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SCLC

SCLC

12%!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迎重大突破,SCLC-N亚型免疫疗效或最佳

12%!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迎重大突破,SCLC-N亚型免疫疗效或最佳

如果问肺癌中最难治的是哪类,答案一定是小细胞肺癌(SCLC)。它恶性度高,进展迅速,转移扩散很快。 在今年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乔治城大学隆巴迪综合癌症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Stephen V. Liu博士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的SCLC研究结果: IMpower133研究中接受T药+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了12%[1]。 而在这之前,广泛期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1%~5%。   T药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SCLC,5年生存率达12% 说起SCLC的免疫治疗,那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知名的两种免疫治疗药物K药和O药,面对SCLC却纷纷折戟,都被FDA撤回了适应症。反倒是一直不被看好的PD-L1抑制剂T药顶住了压力。 在IMpower133研究中,T药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SCLC,中位OS达到12.3个月,突破1年大关,而对照组只有10.3个月[3]。相比对照组,T药联合化疗降低了广泛期SCLC患者30%的死亡风险,成为SCLC治疗领域的里程碑。 面对IMpower133的成功,人们不禁要问,T药联合化疗治疗SCLC的疗效能持续多久?特别是免疫治疗本就有长期获益的特点,它能否实现SCLC的临床治愈? 为此,在2019~2020年间IMpower133研究结束时,18名T药+化疗组患者被导入了IMbrella A研究,做进一步的长期随访观察。 本次数据截止时,这18名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已达59.4个月,接近6年,这其中: 18名患者中有11人仍然存活,其中7人存活超过5年,实现了临床治愈。根据研究人员计算,T药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SCLC,5年生存率达到了12%。 18名患者中11人仍存活,7人已存活超5年 而对这些患者SCLC亚型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情。SCLC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亚型:表达ASCL-1的SCLC-A、表达POU2F3的SCLC-P表达NEUROD1的SCLC-N、和表达免疫相关分子的SCLC-I。 在IMpower133研究中已知SCLC亚型的271名患者中,SCLC-A、SCLC-P、SCLC-N和SCLC-I的占比分别为51.7%、7.7%、22.5%和18.1%。而已实现5年生存的7名患者中,SCLC-A有1人(14.3%),SCLC-N有4人(57.1%),SCLC-I有2人(28.6%),无SCLC-P。 换句话说,SCLC-N可能是免疫治疗效果最好的SCLC亚型,其次才是免疫亚型SCLC-I。这一数据也为将来实现更精准的SCLC免疫治疗指明了方向。 虽然12%的5年生存率在SCLC中已经是重大的突破,但依然有着巨大的进步空间,相比非小细胞肺癌也有不小的差距。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疗法,给SCLC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https://cattendee.abstractsonline.com/meeting/10925/Session/83 [2]. Sabari J K, Lok B H, Laird J H, et al. Unravelling the biology of SCLC: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17, 14(9): 549-561. [3]. Reck M, Liu S […]

小D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将迎「千元时代」!首个肺癌「大满贯」免疫药物来了!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将迎「千元时代」!首个肺癌「大满贯」免疫药物来了!

发病率、死亡率双高,肺癌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   面对如此威胁,抗癌新药的研发投入在肺癌领域自然大幅倾斜。近年来肺癌治疗不断出现新的突破及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相关的联合治疗方案,让患者们的生存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但是!有一类肺癌患者,一直被遗忘在角落里:小细胞肺癌。但凡了解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都会感慨一句:真的太难了!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增殖迅速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15%。同时,这类癌症的预后极差,有2/3的患者初诊时就已经到了广泛期,确诊后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2%。 与非小细胞肺癌在免疫治疗领域的势如破竹不同,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新药研发颇显曲折,曾遭遇了不少「滑铁卢」:我们熟知的PD-1抑制剂O药及K药,先后由于临床试验失败,于2020年与2021年遭遇美国FDA撤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 直至近年来,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等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方案、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才相继获批,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一线曙光。 然而这样的组合,也给小细胞肺癌患者们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困扰——沉重的经济负担问题。目前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PD-1/PD-L1抑制剂均未纳入医保目录,单次治疗费用动辄好几万,即使参与了患者援助项目,治疗费用也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真的没有一款兼顾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免疫治疗药物吗?近期,一则关于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磅好消息来了! 替雷利珠单抗成功突破小细胞肺癌,肺癌领域再下一城   就在前不久,一则关于小细胞肺癌的好消息在癌症治疗领域刷屏了: 百济神州宣布,针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RATIONALE 312临床研究取得了成功,相较于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联合化疗在未经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具体数据将于近期的重磅医疗会议中公布。 虽然临床试验的数据暂未公布,但这样的好消息就足以让我们倍感振奋了:对于小细胞肺癌而言,替雷利珠单抗的RATIONALE 312研究是目前PD-1抑制剂针对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的最大规模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对中国人群做了充分的探索和验证。它的优效性结果意味着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再增添一项抗癌利器,由此带来的生存获益非常值得期待。   此次替雷利珠单抗不仅带来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为小细胞肺癌患者们带来更加实际的帮助:大幅减轻治疗经济负担。   替雷利珠单抗打破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价格“坚壁”,带来抗癌亲民价格方案 对于中国癌症患者来说,药效与药价,都是患者们需要考量与权衡的问题。有了优异的药效,药价同样也需要更加亲民。 替雷利珠单抗经过多轮医保谈判,价格已经大幅降低,意味着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次费用能够从「万元时代」正式进入「千元时代」,年治疗费用节省则更为可观! 以替雷利珠单抗2023年最新价格计算: ● 单次治疗费用仅2755元; ● 全年治疗费用仅约4.7万元。 这个价格实际上已经远远低于其他同类药物,显著降低了患者们的免疫治疗经济负担,可以为改善生活质量留下更多空间。 据了解,目前各类获批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适应症的PD-1/PD-L1抑制剂均未纳入医保,除替雷利珠单抗以外,其他同类药物的单次治疗费用约为1.7-5.4万之间,即便采取了患者援助等相关内容,年费用也在6.7-16.3万之间(视不同药物的价格不同产生差异)。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国际品质,惠民价格,替雷利珠单抗在「高效」与「低价」两个领域都做到了更加优秀,更加极致。 替雷利珠单抗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既往研究数据优异,临床疗效有证可循 虽然RATIONALE 312研究已取得成功,但鉴于其数据结果暂未公布,我们可以参考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既往数据: RATIONALE 206是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二期临床试验,其中一项队列纳入了17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了与RATIONALE 312研究相同的治疗方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 临床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9个月,同时中位生存期长达15.6个月,1年生存率高达76%! 在17位患者中,共有13位患者实现病情部分缓解,2位患者病情稳定,实现了客观缓解率77%、疾病控制率88%的惊艳数据! 相信在此优秀数据基础上开展的III期研究数据将会同样惊艳,再现辉煌,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真正提供兼具惠民价格和优秀疗效的免疫治疗方案。 我们同样坚信,小细胞肺癌并非“免疫荒漠”,也绝非仅有PD-L1抑制剂更适合小细胞肺癌,随着包括RATIONALE 312研究在内的PD-1抑制剂联合方案的成功,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肺癌免疫治疗「大满贯」,替雷利珠单抗做到了! 随着各类PD-1/PD-L1抑制剂的获批上市,相信所有患者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到底应该用哪种PD-1/PD-L1免疫治疗? 而随着RATIONALE 312研究的成功,对于肺癌患者而言,这个问题就有了更好的选择:替雷利珠单抗。 因为替雷利珠单抗在肺癌免疫治疗领域,已经实实在在取得了「大满贯」的成绩: 从早期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到局部晚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及后线治疗,再到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替雷利珠单抗都有着极其亮眼的表现,堪称肺癌免疫治疗的「全方位覆盖,大满贯获益」。 针对肺癌,替雷利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取得如此成绩的免疫治疗药物。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替雷利珠单抗肺癌领域治疗的数据图,更加直观: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免疫治疗,任重而道远。但在这条漫漫征途上,替雷利珠单抗已经全面布局了肺癌领域,并取得了全面的获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以替雷利珠单抗为代表的中国原研抗癌药物们能够获取更多适应症,帮助更多癌症患者,同时也实实在在的落地更加亲民、更加实惠的抗癌方案,让更多中国患者用得起好药!  

小D
盐酸安罗替尼 | 国内唯一获批NSCLC及SCL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盐酸安罗替尼 | 国内唯一获批NSCLC及SCL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盐酸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和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激酶的活性,进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2018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盐酸安罗替尼上市。基于盐酸安罗替尼对进展或复发SCLC患者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2019年8月,NMPA批准其用于进展或复发的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盐酸安罗替尼成为了国内唯一获批NSCLC及SCL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目前,盐酸安罗替尼已获批多个适应症,如下: 1.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对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或ALK阳性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接受相应的标准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   2.用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透明细胞肉瘤以及既往至少接受过含蒽环类化疗方案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其他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治疗。  3.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化疗方案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治疗。 4. 附条件批准用于具有临床症状或明确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治疗。 5. 用于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规格:(1)12mg;(2)10mg;(3)8mg。 推荐剂量及服用方法 盐酸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次 12mg,每日 1 次,早餐前口服。连续服药 2 周,停药 1 周,即 3 周(21 天)为一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如出现漏服,确认距下次用药时间短于 12 小时,则不再 补服。  剂量调整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整以使患者能够耐受治疗。 盐酸安罗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对症治疗、暂停用药和/或调整剂量等方式处理。根据不良反应程度,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1. 第一次调整剂量:10mg,每日一次,连服 2 周,停药 1 周; 2. 第二次调整剂量:8mg,每日 一次,连服 2 周,停药 1 周(关于剂量调整方法请参考表 1~ 2 及【注意事项】)。如 8mg 剂量仍无法耐受,则永久停药。  发生非出血性不良反应时,首先应参照表 1 的总原则进行剂量调整。当发生出血的不良反应时则参照表 2 进行剂量调整。 要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 1. […]

玉米
PARP抑制剂已斩获多项技能,可否奏响肺癌领域乐章

PARP抑制剂已斩获多项技能,可否奏响肺癌领域乐章

通过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放大基因组不稳定性一直是一种强大但非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的方法。精准医学通过提出选择性靶向癌细胞的概念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作为首批进入临床的靶向DNA损伤反应的药物,代表了精准医学的成功范例。 一、PARP抑制剂如何抗癌 PARP 抑制剂通过 DNA 修复基因突变的合成致死作用,并被批准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卵巢癌和乳腺癌。PARP 抑制剂通过 PARP DNA 截留破坏复制叉的稳定性,并通过复制应激诱导的有丝分裂灾难诱导细胞死亡。聚(ADP-核糖)糖水解酶 (PARG) 抑制剂利用并加剧了癌细胞的复制缺陷,并且可以补充 PARP 抑制剂以针对具有不同基因组不稳定性来源的广泛癌症类型。 二、PARP抑制剂在SCLC中的研究进展 在免疫治疗为SCLC带来新的选择后,研究者也热切的希望SCLC能够在靶向治疗领域实现突破。SCLC基因组不稳定性和对细胞毒性化疗的敏感性,使得靶向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修复相关途径的药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多聚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成为SCLC靶向治疗研究的热点。 1. PARP抑制剂单药在SCLC中的研究 他拉唑帕尼(Talazoparib)是一种强效的PARP1/2抑制剂,在一项他拉唑帕尼治疗实体瘤的剂量爬坡-扩增两阶段Ⅰ期研究的剂量扩增阶段纳入了SCLC共23例,其中有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这2例患者应答持续时间分别为12.0周和15.3周,;有4例患者疾病稳定(SD),持续至少16周,临床获益率为2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1周。 奥拉帕尼(Olaparib)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在一项二期研究中(NCT03009682)为存在同源重组缺陷的复发SCLC患者接受奥拉帕尼单药治疗,总有效率6.7%,疾病控制率2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56个月。 ZL-2306-005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的3期研究,旨在评估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niraparib)用作中国铂敏感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ZL-2306-005未到达主要终点。然而,尼拉帕利作为维持疗法,适度改善了铂敏感的ES-SCLC患者的PFS,耐受性良好,且没有新的安全信号【1】。 2. PARP抑制剂联合化疗在SCLC中的研究 替莫唑胺联合维利帕尼或安慰剂治疗复发敏感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双盲、II 期研究(NCT01638546),总共 104 名复发性 SCLC 患者被随机分配为 1:1 口服 veliparib 或安慰剂 40 mg,在最终分析中,TMZ/veliparib和 TMZ/安慰剂之间的 4 个月 PFS 没有显着差异;中位 PFS 分别为 3.8 个月和 2.0 个月;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 4.61 个月和 3.68 个月;中位 OS 相似:分别为 […]

玉米
免疫治疗重塑小细胞肺癌(SCLC)一线治疗格局

免疫治疗重塑小细胞肺癌(SCLC)一线治疗格局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难治、预后差的肺癌亚型,约占肺癌的15%,其特征是快速生长和早期扩散,绝大多数(> 70%)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IV期或广泛期(ES)。ES-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为铂类(卡铂或顺铂)联合依托泊苷。但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6个月,总生存期(OS)在8-10个月左右。如何延长生存期,是小细胞肺癌面临最大的挑战!近年来,免疫治疗在SCLC治疗上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已有两款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ES-SCLC获批上市。 1.I药一线治疗SCLC  一年OS率可达53.7%!  2021年7月1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正式批准了阿斯利康PD-L1抑制剂I药(度伐利尤单抗)的新适应症申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一线治疗,也成为第二款国内上市的治疗SCLC的免疫药物。 I药本次SCLC新适应症的获批是根据一项名为CASPIAN的研究,为全球多中心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未经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 ①双免疫+化疗组:I药1500mg D1+tremelimumab(CTLA4抑制剂)75mg D1+依托泊苷+铂类治疗4周期后,接着用I药+tremelimumab进行维持治疗。 ②PD-L1单抗+化疗组:I药1500mg D1+依托泊苷+铂类治疗4周期后,接着用I药进行维持治疗。 ③化疗组:依托泊苷+铂类治疗4周期。 结果在2020WCLC上公布,在主要研究终点OS上,I药+EP化疗组(n=268),相比于单纯化疗组(n=269),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中位OS有明显延长,分别为13个月及10.3个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HR=0.73,P=0.0047),I药组1年OS率达到53.7%,化疗组只有39.8%。两组的18个月OS率分别为33.9% vs 24.7%,I药增加了近10%。 亚组分析发现,OS的获益在各种特征人群都可见。尤其是在低年龄组(<65岁)、无吸烟史、无脑转移的患者中获益更明显。 2.T药一线治疗ES-SCLC 中位OS12.3个月 阿替利珠单抗首次在中国获批是在2020 年 2 月 13 日,用于联合化疗(卡铂和依托泊苷)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获批是基于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IMpower133 研究试验,在今年的ESMO大会中,其研究也有了最新进展! 试验共纳入403例初治的ED-SCLC患者,并将患者大致分为两组:(1)进行4个周期阿替利珠单抗+EP方案诱导,然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维持治疗;(2)EP+安慰剂治疗,序贯安慰剂维持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 PFS)。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阿替利珠单抗组和安慰剂组中位OS分别为12.3个月vs10.3个月(P=0.007);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vs4.3个月(P=0.02)。且经研究表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用药安全性可控。 在大会上,研究人员还公布了其接受Atezolizumab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进行放疗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其他临床研究报告有关放疗【PCI、全脑放疗 (WBR) 或巩固胸腔放疗 (TRTX)】与Atezo作为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或安全性的试验研究。对在接受治疗的所有 SCLC 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数据分析。从 2019 年 1 月到 2021 年 4 月,将联合化疗/免疫治疗作为诱导治疗或免疫治疗作为维持治疗的患者与接受类似放疗的未接受任何免疫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有35 名 SCLC 患者接受了颅骨和/或胸部照射(17 名患者尚未接受两种治疗)。无论是否同时使用 Atezo,PCI 或 WBR 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 AE。在 TRTX 患者中发现了改善中位 […]

玉米
一文解读:《2022 CSCO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广泛期治疗决策

一文解读:《2022 CSCO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广泛期治疗决策

按照病理组织学特点,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SCLC占肺癌的13%-17%。SCLC根据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的二期分期法分为局限期SCLC和广泛期SCLC。局限期SCLC中仅有极少数患者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超过T1-2N0的局限期SCLC患者仍然需要将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治疗方案多年“沉寂”[1]。但在广泛期SCLC中,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患者有了更多治疗选择。本文将对《2022 CSCO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1]中广泛期SCLC治疗的内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以免疫联合化疗为优选方案 广泛期SCLC的初始治疗根据有无局部症状进行分层,并根据PS评分推荐不同的治疗策略。对于无局部症状和脑转移的患者,新版指南中Ⅰ级推荐仍然是化疗联合免疫或单纯化疗,联合方案包括阿替利珠单抗+依托泊苷+卡铂4周期后阿替利珠单抗维持治疗以及新增的度伐利尤单抗+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4周期后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优选,1A类);单纯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1类)。 IMpower133研究中,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3个月,较单纯化疗治疗有所延长(10.3个月)。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2个月和4.3个月(P=0.02)[2]。 CASPIAN研究中,度伐利尤单抗+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的中位OS显著优于化疗组(13个月 vs 10.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7%[3]。2021年更新的3年OS结果显示,度伐利尤单抗+化疗组与单独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9个月 vs 10.5个月;2年OS率为22.9% vs 13.9%;3年OS率为17.6% vs 5.8%,与化疗组相比,长期OS获益优势明显[4]。基于度伐利尤单抗的优秀表现,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适应症,因此,新版指南将其从Ⅲ级推荐修订为Ⅰ级推荐。 图1. 无局部症状和脑转移的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 基于ASTRUM-005研究新增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的III级推荐:斯鲁利单抗+依托泊苷+卡铂 4周期后斯鲁利单抗维持治疗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1A类)。此外,指南的注释部分新增多项正在进行的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的Ⅲ期研究。 对于有局部症状的广泛期SCLC,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缓急和化疗疗效实施即期或限期转移灶姑息放疗,如转移部位导致脊髓压迫症、重症上腔静脉综合征、有症状脑转移,以及重度疼痛的骨转移,临床应考虑急诊放疗。最常用的放疗方案是 30Gy/10f/2 周。 图2. 有局部症状的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 初始诊断时出现脑转移的患者,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先以系统性治疗为主,化疗3-4周期后择期进行头部放疗(Ⅰ级推荐);如果伴随明显脑转移症状,则需尽快进行头部放疗,症状稳定后给予系统性治疗。头部放疗建议全脑放疗,剂量建议30Gy/10次(Ⅰ级推荐)。 图3. 初诊伴脑转移的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 图4. 广泛期 SCLC 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1] 复发SCLC患者二线及以上治疗取决于疾病复发时间及PS评分 复发及耐药的SCLC患者接受进一步化疗后中位OS为4-5个月,治疗的有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治疗结束至复发的时间间隔。CSCO指南按照患者疾病复发时间进行SCLC二线治疗方案的区分: 若复发时间≤6个月,Ⅰ级推荐包括拓扑替康口服或静脉注射(1类)及参加临床试验;其他可选方案还包括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口服依托泊苷、长春瑞滨、替莫唑胺、曲拉西利或G-CSF及苯达莫司汀(2A类)。 若治疗复发时间>6个月,首选方案为初始治疗方案。但对于既往阿替利珠单抗或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6个月后复发的患者,不推荐重新使用PD-L1抑制剂+化疗的联合方案,建议再次使用依托泊苷+顺铂/卡铂方案。 图5. SCLC的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失败后,如果患者PS评分为0-2分,可考虑后续的三线及以上治疗,Ⅰ级推荐为安罗替尼(2A);Ⅱ级推荐包括参加临床试验、纳武利尤单抗(2A类)、帕博利珠单抗(2A类)。 图6. SCLC的三线治疗 此外,新增预防骨髓抑制药物:SCLC一线治疗中,含铂/依托泊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曲拉西利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作为预防应用以减少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发生率(2A类);复发SCLC二线治疗中,曲拉西利或G-CSF可作为拓扑替康治疗前预防应用(2A类)。 总结 总体而言,免疫联合化疗能够改善广泛期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是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的优选治疗方案。本次指南更新,结合中国国情,及时调整获NMPA批准的药物推荐等级;并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新增药物推荐,对规范临床实践应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Horn L, Mansfield AS, Szczęsna A, et […]

半夏
【肿瘤情报】JAMA子刊: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NET或出现客观缓解

【肿瘤情报】JAMA子刊: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NET或出现客观缓解

要点提示 1. JAMA子刊: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NET有效 2. 前沿:针对R/R CLL/ SLL,国产BTK抑制剂最终缓解评估达到主要终点 3. 新药:一线治疗SCLC,国产抗PD-1单抗新适应证申请上市 4. 新药:靶向Claudin 18.2,中美双报ADC获孤儿药资格 01 JAMA子刊: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NET有效 尽管近年来,对晚期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患者的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患者死于该疾病。虽然其他癌症患者通过应用免疫疗法已得到长期疾病控制和肿瘤消退,但在NET中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初步前瞻性研究仍令人失望。近日,JAMA子刊发表一项非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旨在评估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和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NETs患者的疗效。 研究发表截图 这项针对罕见癌症患者的单臂、开放标签非随机临床研究,在2017年3月31日至2019年2月19日期间纳入40例晚期、进展性1至2级NETs患者,其中20例为胰腺NETs(pNETs)患者,20例为胰腺外NETs(epNETs)患者。患者每3周接受标准剂量的贝伐珠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静脉注射,直到病情进展、死亡或停药。主要研究终点是根据ERCIST 1.1版评估的客观放射学反应,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 研究结果显示,4例pNETs(20%;95%CI:5.7%-43.7%)患者和3例epNET(15%;95%CI:3.2%-37.9%)患者出现客观缓解;两组患者PFS分别为14.9(95%CI:4.4-32.0)个月和14.2(95%CI:10.2-19.6)个月。 该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NET患者可能出现客观缓解,PFS与有效治疗相一致。 02 前沿:针对R/R CLL/ SLL,国产BTK抑制剂最终缓解评估达到主要终点 4月11日,百济神州公布了泽布替尼全球性Ⅲ期临床试验ALPINE研究的最终缓解评估结果:独立审查委员会(IRC)确认,在复发或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中,泽布替尼展示出优于伊布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 这项随机、全球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在治疗既往经治R/R CLL/ SLL患者的效果。在该试验中,65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泽布替尼(160 mg口服,每日两次)治疗,另一组患者接受伊布替尼(420 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在该试验的期中分析中,泽布替尼已在试验主要终点显示了优效性。此次最终缓解评估中,泽布替尼也达到了主要终点,在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ORR方面展现了相比伊布替尼的优效性。泽布替尼组与伊布替尼组患者的ORR分别为80.4%和72.9%(双侧p=0.0264)。 在安全性方面,泽布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与既往研究中的观察一致。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4.2个月时,泽布替尼组和伊布替尼组的房颤或房扑发生率分别为4.6%(n=15)和 12.0%(n=39)。两个治疗组中各有324例患者,其中,泽布替尼组有13.0%(n=42)患者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伊布替尼治疗组则为17.6%(n=57)。 泽布替尼组与伊布替尼组中最常报告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4.2% vs 13.9%)、高血压(12.7% vs 10.2%)、感染性肺炎(4% vs 7.4%)、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4.3% vs 4.0%)、COVID-19 肺炎(4.3% vs 3.1%)。 03 新药:一线治疗SCLC,国产抗PD-1单抗新适应证申请上市 4月1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复宏汉霖提交了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新适应证上市申请,并获受理。早先,该药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CDE官网截图 斯鲁利单抗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PD-1单抗。2022年3月,斯鲁利单抗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经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成人晚期实体瘤适应证。去年9月,斯鲁利单抗第2项适应证申报上市,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本次申报的新适应证是该药申报上市的第3项适应证。此外,该药在几天前(4月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SCLC。 04 新药:靶向Claudin 18.2,中美双报ADC获孤儿药资格 4月11日,康诺亚生物发布新闻稿称,其核心产品靶向Claudin 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CMG901,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用于治疗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孤儿药资格。CMG901已获得FDA批准开展针对晚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Ⅰ期临床试验。 […]

半夏
一文盘点|中国顶级指南、共识对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的治疗推荐

一文盘点|中国顶级指南、共识对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的治疗推荐

指南、共识基于诊疗方案的循证医学证据、可及性以及专家组的意见给出对应治疗建议,因此,向来都是中国临床肿瘤医生实践当中的重要指导和参考,并能进一步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正大天晴1.1类新药安罗替尼目前已经斩获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软组织肉瘤、甲状腺髓样癌等多个癌种的适应证,而同为一类新药的派安普利单抗目前也已经获批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成人患者的适应证。安罗替尼以及派安普利单抗也受到多个中国顶级诊疗指南、共识的“青睐”,本文就带您盘一盘。 NSCLC 1.驱动基因阳性Ⅳ期NSCLC治疗: 202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NSCLC诊疗指南[1]中指出:IV期EGFR敏感突变NSCLC靶向及含铂双药失败后治疗,安罗替尼II级推荐(2A类证据)(表1);IV期ALK融合NSCLC靶向及含铂双药失败后治疗,安罗替尼III级推荐(2A类证据)(表2)。 表1 EGFR突变的NSCLC治疗 表2 ALK融合阳性NSCLC的治疗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2]中也指出驱动基因阳性Ⅳ期非鳞NSCLC患者:对于EGFR阳性、ALK融合基因阳性、ROS1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三线治疗,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安罗替尼(2A类证据);对于EGFR驱动基因阳性的Ⅳ期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三线治疗,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安罗替尼(2A类证据)。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发布的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3]指出:驱动基因阳性Ⅳ期NSCLC患者: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ALK融合基因阳性或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如果接受过相应标准靶向药物治疗且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三线治疗推荐应用安罗替尼。 2.驱动基因阴性Ⅳ期NSCLC治疗: 2021版CSCO NSCLC诊疗指南[1]中指出: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三线治疗,安罗替尼I级推荐(限2个化疗方案失败后)(1A类证据);IV期无驱动基因鳞癌NSCLC三线治疗,安罗替尼II级推荐(限外周型鳞癌)(1B类证据)。 表3 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三线治疗 表4 IV期无驱动基因鳞癌NSCLC三线治疗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2]中指出:驱动基因阴性IV期N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安罗替尼(2A类证据)。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3]提到:驱动基因阴性IV期NSCLC患者: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ALK融合基因阴性及ROS1融合基因阴性,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患者,三线治疗推荐安罗替尼。 三大指南推荐意见基本相同,可见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地位已经夯实,不管是驱动基因阴性还是阳性的患者皆可从中获益。以上诊疗推荐基于安罗替尼的Ⅲ期临床研究(ALTER0303)的结果,ALTER0303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安慰剂,安罗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OS延长3.3个月(中位9.6个月 vs. 6.3个月,P=0.002),死亡风险下降32%;PFS延长4.0个月(中位5.4个月 vs. 1.4个月,P<0.001)[16]。 除此之外,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2021版)[4]共识3:重度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益处中提到:在伴有慢性疾病的肺癌患者中,潜在疾病的复发或恶化可能导致PS评分的波动。在一项研究中,在70名PS评分为2-3分的肺癌患者中,40%的人有潜在的肺部疾病,在安罗替尼联合S-1治疗后,PS评分下降,并出现分期波动。 2018年5月,安罗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对于存在EGFR突变或ALK融合阳性的患者,在开始安罗替尼治疗前应接受相应的标准靶向药物治疗后进展,且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出现进展或复发。 SCLC 2021版CSCO SCLC诊疗指南[5]中指出:SCLC的三线及以上治疗I级推荐安罗替尼(2A类证据)。 表5 SCLC的三线及以上治疗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2]中指出广泛期SCLC的三线治疗,推荐安罗替尼(1类证据);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3]也提到对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化疗方案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患者,三线治疗建议选择安罗替尼。 我国研究者开展的安罗替尼对比安慰剂三线及以上治疗SCLC的II期研究(ALTER1202)结果显示[17],安罗替尼将SCLC患者的PFS延长了3.4个月(4.1个月 vs 0.7个月,P<0.000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1%。OS亦有显著获益,安罗替尼组为7.3个月,安慰剂组为4.9个月(HR 0.53,P=0.0029)。 安罗替尼的不良反应易于管理,并且具有口服用药的便利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2019年9月NMPA批准了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SCLC的适应证,因此三大指南一致推荐安罗替尼作为SCLC三线及以上的治疗选择。 甲状腺癌 2021版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6]中指出:安罗替尼获分期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复发转移性Ⅱ级推荐(1B类证据)。 表6 RAIR-DTC复发转移性治疗 安罗替尼在2020年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上报道了一项II期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AIR-DTC(其中80.5%的患者在入组前12个月内疾病进展),安罗替尼组ORR达到59.2%,在PFS上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并且在调整了交叉治疗的影响后获得了OS的获益。 此外,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7]中指出:推荐安罗替尼用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2日,安罗替尼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具有临床症状或明确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填补了国内MTC的治疗空白,打破了国际壁垒。 软组织肉瘤 2021版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8]中指出:安罗替尼获晚期/不可切除软组织肉瘤二线靶向治疗唯一I级推荐(1A类证据);安罗替尼获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线治疗唯一I级推荐。 表7 晚期或不可切除软组织肉瘤的二线靶向治疗 表8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线治疗 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发布的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9]中提及安罗替尼作为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某些特定类型软组织肉瘤的治疗。 肝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中[10]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提到:一项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1b/II期研究共入组31例患者,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29例患者疗效可评估,根据RECISTI.1标准评估的ORR为31.0%,DCR为82.8%。中位PFS为8.8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6个月和12个月的OS率分别为93.2%和69.0%(证据等级4,推荐C)[18]。目前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Ⅲ期研究(ALTN-AK105-Ⅲ-02)正在进行中。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发布的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11]中也提到该Ib/II期研究的结果,可见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的治疗模式潜力无限。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发布的基于免疫节点抑制剂的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12]中提到:“T+A”联合方案可作为不可切除HCC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安罗替尼+PD-1/PD-L1的疗法可作为替代方案。 […]

半夏
从后线到一线,免疫治疗正逐渐改写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

从后线到一线,免疫治疗正逐渐改写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

随着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遍地开花,小细胞肺癌(SCLC)也逐步迈入免疫时代。近年来,从后线到维持治疗再到目前的一线治疗,免疫治疗不断革新着SCLC的治疗格局。 广泛期SCLC(ES-SCLC)始终面临着2年生存率不足5%的“魔咒”[1],同时SCLC作为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在疾病发展轨迹中承受着更为严重的症状负担,并可能会对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亟需有效且能保障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医学界”诚邀达拉特旗人民医院秦琼教授对SCLC免疫治疗进展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度剖析。 01 不断推进,免疫治疗改写 SCLC治疗格局 1999年LANCET发表文章首次揭示了机体免疫情况与SCLC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自身免疫反应可抑制肿瘤生长[2],近年来的研究不断揭示了其潜在作用机制[3]:   SCLC具有较高肿瘤突变负荷(TMB):吸烟、体细胞突变、肿瘤特异性新抗原; SCLC具有高免疫源性:神经系统副瘤综合征(NPS)与免疫系统强相关性,发生NPS预后好; SCLC预后与免疫细胞有关:巨噬细胞、TILs、Treg、MDSC影响预后生存。 从SCLC二线治疗及以上的探索开始,研究者近年来步步推进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应用时机,直至目前的一线治疗以及局限期巩固治疗。但遗憾的是,虽然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同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截至目前仅有两个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以及度伐利尤单抗获批SCLC适应症:   SCLC后线及维持免疫治疗方面,2016年发布的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CheckMate-032研究OS结果为阴性;2020年发布的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维持治疗的CheckMate-451研究OS未达到预期终点;KEYNOTE-028以及KEYNOTE-158研究结果则提示帕博利珠单抗三线治疗OS获益有限。   SCLC一线治疗临床研究中,2019年发布的帕博利珠单抗KEYNOTE-604研究未达到研究终点,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发布的纳武利尤单抗EA5161研究OS也为阴性结果。   与PD-1抑制剂在SCLC治疗领域遇到的“挫折”不同,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的IMpower133研究和度伐利尤单抗的CASPIAN研究OS结果均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味着患者能够从中获益并延长生存期。 因此,2019年3月1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阿替利珠单抗治疗SCLC,2020年3月30日,FD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依托泊苷加卡铂或顺铂)用于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适应症。至此,SCLC一线免疫治疗正式拉开序幕。 02 从研究设计上看SCLC 一线治疗研究有何不同? IMpower133研究[4]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入组条件为未经过系统治疗患者,并允许纳入接受治疗后无症状脑转移患者。最终IMpower133研究纳入403例初治的ES-SCLC患者,一组先进行4个周期阿替利珠单抗+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诱导,然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维持治疗;另外一组EP+安慰剂治疗,序贯安慰剂维持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 CASPIAN研究同为一线治疗研究,但研究设计有所不同。CASPIAN研究中化疗方案允许选择卡铂或顺铂,且将不同的铂类化疗药物选择作为预先设计的分层因素。对照组允许最多使用6个周期EP方案,比较符合临床实践;在试验组,允许最多联合4个周期化疗,主要考虑到化疗联合免疫的毒性管理方面的循证医学的数据偏少。目前指南推荐4-6个周期EP方案作为标准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由于SCLC对化疗敏感,因此如果患者可耐受化疗,临床医生则会考虑6个周期化疗,因此CASPIAN研究中对照组中有57%的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化疗。 PCI在ES-SCLC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但目前指南推荐对于获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的部分患者可考虑使用PCI。在CASPIAN试验中,仅对照组允许选择PCI,而IMpower133研究则允许两组在维持治疗阶段进行PCI。 03 IMpower133研究表现如何? IMpower133最终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阿替利珠单抗+EP延长了中位OS(12.3月 vs 10.3月,HR=0.70,95%CI 0.54-0.91,P=0.007)和中位PFS(5.2月 vs 4.3月,HR=0.77,95%CI 0.62-0.96,P=0.02),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23%,且两组患者3/4级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相似。 基于IMpower133研究的突破性成果,2020年2月,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中国获批用于ES-SCLC的一线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也已经将该方案作为ES-SCLC的初始治疗Ⅰ级推荐[8]。 04 CASPIAN研究表现如何?   CASPIAN研究疗效结果显示,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2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9.4个月,成熟度为86%。与EP组相比,度伐利尤单抗+EP组持续显示出OS显著改善:HR为0.71(95%CI 0.60-0.86;p=0.0003),度伐利尤单抗+EP组与EP组的中位OS为12.9个月 vs 10.5个月;2年OS率为22.9% vs 13.9%;3年OS率为17.6% vs 5.8%,显示出免疫治疗的“长拖尾效应”,与EP组相比,长期OS获益优势明显[4]。 不仅如此,CASPIAN研究在中国共28个研究中心入组了123例未经治疗的ES-SCLC患者,结果表明,中国队列与全球数据有一致的获益趋势,中位OS长达14.4个月,成为目前唯一*证实在中国SCLC人群中有获益的PD-L1抑制剂[5]。   此外,CASPIAN研究还展现出了以下获益特点: 全亚组获益:亚裔人群亚组、脑转移亚组、肝转移亚组等均呈现出与总体人群的一致获益趋势。同时在探索性亚组分析中显示,PFS超过12个月的患者,24个月的OS率达到了77%。 短期&长期获益均提升: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的ORR分别为67.9%和58.0%,缓解率提升了10.3%;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患者12个月持续缓解(DoR)率为23.2%,EP组仅为7.3%。 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良好:脑转移亚组患者中,与化疗组相比,度伐利尤单抗+化疗组显著改善ES-SCLC脑转移患者的OS(12.0个月 vs 8.8个月,HR:0.69)。且试验组患者均未接受PCI治疗,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的患者则选择性地接受了PCI治疗。 同时保障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度伐利尤单抗联合EP组较EP组在食欲减退改善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这可能反映了度伐利尤单抗在改善疗效的同时,没有明显增加毒性。而在EP中加入度伐利尤单抗后至首次恶化时间(TTD)延长,可能反映了在该治疗组中观察到的更长的OS、PFS和反应持续时间。 […]

半夏
【值得收藏】肺癌的治疗方式(下)

【值得收藏】肺癌的治疗方式(下)

七、SCLC患者的治疗 1. 局限期SCLC患者的治疗   ①可手术局限期SCLC患者(T1~2N0)的治疗: 经系统的分期检查后提示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T1~2N0的患者,推荐根治性手术,术式为肺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2A类推荐证据);术后病理提示N0的患者推荐辅助化疗,方案包括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卡铂(2A类推荐证据);术后病理提示N1和N2的患者,推荐行辅助化疗合并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同步或序贯均可。辅助化疗方案推荐依托泊苷+顺铂(1类推荐证据)。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行预防性脑放疗(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1类推荐证据)。 ②不可手术局限期SCLC患者(超过T1~2N0或不能手术的T1~2N0)的治疗: (a)PS评分0~2分的患者:化疗同步胸部放疗为标准治疗(1类推荐证据)。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1类推荐证据)和依托泊苷+卡铂(1类推荐证据)。胸部放疗应在化疗的第1~2个周期尽早介入。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也可行序贯化放疗。放疗最佳剂量和方案尚未确定,推荐胸部放疗总剂量为45Gy,1.5Gy/次,2次/d,3周;或总剂量为60~70Gy,1.8~2.0Gy/次,1次/d,6~8周。对于特殊的临床情况,如肿瘤巨大、合并肺功能损害、阻塞性肺不张等,可考虑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放疗。放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行PCI(2A类推荐证据)。 (b)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PS评分3~4分(由SCLC所致)患者:应充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如化疗(单药方案或减量联合方案),如果治疗后PS评分能达到2分以下,可考虑给予同步或序贯放疗,如果PS评分仍无法恢复至2分以下,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胸部放疗。放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行PCI(2A类推荐证据)。 (c)ECOGPS评分3~4分(非SCLC所致)患者:推荐最佳支持治疗。 2. 广泛期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①无症状或无脑转移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治疗: (a)ECOGPS评分0~2分患者:推荐依托泊苷和卡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1类推荐证据)或化疗。ECOGPS评分3~4分(由SCLC所致),推荐化疗。方案包括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1类推荐证据)、EC方案(依托泊苷+卡铂)(1类推荐证据)、IP方案(伊立替康+顺铂)(1类推荐证据)、IC方案(伊立替康+卡铂)(1类推荐证据)、依托泊苷+洛铂(2A类推荐证据)。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如果远处转移灶得到控制,且一般状态较好,可以加用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酌情谨慎选择PCI(2A类推荐证据)。 (b)ECOGPS评分3~4分(非SCLC所致)患者:推荐最佳支持治疗。 ②局部症状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治疗: (a)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症状严重者推荐先放疗后化疗(2A类推荐证据);临床症状较轻者推荐先化疗后放疗(2A类推荐证据),同时给予吸氧、利尿、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局部放疗的放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整个纵隔区及两锁骨上区,要将上腔静脉包括在照射野内;放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水肿加重,必要时可使用激素和利尿剂辅助治疗;首次化疗应具有冲击性。放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PCI(2A类推荐证据)。 (b)脊髓压迫症:如无特殊情况,患者应首先接受局部放疗,控制压迫症状,并给予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化疗(2A类推荐证据)。由于脊髓压迫症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生命质量较差,所以对于胸部放疗和PCI的选择需综合考量多方因素,慎重选择(如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以放疗),但通常不建议手术减压治疗。 (c)骨转移:推荐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化疗+局部姑息外照射放疗±双膦酸盐治疗(2A类推荐证据);骨折高危患者可采取骨科固定。(d)阻塞性肺不张:推荐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化疗+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放疗是合理的,其易于明确病变范围,缩小照射体积,使患者能够耐受和完成放疗。 ③脑转移患者的治疗: (a)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全身化疗结束后接受全脑放疗(2A类推荐证据),治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给予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 (b)有症状脑转移患者:推荐全脑放疗与化疗序贯进行(2A类推荐证据),治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给予胸部放疗(2A类推荐证据)。 3. SCLC患者的PCI 制定PCI的治疗决策时应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确定。对于完全切除的局限期SCLC,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PCI治疗(2A类推荐证据);对于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局限期SCLC,推荐PCI(2A类推荐证据);对于广泛期SCLC,酌情考虑PCI(2A类推荐证据)。不推荐年龄>65岁、有严重的合并症、PS评分>2分、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行PCI。PCI应在化放疗结束后3周左右时开始,PCI之前应行脑增强MRI检查,如证实无脑转移,可开始PCI。PCI的剂量为25Gy,2周内分10次完成。 4. 二线治疗 ①一线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ECOGPS评分0~2分患者:推荐选择静脉或口服拓扑替康化疗(2A类推荐证据),也可推荐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或选用以下药物,包括伊立替康(2A类推荐证据)、紫杉醇(2A类推荐证据)、多西他赛(2A类推荐证据)、长春瑞滨(2A类推荐证据)、吉西他滨(2A类推荐证据)、替莫唑胺(2A类推荐证据)、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及长春新碱(2A类推荐证据)。ECOGPS评分2分的患者可酌情减量或应用生长因子支持治疗。 ②一线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患者:选用原一线治疗方案。 5. 三线治疗 推荐安罗替尼口服(1类推荐证据)。 6. 老年SCLC患者的治疗 对于老年SCLC患者,不能仅根据年龄确定治疗方案,根据机体功能状态指导治疗更有意义。如果老年患者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体力状况良好、器官功能相对较好,应当接受标准联合化疗(如有指征也可放疗),但因老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乏力和器官功能受损的概率更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以避免过高的风险。 八、肺LCNEC患者的治疗 肺LCNEC的发病率低,占肺癌的3%,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推荐参考非鳞状NSCLC的治疗原则,内科治疗可采用依托泊苷+铂类方案治疗(2B类推荐证据)。 九、随访 (一)Ⅰ~Ⅱ期(初始治疗为外科手术±化疗或SBRT治疗后)和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C R0切除术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1. 前3年:3~6个月随访1次;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病史、体格检查、胸部CT±增强扫描。 2. 第4、5年:1年随访1次;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病史、体格检查、胸部CT±增强扫描。 3. 5年以上:1年随访1次;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病史、体格检查;低剂量非增强胸部CT(2B类推荐证据)。 (二)局部晚期NSCLC(不可手术的ⅢA期和ⅢB期)放化疗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1. 前3年:每3~6个月随访1次;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病史、体格检查、胸腹部CT±增强扫描(在12和24个月时最好进行增强扫描)。 […]

半夏
重磅!索凡替尼联合免疫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研究结果喜人

重磅!索凡替尼联合免疫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研究结果喜人

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人数80多万,而小细胞肺癌(SCLC)每年新发就有12万左右[1,2]。从病理类型上,SCLC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内分泌癌(NEC),分化低,恶性程度高。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兴起与发展,已在诸多恶性肿瘤包括SCLC的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PD-L1的获批改写了SCLC一线治疗的格局,而联合治疗策略比如靶向与免疫的联合也成为复发SCLC研究的热点方向[2,3]。本文将对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二线治疗SCLC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并就索凡替尼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多种实体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细致梳理。 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学(ESMO IO)大会上,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复发SCLC的临床研究公布了最新数据。结果显示,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二线治疗SCLC,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近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10.94个月,疾病控制率(DCR)为95%,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9.79,NA),取得现有SCLC二线治疗研究开发的最长OS、最高DCR、最久DoR,协同增效带来持久的生存获益,且安全性良好,对于丰富SCLC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4,5,6]。 SCLC二线治疗手段匮乏,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或成新选择 SCLC是一种侵袭性高、异质性强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亚型,属于神经内分泌癌(NEC)亚型,约占总体肺NEN的75%,约占总体肺癌的15%[7]。SCLC初始治疗对化疗高度敏感,但易复发,复发后缺少有效治疗。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兴起与发展,已在诸多恶性肿瘤包括SCLC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PD-L1的获批改写了SCLC一线治疗的格局[2,3],而就在ESMO-IO之前,复宏汉霖也宣布其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国际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OS研究终点[8]。 尽管SCLC对于初始治疗非常敏感,但大多数的SCLC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出现复发及耐药。这些患者进一步接受化疗后的中位OS仅4-5个月,并且治疗的有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治疗结束至复发的时间间隔。其中,一线治疗≤6个月内复发或进展的患者,二线治疗可选择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紫杉醇或长春瑞滨等药物治疗,同时也推荐进入临床试验;一线治疗>6个月复发或进展的患者,可继续使用初始方案治疗[7]。 总体而言,针对复发SCLC的二线治疗,化疗仍是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而目前中国仅批准拓扑替康作为复发SCLC的标准化疗药物。综上,针对复发SCLC的二线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案选择较为有限,且整体获益并不理想,亟需新的治疗方案的出现。 图1. 2021CSCO指南对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推荐 索凡替尼在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上已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且与单独用药相比,索凡替尼联合PD-L1抑制剂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从而延长小鼠生存时间[9]。这主要是因为索凡替尼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机制。其中索凡替尼不仅可以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1/2/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直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且还能阻断与免疫抑制相关的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与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10-12]。 本次ESMO IO大会披露了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二线治疗复发SCLC患者的II期、单臂、多中心研究结果[3],该研究为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篮子研究的队列之一,入组患者每21天一周期,接受索凡替尼(250mg,QD)+特瑞普利单抗(240mg,Q3W)联合治疗。 图2. SCLC队列研究设计 数据截至2021年8月1日,研究共纳入20例既往经一线化疗后疾病发生进展的复发SCLC患者,并且入组患者基线相对较差:男性占比80%,PS评分1分占比85%,IV期患者占比70%,且80%的患者PD-L1表达<1,入组患者整体预后不佳。然而在总体人群中,研究最终确认的DCR仍达95%,DoR尚未达到(9.79,NA)。 图3. 肿瘤缓解情况 在生存获益方面,中位PFS近3个月,中位OS达10.94个月。整个治疗期间,联合方案总体安全可耐受,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永久停药或死亡事件;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低钠血症,与既往研究保持一致。索凡替尼联合免疫二线治疗复发SCLC尤其在OS、DCR以及DoR上显示出临床可期的治疗效果,成为复发SCLC二线治疗的新选择。 图4. PFS及OS获益结果 索凡替尼是全球首个获批覆盖所有部位来源,且含肺来源NET的靶向治疗药物 2020年12月,索凡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ep-NET)的治疗,随后在2021年6月,索凡替尼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的治疗,这意味着索凡替尼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覆盖所有部位来源,且含肺来源NET的靶向治疗药物。索凡替尼两项适应证的获批分别基于针对ep-NET和p-NET患者的两项中国III期临床研究–SANET-ep研究和SANET-p研究数据。这两项研究中,索凡替尼治疗NET的中期分析均达到优效性终点而提前终止。 其中,在SANET-ep研究[13]中,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DCR、DoR、TTR、OS、安全性、耐受性。研究入组患者中,索凡替尼组病理分级为G2的患者占83.7%,75.2%以上的患者发生肝转移,并纳入了9.3%的肺NET患者。结果显示:索凡替尼组中位PFS为9.2个月,是对照组(3.8个月)的2.4倍,并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了67%。此外,索凡替尼组肿瘤缩小率达63%,实现了一定的肿瘤退缩获益。在次要终点方面,索凡替尼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ORR(10% vs 0)与DCR(87% vs 66%),即索凡替尼能使近90% ep-NET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SANET-p和SANET-ep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14],与安慰剂相比,索凡替尼组经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在胰腺来源、胃肠道来源、肺及纵隔来源、病理分级G2、Ki-67=3%-10%、Ki-67>10%以及肝转移亚组中均有显著获益;其中肺及纵隔来源亚组患者的中位PFS达11.1个月(索凡替尼 vs 安慰剂:11.1个月 vs 3.7个月,HR=0.237)。 图5. SANET-p 和 SANET-ep研究的汇总分析中各亚组PFS获益结果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索凡替尼的不良反应谱与既往研究相似,其安全性良好,未发现口腔炎和感染发生,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总体而言,索凡替尼针对多种来源NET(含肺来源NET)患者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2021年12月,索凡替尼以大幅降价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创新药物,切实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二线治疗NEC的II期、III期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I期篮子临床研究中,入组的肿瘤类型除了SCLC队列之外,还包括了NEC队列、NET队列、食管癌队列、胃癌队列、胆道癌队列、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甲状腺肿瘤队列、软组织肉瘤队列、子宫内膜癌队列、既往用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肿瘤队列。其中NEC队列中,根据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15],截止2021年7月30日,所有21例入组患者的疗效可评估,中位PFS为4.14个月,中位OS达10.32个月,平均治疗持续时间为4.9个月,研究最终确认的ORR为23.8%,DCR为71.4%,整体不良反应可耐受。 与SCLC队列研究结果相似,这项更新分析同样显示了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晚期NEC患者二线治疗中的有效性。目前一项随机III期研究SURTORI-01(NCT05015621)[16]已经启动,旨在进一步确认该联合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SURTORI-01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计划招募约200例患者。入组患者将接受21天/疗程的研究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死亡、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或因满足治疗方案中的其他标准而研究治疗结束为止,以先发生者为准。研究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为PFS、ORR、DoR和DCR。期待该研究结果早日披露,为NE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总结 在肺NEN领域,索凡替尼的出现为肺NET和肺NE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索凡替尼与免疫治疗的强强联合,在SCLC领域也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治疗潜力。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模式也将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从而进一步丰富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Cancer Today (iarc.fr) [2]Rudin CM,Brambilla E,Faivre FC,et […]

半夏
肺癌病理转化为SCLC也不怕,化疗序贯EGFR三代TKI为您保驾护航

肺癌病理转化为SCLC也不怕,化疗序贯EGFR三代TKI为您保驾护航

根据一项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CO)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大约3%~10%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会转化为小细胞肺癌(SCLC)。经研究发现,转化与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性有关。除了 p53 和 RB型基因的丢失,转化的 SCLC 通常不依赖于 EGFR 信号传导,这使得大部分转换患者对 EGFR TKI 无反应。 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例关于从EGFR突变型 LUAD自发转化且成功地用EGFR三代TKI奥希替尼治疗的案例。 患者整体情况及抗肿瘤治疗经过 一名从未吸烟的 74 岁女性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发现其左肺上叶有一个肿块和一个小结节。她的血清癌胚抗原 (CEA) 和前胃泌素释放肽 (ProGRP) 水平分别升高到 121 ng/mL 和 97.5 pg/mL。根据经支气管活检后的组织学检查,她被诊断为 LUAD,并接受了左上肺叶切除术。 切除肿瘤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原发肿瘤是乳头状占主导地位的 LUAD,但转移性肿瘤(长 11 mm)含有直径为 1.5 mm 的局灶性 SCLC 成分(图1A),原发部位的 LUAD 细胞侵入脏层胸膜表面,转移部位的 SCLC 细胞侵入弹性层之外(p12;pT3N0M0;IIB 期)。虽然LUAD细胞对于CD56和突触素,小细胞肺癌细胞为阳性两种标记(图1B)SCLC 细胞的 Ki-67 标记指数为 80%,使用原发性 LUAD 肿瘤细胞进行的EGFR基因分型显示EGFR外显子 19 缺失 (Del19) 突变。值得注意的是,在转移部位的显微解剖的 SCLC 细胞中也检测到了 Del19。在任一组分细胞中均未观察到p53的表达(图1D),RB仅在少数 […]

半夏
2022第一版NCCN小细胞肺癌指南一览| 2021肺癌免疫回顾

2022第一版NCCN小细胞肺癌指南一览| 2021肺癌免疫回顾

指南界的“模范学霸”又双叒叕“营业”了!8月,小细胞肺癌(SCLC)最新的2022年第1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在官网发布。   指南截图   今日带大家盘一盘新版指南中都有哪些精华。话不多说,上干货嘞~ 2022 v1版SCLC指南调整一览   这版指南都有哪些方面有哪些调整?先来看看一线治疗的用药更新! ■ 新增一线治疗方案   此版指南在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中,新增了:卡铂(AUC 5,第1天)+依托泊苷(100 mg/m2,第1-3天)+阿替利珠单抗(1200 mg,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共治疗4周期。继以用阿替利珠单抗(1680 mg,第1天)维持治疗,每28天为1周期。一线免疫治疗地位再次提升。 这一更新是基于IMpower133研究结果,是三十年来广泛期SCLC首个总生存期(OS)超过1年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阿替利珠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3个月和10.3个月(HR=0.7;95%CI:0.54-0.91;P=0.00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2个月和4.3个月(HR=0.77;95%CI:0.62-0.96;P=0.02)。   2020年,阿替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 SCLC一线治疗方案汇总 ■ 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    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众多,往往需要多管齐下。根据全身转移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无局部症状和脑转移:   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首选治疗方案   有局部症状:   此时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   发生脑转移:   ①有局部症状:在脑放疗之前进行系统治疗。   ②无局部症状:除需要立即进行系统治疗的情况,在系统治疗前进行脑放疗。 ■ 局限期SCLC一线治疗   局限期SCLC在全身治疗同步放疗期间,推荐使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在此期间,不推荐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局限期SCLC一线治疗首选治疗方案 脑放疗方案调整   脑转移通常应使用全脑放疗(WBRT)治疗;不过,部分脑转移病灶较少的患者可以适当地使用立体定向放疗(SRT)/放射外科治疗(SRS)。WBRT的推荐剂量是30 Gy x 10每日分割,考虑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加用美金胺。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脑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在部分患者中进行重复的WBRT;对于预后较好的患者,使用调强放疗(IMRT)加美金胺以保留海马的WBRT作为首选,因该方案比传统的WBRT同步记忆治疗产生的认知功能障碍更少。 参考文献: [1]2022.V3版《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小细胞肺癌》 [2]2021.V3版《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小细胞肺癌》 [3]Horn […]

半夏
速递 | 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Keytruda化疗组合显著提高PFS

速递 | 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Keytruda化疗组合显著提高PFS

与化疗相比,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5%

小D
泰圣奇®开出首张处方,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命福音

泰圣奇®开出首张处方,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命福音

4月29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为患者开具了阿替利珠单抗的全国首张处方

小D
小细胞肺癌最新治疗方式全盘点,多个新药显著延长生存期!

小细胞肺癌最新治疗方式全盘点,多个新药显著延长生存期!

一批批药物将不断推陈出新,改变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命运

小D
看得见的数据, 看不见的努力, 30年沉寂的小细胞肺癌, 迎来多款好药!

看得见的数据, 看不见的努力, 30年沉寂的小细胞肺癌, 迎来多款好药!

今年,小细胞肺癌新药不仅获得了突破,还迎来了大爆发

小D
小细胞肺癌别再怕!七大新药/新方案,跟无药可选说“拜拜”

小细胞肺癌别再怕!七大新药/新方案,跟无药可选说“拜拜”

小细胞肺癌药物/方案匮乏困境已破局!汇总来了!

小D
捷报连连!安罗替尼斩获第三适应症,首开小细胞肺癌靶向先河!

捷报连连!安罗替尼斩获第三适应症,首开小细胞肺癌靶向先河!

安罗替尼将获批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线治疗

小D
快讯:Tecentriq在日本获批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快讯:Tecentriq在日本获批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Tecentriq是日本第一个批准用于侵袭性和难治性SCLC的免疫疗法

小D
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阿斯利康PD-L1疗法组合达到3期临床终点

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阿斯利康PD-L1疗法组合达到3期临床终点

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

小D
突破二十年药荒: 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迎来重磅免疫药物!

突破二十年药荒: 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迎来重磅免疫药物!

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更多精彩会纷至沓来

小D
盘点:2018年哪些癌种被纳入了免疫治疗适应症?

盘点:2018年哪些癌种被纳入了免疫治疗适应症?

这些在2018年获FDA批准加入免疫治疗大军的癌种

小D
明星抗癌药Rova-T折戟沉沙:新数据公布,差强人意

明星抗癌药Rova-T折戟沉沙:新数据公布,差强人意

如果抗癌药中也有网红,最近几年,除了火爆全球的PD-1/PD-L1抗体家族,Rova-T也绝对榜上有名,凭借超级黑马的姿态,圈粉无数,圈钱无数。 Rova-T是一个全新的抗肿瘤药物,全名Rovalpituzumab tesirine,靶向一个叫做DLL3的蛋白。DLL3在多种肿瘤中都有表达,包括小细胞肺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胰腺癌和直肠癌等。这也意味着,Rova-T也具有治疗这些肿瘤的潜力。 作为网红,Rova-T有着极为辉煌的履历: 2015年9月,Rova-T在欧洲肺癌大会(ECC)首次亮相,公布一期临床数据,而且啃了一个硬骨头-小细胞肺癌。临床数据显示:针对DLL3阳性的小细胞肺癌患者,Rova-T的有效率高达45%,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小细胞肺癌在过去30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药物。 2016年4月,Rova-T被艾伯维买走,花费58亿美金。艾伯维花(AbbVie)就是那个研发丙肝药物的公司,财大气粗,几乎把丙肝从地球上消灭了,Rova-T是他们进军肿瘤市场的关键药物,计划在2018年将Rova-T推向市场。 2016年6月,美国芝加哥。在全球最顶尖的肿瘤会议——ASCO年会上,凭借优异的临床数据,Rova-T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正式在全球圈粉:针对极度难治的“特殊”肺癌——小细胞肺癌,Rova-T的临床有效率高达38%,临床获益率高达89%,一举打破了小细胞肺癌30年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僵局,成为当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黑马,颇有艾伯维革命丙肝治疗的霸气。具体数据如下: 2017年1月,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详细报道了Rova-T的临床数据:在26例DLL3靶点阳性的病人里,10例病人有效,有效率是38%;在接受最佳剂量且DLL3阳性的病人中,有效率高达55%,疾病控制率高达91%。毫无疑问,这简直是革命性的药物。具体如下: 这一切都看起来很顺利,似乎Rova-T就要获批上市,三十年之后,小细胞肺癌患者终于有了救命新药。 天有不测风云。昨天,艾伯维公布了Rova-T的二期临床数据,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招募177位DLL3高表达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最佳剂量的Rova-T 进行三线治疗,有效率只有16%,远远低于之前大家预期的40%。在跟FDA沟通之后,艾伯维同时宣布放弃寻求FDA加速批准Rova-T上市的计划。 不过,AbbVie首席科学官和研发执行副总裁Mike Severino表示:“尽管研究结果不及预期,我们依然相信Rova-T可以为小细胞肺癌以及其他DLL3突变肿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我们非常期待正在进行的Rova-T作为SCLC患者一线或二线疗法的III期研究数据。 Rova-T的三线治疗虽然失败了,小细胞治疗并非完全没有进展。 2017年10月,BMS公布了重磅临床试验Checkmate-032的临床数据:对于TMB高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二线治疗使用PD-1抗体Opdivo联合Yervoy(O药1mg/kg+伊匹木单抗 3mg/kg),有效率高达46%,中位生存期22个月。 参考文章:精准预测免疫治疗效果:TMB彻底火了!   参考资料: [1]https://news.abbvie.com/news/abbvie-announces-results-from-phase-2-study-evaluating-rovalpituzumab-tesirine-rova-t-for-third-line-treatment-patients-with-dll3-expressing-relapsedrefractory-small-cell-lung-cancer.htm

小D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有望免费用上PD-1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有望免费用上PD-1

作者:咚咚医学部 之前咚咚医学部发表了文章:PD-1/9291治疗肺癌,免费机会还有,很多肺癌咚友前来咨询时满怀期待,之后非常感伤,是不是小细胞肺癌就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 确实,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试验不多,毕竟基因靶点这块还没研究透彻,跟肺腺癌的“如火如荼”相比,确实有点可怜。 虽然小细胞肺癌没什么临床机会,可是敢于啃下这块硬骨头的,能不是厉害的好药吗?O药自从在肺癌方面输了K药一头后(具体可看千呼万唤: PD-1抗体正式成为肺癌首选治疗!),发愤图强,广撒网,试图用更多的适应症压对方一头。 去年12月6日,BMS公布了一项CheckMate-032 I/II期研究结果,显示nivolumab(以下简称nivo,也就是O药)单药治疗,以及联合ipilimumab(以下简称ipi)治疗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中出色的缓解率和生存率。 重点总结:1、客观缓解率:联合组25%,单药组11%。2、两年生存率:联合组30%,单药组17%。 3、安全性:单药组优于联合组。 虽然联合组的用药数据很好看,但是也有很多由于副作用太大退组(10%)甚至死亡(3%)的患者。相对而言,nivo因副作用退组(4%)的人少很多,而且对于这些一线治疗(一般是铂类化疗)失败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nivo的效果已经相当出色了,而且在PD-L1高表达人群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小细胞肺癌大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15%,对放疗、化疗起初非常敏感(有效率大约在60%-70%),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几个月内就会复发,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晚期小细胞肺癌的平均总生存期,不足一年(大约是9-11个月)。复发性小细胞肺癌几乎无药可用,所以我们还没发布文章,就抓紧时间先联系储备库里面的小细胞肺癌咚友了。 注意 只招小细胞肺癌!其他肺癌可以等我们的稍后通知,或者先填写问卷,如果有类似的机会我们也是先联系储备库中的咚友再发布文章。 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调查问卷进行填写

小D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