,胆管癌术后3年时的复发率也高达85%。而对于不可手术的晚期胆管癌,目前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中位生存期仅约1年,二线治疗方案(FOLFOX)的中位总生存期也只有6.2个月,5年生存率趋近于0。 佩米替尼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首个胆管癌靶向药,它靶向的FGFR2融合突变在胆管癌中大约有9%~14%的阳性率。 在II期试验FIGHT-202中,107名接受佩米替尼治疗的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有3人完全缓解,35人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36%[1]。而在另一项针对中国胆管癌患者的II期研究中,佩米替尼更是获得了60%的客观缓解率[2]。 II期临床试验中佩米替尼治疗胆管癌获得36%客观缓解率 目前,佩米替尼已经在中、美、日等国获批,并获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称号和孤儿药称号。但作为快速审批的条件,佩米替尼依然需要完成相应的III期研究,现在正在招募患者中。 本次临床招募仅限肝内胆管癌患者,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经组织学或细胞系证实为胆管癌; 【2】既往未曾接受治疗; 【3】不可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 【4】FGFR2基因重排阳性,如未进行基因检测也可参与盲筛。 感兴趣的咚友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参考文献: [1]. Abou-Alfa G K, Sahai V, Hollebecque A, et al. Pemigatinib for previously tre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2 study[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1(5): 671-684. [2]. Shi G, Huang X, Wen T, […]

小D
肺癌必看!免费用药的机会来了,多项临床试验招募中!

肺癌必看!免费用药的机会来了,多项临床试验招募中!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肺癌的治疗手段不断革新,逐渐突破传统治疗的局限,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的应用,让许多原本无药可医的晚期肺癌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因发病率高,患者基数大,肺癌是临床研究关注度极高的癌种。近些年,肺癌新药研究进展和药物获批,几乎呈井喷状态。当患者已经无法从现有的标准治疗方案中获益,或者家庭经济情况难以承担高额治疗费用时,选择参加临床试验不失为一种更明智、更现实的考虑。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通过参与临床试验,得以更快速地应用到最新的靶向和免疫药物,赢得生存转机: 70岁肺癌晚期,临床试验分到安慰剂组,结果会峰回路转么? 六旬大叔5年前确诊MET罕见靶点肺癌,他在抗癌路上乘风破浪 参加临床,不仅有机会免费使用最新的抗癌药物,减轻经济负担,同时还能享受到项目组医生精心的随访治疗,也许能带给困境中的患者及其家庭一个生的希望。 为了帮助肺癌患者用上新药,咚咚精选了以下肺癌新药的临床项目:   如果有您感兴趣的项目,请扫码添加助手号报名咨询,帮您少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也欢迎转发给身边的其他病友~ 【肺癌患者交流群】   如何加入病友群?   扫描下图二维码或在微信上搜索微信号:(dongdongkfxc)联系咚咚助手申请进群。   加入病友群讨论病情、分享抗癌经验,报团取暖。  

半夏
入组临床两年,病灶缩小三分之二,我的肝癌有救了

入组临床两年,病灶缩小三分之二,我的肝癌有救了

我的工作主要是做重体力劳动,有时候轻微疲倦,食欲不振,总认为是做事太累了并没有重视,17年6月20日体检的时候,B超发现肝占位,28号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确诊为肝癌。 医生说病因都是乙肝惹的祸,没有得到重视,建议手术治疗,正好我的表哥也是这方面的专家,让我多做个检查,CT检查后,发现肺部有转移,所以不能手术。在表哥的建议下,给出介入治疗的方案。 【基本信息】男,41岁确诊 【疾病类型】肝癌 【确诊时间】2017年6月28日 【治疗医院】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 【治疗方案】4次介入+临床试验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 【治疗效果】病灶缩小三分之二 【治疗过程】 7月10日开始介入治疗,每月一次,三次后,效果非常好,在我自己的要求下,又做了一次,总共4次介入,然后是中药辅助调理,介入手术后一般肝痛,恶心、食欲不振,一般2-3天左右就会正常,这期间检查病灶都很稳定。 到2020年8月复查,发现肺部病灶继续增大,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我在网上大面积搜索,了解到临床试验可以免费用药,还能接触到先进的治疗,通过和李经理交流,发现临床试验也没有传中那么可怕,还会得很多好处,也是为了搏一个治疗机会,就到广州参加了临床试验项目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 进组前有做了胃镜,CT,核磁共振,骨扫描,验血,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这些检查,拿着过往的检报告,片子,病理结果等待专家会诊。 项目标准需要: 病毒量500以下 有一个可测量转移病灶 病理结果,晚期,有自理能力,无癌栓 没有用免疫靶向治疗 75岁以下 最后结果这几个标准我都符合,成功入组,检查免费。项目组专家助理也特别好,热情,耐心、用药过程中多次探视,询问,非常到位。进组以后是二十一天用一次药,每次到时间,项目组都会电话通知,期间使用的护肝药、抗病毒药都是自费的。 用药以后,病灶缩小了三分之二,副作用少,基本不用处理,每次注射4小时,打了2年,项目组说直接用到耐药。 【给大家建议】 临床试验与其他治疗一样,也有各种副作用,出现副作用,要与项目组沟通,项目组会帮助指导患者处理副作用,不可自行乱用药处理。 食物方面也有忌口,比如油腻,油炸,烧烤,烟酒是必须要忌的。 入组成功用药后,不允许患者服用其他抗肿瘤药物,要配合。 总之,我入组两年多来,非常好,病友在治疗方法有限的情况下,临床试验,是一个不错选择。 患者受益:参与临床可以获得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与关怀,同时可以免费使用临床研究药物与全面的身体检查。

玉米
022年肿瘤领域十大失败临床研究汇总

022年肿瘤领域十大失败临床研究汇总

  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2022年无疑是肿瘤治疗领域飞速发展的一年,多款新药、新适应症获批上市,为肿瘤治疗注入新的力量。但2022年也有一些失败的临床研究,让研究者们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勇敢向前(排名不分先后)。 1. LEAP002:可乐CP一线肝癌失败 LEAP-002是一项全球3期研究,旨在确认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一线晚期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仑伐替尼。这是一项全球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每组约40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或仑伐替尼和安慰剂。双重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结果显示:总生存期(OS)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1个月(范围25.8-41.1),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与仑伐替尼单药组24个月的OS率分别为43.7% vs 40.0%(HR,0.840;95% CI,0.708-0.997;P=0.0227)。没有达到0.0185的安全阈值。 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1.3-26.6)。12个月PFS率分别为34.1%和29.3%,24个月PFS率分别为16.7%和9.3%(HR,0.834;95% CI,0.712–0.978)。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显著性。 2.O+Y一线尿路上皮癌、肾癌辅助两大III期研究失败 2022年5月16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公布了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联合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的III期临床试验CheckMate-901研究的最新结果。结果表明,对比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未能改善肿瘤细胞PD-L1表达≥1%患者的总生存期(OS),同时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数据尚未揭盲,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建议试验继续进行以评估其他主要和次要终点。 此外,BMS于7月29日宣布,CheckMate -914研究A部分,即评估Opdivo(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Yervoy(ipilimumab,伊匹单抗)作为中高危局部肾细胞癌(RCC)患者的辅助治疗的3期研究,未达到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评估的无病生存(DFS)这一主要终点,其安全性与既往联合治疗研究报道一致。 3.T药新辅助治疗乳腺癌并未改善pCR 2022年6月28日JCO在线发表了随机III期IMpassion050试验数据,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临床前数据为癌症免疫治疗联合HER2靶向治疗HER2+乳腺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且考虑到与晚期乳腺癌相比,早期乳腺癌(EBC)癌症免疫治疗预期会带来更大的好处。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阿替利珠单抗并未带来pCR改善的结果,这可以说是大爆冷门了。 IMpassion050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价了新辅助阿替利珠单抗/安慰剂联合PH+化疗治疗高危HER2阳性EBC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ITT)和PD-L1阳性人群的pCR率。次要终点包括PD-L1阴性肿瘤患者的pCR、无事件生存期(EFS)和安全性。 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5.7个月(阿替利珠单抗组)和15.9个月(安慰剂组)。阿替利珠单抗组的pCR率为62.4%,安慰剂组为62.7%(差异,-0.33%;95%CI,-9.23-8.57;P = .9551)。同样,对于PD-L1阳性肿瘤患者,阿替利珠单抗组的pCR率较低(64.2% vs 72.5%;差异,-8.26%;95%CI,-20.56-4.04;P = .1846)。 且与安慰剂组相比,阿替利珠单抗组中严重AE、3-4级AE和特别关注AE(AESI)的总发生率增加。 4.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一线治疗NSCLC失败 PEARL是一项随机、开放、全球多中心的III期试验,旨在评估单药度伐利尤单抗与研究者选择的铂类化疗作为转移性NSCLC 患者的一线治疗效果。研究者选择的治疗可以是紫杉醇和卡铂、吉西他滨和顺铂、吉西他滨和卡铂、培美曲塞和顺铂或培美曲塞和卡铂等五种标准化疗方案中的一种。两个主要终点是肿瘤表达高水平PD-L1(TC≥25%)患者的OS,以及早期死亡风险低的亚组患者的O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等。 12月19日,阿斯利康宣布在肿瘤细胞PD-L1阳性(≥25%)的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的III期PEARL试验(NCT03003962)研究结果表明,一线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单药相对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未能在统计学上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不过,在PD-L1肿瘤表达大于50% 的患者亚组中,度伐利尤单抗的OS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达到了研究的次要终点。 5.口服SERD两大巨头接连翻船 今年3月,赛诺菲宣布口服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  amcenestrant用于激素治疗前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R+/ HER2-乳腺癌患者的AMEERA-3研究失败。与医生选择的内分泌治疗相比,amcenestrant单药治疗未达到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Amcenestrant因此也成为了首个在关键临床中披露阴性数据的口服SERD。 AMEERA-3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amcenestrant单药治疗vs医生选择的单药内分泌治疗(包括氟维司群、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以及他莫昔芬)在既往接受过激素治疗的E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中心审查评估的PFS,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临床获益率(CBR)、缓解持续时间(DoR)以及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评估。 赛诺菲表示将继续评估AMEERA-3试验数据,并与研究人员合作公布完整结果。amcenestran联合palbociclib一线治疗ER+/HER2-MBC的AMEERA-5研究以及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AMEERA-6研究将继续进行。 无独有偶,4月25日,罗氏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同时该公司透露口服SERD giredestrant在acelERA试验中未能达到改善PFS的主要终点。 6.PARP抑制剂卵巢癌后线适应症接连撤回 11月11日,GSK宣布撤回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二线治疗卵巢癌的部分适应症。早在今年9月,FDA撤回了尼拉帕利末线治疗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适应症,同时撤回的还有奥拉帕利和卢卡帕利末线治疗卵巢癌的适应症。 近日撤回尼拉帕利末线治疗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适应症,撤回的决定基于FDA对ENGOT-OV16/NOVA III期试验最终总生存期(OS)分析的审查。在NOVA试验的最终OS结果中,非BRCA突变患者(non-gBRCA)队列的OS次要终点的风险比(HR)为1.06 (95% CI: 0.81-1.37)。 奥拉帕利撤回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有害或疑似有害生殖细胞系BRCA突变(gBRCAm)的晚期卵巢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接受过三线或三线以上的化疗。 今年9月撤回的适应症为单药治疗有害BRCA突变(生殖细胞系和/或体细胞)相关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二线或二线以上的化疗。此次撤回是基于III期ARIEL4的最新数据。结果显示,卢卡帕利虽然可以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但在化疗期间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7.卡博替尼联合疗法治疗NSCLC的III期研究失败 12月8日,益普生(Ipsen)宣布,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的一项III期研究(CONTACT-01)未达到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但未公布具体数据。该研究共纳入366例患者,旨在评估卡博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多西紫杉醇治疗未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含铂化疗时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 8.疗效欠佳 波齐替尼上市遭拒 11月25日,Spectrum Pharmaceuticals宣布,三代EGFR抑制剂poziotinib(波齐替尼)的新药申请(NDA)遭FDA拒绝,用于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携带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此次NDA是基于II期ZENITH20研究中队列2的积极结果。该研究共包含7个队列,患者需接受每日1次16mg的波齐替尼: […]

玉米
一针逆转癌症!跨时代的「神仙抗癌药」已经到来,临床试验正式开启!

一针逆转癌症!跨时代的「神仙抗癌药」已经到来,临床试验正式开启!

继PD-1抑制剂之后,癌症患者们苦苦期待了八年,一种革命性的全新抗癌药终于来了——ADC(抗体偶联)类药物。 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出炉,这类药物不断被冠以抗癌的“魔法子弹”,“神仙抗癌药”的称呼。在癌症医学领域,研究者们将其视为继化疗、靶向和免疫时代后,癌症治疗即将迈入的另一个全新阶段。 这类抗癌药到底有什么魔力,当得起如此的赞誉?口说无凭,我们先从一个病例说起: 1 一针逆转病情 ADC类药物创造“传奇” 这是一位癌症患者的PET-CT影像,图中高亮的红色部分就是活跃的癌细胞。这位患者尝试了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几乎所有的抗癌手段,病情仍然在进展。医生已经建议他接受姑息治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减轻痛苦。 但他没有认命,机缘巧合下找到了一种叫做DS-1062的ADC类抗癌药物临床试验。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决定冒险一搏。 用药仅仅几周,奇迹发生了:这位患者迅速从濒临死亡的状态恢复正常,这让他的主治医生感到不可思议!而影像检查的结果更是让这位医生惊掉下巴: 仅仅几周,癌症病灶大幅退缩,从来没有哪个癌症药物能有如此神奇疗效,而这一切仅是注射了一次药物DS-1062而已。 ADC类药物就这样火出了圈,让癌症临床医生们对其临床疗效倍感期待。 2 精准的“生物导弹” 临床数据惊艳亮眼 通俗来说,ADC类药物的抗癌原理就像是一枚精准的生物导弹,通过它的“雷达系统”可以精准锁定癌细胞,并通过它搭载的高效细胞毒药物达成定点爆破癌细胞的目标,兼具了抗体药物的靶向性和化疗药的强大杀伤力。 而我们刚刚说到的DS-1062,就是ADC类药物中一个出类拔萃,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重磅药物。(好消息是ADC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已经登陆中国了,国内患者已经有机会用上这款划时代的“救命药”了,具体临床情况可以后文中查看) DS-1062的打击目标是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的Trop-2靶点。因此它在众多癌种中都有不俗的表现。一句话总结就是:数据惊艳,大幅优于其他抗癌药物! 举几个例子: 2021年6月ASCO大会上,强强联合的两大顶尖药公布了DS-1062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更新数据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I期试验TROPION-PanTumor01数据。 截至2021年1月8日,DS-1062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已经达到了24%,实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而它们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整体达到6.9个月,这样的临床数据可以说在其他抗癌药物中“一骑绝尘”。 而更重要的是,DS-1062在21例疗效可评估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为43%,其中有5例达到确证的完全缓解,所有患者疾病控制率达到95%,这个数据远远超过标准化疗方案的数倍。如果DS-1062用于一线/二线治疗,这个数据想必会更高,更令人惊叹。 在联合治疗方面,不久前召开的ESMO乳腺癌大会上伦敦女王大学的研究者们公布了DS-1062与PD-L1抑制剂Durvalumab联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初步试验结果。 这一研究一共纳入了29名患者,中位随访3.9个月后,27人已完成2次疗效评估,被纳入疗效分析。在所有27名患者中,高达18位患者的疗效均被评估为部分缓解,甚至有2人出现完全缓解的治疗效果。治疗客观缓解率达到了惊人的74%。 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免疫治疗,DS-1062都展现出了非常惊艳的疗效。在DS-1062开展临床试验的国外,还有几个癌症迅速消退的案例火了,让这款“神仙抗癌药”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一位是一个肺癌脑转移的4线治疗患者,他脑中的肿瘤在治疗后近乎消失,仅有很小的残留;而另一位是肺肉瘤样癌的3线治疗患者,他胸腔内的肿瘤也在治疗后大幅缩小。 3 临床试验终于来到国内 这些患者可以尝试 如今,ADC类药物用于癌症治疗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在国外已经开启不少ADC类药物临床过后,这类“神仙抗癌药”的临床试验终于来到中国了! 就在前不久,DS-1062的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启!作为一项I/II 期、多中心、开放性、多队列研究的临床试验,此次药物DS-1062正在公开招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尿路上皮癌以及其他实体瘤患者。 经过努力,我们也了解到了这项临床试验的具体沟通信息。感兴趣的患者可以在文末扫码添加招募助手号咨询具体情况。 除了本次开启的“神仙抗癌药”DS-1062以外,我们仍在陆续发掘更多关于ADC类药物的临床试验招募,帮助我们的患者们免费用上这类划时代的抗癌药,欢迎大家添加我们的招募助手多多咨询。 PS.如果你正在寻找新药临床项目,欢迎扫码添加微信咨询,帮你少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也欢迎转发给身边其他病友~  

小D
RNA重编程疗法,RZ-001治疗肝细胞癌1/2a期临床试验启动

RNA重编程疗法,RZ-001治疗肝细胞癌1/2a期临床试验启动

Rznomics公司旗下的RZ-001是一种基于核酶的RNA重编程疗法,最近美国FDA通过了其作为肝细胞癌(HCC)疗法的1/2a IND批准,从而实现了RNA编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Z-001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患者评估的基于核酶的RNA重编程方法。今年6月,RZ-001还获得了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Food and Drug Safety)的IND批准,并已在韩国启动1/2a期临床试验。因此,美国FDA的批准允许Rznomics开始在HCC患者中使用RZ-001和治疗性RNA编辑进行国际临床研究。 基于核酶的RNA重编程疗法 RZ-001以反式剪接核酶技术为基础,通过选择性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和编辑hTERT mRNA编码并表达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序列来治疗肝癌,从而在癌细胞中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动物模型的临床前研究也表明,这种方法鼓励免疫细胞进入HCC肿瘤。该技术的其他潜在优势包括能够按比例调节基因表达以达到靶向内源性细胞RNA水平,能够编辑所有突变位点上游的大段靶RNA,消除对潜在抗原蛋白或辅因子的需求,以及避免DNA编辑带来的基因组毒性和永久性基因组变化的担忧。 “将第一个基于反式剪接的RNA编辑方法转化为FDA批准的1 / 2a期临床试验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成就,也是RNA编辑领域的关键里程碑,”杜克大学外科教授、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Bruce Sullenger博士一份关于这一消息的声明中表示。“我对Rznomics在核酶设计和基因递送优化方面的临床前进展感到非常兴奋。这些进步使他们能够创造一种有前途的疗法RZ-001并将其转化为临床。我和整个编辑领域都渴望了解RZ-001和mRNA重编程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对抗患者的HCC。Rznomics显然是为迫切需要创新突破性疗法的癌症患者带来新颖编辑策略的领导者。 本土1/2a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 计划的国际剂量增加扩大临床试验将招募没有肝外转移的HCC患者。Rznomics此前在今年6月获得了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门对RZ-001的IND批准,并已在韩国进行1/2a期临床试验(NCT05595473)。这项在韩国进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试验招募了18岁及以上,根据BCLC肝癌分期分类,诊断为肝癌B期或C期的患者。参与者需要hTERT阳性表达,ECOG评分为0或1,Child-Pugh评分为A到B7,预期寿命至少为3个月。有中度或重度腹水、肝癌以外的癌症、肝性脑病史或HIV阳性的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在该研究的剂量增加部分,参与者将被分配到4个剂量水平中的1个,并通过瘤内注射和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一起接受相应剂量的RZ-001。剂量扩展部分将根据剂量增加阶段选择固定剂量治疗患者。该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在研究的剂量增加部分中出现剂量限制毒性的参与者数量,以及在剂量增加和扩大部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参与者数量。其他终点包括总有效率、反应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和剂量扩大和剂量增加部分的总生存期的变化。预计将于2029年5月结束试验。 Rznomics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Seong-Wook Lee在声明中补充说:“RZ-001是Rznomics的一项重大成就,它是我们治疗管道前端的第一个反式剪接核酶疗法,在韩国和美国都成功地获得了IND的批准。”我真的很感激RZ-001赢得了有可能解决肝癌患者未满足需求的机会。” 除了肝癌,Rznomics还将寻求增加RZ-001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适应症。该公司打算在2022年年底前就提交该适应症的IND。另外,针对阿尔茨海默氏症(RZ-003)和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症(RZ-004)的基于核酶的RNA编辑治疗也在开发中。

玉米
在肿瘤耐药进展后,在心灰意冷前,别忘了还有临床试验

在肿瘤耐药进展后,在心灰意冷前,别忘了还有临床试验

近年来,肺癌研究越来越快,相应的临床研究开展也越来越多。 因此,后台就陆陆续续有粉丝发问,纠结是否参加临床试验的问题。 我总结起来,他们纠结的关键点,一个在经济,一个在疗效。 经济上,临床试验的免费用药,毫无疑问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疗效上,却也担心这种缺乏证据的试验药物,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反而加快了患者的病情进展。 这些担忧的背后,其实是对临床试验的不够了解。 那今天郑医生就来集中解答一下。 什么是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英文称为Clinical Trial,是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研究,目的在于证实该药物在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的真实情况。 本期讨论的议题,主要是药物临床试验。 最终的目的,是推动新药物上市或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使用适应症。 临床试验,就是拿人当小白鼠? 如上图所示,一个新药要想上市,必须要经历几个阶段。 从粗了说,分为临床试验前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 在试验前阶段,我们是分别在细胞和动物有机体中,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里的动物有机体,主要是小白鼠、猴、猪、狗等。 冷知识,非人体用药研究,是在实验室做的,所以都叫实验; 人体用药研究,是在测试验证药物最终数据,所以都叫试验。 一个药物,只有在以上前期测试中都取得优异数据结果,才能获批进入人体,即临床试验。 从细了说,即便是已经进入人体的临床试验,也有不同的阶段区分。 I期临床试验,是观察药物的剂量-毒性反应,确定药物的安全剂量; II期临床试验,是在安全剂量的基础上,拓展样本,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III期临床试验,是进一步拓展样本,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III期临床试验后,药品即可获得上市或获批新适应症。 少数针对罕见病的孤儿药(orphan drug),在优异的II期结果加持下,也可获批上市。 IV期临床试验,就是搜集上市后的用药信息,考察在实际情况中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所以,为什么说临床试验不是小白鼠? 从阶段来看,小白鼠对应的是临床试验前阶段的动物实验,这个阶段都是在实验室中开展。 可以说,所有潜在可能药物,都可以在小白鼠上使用。 但只有其中的优秀分子,才有可能进入人体,被临床试验所用。 从方法来看,每一个足以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都具备很大的可能性获得更好的效果或更小的副作用。 而在对照组,研究者也会基于现阶段的指南/共识,设计最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基本疗效。 所以,即便是参加难以干预分组信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组患者依然是在确保基本疗效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治愈可能。 临床试验的主要优势 在我看来,临床试验的主要优势有两个: 1. 最新——这是一个获得最新治疗的机会,有可能获得最好的疗效; 2. 免费——免费提供药物治疗及相关检查,而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等到新药上市,价格会非常昂贵,甚至令很多家庭难以承受。 此外,因为在临床试验中,患者将获得更加严密的随访和评估,从而更有可能接受规范的处理方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基于此,NCCN指南指出,针对癌症患者,应该积极参加临床试验确保治疗效果。 如何评价临床试验预期疗效 可以说,当病情无法控制,而传统治疗手段又效果欠佳时,就应该考虑参加临床试验了。 在面对零零种种的临床试验信息时,我们如果可以在试验开始前就更好地评价该药物的预期效果,那对我们的治疗决策将十分有裨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于是,我就想从设计层面,给各个临床试验做个梯队划分。 梯队越高,说明临床试验得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值得参与。 基于个人理解,我将现阶段开展的临床试验,分为六个档位: 以下内容,全赖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第一梯队(推荐指数:★★★★★):国外已获批药物,为求中国同适应症人群上市,重走临床试验。 在这个梯队的药物,已经在国外获批上市,其安全性和效果均在广泛使用过程中得到确证,此次国内临床试验只为谋求在国内同适应症人群上市而已,因此疗效、安全性保障度最高。 第二梯队(推荐指数:★★★★☆):国内/外已获批药物,为进一步在同病种人群拓展适应症,重走临床试验。 在这个梯队,因为药物已经获批并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安全性和临床效果都已得到证实。 […]

玉米
一针逆转病情!「神仙抗癌药」国内首批临床招募开启,这类患者不容错过!

一针逆转病情!「神仙抗癌药」国内首批临床招募开启,这类患者不容错过!

抗体偶联药物(ADC类药物)作为继PD-1抑制剂后,癌症治疗最大的一项突破进展,被患者们称为“神仙抗癌药”。 如今,这类药物的国内首批临床招募终于开启了!这类患者均可免费参与,详情可见后文招募信息。 1 “神仙抗癌药” 创造前所未有临床奇迹 大家还记得下面这张图片吗? 这张图片来自于一位法国的肺癌患者,在这张PET-CT对比图中,仅仅两个月患者就实现了从病危到完全缓解的惊天逆转。实现这个奇迹的正是针对Her2突变的ADC类药物DS-8021临床试验。 最近还有一张疗效对比图火了: 同样是肺癌患者,同样是疾病终末期,国外的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参加了ADC类药物DS-1062(Dato-DXd)的临床试验。 当药物注入他的体内后,原本疯狂生长的癌细胞迅速停止了生长并且快速死亡。上文中的CT影像拍摄时间仅间隔几周,在一针药物注射后病灶即出现了如此大幅的消退。 两位患者的背后,还有着更多患者大幅缓解,甚至治愈的例子。这两种创造奇迹的药物都属于抗体偶联药物(简称为ADC类药物)。 毫不客气的说,ADC类药物是继PD-1抑制剂以后最大的一项突破进展,又被称为“神仙抗癌药”。 它的抗癌原理就像是一枚精准的生物导弹,可以精准锁定癌细胞,并高效达成定点爆破癌细胞的目标,兼具了抗体药物的靶向性和化疗药的强大杀伤力。 对于这类“划时代”的抗癌药物,读者们除了感叹其疗效惊人以外,最关心的就是:“神仙抗癌药”我们何时能用上? 2 ADC类药物 国内首批临床招募正式开启! 今天,经过前期反复跟踪,我们终于可以自豪的宣布,ADC类药物的临床试验登陆中国了!国内患者终于有机会用上这款划时代的“救命药”了。 这一次登录临床的ADC药物,正是上文中创造肺癌治疗奇迹的DS-1062。它的打击目标是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的Trop-2靶点。因此它在众多癌种中都有不俗表现。 目前国内正在开展一项Dato-DXd(DS-1062a)的I/II 期、多中心、开放性、多队列研究,公开招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尿路上皮癌以及其他实体瘤患者。(详情扫码添加文末的助手号咨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先看看DS-1062的既往临床数据创造了抗癌药物史上的一个大成功: 2021年6月ASCO大会上,强强联合的两大顶尖药公布了DS-1062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更新数据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I期试验TROPION-PanTumor01数据。 截至2021年1月8日,DS-1062在NSCLC患者中的ORR为24%,已经实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而它们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整体达到6.9个月,总体安全性可管理,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超过35%。     更重要的是,DS-1062在21例疗效可评估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为43%,其中有5例达到确证的完全缓解,所有患者疾病控制率达到95%,这个数据远远超过标准化疗方案的数倍。如果DS-1062用于一线/二线治疗,这个数据想必会更高,更令人惊叹。   而在联合治疗方面,不久前召开的ESMO乳腺癌大会上伦敦女王大学的Peter Schmid公布了DS-1062与PD-L1抑制剂Durvalumab联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初步试验结果。 这一研究一共纳入了29名患者,中位随访3.9个月后,27人已完成2次疗效评估,被纳入疗效分析。在所有27名患者中,高达18位患者的疗效均被评估为部分缓解,甚至有2人出现完全缓解的治疗效果。治疗客观缓解率达到了惊人的74%。     DS-1062在其他癌种上的表现也相当惊艳: 法国Gustave Roussy研究所的D.Planchard教授在其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两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病例,引起了医学界的热议: ● 第一位是一个肺癌脑转移的4线治疗患者,他脑中的肿瘤在治疗后近乎消失,仅有很小的残留;   ● 第二位是一个肺肉瘤样癌的3线治疗患者,他胸腔内的肿瘤也在治疗后大幅缩小。 最后,基于如此令人惊叹的疗效,我们要再次重申:DS-1062药物的临床试验已正式开启招募,包含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尿路上皮癌以及其他实体瘤,欢迎感兴趣的患者扫码添加助手号咨询。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本次开启的“神仙抗癌药”DS-1062以外,我们仍在陆续发掘更多关于ADC类药物的临床试验招募,帮助我们的患者们免费用上这类划时代的抗癌药,感兴趣的咚友都可以咨询。 当然,我们也期待有ADC类药物临床招募条件的相关单位或医院联系我们,共同帮助适合ADC药物的患者入组,帮助更多癌症患友! 国内患者应用DS-1062疗效如何?能否再创造新的生命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小D
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在绝望中寻求一线生机的四种方式

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在绝望中寻求一线生机的四种方式

虽然一小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可能得到治愈,但是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就像我在《晚期肿瘤患者的真实病程是什么样的,如何客观面对?》一文中说的那样,即使有比较长时间的维持好转期,最终还是会不断加重进展,会反复涉及面临更换各种治疗方案,尝试控制病情。 于是,临床会出现一种少见情况,有些晚期肿瘤患者用了很多种方案,比如3-10种,国内能找到的有效治疗方案都用完了,但是肿瘤继续进展。这时不少患者还没到达终末期的最后阶段,不甘心就这么等待死亡,尤其是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仍然非常想找其它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想在绝望中寻求一线生机,那该怎么办?有没有可行的方式?  答案是有的,临床上对于这类按照标准指南已经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有四种方式,有可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01 寻找到合适的临床试验(最重要) 在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首先就是要想办法找到合适的临床试验,这是延长生存期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免费。 很多患者不知道的是,现在的临床试验其实很多,涵盖各种癌症类型。有相当一部分临床试验是一些新药,针对这类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前提是患者还没有进入终末期,因为无法入组)。 我既往的文章也教过大家怎么在国内和国外搜索临床试验,详见《临床试验的详细解释,读完就懂了》。临床试验也分好坏,差别很大,建议多请教专业医生。通常III期临床试验优于II期临床试验优于I期临床试验,治无可治的肿瘤患者一般只能找到I期或II期临床试验,但总比没有要强不少,这个阶段可能有一线生机会好过什么都不做。比如一位晚期胃癌反复治疗失败的老年男性患者,加入了靶向Claudin18.2的实体瘤CAR-T疗法的I期临床试验,治疗后可能肿瘤明显缩小,从而显著延长生命。   02 NGS基因测序寻找到罕见的靶点 很多肿瘤除了存在常见的靶点,还可能存在罕见靶点,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可以延缓生命。 再提醒一遍,要找好的基因测序公司做NGS测序,比如华大、燃石、思路迪、泛生子等,别找小公司,经常检测结果质量极差,可能明明有的突变靶点也测不出,反而耽误治疗。一旦找到好的靶点,就有继续存活的希望。 注意,测出罕见靶点也经常是入组一些临床试验的前提,和第一种方法相辅相成。当然,即使测出罕见靶点后不能入组,患者也可以想办法自行寻找治疗药物。 类似的案例很多,例如: 一位50余岁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全身多发转移,经历了反复的多线化疗、靶向和等治疗,历经2年余,肿瘤开始进行性加重,再无可用之药。患者已经开始出现恶液质和严重乏力,可能很快就要成为终末期,医生都认为已经治无可治。幸运的是NGS基因检测发现少见的FGFR融合,入组了针对该靶点的厄达替尼临床试验(国内无药),口服后出现了非常好的持久疗效,肿瘤明显好转,患者甚至长胖了20斤,生存期显著延长。 一例40岁的晚期肺腺癌的男性,也是反复治疗失败,治无可治,基因测序找到了非常罕见的NTRK融合突变,直接去了国外参加NTRK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取得了极好的疗效。 如前所述,也有患者测到了罕见靶点,但既找不到相应的临床试验,又无法去国外购药来承担花费,这种情况也存在,患者和家属可以多尝试去寻找一些途径。   03 检索大量文献,寻找可能有效的方案 类似的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其实一直存在,很多医生也会想办法尝试帮助患者,甚至自创一些疗法用于患者,如果有效,会记录并撰写发表在文献上,这也是很宝贵的经验。 针对这种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要求不高,只要类似的文献报告,有一例或多例用了指南没有推荐的新疗法,并且出现了一定疗效,就可以作为参考并应用,因为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这需要看医生的水平,因为这种情况需要检索非常多的文献,寻找针对该肿瘤曾经有过的任何一个曾起效的治疗方案,并且要评估。 就以晚期胰腺癌为例,如果已经多线治疗治无可治,看下图: 这就是曲美替尼联合羟氯喹治疗kras突变胰腺癌的证据,注意,胰腺癌大多数都有kras突变,虽然只有区区2例,但是两例的疗效都是SD(也就是稳定),至少说明对胰腺癌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既然没有其它的办法,曲美替尼和羟氯喹治疗的风险也通常不大,要试试的话,只要患者和家属知晓病情并表示理解,当然是可以考虑进行。事实上,国内有些胰腺癌患者就是采用了类似的治疗方式,我也见过类似的案例,有的患者甚至可以控制到6个月,这在胰腺癌已经属于非常好的成绩。 但要注意,在患者的标准疗法没有用完之前,禁止直接将这种有效可能性低的疗法用于患者,因为起效的可能性低于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只用于治无可治的晚期肿瘤患者。   04 特殊的药敏试验:PDX模型   PDX模型,也叫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是将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而建立的新一代肿瘤模型,也就是让人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号称是“私人订制”的个体化肿瘤动物模型。 通俗地理解,就是把晚期肿瘤患者的活体肿瘤组织,穿刺或切除一部分,接种到数十只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让这些肿瘤长大,然后就可以用于筛选各种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筛选过程很简单:就是把这些药物用在小鼠身上,看哪种药能最有效的杀死移植的人的肿瘤细胞。那么之后就考虑把这种药用在患者身上,既往也有成功的案例。 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缺陷:1.成本高昂,需要的时间长。2.即使在小鼠上能杀伤人的肿瘤细胞,但不能保证用在人体上肯定有效,因为肿瘤异质性的存在。因此没有被广泛用于临床。 尽管如此,在治无可治的患者上,这显然也是一线生机,至少有机会让小鼠代替试药,来看哪一种药物最有可能起效。不过,这个办法只适合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患者。 我一向主张的是,即使在这种已经无法应用指南指导的情况,只要患者不放弃,医生也需要想尽办法帮助患者。但注意,需要仔细评估,有的治疗方案副作用较大且估计的有效率很低,那也需要仔细的评估风险和获益。 最后,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在处于治无可治的情形时,要谨防被骗。因为已经属于治无可治,所以这些患者和家属成为被骗的高危人群。他们往往会去寻求非正规的各种治疗,甚至甘愿被骗也想追求一线生机,越焦虑的患者和家属越容易上当受骗,因为他们很希望患者一直被治疗,这至少对患者是个安慰,骗子也往往是利用了这类病人的这种心理特点。 患者和家属如果是胡乱找到的不靠谱的疗法几乎不可能有效,经常只是让骗子获益。所以,即使患者和家属要继续寻求治疗方案,也建议按照上述的4种方式进行,才是更科学的办法,并更可能找到宝贵的一线生机。 END

半夏
EGFR耐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创造惊艳疗效

EGFR耐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创造惊艳疗效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根据这项最新的统计显示,肺癌再次荣登国民健康“头号杀手”的宝座。2020年,肺癌蝉联了中国癌症发病人数最高、死亡人数最高的榜首:发病人数达82万人,远超第二名结直肠癌56万人;死亡人数71万人,更是大幅超出第二名肝癌的39万人。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带来的威胁,相信每一位肺癌患者深有体会。 01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肺癌患者最重要的两类抗癌武器 所幸,近几年来,我们的肺癌治疗有了划时代的进展。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来肺癌患者最重要的抗癌武器。     一方面是以EGFR等基因突变为代表的肺癌患者,在靶向研发日益成熟的今天,靶向药物已经拥有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等等不同药物。通过科学的“排兵布阵”,患者生存超过5年,达到临床治愈的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是如今被誉为“抗癌神药”的PD-1/PD-L1免疫药物,临床数据研究表明,PD-1/PD-L1药物可以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由4%提升到16%,临床治愈率提高达4倍。   两种治疗方式均可以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如果它们先后组合在一位患者身上,是否能带来更加优异的治疗效果?过去,对于这类药物组合我们没有太多临床数据: 绝大多数的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三期临床试验,EGFR突变的病友都被排除在外; 国内外药监局批准的PD-1抗体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几乎全都明确规定EGFR突变的病友不优先使用。 近期,一些全新的临床试验数据更新,让我们更新了靶向治疗后进行免疫治疗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患者靶向药物耐药后使用PD-1抑制剂治疗,依然能获得非常优异的疗效! 两种王牌手段都能使用!意味着这类患者的生存期将大幅延长,甚至轻松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临床试验近日将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启,进行肺癌患者的临床招募。免费使用重磅药物的机会来了! 02 EGFR耐药后,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创造惊艳疗效,有临床招募! 2019年9月9日,在全球最顶尖的肿瘤学术会议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布引起了所有与会者的关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医疗团队报告了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GFR靶向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或复发伴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成果。   这个临床研究,正是我们上文中提到的,EGFR靶向药物耐药后使用PD-1抑制剂进行治疗依然能获得非常优异的疗效。不同的是,研究者采取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方式,通过“强强联合”创造更多治疗获益。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患者接受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治疗4或6个周期(每3周一次),之后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的维持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无临床获益。 研究共纳入了40例患者,截至2019年7月25日,所有患者整体客观缓解率达50.0%,疾病控制率为87.5%,20例部分缓解(PR)和15例疾病稳定(SD),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7.0个月,中位PFS达7.0个月。 无论在安全性还是有效性方面,对于EGFR耐药的肺癌患者而言,这个数据都堪称一个非常惊艳的数据。作为EGFR耐药患者的二线治疗,这个临床的结果可以说为这部分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路线。 而更好的消息来了!如今,这个临床试验正在临床招募! 目前,咚咚招募平台已经上线了关于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GFR突变且靶向药物耐药患者的临床试验招募,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患者,均有希望加入的临床实验组,免费使用药物,同时免费进行相关的治疗及检查。这是大大降低抗癌负担的好机会,也是咚咚招募平台希望带给各位的福利之一。 招募条件有哪些?请点击链接立即咨询>>>特瑞普利单抗(PD-1)联合培美曲塞/铂类非小细胞肺癌III期临床试验 请联系临床招募助手微信号:dongdongkfxc,也可扫码微信立即咨询:  

半夏
惊心动魄4年抗癌史,免疫治疗乍现绝境曙光:历经40次PD-1治疗,他正向临床治愈目标挺进!

惊心动魄4年抗癌史,免疫治疗乍现绝境曙光:历经40次PD-1治疗,他正向临床治愈目标挺进!

  以上语音来自咚咚肿瘤科APP用户晓东的讲述,为方便大家阅读,我们整理了他的抗癌记录,经本人授权后发布: 从2017年7月至今,父亲确诊肺鳞癌已经四年多了,治疗中走过的每一步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却。 父亲确诊肺鳞癌,化疗+手术控制病情   父亲是个老烟枪,一天三包烟埋下了祸根。因为烟抽得凶,父亲总是咳嗽,也不当回事。 直到2017年6月底,他感觉咳嗽加重了,吃药也不见好转,拍了个胸片发现肺部有阴影占位。我赶紧约了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的专家号,拿着胸片就去了。主任看片后说凭经验就不是好东西,让住院检查。CT结果显示右下叶肿块5.1*4.3cm,考虑肺癌。 父亲看到报告就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有说。从医院回家的路上,车里放着徐佳莹的歌《我好想你》《突然好想你》。我想到父亲的病,真的怕他很快就会离开我们,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还要极力遮掩,生怕坐在副驾的父亲看到…… 3天后住院,病理确诊肺鳞癌Ⅲa期,基因检测无突变。这时我们家庭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哥嫂主张趁父亲身体还好,不如用治疗的钱带父亲四处游玩,了一桩心愿,也免得人遭罪;我跟母亲则坚持尽全力积极治疗,希望为父亲多争取一些时日。 2017-8-28出院记录 最后,我们听从主治医生建议,先化疗两次再评估是否可以手术。化疗期间,父亲除了掉发没有其他副作用。9月做了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得还算好,继续化疗4个周期。我们父子俩都爱钓鱼,父亲就算再萎靡不振,一听钓鱼整个人就精神了,所以治疗间歇还带他去北戴河钓了几次鱼。 肿瘤复发后入组,用PD-1后肿瘤持续缩小   2018年8月中旬,父亲咳嗽加重并带有血丝,我赶紧联系医院复查,结果右下肺门处肿瘤复发,医生建议同步放化疗。我担心父亲身体承受不了,想尝试下免疫治疗,于是就先办了出院。 自父亲生病后,茫然无措的我整天在网上浏览各个癌症论坛、APP,最终停留在咚咚肿瘤科。在咚咚能看到最前沿的临床方案和国内外新药的临床试验信息,也结识了很多谈得来的病友,互相交流治疗方案,分享经验教训。 经过咚咚病友推荐,我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找到了王书航医生,她看了父亲的病历资料后,推荐我们参加百济的免疫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替雷利珠单抗)。入组过程也相当坎坷,在王医生的热心帮助下最终得以顺利入组,真的非常感激。 一开始入组到化疗组,两期化疗后肿瘤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各种副作用接踵而来:升白针、升红针、止痛药和护肝药全都用上了,腿痛得无法走路,几乎天天在家卧床。后两次化疗都是推着轮椅去的医院,四次化疗结束后,影像评估进展4*2.6cm。我心里懊悔极了,因为我的坚持让父亲遭了这么大的罪,我开始怀疑,让父亲入组临床是不是错了? 2019年1月底,父亲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跟项目医生充分交流后,我们申请交叉到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组进行免疫治疗。2月27日,第一次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用药后无明显副作用,三次用药后,增强CT显示肿瘤明显缩小到3.1*2.1cm,六次用药后肿瘤缩小到2.1*1.2cm,用到九次后,肿瘤就保持稳定没变化了。 第一次输注替雷利珠单抗 2019-6-26 CT报告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医院全部停诊,导致无法按时用药,我们都很担心肿瘤会卷土重来。好在PD-1的拖尾效应开始显现出来,停药3个月后,CT复查依旧稳定。 12月,北京再次出现疫情治疗中断,复查发现左肺上叶有一个小结节缓慢增大,考虑转移。项目医生说可能是受前几次停药影响,建议继续用药观察。4月份复查,肿瘤基本稳定无进展。 到今年9月1日,父亲已经免疫单药用药40次,肿瘤仍然处于持续缓解状态。父亲目前身体情况不错,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新长出来的头发明显比以前黑了很多。父亲最爱钓鱼,每周至少去三次,生活也能自理,每天早上自己骑自行车去市场买菜做饭,还能帮我接送孩子。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能一直长久下去。   钓鱼、旅游,父亲现在的生活很惬意   陪伴父亲抗癌的这四年,我也有两个经验心得分享给其他病友和家属,一是积极治疗,不要轻易放弃;二是正确看待临床试验,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提前、免费用到国内外最新的肿瘤药物,不仅能控制病情进展,还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对患者及家庭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拓展阅读: 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已于今年1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成为首个获批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国产PD-1。 替雷利珠单抗已纳入2020年版医保目录,支付范围限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PD-L1高表达的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据悉,替雷利珠单抗已纳入2021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初审名单。今年替雷利珠单抗在国内新增了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鳞状NSCLC、肝细胞癌3个适应证。如顺利进入医保,替雷利珠单抗的价格有望大幅降低。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肿瘤患者从中获益,走出阴霾、重获新生。  

小D
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癌症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并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同时也会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早期发现癌症,比如胃/肠镜,液体活检等,从而增加生存的机会。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但有些早筛或早诊产品可以帮助早期检测和溯源癌症,从而使癌症治疗更有效、更简单、更便宜。 一旦确诊为癌症,下一步该怎么做?   最好采取以下做法,这样就可以“轻松”的控制症状并对抗癌症: 1. 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有条件的话首选专病专科 患者确诊为癌症后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有条件的患者尽量选择规范的肿瘤医院或综合医院肿瘤科进行诊治。实际生活中,部分家属为了向患者隐瞒病情,拖熟人朋友,选择不规范的机构,病人未得到规范治疗,最后到医生这里,医生只能叹气,爱莫能助。 2. 正确选择就诊科室 肿瘤专科医院的专业划分很细,患者可首先根据原发肿瘤部位选择相应的专业医生看病,门诊医生会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一般情况,转入到相应科室如内科、外科、放疗科等治疗。对于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应根据原发部位而不是转移部位来选择相应科室。 3. 咨询医生 如上所述,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解释患癌后身体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及可能会遇到的症状。 向医生咨询是必不可少的,因为TA可以让患者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癌症,并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好准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可以针对患者所患有的癌症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案。早期确诊为癌症时,通常会有更多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是,在选择癌症治疗方案时,请务必向医生咨询每种治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以及每种治疗方案的康复机会。同时,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副作用,了解这些信息将使患者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需要对自己的医生抱有现实的期望。许多患者往往咨询了很多医生,得到很多不同的意见。究竟怎样是合适的?正确的做法是,问清楚,跟一个。 肿瘤属于复杂的慢性病,治疗和随访都是长期行为,打一枪换一地,最后只能“谁都管不了也不想管”。可能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不太一样,患者可以咨询经验丰富治疗规范的医院和医生,合理听取第二诊疗意见,然后选择一名信任的医生,尽量“从一而终”,也利于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   4. 探索治疗方案,勿听偏方 千万别被一些花哨的治疗手段欺骗,延误治疗时机。除手术、化疗、放疗这三大治疗手段外,其他治疗都有严格的适应症,要咨询专业医生,不要盲目跟从。 还有很多患者会问到中医治疗,要知道中药并非无毒无害,应在有资质的正规中医院和中医科接受治疗,不能相信小广告和偏方,不恰当的中医和西医疗法均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确诊为癌症后,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1. 放疗:很多人会选择化疗结合放疗,这样他们可以加快恢复时间。放疗一般需要持续几个月,因为癌细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这种治疗产生反应; 2. 化疗:这是医生用来治疗癌症的主要疗法,但是要注意它的毒副反应,因为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部分正常细胞,导致很多患者化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 3. 手术:如果医生建议,这是另一种选择。有些手术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化疗和放疗。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取决于患者所患的是哪种癌症,以及癌症的进展程度; 4. 靶向治疗:抗肿瘤药物靶向性地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位点(靶标)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模式。但是,对于有明确基因靶点的药物,必须遵循靶点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的原则。特别是拥有伴随诊断产品的药物,建议采用NMPA批准的伴随诊断产品进行检测,不得在未做相关检查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5. 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直接针对肿瘤的疗法,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最近几年新兴的免疫药物包括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等。 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识别可能对具体免疫疗法有应答的患者,帮助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现在临床常用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有PD-L1,MSI-H/dMMR,TMB等(一些免疫治疗耐药和超进展的基因也常推荐检测)。免疫治疗的起效也不是很快,一般1~2个月才能看到效果。 6. 参加临床试验:参加新药临床试验不是小白鼠,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差别很大。临床试验有着非常严格审查、准入以及权力保障制度,必须确定条件符合才能进入试验。开展临床试验的医院或组织,都要有国家认可的资质;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方法,也都是由各个层面相关管理部门审批的。   7. 强强联合,MDT或MTB 如果癌症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可能需要考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探讨,针对患者制定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癌症患者做了NGS基因检测,传统的MDT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时候可能需要借助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TB),多个学科的医生联合分子生物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共同讨论分子生物学相关证据,优化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并建立基于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治疗路径或许是更优的解决方案。 如果条件允许,海外就医也是一种选择。 8. 定期复查 定期随访的患者很少会出现癌症治疗的并发症。他们还有更多的机会避免并发症,因为他们能够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在癌症治疗后,重要的是要定期随访几个月,以确保治疗有效,并且癌症没有增长或变得过于猖獗。 此外,患者也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做全身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类型的检查,比如液体活检(CTC或ctDNA检测)等,以便他们可以尽早了解更多关于自己的癌症信息。   癌症确诊后,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任务,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确诊癌症后,患者将成为了自己的第一照顾者,他们应该给自己制定护理计划,比如尽可能多的运动,短途散步,甚至简单的伸展运动都可以;其次,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重要,要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甚至是负面的情绪更为重要;再次,需要学会依靠别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挽救生命;最后,如果在沮丧或者焦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心理健康专家交谈,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减轻癌症诊断及治疗的压力。 癌症可以影响任何人的生命。在选择最适合患者特定状况的治疗方法之前,请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与自己的医生交谈并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延长自己的生命并正确治疗癌症。 此外,癌症越早诊断,就越有可能治愈(阻止癌症恶化的机会就越大)。   参考资料: 1.https://www.hhmglobal.com/knowledge-bank/news/what-to-do-next-once-youve-been-diagnosed-with-cancer 2.https://www.webmd.com/cancer/features/cancer-diagnosis-what-to-do-next  […]

半夏
《柳叶刀》子刊:给绝症患者的免费“救命稻草”,并非人人都能抓住

《柳叶刀》子刊:给绝症患者的免费“救命稻草”,并非人人都能抓住

【饮茶先啦】谈谈参加临床试验的公平性! 2021年5月24日,16岁的艾米莉在社交平台上po出了自己的照片,庆祝她无癌生存的9年。 2012年,7岁的艾米莉因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疗失败而生命垂危。为了抓住生存的希望,她参加了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 在接受CAR-T细胞免疫疗法三周后,艾米莉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此后,癌细胞彻底消失,至今未复发。 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把艾米莉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对高危/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患者而言,能够有效延长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治疗方案较少。且每月动辄上万的治疗费用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难以支付高额的新药费用。这时,参加临床试验便是带来生存希望的办法。 可惜的是,但它的大门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敞开。 难以获取可靠的临床试验信息、入选条件苛刻……许多患者并不能获得参加临床试验的资格。 近期,The Lancet Haematology发表社论,呼吁为绝症患者提供公平的参加临床试验的机会[1]。 原文截图 临床试验入组不公平的现状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的《2020年药物临床试验年度报告》[1],共统计了2020年全年批准的53种药物和生物制剂的临床试验,包括32000受试者。在受试者中,53%为女性,仅有6%亚洲人、8%黑人、11%西班牙人。此外,65岁以上的人群仅占30%。 ▌ 老年人、青少年受试者少 在肿瘤患者中,65岁以上人群占很大一部分,而这部分患者在临床试验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无独有偶,临床试验也并未在青少年人群广泛展开。 ▌ “重男轻女”仍然存在 今年6月,Cell子刊发表文章指出,2014年-2019年美国FD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占比分别为60.3%和39.7%。细分到具体癌种,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性别比和肿瘤发病的性别比存在较大的差异[2]。 各个癌种临床试验受试者性别比与在人群中发病的性别比差异 ▌ 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可以参加 在肿瘤领域的临床试验中,往往对患者既往接受的治疗也有相对严格的规定。例如,下面这个ZUMA-1研究入组条件限制为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 一项ZUMA-1临床试验信息|临床试验网站[3] 而该研究也要求患者至少满足下面3个入组条件: 具体入组条件 ▌ 抗肿瘤新药研究资源分配不均 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批中心(CDE)官方数据统计[6],2020年CDE批准了777项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申请项目,但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申请集中在PD-1/PD-L1、VEGF、EGFR、FGFR和HER-2靶点。同靶点、同适应证临床试验项目越来越多。 对于以上靶点药物受益人群而言,将有更多药物选择。但与此同时,药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开发热门靶点药物,导致其他靶点药物研发投入不足,研究进展缓慢。这意味着,这部分患者接触临床试验的机会减少。 ▌ 默认被排除在外的人[1] 研究人员制定临床试验入组条件时,默认将孕期、哺乳期女性排除在外,并要求参与试验的女性避孕;艾滋病患者也面临无法进入临床试验的问题。 尽管这一举措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药物致畸对后代的影响或免疫缺陷带来的致死性风险,但The Lancet Haematology认为这些排除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临床试验的公平, 代表生命权的平等   临床试验不公平,意味着什么? 大量研究数据均表明,在不同性别[7]、不同人种、不同年龄阶段甚至不同体重[8]的人群中,药物代谢存在差异。这表示,对欧美人群疗效优异的药物,可能在中国人群中的表现差强人意。 在临床诊疗中,医生往往会参照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选择治疗方案。但药物适宜剂量、疗效的差距,也许会导致患者耽误治疗或发生不良事件。 比如,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在欧美推荐最大日剂量为80mg,但中国人群中几乎不会使用到80mg,须谨慎使用。 此外,高龄、高危、青少年肿瘤受试者缺位,导致这部分患者需等待特定人群的临床试验开展,并获批后才可以使用相应药物。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他们的治疗方案是滞后的,或许会延误治疗时机。 另一方面,临床试验严格的入组条件让许多患者陷入两难的境地。许多新药的入组条件限制导致患者必须先进行其他的某种治疗并进展。在这过程中,患者可能承受更多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支出。 “用钱买命”在肿瘤患者中屡见不鲜。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价格较高,但客观缓解率(ORR)达52%-83%,完全缓解率(CR)达40%-58%,4年总生存(OS)率达44%。在出色的疗效面前,你是否愿意放手一搏? 美国的妮可·古拉特女士就是一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在10年的抗癌经历中,她曾经在靶向治疗临床试验中获益,且达到了完全缓解。但为了加入CAR-T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试验,她只能选择让白血病复发[5]。 妮可·古拉特女士接受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   临床试验公平,代表生命权的平等。 这不仅体现在不同性别、人种、年龄的肿瘤患者以平等的接触最新、可能有效的药物的机会,还体现在经济能力不好的肿瘤患者也可以获得新的治疗机会。 在临床上,对于缺乏治疗方法、经济条件不好的肿瘤患者,医生会建议其加入临床试验以便获取免费的药物。近年来,许多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有无进展生存期(PFS)、OS获益。 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参加临床试验不仅能延长生命,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还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没有办法入组的肿瘤患者, 还有什么出路? 参加临床试验受限于试验设计的入组标准。那些没有办法入组,又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的肿瘤患者,有没有别的出路?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起草了《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9]。办法指出,对于患有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早期干预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患者,可考虑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 《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原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药物,经医学观察可能获益,且符合伦理原则的,经审查、知情同意后可以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用于其他病情相同的患者[10]。 […]

半夏
癌症新希望:树突细胞疫苗,不了解一下你就out了!

癌症新希望:树突细胞疫苗,不了解一下你就out了!

文章来源:国际细胞临床与研究   国家卫健委6月29日通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2亿剂次,疫苗接种继续加速。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助“一臂之力”,筑“免疫长城”。 疫苗无疑是人类与疾病斗争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之一,同样的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疫苗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树突细胞疫苗!在了解树突状细胞疫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树突细胞。 树突细胞 树突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强, 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细胞是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被广泛用于癌症治疗,尤其是癌症疫苗的研究。   虽然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本来就有这种树突细胞,但数量和活力都不够围歼癌变细胞的程度。要将它们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用于生产疫苗,需要使用十分复杂的方法,花费高昂成本。研究人员指出,由于树突细胞引发的免疫应答可针对所有类型癌症,且副作用小,一旦研发成功,距离癌症被歼灭的那天就不远了。 树突细胞疫苗的由来 1973年,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在小鼠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细胞,因其细胞膜伸出许多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故而得名-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 随后,他一直在研究这种细胞在人体抵抗病原体中发挥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被用来治疗疾病。 34年后,他不幸被诊断为最为难治,预后极差的胰腺癌。于是他基于树突状细胞设计了一系列癌症治疗方案。包括三种树突细胞疫苗,最终研发出一种疫苗,在体外用自己肿瘤的RNA转染自己的树突状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在其表面表达肿瘤抗原,然后用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启动免疫应答。当这些树突状细胞注射回体内时,已经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了。像他这样的胰腺癌患者存活时间一般是几周到几个月。但是,斯坦曼博士幸存了四年半的时间!最终,拉尔夫坚信他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延长了自己的生命。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在树突细胞疫苗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Steinman教授,但遗憾的是,他在颁奖礼前四天离世,但此后,开启了医学界对树突细胞疫苗研发的热潮。 树突细胞疫苗疗法的流程 树突细胞疫苗疗法的治疗过程大致分三大步: 1. 依次按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或者新近的DNA检测结果,分析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以及身体状态判断治疗的可行性。然后进行血液检查,采集制备疫苗所需的外周血液。此过程约需要1~2次门诊。约1%的患者HLA类型无法找到相应的抗原。 2. 根据患者个体癌细胞的特征,制备个性化树突细胞疫苗制剂。约需2~3周可制备1次使用的疫苗。一个疗程需要重复5~6次。 将培养好的树突细胞回注到患者内体。采用皮内注射方式,注射在腹股沟或者腋下,淋巴结分布密集的位置。 目前,多数DC疫苗已经被国际医学抗肿瘤领域广泛认可,并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中,这是癌症患者治疗的新希望。   树突疫苗在各大癌症中的研究盘点 树突状细胞疫苗实际上早已在动物实验和早期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其中脑瘤,肾癌,黑色素瘤的树突细胞疫苗研发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黑色素瘤——TLPLDC疫苗 在2020年ASCO-SITC临床免疫肿瘤学会议上公布了TLPLDC疫苗治疗黑色素瘤IIb期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   在遵循临床研究方案(PT)人群分析中,与安慰机组相比,TLPLDC治疗组24个月无病生存率显著提高(62.9% vs 34.8%),表明疾病复发的相对风险降低了近50%。 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分析中,TLPLDC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24个月无病生存方面无显著性改善(38.5% vs 27%),但在该分析中,24个月总生存率(OS)的改善趋势更强(86.4% vs 75.1%)。 AV-GBM-1疫苗——胶质母细胞瘤 2020年4月8日,新型树突细胞疗法AV-GBM-1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公布,研究显示此款新型疫苗对延长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期总体生存期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接受AV-GBM-1治疗的患者15个月的总生存率提高了28%,疗效格外显著。 肾癌——ilixadencel疫苗 ilixadencel(伊利沙定)是一款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研究显示,ilixadencel联合靶向抗癌药舒尼替尼(索坦,通用名:sunitinib)一线治疗新诊断的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与单独采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相比,总缓解率提高一倍,完全缓解率更高,缓解更加持久! 卵巢癌—DCVAC/OvCA疫苗 在2019年第50届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上,一项二期临床试验SOV02最终结果公布:对复发,铂敏感,上皮卵巢癌患者使用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DCVAC/OvCA添加到标准卡铂和吉西他滨方案,可以使晚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期(OS)延长一年多。而且DCVAC/OvCa将卵巢癌二线治疗的死亡风险降低了62%。总生存期(OS)显着增加13.4个月。中位数无进展生存率(mPFS)增加了1.8个月。即将开展全球III期研究。 肺癌—CCL21-树突疫苗 25%的患者病情稳定(肿瘤的大小不增加或减少)。在54%的患者中,CD8细胞浸润于肿瘤中,在接种疫苗后患者的PD-L1表达也显著增加。副作用是可控的,主要限于流感样症状,恶心和疲劳。 脑瘤—DCVax-L疫苗 生物科技公司Northwest Biotherapeutics近期公布了其先导疗法DCVax®-L治疗新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III期临床研究的中期试验数据。 入组临床超过3年的患者中,67例(30%)存活超过30个月,44例(24.2%)存活超过36个月。预计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6.5~88.2个月。 淋巴瘤-树突疫苗 一项新的小型新研究表明,一种直接注射到单个肿瘤中的新型癌症“疫苗”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攻击全身的癌细胞。 在抗癌疫苗的治疗下,11名患者中有8名取得了病情缓解,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2名。1名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已经接近4年! 乳腺癌-Her2脉冲树突细胞疫苗 […]

半夏
快停!这件事儿比乳腺癌本身更可怕,很多人不知道

快停!这件事儿比乳腺癌本身更可怕,很多人不知道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确诊乳腺癌原位癌的张阿姨,做完手术之后,医生建议不用进行化疗,回家休养。但张阿姨的家人不放心,回到地方医院又要求进行了6个疗程的化疗希望加强治疗效果。没想到的是,化疗结束后张阿姨却因为药物毒性触发心肌炎再次被送进医院,免疫力急剧下降,不仅多花了很多钱,也给身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这就是“过度治疗”的结果! 过度治疗,是指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超出了患者的疾病需求范畴,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身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虽然,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规范,但过度治疗的事件仍然偶有发生。 过度治疗的3个典型表现 手术“一刀切” 很多患者确诊乳腺癌之后,担心癌细胞扩散到周围组织或复发转移到对侧乳房,为了“保险起见”采取手术“一刀切”的做法。本不用切的乳房切掉了,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功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盲目用药 相比于其他疾病而言,肿瘤治疗起来更困难,所以人们往往将希望寄于各种药物(包括保健品、偏方、进口药、新药等等),不管有没有效果、是不是正规药物,都要试一试。但“是药三分毒”,盲目地使用药物,不仅影响常规治疗,还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放化疗超量 放化疗的目标是将癌细胞“杀死”,有些医生或患者急于求成,为了彻底摆脱疾病、延长生存期,毫无根据地增加放化疗的次数或剂量。 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盲目加大放化疗次数和剂量,会伤及正常组织,不良反应更严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身体也会更加“吃不消”,严重者可加速死亡。 过度治疗的原因 过度治疗有医生医院的原因,也有患者及家属的原因。 医生医院方面 医生治疗观念较为保守,延续以前手术一刀切的治疗方式,较容易出现手术范围大、放化疗过度等情况。 医生迁就患者的主观意愿而未考虑最佳治疗方式,也容易造成过度治疗。 也不乏有些医生为了增加收益,给患者的治疗增项增量,但对疾病本身毫无帮助。 患者及家属方面 对乳腺癌患者及家属来说,面对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失去了判断能力,只要听说有益的、有疗效的治疗方法都想尝试一遍。 另外,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缺乏了解,一味听信医生,甚至网络、谣传等信息,没有分辨能力。 过度治疗的危害       01 降低生活质量   很多接受乳腺全切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会产生自卑、沮丧的心理反应,严重者影响夫妻感情,甚至正常生活。 腋窝淋巴结清扫过度可能引发严重的上肢淋巴水肿,影响正常活动。 超量放化疗,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的不适感,降低免疫力。       02 加重病情   过度治疗使患者的体质快速下降,身体的免疫系统濒临崩溃,可能缩短患者生存期,导致死亡。       03 增加经济负担   原本癌症家庭就要承担患者巨大的治疗费用,过度治疗中会产生更多不必要的费用,最后病没治好,钱花了不少。 如何避免过度治疗?       01 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是由多学科医生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过程。在该模式中,患者在治疗前可得到多个学科专家的综合评估,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医生之间相互监督,还能最大限度避免过度治疗。 很多患者对多学科会诊并不熟悉,认为需要花费较多的财力物力。其实,在很多医院门诊和住院处患者都可以申请进行多学科会诊,流程简化,避免了往返于不同科室之间得不到确诊的麻烦,实现了疑难杂症多学科医疗资源整合,但也并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02 查询指南 […]

半夏
所有癌症类型持续缓解时间超过4年!“传奇”抗癌药拉罗替尼可对抗21类癌症

所有癌症类型持续缓解时间超过4年!“传奇”抗癌药拉罗替尼可对抗21类癌症

“传奇”抗癌药拉罗替尼已上市近3年,但是它的热度和给医学界带来的震撼丝毫未减。 前两天我们刚刚报道了对17类癌症有效的“传奇”抗癌药拉罗替尼有望在中国上市的喜讯。 近期,拉罗替尼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在2021年6月6日的ASCO大会上,四项不同研究分析证实,拜耳公司的肿瘤精准治疗药物Vitrakvi™(larotrectinib)对于所有年龄,所有的癌症类型具有强大且长期的临床表现: 不管肿瘤类型如何,不论年龄大小,在所有NTRK融合的癌症患者中,206例可评估的成人和儿童肿瘤患者扩大的汇总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5%!并且持续缓解时间(DOR)平均长达4年(49.3个月)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数据覆盖了21类不同的癌症类型,意味着拉罗替尼是一款名副其实的适用于几乎所有实体瘤的广谱抗癌“神药”! 在针对肺癌的研究分析中,larotrectinib在肺癌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TRK融合癌患者中表现出快速和持久的反应,以及长时间的疾病控制。 患者间的比较显示,与之前的治疗方案相比,使用larotrectinib的大多数TRK融合的肿瘤患者获得了有意义的临床获益。   下面我们来看下2021年ASCO大会上最新公布的振奋人心的详细数据。 持续缓解时间超过四年!“传奇”抗癌药拉罗替尼最新数据闪耀ASCO! (摘要3108)拉罗替尼成人和儿科汇总数据:持续缓解时间长达四年 在三项larotrectinib临床试验(NCT02122913、NCT02576431和NCT02637687)扩大的汇总数据集中,对罹患21种不同的肿瘤类型的206例可评估成人和儿童TRK融合肿瘤患者进行了更长时间的随访(截止到2020年7月20日),研究者评估的总体缓解率(ORR)为75%,包括22%完全缓解(n=45)。对于可评估的脑转移患者(n=15),ORR为73%。在全部可评估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22.3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49.3个月,超过4年! (摘要9109)拉罗替尼在肺癌中的应用:客观缓解率73% 在两项临床试验(NCT02576431﹑NCT02122913)。对接受过至少3次以上治疗的TRK融合肿瘤成人患者中获得的最新数据(截止至2020年7月20日)显示,larotrectinib具有高度的抗肿瘤活性,能引起快速和持久的反应,延长了生存期,并具有良好的长期安全性特征。在15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根据研究者的评估,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3%,在有基线脑转移的可评估患者(n=8)中,ORR为63%。 larotrectinib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82%患者肿瘤缩小 在另一个汇总两项临床试验(NCT02637687,NCT02576431)的报告中(截止2020年07月20日),在33例患有NTRK基因融合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儿童和成人患者中对larotrectinib进行了评估。在这些患者中,ORR为30%,82%的可测量病灶患者出现了肿瘤缩小。 (摘要3114)拉罗替尼临床试验的TRK融合癌患者间的比较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项回顾性生长调制指数(GMI)的更新和扩展分析,该分析仅限于入组larotrectinib试验并至少接受过一项前线治疗的患者,将患者自身作为对照,将目前治疗的PFS与最近的先前治疗的进展时间或治疗失败时间(TTP)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之前的治疗方案相比,使用larotrectinib的大多数TRK融合的肿瘤患者获得了有意义的临床获益。 “ 我们观察到大多数患者,只要存在NTRK基因融合,包括那些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都能够从拉罗替尼中获益。“这些强有力的结果为任何年龄,任何肿瘤类型的NTRK 1/2/3融合癌症患者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并为这些患者接受TRK抑制剂的系统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全美癌症排名第一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David S. Hong博士 ” “ Vitrakvi专为治疗TRK融合肿瘤而设计,靶向作用导致这些肿瘤扩散和生长的癌症驱动因子,而非源自身体的哪个部位,代表了治疗成人和儿童TRK融合肿瘤患者的一项有意义的进展。这些数据表明,对于TRK融合肿瘤患者而言,Vitrakvi是一种有效、可耐受的长期治疗选择,表明我们致力于推进癌症护理的未来,同时为患者和医生提供真正的价值。—拜耳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肿瘤开发负责人Scott Z. Fields博士 ” 拉罗替尼-肿瘤治疗史上的里程碑! 拉罗替尼的获批肿瘤治疗史上是一个振奋人心的里程碑。 这款药物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最大的三个看点在于: 第一,不限癌种。临床数据已经证实对实体肿瘤有效,只要存在NTRK融合,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17种癌症类型,同时对成人和儿童都是可以使用的。其中常见的肺癌的客观缓解率75%,甲状腺癌和纤维肉瘤,胃肠间质瘤的客观缓解率高达100%!原文链接:终于来了!堪称天价的“治愈系”抗癌药拉罗替尼正式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 各类癌症的客观缓解率和中位缓解时间 第二,总缓解率高达75%。在TRK融合癌患者的三项大型临床试验汇总数据显示,拉罗替尼的总缓解率高达ORR为75%,其中22%的患者完全缓解。当然这个数据还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刷新。 第三,快速持久的响应。这款药物的神奇之处在于,起效非常快,并且一旦有效,带来的缓解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数据显示,平均的起效时间仅为1.84个月,73%的患者响应的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一个案例报道显示,2岁的梭形细胞肉瘤女孩再接受拉罗替尼治疗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快速响应,症状迅速改善。原文链接: “传奇”抗癌药24小时击退肿瘤!对17类癌症有效!已上市 “革命性”抗癌新药再次创造奇迹!最小的癌症患者肿瘤全部消退 81岁高龄胰腺癌患者病灶全部消失!这款新药不断创下生存奇迹 +表示正在进行的响应。截至数据发表时,还有患者处于持续缓解中 拉罗替尼药品信息 药物名称:Vitrakvi(Larotrectinib,拉罗替尼,又名LOXO-101) 美国上市时间:2018年11月26日 药物功效:有效对抗由单一罕见基因(NTRK)突变驱动的各种癌症 针对人群:患有实体肿瘤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制造企业:Bayer(拜耳)和Loxo Oncology共同研发 药品价格:32800美元/月 使用剂量: 成年人:Larotrectinib对成年人的剂量是每天口服100mg,每天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毒性!; 儿童按年龄和体重使用剂量:体表面积小于1.0米的儿科患者,Vitrakvi的推荐剂量是100mg/m2 ,每日口服两次,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不良反应剂量调整:出现3级或4级不良反应,减少用量直至改善或不良反应1级。如果不良反应在4周内改善,则在下一次计量时恢复。如果4周内不良反应无法消退,则永久停用Vitrakvi。 2.哪些癌症可以使用? 这个靶向药不仅疗效显著,还是广谱抗癌药物,对很多不同肿瘤都有效!这也这个药品这么吸引眼球的原因。 在实验中,这些患者肿瘤类型包括10种不同的软组织肉瘤,唾液腺癌,婴儿纤维肉瘤,甲状腺,肺,黑素瘤,结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乳腺癌,骨肉瘤,胆管癌,原发性未知癌,先天性中胚层肾癌,阑尾和胰腺癌。 […]

半夏
速读社丨深圳龙华区暂停新冠疫苗接种 ​国办发文探索医院药店处方共享

速读社丨深圳龙华区暂停新冠疫苗接种 ​国办发文探索医院药店处方共享

文章来源:新浪医药   政策简报 深圳龙华区暂停新冠疫苗接种 根据疫苗接种工作统筹安排,深圳市龙华区自2021年6月6日起,暂停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具体开通新冠疫苗接种预约时间,另行通知。(深圳特区报)   国办发文:探索医院药店处方共享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国务院办公厅)   广西版医保结余留用政策来了 近日,广西自治区医保局、自治区财政厅发布《关于国家和自治区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的实施意见》。该意见适用于国家、省际联盟、自治区组织开展的各批次集采药品品种。根据集采机构中选产品约定采购量和中选价格、非中选产品使用金额,以及统筹地区医保基金实际支付比例和集采通用名药品统筹地区参保患者使用量占比等因素,计算集采机构集采通用名药品医保支出金额,低于集采药品医保资金预算的部分,即为结余测算基数。(广西自治区医保局、自治区财政厅)   国务院:公立医院人员涨薪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公立医院应合理确定、动态调整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并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国务院办公厅)   广东中高风险地区暂停销售37种感冒发烧常用药品 日前,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药品零售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全省中高风险地区内药品零售企业暂停销售《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药品,直至恢复为低风险地区。目录从原来的43种退热类药品和25种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优化为37种感冒发热患者在药店购药的常用必用药品,其中中成药20种、化学药17种。(广东省药监局)     + 产经观察     霍德生物完成A++轮融资 元生创投领投 近日,霍德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原有股东隆门资本、花城创投跟投。(医药观澜)   基蛋生物对境外全资子公司增资 3000万美元设立香港基蛋 近日,基蛋生物公告,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基蛋增资,投资额由之前的200万新币提升至1000万美元;拟以3000万美元于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香港基蛋。(基蛋生物公告)     药闻资讯     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症获FDA批准 5日,诺和诺德宣布FDA批准Wegovy(司美格鲁肽每周1次皮下注射2.4mg)上市,用于慢性体重管理,适用于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肥胖(BMI≥30kg/m2)或超重(BMI≥27kg/m2)成人。(医药魔方)   美国FDA批准Ryplazim:首个治疗纤溶酶原缺乏症的药物 Liminal BioSciences公司近日宣布,美国FDA已批准Ryplazim(plasminogen, human-tvmh,人纤溶酶原),用于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乏症(低纤溶酶原血症)患者。值得一提的是,Ryplazim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纤溶酶原缺乏症的药物。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损害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并可能导致失明。(生物谷)   特定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43% 阿斯利康Imfinzi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其重磅PD-L1抑制剂Imfinzi(durvalumab)在治疗III期(stage III)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3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的长期疗效。事后分析显示,接受Imfinzi治疗的患者的估计5年生存率为42.9%,而安慰剂组为33.4%。Imfinzi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7.5个月,而安慰剂组为29.1个月。(药明康德)   特定TNBC患者OS翻倍 Trop-2抗体偶联药物3期结果积极 日前,吉利德科学在ASCO年会上公布了其“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ADC)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的最新结果。在此前只接受过一种全身性治疗的转移性患者亚群中,Trodelvy将患者疾病或死亡风险降低59%(HR: 0.41; 95% CI: […]

半夏
年轻力壮的患者使用PD-1效果才好?高龄患者不答应!

年轻力壮的患者使用PD-1效果才好?高龄患者不答应!

文章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科学家和医生进而希望通过生物标记物、病种、年龄、种族等诸多因素筛选出最适合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患者群体,达到提高治疗缓解率,加强治疗效果的目标。 从年龄角度来考虑,大众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年轻的患者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较年老患者要强,治疗效果也会好一些,但事实上,研究显示高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的效果总体来讲并不输于低龄患者。 最近,科学家们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高龄患者是否有效进行了讨论,总结对比了进行年龄分层的各癌种临床试验中的低龄患者组和高龄患者组死亡风险的数据。研究者选择分析的均属入组人数较多、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对比的结果显示除头颈部恶性肿瘤外,65-75岁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效果均不差于65岁以下的低龄患者。超过75岁的患者由于人数较少,其统计结果不如前面两组稳定。 低龄患者优于高龄患者的癌种 头颈部恶性肿瘤 大型Ⅲ期临床试验表明Nivolumab(3 mg/kg Q2W)用于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相较于传统治疗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试验中,65-75岁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和传统治疗效果相似(HR: 0.93[0.56-1.54]),而65岁以下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后死亡风险比传统治疗降低了36%(HR: 0.64[0.45-0.89])。 两组患者效果相似的癌种 膀胱癌 对于铂类化疗复发或进展的晚期泌尿道上皮癌,相比于使用传统治疗,使用Pembrolizumab(200 mg Q3W)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延长了近3个月。年龄分层分析中,使用免疫治疗的高龄组和低龄组患者效果相似(HR: 0.73 vs. 0.75),死亡风险均比传统治疗降低超过20%。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使用Nivoluma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于多西他赛,可以延长总生存期。其中针对鳞癌,使用免疫治疗的65-75岁组患者和低龄组患者死亡风险相似(HR: 0.56 vs. 0.52),约为多西他赛组的一半。然而当患者高于75岁后,免疫治疗效果就明显劣于多西他赛。 高龄患者优于低龄患者的癌种 肾细胞癌 一项Ⅲ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过1-2种抗血管生成治疗后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使用Nivolumab(3 mg/kg Q2W)的中位总生存期比使用依维莫司长(25个月 vs. 21.8个月)。而65-75岁患者的死亡风险比65岁以下低龄患者的死亡风险还要低(HR: 0.78 vs. 0.64)。只有在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中,免疫治疗相较于依维莫司没有优势,也有研究称这一现象可能是75岁以上患者样本量过小导致的。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适应证,临床试验数据也相对较多。使用Ipilimumab(3 mg/kg Q3W)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低龄组与高龄组死亡风险差异不大(HR: 0.65 vs. 0.61);使用Nivolumab(3 mg/kg Q2W)进行治疗,高龄患者(65-75岁)比低龄患者略有优势(HR: 0.44 vs. 0.52);令人惊奇的是超过75岁的高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使用Nivolumab比使用达卡巴嗪死亡风险降低4倍(HR: 0.25[0.1-0.61]);使用Pembrolizumab(10 mg/kg Q2W)治疗的患者,高龄组也稍优于低龄组(HR: 0.56 vs. 0.65),延长Pembrolizumab的使用周期,变为每3周注射一次,高龄组患者依然优于低龄组(HR: 0.66 vs. 0.77)。 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铂类化疗后使用Nivolumab(3 mg/kg Q2W)或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的非鳞癌患者,免疫治疗组总生存期优于化疗组。不同年龄段分析显示,免疫治疗组65-75岁高龄组患者死亡风险低于65岁以下患者(HR: 0.63 vs. 0.81),而超过75岁的患者使用Nivolumab或多西他赛效果差异不大(HR: […]

半夏
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早接种HPV疫苗最多能预防86%的宫颈癌;卡瑞利珠单抗鼻咽癌新适应证即将获批

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早接种HPV疫苗最多能预防86%的宫颈癌;卡瑞利珠单抗鼻咽癌新适应证即将获批

文章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要点提示 JNCI: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早接种HPV疫苗最多能预防86%的宫颈癌 CCR:基底样乳腺癌固有和免疫表型可预测患者生存预后,或能指导治疗 CCR:卡瑞利珠+阿帕替尼为晚期/转移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提供新选择 新药:卡瑞利珠单抗鼻咽癌新适应证即将获批 01 JNCI: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早接种HPV疫苗最多能预防86%的宫颈癌 日前,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女性宫颈癌风险,最晚16岁就接种能降低86%的风险! 图1.1 研究发表于JNCI 这项真实世界研究纳入了丹麦超过86万名年龄在17-30岁之间的女性。在研究开始时,36.3%的女性最晚16岁时就接种了HPV疫苗;在随访期间,分别有19.3%和2.3%的女性在17-19岁和20-30岁的年龄段接种了HPV疫苗。研究在评估女性的宫颈癌风险设定了缓冲期(buffer period),即认为女性首次接种日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未接种疫苗。研究的主要分析设定缓冲期为1年,为疫苗展现预防效果提供了时间。 结果显示,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相比,最晚16岁接种HPV疫苗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比(IRR)降低了86%(IRR 0.14,95%CI 0.04-0.53);而在17-19岁期间接种好处也是不小,相对风险有望降低68%(IRR 0.32,95%CI 0.08-1.28),说明接种HPV疫苗,的确能预防宫颈癌。 图1.2 打得越早,效果越好 不过,在20-30岁的女性中接种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则并不明显。接种后女性的发病率似乎比未接种的女性稍高(IRR 1.19,95%CI 0.80–1.79),但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设定的缓冲期延长,IRR逐渐下降,到缓冲期为4年时,IRR为0.85(95%CI 0.55-1.32),预防宫颈癌的效果需要慢慢才会显现。 研究人员指出,在20岁之前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很好,但在20-30岁的女性中就不能立竿见影——要打HPV疫苗还是要趁早! 02 CCR:基底样乳腺癌固有和免疫表型可预测患者生存预后,或能指导治疗 日前,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基底样乳腺癌(BLBC)的肿瘤及其微环境的转录组测序表型能够提示患者生存预后,未来或可指导治疗选择。 图2.1 研究发表于CCR 这项回顾性基因组测序研究首先在1项乳腺癌前瞻性队列中确定了与患者预后相关的转录组测序表型。这一开发队列中匹配了67组复发性和非复发性BLBC患者的数据,筛选出了21个相关基因,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随后,研究人员在5个独立的三阴性乳腺癌或BLBC患者队列中进行了验证。 图2.2 不同复发风险患者的确具有不同的表型 结果发现,肿瘤的固有表型和免疫表型与BLCL患者的复发独立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容易复发患者的肿瘤本身生长因子信号转导较强,更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的特征,而不容易复发的肿瘤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更为丰富,T细胞和B细胞克隆扩增更多,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极化也更明显。这一模型同时分析肿瘤本身和肿瘤微环境的情况,将患者的复发风险分为低、中、高三组,复发的可能性分别为14%、56%和74%。 图2.3 BRAVO-DX和BRAVO-IMMUNO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随后研究还在5个独立的队列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在其中3个大型队列中同时分析肿瘤本身及其微环境(BRAVO-DX模型),模型都能有效找出复发的患者(HR 6.79,95%CI 1.89–24.37;HR 3.45,95%CI 2.41-4.93;HR 1.69,95%CI 1.17-1.46)。即使只关注肿瘤的免疫微环境(BRAVO-IMMUNO模型),在5个队列中,模型也都显示出很好的预测效果。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模型能结合BLBC肿瘤及其免疫微环境的特征预测患者复发,在未来或许能指导患者治疗,识别出那些在标准化疗中可能出现快速进展的高风险人群以及可能从其他治疗中受益的患者。 03 CCR: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为晚期/转移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提供新选择 日前,CCR发表了一项II期临床试验,认为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G/GEJ)患者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的CAPOX标准一线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卡瑞利珠单抗,随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安全有效。 […]

半夏
抗癌新药研发为什么这么难?这些因素阻碍了药物的研发

抗癌新药研发为什么这么难?这些因素阻碍了药物的研发

文章来源:与爱共舞订阅号     本文作者:许柯 01 抗癌新药研发困难重重 抗癌新药的研发是一个耗时长、投入高、风险大的项目。往往抗癌新药的诞生需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研发和验证过程,平均耗资8亿美元左右,如果在漫长的研发时间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药物研发地前功尽弃。据统计有97%的抗癌新药最终没有通过FDA的审批。 因此,医药公司对于新药上市的期盼程度往往是不亚于患者的。 但天不遂人愿,有大量的抗癌新药都倒在了药物研究的第一道坎——体外实验。药物经研发后首先需要在体外环境下测试药物,判断药物能否切断癌细胞必要的信号传递,杀死癌细胞,并且要保证尽可能不伤害到正常细胞。哪怕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正常细胞有同样的伤害也是不可取的。 好不容易迈过这第一道坎,接下来又会有很多药物被这第二道坎——体内研究所阻拦。通过体外实验的药物需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再次测试,在移植了癌细胞的小鼠、大鼠、猴子等实验动物身上测试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当经过前两轮的筛选,能走到这一步的药物已经所剩无几。接下来终于可以开展大家比较熟悉的人体临床研究了。也就是招募相关患者,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测试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果药效不理想或不良反应过大都会导致药物无法上市。如果研究人员无法找到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方法,那就意味着耗费巨大的药物研发将宣告失败。 02 失败原因究竟何在? 为什么抗癌新药研发成功的概率如此之低?是什么成为了阻碍药物研发进程的罪魁祸首呢?如果能将造成失败的原因探明一二可能会让“濒死”的抗癌新药起死回生,重新获得步入市场的机会。 2019年9月份,一篇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的研究揭露了抗癌药物研发失败的原因之一——靶点没有找对。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发现原先已被证明由MELK 的蛋白过度表达引起增殖的乳腺癌细胞,在研究人员使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后,癌细胞的生长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更为惊奇的是,原先作用于MELK靶点的药物在失去该靶点后依然可以抑制MELK 敲除的癌细胞生长。 这显然是因为MELK并不是该药的靶点,而是另有其“靶”。也就是说,药物研发人员找错了该药的靶点。 那么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其他在研新药是否都能找对靶点呢?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研究人员挑选了包括CASP3,HDAC6, MAPK14,PAK4,PBK 以及 PIM1在内的十个靶点的在研靶向药来进行验证。结果不出所料,在靶点被敲去后这些靶向药依然可以起到肿瘤的抑制作用。 对不同靶点的在研新药进行基因敲除验证 后续,研究人员再次测试了更多靶点的靶向药物,结果依然如此。但好在对于已上市的MEK1靶向药的测试中,在敲初靶点后药物便无法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了,从而验证了上市药物的可靠性。 那究竟是为什么研究人员会搞错靶点呢? 研究人员在这些找错靶点的靶向药物上发现了其共同处——都使用了RNA干扰技术(RNAi),该技术用小分子 RNA 来降低蛋白表达,以此来找寻药物的靶点。该技术虽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存在同一个小分子 RNA 在细胞里,可能同时抑制多种和其序列相似的基因表达的致命问题,也就是说用该方法找到的靶点并不准确。 不过RNAi技术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技术,先前上市的药物基本没有采用该技术,而在之后的研发中使用CRISPR技术可以产生背景更干净,更好的敲除细胞系,从而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无独有偶,近日,一项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揭示了抗癌新药研发失败的另一个原因——体内研究中小鼠的实验数据并不可靠。 在体外研究阶段,实验用的小鼠需要植入与人体内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肿瘤模型以便观察结果。以前通常会选用细胞系移植(CDX)模型。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更多的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被移植给小鼠。 研究人员发现,PDX模型小鼠极易被病毒感染(184例小鼠的研究中有170例小鼠受到感染),从而影响临床前药物的评估。 为什么小鼠感染病毒后结果就不准确了呢? 研究人员对此给出的解释是:鼠病毒载量与人体内的免疫基因表达密切相关,且在病毒载量高的肿瘤样本中,其与癌症、免疫和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变化。也就是说,感染病毒的小鼠相当于激活了免疫系统,从而自行杀灭体内的癌细胞。这就导致本来无效的药物很可能被误认为有效。 鼠病毒感染对PDX肿瘤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此,研究人员给出了建议:加强质量控制,使用未被小鼠病毒感染的小鼠肿瘤模型。 这一结果的发现可以说是为很多研发失败的抗癌药物找到了原因。在体内研究阶段发现有药效问题后可以避免进行后续的临床研究,从而避免花费不必要的金钱和时间。 03 新药来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 上述的两个发现是研究人员在抗癌新药研发过程中为数不多的能找到失败原因的发现,很多失败的原因是我们很难去发现的,因此也就无法完全解决抗癌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新药能否研发成功不仅需要药物研发人员的努力,运气成分也必不可少。 所以我们还是要更加珍惜现有的治疗药物,争取让这些药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同时我们的目光也不必锁死在新药的等待上,老药的联合使用也同样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Wong C H, […]

半夏
EGFR耐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创造惊艳疗效

EGFR耐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创造惊艳疗效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根据这项最新的统计显示,肺癌再次荣登国民健康“头号杀手”的宝座。2020年,肺癌蝉联了中国癌症发病人数最高、死亡人数最高的榜首:发病人数达82万人,远超第二名结直肠癌56万人;死亡人数71万人,更是大幅超出第二名肝癌的39万人。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带来的威胁,相信每一位肺癌患者深有体会。 01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肺癌患者最重要的两类抗癌武器   所幸,近几年来,我们的肺癌治疗有了划时代的进展。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来肺癌患者最重要的抗癌武器。     一方面是以EGFR等基因突变为代表的肺癌患者,在靶向研发日益成熟的今天,靶向药物已经拥有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等等不同药物。通过科学的“排兵布阵”,患者生存超过5年,达到临床治愈的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是如今被誉为“抗癌神药”的PD-1/PD-L1免疫药物,临床数据研究表明,PD-1/PD-L1药物可以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由4%提升到16%,临床治愈率提高达4倍。   两种治疗方式均可以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如果它们先后组合在一位患者身上,是否能带来更加优异的治疗效果?过去,对于这类药物组合我们没有太多临床数据: ○ 绝大多数的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三期临床试验,EGFR突变的病友都被排除在外; ○ 国内外药监局批准的PD-1抗体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几乎全都明确规定EGFR突变的病友不优先使用。 近期,一些全新的临床试验数据更新,让我们更新了靶向治疗后进行免疫治疗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患者靶向药物耐药后使用PD-1抑制剂治疗,依然能获得非常优异的疗效! 两种王牌手段都能使用!意味着这类患者的生存期将大幅延长,甚至轻松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临床试验近日将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启,进行肺癌患者的临床招募。免费使用重磅药物的机会来了! 02 EGFR耐药后,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创造惊艳疗效,有临床招募!   2019年9月9日,在全球最顶尖的肿瘤学术会议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布引起了所有与会者的关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医疗团队报告了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GFR靶向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或复发伴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成果。   这个临床研究,正是我们上文中提到的,EGFR靶向药物耐药后使用PD-1抑制剂进行治疗依然能获得非常优异的疗效。不同的是,研究者采取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方式,通过“强强联合”创造更多治疗获益。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患者接受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治疗4或6个周期(每3周一次),之后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的维持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无临床获益。 研究共纳入了40例患者,截至2019年7月25日,所有患者整体客观缓解率达50.0%,疾病控制率为87.5%,20例部分缓解(PR)和15例疾病稳定(SD),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7.0个月,中位PFS达7.0个月。 无论在安全性还是有效性方面,对于EGFR耐药的肺癌患者而言,这个数据都堪称一个非常惊艳的数据。作为EGFR耐药患者的二线治疗,这个临床的结果可以说为这部分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路线。 而更好的消息来了!如今,这个临床试验正在临床招募! 目前,咚咚招募平台已经上线了关于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GFR突变且靶向药物耐药患者的临床试验招募,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患者,均有希望加入的临床实验组,免费使用药物,同时免费进行相关的治疗及检查。这是大大降低抗癌负担的好机会,也是咚咚招募平台希望带给各位的福利之一。 招募条件有哪些?请点击链接立即咨询>>>特瑞普利单抗(PD-1)联合培美曲塞/铂类非小细胞肺癌III期临床试验 请联系咚咚小红(咚咚号:676510),也可扫码微信立即咨询:  

小D
具有治愈潜力的黑科技Neoantigen疗法

具有治愈潜力的黑科技Neoantigen疗法

什么是最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最前沿的黑科技?可能很多病友能够想到,除了PD-1,免疫治疗最重要的突破就是CAR-T细胞治疗了。但是,CAR-T技术目前的问题是对部分血液肿瘤很有效,但对实体肿瘤的疗效不明显。 也就是说,大部分癌症患者现在都很难从CAR-T技术中受益。那么,还有什么新的技术值得期待? 这里我们就来聊聊具有治愈潜力的Neoantigen。(中文翻译暂定是“肿瘤新生抗原”) 让我们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2014年5月,《Science》杂志报道过一个划时代的成功案例:利用体外扩增的、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蛋白的淋巴细胞,成功治疗了一例极度恶性的晚期胆管癌患者。 这是一位43岁的晚期胆管癌患者,女性,已经接受过多种化疗方案的治疗,均告失败。万幸的是,这位阿姨参与了一项美国国家癌症中心主持的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关于这个患者,咚咚专门进行过采访:那个定制免疫细胞的癌症患者,已经“痊愈”七年了 试验中,医生对患者的肿瘤组织切片做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者的肿瘤一共有26个有意义的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产生了不少异常的蛋白质。而在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存在一定比例的CD4阳性T细胞,能识别其中一个异常的蛋白质——突变的ERBB2IP蛋白。 科学家把这群能识别ERBB2IP突变蛋白的T细胞富集了一下,然后回输给患者——病人的肿瘤开始缩小,并且稳定了很久。 这个案例中被鉴定出来的ERBB2IP突变蛋白能被免疫细胞所识别、能被免疫系统所攻击、这个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所导致的、正常细胞没有的异常蛋白质,就是我们要讨论的Neoantigen。 什么是Neoantigen?   面对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外来的“入侵”者,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发动反击——而免疫系统被激活的前提,是要识别这些外来入侵者所携带的“抗原”(多数都是正常组织、正常细胞所没有的蛋白质)。 肿瘤细胞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基因突变,部分基因突变也会产生正常组织、正常细胞所没有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很有可能也会激活免疫系统,并引来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 因此,那些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所产生,能被免疫细胞所识别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异常蛋白质就是Neoantigen(新生抗原)。 Neoantign有两个重大的特点: ○ 肿瘤细胞特有,正常细胞没有,所以称为“新生”,或者也有学者建议翻译成“癌生”。 ○ 一个肿瘤细胞所携带的基因突变可能是成百上千个,所产生的异常蛋白也可能是数十甚至数百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异常蛋白都能激活免疫系统,只有那些能激活免疫系统的,才能被称之为“抗原”。 同时符合以上两点的,就是Neoantigen。 基于Neoantigen的Neo-T注射液的独有优势: 1 特异性强、副反应低   Neo-T注射液靶向的Neoantigen是肿瘤所独有的,免疫原性比癌-睾丸抗原等其它肿瘤相关抗原更强;同时Neoantigen是肿瘤特异性标识,不出现在体内的其他器官上,靶向Neoantigen的Neo-T注射液在强效抗肿瘤的同时,不会引起重要器官如心、肝、肺等的致命性毒性,也就避免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Neo-T注射液早期的探索性临床试验中没有出现3~4级的严重不良反应,2级不良反应也只出现了3次。目前的免疫治疗,无论是PD-1抗体还是CAR-T,都比较容易发生免疫相关的副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它们所针对的靶点并不是肿瘤所独有的。 比如,肿瘤细胞会通过PD-1和其受体PD-L1的结合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心脏、肺、肾脏等器官也可通过这个分子机制来避免免疫损伤,一旦PD-1抗体阻断结合,肿瘤细胞被清除的同时,其他器官也可能同时出现免疫损伤。而CAR-T常用的几个靶点,靶向CD19会导致B细胞缺乏,靶向癌胚抗原(CEA)会导致肠炎和腹泻,靶向HER2可能诱发心衰等等。 2 靶向性强、有效率高   Neo-T注射液可同时靶向肿瘤多种新生抗原,一方面可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另一方面也让肿瘤难以产生耐药性。 在Neo-T注射液早期的探索性临床试验中,8位晚期实体瘤患者接受了Neo-T注射液治疗,其中2人评估部分缓解(PR),3人疾病稳定(SD),3人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达62.5%,2例缓解受试者PFS分别为10.5个月和15个月。 而CAR-T的单靶点治疗,肿瘤细胞很容易通过突变逃避CAR-T的杀伤,造成耐药。比如CAR-T治疗CD19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率超过80%,但约有一半的病例会在一年内复发。 Neo-T注射液是如何生产制备进而实施给药治疗的呢? 1、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的筛选鉴定; 2、体外制备出靶向肿瘤新生抗原的Neo-T细胞,再回输患者体内。 其中,筛选鉴定个性化肿瘤新抗原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需要通过比较精细严密的生物信息学技术来完成,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 1)肿瘤基因组测序获得突变位点:针对患者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进行DNA水平和RNA水平测序,利用自主搭建的高性能的专业生物信息分析流程鉴定出肿瘤组织内具有主克隆优势的肿瘤基因组突变。 2)预测新生抗原:通过自主研发的抗原亲和力预测软件PSSMHCpan和Mutilpan,以及抗原呈递能力预测软件EPIP,筛选获得新生抗原。 3)鉴定新生抗原:在蛋白水平上通过海量的肿瘤基因组突变数据库和高敏感的的质谱分析仪测定新抗原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运用高效的体外细胞功能试验进行验证,鉴定出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突变抗原肽,并应用于特异性T细胞扩增培养。 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2017年,美国的Catherine Wu团队和德国的Ugur Sahin团队又分别针对肿瘤表达的新抗原设计个性化的癌症疫苗。接受两个团队治疗的6名和13名黑色素瘤患者中,分别有4人和8人的肿瘤在接种疫苗后完全消失。一年后,这两个团队的癌症疫苗又都在肿瘤突变负荷较低,新抗原较少的胶质母细胞瘤中获得了成功。 2020年,美国的Lakshmi Srinivasan等人又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膀胱癌患者中联合使用癌症疫苗和PD-1抑制剂,获得了持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目前临床试验情况   目前,全球已经有多家科技公司专注于Neoantigen技术的优化并推进临床研究。我国华南地区最好的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华大基因合作也正在开展肿瘤新生抗原的临床试验。通过对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样进行测序,得到肿瘤特异性的异常蛋白,之后模拟这些异常蛋白被呈递到细胞表面的过程,筛选出具有强亲和力和高呈递性的肿瘤新生抗原。然后利用这些新生抗原去刺激和扩增从患者体内分离的T细胞,获得靶向新生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Neo-T细胞)再回输患者体内,进行肿瘤治疗。 在早期研究者发起的探索性临床试验中,8位晚期实体瘤患者接受了Neo-T注射液治疗,其中2人评估部分缓解(PR),3人疾病稳定(SD),3人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达62.5%。而且试验中没有出现3~4级的严重不良反应,2级不良反应也只出现了3次。 目前,Neo-T注射液临床研究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受理批号:CXSL1900109)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已于2020.12.25日在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正在国内开展I期注册临床研究,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位居中国前三甲的肿瘤中心,在新药临床研究和免疫细胞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凭借其在二代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开发出快速鉴定及验证肿瘤新生抗原的技术平台和用肿瘤新生抗原诱导患者自体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技术平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华大基因的合作为完成本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肿瘤患者打开另一道希望之门。 咚咚肿瘤科也为国内患者争取到了参加临床试验的机会,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以下载咚咚肿瘤科App联系咚咚小红(咚咚号:676510),或者扫码微信联系咚咚小橙进行详情咨询: ① 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一线及以上系统性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 ② 结肠癌、直肠癌患者接受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MSI-H/dmmr检测结果为MSI-L/MSS/Pmmr的患者排除。(可以提供免费检测) 您还须满足其他条件,请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 […]

小D
医生推荐的临床试验,能参加吗?

医生推荐的临床试验,能参加吗?

对于很多癌症患者而言,参加临床试验就像是在玩“搏命”的生死游戏,赌赢了就有救了;赌输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最终得到的唯一的好处就是“省钱”。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招募者和患者同样希望得到阳性的结果,因此,认为参加临床试验就是成为“小白鼠”,没有保障,这是对临床试验认知不到位的表现。在一项调查结果中发现,716例肿瘤患者(38.6%的患者参加过临床试验)中,仍有45.4%的患者对临床试验的整体看法有认知错误,这其中还包括了参加过临床试验的患者。另外,研究发现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影响了患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 那么,要正确认识临床试验,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事情呢? 第一点: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前,需要经过严格且充分的论证。包括从分子生物化学,细胞试验,药代、药效动力学,动物试验等多个系列的研究结果来保障,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具有安全性保障。 第二点:临床试验的设计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而伦理委员会是以患者中心的,只有在不损害患者利益的前提下,才能通过审核。因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是受到保护的。 第三点:开展临床试验的医院,都是综合实力较强,并且通过了国家药监局严格考核和审批。 第四点:参与的医护人员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可以说,患者的安全是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的。 一个新药从研发到实际要展开落地的临床试验,我们发现,它需要经历重重考验。另外,临床并非是患者想参加就一定能入组成功的。 前文也曾提到,临床试验的招募者同样也希望临床试验能取得阳性的结果。因此,在患者申请了临床试验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和检查。一般涉及的材料可能会包括: ○ 诊断书 ○ 基因检测结果 ○ 既往治疗病历 ○ CT等材料 有时候,有些材料有期限,会出现再次检查的情况。 只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才能被纳入临床试验中。据悉,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秘书长李树婷曾在采访中说过:中国只有3%的癌症患者参加了临床试验,90%的患者都是没有参加的。这个比例是远低于欧美国家的。一方面是招不到合适患者的临床试验项目,另一方面是想参加但找不到合适项目,或者是并不知道有临床项目存在的患者。这种“错位”增加了国内临床试验招募的难度。 除此之外,患者在入组后,也需要接受一定的随访跟踪。倘若患者参加的是随机对照试验,那么患者有可能被分配到实验组(使用新药),也有可能被分配到对照组(标准疗法)。也就是说,即使入组了临床试验,患者依然有概率只是使用到标准疗法,但这并不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损失。 临床试验其实是在为患者多提供一个选择。正确的认识临床试验,这不仅是为迫切需要新药的患者群体解决无药可用的难题,也是推进国内新药的发展的必要动力。 “以上信息仅供您参考。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 黄慧瑶, 樊琦, 俞悦,等. 肿瘤患者对临床试验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 2020, 023(001):5-14. [2]. 王海学, 陈晓媛, 钱思源, et al. 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要点[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9(02):184-187. [3]. https://www.cancer.org/treatment/treatments-and-side-effects/clinical-trials/what-you-need-to-know/who-does-clinical-trials.html   CN-68897

小D
抗癌路漫漫:关于癌症医保报销,你必须知道的三个“诀窍”

抗癌路漫漫:关于癌症医保报销,你必须知道的三个“诀窍”

这几年,抗癌新药层出不穷,靶向药和PD-1抗体免疫治疗药物的涌现,让不少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生存期实现了质的飞跃。 比如,晚期恶性黑色瘤,没有靶向药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前,5年生存率徘徊10%上下;而现在: ○ BRAF突变的患者,可以尝试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双靶向治疗可以让5年生存率提升到30%-40%; ○ BRAF野生型的患者,如果能接受PD-1抗体联合CTLA-4抗体双免疫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提升到40%-50%。 同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没有靶向药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前,5年生存率徘徊在5%左右;而现在: ○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已经达到3年; ○ ALK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如果能接受到第二代、第三代ALK抑制剂,中位生存期已经达到7-8年,5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70%; ○ 没有基因突变的病人,接受以PD-1抗体为核心的免疫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也提高到了20%左右。 新药、新技术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拉长、治愈率不断提高,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也对患者家庭的经济能力提出了全新的、巨大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商业保险尚不发达的国度,绝大多数病友能依靠的主要是公立的、国家和政府给的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不过,肿瘤病友关于医保、关于报销,却有很多误解。 一、决定医保政策的,是患者所在地的政府部门,不是患者就诊的医院   时不时会发生,病友A千里迢迢从某地赶往北上广的某著名三甲医院看病,结果发现他所享受的医保政策和他所理解的有很大的出入。 比如门诊治疗变成不能报销,比如明明记忆中某药物的报销比例是75%现在却变成了50%,比如已经带齐了治疗过程所有的发票、也有医院出具的加盖公章的诊疗记录却依然无法报销。 这时候,极少数病友就开始怀疑这家三甲医院里的主管医生,或者是这家三甲医院的医保部门,不上心、甚至故意为难自己;这时候,这些病友就会反复找主管医生和医院的医保部门,诉苦、理论…… 但是,这其实是找错了对象。 每个病人的医保政策,是由患者缴纳医保所在地的政府制定的,而不是你所就诊的医院所决定。 一个绍兴的病人跑到上海华山医院去看病,医保政策是绍兴市政府决定的,而不是上海华山医院决定的;一个呼和浩特的病人跑到北京协和医院去看病,医保政策是呼和浩特市政府决定的,而不是北京市协和医院决定的——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地级市、甚至是同一个地级市内不同的县级市,对医保政策实施的细节,尤其是报销的范围、报销的比例(一般而言越富裕的省市,报销的范围越广、比例越高;因此就会出现同样在北上广同一家医院看病的病友,接受相同的治疗,报销比例却相差很大的情况)、报销所需要携带的材料、报销的流程等,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此,这里提醒各位肿瘤病友,在跨地级市尤其是跨省就医之前,要到缴纳医保的所在地医保部门详细咨询相关的医保政策,以便后续制定就医决策(到底非要住院还是门诊治疗即可等)和准备相关的医保报销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发票、盖章的出院小结之外,是否还要准备额外的材料,有哪些材料是需要经治的医生签字、有哪些资料需要经治的医院盖章、报销材料的提交是否有时间限制等) 二、肿瘤病友:各地其实都有一些相应的特殊照顾,一定要多问多打听 恶性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之一,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关注和救助的对象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事实上在国家层面和各个省市层面,均已经出台了多种多样的扶持政策,只是这些政策的名字和具体细节,各地差异很大。 比如,有的地区叫做大病医保,有的地区叫做特种病保险,有的地区叫做门诊大病……下面就是部分省份、县市五花八门,针对包括肿瘤病友在内的特殊病种的医保单据的模板。 首先,是一张深圳市给肿瘤病友准备的门诊大病诊断证明书。把类似的单据填齐了,主管医生签字、就诊的医院盖章后,肿瘤病友在门诊接受的放化疗等各种治疗,大部分就能和住院一样报销了。 以下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病友展示的苍南县特殊病种报销的审批表,在受到特殊待遇的“特殊病种”里,恶性肿瘤排名第一。言外之意,只要按照要求准备好这样的特殊病种确认表,医保报销上就能享受更多的实惠。 总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肿瘤病友的报销比例和就医便利性,各地其实都有一些相应的、区别于普通疾病的报销政策,可惜多数病友并不熟悉,也不愿意去相应的政府部门打听。 这时候同一个地区之间的病友互相多交流、资讯多分享,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期待各地政府能把这些惠民政策做的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深入人心。 三、积极参加临床试验,有时候事半功倍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逐步接轨国际,新药、新技术的临床试验不断增多。医药企业发起或赞助的临床试验,多数时候药品是免费的,有的甚至还会对患者常规的检查、来回的差旅做一定程度的补偿。因此,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临床试验,积极参与,其实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关于肿瘤临床试验的常识,欢迎大家复习咚咚癌友圈已经发表过的旧科普:癌友必知的十大名词(中):临床试验、疗效评价、生存率 封面图:摄图网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